kA铝电解槽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KA的铝电解槽的设计

KA的铝电解槽的设计

170-K A的铝电解槽的设计(共2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目录一.铝工业的介绍1.铝电解工业现状 (1)2.电解铝工业的发展趋势 (2)3.全球电解铝市场供求状况 (3)二.熔盐电解1.熔盐电解质 (4)2.影响熔盐电解质的因素 (5)三.电解生产工艺流程 (6)四.铝电解槽的设计计算1.阳极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7)2.电解槽槽体结构选择计算...................... (8)3.阴极结构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9)五.铝电解槽导电部件的选择计算1.阳极部分导电部件的选择与计算...................................... (10)2.阴极部分导电部件的选择与计算 (11)六.铝电解槽电压平衡计算1.阳极部分 (12)2.电解质电压降 (13)3.阴极部分电压降 (14)4.阳极效应分摊电压 (15)5.连接母线压降 (16)七.电解槽电压平衡表 (17)八. 铝电解槽工作制度 (18)九. 设计心得 (19)十.附图 (20)170KA的铝电解槽的设计一.铝工业的介绍由于铝电解生产需要大量的电能,故降低单位铝产量的电能消耗量是历来追求的目标。

在铝工业生产初期,每千克铝电耗量高达30~40kwh-1。

以后,随着供电设备的更新,电解槽生产能力的增大,阳极和导电母线电流密度的减小,电解槽结构的改进和生产操作的改善,电耗率亦相应地有所降低,现在一般电耗率为13~15kwh-1/kg,有的甚至降低到kg。

1.铝电解工业现状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新增电解系列已普遍采用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系列电流强度普遍达到180~350kA,吨铝直流电耗降至12900~14000 。

目前,西方国家用于生产的电解槽最大电流强度为350 kA,且绝大多数企业为280~320 kA的超大型预焙槽,电流效率平均达到了94%~96%。

近年来,我国新建槽多采用180~300 kA的大型槽,改造旧槽因投资等方面的原因,多采用75kA或160~240 kA之间的槽型,其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少数企业采用技术上与世界一流企业基本同步的280~320kA之间的槽型。

行业标准《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编制说明(送审稿)标准编制组2011年3月行业标准《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编制说明(送审稿)一、任务来源近年来随着铝电解的发展,电解铝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为了进一步统一和规范铝电解槽技术参数的测量,促进铝电解企业的技术交流,提高铝电解槽的生产技术水平,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印发2009年第一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09】104号),正式下达了起草任务,由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铜峡铝业股份公司承担行业标准《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的制定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09年产品类标准项目计划,计划号:2009-0235T-YS)。

二、制定原则本次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依据我国铝电解生产行业发展和铝电解槽设计具体情况,参照本单位实际及国内同行业相关信息,规定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内容,统一测量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确定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行业标准。

本次标准的制定遵循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以及有色金属标准编写体例的规定。

三、标准制定过程根据任务,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铜峡铝业股份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按照标准制定原则起草小组通过对相关信息及本单位实际(350kA 系列铝电解生产系统),对《铝电解技术参数测量方法》标准内容制定如下:1、明确铝电解槽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计算方法。

2、规范铝电解槽技术参数的测量步骤。

3、统一铝电解槽测量技术参数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及相关计量计算方法。

2010年8月24日至26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金属标准审定会及讨论会在山东省龙口召开。

由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来自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体公司、青铜峡铝业股份公司、抚顺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北铝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云南铝业有限公司、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的代表参加了《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会上对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给予了肯定,并进行了认真分析与广泛讨论,对该标准的制定及编写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形成评审意见如下:1、配置该标准编制说明,描述该测量方法可操作性。

200kA中间下料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焦粒焙烧后的启动技术标准

200kA中间下料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焦粒焙烧后的启动技术标准

200kA中间下料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焦粒焙烧后的启动技术标准电解槽启动技术标准QJ/QL04.D03——200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60kA及200kA中间下料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焦粒焙烧后的启动技术标准。

! d% J5 [+ ^- A* u6 o'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2.启动2.1炉膛温度达到900。

C以上,炉内物料基本熔化,此时电解槽具备启动条件。

# f' R, N( Q' F& Q8 W1 `2 ~2.2启动前通知供电车间(115)和计算机站启动槽号和启动时间。

+ E i, Q6 e/ X2.3启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人员、效应棒、工器具、安全设施等)。

2.4通电66小时后拧紧卡具,拆除软连接即可进行缓慢抬电压作业。

至72小时后,电压抬至3.5~4.0伏。

2.5从出铝口灌入4—5吨电解质。

2.6根据电解质熔化情况随时补充冰晶石。

提升阳极,使电解槽发生效应,效应电压为20~30伏。

: k& ]' r& E/ |2 {- L2.7效应期间根据需要添加冰晶石,效应持续时间为25~30分钟,当电解质高度达到25~30cm后,熄灭效应,电压保持7~7.5伏,打捞炭渣。

9 T3 E. p" V3 _$ D; K9 j2.8灌铝水7 r; o% e( A7 O$ I4 \5 }3 S启动24小时内将电压逐渐降至6~6.5V, 24小时后分2次灌入铝水8吨(160kA电解槽)、10吨(200kA电解槽)。

边灌边抬高阳极,灌铝完毕后电压保持5.0—5.5V。

5 {1 h8 b6 [( R5 b3.后期管理2 v/ A9 s9 c/ i. s; c3.1启动后三个月严禁使用多功能机组进行加工,只有更换阳极作业时可局部加工,但不允许破坏已有炉帮。

3.2启动后48小时电压保持4.3~4.5 V,72小时后保持正常即4.1~4.2 V。

75KA电解槽施工方案

75KA电解槽施工方案

75kA电解槽内衬筑炉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xxx工程48台75KA予焙电解槽制作、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2、提供甲方提供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75kA电解槽内衬筑炉施工图纸及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电解槽筑炉规范。

3、现行国家GB50309-92《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GBJ211-87《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工程地点:2、工程名称:75KA予焙电解槽内衬筑炉工程内容:48台电解槽槽底砌筑、阴极炭块组组装、扎糊等。

3、该48台电解槽为75kA予焙电解槽,每台电解槽槽壳长5.630米,宽3.030 米,炉膛长5.320米,宽2.720 米,高0.45 米,侧部炭块内衬厚0.115米,高0.55米,阴极炭块燕尾槽下部宽160mm,上部宽130mm。

4、主要工程量每台电解槽主要砌筑材料表5、工程开、竣工时间:(1)底部碳块组装8月20日——9月20日(2)内衬砌筑9月10日——11月25日6、工程质量目标:该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按国家工程质量标准达到优良标准,即优良工程。

三、工程管理组织机构1、我公司将对该工程实行项目管理,选派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班子。

项目经理对该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负全责,其他各级职能人员职责见各种职责。

该工程的管理员必须明确目标,熟悉工程,服从指挥,勤奋工作,并与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团结一心,组成一个具有高精度、高凝聚力的战斗集体,从而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见组织机构图)3、在公司内部挑选精明、强干的职工组成精锐施工队伍。

四、施工平面布置1、该工程在新建的电解车间内进行施工,该工程分两组进行施工,一组在铸造车间制作组装阴极炭块组,另一组在电解车间砌筑槽底,安装阴极炭而硅藻土砖、粘土砖、浇注料和侧部炭块堆放在甲方指定的仓库内;搅拌站和砖加工房则设置于靠近车间大门露天处。

2、在车间大门处设置门卫,材料运输线路则利用现有厂区道路。

500kA电解槽焙烧启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00kA电解槽焙烧启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00kA电解槽焙烧启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确保新疆嘉润铝厂电解车间500kA预焙电解槽安全顺利焙烧启动,提高电解槽焙烧启动质量,特制订500kA电解槽焙烧启动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铝厂电解车间5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焙烧启动作业。

3 术语和定义安全操作规程是对操作人员在全部的操作过程中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作等作出的规定。

4 职责权限电解车间对安全操作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车间主任、安全专工、生产主任负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制订、改进、监督执行。

5 内容5.1.电解槽焙烧启动条件确认5.5.1打壳出铝气缸及打壳下料机构检查,动作正常、合格后,打壳锤头升至最高并固定,防止锤头下落。

下料器钟罩阀关闭并固定,防止下料。

5.5.2槽上风动管网检查,合格后待打壳锤头固定,下料器钟罩阀关闭并固定后,切断槽上风动管网气源,防止电解槽启动时温度高,供风软管爆裂。

5.5.3排烟管风量转换阀检查。

5.5.4短路口的安装质量检查。

5.5.5通廊下的短路母线连接情况检查:5.5.6槽控机联动情况检查与确认。

检查气控柜、操控箱的工作状况,电解槽上效应灯是否完好,检查电解槽压缩空气管道及阀门的气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5.5.7水平母线限位器检查确认。

5.5.8小盒夹具检查。

检查平衡母线上放置卡具的挂钩的紧固情况、小盒卡具及挂钩是否完好。

5.5.9槽膛尺寸“人造伸腿”,炭缝糊帽等检查。

以上各项目须经有关人员检查合格、无误后签字确认。

5.2.外部条件确认5.2.1供电的送、停电等事宜准备妥当。

5.2.2空压站运转正常,气源压力达到要求,空压管路能够正常供风。

5.2.3多功能天车调试合格,其它工艺车辆齐全到位。

5.2.4真空抬包、开口抬包预热。

5.2.5.操作工具齐全(万用表2块、停起槽工具一套、卡具扳手4把、活动扳手4把、焦粒框架1个、分流器一套、电焊机2台、溜槽1个侧壁吹风管两根、小盒卡具48个、阳极炭块48块、短路口保护罩6个、门型立柱保护罩4个等)。

包铝2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包铝2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包头铝业(集团)公司一期技改2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供参考)xxxx公司年月日目录第一部分编制说明 (5)1.编制目的、宗旨 (5)2.编制依据 (5)3.适用范围 (5)4.工程执行规范、标准 (5)第二部分施工方案 (7)1.工程概况 (7)1.1概况: (7)1.2工程简介: (7)2.施工准备 (10)2.1技术准备 (10)2.2物资准备 (10)2.3劳动力准备 (11)2.4施工现场准备 (11)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3)3.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3)3.2关键节点控制计划 (13)3.3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3)3.4工期保证措施 (13)4.施工总平面布置 (15)4.1布置原则 (15)4.2施工用电 (15)4.3施工用水 (15)4.4施工道路及排水 (15)4.5施工大临设施 (15)4.6施工总平面布置 (15)5.施工方案 (16)5.1电解槽壳制作安装方案 (16)5.2铝母线安装方案 (45)5.3电解槽壳砌筑方案 (53)5.4上部结构制作安装方案 (60)5.5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63)5.6通风管道的制作方案 (66)5.7电气系统安装方案 (70)第三部分施工管理 (78)1.项目管理目标 (78)1.1工期目标 (78)1.2质量目标 (78)1.3安全目标 (78)1.4现场文明环保目标 (78)2.管理模式 (79)2.1项目组织机构 (79)2.2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79)3.工程计划 (82)3.1工期计划 (82)3.2生产设备需用计划 (82)3.3生产人员需用计划 (83)3.4生产工具需用计划 (83)4.文件及资料控制 (83)4.1文件分类 (83)4.2文件控制 (84)4.3本工程执行的标准 (84)5.采购计划 (84)5.1采购物资的范围及质量要求 (84)5.2满足采购物资质量要求的方法 (85)5.3验证所供物资满足规定要求的方法 (85)5.4业主供应物资的控制 (86)6.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86)6.1应标识的范围及方法 (86)6.2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 (88)7.施工管理(过程控制) (88)7.1工序控制计划 (88)7.2特殊工序、关键工序的确定及控制方法、施工方案 (88)7.3明确对直接影响过程质量的所有因素加以控制的方法 (89)8.检验和试验管理 (94)8.1进货检验、试验计划 (94)8.2工序检验、试验计划 (95)8.3最终检验、试验计划 (98)8.4检验、试验记录 (98)9.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99)10.搬运、贮存、防护和交付 (100)11.不合格品的控制 (103)12.质量体系、质量保证措施、质量记录的收集计划 (107)12.1质量保证体系 (107)12.2质量保证措施 (108)13.培训 (129)14.服务 (129)15.统计技术应用计划 (130)16.质量计划评审 (131)17.质量计划修订方法 (131)18.与业主的配合 (131)19.与监理的配合 (132)第一部分编制说明1.编制目的、宗旨本施工组织设计为包头铝业(集团)公司一期技改2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安装工程施工需要编制的。

整理200KA预焙阳极铝电解槽阳极组设计说明

整理200KA预焙阳极铝电解槽阳极组设计说明
20年月日
A4打印/可编辑
课程实验预习报告
级专业班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预习日期
要求:1.实验目的;2.简述实验原理:3.画出实验原理图;4.列出实验设备;5.回答预习思考题。
正面写不下,可以写在反面。
课程实验报告
级专业班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
要求:1.实验电路图;2.实验数据、波形、现象的记录;3.数据分析、处理(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说明实验结果与理论的比较误差;讨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5.心得体会。
正面写不下,可以写在反面。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240KA电解槽技术标准

240KA电解槽技术标准

银海铝业企业标准240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工艺技术条件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正常生产时的工艺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240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291-1999 冰晶石GB/T 4292-1999 氟化铝YS/T 274-1998 氧化铝YS/T 285-1998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3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其质量要求3.1 主要原辅材料及其用量如下见表1:表13.2.1氧化铝应符合YS/T274—1998规定的二级品以上质量的要求。

3.2.2 冰晶石应符合GB4291—1999一级品以上。

3.2.3 氟化铝的应符合GB4292—1999二级品以上。

3.2.4阳极炭块应符合YS/T285—1988一级品以上。

4 生产工艺技术条件4.1 电流强度 238KA --240KA4.2电解温度 945℃--965℃4.3工作电压 4.170 –4.200 V4.4 极距5.0—7.0 CM4.5电解质水平 18—22 CM4.6 铝液水平 24—30 CM4.7 炉底压降 300—500 mv4.8 分子比 2.25—2.40240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生产巡视作业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生产巡视作业操作及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240KA中间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巡视作业操作。

2 工作程序为了尽早发现电解槽及机器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能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生产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

在交接后必须进行电解槽巡视作业。

2.1 检查电解槽工作是否正常,槽电压有无摆动。

2.2检查槽控机等设备外观卫生及工作状况。

2.3检查打壳下料系统是否正常。

2.4检查阳极升降系统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KA铝电解槽技术规范》(预审搞)编制说明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2016年5月GB/T ×××××—××××《500kA铝电解槽技术规范》编制说明(预审稿)1 标准立项背景随着国内大容量、高电流等级槽型设计能力的提升,400kA、500kA甚至600kA铝电解槽已经在我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尽管国内的电解铝工艺装备在不断升级和进步,可供电解铝企业借鉴和参考的相关工艺标准却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的中小槽型铝电解槽,相关工艺参数与目前大型铝电解槽不符。

目前,500kA铝电解槽在我国电解铝的总产能中所占比例已超过30%,且按照目前趋势新建电解铝生产线还将以500kA系列为主。

因此,根据目前大多数电解铝企业实际情况,制订新的、符合实际的大型铝电解槽工艺技术规范或标准是电解铝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酒钢集团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南大学、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农六师铝电有限公司等国内共计10家骨干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对500kA铝电解槽工艺技术要求提出标准立项申请,建议将其列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以便进一步推动大型铝电解槽应用和电解铝工艺完善。

2 工作简况2.1 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有色标委会”)于2015年提出和制定的工作安排(有色标委[2015]29号),由酒钢集团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编制组,承担《500kA铝电解槽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计划于2016年9月完成。

2.2 工作简要过程本标准是在充分借鉴电解铝行业现有标准和调研多条国内500kA电解铝系列工艺数据的基础上编制的。

编制过程中,项目组充分听取包括中南大学、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郑州轻金属研究所等多家标准起草参与单位意见,结合500kA铝电解槽“物理场”测试数据和多条500kA铝电解槽实际运行数据,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项目组于2015年10月完成标准讨论稿,并在2015年10月全国有色标委会年会上进行了讨论。

根据讨论稿的讨论结果和所征集的意见,项目组对标准内容次序、内容排版等进行了调整,并对内容每一部分的参照国、行标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形成预审稿。

2016年4月,在全国有色标委会昆明会议上对标准预审稿进行了初审,根据初审结果,项目组对标准内容中参照标准的编排、内容的布局等格式方面进行了修改,对焙烧启动部分内容进行了精简,对病事槽处理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

项目组计划于2016年5月完成标准的预审稿审核工作。

3 编制依据3.1 编制依据GB 50850 铝电解厂工艺设计规范GB/T 17397 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 24487 氧化铝GB/T 27804 氟化钙GB/T 4291 冰晶石GB/T 4292 氟化铝YS/T 285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YS/T 287 铝电解用半石墨质阴极炭块YS/T 517 氟化钠YS/T 5230 铝电解用普通阴极炭块YS/T 623 铝电解用高石墨质阴极炭块YS/T 65 铝电解用阴极糊YS/T 699 铝电解用石墨化阴极炭块YS/T 737 铝电解槽系列不停电停、开槽装置YS/T 784 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3.2 主要参加单位及其完成的工作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负责组织起草工作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标准,编写标准文本。

中南大学、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轻金属研究院、包头铝业有限公司、山东魏桥铝业集团、新疆嘉润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新疆农六师铝业有限公司、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中铝兰州连城分公司:负责参与技术调研、验证和标准文本的校核。

4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4.1 标准编制原则编写的标准内容严格执行GB/T 20001-2001 标准编写规则和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遵守我国针对电解铝工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4.2标准的可实施性考虑到不同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艺装备和原料存在差异,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兼顾了工艺参数的先进性和普遍性,即既要符合多数电解铝企业运行实际,又要在行业平均水平基础上有所拔高,并符合国家对电解铝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

4.3 标准的主要内容4.3.1 内容范围标准规定了500kA铝电解槽焙烧启动前的准备、中间环节各项工艺和启动后期管理要求;启动后期和正常生产期技术条件;正常生产期加料、出铝、换极、母线转接、电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阳极更换、出铝、母线提升、阳极效应熄灭、取电解质和原铝液试样等日常作业要求;电解质和铝水平高度、电解质温度、阳极电流分布、阴极电流分布、阳极极距、炉底压降、阴极钢棒和槽底温度、炉底隆起高度、炉膛內型、残极形状等铝电解槽控制参数测量方法和要求;生产过程中冷槽、热槽、压槽、滚铝、漏槽、电解质含炭等常见病事槽状况的处理方法;生产过程中病事槽停槽判定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4.3.2 主要技术内容标准提出和制定了500kA铝电解槽焙烧启动及启动后期管理的流程和要求,明确了控制要点;提出了500kA铝电解槽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工艺控制要求;明确了500kA铝电解系列电压管理、换极、出铝、母线提升、加料、阳极效应熄灭及电解质和原铝液取样要求;总结和提出500kA铝电解槽病事槽处理方法及病事槽停槽的要求。

5 主要技术内容说明5.1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同GB 50850《铝电解厂工艺设计规范》、YS/T 623《铝电解用高石墨质阴极炭块》等文件通用。

5.2 主要技术内容说明5.2.1 500kA铝电解槽焙烧启动管理经过调研,项目组发现,国内大型铝电解槽在焙烧启动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行业普遍接受的铝电解槽焙烧启动流程和要求,鉴于此,本标准借鉴各企业铝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对500kA铝电解槽焙烧启动流程和过程中的要求进行了规范。

具体包括以下8个方面内容:——对焙烧启动过程物料用量、质量进行了明确要求;——对焙烧启动过程中的工具规格进行了规定;——对焙烧启动的前提,包括槽体验收、母线安装、供风和供料系统、铺焦挂极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对电解槽装炉、软连接的安装、分流器的安装等进行了明确;——对通电焙烧的电流强度、焙烧时间、焙烧过程电压控制、软连接及分流器的拆除和转接等进行了要求;——明确焙烧启动通电要求、焙烧时间、效应电压、灌铝量等控制参数区间;——制定500kA铝电解槽启动后期电压保持计划表、分子比、过热度、氧化铝浓度、电解温度及电解质/铝水高度控制要求;——明确焙烧启动过程中关键数据的测量要求。

5.2.2 500kA铝电解槽工艺参数调整技术本标准制定500kA铝电解槽工艺参数的依据为:——500kA铝电解槽工艺参数分为启动后期和正常生产期两个阶段。

各阶段工艺参数应区别考虑;——500kA铝电解槽工艺参数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氧化铝原料对工艺参数的影响;——结合工艺参数制定要求,对换极、出铝、加料及电压管理进行规定。

5.2.3 500kA铝电解槽工艺操作技术本标准制定的500kA铝电解槽工艺操作技术要求符合多数拥有500kA铝电解系列的电解铝企业现场作业实际和装备要求。

5.2.4 500kA铝电解槽工艺参数测量技术500kA铝电解槽工艺参数测量技术要求是在YS/T 784《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基础上,结合500kA铝电解槽操作实际制定的。

经过调研,符合多数电解铝企业实际情况。

5.2.5 500kA铝电解槽病事槽处理技术本标准中提出的500kA铝电解槽冷槽、热槽、压槽、滚铝、漏槽、电解质含炭等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多数电解铝企业通过总结几十年的病事槽处理过程得来的,符合电解铝企业生产实际。

5.2.6 500kA铝电解槽停槽判定技术本标准中500kA铝电解槽停槽判定的要求,是在总结以往各电解铝企业事故经验,同时根据500kA铝电解槽实际情况制定的。

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要求。

——规定了500kA铝电解槽槽底钢板停槽温度和现象;——描述了500kA铝电解槽破损部位停槽前的现象,规定了破损部位停槽时阴极钢棒、侧部槽壳温度;——描述了病事槽停槽前原铝成分变化;——规定了渗漏槽、效应难灭槽停槽的判定要求。

6 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也不承担识别相关专利的责任。

7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全面贯彻国家针对电解铝行业的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强制性要求,旨在推动我国电解铝行业工艺技术标准化进程,提高500kA铝电解槽生产运行工艺水平。

标准的实施可以为国内不同电流等级铝电解系列高标准运行提供工艺借鉴,促进包括500kA铝电解系列在内的电解铝生产线指标和生产效率进步。

8国外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8.1 国外情况至今没有制定关于500kA铝电解槽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8.2 国内情况我国于2000年,针对预焙阳极铝电解槽下发了YS/T 5034-2000《自焙阳极铝电解槽预焙化改造技术规范》,于2012年编发了YS/T 784-2012《铝电解槽工艺参数测量方法》,于2013年修订和编发了GB/T 50850-2013《铝电解厂工艺设计规范》等铝电解槽改造、设计和参数测量方面技术规范和强制性要求,但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与500kA铝电解槽工艺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9 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遵守国家和行业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与已发布的安全、防火、排放等强制性标准保持协调一致。

本标准将与GB 50850《铝电解厂工艺设计规范》、YS/T 784《铝电解槽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等标准一起,完善中国电解铝技术标准体系。

10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序号意见处理依据处理结果处理意见1对标准进行重新排版标准原来划分为6个部分,相当于6个标准,存在不合理性。

将标准内容合理精简后,将标准内容划分为9个大项。

采纳2对标准内容进行精简标准的语言描述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严谨性。

在保证描述准确的前提下,精简草稿内容。

采纳3对草稿内容的单位表述进行统一标准内容中的时间、长度、重量等单位不应该存在英文字母、汉字等多种描述。

将所有单位全部统一为英文字母表示。

采纳4在每一部分“500kA铝电解槽××技术标准”中的在每一章节标题中已存在“500kA铝电解槽技术规范”的标题。

对标准的6个部分标题的描述改为“××技术”采纳“500kA铝电解槽”和“标准”去掉5对“焙烧启动”中“启动”部分内容进行精简标准内容在信息表达明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精简内容。

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精简采纳6“工艺参数测量”部分内容中去除与“GB/T 784铝电解槽技术参数测量方法”重复的内容对现行标准已有内容在系标准中无需赘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