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机旅游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1815)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1815)

. . .3.4旅游规划3.4.1重估巢湖3.4.1.1规划范围界定本规划范围包括两个层次:(1)规划核心层以巢湖780平方公里水域为核心,包括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庐江县城以及大圩乡、长临河镇、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中焊镇、柘皋镇、银屏镇、槐林镇、散兵镇、盛桥镇、白山镇、同大镇、三河镇、严店乡等环湖周边乡镇,面积26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主体区域(以下统称“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2)规划联动层以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统筹考虑巢湖流域及周边旅游资源状况,范围涵盖合肥市区、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肥西县、长丰县以及周边的和县、含山县、无为县等县市,面积125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联动区域(以下统称“泛巢湖”)。

3.4.1.2发展背景解读(1)融入“长三角”——融入、对接、转型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具体说来,安徽要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旅游休闲五大基地。

凭借区位优势和自身发展,2010年合肥被正式吸收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跻身“长三角俱乐部”,为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分享中国最活跃、中国最大城市经济带内群体增长的要素资源和经济机会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为承接旅游业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创造了条件。

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将为合肥专业资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和巨大的客源市场。

在此环境下,合肥应积极发挥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提高宣传营销水平,重点培育生态休闲、人文体验、红色旅游等新产品,率先在旅游产业层面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积极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结论】新平台,要求合肥融入长三角旅游发展大格局,与沪、宁、杭等旅游名城等高对接,实现合肥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环巢湖地区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探讨。

该研究分析了环巢湖旅游环境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植被产物、水文状况、污染程度,以及旅游环境污染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并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因湖面呈鸟巢状而得名,湖面面积750 km2,岸线总长约175.8 km,为我国第五大淡水湖。

环巢湖核心地段山青水秀、文化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名、古、稀、奇等资源特色,是安徽省最有开发价值的滨水地区。

据统计,全区有80多处自然景观,50多处人文景观,包揽湖光、山色、江涛、林海、湿地,为发展滨水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

巢湖于1987年8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之后开始,合肥市、巢湖市纷纷就环巢湖旅游编制了相关规划,旅游景点特色逐步被挖掘,水环境得到治理,交通线路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11年合肥市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并成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强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合肥市加大了对巢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力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作,改善巢湖生态区的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

环巢湖游憩带作为合肥市提升城市形象、完善空间结构的重要区域,越来越受到政府与市民的关注。

笔者分析了环巢湖旅游环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对策措施以及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1 环巢湖整体生态环境分析1.1 地质地貌根据地质学研究分析,巢湖属湖沼平原,地势平坦。

此区基岩露头极少,中新带地层主要隐伏于此,北东南三方则环以峰圆坡缓的残蚀山丘,分散峙立,海拔为300 m左右。

巢湖地貌大致为碟状盆地,湖水深4 m左右,湖底平坦。

湖周地形南高北低。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旅游业如今已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支柱之一,但是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讨论的话题,而环巢湖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问题的探究更是必须要重视的。

环巢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悠久。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环巢湖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起来。

首先,旅游业带来的大量人流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影响,游客乱扔垃圾等行为常见不鲜,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令人担忧。

其次,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大规模的旅游开发项目和建设项目不仅会破坏原有的景观,还会抢占当地的资源,使得环境恶化加剧。

为了改善环境问题,环巢湖旅游业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

首先,在旅游活动中应该积极倡导游客文明旅游,遵守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定和交通规则,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和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同时,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在垃圾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项目时,也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同时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避免短期利益的冲击。

然而,单凭旅游企业的自律行为和政府的监管还不足以解决环境问题。

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公众环保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游客向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转变,能更有效地推动环巢湖地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宣传文化,开展环保体验等形式,让游客加深对于当地环境的认识,震慑游客不文明行为,增强公众对于可持续旅游的意识。

总之,对于环巢湖这样的旅游胜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生命周期中必需强调的两个方面。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

旅游规划重估巢湖规划范围界定本规划范围包括两个层次:(1)规划核心层以巢湖780平方公里水域为核心,包括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庐江县城以及大圩乡、长临河镇、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中焊镇、柘皋镇、银屏镇、槐林镇、散兵镇、盛桥镇、白山镇、同大镇、三河镇、严店乡等环湖周边乡镇,面积26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主体区域(以下统称“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2)规划联动层以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统筹考虑巢湖流域及周边旅游资源状况,范围涵盖合肥市区、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肥西县、长丰县以及周边的和县、含山县、无为县等县市,面积125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联动区域(以下统称“泛巢湖”)。

发展背景解读(1)融入“长三角”——融入、对接、转型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具体说来,安徽要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旅游休闲五大基地。

凭借区位优势和自身发展,2010年合肥被正式吸收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跻身“长三角俱乐部”,为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分享中国最活跃、中国最大城市经济带内群体增长的要素资源和经济机会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为承接旅游业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创造了条件。

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将为合肥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和巨大的客源市场。

在此环境下,合肥应积极发挥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提高宣传营销水平,重点培育生态休闲、人文体验、红色旅游等新产品,率先在旅游产业层面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积极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结论】新平台,要求合肥融入长三角旅游发展大格局,与沪、宁、杭等旅游名城等高对接,实现合肥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2012年合肥规划方案---草案

2012年合肥规划方案---草案

合肥市5大规划方案昨日揭开面纱2012-05-03 09:39 来源: 新安晚报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从滨湖城市到环湖而生,合肥成为世界上惟一一座独享800平方公里大湖的环湖城市。

新的合肥该如何定位?怎样才能实现湖城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汇聚国内外顶尖规划高手智慧,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国际招标方案昨日揭开面纱。

未来合肥发展的蓝图将从这五个方案中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各界意见而形成。

新空间带来新定位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正式公布,合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要求,合肥市规划局组织了《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的国际招标工作。

此次规划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把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

同时,在巢湖生态保护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按照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要求,统一有序地保护与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努力推进巢湖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国际滨湖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把合肥打造成全国有竞争力、世界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规划合肥未来之路比较起此前相继公示的合肥滨湖新区沿湖岸线设计方案和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方案,合肥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规划是一个更加宏观更加全面的规划,关乎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合肥的城市发展之路。

实际上,这一规划也是首次实现了“三规合一”,即合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综合进行。

合肥市规划局、合肥市招投标中心从符合报名条件的22个联合体共70家设计单位,初选出八个联合体入围,去年12月28日报市规委会审议确定其中五家正式开展规划编制。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

精心整理3.4旅游规划3.4.1重估巢湖规划范围界定本规划范围包括两个层次:(1)规划核心层以巢湖780平方公里水域为核心,包括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庐江县城以及大圩乡、长临河镇、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中焊镇、柘皋镇、银屏镇、槐2600(2(1了条件。

特别是为承接旅游业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创造了条件。

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将为合肥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和巨大的客源市场。

在此环境下,合肥应积极发挥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提高宣传营销水平,重点培育生态休闲、人文体验、红色旅游等新产品,率先在旅游产业层面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积极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结论】新平台,要求合肥融入长三角旅游发展大格局,与沪、宁、杭等旅游名城等高对接,实现合肥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2)缔造“大合肥”——整合、优化、提升2011年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归为12)旅游形象:从“创新之都,3(32011度假旅游目的地。

实现四大突破。

即:一是深化改革,在旅游发展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二是综合协调,在推进产业融合上实现突破,切实加强旅游与文化、会展、科技、体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三是整合资源,在区域旅游合作上实现突破,跳出合肥抓旅游,坚持合作共赢,整合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协作;四是创意创新,在旅游重大项目招商建设上实现突破,依托资源和创意创新相结合,做好“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文章,实现有资源依托型向创意驱动型的转变。

【结论】新使命,要求合肥、巢湖、庐江三地进行联动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共通,达到合作共赢。

论合肥环巢湖地区旅游与文化发展建设战略规划2

论合肥环巢湖地区旅游与文化发展建设战略规划2

论合肥环巢湖地区旅游与文化发展建设战略规划2论合肥环巢湖旅游发展建设战略规划【摘要】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合肥市城市建设效果显著,但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合肥靠近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环巢湖旅游与文化建设势在必然,对于合肥城市总体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巢湖地区生态保护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战略目标【引言】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山水秀丽,周边还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发展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基础。

近几年来,巢湖周围的旅游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加快发展环巢湖旅游业是当务之急。

为此,对环巢湖旅游资源作出适宜性评价,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开发战略是合肥、巢湖两市联手开发环巢湖旅游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对加快合肥、巢湖两市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一、环巢湖旅游背景及基础1.城市旅游发展背景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休闲时间的增多。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旅游局确定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后,又引发我国旅游业的第三次高速发展,全国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明确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和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旅游业被列为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肥,一座绿水绕城而令人自豪的城市,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更是增添了城市的优越感。

今天,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让我们对未来的新合肥充满期待。

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我们对合肥的期待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

2.环巢湖旅游发展基础环巢湖旅游开发依托的基础主要是自身的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经过20多年的开发和发展所形成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基础设施等。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共17页文档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共17页文档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 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