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Adrenal Gland Anatomy 肾上腺解剖学英文课件

Androgens helps in early development of male sex organ in childhood
20
Functions
21
22
Relations
RT ADRENAL
LT ADRENAL
Anteriorly IVC Liver
Anteriorly Pancreas Stomach
Size : 3 - 6cm long, 0.9 – 3.6cm Weight : 3-5 gm app Width : 2-3 cm
3
Anatomy
4
Embryology
➢ Cortex is mesodermal in origin
➢ Week 4 – 6 : start from coelomic mesoderm adjacent to urogenital ridge
Posteriorly Diaphragm
Posteriorly Diaphragm
23
Relations
24
Vascular supply
Blood to adrenal supplied by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superiorly) Aorta (medially) Renal artery (inferiorly)
Definite cortex develop into functional adrenal cortex
6
Embryology
Medulla derived from neural crest cells
Develop with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20
Functions
21
22
Relations
RT ADRENAL
LT ADRENAL
Anteriorly IVC Liver
Anteriorly Pancreas Stomach
Size : 3 - 6cm long, 0.9 – 3.6cm Weight : 3-5 gm app Width : 2-3 cm
3
Anatomy
4
Embryology
➢ Cortex is mesodermal in origin
➢ Week 4 – 6 : start from coelomic mesoderm adjacent to urogenital ridge
Posteriorly Diaphragm
Posteriorly Diaphragm
23
Relations
24
Vascular supply
Blood to adrenal supplied by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superiorly) Aorta (medially) Renal artery (inferiorly)
Definite cortex develop into functional adrenal cortex
6
Embryology
Medulla derived from neural crest cells
Develop with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肾上腺肿瘤(医学PPT课件)

常见临床表现
阵发性高血压:为本症最重要的临床症状,多数为阵发 性发作,可因剧烈运动、体位改变、情绪波动、挤压或 按摩腹部、灌肠、排尿等诱发。血压突然升高,同时伴 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恐惧感、心律失常等,甚至 诱发左心衰竭和脑卒中。 代谢紊乱症侯群:基础代谢率升高、低热、多汗,血糖 升高,糖耐量降低,四肢乏力,体重下降。 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三联症(90%以上)
增强后腺瘤多呈轻~中度强化,少数肿瘤如Conn 腺瘤可 强化明显。 由于腺瘤细胞内含较多的类脂颗粒或空泡变性,MR化学 位移成像对于腺瘤与非腺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
原理
即使在同一均匀的磁场中,不同化合物中同一原子核 (1H)由于周围电子云的结构、分布和运动状态的不 同,其共振频率会因此有差别;
病理特点
含脂肪成分的良性肿瘤,Conn腺瘤的脂肪含量通常 高于Cushing腺瘤。
影像学特点
平片:价值不大 CT: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边缘光整的结节、肿块,直径多在5cm以下 密度较低,平扫CT值一般在-10~20HU,多小于
10HU; Conn腺瘤的平扫密度通常低于均,薄层
比较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平 扫
增 强
正常肾上腺MRI表现
易误为肾上腺病变的解剖变异
膈脚肥大 特点:双侧、连续
左膈下静脉增粗
胰尾囊肿
特点:正常肾上腺 受压改变
肾上腺的测量
长度和宽度变异较大,不宜作为测量指标; 测量指标
厚度≤10mm和面积≤150mm2
测量方法
目测:无局限结节, 厚度小于同侧膈脚 测量:垂直径和面积
肾上腺肿瘤ppt课件

16
诊断
肾上腺皮质腺瘤诊断分两步:
第一步定性诊断:
确定是否为柯兴氏综合征;
第二步定位诊断:
确定是否为腺瘤所致及腺瘤的位置。
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向心性肥胖、紫纹、 皮肤薄、多血质及血、尿中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 测定可初步做出诊断,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是确定皮质醇症比较可靠的方法。利用影像学方 法明确肿瘤的大小及位置。
可编辑课件PPT
9
1. 肾上腺皮质腺瘤
质腺瘤
素)
肾上腺皮质腺瘤分两类:
功能性肾上腺皮 (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
腺瘤
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
可编辑课件PPT
10
• 病因及病理
肾上腺皮质腺瘤能自主性分泌皮质激素, 下丘脑CRH及垂体前叶ACTH细胞均处于抑 制状态。由于缺少ACTH的生理刺激,肿瘤 以外的肾上腺皮质都呈萎缩状态。良性腺瘤 一般比较小,大多数直径为2 ~ 4cm多为圆 形或椭圆形,重量10 ~40克,有完整包膜, 切面为黄色,质地比较均一。腺瘤周围的肾 上腺呈萎缩状态,这是和结节性增生的重要 区别,结节性增生者结节周围的肾上腺呈增 生状态。
• 后者分泌的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称嗜铬细胞瘤。大多数为良性。
可编辑课件PPT
7
• 非功能性肿瘤包括发生于皮质的腺瘤(良
性)或腺癌(恶性),发生于髓质的成神 经细胞瘤。
• 转移瘤,由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而
来的恶性肿瘤。
可编辑课件PPT
8
一.肾上腺皮质肿瘤
• (一)皮质醇症 (柯兴氏综合征)
可编辑课件PPT
14
⑦抗感染力减弱:
皮肤真菌感染多见,化脓性感染不易局限;炎 症反应不显著,易于漏诊。
肾上腺ppt课件生理学

泌。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通过抑 制免疫细胞功能,降低机体对应激 源的反应性,从而减少肾上腺皮质 激素分泌。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下丘脑-垂 体-肾上腺轴功能,如改变神经递质 合成与释放、影响相关受体表达与 活性等。
03 肾上腺素与去甲 肾上腺素作用及 机制
肾上腺素作用及机制
研发具有肾上腺特异性的靶向药物,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内分泌学、药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肾上 腺疾病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转化医学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研究,推动新型药物和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
肾上腺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腺瘤等 ,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新型药物研发方向探讨
01
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研发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的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库欣综合征等疾病
。
02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酶抑制剂
研发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酶,可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疾病
。
03
肾上腺特异性靶向药物
THANKS
感谢观看
激活α受体
促进血管收缩,增加外周 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激活β1受体
增强心肌收缩力,加速心 率,增加心输出量。
激活β2受体
促进糖原分解,提高血糖 浓度,为机体提供能量。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及机制
激活α1受体:引起 血管收缩,增加外周 阻力,升高血压。
对β2受体作用较弱: 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小 。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通过抑 制免疫细胞功能,降低机体对应激 源的反应性,从而减少肾上腺皮质 激素分泌。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下丘脑-垂 体-肾上腺轴功能,如改变神经递质 合成与释放、影响相关受体表达与 活性等。
03 肾上腺素与去甲 肾上腺素作用及 机制
肾上腺素作用及机制
研发具有肾上腺特异性的靶向药物,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内分泌学、药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肾上 腺疾病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转化医学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研究,推动新型药物和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
肾上腺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腺瘤等 ,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新型药物研发方向探讨
01
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研发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的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库欣综合征等疾病
。
02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酶抑制剂
研发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酶,可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疾病
。
03
肾上腺特异性靶向药物
THANKS
感谢观看
激活α受体
促进血管收缩,增加外周 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激活β1受体
增强心肌收缩力,加速心 率,增加心输出量。
激活β2受体
促进糖原分解,提高血糖 浓度,为机体提供能量。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及机制
激活α1受体:引起 血管收缩,增加外周 阻力,升高血压。
对β2受体作用较弱: 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小 。
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系统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件)

1.1 肾上腺皮质
皮质(80-90%)
按细胞的形态及排列可分为三层,由表→里依次为:
球状带 ——位于浅层,较薄。细胞小,柱状,排列成环状。 能分沁盐皮质激素,调节水、钠(钾)平衡
束状带 ——位于球状带深处,较厚 细胞大,呈多边形,排成索状,能分泌糖皮质激素: 促进蛋白和脂肪转变为糖;免疫应答(-),对抗炎症
肾上腺
1 肾上腺的位置、形状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 左侧为半月形 右侧为三角形
1 肾上腺的微细结构
表面——被膜(①) 由结缔组织构成
实质 皮质(②)——位于周围部 髓质(③)——中央部
1.1 肾上腺皮质 皮质占肾上腺体积的90%
按细胞的形态及排列可分为三层,由表→里依次为: 球状带
束状带
网状带
网状带 ——位于深层,细胞呈多边形,排成索状后又连成网
主要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
肾 上 腺 模 式 图
髓质——位于中央部
细胞呈多边形,所含的颗粒经铬盐处理时,呈棕 黄色,所以又称嗜铬细胞, 该细胞可分泌两种激素:
肾上腺素 ——作用于心肌,使其收缩加快、加强 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于小A平滑肌,使血压↑
肾上腺的解剖与功能课件

*
肾上腺危象的处理
肾上腺术后表现为:畏食、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疲乏嗜睡、肌肉僵痛、血压下降、体温上升。最初1~2小时内迅速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5~6小时内达500~600mg, 第2~3天可予300mg, 然后每日减少100mg, 患者可能有血压下降和离子紊乱, 应予以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纠正离子紊乱。
*
左侧呈新月形, 其上方和前方与胃、胰尾和脾血管相邻。
.
*
左侧肾上腺解剖图片
.
*
.
*
*
*
肾上腺血管
动脉血来源有三 上方: 膈下动脉 中间: 主动脉直接分支 下方: 同侧肾动脉分支 静脉都是位于前中部的一支 左侧与膈下静脉汇合入左肾V 右侧直接入下腔静脉后外侧 淋巴回流沿静脉走行,入主A周围淋巴结
.
*
胡小龙辽医泌尿外
*
肾上腺解剖与功能的探讨
*
*
天医泌外同学会 肾上腺与肾
*
肾上腺的解剖
大体与毗邻: *成人肾上腺最大横径为3-5cm,重约5g,橘黄色,较周围脂肪组织色深。 *右侧腺体成金字塔形,周围组织有: 肝前外侧、十二指肠前中部、下腔静脉中部;
*
右侧肾上腺解剖图片
.
*
*
天医泌外同学会 肾上腺与肾
*
*
*
束状带
束状带:是皮质中最厚的部分, 占皮质总体积约80%。索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和皮质酮,还有皮质素, 可促进蛋白质及脂肪分解并转变为糖, 同时还有降低免疫应答和抗炎等作用, 束状带细胞受腺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调节。
*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
肾上腺CT诊断 ppt课件

•
1、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萎缩、结核
•
2、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低下:ACTH分泌不足
-
13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 肿瘤性 1.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约占51%) 2. 转移瘤(31%) 3. 皮质癌(4%) 4. 嗜铬细胞瘤(4%) 5.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期常见) 6. 髓脂瘤 (2%)
以及淋巴瘤、脂肪瘤、神经节瘤等 • 非肿瘤性病变 肾上腺增生/萎缩、囊肿、血肿、肉芽肿性病变等
右侧稍高于左侧,位于肝右叶内下缘,右膈肌脚与下腔静脉之间,呈人 字形
左侧位于左侧肾上极前内方,其前外侧是胰体尾,脾动静脉,内为膈肌 脚,呈半月形
-
10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平扫
增强
-
11
肾上腺病变的CT表现
-
12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 其病变依是否产生过量激素或造成正常激素分泌水平的 下降分为三种类型:
-
14
一.肾上腺腺瘤
• 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51%),好发于40-50岁女性
• 功能性腺瘤(cushing腺瘤、conn腺瘤) 非功能性腺瘤
• 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 肿瘤可有出血、坏死及囊变
-
15
肾上腺腺瘤
大小
密度
增强
同侧肾上腺 残部及对侧 肾上腺
cushing腺瘤
• 一、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疾病
•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腺瘤、增生、癌、异位肾上腺
•
2、皮质醇增多症:垂体性、肾上腺性(增生、Cushing腺瘤)
•
3、嗜铬细胞瘤:肾上腺性、肾上腺外性
• 二、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
•
肾上腺常见肿瘤培训课件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9
• CT表现 • 1.肿块中等大小,直径月1.8-4.1cm,大多
>2cm。通常呈圆形及椭圆形,边缘清晰。 • 2.密度中等、均匀。 • 3.很少有钙化。 • 4.增强扫描可轻度均匀强化,少数不强化。 • 5.腹膜后脂肪增多,使肿瘤对比明显。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 2:密度低(CT值约-3—17Hu)是其较特 征的CT表现。有报道称肾上腺肿瘤平扫CT 值<=20Hu时肿瘤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 88%及90%。CT值低是因为大部分腺瘤细 胞浆内充满类脂质颗粒或空泡。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5
• 3.肿瘤少有钙化。 • 4.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周边环形强化。
• 4.当肿瘤增大,明显时可有出血、坏死和囊 变
• 5.增强扫描可轻度强化
• 6.对侧肾上腺多正常
• 本病与无功能性嗜铬细胞瘤鉴别困难, 需依赖病理;与功能性腺瘤的鉴别依靠临床 及生化检查。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13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14
嗜铬细胞瘤
本病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次是肾上 腺外的副交感神经节。 • 临床表现: • 1.高血压症群2.代谢性综合症群3.全身多系 统的影响4.实验室检查5.无症状性 • CT表现
• 4.个别病例发现肺孤立性结节和单侧肾上腺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23
• 占位,如果病理活检为腺癌,有时也难以 区分肾上腺病变为原发还是转移。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24
肾上腺常见肿瘤
3/10/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肾上腺的解剖
左肾上腺 呈半月 形
右肾上腺 为三角 形。
4
5
肾上腺的功能
内部结构:
皮质
球状带:醛固酮 束状带:皮质醇 网状带:性激素
髓质 儿茶酚胺
基质
6
• 肾上腺的解剖及功能 • 肾上腺的正常CT、MRI表现
7
肾上腺CT检查
1.扫描层厚:2-3mm,间距2-3mm 2.若已知病变范围较大,则5mm层厚和间距 3.尽量采取靶扫描 4.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1-2cm至肾门水平 5.疑异位嗜铬细胞瘤时,扫描范围可扩大到纵隔至
非肿瘤性病变 肾上腺增生/萎缩、囊肿、血肿、肉芽肿性病变等
24
肾上腺增生
•
•
编
——《临床CT诊断学》李果珍主
25
9
正常肾上腺
右侧
左侧
10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平扫
增强
11
肾上腺正常表现
位置:右侧: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 与膈肌之间
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
形态:右侧: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
左侧:倒Y字形、V字形、三角形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大小:厚度长度宽度=1 3 3cm,不超过同 层面膈肌角厚度
+FS 冠状面
18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19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20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21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22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功能亢进性病变
Cushing综合征 Con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性性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功能低下性病变
Addison病(垂体型、肾上腺型)
肾上腺病变的影像诊断 (一)
1
• 肾上腺的解剖及功能 • 肾上腺的正常CT、MRI表现
2
肾上腺的解剖
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脂肪组织。 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前面邻肝右叶,内侧紧 靠下腔静脉,后面与膈相贴。 在右肾上方1-2cm,比左肾上腺略高可有6种形态,以倒Y 形最多 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方与胃后壁、胰和脾血 管相邻,后面与膈相贴。 左肾上腺和左肾多在一个层面,内侧是左侧膈肌角,95% 和胰尾出现在一个层面,可以有5个外形,也以倒Y形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各个层面可以有不同形态。
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
囊肿 髓脂瘤 非功能性腺瘤 非功能性皮质癌 转移癌
23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肿瘤性 1.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约占51%) 2. 转移瘤(31%) 3. 皮质癌(4%) 4. 嗜铬细胞瘤(4%) 5.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期常见) 6. 髓脂瘤 (2%) 以及淋巴瘤、脂肪瘤、神经节瘤等
髂动脉分叉处 6.增强扫描:同一般腹部检查
8
正常CT影像表现
• 位置 右侧:右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与膈肌脚之间
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内侧为膈肌脚和腹 主动脉
• 形态 右侧: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
左侧:倒Y字形、V字形、三角形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 分布 头部、分肢部、内侧肢、外侧肢 • 大小 侧枝厚度小于10mm;面积小于150mm2 • 密度 软组织密度,类似肾脏;+C均一强化,不能辨别皮髓质
信号特点:T1WI /T2WI等、略高信号,与肝脏相
近
12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3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4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5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6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7
肾上腺MRI检查方法
1. 病人准备:加腹带抑制呼吸运动产 生的伪影
2. 线圈:腹部线圈 3. 成像序列:TSE/FLASH/FISP/FS 4. 扫描方法:横断面—T1WI/T2WI
肾上腺的解剖
左肾上腺 呈半月 形
右肾上腺 为三角 形。
4
5
肾上腺的功能
内部结构:
皮质
球状带:醛固酮 束状带:皮质醇 网状带:性激素
髓质 儿茶酚胺
基质
6
• 肾上腺的解剖及功能 • 肾上腺的正常CT、MRI表现
7
肾上腺CT检查
1.扫描层厚:2-3mm,间距2-3mm 2.若已知病变范围较大,则5mm层厚和间距 3.尽量采取靶扫描 4.扫描范围:自肾上腺上方1-2cm至肾门水平 5.疑异位嗜铬细胞瘤时,扫描范围可扩大到纵隔至
非肿瘤性病变 肾上腺增生/萎缩、囊肿、血肿、肉芽肿性病变等
24
肾上腺增生
•
•
编
——《临床CT诊断学》李果珍主
25
9
正常肾上腺
右侧
左侧
10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平扫
增强
11
肾上腺正常表现
位置:右侧: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 与膈肌之间
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
形态:右侧: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
左侧:倒Y字形、V字形、三角形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大小:厚度长度宽度=1 3 3cm,不超过同 层面膈肌角厚度
+FS 冠状面
18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19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20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21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22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功能亢进性病变
Cushing综合征 Con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性性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功能低下性病变
Addison病(垂体型、肾上腺型)
肾上腺病变的影像诊断 (一)
1
• 肾上腺的解剖及功能 • 肾上腺的正常CT、MRI表现
2
肾上腺的解剖
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脂肪组织。 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前内上方,前面邻肝右叶,内侧紧 靠下腔静脉,后面与膈相贴。 在右肾上方1-2cm,比左肾上腺略高可有6种形态,以倒Y 形最多 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前内方,前方与胃后壁、胰和脾血 管相邻,后面与膈相贴。 左肾上腺和左肾多在一个层面,内侧是左侧膈肌角,95% 和胰尾出现在一个层面,可以有5个外形,也以倒Y形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各个层面可以有不同形态。
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
囊肿 髓脂瘤 非功能性腺瘤 非功能性皮质癌 转移癌
23
肾上腺病变的分类
肿瘤性 1. 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约占51%) 2. 转移瘤(31%) 3. 皮质癌(4%) 4. 嗜铬细胞瘤(4%) 5.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期常见) 6. 髓脂瘤 (2%) 以及淋巴瘤、脂肪瘤、神经节瘤等
髂动脉分叉处 6.增强扫描:同一般腹部检查
8
正常CT影像表现
• 位置 右侧:右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内缘与膈肌脚之间
左侧: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内侧为膈肌脚和腹 主动脉
• 形态 右侧: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
左侧:倒Y字形、V字形、三角形 边缘平直或稍有内凹
• 分布 头部、分肢部、内侧肢、外侧肢 • 大小 侧枝厚度小于10mm;面积小于150mm2 • 密度 软组织密度,类似肾脏;+C均一强化,不能辨别皮髓质
信号特点:T1WI /T2WI等、略高信号,与肝脏相
近
12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3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4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5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6
肾上腺正常CT表现
17
肾上腺MRI检查方法
1. 病人准备:加腹带抑制呼吸运动产 生的伪影
2. 线圈:腹部线圈 3. 成像序列:TSE/FLASH/FISP/FS 4. 扫描方法:横断面—T1WI/T2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