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这些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

1. 样本标识

确保每个样本都正确标识,包括样本编号、日期和患者信息。

2. 样本采集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样本,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

3. 样本储存和运输

确保样本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并按照适当的要求进行标识和保管。

4. 设备校准

定期校准和维护检验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内部质量控制

进行定期内部质量控制测试,比较运行结果与既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校验标准品

使用校验标准品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应满足规定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7. 检测方法验证

对新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符合质量要求。

8. 外部质量评估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9. 抗干扰能力

对检验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干扰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检验结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10. 检验人员培训

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和理解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

11. 紧急事件处理

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突发事件。

12. 检验记录和报告

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

13. 不合格品处理

对检验失控的样本或仪器进行合理处理,包括重新检验、追踪和纠正问题。

14. 质量改进

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流程,提出改进建议,并落实改进措施。

15. 审核和评估

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系统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整体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结论

以上是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实施和监督,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科需要严格遵循15项质量控制要点。这些措施确保了实验室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以下是这些质量控制要点的简要说明: 1. 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制定和遵守:制定并遵守详细的SOP,以确保实验室中各项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制定和遵守:制定并遵守详细的SOP,以确保实验室中各项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2. 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状态和精确度上的稳定。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状态和精确度上的稳定。 3. 质控标本的使用:使用质控标本来验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质控标本的使用:使用质控标本来验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 4. 质控品的合理使用:使用合适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质控品的合理使用:使用合适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5. 质量控制记录的及时记录和存档:记录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定期的存档。质量控制记录的及时记录和存档:记录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定期的存档。 6. 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员工培训和能力评估:培训实验室员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并定期进行能力评估。员工培训和能力评估:培训实验室员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并定期进行能力评估。 8. 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确保对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避免样本混淆和错误结果的产生。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确保对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避免样本混淆和错误结果的产生。 9. 实验室废物管理:妥善管理实验室废物,确保安全和环境的保护。实验室废物管理:妥善管理实验室废物,确保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10. 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制定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以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和事故。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制定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以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和事故。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反映标本采集量就是否正确,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标本类型错误率中明确规定,是分析采集标本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标本容器错误率中明确规定,是分析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标本容器错误率=采集容器错误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单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这两个指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心生疑问,如果一个大便杯里面装有尿液是归为标本类型错误还是标本容器错误?这就取决于申请的项目,如果申请的项目为大便常规,则归为标本类型错误。如果申请项目为尿液培养,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 那么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如果一个装有尿液的紫头管送检血常规,则归为标本类型错误;如果一个装有大便的无菌杯送检尿培养,则同样归为标本类型错误;如果一个装有血液的红头管送检血常规,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如果一个装有尿液的常规尿杯送检尿培养,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标本总数”包括所有类型的标本总数,而不单指某一种类型的标本。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如果存在标本类型和检测项目不一致,且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的情况,则应视为标本合格。例如,尿杯里面采集的大便送检大便常规则应视为标本合格。 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分析对标本类型错误和标本容器错误这两个指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探讨2:如何清晰界定标本采集量错误和抗凝标本凝集?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是分析的标本体积,其计算公式为: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量不足或过多(抗凝标本)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抗凝标本凝集率是分析需要抗凝标本的凝集情况,其计算公式为:抗凝标本凝集率=凝集的标本数/需抗凝标本总数×100%。 似乎这两个指标是完全独立的,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明确界定。假设一个送检红头管的生化项目,由于检测项目多,标本量采集不够,那么这肯定是标本采集量错误。假设规格为4ml的紫头采血管(标示采血量为2ml)装有2ml血液做血常规,发现标本有凝块,那么这无疑是抗凝标本凝集。 但是如果规格为4ml的紫头采血管(标示采血量为2ml)装有4ml血液做血常规发现标本有凝块,这种情况是归为标本采集量错误还是抗凝标本凝集?有专家对质量控制指标有深入的解读[4],但是根据其描述也不能解答上述疑问。我们建议上述情况归为标本采集量错误,因为是标本采集量错误导致的抗凝标本凝集,所以我们应发现其标本错误的根本原因。 在判断标本采集量的时候,如果是容器中有需要与标本混合的物质(如抗凝剂),则可以参考《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中提及的“与标示量相差大于10%”为标本采集量错误。 同时针对抗凝标本凝集率计算公式的分母“需抗凝标本总数”,我们还想明确界定为完全需要抗凝的标本总数,如果某些项目是凝集后也可以检测(未纳入不合格标本进行处理),则该项目对应的标本总数不纳入分母计算。例如乙肝表面抗体检测标本要求是肝素抗凝血浆,但实践中针对该项目送检的红头血清标本也作为让步检验,则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的标本总数不纳入分母计算。 探讨3:如何确定血培养污染率的分子和分母? 血培养污染率的目的是评价采集血培养标本过程中是否无菌操作,其计算公式为:血培养污染率=血培养污染标本数/血培养标本总数×100%。但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公式的分子和分母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建议各实验室确立血培养污染评价标准,同时计算分子和分母的时候以单瓶为基数。 探讨4:具体如何收集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其中位数就是标本采集到标本接收时间中位数(min)。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这些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 1. 样本标识 确保每个样本都正确标识,包括样本编号、日期和患者信息。 2. 样本采集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样本,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 3. 样本储存和运输 确保样本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并按照适当的要求进行标识和保管。 4. 设备校准 定期校准和维护检验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内部质量控制 进行定期内部质量控制测试,比较运行结果与既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校验标准品 使用校验标准品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应满足规定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7. 检测方法验证 对新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符合质量要求。 8. 外部质量评估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9. 抗干扰能力 对检验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干扰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检验结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10. 检验人员培训 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和理解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 11. 紧急事件处理 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突发事件。 12. 检验记录和报告 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 13. 不合格品处理 对检验失控的样本或仪器进行合理处理,包括重新检验、追踪和纠正问题。 14. 质量改进 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流程,提出改进建议,并落实改进措施。 15. 审核和评估

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系统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整体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结论 以上是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实施和监督,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权威解读】临床检验专业15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2016-05-11王治国等 作者:王治国费阳康凤凤王薇张路何法霖钟堃陈文祥 质量控制指标(简称质量指标)是对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的衡量 (ISO15189:2012)。它不但可监测和评价检验全过程(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阶段)中各个关键步骤的性能满足要求的程度,同时还可监测实验室非检验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和环境、设备性能、人员能力、文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这些都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宝贵资源。同时,ISO15189:2012也表明:"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指标以监控和评估检验前、检验和检验后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策划监控质量指标的过程,包括建立目的、方法、解释、限值、措施计划和监控周期。应定期评审质量指标以确保其持续适宜。"质量指标能对检验全过程差错进行定量评估,通过与质量规范进行比较来帮助实验室改进服务质量,达到质量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并要求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辖区内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加强指标应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应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参照

IFCC质量指标,依据卫生部临检中心开展的多次质量指标调查,通过国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多次会议研讨,最终遴选出15项质量指标。本文将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进行具体解读,以期在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实际应用上给实验室一些参考。 一、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质量控制指标定义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 总数的比例 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标 本总数 标本容器错误率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 标本总数的比例 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 期标本总数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 本总数的比例 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 标本总数 血培养污染率 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 本总数的比例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 抗凝标本凝集率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 数的比例 凝集的标本数/同期需抗凝的标本 数

正确理解和应用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正确理解和应用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标题:深度解读正确理解和应用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一、引言 在临床医学领域,临床检验是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则取决于检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为了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临床检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了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对于提高临床检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这15项指标的含义、作用以及应用方法,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二、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1. 仪器漂移和偏离 2. 检测限 3. 线性范围 4. 精密度 5. 准确度 6. 系统误差

7. 方法比较 8. 质控品 9. 质控数据 10. 质控规则 11. 质控图 12. 异常结果处理 13. 仪器维护和故障处理 14. 人员素质和管理 15. 国际标准与标准物质 三、深入解析 1. 仪器漂移和偏离 仪器漂移是指仪器输出值随时间逐渐发生的变化,而偏离则是指仪器输出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正确理解和评估仪器漂移和偏离对于及时调整仪器、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 检测限 检测限是指检验方法能够在不同样本中准确检测出最小含量的限度。合理设置检测限可以有效避免检验结果的虚高或虚低。 3. 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检验方法能够准确测量的含量范围。正确评估线性范围

有助于避免在超出线性范围时产生不准确的检验结果。 4. 精密度 精密度是评价检验方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同一样本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确保精密度有助于提高检验方法的可靠性。 5. 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检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是衡量检验方法是否准确的重要指标。正确评估准确度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检验方法中存在的误差至关重要。 6.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检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是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而是由于检验方法本身存在的固有误差。了解并排除系统误差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7. 方法比较 方法比较是指比较两种或多种检验方法在相同样本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正确进行方法比较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检验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8. 质控品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准则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准则 1. 标准要求 - 所有的检验科操作必须遵循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 检验科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 设备校准 - 所有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校准,并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校准记录必须完整保存,并定期进行复核。 3. 样本处理 - 样本收集、储存和处理必须遵循标准操作程序。 - 所有样本必须正确标识,并保证其完整性和溯源性。 4. 质控样本

- 质控样本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质控要求。 - 质控样本的运输、储存和处理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5. 分析方法 - 所有的分析方法必须符合标准和要求。 - 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处理 - 所有检验数据必须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处理。 - 数据的记录、存储和转移必须具备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7. 报告编制 - 所有检验结果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报告编制。 - 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必须准确、清晰、完整。 8. 质量监控

- 检验科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 质量监控记录必须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9. 培训和教育 - 检验科人员必须接受定期培训和教育。 - 培训记录必须完整保存,并定期进行复核。 10. 内部审核 - 检验科必须建立内部审核制度。 - 对质量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11. 不合格品处理 - 对于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必须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处理。 - 不合格品必须进行追溯和处理,防止流入市场。

12. 突发情况应对 - 检验科必须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 在突发情况下,必须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保证检验工作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13. 外部评审 - 检验科必须接受定期的外部评审。 - 外部评审记录必须完整保存,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及时的整改和改进。 14. 数据保密 - 检验科必须确保检验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 对涉及商业机密的数据,必须进行严格的保密措施。 15. 连续改进

正确理解和应用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在临床检验中,质量控制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医务人员 正确理解和应用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探讨这些指标,并共享我对其个人 观点和理解。 一、内质控指标 1.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同一样本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测定所得结果的 接近程度。它直接反映了实验室内部测定的准确程度。 2. 准确度:准确度是指实验室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它反映 了实验室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程度。 3. 线性:线性是指在某一范围内,测定结果与被测量物质浓度之间的 关系是否是线性的。线性好可以保证在不同浓度下的结果是可比较的。 4. 检出限:检出限是指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可靠检出物质的最低浓度。它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测定下限:测定下限是指方法能够可靠测出物质的最低浓度。它反 映了方法的灵敏度和实际应用范围。 二、外部质量评价指标 6. 同质性:同质性是指不同实验室在相同条件下对样本的测定结果之 间的接近程度。它直接影响着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 7. 评价数据:评价数据是指参与外部质量评价活动的实验室所提交的 测定结果。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实验室的质量水平和潜在问题。8. 审核结果:审核结果是指外部质量评价机构对实验室提交的评价数

据进行的审核和评价。它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质量认定和管理。 9. 参比方法:参比方法是指实验室内部建立的用于测定样本中某一成 分含量的标准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参比材料:参比材料是指在实验室内用于质量控制的、已经确定了准确浓度的标准物质。它可以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结 果的可靠性。 三、质量管理指标 11. 样本标识:样本标识是指实验室内对样本采集、储存和识别的规范和要求。它直接影响着样本的准确性和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 12.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指实验室内对样本分析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和控制。它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室的运行效率。 13. 外部质量标准:外部质量标准是指实验室内参照的外部标准或规范。它可以直接影响着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的标准和效果。 14. 内部质量标准:内部质量标准是指实验室内部建立的、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或规范。它可以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5. 质量体系:质量体系是指实验室内部建立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它可以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和结果的可靠性。 总结回顾 通过对15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指标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的重要意义。精密度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样本的检测,以获取相关信息来辅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决策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将介绍15个常见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1.精确性: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常见的精确性指标有平均偏差和标准差。 2.准确性: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一致性。常见的准确性指标有偏差和回收率。 3.精密度:指同一样本在重复测定中结果的一致性。常见的精密度指标有变异系数和标准差。 4.线性范围:指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常见的线性范围指标有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方程。 5.稳定性:指在一定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稳定性指标有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 6.灵敏度:指测定方法对样本中低浓度物质的检测限度。常见的灵敏度指标有检出限和定量限。 7.特异性:指测定方法对样本中目标物质的特异性。常见的特异性指标有交叉干扰和干扰物。 8.可恢复性:指测定结果在不同仪器之间的可比性。常见的可恢复性指标有校准曲线和平行试验。

9.系统误差: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常见的系统误差指标 有恢复试验和参比方法比对。 10.随机误差:指同一测定条件下重复测定结果的差异。常见的随机 误差指标有变异系数和重复性试验。 11.定量限:指测定方法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常见的定量限 指标有最低检出浓度和最低可靠浓度。 12.稀释比例:指对于超过定量限的样本,需要进行的稀释操作。常 见的稀释比例指标有最大稀释倍数和最小测定浓度。 13.控制品:指用于日常质量控制的标准样本。常见的控制品有质控 血清和质控液。 14.质控图:指将不同批次的控制品测定结果绘制在同一图表上进行 比较和分析。常见的质控图包括西格玛图和质控规则图。 15.质量控制计划:指针对临床检验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全面计划。常 见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 以上是15个常见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介绍,这些指标对于确 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临床实验室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质量控制指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临床检验的质量。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15项质量控制要点: 1. 样本收集和标识: - 确保正确收集样本,并正确标识每个样本,以避免混淆或错误。 2. 样本储存和运输: - 确保样本储存条件适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样本准备和处理: - 确保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样本准备和处理,以避免引入任何偏差或错误。 4. 分析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 定期校准和维护分析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标准品和校准曲线: - 使用合适的标准品和校准曲线,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 6. 质量控制标本: - 使用质量控制标本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认分析结果的准确 性和一致性。 7. 分析方法的验证: - 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度和可靠性,并确保其在操作 中的稳定性。 8. 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质: - 对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具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9. 质量控制记录的保存: - 妥善保存质量控制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保留期进行归档。 10. 质量控制结果的监测和分析:

- 监测和分析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偏差或异常情况。 11.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 - 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评估实验室的表现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12. 管理质量文档和记录: - 确保管理质量文档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满足监管要求。 13.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 - 及时报告和分析任何不良事件,制定改进措施并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4. 风险管理和采取措施: - 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5. 持续改进和创新: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指标 为了规范诊疗行为和加强医疗管理,我们按照XXX发布 的临床检验专业15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的要求,结合2016年度省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结果, 制定了我院2017年度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指标目标。具体如下:序号质量标准指标说明控制目标 1 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 2 标本错误率采集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 3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 4 血培养污染率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 5 抗凝标本凝集率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

6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急诊:XXX 门诊:XXX 住院:XXX 7 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 8 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 9 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 10 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 11 实验室间比对率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 12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Did you work harder today, April 6th, 2023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 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 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 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 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 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3、就诊环境管理..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及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及质量控制指标 一、质量管理内容 1、质量管理制度用以监控和评价每个方法的分析过程质量;确保病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室的场地和环境条件必须与提供的检验服务相适应.. 3、使用良好的测定方法、设备、仪器、试剂、材料和辅助品;保证获得准确而可靠的检验结果.. 4、操作人员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或接受良好的培训;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5、建立操作手册;按此手册进行检验操作..所有操作手册必须由实验室主任认可、签名和注明日期..方法的任何改变都必须由主任认可、签名、注明日期.. 6、在引用新方法对病人样品检验前必须建立或认可每个方法的下列操作特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回收试验、特异性;病人检验结果的可报告范围、参考范围等..并建立校准和控制方法..新方法的材料应完整..由主任认可、签名后方可生效.. 7、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功能检查;并建立仪器操作手册以使设备、仪器和检测系统保持完善的实验性能;保证准确和可靠的结果和报告.. 8、明确在标本采集前对病人的要求;保证收集符合要求的标本..建立标本采集、运送、接收、登记及处理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分析前标本准确无误.. 9、按照检验申请单书面或计算机打印申请的项目作检验..检验申请记

录须保存2年以上.. 10、定期进行校准和校准确认;在校准确认中没有符合实验室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必须重新校准并做好记录;备案.. 11、各专业组制定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所需的质控品的类型、使用频率、使用的控制规则、靶值和控制范围..每天报告病人检验结果前;质控结果必须在控制下..失控必须有记录;有纠正措施..保留所有质量控制工作的记录;保存期2年..质控品和校准品结果不在实验室建立的可接受范围内时应对最后一次可接受控制结果以后或者这次失控的所有病人结果作评价;确定这些病人结果是否受影响;实验室是否必须要重做;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2、认真参加由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各个检验专业的临床检验室间质评计划..保留所有记录材料;原始记录保留不少于2年.. 13、检验报告必须及时、完整地发出给申请者..若不能在原来规定的时间内报告病人结果;必须根据病人检验要求的紧迫程度;采取措施..发现已报告的病人结果有问题时必须立即通知有关医师和临床部门并尽快提供已校正的准确结果..检验结果记录保存2年以上.. 14、定期征询临床医护人员对本科结果的评价;及时纠正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 二、质量管理指标 谷丙转氨酶靶值±2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20%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一、引言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估和监控检验科室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定合理的指标并进行监测,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患者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内容示例。 二、质量控制指标的分类 1. 内部质量控制指标 内部质量控制指标是用于监测检验科室内部工作质量的指标。常见的内部质量控制指标包括:日常质量控制、校准和校正、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等。以下是一些内部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和示例数据: (1)日常质量控制 - 指标名称:日常质量控制 - 目标值:平均误差不超过±2% - 监测方法:每天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检验,计算平均误差值 - 示例数据:在过去一个月的监测中,平均误差值为±1.5% (2)校准和校正 - 指标名称:校准和校正 - 目标值:校准和校正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 监测方法:每一个季度进行一次校准和校正,记录校准和校正结果

- 示例数据:最近一次校准和校正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3)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 - 指标名称: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 - 目标值: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 监测方法:每周抽取一批质量控制样本,记录使用和处理情况 - 示例数据:过去一年中,所有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和处理均符合标准操作规 程 2. 外部质量控制指标 外部质量控制指标是用于评估检验科室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的指标。通过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检验科室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外部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和示例数据:(1)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 指标名称: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 目标值:每年参预不少于3次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 监测方法:记录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的次数和结果 - 示例数据:过去三年中,每年均参预了5次外部质量评估活动 (2)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 - 指标名称: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 - 目标值: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结果符合要求 - 监测方法:每次参预外部质量评估活动后,记录与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对照 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