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油树脂对油脂的抗氧化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合集下载

油脂的氧化机理及天然抗氧化物的简介_穆同娜

油脂的氧化机理及天然抗氧化物的简介_穆同娜

油脂的氧化机理及天然抗氧化物的简介穆同娜1,张 惠1,景全荣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油脂主要的三种抗氧化方式自动氧化,光氧化和酶氧化的氧化机理,以及影响油脂氧化的主要因素。

并对高效无毒的天然抗氧化剂进行简要的分类介绍。

关键词:油脂; 氧化机理; 天然抗氧化剂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ree main oxidant ways of foil: auto-oxidation, light-oxidation and enzyme-oxidation, discusses theirs oxidation mechanism and main factors affecting on oxidation of oil. Based upon assortmrnt of Antioxidant mechanism,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several kinds of natural antioxidant.Key words: oil; oxidation mechanism; natural antioxidant油脂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之一,是很好的热能营养素,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而油脂氧化是影响油脂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油脂氧化所产生的产物会对食用油脂的风味、色泽以及组织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以至于缩短货架期降低油脂的营养品质。

同时,油脂的脂质过氧化还会对膜、酶、蛋白质造成破坏,甚至可以导致老年化的很多疾病还可以致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油脂的氧化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油脂的自动氧化,光氧化和酶氧化。

通过这主要的三种氧化方式先将油脂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可以继续氧化(其他双键)生成二级氧化产物,可能聚合形成多聚物,可以脱水形成酮基酸酯,二级氧化产物也可分解生成一系列小分子化合物。

生姜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生姜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生姜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生姜及其酵素的重要性 (3)1.2 酵素发酵工艺及其优化 (4)1.3 抗氧化活性研究的意义 (5)1.4 研究目的与工作内容 (6)二、生姜酵素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 (7)2.1 酵素的定义与分类 (8)2.2 酵素发酵的类型 (9)2.3 生姜发酵的基本过程 (10)三、生姜酵素发酵工艺的优化策略 (11)3.1 发酵条件的优化 (12)3.2 微生物种类的选择与培养 (13)3.3 酶活性鉴定的方法学 (14)四、抗氧化活性研究 (15)4.1 抗氧化物质的简介 (16)4.2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 (16)4.2.1 质变量化法 (17)4.2.2 生物活性法 (18)4.3 生姜酵素的抗氧化活性实验 (20)五、实验方法 (21)5.1 生姜酵素的提取与纯化 (22)5.2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3)5.2.1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24)5.2.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 (24)5.2.3 羟自由基清除实验 (25)5.2.4 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 (26)5.3 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设计 (27)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28)6.1 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30)6.2 生姜酵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30)6.3 结果讨论 (31)6.3.1 发酵条件对酵素活性的影响 (32)6.3.2 生姜酵素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34)七、结论与建议 (35)7.1 研究的总结 (36)7.2 对生姜酵素发酵工艺优化的建议 (37)7.3 抗氧化活性研究的未来展望 (38)一、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研究生姜酵素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生姜酵素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发酵产品,其制备工艺的优化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特性。

生姜酵素发酵工艺概述:简要介绍生姜酵素发酵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关键步骤。

生姜精油提取实验报告(3篇)

生姜精油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生姜精油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提取方法的操作步骤。

3. 了解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

二、实验原理生姜精油是从生姜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具有特殊香气和药理作用的天然香料。

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1. 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水蒸气将生姜中的挥发性成分携带出来,再通过冷凝收集精油。

2. 溶剂浸提法:将生姜与有机溶剂混合,通过溶剂的溶解作用提取生姜精油。

3. 超临界CO2萃取法:利用超临界CO2的物理性质,将生姜中的挥发性成分萃取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生姜、无水乙醇、正己烷、CO2、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蒸馏装置、提取装置、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1)将新鲜生姜洗净、去皮、切片,放入蒸馏装置中。

(2)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开启加热装置,使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3)水蒸气通过生姜切片,将挥发性成分携带出来。

(4)冷凝水蒸气,收集精油。

2. 溶剂浸提法提取生姜精油(1)将新鲜生姜洗净、去皮、切片,放入提取装置中。

(2)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或正己烷,浸泡一段时间。

(3)取出生姜,将溶剂过滤,收集滤液。

(4)对滤液进行浓缩,得到生姜精油。

3.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生姜精油(1)将新鲜生姜洗净、去皮、切片,放入提取装置中。

(2)通入CO2,使系统达到超临界状态。

(3)在超临界状态下,CO2将生姜中的挥发性成分萃取出来。

(4)通过冷凝收集精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1)提取率:根据实验数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得率为0.5%。

(2)化学成分:通过GC-MS分析,发现生姜精油主要成分为姜烯、姜醇、姜酚等。

2. 溶剂浸提法提取生姜精油(1)提取率:根据实验数据,溶剂浸提法提取生姜精油的得率为1.0%。

生姜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

生姜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

α文章编号:100127445(2002)022*******生姜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杨 洋,宋延珍,韦小英(广西大学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本文研究了从生姜中提取食用色素的试验,对提取剂进行了优化实验,并在不同条件下探索了生姜色素的稳定性和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关键词:生姜;色素;提取;稳定性;抗氧化中图分类号:T S 25512 文献标识码:A食品的色素是构成食品感官质量的重要因素,保护和赋予食品良好的色泽是食品加工的主要任务.目前食品工业中仍普遍使用人工合成色素,但随着毒理学和分析技术的不断进展,人工合成色素的毒性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有些国家相继制定了限制或禁止使用人工色素的法规.天然色素不仅安全性高,而且色调柔和,再现了大自然的色彩,提高了消费者对食品的信赖度.此外,不少天然色素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抗氧化、防病抑菌和药疗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开发天然色素完全符合“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时代要求,并成为当今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生姜是姜科姜属植物姜的根茎,在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各省广为种植,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经济作物,原料来源丰富,其化学组成中已发现了一百多种化学成分,可归属为挥发油、姜辣素类和二苯基庚烷类三类成分[1].从分子结构上看,姜辣素类物质具有酚基、羟基或烯链结构,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也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2].所以,生姜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我国较少有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深加工产品,故对生姜的抗氧化作用及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和开发迫在眉睫.本文就生姜色素的性质、提取工艺及其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参考.1 试验原料及仪器1.1 原料试验用生姜取自果蔬批发市场,BH T (二丁基羟基甲苯)、DL T P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为市售食品级,试剂甲醇、石油醚、氯仿和环己烷等均系分析纯.1.2 仪器试验用721型分光光度计、UV —2501PC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PH —3C 、旋转蒸发仪等由实验室提供.2 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试验2.1 色素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生姜洗涤晾干,然后破碎,在30~35℃下用各种提取剂在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浸提24h ,可得亮黄色提取液[3],提取液经浓缩后并用紫外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分析.第27卷第2期2002年6月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 niversity (N at Sci Ed )V o l .27,N o.2 June,2002 α收稿日期:20020108;修订日期:20020428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007004)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杨 洋(1956),女,广西桂平人,广西大学副教授.2.2 稳定性试验在加热、酸碱度对色素的影响下,进行吸光度分析.3 抗氧化能力测定按GB T 5009.37-1996(食用油脂卫生标准分析方法)进行.精密称取1~2g 混匀油样置于250mL 碘量瓶中,加入氯仿-冰醋酸溶液,再加入饱和K I 溶液,摇匀,用N a 2S 2O 3标液滴定,计算POV 值:POV (m eq kg )=(S ×N W )×1000.式中S 为消耗N a 2S 2O 3的mL 数,N 为N a 2S 2O 3的当量浓度;W 为样品的重量(g ).4 结果讨论4.1 单一溶剂的提取试验结果分别用甲醇、氯仿、环己烷和石油醚作为溶剂浸提生姜,色素液经紫外光谱分析的结果如图1所示.在波长300~480nm 的可见光区有三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在420~450nm 之间,与类胡萝卜素的紫外图谱[4]相比较,可以推断其主要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不同溶剂的色素提取液由目测和吸光度比较可知,以甲醇作溶剂的色素提取率明显高于其他溶剂,是较理想的提取剂.4.2 混合溶剂提取试验结果以甲醇-氯仿(1∶1)的混合溶剂提取得到的色素液经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后结果如图2所示.图1 生姜色素的紫外图谱 图2 甲醇氯仿提取液吸收光谱甲醇相色素液经氯仿多次萃取后并无多大变化,只是由于部分甲醇溶解于氯仿而被带走使萃余相色素浓度升高,所以吸光度略有上升.由此可知,甲醇与氯仿有互溶现象,不宜作为混合溶剂[5].以甲醇与石油醚(1∶1)的混合溶剂为提取剂也可获得类似的结果,甲醇相和石油醚色素的吸收光谱如图3所示,为了比较,将单一溶剂甲醇的提取液石油醚萃取分相后各自的吸收光谱见图3所示,可见甲醇-石油醚混合溶剂的提取效果优于单一的溶剂.图3 甲醇石油醚提取液吸收光谱4.3 色素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下面对甲醇-石油醚混合溶剂的色素提取液进行稳定性试验:加热对色素的影响:取色素提取液的石油醚相于60℃或者80℃下加热恒温2h ,每30m in 取样一次,迅速冷却后于500nm 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见图4.甲醇相分别调节pH 值为6和3,于40℃或60℃下加热恒温2h ,每30m in 取样并于500nm 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见图5.由图4、图5表明,在较高温度下色素的吸光度较低,但在不同的温度下吸光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待探索,可能是色素液中有某种物质,受热后能541第2期杨 洋等:生姜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生成色素[6].pH 值变化对色素的影响:取甲醇相配制成不同pH 值的色素溶液.目测发现在酸性条件下色素颜色无多大变化,但在碱性条件下(pH =8)颜色为橙黄色,并有絮状沉淀物,吸光度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碱性条件下最大吸收峰向右移动,这可能是因为色素液中的橙皮苷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黄色的查尔酮,使色素液的吸光度增大且最大吸收峰向右移动.然而生姜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却非常稳定.在N aC l 溶液和蔗糖溶液中还是比较稳定的[7].图4 脂溶性色素吸光度变化 图5 水溶性色素吸光度变化 图6 色素在pH 下的吸收光谱4.4 色素的抗氧化效果抗氧化剂不仅能有效防止油脂氧化酸败,亦可消除由人体产生的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自由基对人体细胞膜及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具有抗衰老、防癌及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又称“抗氧化剂营养”[8].图7和图8分别给出猪油在添加生姜的甲醇、氯仿、石油醚、环己烷及混合溶剂提取液后的POV 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图7得知,生姜的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液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四种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均优于BH T 及DL T P ,其抗氧化效果也有强弱之分,以极性最强的甲醇之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强.由图8可看出,混合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大部分单一溶剂,这说明溶剂的极性在浸提生姜内抗氧化活性成分中的重要性.图7 生姜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 图8 生姜的单一及混合溶剂提取物对 猪油的抗氧化效果 猪油的抗氧化效果5 结 论(1)通过单一溶剂及混合溶剂的试验表明,甲醇-石油醚(1∶1)是比较理想的生姜色素提取剂.(2)生姜色素在酸性条件下非常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加热恒温下吸光度值都有上升的641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卷 趋势.(3)甲醇、氯仿、石油醚、环己烷及混合溶剂提取液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比BH T 和DL T P 强.参考文献:[1] 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M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7.[2] 万素英,赵亚军,李琳,等.食品抗氧化剂[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 廖 亮.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J ].食品科学.1994,(8):33235.[4] 黄 量,于德泉.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5] Steinke B ,M uller B ,W anger H .B i o logical standard of Ginkgo biloba [J ].L .P lanta M ed ,1993,59(2):155.[6] W o lfender J ,M aillard M ,Ho stettm ann K .T he ramo sp ray liquid ch rom atography -m ass spectrom etry in phytochem ical analysis [J ].Phytoche m ical A nalysis ,1994,(5):153.[7] K R 马卡姆箸,张宝琛译.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8] 卢景雾.大蒜及其提取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ESR 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2,27(6):339.P igm en ts wa s be extracted and determ i na tion ox ida tive stab il ityfrom z i ng iber off ic i na leYAN G Yang ,SON G Yan 2zhen ,W E I X iao 2ying(Co llege of B i o techno logy and Sugarcance Engineering ,Guangxi U niversity ,N anning 530004,Ch ina )Abstract :In th is paper ,ex tracti on food p igm en ts from zingiber officinale w as be studied ,and test w ell fo r ex tractive m aterials ,T he stab ility of zingiber officinale p igm en ts had been exp lo red w ith differen t conditi on and the ox idative stab ility had been deter m ined .Key word :zingiber officinale ;p igm en ts ;ex tracti on ;stab ility ;ox idati on resistance(责任编辑 张晓云 刘海涛 唐汉民)741第2期杨 洋等:生姜色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

油脂中抗氧化剂BHT、TBHQ及其转化产物的研究

油脂中抗氧化剂BHT、TBHQ及其转化产物的研究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8年第4期(总第58期)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ResearchNO.4.2018General NO.58收稿日期:2018-05-18作者简介:陈华凤,女,四川省资阳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农艺师,硕士摘要: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抗氧化性能优异的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在食品、化妆品行业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BHT、TBHQ 的转化产物及其潜在毒性备受关注,开展抗氧化剂抗氧化机理的研究和转化产物毒理学评价,对合理使用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中针对抗氧化剂BHT 和TBHQ 的抗氧化机理以及可能的转化产物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油脂;抗氧化剂;BHT;TBHQ;抗氧化机理;转化产物油脂中抗氧化剂BHT、TBHQ及其转化产物的研究陈华凤(四川省资阳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四川 资阳 641300)1引言食品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生变质的主要原因是脂质氧化,添加抗氧化剂是延缓油脂制品氧化的主要手段[1]。

抗氧化剂是自由基捕获剂,当其发挥抗氧化作用时可以提供活性氢与油脂氧化时产生的自由基结合,使自由基转化成稳定的化合物,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缓油脂的氧化和变质[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酚类抗氧化剂主要有叔丁基对甲苯酚(BHT)、叔丁基对甲氧基酚(BHA)、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没食子酸丙酯(PG)等,并规定BHA、BHT 和TBHQ 的最大使用限量为0.2g/kg,PG 的最大使用限量为0.1g/kg。

在众多抗氧化剂中,TBHQ 对动物、植物性油脂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优于其他抗氧化剂。

与BHA 和PG 相比,BHT 的价格较低,化学性质稳定、且遇碱不变色,可以与TBHQ 互补使用。

鉴于TBHQ 和BHT 的优点,近年来,BHT 和TBHQ 成为了油脂和富油食品中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3]。

生姜精油的研究新进展

生姜精油的研究新进展

文章编号:1000-9973(2004)09-0003-07生姜精油的研究新进展葛毅强1,倪元颖1,张振华2,乔旭光3,黄雪松3(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北京 100085;2.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局,北京 100081;3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摘要:生姜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兼用的香辛调味料,生姜精油是衡量生姜加工特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生姜加工产品质量的保证。

文章主要综述了生姜精油的理化性质、生姜精油的组分、生姜精油的功能作用、生姜精油提取方法及产品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生姜精油研究开发的新思路。

关键词:生姜;精油;进展中图分类号:TS264 2 文献标识码:AUpdate researching progress of ginger essential oilGE Yi qiang 1,N I Yuan ying 1,ZHA NG Zhen hua 2,Q IAO Xu guang 3,HU AN G Xue song 3(1.China Agricultural U niversity,Beijing 100094,China;2.China Academ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081,China;3.Shandong Agricultural U niversit y,T ai an 271018,China)Abstract:Ginger essential oil is one of the main products from ginger deep processing,w hich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s in food industry.T he composition,property,function,ex traction and applying property progress w ere summarized,and a new studying thought of g inger essen tial oil wa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Key words:g inger;essential oil;progress生姜(Zingiber Official Rosc.)属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根茎类香料,也是亚洲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

姜提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_王林

姜提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_王林

·96·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Nov.2006 Vol.13 No.11姜提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王林,阎东海,陈建玉(河南省中药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4)关键词:姜;提取技术;姜提取物;综述中图分类号:R283.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5304(2006)11-0096-03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淡根茎。

姜流浸膏、姜酊以不同提取物方式分别被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

姜蒸馏姜油、姜乙醇提取物、姜超临界提取精姜油、姜油树脂、啤酒姜汁、高辣姜油、姜酚等也以姜不同提取物的方式作为药用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2003-2005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项课题——生姜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姜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标准操作规程(SOP)。

笔者结合文献及我们研究成果,综述了姜的提取技术及其研究概貌,以期反映姜提取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最新进展。

1 品种来源及资源分布1.1 品种来源及药用形式生姜的植物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新淡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入药即为生姜。

若晒干或低温干燥为干姜,趁淡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姜是利用根茎繁殖的,生长过程中母根没有腐烂,而是随子根一起生长,母根颜色深,质地结实,纤维多,水分少,辛辣味强,习称“老姜”或“母姜”,子根色黄,淡者尖部带紫色,质地脆软,纤维少,水分多,辛辣味弱,习称“子姜”。

根据姜的颜色有分为“紫姜”、“黄姜”;根据应用的主要去向有分为“药姜”、“菜姜”;根据干燥方法有分为“晒姜”、“烤姜”。

1.2 资源分布姜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在我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1]。

本课题组通过资料及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山东莱芜、安徽临泉和铜陵、河南张良和正阳、四川宜宾、浙江临平、湖南新邵、贵州、江西省仍然是生姜的种植主要产区。

生姜多糖抗氧化性及其组分的研究

生姜多糖抗氧化性及其组分的研究

自由基可 与生物体内的许多物质如脂肪酸 , 蛋白质等作用, 夺取它们的氢原子, 造成相关细 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破坏 , 更重要的是其氧化产物 和中间产物会伤害生物膜、酶、蛋白质及活细胞 功能。因此 , 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与相关疾
收稿日期 : 2009 - 07- 11
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5- 7]

本文对生姜多糖清除 OH 自由基、 DPPH 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 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 生姜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 , 确定了适用于生 姜单糖分析的水解条件、展开系统、显色系统及 Rf值, 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试剂 生 姜: 市售 ; 95% 乙 醇、 异 丙 醇、乙 酸 乙 酯、正丁醇、三氯 乙酸、浓 硫酸、盐酸、苯胺、 二 苯 胺、乙 酸、丙 酮 : 分 析 纯; 微 量 点 样 管 : 20cm ! 20cm 硅胶 GF254: 青岛海洋化工厂。 1 2 抗氧化性 1 2 1 对 法) F enton 反应 是生物体 内产生 应 , 其反应式可表示为: F e + H 2 O2
Abstrac t : T he antiox idant and m onosaccharide co m position of Z ing iber o fficina le Rosco e w as stud ied using th in- layer chrom atography . T he anti- ox idativ e activity of the OH and the DPPH of Z ing iber offic inale R osco e w ere discussed ; and the in fluence of different hydro lysis cond itions , mobile phases , and co lorations on th in- layer chrom atography were a lso investigated . T he result sho w ed that the po ly sacchar ides o f Z ing iber o fficina le R oscoe had h igher anti- ox ida tive ac tiv ity ; the anti- ox idative activ ity o f the OH and DPPH w ere I C 50 0 503m g /mL and IC50 0 0272mg /mL respective ly ; 7 6 . The co loring reagent w as a m ixed so lution con taining an iline- d ipheny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油树脂对油脂的抗氧化性及其稳定性研究摘要以姜油树脂为原料,研究其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及其稳定性。

结果表明:油脂中添加一定量的姜油树脂后,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提高,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大,体系过氧化值减小的幅度减少,添加量在100~150 mg/kg较为适宜。

姜油树脂稳定性较好,在100 ℃,太阳光照射、酸性条件下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长期常温存储,但其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关键词姜油树脂;姜辣素;抗氧化性;稳定性中图分类号 ts2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80-02研究表明,生姜中的辣味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1]。

当前研究的抗氧化剂多为黄酮类物质,包括ve、姜辣素、茶多酚等。

姜油树脂是指以生姜根茎为原料,用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深琥珀色至深棕色黏稠液体,其最主要的成分为姜辣素,它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2]。

其抗氧化效果强于ve和丁基羟基茴香醚,能明显清除生物体中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ho和·o2),降低肝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

另外,它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鲜肉、油脂等的贮藏和保鲜中。

同时,姜辣素还具有良好的着色性和分散性,其着色力大于其他天然色素和合成柠檬黄等,尤其对蛋白质等有很强的着色能力,且无毒、无副作用,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重要天然食用色素之一。

因此,采用姜辣素作食品添加剂时,具有着色、抗氧双重效果。

生姜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强,有芳香味,可广泛应用于油脂、肉制品、水产品、饼干、饮料等食品中。

因此,它是一种值得研究开发的天然抗氧化剂[3]。

该文通过美国油脂化学协会(aocs)官方推荐的烘箱贮存试验法测定姜油树脂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并初步探讨其稳定性能,以为其在食品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鲜生姜,于农贸市场购买;一级大豆油,由振华油脂公司提供。

猪油,新鲜小火熬制而成。

试验试剂为硫代硫酸钠溶液,上海晖创化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乙醇,上海苏化学试剂厂生产;试验主要仪器为:超声波清洗器,上海易净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紫外分光光度计uv 2300,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其他均为实验室常规器材。

1.2 试验方法1.2.1 姜油树脂的制备。

取鲜生姜去皮洗净,并切成薄片,用恒温干燥箱烘干8 h,温度控制在60 ℃。

用粉碎机粉碎姜片,取5 g粒度为40目的姜粉,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体积浓度60%的乙醇,料液比1∶15,旋紧瓶塞,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水浴温度45 ℃,浸泡50 min。

用滤纸真空抽滤,得到澄清滤液,水浴至溶剂完全挥发,然后烘箱干燥,得到姜油树脂提取物。

称重并计算姜油树脂提取率为31.65%,利用香草醛标准曲线法测得此次姜油树脂中姜辣素含量为4.28%[4-5]。

1.2.2 姜油树脂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①油样的制备。

分别移取1.95、2.93、3.90 ml自制姜油树脂溶液于3个250 ml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加入10 g大豆油,作为试验样,其样品中姜辣素的添加量分别为100、150、200 mg/kg。

另取1个250 ml烧杯,加入10 g大豆油,不添加任何物质,作空白样。

采用aocs烘箱存储试验法,试验样加热至68 ℃并充分搅拌,放入烘箱中强制氧化,间隔12 h摇匀样品,并交换样品位置。

猪油样品采用相同的方法制备。

②测定方法。

取适量油样(1~2 g)加入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ml冰乙酸-异辛烷(比例3∶2),盖上塞子用力摇匀,以确保油样溶解完全。

添加饱和碘化钾溶液0.5 ml,摇匀后反应60 s,期间每隔20 s摇匀1次。

然后立即加入30 ml蒸馏水,再用0.0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一边滴定一边搅动使其混合均匀,滴定至溶液黄色几乎消失,添加5 g/l淀粉溶液0.5 ml,继续滴定,临近终点时,不断摇动并逐滴添加滴定液,直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过氧化值的计算公式如下:pov=c×1000×(v2-v1)/2 m式中:pov—过氧化值(mmol/kg);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用于空白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用于测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m—油样的质量(g)。

1.2.3 姜油树脂的稳定性试验。

油脂抗氧化剂在改善油脂质量、提高稳定性,利于包装、储存、运输的同时,其自身稳定性也至关重要,现就油脂加工中不同常见的温度、酸碱性、光照、时间等条件下,对姜油树脂的稳定性进行探讨。

①高温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油脂加工过程中经常处于高温条件下,为了考察姜油树脂的稳定性,将其放在沸水浴中加热0、10、30、60、120 min,然后测定其在280 nm处的吸光度,检测姜辣素含量的变化,从而判断姜油树脂的稳定性。

②不同ph值条件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将适量姜油树脂加入到ph为1、4、7、9、14的溶液中,静置后在280 nm处进行吸光度分析,检测姜辣素含量的变化,从而判断姜油树脂的稳定性。

③不同光照条件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将适量姜油树脂经过太阳光照射0、10、30、60、120 min后,测定其在280 nm处的吸光度,检测姜辣素含量的变化,判断姜油树脂的稳定性。

④不同存储时间条件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将姜油树脂常温避光保存1、20、45、55、60 d,然后测定其在280 nm处的吸光度,检测姜辣素含量的变化,判断姜油树脂的稳定性。

2 结果与分析2.1 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测定从图1、2可以看出,姜油树脂(姜辣素)对油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添加量越多,抗氧化性能越强。

大豆油和猪油空白样pov值分别为1.12、1.30 mmol/l,并且分别出现在第7天和第5天,油样pov值超过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限值5 mmol/l,而添加150 mg/kg姜辣素的大豆油和猪油的油样分别在第11天和第5天符合国家标准。

姜辣素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在油脂氧化初期表现显著,可能与其对油脂氧化阻碍能力主要在油脂氧化的自由基引发有关[6]。

综合考虑到成本、溶解度等因素,建议姜辣素的添加量为100~150 mg/kg。

2.2 姜油树脂的稳定性2.2.1 高温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从表1可以看出,姜油树脂经过沸水浴10 min,吸光度减小0.158,计算得知姜辣素含量降低22.9%;沸水浴30 min,吸光度减小0.217,即姜辣素含量降低31.4%,继续延长加热时间则吸光度变化值不大,趋于稳定。

可见姜油树脂在高温条件下比较稳定,损失量不超过35%。

2.2.2 不同ph值条件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从表2可以看出,姜油树脂在ph值为7的条件下很稳定,在ph值为1、4的条件下比较稳定,但在ph值为9、14的条件下不稳定,有浑浊或沉淀现象出现。

可能是因为姜辣素结构中的共轭体系中的酮基和酚羟基在强碱性条件下遭到破坏或发生离解所致。

所以油脂加工中,添加姜油树脂需避免和碱水同时加入。

2.2.3 不同光照条件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从表3可以看出,姜油树脂经过阳光照射30 min后,吸光度减小0.072,计算得知姜辣素含量降低10.4%;持续照射60、120 min后吸光度变化甚微,姜辣素含量基本不变。

可以看出,姜油树脂在阳光照射下可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有效成分可保留89%以上。

2.2.4 不同存储时间条件下姜油树脂稳定性。

从表4可以看出,姜油树脂在常温条件下存储45 d后,吸光度减小0.217,计算得知姜辣素含量下降31.4%,延长存储时间其吸光度变化不大,60 d后姜辣素含量仍可达到64.7%,所以姜油树脂可以长时间常温存储,稳定性较好。

3 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脂中添加适量姜油树脂,可以增强油脂抗氧化能力,延长保质期,有利于包装、运输、销售、存储等,姜油树脂的添加量越多,则其抗氧化性能越强,综合考虑成本及其溶解性,建议添加量为100~150 mg/kg。

姜油树脂不仅可以作为油脂单体抗氧化剂添加使用,还可以和其他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如bha、bht、tbhq等复配,达到协同增效作用,加强油脂抗氧化效果。

姜油树脂在高温、阳光照射、酸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碱性条件中稳定性较差。

姜油树脂由保健食物生姜提取,具有天然安全、环保卫生等优点,作为油脂抗氧化剂添加使用,符合我国食用油质量及卫生标准要求,是未来一种值得推荐的新型油脂抗氧化剂[7-8]。

4 参考文献[1] 吴贾峰,张晓鸣.生姜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4):100-104.[2] 宋明军,汪志君,顾林.均匀设计法姜油树脂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中国酿造,2009(7):44-46.[3] 徐淑英.生姜的抗氧化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食品科学[j].食品科学期刊,1987(9):49-52.[4] 张美霞.超临界co2萃取及β-环糊精微胶囊化姜油树脂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及贮藏杂志,2003(7):38-41.[5] 张克勤.姜辣素的测定方法[j].山东农业科学杂志,1991(6):11-14.[6] 胡建蓉.酚类物质在食用油脂抗氧化过程中的应用[j].新疆化工,2006(3):29-32.[7] 李霞,杜爱玲,王艳,等.姜油树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gc/ms 检测条件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2,37(10):88-92,97.[8] 张艳霞.生姜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工业,2011(1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