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恶意代码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恶意代码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恶意代码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恶意代码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对恶意代码分析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前的主流分析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阐述了如何应对目前开始出现的APT等深度攻击,对未来的恶意代码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简单介绍。

关键词:恶意代码归一化自动化判定APT

1 反恶意代码研究背景

1.1 恶意代码(Malicious code)

本文中,恶意代码泛指任何带有不良意图的计算机指令、程序代码、脚本文件等等,包括病毒、木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交换能力的增强,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恶意代码入侵的主要形式,基于网络的恶意代码检测应当作为我们防范恶意代码的重点研究方向。

1.2 反恶意代码研究背景

背景一,恶意代码规模飞速膨胀,根据安天实验室的统计,2000年时,各类病毒累计总数约2万多种,到2006年,增加到大约13万种,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达到800万种。

背景二,归一化模型的形成与进化,反恶意代码的核心方法论是归一化模型。所谓归一化,是把大量的、异构的事件转换成可以形式

年大数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4

中国大数据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7939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5519356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大数据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7939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b55193564.html,/R_QiTaHangYe/99/DaShuJu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云计算主要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而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产。企业内部的经营交易信息、物联网世界中的商品物流信息,互联网世界中的人与人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其数量将远远超越现有企业IT架构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实时性要求也将大大超越现有的计算能力。如何盘活这些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也是云计算内在的灵魂和必然的升级方向。大数据时代网民和消费者的界限正在消弭,企业的疆界变得模糊,数据成为核心的资产,并将深刻影响企业的业务模式,甚至重构其文化和组织。因此,大数据对国家治理模式、对企业的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对个人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利用大数据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作出预判,所有传统的产品公司都只能沦为新型用户平台级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如今的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产,它就像新时代的石油一样,极富开采价值。如果能够看清大数据的价值并且迅速行动起来,那么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占据会占得先机。 市场容量 继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之后,大数据再次挑动整个IT产业的神经。这场发端于互联网企业的草根企业技术让我们可以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数据资产,更让潜藏在这些数据中的商业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大数据让“智能之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距离我们之近。现阶段企业要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还要关注已经部署到位的商业智能如何能与大数据进行结合,在新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利用它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最终帮助企业推开智慧之门。众所周知,依托价格相对较低的硬件和开源软件构成的组合,大数据大幅降低了普通企业获得“智慧”的门槛。而在过去,商业智能才是企业获得“智慧”的主要技术手段,一个典型的商业智能需要基于传统数据仓库实现,需要专用硬件和专业ETL工具,项目投资不菲而且建设周期长,这就让大量中小企业对商业智能望而却步。正是基于此,当同样能给企业带来“智慧”的大数据一出现,就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全

恶意代码技术和检测方法

恶意代码及其检测技术 1.恶意代码概述 1.1定义 恶意代码也可以称为Malware,目前已经有许多定义。例如Ed Skoudis将Malware定义为运行在计算机上,使系统按照攻击者的意愿执行任务的一组指令。微软“计算机病毒防护指南”中奖术语“恶意软件”用作一个集合名词,指代故意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恶意任务的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恶意代码的传播速度也已超出人们想象,特别是人们可以直接从网站获得恶意代码源码或通过网络交流代码。很多编程爱好者把自己编写的恶意代码放在网上公开讨论,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恶意代码编写技术发展。所以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恶意代码及其变种层出不穷,攻击特点多样化。 1.2类型 按照恶意代码的运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需要宿主的程序和独立运行的程序。前者实际上是程序片段,他们不能脱离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或系统环境而独立存在;而独立程序是完整的程序,操作系统能够调度和运行他们;按照恶意代码的传播特点,还可以把恶意程序分成不能自我复制和能够自我复制的两类。不能自我复制的是程序片段,当调用主程序完成特定功能时,就会激活它们;能够自我复制的可能是程序片段(如病毒),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如蠕虫)。

2.分析与检测的方法 恶意代码与其检测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单从检测的角度来说。反恶意代码的脚步总是落后于恶意代码的发展,是被动的.目前基于主机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主要有反恶意代码软件、完整性校验法以及手动检测,基于网络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基于神经网络”、基于模糊识别“等方法,本文主要讨论基于主机的检测。 2.1 恶意代码分析方法 2.1.1 静态分析方法 是指在不执行二进制程序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如反汇编分析,源代码分析,二进制统计分析,反编译等,属于逆向工程分析方法。 (1)静态反汇编分析,是指分析人员借助调试器来对而已代码样本进行反汇编出来的程序清单上根据汇编指令码和提示信息着手分析。 (2)静态源代码分析,在拥有二进制程序的源代码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源代码来理解程序的功能、流程、逻辑判定以及程序的企图等。 (3)反编译分析,是指经过优化的机器代码恢复到源代码形式,再对源代码进行程序执行流程的分析。 2.1.2 动态分析方法 是指恶意代码执行的情况下利用程序调试工具对恶意代码实施跟踪和观察,确定恶意代码的工作过程对静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网络攻防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简要描述实验目的) 采用免杀、混淆等技术的恶意代码有可能突破安全软件的防护而运行在目标主机中。即使用户感受到系统出现异常,但是仅仅通过杀毒软件等也无法检测与根除恶意代码,此时需要用户凭借其它系统工具和对操作系统的了解对恶意代码手工查杀。本实验假设在已经确定木马进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借助进程检测和注册表检测等系统工具,终止木马进程运行,消除木马程序造成的影响,从而实现手工查杀恶意代码的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需要有结果截图) 一、恶意代码手工查杀实验 1、虚拟机快照 为防止虚拟机破坏后无法恢复,应先将干净的虚拟机进行快照设置。点击菜单“虚拟机”“快照”“拍摄快照”,创建一个干净的虚拟机快照。 2.创建被感染的系统环境 由于恶意代码采用了免杀技术,因此能够成功绕过防病毒等安全软件检测,等用户感到系统异常时,通常恶意代码已经在主机系统内加载运行。为了尽量模拟一个逼真的用户环境,我们在搭建好的虚拟机中运行木马宿主程序 “radar0.exe”。运行完后,可以看见,“radar0.exe”自动删除。

3.木马进程的定位 用户对系统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发现系统异常继而查找恶意代码的早晚。在本例中,明显可以感受到系统运行速度变慢,打开任务管理器,可以观察到有一个“陌生”的进程(非系统进程或安装软件进程)“wdfmgr.exe”占用CPU比率很高。 为了确定该进程为木马进程,可以通过查找该进程的静态属性如创建时间、

开发公司、大小等,以及通过对该进程强制终止是否重启等现象综合判断。在本例中,“Wdfmgr.exe”为木马radar.exe运行后新派生的木马进程。 4.记录程序行为 打开工具“ProcMon.exe”,为其新增过滤规则“Process Name”“is”“wdfmgr.exe”,然后开始监控。点击“Add”将过滤规则加入,可以看到ProcMon开始监控“wdfmgr.exe”进程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为了保证观察到的行为完备性,会先启动ProcMon工具,然后再启动被监控进程。 为了分别观察该进程对文件系统和注册表的操作,点击菜单 “Tools”“File Summary”,观察对文件系统的修改。

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前沿技术趋势

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前沿技术趋势 工业大数据具有实时性高、数据量大、密度低、数据源异构性强等特点,这导致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分析,通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往往不能解决特定工业场景的业务问题。工业过程要求工业分析模型的精度高、可靠性高、因果关系强,这样才能满足日常工业生产需要,而纯数据驱动的数据分析手段往往不能达到工业场景的要求。工业数据的分析需要融合工业机理模型,以“数据驱动+机理驱动”的双驱动模式来进行工业大数据的分析,从而建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模型来真正解决实际的工业问题。因此,工业大数据分析的特征是强调专业领域知识和数据挖掘的深度融合。本节主要对时序模式分析技术、工业知识图谱技术、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三种典型的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介绍。 1 时序模式分析技术 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动力能源设备、运输交通设备、信息保障设备、运维管控设备上都加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在不断产生海量的时序数据,提供了设备的温度、压力、位移、速度、湿度、光线、气体等信息。对这些设备传感器时序数据分析,可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诊断、利用率分析、能耗优化、生产监控等。但传感器数据的很多重要信息是隐藏在时序模式结构中,只有挖掘出背后的结构模式,才能构建一个效果稳定的数据模型。

工时序数据的时间序列类算法主要分六个方面:时间序列的预测算法如ARIMA,GARCH 等;时间序列的异常变动模式检测算法,包含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滑动窗窗口的方法等;时间序列的分类算法,包括SAX 算法、基于相似度的方法等;时间序列的分解算法,包括时间序列的趋势特征分解、季节特征分解、周期性分解等;时间序列的频繁模式挖掘,典型时序模式智能匹配算法(精准匹配、保形匹配、仿射匹配等),包括MEON 算法、基于motif 的挖掘方法等;时 间序列的切片算法,包括AutoPlait 算法、HOD-1D 算法等。 工业大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是对机器设备的故障预警和故障诊断,其中设备的振动分析是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设备的振动分析需要融合设备机理模型和数据挖掘技术,针对旋转设备的振动分析类算法主要分成三类:振动数据的时域分析算法,主要提取设备振动的时域特征,如峭度、斜度、峰度系数等;振动数据的频域分析算法,主要从频域的角度提取设备的振动特征,包括高阶谱算法、全息谱算法、倒谱算法、相干谱算法、特征模式分解等;振动数据的时频分析算法,综合时域信息和频域信息一种分析手段,对设备的故障模型有较好的提取效果,主要有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等。 2 工业知识图谱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日志文本,如维修工单、工艺流程文件、故障记录等,此类非结构化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专家经验,利用文本分析的技术能够实现事件实体和类型提取(故障类型抽取)、事件线索抽取(故障现象、征兆、排查路线、结果分析),通过专家知

《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大纲

《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彭国军 任课教师(团队成员):彭国军、傅建明 课程中文名称: 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 课程英文名称: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Malicious Code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2 授课对象: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课程性质 《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是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详细讲授了恶意代码结构、攻击方法、感染传播机理相关知识,同时对传统及最新的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技术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课程实例的讲授,使硕士研究生能够掌握恶意代码的各类分析与检测方法,并且对恶意代码分析检测平台进行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硕士研究生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的作用,为国内网络空间安全特别是系统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五大部分组成: (一)恶意代码基础知识 (6学时) 1.恶意代码的定义与分类 2.恶意代码分析框架与目标 3.可执行文件格式及结构分析 4.恶意代码的传播机理

5.恶意代码的攻击机理 (二)恶意代码静态分析技术与进展(6学时) 1.恶意代码的静态特征 2.恶意代码的静态分析技术 3.恶意代码的静态分析实践 4. 恶意代码静态分析对抗技术 5.恶意代码静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三)恶意代码动态分析技术与进展(6学时) 1.恶意代码的动态特征 2.恶意代码动态分析技术 3.恶意代码的动态分析实践 4. 恶意代码动态分析对抗技术 5.恶意代码动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四)恶意代码检测技术与进展(6学时) 1.传统恶意代码检测方法与技术 2.恶意代码恶意性判定研究及进展 3.恶意代码同源性检测研究及进展 (五)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平台实践与研究(8学时) 1.恶意代码分析平台及框架 2.恶意代码分析关键技术 3.典型开源分析平台实践 4.恶意代码分析平台技术改进实践 四.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像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

网络防御实验报告

网络防御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班 姓名刘小芳 学号41009040127 - 2013年12月30日

一.实验题目 网络防御实验 二.实验环境 PC 机一台; 操作系统:win7 物理地址:EO-E9-A5-81-A5-1D IP地址:192.168.1.102 三.实验目的 掌握有关网络防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常见网络防御方法 10.1物理层 10.2网络层 路由交换策略 VLAN划分 防火墙、隔离网闸 入侵检测 抗拒绝服务 传输加密 10.3系统层 漏洞扫描 系统安全加固 10.4应用层 防病毒 安全功能增强 10.5管理层 独立的管理队伍 统一的管理策略 五、实验方法概述 前面设计了网络攻击实验,现在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网络攻击的防御,主要模仿现在常用的网络防御手段,如防火墙等。 六.概述: 1.恶意代码及黑客攻击手段的三大特点: 传播速度惊人:“大型推土机”技术(Mass rooter),是新一代规模性恶意代码具备的显著功能。 这些恶意代码不仅能实现自我复制,还能自动攻击内外网上的其它主机,并以受害者为攻击源继续攻击其它网络和主机。 以这些代码设计的多线程和繁殖速度,一个新蠕虫在一夜之间就可以传播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2.受害面惊人:许多国家的能源、交通、金融、化工、军事、科技和政府部门等关键领域的信息化程度逐年提高,这些领域的用户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有所联系。 各种病毒、蠕虫等恶意代码,和各种黑客攻击,通过Internet为主线,对全球各行业的计算机网络用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穿透深度:蠕虫和黑客越来越不满足于攻击在线的网站,各种致力于突破各种边界防线的攻击方式层出不穷。 一个新的攻击手段,第一批受害对象是那些24小时在线的网站主机和各种网络的边界主机; 第二批受害对象是与Internet联网的,经常收发邮件的个人用户; 第三批受害对象是OA网或其它二线内网的工作站; 终极的受害对象可能会波及到生产网络和关键资产主机。 4.网络攻击的动机 偷取国家机密 商业竞争行为 内部员工对单位的不满 对企业核心机密的企望 网络接入帐号、信用卡号等金钱利益的诱惑 利用攻击网络站点而出名 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挑战 对网络的好奇心 5.攻击的过程 预攻击攻击后攻击

恶意代码检测与分析

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 主讲人:葛宝玉

主要内容 背景及现状 1 分析与检测的方法 2 分析与检测常用工具 3 分析与检测发展方向 4

背景及现状 互联网的开放性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加快了恶意代码的传播,特别是人们可以直接从网站获得恶意代码源码或通过网络交流代码。很多编程爱好者把自己编写的恶意代码放在网上公开讨论,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恶意代码编写技术发展。所以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恶意代码及其变种层出不穷,攻击特点多样化。

分析与检测方法 恶意代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 是指在不执行二进制动态分析方法 是指恶意代码执行的情况下利用程序调程序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如反汇编分析,源代码分析,二进制统计分析,反编译等,情况下,利用程序调试工具对恶意代码实施跟踪和观察,确定恶意代码的工作过程对静态分析结果进属于逆向工程分析方法。 ,对静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反汇编静态源代码反编译分析分析 分析 在拥有二进制程是指分析人员借是指经过优化的序的源代码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源代码来理解程序的功能、流程、助调试器来对恶意代码样本进行反汇编,从反汇编出来的程序机器代码恢复到源代码形式,再对源代码进行程序执行流程的分析逻辑判定以及程序的企图等。 清单上根据汇编指令码和提示信息着手分析。 流程的分析。

动态分析方法 系统调用行为分析方法 常被应用于异常检测之中,是指对程序的正常行为分析常被应用于异常检测之中是指对程序的 正常行为轮廓进行分析和表示,为程序建立一个安全行 为库,当被监测程序的实际行为与其安全行为库中的正 常行为不一致或存在一定差异时,即认为该程序中有一 个异常行为,存在潜在的恶意性。 恶意行为分析则常被误用检测所采用,是通过对恶意程 则常被误用检测所采用是通过对恶意程 序的危害行为或攻击行为进行分析,从中抽取程序的恶 意行为特征,以此来表示程序的恶意性。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模板

编号: 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报告 数据中心 测评单位: 报告日期:

目录 第1章系统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评测方法和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符合性评测评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险评估评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测试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内容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扫描和渗透测试接入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符合性评测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机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间件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域边界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中运维安全管控系统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灾难备份及恢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方服务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风险评估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存在的安全隐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数据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大数据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迫切希望在由普通机器组成的大规模集群上实现高性能的以机器学习算法为核心的数据分析,为实际业务提供服务和指导,进而实现数据的最终变现。与传统的在线联机分析处理OLAP不同,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主要基于大规模的机器学习技术,一般而言,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可以归结为最优化定义于大规模训练数据上的目标函数并且通过一个循环迭代的算法实现,如图4所示。因而与传统的OLAP相比较,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分析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24]。图4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算法目标函数和迭代优化过程(1)迭代性:由于用于优化问题通常没有闭式解,因而对模型参数确定并非一次能够完成,需要循环迭代多次逐步逼近最优值点。(2)容错性:机器学习的算法设计和模型评价容忍非最优值点的存在,同时多次迭代的特性也允许在循环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错误,模型的最终收敛不受影响。(3)参数收敛的非均匀性:模型中一些参数经过少数几轮迭代后便不再改变,而有些参数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收敛。这些特点决定了理想的大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其他计算系统的设计有很大不同,直接应用传统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应用于大数据分析,很大比例的资源都浪费在通信、等待、协调等非有效的计算上。传统的分布式

计算框架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信息传递接口)[25]虽然编程接口灵活功能强大,但由于编程接口复杂且对容错性支持不高,无法支撑在大规模数据上的复杂操作,研究人员转而开发了一系列接口简单容错性强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服务于大数据分析算法,以MapReduce[7]、Spark[8]和参数服务器ParameterServer[26]等为代表。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7]将对数据的处理归结为Map和Reduce两大类操作,从而简化了编程接口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但是MapReduce受制于过于简化的数据操作抽象,而且不支持循环迭代,因而对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支持较差,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机器学习库Mahout需要将迭代运算分解为多个连续的Map 和Reduce 操作,通过读写HDFS文件方式将上一轮次循环的运算结果传入下一轮完成数据交换。在此过程中,大量的训练时间被用于磁盘的读写操作,训练效率非常低效。为了解决MapReduce上述问题,Spark[8] 基于RDD 定义了包括Map 和Reduce在内的更加丰富的数据操作接口。不同于MapReduce 的是Job 中间输出和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HDFS,这些特性使得Spark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大数据分析算法。基于Spark实现的机器学习算法库MLLIB 已经显示出了其相对于Mahout 的优势,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近年来,随着待分析数据规模的迅速扩

实验1-木马病毒攻防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八日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实验名称:实验1木马攻击与防范 班级:xxx 姓名:xxx 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木马的练习,使读者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通过手动删除木马,掌握检查木马和删除木马的技巧,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实验原理 木马的全称为特洛伊木马,源自古希腊神话。木马是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是具备破坏、删除和修改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实施DOS攻击甚至完全控制计算机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它隐藏在目标计算机里,可以随计算机自动启动并在某一端口监听来自控制端的控制信息。 1.木马的特性 木马程序为了实现其特殊功能,一般应该具有以下性质: (1)伪装性(2)隐藏性(3)破坏性(4)窃密性 2.木马的入侵途径 木马入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一定的欺骗方法,如更改图标、把木马文件与普通文件合并,欺骗被攻击者下载并执行做了手脚的木马程序,就会把木马安装到被攻击者的计算机中。木马也可以通过Script、ActiveX及ASP、CGI交互脚本的方式入侵,攻击者可以利用浏览器的漏洞诱导上网者单击网页,这样浏览器就会自动执行脚本,实现木马的下载和安装。木马还可以利用系统的一些漏洞入侵,获得控制权限,然后在被攻击的服务器上安装并运行木马。3.木马的种类 (1)按照木马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1代木马是伪装型病毒;第2代木马是网络传播型木马;第3代木马在连接方式上有了改进,利用了端口反弹技术,例如灰鸽子木马;第4代木马在进程隐藏方面做了较大改动,让木马服务器端运行时没有进程,网络操作插入到系统进程或者应用进程中完成,例如广外男生木马。 (2)按照功能分类,木马又可以分为:破坏型木马;密码发送型木马;服务型木马;DOS 攻击型木马;代理型木马;远程控制型木马。 4.木马的工作原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木马的传统连接技术、反弹端口技术和线程插入技术。 (1)木马的传统连接技术;C/S木马原理如图1-1所示。第1代和第2代木马都采用的是C/S连接方式,这都属于客户端主动连接方式。服务器端的远程主机开放监听端目等待外部的连接,当入侵者需要与远程主机连接时,便主动发出连接请求,从而建立连接。 (2)木马的反弹端口技术;随着防火墙技术的发展,它可以有效拦截采用传统连接方式。但防火墙对内部发起的连接请求则认为是正常连接,第3代和第4代“反弹式”木马就是利用这个缺点,其服务器端程序主动发起对外连接请求,再通过某些方式连接到木马的客户端,如图1-2和图1-3所示。

智慧政务网络恶意代码攻击检测报告

X区智慧政务网络恶意代码攻击检测报告

目录 1概述 (2) 2检测结果汇总 (3) 3感染威胁详情 (4) 3.1木马感染情况 (4) 3.1.1木马主要危害 (4) 3.1.2木马感染详情 (4) 3.1.3木马描述及解决方案 (6) 3.2僵尸网络感染情况 (8) 3.2.1僵尸网络主要危害 (8) 3.2.2僵尸网络感染详情 (9) 3.2.3僵尸程序描述及解决方案 (10)

1 概述 当前木马和僵尸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互联网安全安的主要威胁,由于其涉及很多经济、政治等因素,致使这些恶意威胁发展变化非常迅速,传统的安全防御手段难以及时检测、定位、清除这类恶意威胁。上海市X区非常重视内部网X全,采用多种安全防范设备或措施提升整体信息安全水平,为检测内部木马等恶意攻击行为威胁,在网络中部署了一套僵尸木马网络攻击行为预警系统。 上海X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网络恶意攻击行为研究的高新企业,在恶意代码检测领域正在开展专业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在上海市X区智慧政务网络中部署有一台网络恶意代码攻击检测系统,通过旁路镜像的方式接入上海市X区智慧政务网络中,当前系统旁路挂载在机房外网交换机上,流量在300 Mb/s。当前部署的网络恶意代码攻击检测系统能够7*24监测网络中的流量并记录X区智慧政务网络内的业务服务器所感染的网站后门、木马或僵尸网络等恶意代码的情况。

2 检测结果汇总 自2013年7月8日到2013年8月8日,这一段时间内,共检测到僵尸程序攻击9352次,木马攻击3666次,网站后门攻击174次。 目前X 区智慧政务网络威胁以僵尸网络程序攻击、木马攻击为主,并且检测到9352次僵尸网络攻击行为,需要尽快对这些木马、僵尸程序进行处理,以防止机密数据失窃密。如下为所有内网络内部攻击行为分布图,通过图可以直观看出,僵尸程序、木马攻击行最为严重。 政务网络恶意代码攻击趋势图 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僵尸程序攻击 木马攻击 网站后门攻击 9352 3666 174

大数据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报告

大数据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报告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2017年中国的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大数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如何,大数据行业前景如何?下面跟随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及其蓝牙模块、iBeacon厂家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 (一)大数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及预测 整体来看,2017年中国大数据行业的发展依然呈稳步上升趋势,市场规模达到了234亿元,和去年相比增速超过39%。随着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加入,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规模还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会趋于平稳。 (二)大数据在各行业应用状况 (1)企业哪些方面需要大数据? 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将近一半的企业将大数据运用在企业工商信息管理方面,此外,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市政管理、教育科研方面分别占据33.9%,32.7%,29.4%,29%。整体来看,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 (2)多少企业应用到了大数据?

大数据分析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35.1%以上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企业内部应用到了大数据;34.2%的企业正在考虑应用大数据,22.9%的企业在未来1年有应用大数据的计划,仅仅有7.8%的企业暂不考虑应用大数据。 (3)这些企业如何使用大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38.8%的企业使用实时动态处理大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37.5%的企业分析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辅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决策的企业占比为22.5%。 (三)各行业大数据的发展水平如何? 我国行业大数据总体发展水平较好,在各行业都有应用。其中,金融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的应用水平高,同时交通、电信、商贸、医疗、教育、旅游等行业大数据的发展水平也有显着提升。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

计算机病毒实验报告 ——windows病毒实验 姓名:张艳秋 学号:081300607 班级:信安0802 指导老师:韦俊银 实验日期:2011.5.27

实验内容 1.PE文件感染实验(选) 2.暴风一号病毒 3.VBS病毒产生 4.宏病毒实验(选)

PE文件感染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pe病毒的感染过程 实验环境 硬件设备 PC机一台(建议虚拟机) 软件工具 Office Word 2007 实验步骤 一:参照病毒感染PE文件的7个步骤,记录病毒是如何感染文件(文字和截屏形式) 病毒感染文件过程(以感染文件ebookcode.exe为例): 重定位,获得所有API地址: …… 通过软件Stud_PE可查看可执行文件ebookcode.exe的结构可查看文件内容: 1.判断目标文件开始的两个字节是否为“MZ”:

2.判断PE文件标记“PE”: 3.判断感染标记,如果已被感染过则跳出继续执行宿主程序,否则继续: 4.读取IMAGE_FILE_HEADER的NumberOfSections域,获得Data Directory (数据目录)的个数,(每个数据目录信息占8个字节): 5.得到节表起始位置。(数据目录的偏移地址+数据目录占用的字节数=节表起始位置):

6.得到节表的末尾偏移(紧接其后用于写入一个新的病毒节信息)节表起始位置+节的个数*(每个节表占用的字节数28H)=节表的末尾偏移 7.开始写入节表,感染文件: 二:在掌握Stud_PE工具的基础上,比较文件感染前后有哪些变化。 感染前:

感染后: 由上两图可以看出,感染前后有4处发生了变化: 1:PE文件头中入口点: 感染病毒后ebookedit.exe程序的入口点变成了病毒文件的入口点 2:PointerToRawData域值,即该文件的偏移量发生了变化; 3:imag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4:sections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由.exe文件感染前后变化可知,PE病毒感染过程即在文件中添加一个新节,

详谈数据可视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如今,数据可视化由于数据分析的火热也变得火热起来,不过数据可视化并不是一个新技术,虽然说数据可视化相对数据分析来说比较简单,但是数据可视化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数据可视化的现状以及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说一下国外的数据可视化的发展现状,其实在外国,数据可视化是一个成熟的技术,他们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有很多的视觉化传播媒体使用图像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信息,从而 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像一些知名的媒体比如卫报、芝加哥论坛报、BBC、ABC等,都是用 数据可视化让自身影响力大大提高。其实随着电脑技术的成熟和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政府 信息公开化,众包模式的兴起,人们获取和解读数据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基于数据挖掘、理 解数据基础上的数据新闻可视化,成为新闻叙事手段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突破。 那么国内的数据可视化的发展现状是什么呢?其实我国媒体利用数据可视化进行新闻报道处 于刚刚起步阶段。这是因为在过去,我们借助于常用饼状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来美化版面,通过数字加空镜头、画外音的形式宣扬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这种报道方式陈旧,内容 抽象化,语言机关化公文化,流于表面,难以让受众真正理解和思考数字的纵深意义,揭示 事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所以说,要想改变这一状态,就需要不破不立。现在有很多的媒体 都显示了我国数据可视化相比过去有所发展。 那么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存问题是什么呢?其实在未来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历程中,数 据的处理能力为核心,交互式可视化是新趋势。数据可视化新闻对新兴技术的依赖,暴露出

传统媒体的短板。数据可视化使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得以感受到传统报道难以 揭示的现象和规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相信数据的力量但不能只靠数据,数据也可能 存在误差,要避免数据偏差和数据失真,就要学会去除噪音数据的干扰和不断修正的方法。 加之数据可视化新闻制作周期长、人力成本高,与新闻的时效性存在一定冲突都有待于未来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提升报道质量,缩短报道时间。另外,尽管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新闻 报道中做了大量数据可视化的尝试,但其发展仍然面临着受众关注度不高、数据源开发有限、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所以说我国的数据可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关于数据可视化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国内外的数据可 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存问题,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数据可视化。

防火墙实验报告 2

计算机安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天网防火墙windows安全设置专业/班级:计科一班 学号:110511407 姓名:李冲 指导教师:张小庆

一天网防火墙技术 1 实验题目简述 个人防火墙是防止电脑中的信息被外部侵袭的一项技术,在系统中监控、阻止任何未经授权允许的数据进入或发出到互联网及其他网络系统。个人防火墙产品如著名Symantec公司的诺顿、Network Ice公司的BlackIce Defender、McAfee公司的思科及Zone Lab的free ZoneAlarm 等,都能帮助用户的系统进行监控及管理,防止特洛伊木马、spy-ware 等病毒程序通过网络进入电脑或向外部扩散。 这些软件都能够独立运行于整个系统中或针对个别程序、项目,所以在使用时十分方便及实用。本次试验采用天网个人防火墙SkyNet FireWall进行个人防火墙简单的配置应用。 2.实验目标和意义 实验的目标是在于熟悉个人防火墙的配置与应用,以便更加保证个人电脑的网络安全,避免恶意用户以及程序的入侵。防治安全威胁对个人计算机产生的破坏。 3.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3.1 实验原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

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计算机安全问题,应该像每家每户的防火防盗问题一样,做到防范于未然。防火墙则是一个安全策略的检查站。所有进出的信息都必须通过防火墙,防火墙便成为安全问题的检查点,使可疑的访问被拒绝于门外。 防火墙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例如,防火墙可以限制 TCP、UDP协议及TCP协议允许访问端口范围,当不符合条件时,程序将询问用户或禁止操作,这样可以防止恶意程序或木马向外发送、泄露主机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配置防火墙IP规则,监视和拦截恶意信息。与此通知,还可以利用IP规则封杀指定 TCP/UDP端口,有效地防御入侵,如139漏洞、震荡波等。 3.1 实验设备 Window 7 天网个人防火墙2010版 4.实验步骤 4.1 实验步骤 第一步:局域网地址设置,防火墙将会以这个地址来区分局域网或者是INTERNET的IP来源。设置如图3-1.

网络安全 实验报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制

实验报告 学号:实验地点:3机房 姓名: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网络安全实验 二、实验项目名称:冰河木马攻击 三、实验原理: 原理: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隐蔽性和破坏性的特点。大多数木马与正规的远程控制软件功能相似。但木马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例如,它的安装和操作都是在隐蔽之中完成。攻击者经常将木马隐蔽在一些游戏或小软件中,诱使粗心的用户在自己的机器上运行。最常见的情况是,用户从不正规的网站下载和运行了带恶意代码的软件,或者不小心点击了带恶意代码的邮件附件。 大多数木马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攻击者利用一种称为绑定程序的工具将服务器绑定到某个合法软件上,只要用户运行被绑定的合法软件,木马的服务器部分就在用户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了安装过程。通常,木马的服务器部分是可以定制的,攻击者可以定制的项目一般包括服务器运行的IP端口号,程序启动时机、如何发出调用、如何隐身、是否加密。另外,攻击者还可以设置登录服务器的密码,确定通信方式。木马攻击者既可以随心所欲地查看已被入侵的机器,也可以用广播方式发布命令,指示所有在他控制之下的木马一起行动,或者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或者做其他危险的事情。 木马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木马被发现,会采用多种手段隐藏木马,这样用户即使发现感染了木马,也很验证找到并清除它。木马的危害越来越大,保障安全的最好办法就是熟悉木马的类型、工作原理,掌握如何检测和预防这些代码。常见的木马,例如冰河、Netbus、网络神偷等,都是多用途的攻击工具包,功能非常全面,包括捕获屏幕、声音、视频内容的功能。这些木马可以当作键记录器、远程控制器、FTP服务器、HTTP服务器、Telnet服务器,还能够寻找和窃取密码。攻击者可以配置木马监听的端口、运行方式,以及木马是否通过Email、IRC或其他通信手段联系发起攻击的人。一些危害大的木马还有一定的反侦测能力,能够采取各种方式隐藏自身,加密通信,甚至提供了专业级的API供其他攻击者开发附加的功能。冰河在国内一直是不可动摇的领军木马,有人说在国内没有用过冰河的人等于没用过木马。冰河木马的目的是远程访问、控制。该软件主要用于远程监牢,具体功能包括: (1)自动跟踪目标机屏幕变化,同时完全模拟键盘及鼠标输入,即在同步变化的同时,监控端的一切键盘及鼠标操作将反映在被控端屏幕(局域网适用)。 (2)记录各种口令信息。包括开机口令、屏保口令、各种虚伪补齐诼绝大多数在对话框中出现过的口令信息,且1.2以上的版本中允许用户对该功能自行扩充,2.0以上的版本还同时提供了击键记录功能。 (3)获取系统信息。包括计算机名、注册公司、当前用户、系统路径、操作系统版本、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