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标签: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肾脏及与肾脏有关疾病的最终归宿,预后严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据美国卫生经费管理署资料显示,20世纪末美国已有近30万例慢性肾衰患者,我国每年约有13万人发生慢性肾衰。

虽然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术的开展为慢性肾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由于存在费用高、肾源不足及各种并发症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尚无法普及。

因此,积极寻找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非透析疗法(包括中医药)仍然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肾衰属于中医学的“关格”、“肾劳”、“溺毒”等病证的范畴,其病位在肾,由于慢性肾衰时肾之升降开阖失常,精微不摄而漏出,水浊不泄而潴留,浊阴郁滞,病理产物遂成致病因素,脏腑受害与浊阴弥漫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祛湿化痰以清泄浊邪饮食入胃,如脾胃运化失健,肾司开阖无能,升降出入失常,则饮食不化精微,转为水湿,凝聚成痰,郁滞成浊,故治疗应祛湿化痰泄浊,常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等。

其中,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配合陈皮理气化痰,气顺则痰化;茯苓化湿健脾,湿去则痰消;竹茹清热化痰和胃。

若痰浊上扰心神,蒙蔽清窍,患者出现嗜睡、朦胧等症时,则配合菖蒲、远志、郁金之类化痰浊而宣清窍。

在实践体会,祛湿化痰泄浊方药,配理气之品每有相得益彰之妙,因理气之品能使气机宣畅,三焦通调,从而协同他药起泄浊之功。

惟本病患者正气已亏,理气药不宜过于香燥猛烈,除陈皮外,可酌情选用枳壳、佛手、香橼皮之类。

2 清热解毒以专治标实湿浊不得正常排泄,郁滞体内,久则易从热化,酿成邪毒,湿热与邪毒胶着,迁延难解,且久病体虚,常易重感外邪,邪气入里化热,也急当清解,故清热解毒也是泄浊之常法。

中医治疗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治疗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治疗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研究发表时间:2014-07-08T09:53:30.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2期供稿作者:董金荣[导读] 迁延不愈导致病情加重,损伤阴导致耗气,形成气阴两虚的情况。

董金荣(辽宁省兴城市中医医院 1251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中医和西医分组治疗,研究了中医辨证方法对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效果,证实了中医治疗安全性高、可广泛使用的特点。

【关键词】中医肾功能不全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34-02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为32例患者,其中男患22例,女患10例。

平均年龄(38.7±10.5)岁,根据中医辨证的方法分型,其中14例湿浊瘀毒型,10例脾肾阳虚型,8例心肾阳虚型;乙组30例患者,其中男患17例,女患13例,平均年龄(37.6±10.4)岁,分型为14例湿浊瘀毒型,9例脾肾阳虚型,7例心肾阳虚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其中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时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2.1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慢性肾功能不全分别三种症型:①湿浊瘀毒型:此型主证舌苔白腻,口有尿味,呕吐频作。

②脾肾阳虚型:舌苔白滑,舌淡胖润,脉沉弱,食少便溏恶心呕吐畏寒肢冷。

③心肾阳虚型:舌苔薄白,脉沉细,失眠胸闷,畏寒肢冷,心慌气短。

2.2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理论治疗的方法:甲组32例患者以中医四诊合参辨证后加以中药治疗,治疗方法如下:①湿浊瘀毒型:藿香35g,地榆35g,连翘15g,枳实15g,茯苓15g,泽泻5g,白茅根45g,车前子10g,丹参40g,金银花35g,厚朴15g,大黄5g,半夏5g,茯苓10g,黄芪40g。

彭建中辨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经验

彭建中辨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经验
慢性肾功能不全为血分热浊之邪郁久,由浊酿毒, 毒无出路则造成如皮肤搔痒、疮疡、恶心、呕吐、水肿、 便难、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等。治疗要保持二便通利, 让毒素经由二便排出,患者不适症状就能减轻,所谓毒 去正复,不用补血药则 血 色 素 随 之 上 升,属《黄 帝 内 经》“去菀陈莝”。用药: 用决明子、生大黄通腑排毒; 恶心呕吐加紫苏叶、灶心土; 皮肤疹痒加白鲜皮、地肤 子、草河车。 4 三焦不畅 - 调畅三焦、泻肺利湿
* 基金项目: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 + 3”工程( No. 2007 - SZ - A - 10 )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彭建中传承工 作室
作者单位: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 北京 100029) ; 2. 九五堂医疗 康复中心针灸科( 加拿大) ;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系( 北 京 100029)
慢性肾功能不全为湿邪与热邪互结。湿有内湿及 外湿,为阴邪,其性质多重浊黏腻不易除去,湿邪易遏 伤阳气,阻碍气机,郁久必生热。热为阳邪,湿热互裹, 不易分解。湿热之邪病多以脾为胃病变中心,脾喜燥 而恶湿,湿热之邪阻碍了脾胃的运化,导致水湿停聚, 升清降浊功能失常,病人出现胸胁及脘腹胀满不舒、纳 差、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舌苔黄厚而腻及脉濡数 等。病程一般较长,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程进展相 同,所以治疗为祛湿和清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 也”,这是较为传统的治疗湿邪的方式之一,而彭教授 另以小剂量风药治湿,因风药除了能胜湿,还具有疏解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疏风胜湿; 彭建中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9. 03. 013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9) -03-0366-03
慢性肾功能不全( 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现代 医学的病名,与中医的肾病不同,且病情更加复杂难治。 其所指的是各种免疫或非免疫肾脏疾病出现缓慢进行 性的肾功能减退,直到终末肾脏功能衰竭为止[1]。而国 家级名老中医彭建中教授为赵绍琴学术继承人,运用温 病学的理论进行辨证,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外邪不断 侵袭,慢慢深入血分,病位在肾,属下焦。病因病机为湿 热互结,血络瘀阻,酿化成毒,阻滞三焦,肾元亏损[2]。 有鉴于本病病因病机及症状的复杂性,彭建中教授在治 疗此病时采中西医结合方式,借助现代医学的检验数据 及明确诊断,运用中医的辨证及辨病论治,对慢性肾功 能不全的症状进行本质的辨证,强调审证求因,治病必 求于本,拟定治则归结为疏风胜湿、调畅三焦、解毒化 瘀、利湿消肿、攻积排毒、扶正培元。 1 湿热互结 - 疏风胜湿

从脾论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从脾论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科 , 因高血 压心 脏病 而就 诊 于心 内科 等 , 常见 表现 有 其 本组观 察共 10例 , 中氮质 血 症 期 0 其 为g 贫血 、 面白 、 心 、 恶 呕吐 、 乏力 、 水肿 等。但 是这 些症
状 均 可用 脾之 功能解 释 。① 脾 主运化 : . 化水 谷 : a运 运
死也 ” 说 明本 病 病情 较 严 重 。因 发病 机 制 不 明 , 时 , 故 到 今 1 国 内外对 于 肾 衰竭 的认 识 和 医疗 尚缺 乏 理 想 3,
的方 法 。尽 管 目前 有 透 析 和 肾移植 , 治疗 上 仍 有 很 但
显。
对 于 C r> 2 mlmi c c 5 / n、S r> 4 2 mo/ 4 g lL、B N > U
病 因病 机 , 证从 脾 施 治 , 用 临床 5年 , 得 满 意 的 辨 应 取
疗 效 , 明显减 轻患 者 症 状 , 低 血 肌 酐 及尿 素 氮 , 可 降 提
可引起 肾衰竭 , 如原 发性 和继 发性 肾小球 病 、 阻 性 肾 梗 病、 慢性 问质性 肾炎 、 肾血 管 疾 病 、 天性 和 遗 传 性 疾 先
12 诊 断依 据 .
标准 , 诊断 为慢性 肾功能 不全 。 13 治疗 方法 肾脾 康 胶 囊 ( 物 组 成 : 参 1 . 药 人 0克 、
( 水液 ) 脾 主运 化水 湿是 调节 水液 代谢 的关键 环节 , : 若
脾 失健 运 , 致水 液停 滞而 水肿 。《 素问 ・ 至真 要 大论》 讲
病。
高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临 床极 具 推 广 价值 ,值 得 进 一 在
步研 究 开发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该病 临 床表现 多种 多 样 : 因 出血 而 就 诊 于 血 液 有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舌发绀, 舌苔薄白, 脉象沉细。②脾肾阳虚兼瘀毒型: 主证为
全身 水肿 , 少 便溏 , 食 恶心 呕 吐 , 腹 闷胀 , 脘 尿量 减少 , 畏寒 肢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冷, 倦患乏力 , 舌淡胖润, 舌苔 白滑 , 脉象沉弱 。 ③湿浊兼瘀毒
型: 主证 为 呕吐频 作 , 苔 白腻 , 舌 口黏 欲饮 , 口有尿 味 。
特 的疗效 . 有 广泛 的 临床实 践 意义 。 具
【 键 词】辨 证 论 治 ; 尿 病 肾 病 ; 功 能 不 全 关 糖 肾
【 中图 分类 号】 6 2 R 9
【 献标 识 码】B 文
[ 文章 编号】 1 7 — 7 1 2 1 ) 8( 一 3 — 2 6 4 4 2 ( 0 0 0 a) 1 5 0
目前 , 尿病 肾病 ( N) 糖 D 的西 医 治疗 方法 有 较 大进 展 , 并 获得 一定 的疗效 【] 但 D 】。 - 2 N的西 医治 疗方 法仍 然 存在 较多 不
能解 决 的问题 , 因此 采 用 中医 辨证 论 治疗 D 的 中医药 疗 法 N 受 到 学者 与临床 相关 工作 人 员 的重视 。 文在 西 医疗 法基 础 本 上 结 合 中医辨 证 论治疗 DN患者 7 3例 , 效 满 意 , 疗 现报 道 如
者 可 给予补 血 , 整 酸碱平 衡 与 电解 质 平衡 等 治疗 。 调
1 . 中医辨 证论 治疗 方 法 在 西 医 治疗 方 法 的基 础 上 经 中 .2 4
医辨证论后施以中药进行治疗。①心肾阳虚兼瘀毒型 : 白茅
根 5 、 芪 4 、 0g黄 5g 仙鹤 草 3 、 味子 3 、 苓 、 冬 、 5g 五 0g 茯 麦 丹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4例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4例
4 4号 ) 7 。

1 3

1 0


1 0
4 3
表 3 有 效 病 例 与 治 疗 前 生 活 活动 能 力 的 关 系

对症 处 理 : 据具 体病 情 , 根 配合 西 药利 尿 、 压 、 降
纠酸 、 护 电解 质 平衡 、 维 防治 感 染等 对症 处 理 。 饮 食 : 质低 蛋 白质饮 食 , 日摄 入 蛋 白质 4 g 优 每 O
全部 病 例均 符 合 慢性 肾 功 能不 全 的诊 断 , c ' Cr  ̄
1 ~ 1 mlmi S r 7 7 mo / 0 / n, c > 0 u lI。 5
表 2 有效病 例与治疗前 临床表现 的关 系
御 蚺 恙 贫 少 气 志 粤 神 代性 谢 低 心 钠 包 数 呆 心 血 尿 喘 常 染 高 压 酸 毒 高 钾 血 积 异 血 中 血 症 液
薹 至 蓑 辜 褥疮 艾灸 祛腐生肌膏
尿毒症期 温胆汤 保 肾片
否 与治 疗 前 血 清 B UN、 r水 平 高 低无 明显 关 系 ( C 见
表 4。 )
表 1 有 效病例与原 发病的 关 系
19 8年 以来 , 们 以 中医 药 为 主观 察 治 疗 慢 性 9 我
肾功 能不 全 尿毒 症期 2 4例 , 现报 道 如下 :
4 讨 论
慢 性 肾功能 不 全尿 毒症 期 是 肾脏 病 中并发 症 最
多 、 亡率 最 高 的疾病 , 死 必须 采 取透 析 治 疗或 肾移植
的 治疗 手 段 。但 是在 我 国 尚有 众 多 的病 人 由于 医疗
2 ; O 无效 : 床 表 现 与 实 验 室 检 查 均无 明 显 改 善 , 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分析
22 6第9第8 0年 月 l l 1 卷 期
・中医中药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 肾功能不全疗效分析
陈 嘉 江苏 省镇 江 市 中医 院 , 江苏 镇 江 22 0 10 3
f 要】 摘 目的 探讨 中西 医来自 合治疗 慢性 肾功能不 全 的综 合疗效 及其 对 肾功 能的影 响 。 方 法 选择 2 1 0 0年 4月~ 0 2 2 1 年
组 3 O例 ,其 中 ,男 1 9例 ,女 1 例 ;年 龄 2 ~ 5岁 ,平 均 1 75 ( 1 0 81 ) ; 质 量 4 .~ 69k , 均 (27  ̄ . )k ; 4 .  ̄ .3 岁 体 5 77 7 . g 平 6 .9 78 6 g 病 程 2 ~ 3个 月 , 均 (86  ̄ 29 ) 月 ; 发病 为 慢 性 肾 47 平 4 .7 1 .4 个 原
的水平 , 治疗 慢性 肾 功能 不 全 的有效 方法 。 是 [ 键词】慢性 肾功能 不全 ; 关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 综合 疗 效 ; 肾功 能
[ 中图分 类号 】 6 25 R 9 .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1 7 — 7 1 2 1 O ( )0 0 — 2 6 4 4 2 ( 0 2) 6 C 一 1 7 0
1 . 3观 察 指 标
慢性 肾功能 不全是 由多 种原 因引起 的 , 肾小 球 严重破 坏 ,
使 身 体在 排泄 代 谢废 物 和调 节水 电解 质 、 碱平 衡 等 方 面 出 酸
现紊 乱 的临床 综 合症 候群 Ⅲ 在 治疗 上 不能单 纯 的 对症 治疗 、 。 降肌 酐 等 , 如果 只是 降 指标 来 治 疗 , 有 对 肾脏 病 理损 伤 进 没
中 医临 床 主要 症 状 和 体 征 均 有好 转 ( 无 效 : 医临 床 主 要 4) 中 症 状 和体 征均 无 明显 改 善 , 甚或 加重 。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读】肾功能不全病症是我们常见的肾脏病症之一,肾功能不全被忽略或者是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将慢慢变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症,它给患者身体带来伤害的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产生了沉重负担。

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我们首先得了解它的原因、症状,最后才能对症下药治疗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特征。

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进展性肾疾病最终都可能会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症,也因此,造成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性肾小球肾炎、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等因素。

医学上,慢性肾功能不全被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主要表现: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明显的症状。

2、肾功能不全期主要表现: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50%以下,血肌酐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主要表现: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血肌酐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患者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主要表现::内生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血肌酐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是日常常见的肾脏病症之一,它能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的时甚至可以致死。

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因素有很多,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各种进展性肾疾病发展而来。

临床上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归纳为由三种肾脏疾病引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
导语: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是有很多中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下,这样对于我们在生活中治疗肾功能不全这种疾
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是有很多中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下,这样对于我们在生活中治疗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是有帮助。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以及生地等药材来治疗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希望你们可以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介绍的中医治疗。

肾功能不全这种疾病在生活中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它,这样不仅可以治本而且可以治标,所以对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是有很大的疗效的,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去选择治疗的方法。

中医可以治疗的
我们根据肾病的不同病理类型,同一病症的不同时期调整配方,达到一人一方,以辩证论治的原则,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修复肾细胞以中药为主,辅以西药,中西结合,标本兼治,能使处于休眠的生长因子(TGF-β)不断产生新的肾细胞,数量可恢复到原来的50%以上。

血肌酐增高是因为肾脏的功能细胞减少,滤过功能受损,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出现血肌酐增高,治疗中医为主,调节脏腑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控制炎症反应,抑制肾脏纤维化的进展,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保护肾功能,从而降低血肌酐。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口干唇噪,咽喉疼痛,腰膝酸软,面目水肿,睡眠不佳,尿赤量少,舌质偏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

方用保真汤加减。

处方: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生地、知母、黄柏、石斛、赤白芍、丹参。

若脾气亏虚者去生地、石斛、知母,加党参;肾阴偏虚者去黄芪,加二至丸、沙参、桑椹子;苔黄垢腻者去黄芪、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