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

合集下载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

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简繁艺术特征解读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而传统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精髓。

在察哈尔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中,既有简约大方的特点,又有繁复精致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简繁艺术特征的角度对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进行解读。

一、简1. 简约的设计理念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理念十分简约,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

在传统的牧民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长袍马靴”了。

长袍采用优质的羊毛或马毛制成,颜色一般为深蓝色或黑色,设计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只在领口、下摆和袖口处点缀一些简单的线条或几何图案,整体造型朴实大方,彰显了牧民们朴实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马靴则以其简单而结实的设计著称,以适应草原地形和气候的要求。

2. 线条的简洁流畅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中的图案和纹饰线条简约流畅,表现出一种自然、朴实和淳朴的美感。

一般以直线、曲线和点线组成的几何图案为主,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给人以简洁而舒适的感觉。

这种简约的线条设计不仅展现了草原民族的纯朴和坚韧,更与草原的开阔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3. 色彩的朴实自然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色彩以朴实自然为主,多为深蓝色、黑色、棕色等本色调,这既是出于草原环境的选择,也是出于对自然生活的尊重。

这种色彩的朴素性格与草原民族的朴实品格相契合,也使得服饰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繁1. 精致的刺绣工艺在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中,刺绣工艺是一大特色。

特别是女性的传统服饰,如“贝子袄”、“达佳”等,都采用了精美的刺绣工艺。

刺绣图案多为植物、动物和几何图案,线条细腻、色彩鲜艳、构图繁复,展现出了一种浓烈的装饰性和艺术感。

2. 古老的银饰点缀察哈尔蒙古族传统服饰中,银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博古”、“贝子”等银饰,都是由纯银制成,线条流畅、造型繁复,多以花草、兽头、几何图案等为主题,是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点缀。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内蒙古赤峰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其中蒙古族是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服饰具有浓厚的蒙古族文化特色。

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蒙古族男子的蒙古袍和蒙古族女子的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子的传统服装之一,它是由一条长袍和一条腰带组成的。

蒙古袍的颜色以蓝色为主,蓝色是蒙古族的象征色,象征着蒙古族人民的豪迈和坚韧。

蒙古袍的长袍是由布料缝制而成,它通常是宽大的,腰部有蓝色的腰带束缚。

蒙古袍的袖子上有一些彩色的花纹,这些花纹通常是红色和黄色的,这也是蒙古族红黄花纹的特点之一。

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子在节日和重要场合穿戴的服饰,它展示了蒙古族男子的威严和豪气。

蒙古袍右前胸有一些银饰,这些银饰是蒙古族男子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蒙古族男子通常会佩戴银饰,如银镯、银戒指、银链等。

这些银饰通常是由纯银制成,手工制作精细,图案独特。

蒙古袍的腰带通常也是由银饰装饰,这些银饰被认为是护身符,可以保佑蒙古族男子平安和幸福。

蒙古袍的头部通常会戴一顶蒙古帽,蒙古帽是蒙古族头部装饰的一种,它有特殊的形状和设计。

蒙古帽的顶部是圆的,两侧是尖的,还有一些装饰品,如红黄花纹和银饰,这些装饰品也是蒙古族男子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蒙古帽不仅可以保护头部免受风沙和寒冷的侵害,还可以增加男子的英俊和威武气质。

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也是蒙古袍,蒙古袍的款式和颜色与男子略有不同。

蒙古族女子的蒙古袍颜色通常是红色和绿色,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绿色代表温润和自然。

蒙古袍的款式也更加修长、细致,给人一种优雅和柔美的感觉。

蒙古袍的内里常常会有一些花纹,这些花纹通常是黄色的,它们是由刺绣制成的,显示了蒙古族女子的技艺和美感。

蒙古族服饰文化

蒙古族服饰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特点文化内容提要:各民族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

从其构成来讲,有帽子、袍子、坎肩、汗褟子、腰带、裤子、套裤、靴子、鞋等。

这些服饰“构件”,由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职业分工以及环境季节的不同,就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各具特色。

但蒙古服饰也像草原上的鲜花,顺应北方气候,扎根于温馨的土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其中,男装倾向于浑然大气,女装呈现为精美丽。

加之,五彩缤纷的佩饰,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由大方而不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格。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

他继承了亚洲草原几千年来的游牧文明传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民族的服饰文化影响。

公元1206年,铁木真用武力统一蒙古高原的游牧部族,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

从此,蒙古高原上出现了一个地域性统一共同体——蒙古族。

广袤的草原,无垠的天空,辽阔的北方大地造就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民族形象的标志,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蒙古族服饰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

服饰具体包括长袍、腰带、靴子、帽子、首饰等。

由于环境的差异,形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土尔邑特、和硕特等数十种服饰。

2004年“蒙古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

蒙古族长袍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男袍一般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

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

春秋时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

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则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

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的习惯。

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

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内蒙古赤峰地区是蒙古族人口集中地区之一,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蒙古族服饰善于利用大地的资源,展现了蒙古族人的朴实、豪放、热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头饰、上衣、下装、鞋袜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蒙古族的长袍和帽子。

长袍是蒙古族人最常穿的服饰之一,蒙古族男子常常穿着长袍,长袍的颜色以黑色和藏青色为主,富有重重的民族风情。

女性的长袍多为五颜六色的,多以红、绿、黄等鲜艳的颜色为主,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帽子也是蒙古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来说,蒙古族男子的帽子常常有飞天的造型,而女子的帽子则各具特色,有着艺术的气息。

蒙古族的服饰在制作工艺上非常精湛,常常采用刺绣、镶边、编织等手工技艺。

其中刺绣尤为精美,常常使用金银线、珠宝等玲珑剔透的饰物,使得服饰更加华丽。

蒙古族服饰的材料多来自于当地的动植物,例如奶制品、羊毛等。

羊毛的利用率非常高,不仅可以制作衣服,还可以编织毡房和毡帐,成为蒙古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服饰的特色不仅在于其华丽的外表,更在于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蒙古族的长袍可以根据颜色的不同来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如黄色代表皇家,蓝色代表一般人民等。

蒙古族的服饰中还融入了许多宗教信仰的元素,例如天上的星星、月亮等。

服饰的图案和纹样也常常反映出蒙古族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细心品味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不难发现其中的深厚历史渊源和民族精神。

蒙古族服饰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延续。

在现代社会,虽然蒙古族人已经逐渐走进了现代生活,但他们对于传统服饰的珍视并没有改变。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活动中,蒙古族人依然穿着传统的服饰,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蒙古族服饰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不少设计师将蒙古族的传统元素融入到了现代时尚中,打造出了新颖而时尚的蒙古族服饰,使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蒙古族的服饰特点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

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

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

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

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腰带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

蒙古靴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

据季节的变化有皮靴、布靴、毡靴几种。

皮靴多用牛皮、马皮、羊皮制作,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有靴尖上卷、半卷、平底不卷、尖头、圆头几种。

布靴多以布帛、平绒布面料制作,中靿和矮靿居多,靴帮绣以图案,轻便柔软,舒适美观。

毡靴多以羊毛、驼毛擀制而成,保暖耐磨损,一般多在隆冬时节穿用。

蒙古靴类型又根据靴靿的高矮,分高靿、中靿、矮靿几种。

皮靴一般采用特殊工艺把所需图案,如二龙戏珠、珠宝连城、蝙蝠、云纹、回纹、草纹、万字、蝴蝶、花卉等图案轧、贴在靴靿或靴帮上。

布靴的靴帮、靴靿大多刺绣或贴绣精美的花纹图案。

目前流行在民间的蒙古靴式样有七、八种,主要有军样靴(大板尖)、抓地虎、皂样靴(鸡蛋头)、武步员(朝靴)、大仙靴、三抱靴(小板尖)、八宝靴(童靴)、皮马靴(高靿、半靿)、布绣花靴(半靿)。

蒙古族男士服装

蒙古族男士服装

蒙古族男士服装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男士服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从蒙古族男士服装的历史渊源、种类、特点和现代发展等方面展开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

一、历史渊源蒙古族男士服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草原部落时代,那时候的蒙古族人们以游牧为生,衣食住行都与草原息息相关。

由于草原气候寒冷,蒙古族男士服装主要以皮毛为材料,宽大、厚实、保暖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在元代,蒙古族人统一了中国,其服装也开始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汉化趋势。

到了清代,蒙古族服装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基本形态,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二、种类蒙古族男士服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蒙古袍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士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由一块矩形布料裁剪而成,无领子、无袖子、无扣子,一般长及膝盖,宽松舒适。

蒙古袍上有花纹、刺绣和银饰等装饰,颜色以深蓝、黑色和棕色为主。

2.马褂马褂是一种短衣,通常只长到臀部,与蒙古袍相比,更加修身,适合搭配蒙古裤穿着。

马褂采用的材料多为绸缎或锦缎,并配以金银丝线绣花图案,颜色鲜艳明亮。

3.蒙古裤蒙古裤是一种宽松的长裤,与西方的宽松裤相似,但腰部较高,可以保护腰部和肚子不受寒冷侵袭。

蒙古裤也是蒙古族男士服装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通常与蒙古袍、马褂等其他服饰搭配穿着。

4.蒙古长靴蒙古长靴是蒙古族男士服装中最具特色的一种鞋子,它采用牛皮或马皮制成,高及小腿,可以保护腿部不受寒冷侵袭。

蒙古长靴的鞋底较厚,可以让穿着者在草原上行走更加稳健。

三、特点蒙古族男士服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宽松舒适蒙古族男士服装一般都比较宽松,不仅方便活动,还可以保暖。

蒙古袍、蒙古裤等服装的宽松设计,也符合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

2.皮毛材料蒙古族男士服装的材料以皮毛为主,这是因为草原气候寒冷,皮毛具有保暖的特性。

同时,蒙古族人民以游牧为生,皮毛材料也很容易获得。

《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当代的变迁与文化价值探析》范文

《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当代的变迁与文化价值探析》范文

《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当代的变迁与文化价值探析》篇一一、引言科尔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是蒙古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文化,其中,科尔沁蒙古族服饰作为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在当代的变迁及其文化价值。

二、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历史与特点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其服饰以华丽、典雅、大方著称,色彩鲜艳,图案丰富。

传统科尔沁蒙古族服饰主要由头饰、袍服、腰带、裤子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装饰和工艺。

头饰以各种宝石、银饰等为装饰,彰显出蒙古族人民的富贵与优雅。

袍服则以长袍为主,宽大舒适,色彩丰富,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

腰带和裤子则以皮质或布质为主,结实耐用,具有实用性。

三、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当代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当代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的材料,如尼龙、化纤等。

这些材料不仅使服饰更加耐用、易清洗,还为服饰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和样式选择。

其次,在款式设计上,当代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更加注重时尚与实用性的结合。

设计师们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和流行元素,使服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此外,在穿着场合上,科尔沁蒙古族服饰也逐渐从传统的草原牧区扩展到了城市、舞台等更多领域。

无论是参加节日庆典、婚礼等特殊场合,还是日常穿着,科尔沁蒙古族服饰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四、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价值科尔沁蒙古族服饰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次,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丰富多彩的图案和装饰,也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在艺术价值、民俗价值、旅游价值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蒙古新娘服饰描写

蒙古新娘服饰描写

蒙古新娘服饰描写1、蒙古族女子的服装(1)蒙古族女子的服装,基本形制为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端呈马蹄袖。

已婚妇女袍服外面还配有长、短不同款式的坎肩。

(2)蒙古姑娘,冬天的装束像小伙子,这样能够便于参加各种户外劳动。

春秋季节穿着简单窄边儿的布、锦袍子,夏季普遍穿白、粉、绿颜色的衬衫或单袍。

(3)姑娘人家一般不穿开衩袍子和直襟坎肩儿,她们的日常外套主要是大襟坎肩儿和右衽袍子。

(4)蒙古族服饰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

2、蒙古族女子的头饰蒙古族女子的头饰,基本样式分两大类,即“上忽”或“西博尔格勒”。

(1)把封发从中间分梳为两半,后脑处盘团,戴发簪、额箍、垂饰、耳坠等打扮称作“上忽”装饰。

妇女平常戴头巾时,一般都兜住全部头发,但有些地方,梳“上忽”发式的妇女有露出头顶的习俗。

“上忽”发式的妇女冬天多数佩带耳套。

中年妇女把头巾留角系扎或仿作圆顶帽系戴。

老妪则把巾角系在后脑处。

(2)把头发分梳两股辫子,下垂于胸前,头顶戴发套称为“西博尔格勒”装饰。

3、蒙古族女子的发饰蒙古组的小姑娘比起小男孩儿,其装束灵巧精致,发型为贴别、牛角和很多小辫儿。

长大到十三岁时,改变发型,一般梳不开封的独辫子,下垂于后背,并带金、银、玉石耳坠。

蒙古人称作“乌丝台忽很”或“格吉各图”(有发之女,区别于已婚女子)。

有的地方,姑娘长到十六岁时,有头戴珊瑚额箍或戴面纱的习俗。

4、蒙古族女子戴帽子的习俗(1)蒙古族未婚女子,尤其是少女,一般不戴帽子。

她们用粉、白、绿颜色的丝绸巾裹眉毛以上的头部(露出头顶),然后系一活结,下垂于脑后或右鬓角处。

(2)岁数大一点的未婚女子,使用的头巾要长一些,下垂部分能到腰节处。

(3)已婚妇女平时也不戴帽子,只有在庄重或重要场合才戴帽子,其形状和颜色与男人的帽子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有些地方也有妇女戴圆顶帽子(俗称瓜皮帽子)和尤登帽子的习俗。

5、蒙古族女子的饰品(1)蒙古族女子的饰物主要有绿松石或玛瑙项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研究报告
研究问题:
为什么各个名族的衣服是不同的,男女服饰有什么特点?
研究的过程:
1.观看各种关于少数名族的文化材料。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名族的服装。
研究成果: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
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
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
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
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保安族:
保安族男子平时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黑、白色圆顶小帽;喜庆节日喜欢穿翻领、大襟、
镶边的黑色条绒长袍,腰束15尺长的彩色长带,头戴礼帽,足蹬牛皮长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领皮袄。妇女穿大襟袄、
坎肩,多以灯芯绒为原料,喜紫红色、绿色等艳丽的色彩,并镶有花边;一般要戴盖头,姑娘戴绿的,少妇戴黑的,老
妇戴白的;少女平日梳长辫,戴彩色纱巾,节日戴红、绿色礼帽。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引以为自豪的手工艺品,也是最具
特色的佩饰,同时还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信物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其工艺精巧,外形美观,锋利耐用。

哈尼族:
哈尼族崇尚黑色,擅长用蓝靛染布,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青布或白布包头。女子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红
河等地妇女上穿右襟圆领上衣,下着长裤;墨江等地妇女上衣外套一披肩。下穿及膝短裤,打绑腿;版纳和澜沧一带妇
女穿短裙,打护脚,也有着长筒裙或褶裙的。盛行银饰,无论纽扣、耳环、项圈、手镯和胸饰,皆用银制。衣襟、袖口、
裤脚、腰带等服饰上,多有镶嵌的彩色花边和刺绣的花纹图案。

独龙族: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批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
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
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的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
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较发达,所织麻布线毯
质地优良,色彩协调,特色鲜明。

朝鲜族: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
纽扣,以长布带打结。过去习惯戴笠,现在青年男子戴鸭舌帽,中老年人戴毡帽。儿童上衣的袖筒多用色彩斑斓的"七色
缎"做料,就像彩虹在身上飘逸。女服则为短衣长裙,朝鲜族叫"则"和"契玛"。喜欢选用黄、白、粉红色衣料。朝鲜族的
鞋从木屐、草履到草鞋、麻鞋,直至近代男子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鞋头尖面跷起的船形胶鞋,无布别具一格。

总结:
各个名族的服装代表了各自名族的特色,是中国文化的文化瑰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