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演示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对命题的看法纵观整个试卷,本试卷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它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形式:这张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比如把概念及计算用填空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发展性题目的权重。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整体来说试题不是太难。

填空题共27分,判断5分;选择题共10分, 计算共计22分,操作题16分,应用题20分.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张试卷考查的知识涵盖整个教材,侧重后半部分。

计算题考查一些最间单的计算,填空1是考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2考查多位数的计算;4考查商的变化规律,5考查数的改写,6考查亿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7考查估算4.试卷特点: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二、对教材的把握本次数学试卷命题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难易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水平。

从卷面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口算、填空、列竖式计算、选择比大小、解决问题的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1)是操作与分析,(2)是列式计算。

题型分数比例比较合理。

从本次命题方向看,有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自学和迁移能力的检测,综合应用、列式计算、用字母表示数,要求学生灵活处理.第二个亮点: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思考魅力。

第三个亮点:巧设开放题目,拓展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学生能力的考查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

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四年级 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 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XX年X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XX班共X人,在本次数学期末测试中,总体情况一般,可以看出基础掌握的还有待加强,90-100有X 人,80-90有X人,70-80有X人,60-70有X人,X人不及格,及格率为XX%。

本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很多同学都能及时完成作业,个别同学由于懒惰,找各种理由晚交作业,极个别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乱写作业及其敷衍。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命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具体分析如下:1、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检测,知识覆盖面广,分布合理,题型新颖。

2、注重基本技能的考查,检测学生的计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部分题目紧扣生活实际,体现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学科整合与人文渗透。

有些试题充分整合了其他学科知识,并融入了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愉快中成长。

三、学生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1.学生在计算方面,比如210÷35用简便计算,学生容易直接当成除法竖式计算,小数点移动过程中,占位的0容易当成整数部分的0等。

2.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是很好,做题丢三落四,经常兼着半截题就跑了,单位带错,填空题当中关于平均数的问题,这道题是最有难度的,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都错了,基本都忘记加基本的2,结果答案都为7等,在问你一个小数小数的近似数是是三位小数最大最小分别是几,就容易混淆。

3.小数点移动引起数据的变化,应用到单位换算里面是一道难题,学生容易混淆,左右移变大还是变小,移几位,小数点移动以后在哪儿,搞不清楚,应用题问你前后的单位不一样,学生粗心,没有认真审题。

4.关于操作题,学生对平移和画轴对称图形掌握较好,或者是规定格子来画,画完图不再检查。

5.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租船问题,在调整的过程当中容易出错,还如何合理地去调整,他就不知道怎样去分析题目。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ppt课件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ppt课件

二、数据说话
4.实践探究
题号 失分人数
23
16
24
26
25(1) 56
5.解决问题
题号 失分人数
27(1) 66
27(2) 49
28
127
29
91
失分率 4.6% 7.4% 16%
失分率 18.6%
14% 36.3%
26%
题号 失分人数
25(2) 64
25(3) 58
26
171
失分率 18.3% 16.6% 48.6%
“留下的”是带得走的且与学习者相伴一 生的素养。素养具有稳定的特性,与人的 生命活动密不可分。
四、聚焦素养话落实
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
(2016.9.13公布)
3个方面 6大素养 18个基本点
与数学 教学息 息相关
四、聚焦素养话落实
数学教学 应有的担当
四、聚焦素养话落实
小学初中数学十大核心(概念)素养
二、数据说话
1.各年级均分、及格率统计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各年级均分、及格率统计表
年级
参考人数
均分
及格率

2209
93.71
99.05

2088
92.76
98.85

2199
88.92
97.54

2643
86.62
96.56

2871
88.38
97.74

3166
87.48
95.29
各年级均分、及格率良好,各年级数学质量较为均衡,且与往 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同类学校同一年级、同一学校不同年级……

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质量分析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考试成绩分析:本次其中考试成绩如下:四年级一班数学参考人数40人,总分3574,平均分89.35,及格率100%,优秀率85%。

四年级二班数学参考人数40人,总分3487,平均分87.175,及格率100%,优秀率75%。

透过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体上比较理想。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计算出错,影响了水平的发挥。

试卷中最不理想的是计算题和运用题。

二、教与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

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3.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三、今后讲授中的改进措施1.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

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

别的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进修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进步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态度。

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惯。

3.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

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同科教师之间互相进修,取长补短,强化研讨。

四、答卷分析(1)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较好,反映在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解答上,正确率均在90%以上。

(2)大部分教师能把握住数学的特点,加强计算的教学,学生因计算丢失分不多,但中高年级对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简便规律的使用上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3)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较以前有进步,只要部分学生在书写数量关系上出现错误;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列式,但有些同学失分失在计算上。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背景介绍
本文档对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进行了质量分析。

考试内容和分布
本次考试涵盖了下学期的数学研究内容,包括四则运算、算术应用题、几何图形等。

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如下:
- 四则运算:40%
- 算术应用题:30%
- 几何图形:20%
- 其他知识点:10%
总体表现
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总体表现较为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生表现亮点
在四则运算和算术应用题方面,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表现不足之处
在几何图形方面,学生的表现相对较差。

一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命名和特征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研究和训练。

学生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在几何图形方面的表现,建议学生参加相关几何图形知识的辅导班或进行特殊训练。

同时,建议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几何图形的教学,加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结论
通过本次数学下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在四则运算和算术应用题上的表现较好,但在几何图形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学校和老师应重视几何图形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水平。

小学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剖析一、试卷剖析1、试卷重视了基础知识和技术的观察,知识的覆盖面广,表现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促使新课程的实行,改革教课方式方法起到了踊跃的导游作用。

2、试卷重视观察学生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着重观察学生的实践着手能力和创新思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题目观察学生思想的广阔性和灵巧性,观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要讨教师在教课的平常,不可以限制与教材例题,要会进行拓展。

3、试卷的内容增强和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用运于生活,是新课程倡议的新理念,本张试卷 40%左右的试题都于生活实践有着亲密的联系,比如第二部分的题,都是着重观察了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

4、试卷重视观察过程于方法,浸透数学思想,比如第二部分的条形统计图就要讨教师在平常的教课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答卷状况剖析1、计算题、从答题状况来看,大多半学生口算正确率很高,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有必定的计算技术。

部分学生属于马虎不可以正确解答。

特别是笔算除法出现的错误比许多,还有简易计算出现的错题许多。

说明平常训练正确率提升的不够,有待于此后落实到人。

2、填空题、判断、选择主要测查数的观点、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

从卷面答题状况看,大多半学生已经掌握,而且有必定的剖析、判断、选择能力。

一部分学生失分的原由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没有掌握,单位的换算不正确。

此中判断题的第二题是观点性的,学生混杂不清,多半学生都判断错了,说明平常只主重知识的训练,忽视了观点性的叙述和知识的拓展。

3、应用知识。

学生错的比许多,平常再讲堂上只着重讲解知识,缺少对照性知识的形成,造成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巧运用。

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出题来看,都是平常知识综合组合形成的试题,但从答卷来看,有80%的学生会剖析、解决问题,但从正确率来看,马虎的学生比许多。

三、获得成绩的原由1、经过此次答卷的状况来看,学困生能够主动的去达成卷面的任务,相信在平常的讲堂上,教师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鼓舞学生独立思虑,指引他们相互沟通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发布自己的看法,鼓舞学生勇敢怀疑,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年级数学上期末质量分析下载打印版

四年级数学上期末质量分析下载打印版

四年级四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一、基本情况四年四班级共有63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35人,平均分55.5分,及格率为55.6%。

二、总体分析通过本学期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三、试题分析这次考试共有四大题,五种类型。

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

题型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识,能够适合大部分学生,是一份面对全体学生的试题。

(1)重点突出、关注能力。

试题设制侧重于本册的重点内容,突出了知识的重点性,同时注意到学科的系统性,适当增加了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内容,较好地体现了突出重点,关注能力的考查思路。

(2)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目标之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成。

如:试题中的第三题就是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垂线、平行线和画角。

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检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卷面分析1、对于基础知识,选择题的第四题,部分同学依然用28乘104,却没有运用我们所学习过的估算,转化为30乘100,就比较简单。

2、填空题14题,大部分同学依然是直接55乘55等等,直接用笔算而不是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这些都说明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存在差异。

3、孩子的作图习惯不好,比如作图题15题,在一个圆盘中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平角,一个周角,大部分同学虽标出弧线,但是没有指出是什么角,或标出度数,属于作图不规范。

5、在应用题方面,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楚,计算粗心等。

如解决问题23题。

五、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总体反映出纯朴、可爱、调皮的性格。

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分析能力却弱于男生。

小学小学四年级的的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小学四年级的的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剖析毛永珍一、考试基本状况本次数学期末考试,我班参照人数为 22 人,总分 1209,均匀分 57.6 全班最高分 97 分。

优异率为 23.8%;及格率为 47.6%。

从试卷试卷整体剖析,命题点多、面广,难度适合,着眼于基本要求,考察大面积学生的基础状况,尽可能把各单元所学过的重要观点、数目关系以及基础性的知识融合此中,整份试卷命题找准大多半学生都能达到的底线,使大多半的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取成功的愉悦、对数学产生浓重的学习兴趣。

二、考试状况剖析卷面书写工整,观点、计算、实践与操作、解决问题四部分经过率都超出了 85%,学生掌握优异,特别是计算部分经过率都达到了 93%.。

这学期经过全凯旋生的努力,全班只有一人未达标,这是最大的进步。

各题失分剖析三、存在的问题(1)提升讲堂教课质量教师缺少课前对教材研究,一些知识没把准教课的、难点和要点点。

假如新授内容对学生脑筋中没起清楚的知识构造,此后即便多次“炒夹生饭”,也很难的。

(2)学困生固然有必定进步,但计算、解决为题仍是大批丢分,仍是要重视学困生的帮辅,每日的知识点、,每日掌握,不积攒问题。

(3)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得增强训练。

(4)审题认真,小数计算要小数点对齐,应用题剖析不会抓要点词等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策略方面要增强培育。

三、整顿举措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

教材是我们的教课之本,在教课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浸透教材的要点、难点,不忽略有些自己认为没关紧急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知识的过程。

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求在教课中让学生操作、实践、等活动地感知,使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过程中,获取知识、能力。

才能真实属于的“活用”知识,贯通融会、灵巧应用的。

3、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育。

新教材的教课内容比过去教材的思想要求高,灵巧性强,仅用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可以解决问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9
7
8
7
41
总失分
23
22
14
24
29
112
失分率
15.97 ﹪
14.96﹪
10.61 ﹪
16.00﹪
20.57 ﹪
15.69﹪
错误原因有:1.忘记画垂足符号;2.画得不精确,3.估计不出那条最短。 改进措施:今后在讲解这一类型知识时多关注学困生,加强概念的理解。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总计
应得分 96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总计
应得分 240
245
220
200
235
1140
失分 人数
22
17
19
29
20
107
总失分 28
45
24
52
8
157
失分率
11.67 ﹪
18.37 10.91


26.00 16.80


3.40﹪
错误原因: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 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有的忘了除以六,大多数学生是六个 加数相加的结果出错。说明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比较差。
改进措施:今后加强求平均数的训练。
原因分析:部分学生试商、调商的规律还没有掌握。 改进措施:今后知道了试商调商的规律,还要在计
算中慢慢体会如何正确应用,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
错误原因: 对平均数的概念没有完全理解或者 理解得比较片面。
改进措施: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 解概念并学会灵活运用概念。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演示文稿演示
一、基本情况 2017年1月9日-10日对四年级进行了期末检测,全年 级应考248人,本次检测参考人数238人,均分89.45, 及格人数235人,及格率98.74%,优秀人数153人, 优秀率 64.29% 。
试题共三个板块: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解决问
题。题型设计呈综合化趋势,立足课内,取材课外, 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1、具有时代特点。能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 和所具有的能力,重视数学计算能力的考查,突出对 学生数学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 性,难度适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错误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 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 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 改进措施: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 己的思路。
2、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注 重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四年级期末考试情况
班级 四(1) 四(2) 四(3) 四(4) 四(5)
优秀率 64.58% 61.22% 70.45% 62.00% 63.83%
合格率 100% 97.96% 100% 96.00% 100%
均分 89.04 89.08 90.59 87.36 91.38
分差 2.34 2.30 0.79 4.02 0.00
名次 4 3 2 5 1
班级差距
期末考试在分差范围内的班级
班级
分差 期末
四(1)
2.34
四(2)
2.30
四(3)
0.79
四(4)
4.02
四(5)
0.00
典型错题分析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总计
应得分 144 147
132
150
141
714
失分 人数
98
88
100
94
476
失分 人数
18
25
18
27
21
109
总失分 36
50
36
54
42
218
失分率
37.50 ﹪
51.02

40.91 54.00


44.68 ﹪
45.80﹪
错误原因: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问题的能力.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 思路。不仔细审题造成判断失误,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 说说自己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