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系膜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疾病简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是依据光镜下病理改变特征命名的,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高度增生,系膜细胞插入至毛细血管壁并致使其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
由于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增生及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不再呈现均一性,而呈分叶状,因此也称之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分叶性肾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浮肿),可伴有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MPGN的重要血清学改变,过去也曾以“低补体性肾小球肾炎”作为临床诊断。
部分可以继发于其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炎病毒感染等,此种情况下称之为继发性MPGN。
也有部分找不到其它疾病,此种情况下称之为特发性MPGN。
MPGN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预后不良,部分患者可以进展至尿毒症,但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因此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疾病分型根据光镜下肾小球形态改变,尤其是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和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不同,将MPGN分为3型:Ⅰ型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襻内皮下,典型改变为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显著增生扩张,插入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呈双轨现象,也称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也表现为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内皮下;Ⅱ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膜内,典型改变为肾小球基膜弥漫性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插入不明显,电镜下大量缎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膜致密层内,因而称为致密物沉积病(dense deposit disease,DDD);Ⅲ型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上皮下和肾小球系膜区,光镜下病理改变与Ⅰ型表现相似。
又可分为两个亚型--Burkholder亚型和Strife-Ander亚型。
肾疏宁防治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的肾小球病理形态研究

【 b tat Obet e T bev ee et f hnh nn eot no ea g meu s ein f eaga A src 】 jci : oosret f c o es uigD cci nrnl l rl s so sni v h f S o o ul o m l
t e e g o p n t e r p r t n . n l so :h n h nn c c in c n al va et e p t oo ia h n e f e a h s r u si h e a ai s Co c u i n S e s u ig De o t a l it h ah l gc lc a g s o n l o o e r go r l s lme u u .
由 中 国 医学 科 学 院 血 液 病研 究 所 提 供 。 肾疏 宁 由 生黄 芪 、 胡 、 柴 黄 芩 、丹 参 等 组 成 ,药 材 购 自天津 中医 学 院 第 一 附属 医 院 中药 房 .按 比 例 称取 后 加 水 浓 煎 提 取 生 药 质 量 浓 度 为 25 / . . g 0 mL 由 天 津 中一 制 药 厂 煎 制 。 苯那 普 利 由北 京 诺 华 制 药有 限公 司 生 产 , ¥ 金 项 目: 津 市 自然 科 学基 金 资 助 项 目( o 2 6 1 1 ) 基 天 N . 3 15 1 0
Ms G as rn l lm rlsls n n p i tern l nui . h r ees m t i i l i e n e a n P N rt e a g euu i s dr a a ijr s T e w r o es t t a d f e c s mo g o e o a e rh e e e a sc f r
肾炎清片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2例临床观察

22 观察指标 观察 治 疗前 后 的 尿 常规 、 R C计数 、4 尿 B 2 小时尿蛋 白定量等有关实验室检查指 标 。 23 统计 学方 法 .
3 结 果
胞 增 生 和 不 同程 度 的 系 膜 基 质 增 多 为 主要 特 征 的 原 发 性 肾
小球 疾病 , 按免疫 病理 又可 分 为 IA肾病 和 非 IA肾病 , g g 多 以 肉眼血尿 和镜 下血 尿为主要 表现 。 目前非 I 肾病西 J
酸镁 压 片 、 衣 , 得 。治 疗 组 除 常 规 控 制 活 动 量 、 压 、 包 即 降 利
治 疗 前 后 比 较 △ P <00 , .5 △△P <00 ; 对 照 组 比 较 *P < .1与
00 . 5.** P <0 0 .1
尿及补充 必需 维 生素 外 , 肾炎 清 片 ( 院制 剂 室生 产 提 予 我
见表 2 。
表 2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尿 R C计 数 、4 B 2 h尿 蛋 白定 量 比较 ( ±s )
2 方 法
2 1 治 疗 方 法 .
肾炎 清 片 制 备 : 芪 8% 、 母 草 8% 、 茅 根 40 、 黄 0 益 0 白 0 g 扁
蓄 4%、 0 瞿麦 4% 、 0 小蓟 4% 、 苇 1% 、 0 石 6 地榆炭 10 、 2g 土大黄 4%、 0 甘草 4 g取 上述 药材加水煎 煮 3次 , J, 0 合并 煎煮液过滤 , 浓缩至清膏 , 加适 量淀 粉制 粒。7 ℃ 以下低 温干燥 , 0 加硬 酯
供 )8片/ , /。对 照 组 只 予 常 规 治 疗 。3个 月 为 1个 , 次 3次 d 疗程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 1
34 不 良反 应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临床表现】
1.发作性肉眼血尿常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泌尿道和皮 肤感染后出现,与呼吸道感染间隔时间很短(24-72小时,偶可更 短)即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天。肉眼血尿消失 后,尿中红细胞可消失,或转为镜下血尿。尿中红细胞以变形红 细胞为主。肉眼血尿可反复发作。
2.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无症状性蛋白尿常在体检时发现,多见于儿 童及青年人。
3.薄基底膜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有阳性家族史。 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阴性,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 薄。
4.慢性酒精性肝硬化半数以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肾活检可见以 IgA为主的免疫球蛋沉积,依据肝硬化存在进行鉴别。
5.其他狼疮性肾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肾脏免疫病第四节IgA肾病 理也可显示IgA沉积,可结合其各自临床特点进行鉴别。
本病与中医学中的“肾风”相似,可归属于“尿 血”“水肿”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IgA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可能与感染有关。多数患者发病前有 呼吸道或第四节IgA肾病消化道感染,之后出现血尿。IgA肾病患者血 清中IgAl较正常人显著升高,肾小球系膜区有IgA免疫复合物或多聚 IgAl的沉积,IgA免疫复合物及多聚IgAl与肾小球系膜细胞有较高亲和 力,与系膜细胞结合后,诱导其分泌炎性因子、活化补体,导致IgA 肾病的发生。另外,不同族群中IgA肾病发病率,病情进展速度和临 床表现有较大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IgA肾病的发病。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以尿血为特征,是由于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邪热 入内、迫血妄行,阴虚火旺、灼伤络 脉,脾失统摄、血溢脉外,肾失封藏、 精微下泄而发病。
1.风热扰络
肾小球he染色形态学

肾小球he染色形态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肾小球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肾脏的滤过单位。
肾小球结构包括毛细血管病变、系膜区及鲍曼囊。
染色形态学是通过染色技术观察肾小球的结构和组织学细胞学特点,对于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肾小球he染色形态学作为常规的组织学染色技术之一,常常用于观察肾小球的形态学特点。
HE染色是指用赛莱明了,氯胺酮,乙醚进行染色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通常显示细胞核呈蓝色、胞质呈粉红色。
这种染色方法在观察组织形态和结构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病理诊断中。
在HE染色下观察肾小球,我们可以观察到毛细血管病变的不同类型,包括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肾小球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有助于医生进行病因学分析和疾病诊断。
除了毛细血管病变外,HE染色还可以观察到肾小球系膜区和鲍曼囊的结构。
系膜区是肾小球内的细胞间质区域,包括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和免疫细胞等,起着支持和调节作用。
HE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系膜区的结构和组织学变化,如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加等,有助于判断肾小球疾病的病变类型。
鲍曼囊是肾小球内的尿血管腔,是尿液产生的地方。
HE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鲍曼囊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袢、锥体、管腔等部分。
通过观察鲍曼囊的形态学特征,可以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泌尿功能是否正常。
肾小球HE染色形态学是肾小球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肾小球的形态学特征,可以及时发现肾小球病变的不同类型和程度,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对肾小球HE染色形态学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对于提高肾小球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帮助。
【2000字】第二篇示例:肾小球是肾脏的结构之一,是肾脏进行血液过滤的地方。
在肾小球中,有许多细胞和结构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1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 肾小球疾病
(glomerular disease)
又称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和改变为 主的疾病。
分为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遗传性肾炎
通常所说的肾炎一般指原发性肾炎, 也是本节主要的讨论内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大量肾活检的病理检查和实验性肾小球肾炎研
病理类型为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 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等改变后,迅速出现 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 衰竭。
病理类型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3、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性肾小 球肾炎;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膜 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 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正常肾小球 急性肾炎肾小球
正常
轻度
重度
肾小管: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变 性,肾小管管腔内可出现由蛋白、 细胞等集聚而形成的圆柱状的管型, 如蛋白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 管型和颗粒管型。
肾间质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炎细胞 浸润。
免疫荧光检查
肾小球内有呈颗粒状1gG、1gM和补体C3的沉积
电镜观察
型的颗粒状荧光。
(2)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3)预后
膜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长,对肾上 腺皮质激素不敏感,近半数病人持续出现蛋白尿, 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出现慢性肾衰竭。
2、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itis)
因光镜下肾小球改变不明显,而肾小管上皮细胞 内 有 大 量 脂 质 沉 积 , 又 称 脂 性 肾 病 (lipid nephrosis)
阿魏酸钠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阿魏酸钠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的疗效
刘革非
( 成都新】目的 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 探究分析其效果。 方法 选择8 4 例重度 系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均为2 0 1 4 年4 月_  ̄ - . 2 0 1 5 年5 月本院收治的患者 , 以随机投掷的分组 方式分成 试验 组与对照组, 平均每 组4 2 例, 对 照组 采用常规 治疗 ,试验组加 用阿魏酸钠 ,并分析 两组患者 治疗后 的疗效 。结果 试验 组的 有效率 为9 5 . 2 4 %,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选择8 4 例重度系膜 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 患者作为本 次研究对 象, 均为2 0 1 4 年4 月至2 0 1 5 年5 月本院收治 的患者 , 以随机投掷 的 分组方式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 , 平均每组4 2 例, 所有 患者均经临 床确诊 , 排除其他 继发 性引起 的疾病 以及沟通 障碍患者 , 其 中1 4 例为隐匿性 肾炎综合征 , 3 1 例为 肾炎综合征 ,其余3 9 例为原发性 肾病综合征。试验组女1 9 例 ,男2 3 例 ,年龄 1 4 — 7 0 岁 ,平均年龄 ( 4 2 . 3±2 7 . 8 ) 岁; 对 照组女 1 8 例, 男2 4 例, 年 龄1 5 — 6 9 岁, 平均年龄 ( 4 2 . 4± 2 7 . 3 ) 岁。 两组患者的病症、 治疗时间 以及年龄比例等基本 资料无 明显差异, 具有可 比性( P > O . 0 5 ) 。 1 . 2 方法 8 4 例患者对治疗方法均知情 同意 , 并签署相关协议 。对照组 采用常规 的方法进行治疗 ,制定适合 患者病情 的饮食 ,如给予 2 5 ~ 3 5 g , d 的优质蛋 白, 低脂 , 低盐 , 每 日氯化钠摄人量 ≤5 g / d , 常规 采 用利尿剂 、 抗凝剂 、 激素等对症 , 并服用泼尼松 ( 新 乡恒久远药 业有 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 4 1 0 2 0 2 1 0 ) 0 . 5 i t - g , k g , d ,早上 口服为 宜, 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将药量逐渐 降低 , 再 将0 . 4 g 环磷 酰胺 ( 江苏 恒 瑞 医药 股份有 限公 司生 产 ,国药准 字 H 3 2 0 2 0 8 5 6 )与5 0 0 m l O . 9 %的氯化钠溶液混合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 l  ̄/ 2 w,累积量为 6 8 g 。试验组患者在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阿魏酸钠 , 将0 . 3 g 阿 魏酸钠 ( 重庆莱 美药业股份有 限公 司 ,国药准字 H 2 0 0 5 6 2 8 1 ) 与 2 5 0 m l 0 . 9 %的氯化钠 溶液混合为 患者进行 静脉滴 注 , 1 次/ d , 两 组 患者 均 治 疗4 0 d , 即一 个 疗程 。 1 . 3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 : 患者的血尿 、 蛋 白尿 等症状完 全消失 , 血脂指标与 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 尿蛋 白定量< O . 2 g / 2 4 h ; 部分缓解 : 患者 的血 尿、 蛋 白尿等症状部分 消失 , 血脂指标 与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9 朱卫平 .小柴胡汤加 味治疗慢 性疲劳综合 症 1 8例 [] 1] 2 J .实用 中
医 内科 杂 志 ,0 5 1 ( ) 14 15 2 0 ,9 2 :5 ~ 5 .
[o 张彩等 . 2] 抗疲劳复方筛选及 抗小 鼠运 动性疲劳 的机制研 究 [] J.
Tr n lto a e ii , 0 6, 3 . a sa in l M dcne 2 0 4: 4
击或大剂量激素 冲击 , 具体 依病情 而定 。来 氟米特 对控制 蛋
[ 6 孔筠 等 .中 医药 浴 疗 法对 慢 性 疲 劳 综合 征 睡 眠 障 碍 的 干 预 1] 研究[] 北京 中医药 ,0 0 2 () 4 2 9 . J. 2 1 ,9 7 :9  ̄4 5 [ 7 樊幼林 等 . 1] 龟鹿二仙胶治疗气血两 虚型慢性疲 劳综合征 [] 四 J.
1 8 6 3 8 9 4( ): 0 .
[ ]e n g . ea g l e rle t nJ l vs,0 1 2 . 2 Jn i s B m sn i lpo f ai c n n e 4 :5 5 n R aC l ir o ii t [ ] h r Je a P to g f h e hic y do i rn J. 3 C ug ,t 1 a l yo te p r i sn rme n h de [] . h o n t ic l
尽相 同, 一定程 度上 影响 了对作用 机理 的评价 。另 一方 面体 内系膜细胞 、 细胞外 基质 与细胞 因子 是一个 立体 的网络 状相
互作用 的关 系, 如何进 一步 、 深层 次、 多方 位地研 究 中药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