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论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

论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

论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的研究是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老挝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而展开的一项重要研究。

随着中国与老挝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老挝语的教学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高校老挝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师资短缺、教学资源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深入研究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探讨优化对策,提高老挝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问题,本文将对高校老挝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建议。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提升高校老挝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可以为高校老挝语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高校老挝语教学进行探讨,希望为高校老挝语教学的优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建议。

研究目的包括:一、了解当前高校老挝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现状;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资源有限、师资队伍不稳定等;三、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老挝语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老挝语人才,推动老挝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提升,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最终,本研究对于推动高校老挝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学资源目前,高校老挝语教学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摘要】初级班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对于“再”和“又”的误用以及能愿动词连用的错误倾向。

这些偏误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问题,也可能影响他们的语言交流和理解能力。

本文通过对初级班留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策略:通过语境理解辨析“再”和“又”的用法,以及搭配语法规则讲解能愿动词连用的正确用法。

规范和纠正这些语言偏误对于初级班留学生的语言提升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避免这些常见错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对这些偏误的规范和纠正,可以有效提升初级班留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使他们在留学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流利地表达自己。

【关键词】初级班留学生、再、又、能愿动词、偏误、分析、教学策略、语境理解、句子结构、规范、纠正、教育者、教学方案、语言偏误。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其中初级班学生群体也迅速增长。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初级班留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特定的语言偏误,其中包括对“再”和“又”的误用以及能愿动词连用的错误倾向。

这些语言偏误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有效沟通。

在传统语法教学中,对于“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的规范使用往往被忽略,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错误。

有必要对初级班留学生对“再”和“又”的误用情况以及对能愿动词连用的错误倾向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规范和纠正。

通过深入研究初级班留学生的语言偏误现象,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者在教学中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本文旨在探讨初级班留学生在“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方面的偏误规范,为语言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初级班留学生在使用“再”和“又”以及能愿动词连用时常见的偏误情况,分析他们在句子结构上的错误倾向,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研究结合老挝留学生的发音特征及其汉语语音偏误,提出了“汉语发音习得等级”的定义,对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做了详细设计和分析,同时引入联动和反馈机制以科学、高效地评价老挝留学生的汉语发音水平。

标签:老挝留学生发音特征汉语语音评价体系语音偏误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与老挝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汉语在老挝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老挝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汉语教学。

汉语是老挝青少年学习的热门语言,老挝青年掌握汉语者具有更加明显的就业优势,学习汉语者越来越多,汉语教学在老挝形成不断发展的态势[1]。

目前,针对老挝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老挝留学生在汉语发音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用普通话与授课教师之外的中国人交流非常困难,经常产生交流障碍,严重阻碍并制约了老挝留学生的汉语交流与学习。

传统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2]忽略了外国留学生发音的特殊性,缺乏特殊性评价标准,不适应留学生对汉语语音学习的需求。

基于老挝留学生发音的汉语语音评价体系是一个全方位衡量和评价老挝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程度和质量高低并且反馈发音指导建议的智能化系统,可用来提高老挝留学生的汉语发音正确率,使其能更好地掌握汉语发音的方式、方法。

二、理论及技术基础(一)老挝留学生汉语发音偏误研究成果自老挝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以来,国内外语音学专家对其发音偏误进行了大量研究,总体来说,偏误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辅音方面:部分“ch、c、l”发成“x、s、sh”,部分“r”发成“l”,部分“f”发成“p”。

2.元音方面:把“ü”发成“u”,把“iong”发成“ong”,把”ue”发成“ie”[3]。

3.声调方面:发阴平调时,有时调值不够高,容易发成中平调33或44。

发阳平调时,发声起点较低,平调时间较长再上扬,上扬的高度不够,调值约为224,听感上类似上声。

浅析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2019年精选文档

浅析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2019年精选文档

浅析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一、不同学习者语音偏误类型分析(一)辅音偏误辅音从音理上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因而,我们从这两部分来讨论外国学生汉语语音的偏误。

在发音部位方面,外国学生容易出现舌尖后音、舌面音和唇齿音的偏差,其他的双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根音的部位偏误较少见。

舌面音,即j 、q、x 这组辅音发音偏差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舌尖前音z、c 、s 鄂化后接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如把“线”发成“ si àn”。

另一类偏误则是把舌面音发成舌间后音zh、ch、sh。

唇齿音f ,是日韩学生的发音难点。

日本学生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往往把唇齿音f 发成双唇擦音[ ф] (俗称“吹火音”)。

在发音方法方面,由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母语发音中都没有“送气/ 不送气”区别,导致“送气/ 不送气” 成为最大的发音难点。

其次是“清/ 浊”的区别,由于某些语言中不存在声调,在控制音调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需要依靠嗓音的连续性来控制音调,这也造成了语音的过度“浊化”。

另外则是擦音和边音的区别。

日韩学生容易出现[l](边音)、[j](半元音)的偏误,西方学生容易出现圆唇化倾向。

普通话中的r ,也容易给外国学生带来困惑。

(二)元音偏误在外国学习者的元音偏误主要出现在“紧/ 松”、“圆唇/ 展唇”两方面。

汉语普通话存在呈现出元音偏紧的倾向,而韩语和日语的元音系统明显比汉语普通话要松的多。

如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次高元音i 、u、ü常见偏松的倾向。

“圆唇/ 展唇”的偏误,不仅在于“圆/ 展”的程度,还在于舌位跟唇形的综合效应。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i 的偏误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受汉语拼音的声母暗示,发成了i[i] ;另一种则是偏松,向央元音位置靠近。

普通话的儿化音(舌尖央中卷舌元音e),则要使学习者明确发音时有卷舌的动程,并不是恒定的。

(三)声调偏误声调是汉语音系的一大特点,也是外国学习者的另一大难点。

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文档

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文档

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文档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引言“声调”这一术语,是由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

在《语言问题》中指出:声调是“利用嗓音的高低的音位来辨别字的异同”。

而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一书中则认为:声调是“由元音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的”。

(赵元任,《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一期)当然,本文讨论的音调是绝对不包括轻声音节的。

一、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1.泰语和越南语和汉语相似的地方在于三者都是有声调的语言。

通过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平调的声调低,四声调不够简洁、干脆,大多过于冗长。

也可以这样说,泰国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即:阴平的声调常常发不上去,不够高,如“家”“依”“屋”“间”“微微”“崩塌”等阴平字,发音时的声调都低于汉语的一声调,调值也根本达不到标准的55。

除此之外,与汉语不同的还有第三声调,通常来说,泰语的第三声调是降调,而汉语的降调是第四声调,即去声声调,它的发音特点是声调由高突然降到很低,非常短促但是又特别有力。

所以泰国留学生在遇到汉语声调的降调发音时,本能地会用母语的第三声调代替,结果就会导致发音时把第四声调过分地往下降,致使音节发音时间拖拉得太长,给人一种“似像非不像”的感觉,造成“洋腔洋调”的发音。

2.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第四声声调较高或者有个别的音节发成平声,而汉语的第二声调又太高,起点不够降,上声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瞬间发音并且有爆破力,在发第三声调的音时,前面的部分音节拖拉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尾音上升的过程就过于短小、简洁,并且同时也造成了上升时间的仓促,还有的甚至在发音时只是往下降低声调而从来不往上上升声调等等诸多问题。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第一声调的效果较好,只是稍微比汉语的第一声调偏低,其他的问题都还不存在。

老挝留学生汉语多项定语偏误分析

老挝留学生汉语多项定语偏误分析
关 键 词 :对 外 汉 语 ; 定语 ; 多 项 定语 ; 偏误分析 ; 老 挝
网络出版 : 本文已由中国知网( h t t p : / / w w w. c n k i . n e t /) “ 学术期 刊优先数字 出版平 台” 优先出版。 薄 巍. 老挝留学 生汉语 多项定语偏误分析 [ J ] . 西南 石油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 0 1 3 , 1 5 ( 3 ) : 1 0 4—1 1 1 .
第 1 5 卷 第 3 期
2 01 3钲
西 南 石油大 学 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m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D O I : 1 0 . 3 8 6 3 / j . i s s n . 1 6 7 4— 5 0 9 4 . 2 0 1 3 . 0 3 . 0 1 9
Vo l _ 1 5 No. 3
Ma v . 2 01 3
5月
文章编号 : 1 6 7 4—5 0 9 4 ( 2 0 1 3 ) 0 3— 0 1 0 4— 0 8 中 图分 类 号 : H1 9 5
文献标识码 : A
老挝 留学生汉语 多项定语偏误分析
薄 巍
( 云南 大学旅游文化学 院, 云南 丽江 6 7 4 1 0 0 )
并列 关系 的多项 定语 是 由几个 并列 关 系 的定 语 来修 饰一 个 中心语 。老 挝语 定语 与 中心语 的位 置与 汉语 的定 中位 置 相反 , 但 由 于 多项 定 语 之 间是 并 列 的关 系 , 因此 从 它们离 中心 语 的远近 来看 , 老挝 语并 列关 系的多项 定语 与汉 语并 列关 系 的多项 定语 的顺

老挝语学习中如何规避常见的学习误区

老挝语学习中如何规避常见的学习误区

老挝语学习中如何规避常见的学习误区在学习老挝语的过程中,许多学习者可能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

为了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学习老挝语,我们有必要了解并规避这些误区。

误区一:过度依赖中文谐音很多初学者在学习老挝语的发音时,喜欢用中文谐音来标注。

虽然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记住一些单词的发音,但从长远来看,它会严重影响发音的准确性和纯正度。

因为中文和老挝语的语音系统存在很大差异,中文谐音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老挝语的音素和语调。

例如,老挝语中的一些特殊元音和辅音,用中文谐音很难准确表达。

要规避这个误区,我们应该多听、多模仿老挝语的标准发音。

可以通过听老挝语的音频材料,如歌曲、广播、电影等,让耳朵熟悉老挝语的语音特点。

同时,要勇敢地开口练习,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

误区二: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有些学习者认为学习语言就是要大量背诵单词和语法规则,然而,这种机械的记忆方式往往效果不佳。

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很容易遗忘,而且在实际运用中也无法灵活运用。

对于语法规则,如果只是生硬地记住,而不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用法,也难以正确地组织语言。

为了避免这个误区,我们应该将单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

通过阅读老挝语的文章、句子,或者用单词造句等方式,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语法,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际的写作练习来巩固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语法规则的用法和意义,而不是仅仅记住条文。

误区三:忽视口语练习不少学习者把重点放在阅读和写作上,而忽视了口语的练习。

然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如果口语能力不足,就无法真正地运用老挝语进行有效的沟通。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要创造机会多说多练。

可以参加语言交流活动,或者与老挝语母语者进行对话。

不要害怕犯错,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模仿和复述来提高口语流利度。

误区四: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在学习老挝语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至关重要。

论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

论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

论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一、高校老挝语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资源匮乏当前高校老挝语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材、教师、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不足成为制约教学的主要因素。

目前,老挝语教材的数量、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科学规范的教材体系。

老挝语教师队伍稀缺,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高校老挝语教学的需求。

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教学的瓶颈,老挝语教学往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

2. 教学内容单一高校老挝语教学内容单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运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老挝语教学主要以听、说、读、写为主,但实际上,在实践中学生需要更多的口语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对与老挝进行交流的需要。

3. 教学目标不清晰由于老挝语教学资源的匮乏和教学内容的单一,高校老挝语教学的目标常常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的不清晰导致老挝语学习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也难以保持。

以上种种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校老挝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进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从而优化高校老挝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校老挝语教学的优化对策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高校老挝语教学的重要一环,要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具体,以推动老挝语教学的进程。

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应用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优化对策,可以进一步推动高校老挝语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老挝语人才,促进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高校老挝语教学的发展。

高校老挝语教学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培训、教学设备投入等各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高校老挝语教学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挝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作者:闫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10期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挝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
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留学生汉语的运用。如何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是衡量留学生
汉语水平的重要砝码。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可以找到留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学习
中的偏误来源,总结偏误产生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偏误,从而使留学生尽快掌握汉语语
音规律。

关键词:老挝留学生 语音 偏误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级20名老挝留学生,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为三年左右。采用问卷
调研的方法,发出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该问卷分别对他们在声母、韵
母、声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共设计50个双音节词语,涵盖大多数的常用音节、音调以及
多音字。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错误,按照科德的观点,学习
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包括失误和偏误两种类型。失误是偶然间产生的,而偏误是指对目的语掌握
不好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因此,在本次调查中,笔者要求受测
试者将每个词语读两遍,以保证录音分析的客观性。根据调查,老挝留学生语音偏误类型表现
如下。

一、语音偏误分析
(一)声母偏误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老挝留学生出现偏误的汉语拼音声母有10个,分别是:k、j、q、x、
zh、ch、sh、r、n、l。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生理属性。[1]发音部位不到位和发音方法使用不当
都会造成偏误。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和舌面音(j、q、x)是老
挝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将“裙子”读成“xun zi”,“青蛙”读成“xing wa”或“jing wa”,“划船”
读成“wua chuan”,“哭泣”读成“wu qi”,“女人”读成“nv nen”,“捕鱼”读成“wu yu”,“蘑菇”读成
“mo wu”,“老虎”读成“lao wu”,“柠檬”读成“ling meng”,“足球”读成“zu jiu”或“zu xiu”,“困
难”读成“hun nan”,“消失”读成“qiao shi”,“哭泣”读成“hu qi”,“开心”读成“hai xin”。此外,有
60%的学生将舌尖后音zh、ch、sh发成舌尖前音z、c、s,因为舌尖后音是汉语里非常特殊的
辅音,老挝语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辅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韵母偏误分析
老挝留学生出现偏误的韵母主要有5个,分别是:uo、iou、iao、uan、uang。
例如,将“学校”读成“xie xiao”或“xue xiu”,“后来”读成“ho lai”,“龙虾”读成“long xiei”,
“手机”读成“sho ji”,“狂欢”读成“guang huan”。

汉语中的合口呼ua、uo是老挝留学生学习的难点,汉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紧,因此,他们
在发u音的时候,圆唇程度不够,听起来韵母比较扁、松。例如,将“花生”发成“wa sheng”,
有的学生直接丢掉介音u,将“怀念”读成“hai nian”。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老挝留学生对前后鼻音韵母的掌握较好,90%以上的学生能够准确地
读出ueng、ing等复合韵母。

(三)声调偏误分析
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意思。普通话的字音包括四种基
本调值,分别是阴平(55调)、阳平(35调)、上声(214调)、去声(51调)。从调研的
情况来看,这四种调值,老挝留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误。

通过分析发现,老挝留学生声调问题主要出现在阳平、上声和去声方面。例如,有65%的
学生将“捕鱼”读成“bu(35调)yu”,40%的学生将“蘑菇”读成“mo gu(214调)”,50%的学生
将“划船”读成“hua(51调)chuan”,45%的学生将“狂欢”读成“kuang huan(35调)”,此外,
还有少数学生将“海豚”读成“hai tun(51调)”,将“骆驼”读成“luo(35调)tuo”。

在此次调研中,笔者设计了“一天”“十一”“一次”等多音字,检测发现,留学生对“一”字的
多种读音掌握较好,几乎没有出现错误。

二、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汉语和老挝语在语音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汉语有22个辅音,除了舌根音ng不能充当声
母,其余都可以。此外,汉语有不以辅音开头的音节(又叫零声母音节),如an。汉语有39
个韵母,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两大类。老挝语元音分长短两类,共29个,其中有12个单元
音,12个复合元音,5个特殊元音。当老挝语中没有对应的辅音或元音时,留学生很容易受母
语的影响,发出母语里的音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如在发舌面音时,很容易出现尖音现象,将“消”读成“siao”,汉语没有清音和浊音的对
立,只有不送气和送气的对立。[2]老挝语没有送气塞擦音q、c,容易发成x、s,因此出现了
将“青蛙”发成“xing wa”的现象,这些都是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

在声调方面,老挝属于声调母语国家,老挝语有6个声调,因此,老挝留学生在学习汉语
声调时比语调是母语(主要是印欧语系国家)的学生要容易一些。但是,他们同样也会受到母
语声调的影响。

(二)目的语负迁移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者不断地从目的语中摸索、总结、检验与修正,最终向
目的语语言规则靠近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会把新获得的语言规则不适当地扩大使
用,从而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出现泛化现象。

此次调研对象学习汉语时间为三年左右,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
汉语拼音规则和发音技巧。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套用已学的汉语语音规则,这
样便在言语交际中出现因为目的语负迁移带来的偏误。

(三)教学示范不当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自成一派,普通话虽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通用语言,但受方言的影
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中的20名留学生就读的学校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从事
教学的老师多为西南地区人。当地方言中没有舌尖后音,因此,在说普通话时有可能直接发成
舌尖前音,老挝留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受影响。

三、教学策略
(一)正确认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针对声母、韵母方面出现的偏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找到汉语
和老挝语中不能一一对应的辅音和元音,并且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先听再说”,即在学习汉
语拼音规则的基础上,了解它们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不同,再进行练习。

汉语的擦音、鼻音和边音是大部分老挝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55%
的留学生将擦音舌尖后音r发成舌尖中音鼻音n。因此,在练习这个音的时候,应该延长发音
时间,可以先发舌尖后、清擦音sh,然后声带颤动并增加发音部位的摩擦。

(二)重视语流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作用。“汉语语音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看
某个字或词的发音是否准确,更重要的是提高留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3]因此,在教学
中,教师不仅要重视音素教学,也要重视语流教学,二者相结合,不可偏废。在调研中,有的
留学生可以准确读出某个词语,但是在“常用语句问答”环节中,同样的词语却产生了偏误现
象。

(三)重视模仿,强化训练
老挝学生在中国留学,有着优越的汉语言环境,加上课堂教学,通过模仿和强化,可以不
断地纠正汉语发音问题,偏误也会随之减少。

(本文为四川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老挝留学生汉语习得及教学研究——以四川文理学
院为例”[课题编号:2014R003Z]。)

附录一:
双音节词语调查字表
水杯 苹果 邮票 本子 农民 马桶 香肠 吃饭 唱歌 书桌
帐篷 花生 洗手 肥皂 手机 睡觉 剪刀 香蕉 青蛙 裙子
足球 一天 节约 狂欢 达州 十一 灯泡 捕鱼 铅笔 蘑菇
消失 一次 卖了 旅行 排队 柠檬 老虎 海豚 划船 凳子
乌龟 本子 骆驼 蜜蜂 拖鞋 哭泣 女人 龙虾 学校 衣服
附录二:
常用语句问答
1.谈谈你高兴或者伤心的事情。
2.你学习汉语多长时间了?
3.你觉得汉语很难学吗?
4.在达州生活和学习,你觉得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不好?
5.毕业后你有什么打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肖奚强,颜明,乔倓,周文华等著.外国留学生汉语偏误案例分析[M].北京:世界图书
出版公司,2015:16.

[3]邓瑶,陈垚江.老挝汉语初学者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基于昆明学院老挝留学生
普通话语音学习的调查[J].西南学刊,2013,(1):274.

(闫伟 四川达州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63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