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预警接口 查询灾害预警内容

合集下载

山洪灾害预警等防洪管理信息上报服务接口说明

山洪灾害预警等防洪管理信息上报服务接口说明

附件3山洪灾害预警等防洪管理信息上报服务接口说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二月1.上报服务器地址目前,国家防办提供水利专网以及互联网两个服务地址入口,能够连通水利专网的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须通过水利专网服务地址上报山洪灾害预警数据,不能连接水利专网的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通过互联网服务地址上报山洪灾害预警数据。

服务器地址如下:序号网络服务器地址1 水利专网10.1.192.522 互联网211.144.20.1692.上报服务接口说明2.1WebService地址2.2WebService方法定义预警数据上报WebService方法定义如下:String receive(String command,String receiveStr);2.2.1方法参数描述command:指令名称,作用为调用相应的XML验证和解析器;receiveStr:XML文本流。

2.2.2command指令的定义和对应的XML格式目前,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定义了八组报文对应的command指令为:ADWarnRecordReport、ALLWarnRecordReport、STCDWarnRecordReport、STCDRealDataReport、MessageInforReport、ResponseReport、RespFeedBackReport、DisasterStatisticsReport。

2.2.2.1ADWarnRecordReport对应xml结构<?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root ADCD="410324"time="2012-02-21T13:21:59"xmlns="WarnRealInf"><!--某县行政区数据记录ADCD:县行政区编码;time:填报时间,发送报文的系统时间,type="xs:dateTime";--><WarnRecords_R><WarnRecord><WarnID>735</WarnID><ADCD>41032420601306</ADCD><WarnTypeNM>河道洪水</WarnTypeNM><WarnGradeNM>准备转移</WarnGradeNM><WarnStatusNM>已外部告警</WarnStatusNM><WarnSTM>2012-02-17T13:21:59</WarnSTM><WarnETM>2012-02-21T13:21:59</WarnETM><WarnNM>叫河乡百花准备转移</WarnNM><WarnDesc>叫河乡百花2小时雨量46.6mm超准备转移雨量44.7mm</WarnDesc><remark> </remark><Warn_STCD_R><!--影响该行政区预警的所有测站列表--><!--<STCD>STCD</STCD>--><STCD>81521155</STCD><STCD>81521135</STCD><!--测站ID 如果测站不存在则赋值0--></Warn_STCD_R></WarnRecord><!--WarnID:对应在原县平台内部行政区预警编号;ADCD:行政区编码;WarnTypeNM:预警类型名称;WarnGradeNM:预警等级名称:WarnStatusNM:预警状态名称;WarnSTM:预警开始时间,type="xs:dateTime";WarnETM:预警结束时间,type="xs:dateTime";WarnNM:预警名称;WarnDesc:预警说明,填入CDATA;remark:备注,填入CDATA;--></WarnRecords_R></root>2.2.2.2ALLWarnRecordReport对应xml结构</Warn_STCD_R></WarnRecord><!--WarnID:对应在原县平台内部行政区预警编号;ADCD:行政区编码;WarnTypeNM:预警类型名称;WarnGradeNM:预警等级名称:WarnStatusNM:预警状态名称;WarnSTM:预警开始时间;WarnETM:预警结束时间;WarnNM:预警名称;WarnDesc:预警说明,填入CDATA;remark:备注,填入CDATA;--></WarnRecords_R><STs_R><ST><!—如果没有测站数据请将stcd的值赋0 --><STCD>81521155</STCD><STWarnRecord_R><STWarnID>645</STWarnID><WarnTypeNM>山洪</WarnTypeNM><WarnGradeNM>准备转移</WarnGradeNM><STWarnSTM>2012-02-17T13:21:59</STWarnSTM><STWarnETM>2012-02-21T13:21:59</STWarnETM><STWarnNM>暴雨</STWarnNM><STWarnDesc>叫河乡百花6小时雨量85.0mm超橙色预警85mm</STWarnDesc><remark>remark</remark></STWarnRecord_R><WarnRealData_R><!--测站监测某项目某时段内雨水情信息可记录多条--><Val Time="2012-02-21T13:21:00" Item="降雨"Unit="mm"DT="10">123.45</Val><Val Time="2012-02-21T13:21:10" Item="降雨"Unit="mm"DT="10">123.45</Val></WarnRealData_R><!--STCD:测站编码;STWarnID:对应原县平台内部测站预警编号;WarnTypeNM:测站预警类型名称;WarnGradeNM:测站预警等级名称;STWarnSTM:测站预警开始时间;STWarnETM:测站预警结束时间;STWarnNM:测站预警名称;STWarnDESC:测站预警说明;remark:备注;Time:监测时间;Item:监测指标(项目);Unit:监测值单位;DT:监测值历时,单位分钟(无时段概念的水位流量等则填0);--></ST><ST><STCD>81521135</STCD><STWarnRecord_R><STWarnID>532</STWarnID><WarnTypeNM>泥石流</WarnTypeNM><WarnGradeNM>立即转移</WarnGradeNM><STWarnSTM>2012-02-17T13:21:59</STWarnSTM><STWarnETM>2012-02-21T13:21:59</STWarnETM><STWarnNM>暴雨</STWarnNM><STWarnDesc>叫河乡百花6小时雨量85.0mm超橙色预警85mm</STWarnDesc><remark>remark</remark></STWarnRecord_R><WarnRealData_R><!--测站监测值记录时间报送预警开始时间前7天测站雨水情数据--><Val Time="2012-02-21T13:21:59"Item="降雨"Unit="mm" DT="10">651.45</Val></WarnRealData_R></ST></STs_R></root>2.2.2.3STCDWarnRecordReport对应xml结构<?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root ADCD="410324"time="2012-02-21T13:21:59"xmlns="WarnRealInf"> <!--某县行政区数据记录ADCD:县行政区编码;time:填报时间,发送报文的系统时间,type="xs:dateTime";--><STs_R><ST><STCD>81521135</STCD><STWarnRecord_R><STWarnID>324</STWarnID><WarnTypeNM>泥石流</WarnTypeNM><WarnGradeNM>准备转移</WarnGradeNM><STWarnSTM>2012-02-17T13:21:59</STWarnSTM><STWarnETM>2012-02-21T13:21:59</STWarnETM><STWarnNM>暴雨</STWarnNM><STWarnDesc>叫河乡百花6小时雨量85.0mm超XX预警85mm</STWarnDesc><remark>remark</remark></STWarnRecord_R><WarnRealData_R><!--测站监测某项目某时段内雨水情信息多条记录--><Val Time="2012-02-21T13:21:00" Item="降雨"Unit="mm"DT="10">123.45</Val><Val Time="2012-02-21T13:21:10" Item="降雨"Unit="mm"DT="10">123.45</Val></WarnRealData_R><!--STCD:测站编码;STWarnID:对应原县平台内部测站预警编号;WarnTypeNM:测站预警类型名称;WarnGradeNM:测站预警等级名称;STWarnSTM:测站预警开始时间;STWarnETM:测站预警结束时间;STWarnNM:测站预警名称;STWarnDESC:测站预警说明;remark:备注;Item:监测指标(项目);Unit:监测值单位;DT:监测值历时,单位分钟(无时段概念的水位流量等则填0);--></ST></STs_R></root>2.2.2.4STCDRealDataReport对应xml结构<?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root ADCD="410324"time="2012-02-21T13:21:59"xmlns="WarnRealInf"> <!--测站数据记录ADCD:县行政区编码;time:填报时间,发送报文的系统时间,type="xs:dateTime";--><STs_R><ST><STCD>81521135</STCD><WarnRealData_R><!--测站监测值记录时间多条记录 --><Val Time="2012-02-15T13:21:59"Item="降雨"Unit="mm" DT="10">5263.23</Val></WarnRealData_R><!--STCD:测站编码;Item: 监测指标(项目);Unit: 监测值单位;DT: 监测值历时,单位分钟(无时段概念的水位流量等则填0);Val可以多条记录--></ST></STs_R></root>2.2.2.5MessageInforReport对应xml结构<WarnID>98765432</WarnID><Sender>Sender</Sender><MediaNM>MediaNM</MediaNM><SendTM>2011-03-09T11:22:55</SendTM><Msgcontent>Msgcontent</Msgcontent><!--MsgID:对应在原县平台内部信息编号;MsgTypeNM:消息类型名称;WarnID:行政区预警编号;Sender:发送人;MediaNM:发送媒介名称;SendTM:发送时间,type="xs:dateTime";Msgcontent:发送内容;--></MessageInfo></root>2.2.2.6ResponseReport对应xml结构<dept DeptNM="Dept1"><Measure>响应措施</Measure></dept><dept DeptNM="Dept2"><Measure>响应措施</Measure></dept><remark>备注</remark></Response_R></root>2.2.2.7RespFeedBackReport对应xml结构2.2.2.8DisasterStatisticsReport对应xml结构2.2.3返回值描述返回值类型为String型,为上报时客户端的IP地址,是否上报成功不在方法里定义,另提供上报历史查询页面。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解读与应对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解读与应对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解读与应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一种重要的指示和提醒工具,用于预测和警示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以便公众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和准备。

这些预警信号覆盖了各种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大风和雷电等。

对于一般公众来说,理解和正确解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预警信号的等级和标准。

通常,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多个等级,如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等。

不同等级的信号代表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威胁。

红色信号通常表示极其严重的气象灾害,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橙色信号表示较高的灾害威胁,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黄色信号表示一定程度的灾害威胁,需要提高警惕。

蓝色信号表示较低的灾害威胁,但仍需保持警觉。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接收到的预警信号,判断灾害类型和可能的影响。

比如,当接收到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时,意味着可能将有极强的风力和暴雨袭击,可能会导致水灾、山体滑坡和房屋破坏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的官方指示,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如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固定房屋和车辆。

另外,预警信号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灾害发生的可能时间和地点。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规划自己的活动,以减少对灾害的暴露和损失。

比如,如果接收到大风橙色预警信号,我们可以避免在风力较强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加强对房屋和固定物的检查和维护,以防止被大风吹倒或损坏。

在应对气象灾害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预警信号的更新和变化。

气象灾害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警信号也会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而更新。

因此,在接收到初始预警信号后,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天气预报和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以获取最新的预警信号和建议。

当气象灾害的风险降低或消除后,相关部门会发布解除预警信号的通知。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通知,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

除了正确解读和应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外,个人和社区还应该加强应急准备和防灾意识。

应急准备包括备足应急食品、水和药品,充电电池、手电筒等必备物品。

气象灾害提供灾害监测与预警的系统

气象灾害提供灾害监测与预警的系统

气象灾害提供灾害监测与预警的系统气象灾害是指由天气现象引发或造成的对人类、动物和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的自然灾害。

如台风、暴雨、洪水、干旱、暴风雪等。

面对这些灾害,一个有效的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减轻灾害影响方面的作用。

1. 简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一个集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发布预警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通过各种气象观测设备、卫星遥感技术、气象模型和专业人员,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帮助社会公众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2. 功能2.1 监测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

例如,通过监测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系统能够发现台风或暴雨的迹象,并提前预警。

2.2 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结果,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灾害的严重程度、可能受影响的地区,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等。

这样,公众可以在灾害来临前得到预警,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3 提供灾害应对指导在灾害发生后,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气象数据和灾情,提供灾害应对的指导,帮助有关部门和公众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例如,在洪水来临时,系统可以提供泄洪指导,帮助减少洪水的灾害影响。

3. 价值与意义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重大价值和意义。

3.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公众做好防范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在台风来临前,系统可以发出台风预警,让公众有足够的时间疏散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3.2 减轻灾害影响预警信息的发布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增强灾害应对的能力。

公众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按照预警信息和应对指南进行行动。

气象灾害安全预警

气象灾害安全预警

低温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总结词
表示预计未来将出现持续低温寒 冷天气,并可能对农业、畜牧业 等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袭,当地最 低气温将要下降至5℃以下,或日 平均气温维持在5℃以下时,发布 低温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
总结词
表示预计未来将有台风登陆或影响某个 地区,并可能引发强风、暴雨、风暴潮 等灾害。
VS
详细描述
当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某个地区100公里以 内时,预计未来6小时内将有平均风力达 6级以上的大风,或阵风达7级以上时, 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 时内将有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的大风,或 阵风达9级以上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 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平均风力达 10级以上的大风,或阵风达11级以上时 ,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6 小时内将有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的大风 ,或阵风达13级以上时,发布台风红色 预警信号。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
气象灾害预警的未
04
来发展
技术进步对气象灾害预警的影响
智能化预警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的智能化,提 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
精细化预警
通过高精度气象观测和数值预报模式,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的精细化 ,提高预警区域和预警内容的针对性。
气象灾害安全预警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气象灾害预警概述 •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 气象灾害预警的应对措施 • 气象灾害预警的未来发展
气象灾害预警概述
01
气象灾害预警的定义
01
气象灾害预警是指气象部门根据 气象观测数据,对即将发生的气 象灾害进行预测和报警,并向公 众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

气象灾害预警 标准

气象灾害预警 标准

气象灾害预警标准气象灾害预警。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条件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在气象条件具备造成灾害的可能性和条件时,通过各种手段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以便公众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减灾措施,从而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灾害预警标准是指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预警的技术规范和程序要求。

一、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条件。

1. 气象条件符合灾害发生的基本要求;2. 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有明确预测依据;3. 预警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引起公众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程序。

1. 监测预警,气象部门通过气象观测设备、卫星遥感等手段监测气象条件,判断是否符合灾害发生的基本要求;2. 预测预警,根据监测到的气象条件,进行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方面的预测;3. 决策预警,气象部门根据监测和预测结果,结合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发布气象灾害预警;4. 发布预警,将决策结果转化为预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三、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技术要求。

1. 及时性,预警信息应该在灾害发生前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公众;2. 准确性,预警信息应该准确地反映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信息;3. 可信度,公众对预警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信任度,避免发布虚假信息;4. 有效性,预警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引起公众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注意事项。

1. 预警信息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便公众理解;2. 预警信息应该多渠道发布,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以便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3. 预警信息应该及时更新,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及时发布最新的预警信息;4. 预警信息应该与相关部门的救援和救助工作密切配合,确保公众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五、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效果评估。

1. 预警信息的发布效果应该得到及时评估,包括公众对预警信息的反馈、灾害发生后的损失情况等;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预警发布的技术和程序,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有哪些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

有哪些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

有哪些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
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种类繁多,每种灾害都有其特定的预警信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

其中,红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将受或者已经受台风特别严重影响。

暴雨预警信号:也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在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降雨量已达或者预计将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高温预警信号:一般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红色预警信号表示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或以上。

寒潮预警信号:一般分为四级,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红色预警信号表示预计未来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降至0℃以下,并伴有6级以上大风、最低能见度小于1000米。

大雾预警信号:一般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红色预警信号表示预计未来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此外,还有地震预警、沙尘暴预警、雷电预警、霜冻预警、冰冻预警、道路结冰预警、森林火灾预警等多种预警信号。

每种预警信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应对措施,公众应当了解和掌握这些预警信号,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正确应对。

1。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及相应防御措施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及相应防御措施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及相应防御措施信号名称信号图标信号含义应急防御措施台风预警信号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一定影响: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达8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达9级以上;24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1.做好防台准备工作;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3.紧固门窗、围板、棚架、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4.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大影响: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达10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24小时内,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

1.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工作;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3.处于危险地带的居民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4.关紧门窗,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不随意外出,老人、儿童留在家中等安全地方,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5.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严重影响: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24小时内,降雨量达250毫米以上。

1.做好防台应急和抢险工作;2.必要时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特殊行业除外);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到安全区域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场所;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强风将会突然吹袭,人员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名称图标信号含义应急防御措施5.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常见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

常见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

常见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越来越小。

预警系统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有效的自然灾害防范措施之一,预警系统的确立为人们提供了提前预知自然灾害的机会,使得救援和避难更加及时和有效,从而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常见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

一、地震预警系统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可造成大量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地震信息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

现代地震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测地震发生前的震源信息,实现对地震的预警。

这种预警方案需要依赖强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通过精确掌握地震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的计算与分析,从而实现对地震的预警。

在危险发生前,提前几秒钟、甚至几分钟的预警时间,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好的准备时间。

二、台风预警系统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夏秋季节的常见风暴。

现代预警系统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提前预测台风肆虐的范围和影响,从而在台风来临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台风预警系统通常分为两种:一个是气象预警系统,一种是地面预警系统。

前者借助天气卫星,通过分析气象数据等来预测台风的行进路线和风力强度,后者则借助监测站点和测量仪器,对地面上的气压、电信号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些数据将被送到中央气象局和其他政府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预测到的时间内进行疏散等防范措施。

三、洪水预警系统洪水是自然灾害中引发灾害最严重的现象之一,它不仅会带来土地滑坡和水土流失,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险。

现代的洪水预警系统通常依赖气象预测、气象监测、水文测量仪器等来获取洪水相关的资讯。

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提前掌握洪水的形态和发展趋势,提供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的预警时间。

在洪水来临之前,防汛机构可以根据预警资讯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

四、火灾预警系统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通常是由电线故障、做饭、抽烟等因素触发的。

现代火灾预警系统是基于感应器和控制器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灾害预警接口查询灾害预警内容
气象灾害预警接口查询气象台发布的灾害类型、级别、时间等预警信息,并且此接口支持获取24小时内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的省份和气象台名称。

接口名称:气象灾害预警接口
接口平台:聚合数据
接口地址:/jhapi/weather/earlywarning
支持格式:json
请求方式:get
请求示例:/jhapi/weather/earlywarning?sitecode=330100 请求参数说明:
名称类型必填说明
key string 是您申请的APPKEY
sitecode string 是气象台编码
返回参数说明:
名称类型说明
error_code int 返回码
reason string 返回说明
result string 返回结果
Describtion string 描述内容
Level string 预警等级
PubishTime string 发布时间
Title string 发布标题
Type string 预警类型
regionName string 预警城市
气象灾害预警接口JSON返回示例:
{
"error_code": 0,
"reason": "success",
"result": {
"data": [
{
"Describtion": "大风黄色预警信号:今天白天,杭州、临安的沿海东北风7-8级阵风9级,台湾海峡阵风9-10级。

请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注意安全。

(省气
象台11时10分发布)",
"Level": "黄色",
"PubishTime": "2015-11-02 10:53:56",
"Title": "杭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Type": "大风",
"regionName": "杭州市"
},
{
"Describtion":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今天白天,杭州、临安的沿海东北风7-8级阵风9级,台湾海峡阵风9-10级。

请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注意安全。

(省气象台11时10分发布)",
"Level": "红色",
"PubishTime": "2015-11-02 10:56:13",
"Title": "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Type": "高温",
"regionName": "杭州市"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