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巩固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开展同步练习题1.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②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引进了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A.洞庭湖流域B.太湖流域C.鄱阳湖流域D.洪湖流域3.一个北宋人要了解当时丝织业最高水平的情况,他应去的地区是()A.河北和河南B.江浙和广东C.福建和广东D.江浙和四川4.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参谋,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南宋临安城场景布置方案,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方案是不可行的 ()A.城内客商往来不绝B.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C.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持续昼夜D.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建立5.当你去购置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 纸币 )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

它是()A.“会子〞 B .“瓦子〞C .“关子〞D .“交子〞6.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7.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开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南北朝时期BC.两宋时期D().随唐时期.明清时期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

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以下对其原因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开展生产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9.进口的大米因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人的欢送。

其实,我国在宋朝时就引进了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1(含答案).doc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1(含答案).doc

第 9 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1.“ 湖熟,天下足” 一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全国最重要的粮,全国重心从黄河流域移到江流域。

重心南移最完成于()A. 三国期B. 隋唐期 2. “政府造的超前朝十倍以上C.南宋期D.明清期, 但仍不敷用。

在缺的情形下, 民开始行。

” 一象最早出在()A. 西B.唐朝C.3. 某史博物中国古代史片展,北宋 D.南宋在某展出了如下一片,你展一个最合适的名称()A. 宋代商繁荣B.民族政并立C.宋代国家一D.宋代民族融合4. 宋代商展的突出表是()A. 四川出世界上最早的B.太湖流域成最重要的粮C.江南青花瓷成人日常生活用具D.安成最繁的国大都市5.一位法国学者:“(宋代中国)‘ 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在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反映宋代社会与人民生活“代化”水平的是()A. ①③①交子B.②在上看新②③④ C.③瓦子①②③④ 候人D.②④6. 下列叙述是()A. 水稻在宋朝居粮食量首位B. 茶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C.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煌代D. 宋朝的造船居当首位7.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面的材料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 , 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 , 等等 , 令人眼花缭乱。

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 , 卖饮食、药材的 , 卖古玩、字画的 , 剃头、剪头的 , 相面、算卦的 , 等等 , 十分热闹。

大的瓦子 , 可容几千人。

瓦子的存在 , 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 ( 七年级下册 )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瓦子”是一种什么场所?(2) 它在宋朝城市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 从它的内容上看, 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哪两个方面?【参考答案】1.C2.C3.A4.A5.A6.B7.C8.(1)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一.选择题1.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 茶树、烟草B. 棉花、小麦C. 棉花、茶树D. 棉花、玉米【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经济作物。

南宋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和茶树。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根据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 )品名原产地传入特点占城稻宋朝成熟早,抗旱力强A. 日本B. 越南C. 印度D. 朝鲜【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开始于()A. 西汉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代手工业发达,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4. 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

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 领先于日本B. 落后于欧洲C. 居世界首位D. 比阿拉伯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分析能力。

分析题文的“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

”,获得的信息是宋朝造船业发达。

ABC 题文材料不能体现,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理解正确,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5.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农业的发展1.原因:( 1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 2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表现( 1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由于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扩广。

( 2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 3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 4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向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知识点2 手工业的兴盛3.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4.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5.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知识点3 商业贸易的繁荣6.城市商业( 1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 2 )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2019·江苏仪征期中)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两宋时期,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A)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皇帝崇尚节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9·辽宁沈阳期中)今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一带,历史上曾因统治者兴修水利、自然条件优越,再加上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粮仓。

下列说法与之相关的是(D)A.天下谁人不识君B.安得广厦千万间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3.南宋时期,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

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C)A.茶树、烟草B.棉花、大豆C.棉花、茶树D.棉花、玉米4.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有一个王朝大力推广占城稻,其造船业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这个王朝是(B)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

宋朝时期的“瓷都”是(C)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6.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D) A.夜市B.驿站C.会所D.草市7.(2019·陕西西安期中)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

他抵达泉A.都护府B.市舶司C.礼部D.市舶使8.(2019·江苏宿迁期中)“南海1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材料反映了宋代(C)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9.(2019·江西南昌期末)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宋代经济的发展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前⾃主预习知识点1农业的发展1. 原因: ( 1 ) 从唐朝中晚期⾄两宋时期, 北⽅⼈⼝⼤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产技术, 使南⽅农业发展速度加快, 逐渐超过北⽅。

( 2 ) 两宋时期, ⼈⼝增加, 垦⽥⾯积扩⼤, 耕作技术提⾼, 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 表现( 1 ) 南⽅的⽔稻种植⾯积迅速增长。

由越南传⼊的占城稻,成熟早, 抗旱⼒强,北宋时推⼴到东南地区。

南⽅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从⽽⼤⼤提⾼了⽔稻的产量。

由于宋朝朝廷的⼤⼒提倡, 南⽅的⽔稻在北⽅也得到较⼤扩⼴。

( 2 ) 宋朝时, ⽔稻产量跃居粮⾷作物⾸位。

当时,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 天下⾜”或“苏常熟,天下⾜”的谚语。

( 3 ) 宋代的经济作物, 在南⽅有很⼤的发展。

南⽅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 4 ) 北宋⾄南宋初, 植棉地区向限于⼴东和福建; 到南宋后期, 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带。

知识点 2 ⼿⼯业的兴盛3. 纺织业:北宋时,南⽅的丝织业胜过北⽅。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具, 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4. 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 给⼈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

5. 造船业:⼴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的⽔平, 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 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 不仅规模宏⼤, 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知识点 3 商业贸易的繁荣6. 城市商业( 1 )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最⼤的是开封和杭州, ⼈⼝多达百万。

( 2 ) 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 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 B. 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 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A.定窑B.钧窑C.景德镇D.哥窑2.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3..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B.会子C.美元D.英镑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最早出现在()A.唐朝的四川地区B.北宋的四川地区C.南宋的江南地区D.南宋的中原地区5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是() A.天津和上海 B.开封和杭州C.广州和泉州D.厦门和宁波6.南宋时要把一批茶叶出口到东南亚,需要经过哪个机构()A.都护府B.宣政院C.市舶司D.理藩院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指()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8. 下列对宋代的社会生活描述不正确的是()A.晚上去吃宵夜B.乡村的货郎很多C.在开封,晚上不能出门D.开封的早市很热闹9.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10.我国经济中心南移开始于哪个朝代,完成于哪个朝代()A.唐朝中后期、北宋B.北宋、南宋C.南宋、元朝D.唐朝中后期、南宋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绍兴十年,仅广州一港的市舶收入就达一百一十万贯,广、泉、明三州外贸平均收入达二百万缗,占国家全部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材料二苏常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材料三下面图片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四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巩固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时,某学习小组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北宋时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③④3.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其中正确的是A. 春秋时期青铜开始用于农具制造B. 隋朝时市不再有时间的限制C. 唐朝出现新的灌溉工具曲辕犁D. 宋朝能够制作冰裂纹瓷器5.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A. 玉米B. 占城稻C. 马铃薯D. 花生6.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7.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B.通判C.户部D.枢密院8.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是( )A.天津和上海B.开封和杭州C.广州和泉州D.厦门和宁波9.如下图是小同复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的史实时制作历史知识片,其中错误一处()A. ①B. ②C. ③D. ④1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 “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B.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唐皮日休诗)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D.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11.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

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都市①坊和市严格分开②非常繁荣③有众多文化生活场所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 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 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13. 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很受大众喜欢.在一期节目中一位持宝者展示了制造于被誉为瓷都的一件瓷器宝贝,你推测一下这件文物出自()A. 杭州B. 泉州C. 景德镇D. 广州14.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A. 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B. 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C. 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D. 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15.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

……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16.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等。

这表明()A.以本姓命名店铺始于宋代B.宗法关系决定着店铺名称C.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出现D.宋人已有较强的品牌意识二、材料解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

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徒(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在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城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棉布帛之饶,衣获天下。

——(宋书)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1)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

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这些史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材料二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

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艘沉船的出水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

材料三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这一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当然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

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19.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C 4.D 5.B 6. C7. A 8. C9.C 10.D11.D 12.B 13. C 14.B 15 B 16.D二、材料解析题17.(1)状况: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丝织业发展起来;宋代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依赖南方。

原因: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2)成为丰饶的粮仓。

占城稻。

(3)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4)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等。

(言之有理即可)18.(1)表现: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变化: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2)瓷器。

景德镇(哥窑、定窑等任答一点即可)。

(3)宋朝经济的发展和航海技术的改进。

19.(1)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南宋.(3)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