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一、学习活动目标㈠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以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通过学习,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3、通过历史图片资料的运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民族间的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师的有规律的提问,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民族政权的并立为主线,将其主要情况通过多媒体展示后由学生归纳,然后教师进行小结与分析。

澶渊之盟的内容和作用组织学生讨论进行。

关于岳飞的通过师生介绍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一方面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另一方面,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和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首尾照应,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教育。

二、学习活动设计㈠重点和难点重点: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是一个重点内容。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如何正确对岳飞抗金进行评价?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少数民族较多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26
材料三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 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 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 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 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22
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 始皇推行的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D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9
新知识记
知识点一 秦灭六国 1.背景: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①___商__鞅__变_法____,实力超过东 方六国;秦王②__嬴__政____准备充分,重用人才。 2.过程:秦军先后攻灭韩、③__赵____、魏、楚、燕、齐六国。 3.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④__咸__阳____。 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⑤__封__建____国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课后活动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统治地方的方式
王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分封制
皇帝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建立郡县制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
南沿海地区。他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灵渠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 长城”。
灵渠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 全长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仍具 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三 巩
相关史事
固 统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
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

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


交通四通八达。
此处“地图”,涉及敏感元素,请用户自行找
临洮……在今甘肃岷县
南海郡……郡治在今广东广州





二 确立中央集
权制度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立 中
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在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A.辽河流域B.黄河流域C.淮河流域D.长江以南2、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宋代纸币(纸币铜版拓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铁钱太重使用不便B. 活字印刷术发明C. 江南经济的发展D. 北宋商业活动频繁3、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蕃市B.蕃学C.市舶司D.蕃坊4、假如你七世纪时居住在长安,你要到哪里去购买日用品()A、宫域B、坊C、行D、市5、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从唐朝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7、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8、“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A.南北朝 B.北宋 C.五代十国 D.南宋9、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A.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C.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 D.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10、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什么沿岸的大城市()A.渤海地区B.黄河流域C.长江沿线D.东南沿海11、某一朝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生产精品瓷器的有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

这一朝代指的是()A. 陏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12、“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二)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教法:讲授——问答法、直观展示法、创设情境法、史料教学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史料阅读分析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财从何处来?(1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设问】大家经过前面两课的学习,了解到宋在不同时期里与辽、西夏、金议和,给予岁币。

宋朝哪来这么多钱呢?之前不是说宋朝“积贫积弱”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秘大宋的生财之道吧!尝试解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本课,关注宋朝如何“生财”。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简单处着手,制造出思维上的冲突,引导学生从已知去探究未知,从而导入本课内容。

二、《清明上河图》中的钱财流动(31分钟)师问: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第44页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给大家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生答:人群熙熙攘攘,有很多店铺和流动摊贩,还有大大小小的船。

师说:大家看得很仔细。

我们就以画上的店铺和船为线索,串联起这节课。

教师用闻名天下的《清明上河图》作为探秘大宋生财之道的钥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上的内容,使学生捕捉到本课的信息点,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利于提升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的能力。

(一)何以生财?(11分钟)【教师设问】大家来观察画作的另一部分,能找出画中有哪些酒肆吗?【学生行为】仔细观察画作,寻找酒肆。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师问:从画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北宋开封城内的酒肆之多。

大家想一想: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经营酒肆?生答:肯定是赚的钱多才会纷纷开店。

师问:好。

从酿酒的角度出发,是什么奠定了酒业繁荣的基础?生答:酿酒的原料充足,粮食富余。

师说:对,粮仓充盈才会有富余的粮食用于酿酒,才会出现大量的酒肆酒家。

初一历史下册第9课PPT

初一历史下册第9课PPT
介绍了明朝的科技发展,如印刷术、 造船业和火器制造等方面的进步。
讲述了明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包括 与蒙古、女真等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 系。
讲述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 起义,以及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改革、明朝 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明朝与周边 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系。
事件三
XXXX年,法国大革命爆 发,革命浪潮席卷整个欧 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知识点三:影响和意义
影响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封建主义的衰落,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意义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事件 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影响二
这些事件对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成为后世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义二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程和规律,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一:你如何理解这一课的内容?
回答一
这一课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秦始皇统一六 国、汉武帝的扩张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学习目标
掌握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了解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分析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 物,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 势。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 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 合素质。
02 第9课概述
课程内容概述
介绍了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明太 祖朱元璋的崛起、明朝的政治制度、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9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9课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总第9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五代、辽、宋、夏、金各政权的基本情况2、总结这一时期并立的各政权之间关系的特点,认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3、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学习难点:正确性评价澶渊之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50页概括契丹势力不断强大的原因2、阅读教材50—52页在课本上标出并记住契丹(辽)、北宋、西夏各政权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3、列举宋辽、宋夏和与战的事例、议和的内容及影响4、阅读教材53—54页,标记并记住金、南宋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辽、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及时间5、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可与同学交流)6、简述宋金议和的时间、内容、影响(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①结合课本51页的两种观点,你怎样评价澶渊之盟?②岳飞抗金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什么?你怎样看待岳飞?③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

(三)拓展延伸1、宋辽、宋夏、宋金之间的战争与后来的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是同一类性质的战争吗?你如何看待本课所学习的民族之间的战争的性质?2、你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并立有何看法?(四)系统总结1、方法归类:学习民族关系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2、网络建构辽民澶州之战澶渊之盟族北宋政交战议和和平、民族友好、权西夏民族融合是历史并金发展的主流立郾城之战宋金议和南宋(五)巩固训练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政权。

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的诗句,其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

3、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吗?词中的“靖康耻”指的是金灭北宋,此事发生在年。

4、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澶渊之盟反映了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B、澶渊之盟使辽得到了大量岁币,可以说收入颇丰C、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使其背负了沉重的负担D、澶渊之盟使宋辽对峙,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毫无积极意义5、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C、划定双方的边界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6、阅读下列材料:“(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手工业 的兴盛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篇——都市繁荣贸易旺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繁荣贸易旺——商业篇
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_______
经商时间不再 受限 早市 制,出现_________ 夜市 和_________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新的 商业区叫作__ 草市
探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究 南宋临安则是人口达百万,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 一 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 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 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 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呈 现一派繁忙景象。 下统一关门歇业。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商朝的贝币
秦朝半两钱
古 代 银 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
仔细观 察右图, 看看图中 的农民都 在从事哪 些劳动?
入仓
牛耕 灌溉 收获
扬场
插秧
《耕获图》
千里沃野宜耕作——农业篇
类 别 表 现
占城稻 粮食 ①越南引进________ 苏州和湖州 作物 ②______ 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农 业 水稻 产量居粮食首位 ③___ 的发展 经济 ①_____ 棉花 的种植,由两广、福 作物 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 ②_______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 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 园
对外 ①港口多: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商 业 贸易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的繁荣 ③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以前
唐中期
南宋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原因 (一)政治: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二)自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三)经济:北方人口南迁,先进生产技术推广 (四)政策:统治者政策推动 二、表现 (一)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二)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三)商业:都市商贸、海外商贸、货币 三、结果: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宋宋宋钧汝窑官玫窑窑瑰莲青紫花釉釉式葵方温花花花碗盆盆
叶氏哥窑宋复定制窑哥白窑釉葵梅瓣瓶口盘
诗词节选自乾隆御题诗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制瓷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造船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造船业
广州 泉州 明州 技术领先世界 最早的船坞 规模宏大,设计科学 配备指南针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造船业
【【【河万逆豪边石水华货船行客船】舟船】】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都市商贸
……茶坊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南宋临安城商业繁华……城内大街小巷,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量很大。
经济:北方人口南迁,先进生产技术推广
在宋代,复种技术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 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 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宋代政府致力于兴办农业推广事业,或优良品种,或新式农具,或新的 种植方法等,都进行推广。比如,宋太宗淳化五年(998年),宋、亳等州 牛多死,由朝廷主持制作人力操作的踏犁。
打破 空间 和 时间 限制
早市 夜市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都市商贸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都市商贸
一个走村串户售卖日用品的老货郎,
挑着挂满货物的货担,来到村头的大树下。货
担上货物琳琅满目,有小风车、花篮、 糖葫芦、滑稽人、小灯笼等孩子们喜
爱的各种物件。老货郎笑容可掬地一手咬着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政治: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唐朝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变、宋金对峙,战乱不休。
自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北宋初期到南宋中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南北气温普遍变低, 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空前发展。东南沿海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三大对外
贸易港口,在那里设立的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是( A )
A.市舶司
B.广州十三行
C.理藩院
D.鸿胪寺
2.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B )
A.唐朝的四川地区
B.北宋的四川地区
据学者推算,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覆盖率为53%,秦汉时期下 降 到 42% , 唐 宋 时 期下 降 到 32%。 这 是 造成 黄 河 中游 水 土 流失 的 症 结所 在……该区域随之散失了植被所发挥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 能力。而南方自然环境受到破坏较小,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脚踏纺车 踞腰织机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纺织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四川
江浙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蜀锦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纺织业
【绸缎店】王家罗明疋帛铺、锦疋帛铺
二、手工业的兴盛
河南汝窑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海外商贸
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 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 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 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 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 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 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 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货币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货币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交子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货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 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南宋时,纸币与铜钱一 起通行于市场。
南宋·会子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拨浪鼓,一手给孩子们拿玩具。孩子们买到喜 爱的玩具,有的在玩耍,有的转身往家跑。其 中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小花鼓,兴高采烈地一 边走一边摇。
送“商”下乡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草市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闻名世界的 大商港
政府的支持: 商港的优良: 造船业发达: 航海的保障:
市舶司 广州、泉州 规模宏大、设计科学 指南针的应用
宋代经济的发展
粮食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粮食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作物
一、农业的发展
川蜀
江淮 广东 福建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由南往北推进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手捻纺轮 脚踏织机
——李成贵等《宋代的农业推广》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粮食作物
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
旱……遣使以珍货求其种。 ——(宋)文莹《湘山野录》
秧 马
一、农业的发展
第9课
长江下游的苏州和太湖流域的湖州一带成为丰饶粮仓
河北定窑
制瓷业
瓷都
南宋时期,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制瓷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五 定窑:定瓷满泻色无别,梨花逊白梅逊芬

名 汝窑: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

哥窑: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制瓷业
官窑: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