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古潜山式碳酸盐岩油田 【主题班会】
华北油田冀中坳陷勘探情况介绍

“占高点-打屋脊-探边界” 部署探井等
深潜山高压、高温油气井地层测试技术
油 气 层 改 造
11
三个阶段
区带优选评价配套 技术流程 圈闭落实评价配套 技术流程 圈闭预探评价配套 技术流程
1、资源评价选靶区
1、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研究细化等时格架
1、老井重新认识找线索, 确定勘探突破口
三 个 流 程
2、层序研究定格架
26
(二)沉积演化特征
中生代:为河流、沼泽环境,岩性以 碎屑岩为主,分布比较局限 晚古生代: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 以碎屑岩为主,夹碳酸盐和煤系地层
中上元古代-早古生代:主要发育海相 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前第三系基底
27
陆相碎屑岩沉积体系, 经历了断陷充填( Ek-Es4)扩张深陷( Es3-Es1下) -萎缩
岩性油藏
砾岩
火成岩
泥灰岩 砂岩
21
岔河集第三系背斜油藏
冀中最大的第三系油田岔河集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5089万吨,主要含油层系Ed3-Es1上,储层为河流相砂体 。
22
第三系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主要成果
淀南
西柳
在饶阳凹陷发现 了淀南、西柳、
大王庄
大王庄、留西等 一批规模岩性地
留 西
层油藏
23
第三系岩性地层油藏
中国石油
冀中坳陷油气 勘探概况及地质特征
汇报内容
一、华北油田公司简介
二、冀中坳陷勘探概况
三、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四、勘探前景技术需求
2
中国石油
3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领域
二连探区
包括冀中、内蒙中部、 冀南-南华北和山西沁水 盆地四个探区,拥有勘 探登记区块28个,总面 积65502km2 目前年产原油450万吨,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油水界面计算方法——以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为例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油水界面计算方法——以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为例闫晓芳;邹伟宏;陈戈;罗宪婴;戴传瑞【摘要】油水界面的确定对储量计算和后期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碳酸盐岩油藏中,由于其岩溶孔、洞、缝储集体的严重非均质性特殊地质条件决定了油水关系的复杂性,油藏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断定其位置.通过对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单井资料的分析,利用各井动静态资料,分析油藏单元的连通性,在同一个油藏单元内,运用原始地层压力和油层中部深度压力参数,推导出地层流体界面位置的计算公式,进而运用到整个研究区,对整个油藏油水界面进行计算,为指导该区开发提供重要依据.【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2(026)005【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井间连通性;油水界面;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作者】闫晓芳;邹伟宏;陈戈;罗宪婴;戴传瑞【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3计算油水界面使用的常规方法包括现场资料统计法、实验室测定法以及其他的间接计算法等[1-2],但是对于缝洞型油藏,受缝洞发育非均质性等多因素影响,其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无法用常规的方法确定油区的油水关系,油层静压资料的获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导致使用压力资料来计算油水界面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探索缝洞型油藏的油水分布,李峰等人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油水界面;李宗宇等[3]人利用地震资料、储层断裂分布以及单井测试资料、开发动态资料提出了判断油水界面的方法;陈青,方小娟等[4-5]人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油水界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选取区域压力梯度法、单井压力梯度法和实测法3种方法确定研究区内的原始油水界面。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10区奥陶系古潜山顶面特征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10区奥陶系古潜山顶面特征
乔艳艳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10(022)006
【摘要】海西早晚期构造运动,使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10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呈古潜山深埋于5300m以下,其上覆志留、泥盆或石炭系等碎屑岩与其碳酸盐呈两套压力系统地层,为确保成功开采奥陶系油藏,准确指导钻井工程施工,对古潜山顶面地层特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乔艳艳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录井轮台项目部,新疆,轮台,84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 [J], 杨宁;吕修祥;陈梅涛
2.塔里木盆地北部"层控"与"断控"型油藏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J], 鲁新便;杨敏;汪彦;鲍典;曹飞;杨德彬
3.从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特征看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碳酸盐岩找油前景 [J], 康竹林
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古潜山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控制因素 [J], 马玉春;王璞珺;田纳新;李丽贤;唐华风;田纹全
5.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受控因素 [J], 肖玉茹;王敦则;沈杉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油田留北潜山地热开发综合利用先导试验

华北油田留北潜山地热开发综合利用先导试验
张桂迎;李金永;贾稳芝;苗彦平;李高峰
【期刊名称】《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针对华北油田潜山油藏埋藏深、采出液温度高、资源丰富的特点,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开发利用因高含水而未报废的潜山井,通过大排量提液,“以液带油”提高采收率;采出的大量地热水进行地热发电;利用地热水余热资源进行生产换热维温,取代以原油和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热水炉,节约油气能源,从而达到综合、高效利用地热水目的.
【总页数】5页(P)
【作者】张桂迎;李金永;贾稳芝;苗彦平;李高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河北省河间市,0624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华北油田留58潜山雾迷山组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2.留北潜山油藏地热综合利用
3.华北油田留北潜山地热开发综合利用先导试验
4.华北油田留北潜山地热开发综合利用先导试验
5.留北潜山油藏地热综合利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草20古潜山灰岩特稠油油藏完井技术

0 引 言 .
生 产 管柱 下不 到 预定 位 置 、 中途 遇 阻等 问题 。
为 了避 免该 类 问题 . 高 下部 套 管 鞋 处 的冲 洗 能力 , 分 析 研 究 , 提 经 草 2 潜 山稠 油 油 藏 位 于 胜 利 油 区 乐 安 油 田东 区北 部 ,东 南 部 O古 其 J C) 与草 古 1 山相 邻 . 奥 陶 系 灰 岩 遭 受 风 化 剥 蚀 后 形 成 的具 有 底 水 的 决 定 在 原 套 管 串 内接 一 套 内管 , 顶 部 连 接 在 机 械 式 (Q 悬 挂 器 上 潜 为 下部 穿 出套 管 鞋 01 左 右 ( 管 鞋 的 中 心 位 置 割 出 能 .m 套 残 丘 块 状 裂 缝性 特 稠 油 油 藏 。 19 9 0年 1月 对 草 2 一 —1 O 7 3井 的 9 4O 部 倒 扣 接 头上 , 4 .~ 。 一 9 2O 5 .m井段进行 了射孔 注蒸汽试油 , 获得 日产油 27 的工业油 流 , .t 从 穿 出 内管 的 环空 即 可 ) 悬 挂 器 下端 套 管 重 叠 段 装 上 扶 正 器 , 是 避 免
冀中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碳酸盐岩有利储层预测

冀中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碳酸盐岩有利储层预测卢山;汪勇;贾颖超;刘杏;芦丽菲;崔庆庆【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8(053)0z1【摘要】在冀中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利用稀疏脉冲反演识别白云岩,并利用三维地质体雕刻推断白云岩的分布范围,利用波形聚类识别有利储层发育相带;然后利用振幅属性识别有利相带的孔隙发育区;利用构造曲率、信噪比、相干等属性识别不同尺度的裂缝,并利用玫瑰图和蚂蚁体属性识别裂缝走向及倾向.这些成果为该地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总页数】7页(P144-150)【作者】卢山;汪勇;贾颖超;刘杏;芦丽菲;崔庆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基于残余岩溶指数的表生岩溶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以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为例 [J], 邱隆伟;刘镠;师政;张红臣2.冀中坳陷杨税务潜山中生代挤压逆冲构造及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J], 陈树光; 杨德相; 田建章; 侯凤香; 王鑫; 田然; 张建丽; 王盛亮3.杨税务潜山超高温非均质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改造技术 [J], 朱庆忠;高跃宾;郑立军;王孝超4.储层沥青拉曼光谱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期次的约束——以冀中坳陷杨税务潜山为例 [J], 田建章;陈勇;侯凤香;田然;张辉;王元杰;刘听雨;冯艳伟;钟升5.冀中坳陷杨税务奥陶系深潜山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黄芸;杨德相;李玉帮;胡明毅;季汉成;樊杰;张晓芳;王元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古水系研究方法及意义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古水系研究方法及意义刘伟方;郑多明;王洪求;董瑞霞;张喜梅;苗青【摘要】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主要存在地表及地下两种古水系.两类古水系与潜山碳酸盐岩岩溶型洞缝储层的发育及分布有着密切关系.地下水系控制着大型溶洞的分布,对后期溶洞垮塌、形成顶部大型垮塌裂缝具有重要作用;地表水系在潜山高部位以侵蚀作用为主,在潜山低部位以侧向、纵向溶蚀作用为主,但都能在河床底部及两侧形成较深的溶蚀,并且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由于后期充填物的差异性压实而形成裂缝.同时这两类古水系在演化过程中,都对潜山裂缝起着扩溶作用,以形成更大的岩溶洞缝体系.在潜山区古水系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古地貌恢复法、地震属性法、频谱分解法、分方位叠前裂缝预测法等方法.【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3(018)004【总页数】7页(P75-81)【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潜山;岩溶储层;裂缝型储层;古水系;识别方法【作者】刘伟方;郑多明;王洪求;董瑞霞;张喜梅;苗青【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2;TE122.3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在形成储层的过程中,主要受两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较大。
一是受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影响,整体抬升并长期接受剥蚀,形成广泛分布的典型岩溶地貌,古水系发育;二是受海西期巨型走滑构造运动影响,裂缝发育。
多期构造运动与多期岩溶作用,以及后期成岩作用的叠加,导致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岩溶缝洞系统非常发育且复杂。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的古水系主要发育于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及鹰山组之中,在这些沉积的地层中,塔中地区地表水系特征明显,但分布范围相对局限,塔北地区则在轮古及哈拉哈塘地区分布较广,水系大多呈树枝状分布,逐级向南汇聚。
第八节_杜古变质岩潜山油藏

第八节辽河油田杜家台变质岩潜山油藏一、构造特征1.潜山构造形态杜古潜山油藏位于辽宁省盘山县西北曙光二区的东部,区域构造位置在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部斜坡中潜山中段,是一个以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为储集层的潜山油藏。
图1.1 杜古潜山油藏基岩顶面构造及井位图按埋藏的时代划分,可将杜家台古潜山归为第三系潜山,其核部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变余石英砂岩及呈脉状侵入的酸性—中性岩浆岩和少量构造角砾岩,局部见到了一些喷出岩类(在部分井中出现了一些火山砾岩,参见岩心照片),但据推断,这些喷出岩可能属于中生界。
披盖层在潜山构造的顶部为第三系沙三、沙四段地层,在潜山构造的较低部位之上也存在一些中生代地层。
地壳的抬升使变质岩长期出露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后,由于构造运动及岩性的差异,造成变质岩抗风化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在地形上形成不平整状态,即形成高低不等的古山头地貌景观。
山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长期的沉积间断、风化、剥蚀和夷平改造,于沙四段沉积期,开始整体下沉,山头逐渐低于水面,接受新生代沉积,造成现今沙四、沙三段地层直接超覆于变余石英砂岩之上的古潜山全貌。
从总体上看杜家台古潜山具有以下特点:1.潜山经过地质历史改造后,其顶面构造较为简单,在潜山顶面构造图上,除在西北有一条燕山期发育的NE向断面倾角大致为60°的正断层外,潜山内部无大的断层。
潜山顶面形态近半圆形,为一鼻状不对称山岳,向东南倾覆,东陡西缓。
构造高点位于杜古31井附近,该井进山深度为2026.5m(图1.1、1.2)。
2.在潜山抬升和改造的整个过程中,风化作用贯穿始终,致使潜山受到了强烈的改造。
石英岩发育大量裂缝,这些裂缝构成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侵入岩遭受强烈的蚀变作用。
3.沙四、沙三段砂泥岩地层直接覆盖在剥蚀面上,形成了地层不整合圈闭,同时,沙四、沙三段泥岩又是为油藏提供油气的有效生油岩。
2.潜山内幕构造研究(1)潜山发育史:在对36口新\老井的录井和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杜古潜山顶面构造图(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