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病理学第九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细胞通过共同和各自不同的黏附分子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白细胞游出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称游出
过程:白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在内皮细胞连接处伸 出伪足,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之间挤出→穿 过基底膜(分泌胶原酶,降解血管基底膜)→内皮细 胞连接结构恢复正常
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进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 促进白细胞趋化作用和脱颗粒 刺激白细胞和其它细胞合成PG和LT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速度: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主动游出)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趋化作用
趋化作用(chemotaxis):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 激物作定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每分钟5-20m 趋化因子: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称为 化学趋化因子。内源性:C5a,LTB4, Chemokine;外源 性:细菌产物 趋化因子具有特异性
潜在的危害性:
重要器官\变性和坏死可以影响受累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大量炎性渗出物可以造成严重后果 炎症引起的增生性反应,有时也可以造成严重影响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还可诱发某些肿瘤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分类
依据炎症累及的器官进行分类
在病变器官后加“炎”字
依据炎症病变的程度进行分类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炎症
生物性因子
细菌—毒素,引起细胞的变性和坏 死
病菌—细胞内繁殖、细胞代谢及功 能失常可通过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或通过其抗原性诱发免疫反应导致
炎症
组织坏死
新鲜梗死灶周边出现充血出血带
变态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渗出
增生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白细胞在消化降解病原微生物时能释放多种酶,尤 其是白细胞死亡崩解后,细胞内酶液外溢,造成局 部组织、细胞的损伤
加重原始致炎因子的损伤作用 巨噬细胞可产生组织损伤因子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白细胞功能缺陷
粘附缺陷 吞入和脱颗粒障碍 杀菌活性障碍 骨髓白细胞生成障碍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血管通透性增加
内皮细胞收缩
组胺
内皮细胞受体→内皮细胞收缩
缓激肽
在内皮细胞间出现0.5-1.0m的
白细胞三烯
缝隙
IL-1、TNF、IFN-γ通过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重 构,使内皮细胞收缩
内皮细胞损伤
烧伤和化脓菌感染等严重损伤刺激可直接损伤 内皮细胞,使之坏死脱落
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新生毛细血管高通透性
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四种机制模式图 A 内皮细胞收缩 B 内皮细胞损伤 C 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D 新生毛细血管高通透性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其是炎症反应最重要 的特征
白细胞渗出过程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和滚动、粘附和游出、在 组织中游走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到达炎症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 御作用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原因与机制 致病因子直接作用 血液循环障碍和免疫机制 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
形态
实质: 水肿,脂肪变性,坏死 间质: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急性普通型肝炎,箭头示肝 细胞疏松化和气球样变,部分 肝细胞嗜酸性变
白细胞粘附
内皮细胞、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相互识别、相互作用 粘附分子: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和整合素类分子 粘附机制:
受体再分布 诱导新的粘附分子合成和表达增加 增加粘附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整合蛋白LFA-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相互作用,是 WBC和内皮细胞相互粘着的重要发生机制
灭活、抑制或清除 具有潜在的致损伤能力
炎症介质的类型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等
内 源 性
白细胞产物:超氧负离子,H2O2,羟自由基
细胞 细胞因子
血小板激活因子
神经肽
一氧化氮
体液 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
外源性:细菌、病毒、毒素、产物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炎症 (Inflammation)
提要
概述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炎症的概述
炎症的概述—概念
当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造成器 官、组织和细胞的损伤时,机体局部和全身会发生一系列 复杂反应,以局限和消灭损伤因子,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 和细胞,并修复损伤,机体这种复杂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称为炎症(inflammation)

PGD2、PGE2、PGF2α
膜磷脂→花生四烯酸 脂质加氧酶途径:
LTB4、LTC4、LTD4、LTE4
作用: 扩张血管、加剧水肿(PG)
发热、疼痛(PG)
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LTB4)
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及血管
通透性增加(LTC4、D4、E4)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动物针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 杂的防御反应
血管反应和渗出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原因
物理性因子
高温、烧伤(大量渗液、发红) 烫伤、冻伤—水泡 紫外线—皮肤发热,发红,痛 机械性创伤
化学性因子
外源性: 强酸、强碱、强氧化 剂
内源性: 胃酸过多,胆汁反流胃炎 代谢产物(肾衰病人→尿素↑)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根据功能和作用分为五类 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和分化:IL-2、IL-4、IL-10、TGF-β↓ 调节自然免疫:TNF-α、IL-1β、IL-6、IFN-α和IFN-β 激活巨噬细胞:IFN-γ、TNF-α、TNF-β、IL-5、IL-10、IL-12 对炎症细胞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刺激造血的,调节WBC生长、分化IL-3、IL-7、CSF、干细胞生长因子
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片 坏死,仅少量肝细胞残存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 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 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exudation)
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在局部发挥重要的 防御作用
白细胞、抗体输送到炎症灶,发挥防御作用
多数细菌感染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 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引起酸性粒细胞增加 一些病毒感染选择性地引起淋巴细胞增加,如单核细胞增多症、腮 腺炎和风疹等 但某些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和细菌( 如伤寒菌) 感染则引起末梢血 白细胞计数减少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的意义 积极作用:
局限致炎因子 液体和白细胞的渗出可稀释毒素、消灭致炎因子和清除坏死组织 增生,修复损伤组织,恢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趋化性细胞因子 IL-8、MCP、淋巴细胞趋化蛋白
细菌产物 免疫复合物
毒素 物理损伤 其他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或其他细胞)
激活
IL-1∕TNF
急性期反应: 发热、嗜睡、食欲不振 急性期蛋白升高、血液动力学改变 中性粒细胞增多
内皮细胞效应: 促进白细胞粘着、PGI2合成增多、 PAF合成增多、凝血活性增高、 抗凝血活性下降、IL-1分泌增多
纤维母细胞作用: 促进纤维母细胞增殖、胶原合成 增加、胶原酶分泌增多、 蛋白酶分泌增多、PGE合成增多
IL-1和TNF在炎症中的作用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来源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血小板等
作用:参与炎症的多方面过程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
大叶性肺炎,肺泡腔内大量白细胞,少量纤维素等渗出物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比较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增生
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实质细胞增生:黏膜上皮细胞、腺体 间质细胞增生: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
维细胞 炎症增生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作用
依据炎症的基本病变性质进行分类
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依据炎症持续的时间进行分类
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血液动力学改变
细动脉短暂收缩 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血流速度减慢
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速 度与致炎因子、损伤种类 和严重程度有关
血液动力学变化模式图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血管扩张充血 肿:液体渗出、组织↑ 热:血流快、产热↑ 痛:胀压、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缓激肽) 机能障碍:因部位、炎症的性质、程度不同
上呼吸道感染-鼻塞 肺炎-缺氧、呼吸困难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全身表现
发热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加
白细胞产物
溶酶体成分 中性蛋白酶(弹力蛋白酶、胶原酶、组织蛋白酶)
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和趋化作用 降解细胞外成分(胶原、基膜、纤维蛋白、弹力蛋白) 组织损伤(如化脓性炎症中)
活性氧代谢产物(超氧负离子、过氧化氢、羟自由基) 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作用:与NO结合形成活性氮中间产物
少量→IL-8增加、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加 大量→组织、细胞损伤(内皮细胞、实质细胞、红细胞)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白细胞激活
吞噬作用
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吞噬过程
识别及附着 调理素:是指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 ,主要 为Ig-Fc段、C3b
吞入 伪足→包围→吞入→吞噬体→吞噬溶酶体→杀伤、降解
杀伤和降解(依赖氧和不依赖氧机制)
免疫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 组胺和5-羟色铵 5-羟色胺 存在于血小板、内皮细胞中 释放刺激因素:血小板与胶原、免疫
复合物结合→凝集→释放
作用:血管通透性增加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PG、白三烯
代谢途径
磷脂酶(N 溶酶体) 环加氧酶途径:
炎症的概述—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某一种炎症性疾病的局部病变往往以其中一种病变为主 病毒性肝炎—以变质为主 化脓性炎症—以渗出为主 急性肾炎—以增生为主
一般而言,病变早期(急性炎症)往往以变质、渗出为主, 如急性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后期(慢性炎症)多以 增生为主,如慢性肝炎,慢性肉芽肿性炎
对机体而言,变质是一种损伤过程,渗出、增生是抗损伤过 程
中性粒细胞的渗出过程模式图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边集,滚动 随着血流缓慢和液体渗出 的发生,毛细血管后静脉中的白细胞离开血 管的中心部(轴流),到达血管的边缘部, 随后在内皮细胞表面翻滚,并不时粘附于内 皮细胞
白细胞粘附 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炎症的血管反应和白细胞反应都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因子的作用 实现的。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 介质
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
来源于细胞或血浆 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作用于靶细胞可进一步引起靶细胞产生次级炎症介质,从而放大或
抵消初级炎症介质的作用 一种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细胞,有时可产生不同的效应 炎症介质一旦被激活或由细胞释放,存在的时间很短,被迅速降解、
白细胞聚集
炎症反应的关键性功能是将白细胞输送到损伤部位 白细胞在炎症灶中心积聚是炎症反应的最重要指征
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炎症不同阶段白细胞不同
急性炎症早期(6-24h)—中性粒细胞 48小时后—单核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寿命短,在24-48h内死亡 单核细胞可继续游出 不同阶段激活的粘附因子和趋化因子不同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 组胺和5-羟色铵 组胺 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颗粒中 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刺激
物理因素:创伤、寒冷、热, 免疫反应,C3a、C5a,组胺释放蛋白,P物质,IL-1、IL-8。
作用:细动脉扩张和细静脉通透性增加
急性炎症—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