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精)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3热点1民主法制立国之基教师用书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3热点1民主法制立国之基教师用书近几年高考十分重视对热点问题的考查。
社会热点指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集中评论的人物、事件或现象。
任何现实问题都有历史的源头,但人们更会关注和研究那些深刻影响到自己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
从现实到历史,多视角洞悉社会热点,凸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高考命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载体,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置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关注热点,贴近生活,强调学以致用”。
热点一民主法制立国之基——公平正义的体现,人类永恒的时代追求引领——热点材料2019年7月7日至8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改进政治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从古代人们追求公平与正义,到近现代政治体制的变革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
以“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的演进”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的立法治国和法制建设,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
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链接——相关知识一、古代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1.古代中国(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地位。
(2)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
2.古代西方(1)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分享政治权力的途径。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历史论述题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历史论述
题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历史论述。
专制是指个人或少数集团以某种形式控制、统治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它具有压迫性和不公平性。
而民主则是一种公正、平等、自由、法治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人治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意志来管理社会,这种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偏袒、滥用权力、腐败和滥权的状况。
而法治则是指将国家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核心,以法律代替人的意志,必须依法行事,维护公平正义。
因此,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政治上看,专制和人治所带来的压迫、不公平和滥权,与当今时代对人权、自由、法治的要求相悖,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从经济上看,专制和人治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社会繁荣发展,而民主和法治则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从文化上看,专制和人治的模式会阻碍自由思想的发展,而民主和法治的模式则可以更好地启发人们的思想独立性和创新意识。
总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主和法治的模式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中‛的分权思想。在评价顾炎武这一主张时要有辩证思维。第
(3)题回答‚新的变化‛时要注意‚直至近百年来‛这一时间
限定,要在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
回答。
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 实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
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
或盲动”的。
【解析】第(1)题把握‚历史分野‛的意思非常重要,其实质
是问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迁,从材料‚无论是古希腊的
国会通过的各种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监督。
2.(2013·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
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 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 程。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材料三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
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 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 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 史趋势。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含答案与解析)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基督教认为,“人人均为上帝的造物,人只受上帝的奴役!”美国《独立宣言》写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综合这两则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美国的自由宪政,是以基督教的理论为渊源之一的B.美国《独立宣言》是用法国的启蒙思想反对基督教神学C.美国《独立宣言》是欧洲基督教神学的继承与发展D.美国《独立宣言》鼓舞了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2、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都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3、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等要求。
其政治愿望是() A.实现社会主义理想B.扩大资产阶级民主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19世纪6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呈现出的特点是( )①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②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伟大战斗③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④欧洲工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C《资本论》出版 D.巴黎公社革命6、今天人们仍然能够享受到的,与恩格斯领导第二国际的斗争有着历史联系的是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②五一节公共假日③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制度④八小时工作制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7、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 )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二月起义8、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③《四月提纲》④《人民宪章》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9、英国学者迪金森在《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中指出:“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
[高考总复习资料]历史大二轮复习上篇(二轮)第二编 第8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
![[高考总复习资料]历史大二轮复习上篇(二轮)第二编 第8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https://img.taocdn.com/s3/m/aa6d89cf102de2bd96058879.png)
第二编第八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泰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
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引起了商业革命B.引起了价格革命C.开始了殖民扩张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解析:从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展“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以及商品种类的增加“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2015·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练习)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此变化源于( )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解析:由材料可知,该事件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对西欧的影响,故A项错误;“海上马车夫”荷兰主要是在17世纪,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蒸汽轮船发明于19世纪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500年左右发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相对孤立,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5·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下图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它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 )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C.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解析: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是商业革命,与插图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信息可知,材料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故B项正确;插图只是提及地理大发现带来一些物种,并没有说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一些物种的插图并不能体现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故D项错误。
2014届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课件:第15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返回目录
退出
热门考点二 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例 2】(2013· 课标全国文综Ⅱ,46)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 是谓 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 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 是谓省议员。县 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 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 其人, 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 公举者举人主 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 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 其人能 读书明理者, 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 官有所欲为, 则谋之于议 员, 议员有所欲为, 亦谋之于官, 皆以叙议之法为之, 官与议员意合, 然 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 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 则由府详省;省 议员意合, 则详于君;君意合, 则书名颁行;意不合, 则令其再议。若事 有不能衷于一是者, 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 而以人多 者为是, 所谓从众也。推之, 凡军国大政, 其权虽出于君上, 而度支转 饷, 其议先询诸庶民, 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 年)
理论来源 《独立 宣言》 侧重点 反对英国的殖民 统治,取得民族独 立和基本的人权 否定封建等级制 度,摧毁封建君主 制,用以法律为基 础的资产阶级民 主权利取代以君 主个人意志为标 志的封建特权 防止独裁,维护资 产阶级共和制度 原因 《独立宣言》发表前北 美殖民地资本主义发展 遭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 碍,民族矛盾尖锐 《人权宣言》颁布前的 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 严,专制王权和旧贵族 滥用权力,导致资本主 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阶级矛盾尖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前中华民国已成 立,但辛亥革命的果实 落入袁世凯手中,民主 共和面临严重威胁
返回目录
退出
考点剖析: 本选修专题主要讲述世界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思想 成果和实践活动,与必修内容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本选修模块在很多 省份都是必考内容。 其中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的斗争是高 考考查的重点。 备考建议:①西方革命及革命中的重要文献是经常考查的知识 点;②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是高考最常见的命题形式,不仅要求认识 民主制度的本质相似点,还要求理解民主制度产生不同形式的必要 性;③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绝对的考查重点,多从各派别的主张及地 位等角度进行考查。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制定了《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
3、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的《拿破仑法典》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4、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发表了《独立宣言》,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国,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
四、19世纪中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俄、日等许多国家通过改革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
2、美国内战解放了黑人奴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3、英国议会改革和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五、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1、俄国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二战后,欧亚建立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地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阵营。
六、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联邦制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它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国王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仅仅是国家的象征。
2、美国的总统制和联邦制: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即总统共和制),总统拥有行政权,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于一身,但受法律制约和监督。
1787年宪法还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国家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法律,各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七、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1、基本特征: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2014高三历史二轮课件

四、对接高考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主要考查对 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
[解析] 从材料“又仿宋制臵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 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才正式设立,排除A项; 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项正确;内阁 始终不是法定一级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 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D 两项。
三、熟记重点
3.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主张: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王权、倡导言论 自由的设想。 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③思想上,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关乎国计民生。
三、熟记重点
四、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1.科学技术 (1) 《本草纲目》 : 系统地总结了中国 16 世纪以前的药物学 成就。它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 的思想。 (2)《农政全书》 :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 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考题 统计
四、对接高考
1.(2013· 北京文综)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 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 应为 A.北宋中期 C.明末清初 B.元末明初 D.鸦片战争时期 ( )
[命题立意]
本题从历史事件联系的角度以荷兰东印度
公司和青花瓷为切入点考查中西交往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 对早期殖民掠夺和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轮复习明清
历史高考命题规律与复习对策 二、特征概览
二、特征概览
阶段
明、清前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2)世界: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中世纪教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 建专制→近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3)演变特点:从进程看,具有曲折性和渐进性;从结果看,民
主最终取代了专制,法治代替了人治,民主政治制度越来越完 善。 2.影响政治制度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2)思想理论;(3)进步之士和人 民的努力、斗争;(4)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本节目 录
铺 面 织 网 体 系 构 建
抓 点 连 线 线 索 串 讲
洞 悉 考 情 高 效 备 考
要 点 透 析 主 干 整 合
专 题 测 评 强 化 训 练
2
铺面织网体系构建
3
抓点连线线索串讲
1.政治制度演变趋势 (1)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不断加强→近代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3)罗马人实行的“保护人”制度,后发展为律师制度,现代各
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 (4)罗马法中“不告不理”的原则为西方普遍继承,继承了罗马 一审终审的审判制度和“一事不再理”的原则。 (5)罗马法中继承制度和婚姻自主权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甚至今 天各国所继承等。
17
(3)首席将军及各级官员采取选举方式产生和任期制度,影响到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选举制和任期制。 (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五百人议事会影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 比例代表制和议会制度等。
16
2.罗马法律 (1)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保护
自身利益的法宝。
(2)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所效法,建立起一 套完整独立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
7
要点透析主干整合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1.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1)秦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2)从汉到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 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 (3)明清时期,随着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顶峰。
(3)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 制、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等。
5
2.预计2014年高考可能考查的角度及知识点有
(1)考查中外政治制度的重要历史概念内涵、特点及评价:如对 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君主
立宪制、联邦共和制、代议制等制度概念的理解认识。
4
洞悉考情高效备考
1.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及角度有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察举制、科举制等,还考查了围绕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两对矛盾的斗争和调整等。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古代治,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0
2.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专制: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天主教会和封 建君主共同统治之下。 3.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 纪中叶形成责任内阁制,代议制得到完善。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 (3)1871年和1875年,德国和法国先后通过法律文件分别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扩展。
11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 继承发展的特点。 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及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 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 机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14
五、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堪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所在,欧 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础和民主传统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
15
1.雅典民主政治
(1)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
(2)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
8
2.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1)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 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英、日之路),掀起了戊 戌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实行民主 共和制(走美、法之路),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颁布了《临时 约法》,之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国民革命等。 (3)资产阶级激进派倡导民主与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9
二、世界政治制度演变 1.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的法律 (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 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其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直接民主。 (2)古代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 演变,《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成熟.罗马法
12
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
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
理论基础,是历代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四、全面认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1.方式:多数通过革命斗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2.理论来源: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
(2)考查中外政治制度形成演变历程的背景、阶段特征、影响及 局限性的分析、评价.如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雅典民 主政治、罗马法的形成演变及近代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 形成发展过程的分析评价及其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作用.
6
(3)加强对中外政治文明继承与发展、差异性等方面的链 接考查。如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古代雅典罗马 法律制度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继承发展及古今中外政 治制度的分析比较,认识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差异性的特点。
13
3.评价
(1)否定君主专制;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 (2)议员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实行多数通过原则,保证法律 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政党政治竞争,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 制约。 (3)同封建专制相比,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扩展到亚 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4)局限性:①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