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立交的选型与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立交的方案选型

城市道路立交的方案选型

适 合 的 爻 彤 』 ℃ 小仪 能 够 f 求 交 通 奠个 、 顺 畅 , l l _ 能够 降 低造 价 、减 少 川地 , 1 , 建 f ¨ 运 ; 费川 , I I , f 能够 i J 边 环 境 中 f 】 f 办州 ,成 为 城 T 内 ’ 定州
[ 9艇观 , 1 1 址 ‘ 城I ㈨ 标 、 此 ,’ 疆 觅分 ・ 』 、 { 篮 虑 以 城I l J 、 交选 【 件. l I
城市 建 筑
UR B A N I S M A N D AR c H l T E c T u R E R O A D A N D B R I D G E
城市道路 立交 的方案选型
■ 任 晓 敏
文 选 ’ 允 分 芬虑 j _ 1 . 城 f l 通路 、 交的 } , … i 道I 门 J 改’ 分 j I f 1 次 , 处川』 』 { 一 爻通 L I f 】 久 J ・ 受交通 流 1 . 1 勺 父系 ,个l f { 1 受排 : J 、 觅 分 啦 彩 絮 比选 , 建
之 I I 为独 ● ,公路 、 . 交f ¨j 州f 『 勺 址 奠个 、快 速 ; m J 城】 i r ● ‘ 爻 恤 1 1 入 人I 符 i I i , 作 为 蹄 i l J 『 } { - 个 1 , 』 。 , , ,I j J 削边 } ‘ I 联 系 。 鬃密 , } } j 的 l 办i J
㈦ 门功 能 4 : 1 j f 1 川 ,系统I ' l < j 进} J 、 文选 发 糕 个路 的 交通 助 能 : 必 坝 i J 1 - . ” j 边的 i t 然 境 I 境 兼什 十 ¨ 遁 . 满 足突迎 。 求 的 前提 / J 求 达 刽 济 、J 4 境 协㈨

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选型与设计

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选型与设计

特点:形式简单,仅需一座跨线构造物,占地少、造
价低,但行车干扰大。
适用:高速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少
或分期修建,用地或地形条件限制。
注意:平面交叉设在次要道路上。
部分互通式立交
部分苜蓿叶形立交 菱形立交
交织型立交
含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以交织的方式运行,存 在交织路段的交叉。 代表形式:环形立交 (图示) 特点:能保证主要道路直行,交通组织方便,无冲突 点,占地较少、但通行能力受限。 适用:高速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以用于五条及五条以 上道路相交为宜。 注意:布设应注意让主要道路直行。
交织型立交
环形立交(椭圆环形)
宝安创业立交桥
立体交叉的分类
3. 按其它方式划分
(1) 按相交道路的条数 三路立交、四路立交、多路立交 (2) 按立体交叉的层数 两层式立交、三层式立交、多层式立交
(3) 按立体交叉的用途
公路立交、城市道路立交、铁路立交、人行立交
(4) 按是否收费
收费立交、不收费立交
完全互通式立交
含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
代表形式:喇叭形立交、苜蓿叶形立交 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大、造价高。
适用:高速路间及高速路与其它等级较高的道路相交。
特点:匝道数和转弯方向数相等,无冲突点,行车安全,
部分互通式立交
含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 点的交叉。 代表形式:菱形立交、部分苜蓿叶形立交 (图示)
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
T形交叉。应将环圈式匝道设在交通量小的方
适用: 向上,主线转弯交通量大时宜采用A式,反之
采用B式。
匝道类型
A. 定向型匝道 B.半定向型匝道 C. 小环形匝道 D.环形匝道

浅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

浅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

道桥建设1532019年第1期浅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齐壮壮(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2)摘 要: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迅速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不仅关系着公路建设的整体发展,而且对于工程建设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选型要求及原则、通行能力的阐述,同时对立交形式概述,进而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进行了设计分析,以期能够推动高速公路的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量实现了迅速增长,各种公路纵横交错,但是随着运输量的逐渐增多,公路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了缓解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压力,互通式立交成为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节点,其凭借着立体多层的形式负担了更多的交通压力,其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合理设计及选型能够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道路功能、交通安全,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整体规划、道路周边环境以及道路整体经济价值。

1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要求及原则、通行能力1.1 设计要求及原则互通式立交选型要与布局、道路、地理、规划、布置以及工程等方面相适应,满足道路交通整体布局要求,根据道路性质确定合适的立交等级、功能等[1]。

同时互通立交也要与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适应,整个建设要作出系统的规划,保证道路及主线方向适合,立交的选型要与施工技术工艺、排水、结构等方面相融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保证施工成本的可控性。

互通立交选型的原则就在于:(1)一级公路相交或是其与高速公路相交,要建立混合式的立交,如果转弯车辆较少,但是执行车流受到阻碍,则就需要在次一级的公路上设置相邻的环形匝道[2]。

(2)两条以及公路相交在其右转弯的道路上要建设的立交形式是混合型、T 字形或是环形的。

(3)两条相似功能的高速公路相交使选择的匝道不仅要能够保证车流顺利通过,同时也要提前告知车流转弯情况;(4)若是区域的道路交通网络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则要使用道路交通网络在节点处实现交通转换,这就需要立体交叉设计将交通转换为匝道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比选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比选

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与比选摘要本文以位于X项目——位于Z市东部地区东绕城公路与J东路的交叉处为例,介绍了变异苜蓿叶形、涡轮形、蝶形以及风车型四种互通式立交方案,并对四种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及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推荐方案,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方案比选1 项目背景X项目位于Z市东绕城公路与J东路的交叉处,为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Z市“环行加放射”式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节点西侧为行政办公区及客运专线,商业办公、居住区较为密集;东侧为高校集聚区,在校学生较多;南侧是在建的Z市综合交通枢纽(包括铁路新客站)。

该节点位于以上三个组团的中心位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需求很大。

J东路是一条集散型交通主干道,在CBD到高速公路之间与多条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相交,是连接Z市与周边城市的重要客运通道。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Z市城市主骨架网络,构筑城市快速交通系统,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拉动Z市经济增长,加快Z市城市化进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立交初步设计方案根据周边控制因素及项目实施难易程度,方案设计初期通过对可能实施的方案进行优化和比选,根据互通形式初步拟定变异苜蓿叶形、涡轮形、蝶形以及风车型互通式立交四种方案:1)变异苜蓿叶形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在建、已建铁路和Z市铁路新客站等周边道路调查的基础上,立交布置采用轴对称的变异苜蓿叶形式。

考虑到立交节点距Z市内两大客运专线距离较近,方案一由南向西方向和由西向北的半定向匝道改为内环匝道,立交工程规模减小,增加了Z市铁路新客站S匝道至东绕城公路出口匝道的间距,改善金水路出口匝道的平面指标和出口匝道识别视距。

在空间利用与匝道设计方面,立交一层为地面层,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混行车道,采用平行于桥墩的四方形布置,可降低立交的整体建筑高度和减小结构物跨径,减少投资;二层为J东路直行道,双向八车道,路面净宽2×15m,最大纵坡为2.8%,考虑到加、减速车道的设置,需压缩J东路中央分隔带,将原有12m宽中央分隔带压缩至4m,立交范围内中央分隔带保持一致;三层为东绕城公路直行道;四层为由北向东方向的半定向匝道;左转匝道——在由北向东、由东向南两个方向的左转匝道设计为两个半定向匝道,在由南向西、由西向北两个方向采用环形匝道;右转匝道——在由南向东、由东向北、由西向南及由北向西四个方向均为直接式匝道。

城市道路设计-立交.ppt.ppt

城市道路设计-立交.ppt.ppt

定向式立 交
苜蓿叶式 立交 部分苜蓿 叶式立交 菱形立交 三、四层 式环 形立交 喇叭形立 交 三路环形 立交 三路子叶 式 立交
80~ 100
60~ 80 30~ 80 30~ 80 60~ 80 60~ 80 60~ 80
70~80
70~80
13000~ 15000
8.5~ 12.5
30~40
30~40
c.间接式(环圈式) 环圈式左转匝道的特 点是右出右进,行车 安全,匝道上不需设 跨线构造物,造价最 低。匝道线形指标差, 适应车速低,通行能 力较小.左转绕行距 离长。
以匝道横断面车道类型分 a)单向单车道 b)单向双车道
c)双向双车道(无分隔)
d)双向双车道(有分隔)
(二)匝道的布设
一、汽车在匝道上的行驶特性 汽车由一条主线到匝道再到另一条主线划分为 以下几个过程: 1) 分流行驶过程 2) 减速行驶过程 3) 匀速或变速行驶过程 车速由V1——V(I)——V2
9。城市立交比公路立交的排水系统更为复杂;
城市立交明显的 占地与复杂特征 在这张图片中得 以体现。
公路立交等级
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

二(一)
三(二)


一级公路
二(一)
三(二)
(三)
(三)
(三)
二级公路
三(二)
(三)



三级公路

(三)



四级公路
匝道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单车道匝道驶入双车道正线
Nr 1.13Nd 154 0.39Nf Nr 2 Nd Nf

立交工程课程设计

立交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课程设计目录引言 (1)一、了解平面交叉口及其规划设计 (2)(1)平面交叉口的道路交通特点 (2)(2)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流程 (3)(3)设计基础资料调查与分析 (6)(4)平面交叉口设计 (9)二、兰州市交叉口实例现状 (11)(1)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11)(2)道路存在问题 (13)三、兰州市交叉口实例改善设计 (13)四、了解立体交叉口及其规划设计 (14)(1)立交概述 (14)(2)典型立交的组成 (15)(3)立交的交通功能 (15)(4)立交的基本特征 (16)(5)匝道 (17)(6)立交的分类 (17)(7)四路立交 (19)(8)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20)五、兰州市盘旋路交叉口——立交改善方案 (22)(1)基本资料调查与搜集 (22)(2)现状分析 (23)(3)立交设计 (23)(4)设计说明 (25)总结 (26)主要参考文献 (27)引言道路与道路(或与铁路)相交的部分称为道路交叉口。

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内交叉形成的交叉口称为平面交叉口,在不同平面内交叉形成的交叉口称为立体交叉口(简称立交)。

交叉口在路网中起着使城市交通由线扩展到面的重要作用,解决各个方向的交通联系。

道路交叉口既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交通流分离、交汇的转换点,也是各类管线的集散处、道路景观的结点。

在这里,各个道路方向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及行人都要在交叉口汇集、转向、通过,这样就存在着交通冲突,之间相互干扰,引发事故和造成交通的阻塞。

据统计,约有59%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口地带,居所有交通事故类型的首位。

此外,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由于信号控制及其他因素干扰,将产生很大的延误,延误时间约占整个行程时间的31%,而这31%又约有40%是非信号因素引起的。

由此可见,正确的设计交叉口,合理的组织交通,对于减少交叉口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设计”是近年来逐步形成并被高度重视的改善城市交通的应用技术。

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设计分析发表时间:2018-07-04T15:27:46.6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作者: 谭雪琴[导读] 互通式立交选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城市的交通情况,制定立交选型方案,然后进行效果对比,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401121 摘要:尽管城市道路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却还是不足以减轻道路负担,很多大城市已经出现城市交通严重堵塞现象。在这些城市中,很多道路选择的都是平面交叉形式,这就限制了行车空间,而立体交叉式道路则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减轻交通负担。立体交叉道路主要以互通式立交桥的方式出现的,这种立交桥有很多类型,相关人员要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城市交通发展运行的类型,然后对其进行设计。 关键词: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设计; 互通式立交选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城市的交通情况,制定立交选型方案,然后进行效果对比,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设计进行分析。 一.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原则 主要有四方面,其一立式交叉道路本来是为了降低道路运行压力,拓展道路运行空间而设计,所以在选择立交类型时,首先要基于本城市的交通实际情况,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进而对未来城市的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在设计时,也要考虑平面交叉道路的设计,使这些平面交叉道路与立体交叉道路严丝合缝连接在一起,道路顺畅,城市交通水平才会提高[1]。 其二立体交叉项目选型之前,项目位置已经明显确定,所以还要将施工现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条件等进行研究,使选择的立交道路类型与当地的地形地势地质等条件相符合,只有条件满足,立交道路在施工中才会顺利,不会出现变更。 其三立交道路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尽可能选择占据空间小的类型,这不仅节约土地资源,节约空间,还会减少相关成本。 其四立交类型还要与整个城市和现场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其本身在施工时,不要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在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后,该类型立交还要满足景观要求。 二.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方案及设计 立交形式就要四通八达,所以很多城市会选择四路互通式。 1、立交选型方案 主要有三种,对三种方案进行优劣势对比,选择最合适的类型进行设计。其一为苜蓿叶型立交,这种类型,立交的形状呈苜蓿叶形式,匝道的数量为4个,形状为环形,右转车道数量也为4个[2]。这种立交的优势:在运行时,道路之间不会形成矛盾点或阻碍点,一条道路出现故障,其他道路依旧不受影响,这种连续自然的道路安全系数会得到保证。道路在修建时,可按照苜蓿叶形状一一建造,即使整条道路未建设完,只要有一片叶状修建完毕,便可以进行通车。这种类型的立交造型简单,一座跨线桥就组成了该种立交。劣势:主要体现在环形匝道上,首先道路过长,导致左转车辆运行距离长,再加上运行速度受到限制,起不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其二是环式立交,这种立交中心以圆岛形式呈现,从中心到四周,分为三层道路,分别环绕下来。优点:主干道为单向行驶方式,车辆畅通无阻,车辆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都可以得到保证。环形道上也没有冲突点,信号灯设置数量很少,结构很小,所以对于城市土地资源来说,占地面积还是比较小的。缺点:转向车辆运行速度受到限制。整体立交结构也比较复杂,花费成本多,施工困难。 其三是组合式立交,将以上两种方式结合,塑造半苜蓿叶半定向性全互通型立交,对左转匝道形式进行改善,选择的匝道形式也是组合方式,环形与半定向结合,数量分别为两个[3]。优点:行车方向不是双向,所以行车运行比较安全畅通,在结构方面也比较紧凑。缺点:转向车辆速度受到限制,人们的行驶时间没有得到节约。 2、方案选定及设计 在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方面,综合各项原则以及现实立交建设各方人员的建议和意见,最终决定选择组合式立交方案。这种方案落实后,占地面积和空间会得到节约,通行能力得到保障,路口也不至于形成过度拥挤堵塞现象。在该方案中,具体设计为:对匝道进行对角线设计,在四个象限中,二四象限的位置主要安排左转匝道,在布置时,还要注意路口处的一些有价值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必须保留。在左转环道基础上,设置右转匝道,具体位置是在前者的内侧,这就使得更多空间被节约。 3、组合式立交通行能力计算 在选择组合式立交类型后,还要对其通行能力进行计算,以便对其结构进行改善和调整,使其通行能力更强。主要对两方面进行验算,其一是主线通行能力,验算公式为:Nm=ac?N,在该公式中,ac与N都是固定值,与该道路本身性质有关[4]。N是道路的可能通行能力,ac代表分类系数,Nm则代表道路的通行能力,在计算出相关的数值后,还要与设计交通量进行对比,看其是否满足通行要求。其二是匝道通行能力,匝道会对行车速度和行车距离产生影响,其通行能力也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对其通行能力进行计算时,主要将匝道以及匝道和其他主干线连接部分作为验算对象,在将这两部分数值演算出来后,对其进行对比,选取最小值作为匝道通行能力代表值。在组合式立交设计中,对于单车道匝道,主要将入口单向三车道正向车辆数量作为核算对象。 三.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设计注意事项 在组合式立交方案中,两种类型中的匝道会在环形围绕中形成重叠空间,在空间上,只要重叠高度大于车辆高度,车辆在这种重叠空间中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行车时间和土地资源都不会过度浪费。 做好初步设计后,还要对其进行深化设计,相关注意事项有以下几方面,其一线型选择要合理,匝道宽度要与分流点合流点车辆数量相适应,使匝道的交通运行能力强。在匝道出口处,主要注意高度设计,相关指标数据一定要大。匝道纵断面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竖曲线半径要大。主线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应对其布置形式进行合理布置,使立交的交通能力有可以扩充增大的潜在空间。如此未来城市交通行车量变更大时,立交桥也有可以改造升级的空间。 结语 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和设计要有先后顺序之分,在选型中,在原则基础上,对每种类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比,从而选择合适的立交方案。在设计中,还要将方案与实际交通需求结合起来,对方案的交通能力进行核算,使其都满足设计要求。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深化设计质量,使具体的立交工程结构设计合理,功能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游婷,林利安.大型地下互通式立交选型探讨[J].公路与汽运,2009(05): 37-40. [2]李旭,王昌衡.城市互通式立交选型探讨[J].公路与汽运,2009(05):41 -44+55. [3]陈炜,张铭.关于城市大型互通式立交方案选型的探讨[J].交通科技,2003 (06):69-71. [4]金书滨.浅论山区城市互通式立交的选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03): 56-61.

第三章板桥的设计与构造

第三章板桥的设计与构造
优点
(一)建筑高度小,适用于桥下净空受限制的桥梁,可 以降低桥头引道路堤高度和缩短引道的长度。
(二)外形简单,制作方便, (三)做成装配式板桥的预制构件时,重量不大,架设 方便。
缺点
(一)跨径不宜过大。
(二)受拉区域的混凝土料不能发挥作用
简支板桥的经济合理路径一般限制在13—15m以下,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板桥也不宜超过35m。
6. 支承边上的反力很不均匀,钝角角隅 处的反力可能比正板大数倍,而锐角 处的反力却有所减小,甚至出现负反 力
7. 斜板的受力行为可以用Z字形连续梁来 比拟
8. 斜板的扭矩分布很复杂,板边存在较大 的扭矩
二、斜板桥的钢筋布置及构造 特点
1. 桥梁宽度较大时,纵向钢筋,板中央垂 直于支承边布置,边缘平行于自由边布 置;横向钢筋平行于支承边布置。
变厚度者支点截面的高度较大,约为跨中截面板高 的1.2—1.5倍。以承受较大的负弯距,同时进一步 减小跨中的板厚,跨中板厚h=L/30,L为中跨跨度
2)装配式连续板桥
3) 装配式撑架连续板桥
受力上兼有连续板和拱式推力结构的特点
第二节 简支板桥的构造
一、整体式板桥的构造
特点
一般都设计成等厚度的矩形截面 往往跨径通常与板宽相差不大,双向受力状态
流冲毁
(三) 不设抬高的人行道和缘石,而在桥面净宽以外设置 目标柱或活动栏杆。
第三节 斜交板桥的受力特点与 构造
桥轴线与支承线的垂线所呈夹角称为斜交角 斜板桥虽然有改善线型的优点,但它的受力
状态是很复杂。 整体斜板桥多见。 主要用于小跨度桥梁
– 跨径通常在20米以下
一、斜板桥的受力特点
1. 纵向主弯矩比跨径为斜跨长、宽度为b 的矩形板小,并随斜交角的增大而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条件:叶形立交的适用性与喇叭形较相近,多用于苜蓿 叶式立交的前期工程。布设时以使正线下穿为宜。
3. 三路环形立交
由环形平交演变而来,是用一个公用环道来实现 各方向车辆转向的立交形式
3. 三路环形立交
优点:(1)左转行驶方向明确,交通组织方便;(2)结构紧 凑,占地较少;(3)中心环岛与城市绿化美化相结合,利于 街景布置。 缺点:(1)存在交织路段,限制了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2) 左转绕行距离较长;(3)需修建两座桥跨结构物,造价较高。
2、立体交叉的命名 ♥采用立交所在位置命名
新开路立交桥
2、立体交叉的命名 ♥按立交的类型命名
山区单喇叭立交
2、立体交叉的命名 ♥立交的简称
玉蜒立交桥
3.2 各路互通式立交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互通式立交的形式问题实质 就是各种左右转弯匝道的选 择和组合问题。不同的左右 转弯匝道组合在一起就形成 了不同的互通式立交。设计 一座立交实质上就是在当地 的主、客观条件下如何选择 最优的左转弯匝道进行组合。
优点:(1)各转弯方向均设有独立匝道,对交通量大的左转方向提 供了速度较高的半定向型匝道;(2)车辆可完全互通,没有冲突点 和交织段,通行能力较高;(3)结构简单,造形美观,行车方向容 易辨别;(4)只设一座桥跨即实现全互通,投资较省。
缺点:(1)环圈式匝道上行车速度低,线形较差,小环道占地面积 较大;(2)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
优点:(1)左转转向角小(只有90°左右),路线 短截,行车功能最好;(2)结构紧凑、用地较省,拆 迁较少,直接转向,行车方向容易识别。 缺点:路线交叉较多,桥跨较长且较高,造价昂贵。
适用条件:多用于车速高,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相互连接的情况。
6. 三路组合式立交
采用不同的左转匝道组合起来的立交 (1)喇叭形立交:小环道与半直接匝道的组合形式 (2)定向型与小环道的组合式
2)半定向Y形立体交叉
双向行车道之 间不必拉开或 难以拉开的情

2)半定向Y形立体交叉
2)半定向Y形立体交叉
优点:(1)对左转弯车辆能提供较高速度的半定向运行, 通行能力较大;(2)各方向运行流畅,方向明确,不会发 生错路运行;(3)正线外侧占用土地较少;(4)左转弯车辆 由正线右侧分离或汇入,运行安全方便,正线双向行车道 之间不必分开。
适用条件:适用于各方向左转交通量较均匀,用地较紧,拆 迁较大的情况。特别是对原有环形平交改造,能充分利用原 有工程,重新征地较小的情况适用。
4. 三路半定向型立交
用半定向型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立交形式 优点:(1)行车条件较好,绕行距离比小环道短;(2)匝 道布置方式多,因而类型较多,可灵活布置;(3)匝道布置 灵活、结构紧凑、用地及拆迁较小。
缺点:(1)匝道修建和运行长度较定向Y形长;(2)需要 跨线构造物多,占地较大,造价较高。
武汉市北互 通收费广场
红岩峙互通
二、四路立交
由前节分析,四肢立交有四个左转弯,前述的 10种左转弯匝道的任一种皆可选用,四肢立交理论 上有10000种不同的组合形式。这些形式并不都具有 实际的使用价值,因为:①考虑到造价的经济,应 尽量缩短匝道长度,减少立交桥梁的数量和层次; ②考虑到造型的美观,应尽量采用对称的形式;③ 考虑到设计和施工的方便,各左、右转弯匝道线形 和桥梁布设应尽量争取一致。
缺点:(1)需设较多桥跨结构物,造价高;(2)桥跨长,高 差较大,匝道纵面线形起伏较大。 适用条件:多用于交通量较大、车速要求较高的T形立交
两层三桥式半定向型立交
两层平交型半定向型立交
两层两桥式半定向型立交
三层式半定向型立交
5. 三路定向型立交 用定向型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立交形式
5. 三路定向型立交
(一)四肢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1.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1)普通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1)普通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优点:(1)交通运行连续而自然;(2)无冲突点,无须设信 号控制;(3)可由部分苜蓿叶式分期修建而成;(4)仅需一 座跨线构造物,造价较低。
缺点:(1)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占地较大;(2)环 圈式左转匝道线形差,行车速度低;(3)上、下线左转匝 道山入口之间存在交织运行,限制了通行能力;(4)正线 上为双重出口,其中左转匝道出口在跨线构造物之后, 使标志复杂。
缺点:(1)层多桥长,造价高;(2)占地面积大,在城区 很难实现。
3.定向式立体交叉
3.定向式立体交叉
优点:(1)匝道转弯半径大,行车方向明确,路径短捷; (2)能为转弯车辆提供高速的定向运行,通行能力大;(3) 无交织,无冲突点,行车安全。
缺点:(1)存在左侧分离和左侧汇人的困难;(2)正线双 向行车道之间必须拉开足够距离,直行车辆略有绕行; (3)跨线构造物数量多,占地面积大,造价高。

♥四层式
♥完全立交型立交
♥按立交的 基本动线关
♥交织型立交
系划分
♥平交型立交
按其它方式划分
是否收费
立交匝道 的形式
其他方式
立体交叉的 外形
立交类型 是否组合
3.1 立体分类及体系
二、立体交叉的名词解释和命名
1、立体交叉的名词解释 ★道路与道路的立交; ★互通式立交; ★定向式立交;
★道路与铁路的立交; ★上跨式立交; ★半定向式立交;
缺点:(1)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营运费用较大; (2)需建二层式跨线构造物五座,造价较高;(3)占地面 积大。
5. 组合式立体交叉
一个环圈式匝道型
两个环圈式匝道型
5. 组合式立体交叉
三个环圈式匝道型
无环圈式匝道型
(二)四肢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
四肢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在次要道路上或匝道上存在 平面冲突点或个别转弯方向不设专用匝道的立体交叉, 一般多用于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也可用于地物限 制较严或分期修建的情况。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代表 形式主要有菱形立交体交叉和部分首宿叶式立体交叉等。
★车行立交;
★下穿式立交; ★非定向式立交;
★人行立交;
★两层式立交; ★喇叭形立交;
★两路立交;
★三层式立交; ★三层式立交;
★三路立交;
★四层式立交; ★苜蓿叶形立交;
★四路立交;
★完全立交型立交★;菱形立交;
★多路立交;
★交织型立交; ★环形立交;
★分离式立交;
★平交型立交; ★组合式立交;
二、立体交叉的名词解释和命名
2)带集散车道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集散车 道
2)带集散车道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优点:(1)使交织路段从高速公路上分离至车速较低的 集散车道上,减少了对正线交通的影响,提高了行车的 安全性;(2)使高速公路上双重的出入口变为单一的出 口或入口,简化了交通标志;(3)比普通苜蓿叶式立体 交叉通过的交通量更大;(4)各左、右转弯车辆运行自 然流畅。
(1)上跨式 主线高出地表面,施工比较方便,造价较低,因下挖较小,
与地下管线于扰小,排水容易处理。其主要缺点是占地较大,路线 桥影响视线和周围景观,引道较长或纵坡较大,不利于非机动车交 通行驶。 (2)下穿式 主线低于地表面,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立交构造物对视线和周 围景观影响小,对非机动车交通影响不大。其主要缺点是施工时地 下管线于扰较大,排水困难,施工工期较长,造价较高,养护管理 费用大。
适用条件:此类立体交叉适用于高速公路之间相互的高 级立体交叉情况。由于存在左出和左进的问题,只有在交 通量大、车速高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
4.涡轮式立体交叉
4.涡轮式立体交叉
优点:(1)匝道平曲线半径较大,纵坡和缓,适应车速 较高;(2)车辆进出正线安全顺畅;(3)无交织,无冲 突,通行能力较大。
一、三路立交
(一)三路T形立交
1.喇叭形立体交叉 喇叭形立交可分为A式和B式 由一个小环道(转向角约为270°的左转匝道)
和一经个环半形左定转向匝型道匝驶道来实现左转经所环构形成左的转立匝交道形驶式出 ,
由于入外主形线(似或喇正叭线,)故由此得名。主实线际(上或是正小线环) 道与 半定向型匝道的一种组合结构形式。
1.菱形立体交叉
菱形立体交叉是只设右转和右转公用的匝道,在跨线构 造物两侧的次要道路上存在平面交叉口。
常用形式
图为分离式 菱形立体交

1.菱形立体交叉
优点:(1)能保证主线直行车辆快速畅通;(2)主线上 具有高标准的单一进出口,交通标志简单;(3)主线下 穿时匝道坡度便于驶出车辆减速和驶入车辆加速;(4) 形式简单,仅需一座路线构造物,用地和工程费用小。
缺点:(1)在环圈式匝道半径相同情况下,与普通苜蓿 叶式相比占地更多;(2)跨线构造物因跨度增大而造价更 高些。
2.X形(四星式)立体交叉
又称半定向式立交,是四肢全 互通式立交的最高级形式之一
2.X形(四星式)立体交叉
优点:(1)各转弯方向车辆运行都有专用匝道,自由流 畅,转向明确;(2)单一的出口或入口,便于车辆运行 和简化标志;(3)无交织,无冲突点,行车安全;(4)适 应车速高,通行能力大。
缺点:(1)次线与匝道连接处为平面交叉,影响了通 行能力和行车安全;(2)次线上可能存在视认性、错 路运行或行车等待等问题。
适用条件:菱形立体交叉多用于城市道路的主要道路 与次要道路相交且用地困难的情况,而公路上多为收 费的,—般不采用。
2.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2.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优点:(1)可保证主要道路直行车辆快速通畅;(2)单一 的驶出方式简化了主要道路上的交通标志;(3)仅需一 座跨线构造物,用地和工程费用较少;(4)便于分期修 建,远期可扩建为全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缺点:(1)正线双向行车道之间必须有足够距离,以满足匝道纵断 面布置的要求;(2)当正线单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车道,左侧车道 为超车道或快车道,使得左转弯车辆由左侧车道快速分离或由左侧 车道快速汇入困难,而且不安全;(3)需要跨线构造物多,占地较 大,造价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