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类型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直接外伤如刺伤、挫伤及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均可引起臂丛损伤。
间接外伤见于强力牵拉上肢、头颈过度弯向对侧或强力将肩部下压时,如重物打击或产伤等。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一)臂丛完全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手,前臂和上臂肌肉全瘫。
感觉改变为手、前臂和上臂的一部分感觉消失。
颈8胸1近椎间孔处损伤,可出现霍纳(Horner)氏综合征。
(二)臂丛上部损伤(Erb-Duchence型) 此型较多见,为颈5-6神经根在厄氏点处损伤所致。
该点在肩胛上神经近侧,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远侧。
前锯肌与菱形肌不受影响。
多因外伤使头肩分离、肩部下压或产伤等引起。
运动:三角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与胸大肌锁骨头瘫痪,上肢由于背阔肌和胸大肌胸骨头的作用呈内旋位。
二头肌和肱桡肌瘫痪,肱前肌减弱,肘关节因三头肌作用而伸直。
旋后肌和旋前圆肌瘫痪,前臂因旋前方肌的作用而旋前。
桡侧腕伸肌瘫痪,手向尺侧偏斜。
感觉:颈5前支损伤时感觉不受影响,如颈6受累则出现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
无霍纳氏综合征。
(三)臂丛下部损伤(Klumpke型) 主要是颈8胸1神经根损伤,多因上肢过度上抬或伸展及臂位产时牵拉躯干过重等引起。
主要症状为手内肌瘫痪,有爪状畸形。
在臂丛下干损伤时,手指屈肌和伸肌瘫痪。
手和前臂尺侧麻木,上臂内侧有一小条麻木区。
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四)辅助诊断方法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查体、X线摄片检查。
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1.肌电图检查臂丛的脊神经后支支配颈后深部肌肉。
按照颈部肌肉的不同深浅位置,所受神经支配各不相同,浅层为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深部内侧部分受颈3-6脊神经后支支配;外侧部分受颈7-8脊神经后支支配;最深部颈后肌肉为脊横肌、脊间肌和横突间肌,受相应脊椎的神经纤维支配。
因此,肌电图检查颈后最深部肌肉是脊横肌和横突间肌。
凡肌电图显示去神经性纤维颤动电位,表示脊神经后支的运动神经纤维损伤,为椎间孔内臂丛损伤;凡显示无正常电位,表示椎间孔外臂丛损伤;凡受神经根支配的任何肌肉存在主动运动,即显示肌肉主动收缩电位,表示不完全性神经根损伤。
手部神经损伤健康教育课件

如何寻求帮助
如何寻求帮助
紧急情况:如果您遇到手部神经损伤的 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 就医建议:如果您发现手部出现异常症 状,应尽快咨询医生进行检查和咨询。
总结
总结
手部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问 题,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治疗 和保护措施,可以减少手部神 经损伤的发生和影响。如果您 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 息,请及时咨询医生。
手部神经损伤 健康教育课件
目录 导言 手部神经损伤概述 手部神经损伤的预防 手部神经损伤的治疗 生活中的手部神经保护 如何寻求帮助 总结
导言
导言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您提供关于手部 神经损伤的健康教育知识,帮助您 了解相关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 疗等方面的内容。
手部神经损伤 概述
手部神经损伤概述
手部神经损伤的治疗
药物应用:医生可能会开具相 应药物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 等症状。
生活中的手部 神经保护
生活中的手部神经保护
手部保暖:在寒冷的环境下注意保护手 部,避免手部受到冻伤等损伤。 手部保湿:保持手部皮肤的湿润,避免 皮肤干燥和龟裂。
生活中的手部神经保护
使用手套:适当使用手套来避免手 部受到化学品、刺激物等的伤害。
确保手部安全:避免用力过大、姿势不 良等导致手部受伤的行为。 手部锻炼:适当进行手部运动和伸展, 保持手部血液循环畅通。
手部神经损伤的预防
远离危险物品:减少接触尖锐或热 源物品,降低手部损伤风险。
手部神经损伤 的治疗
手部神经损伤的治疗
医学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手部神经损 伤,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药物或物理 治疗等方式。 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加强手部受损 神经的功能恢复和肌肉力量的增长。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上肢神经损伤的表现及护理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上肢神经损伤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物理因子如电刺激、光 疗、超声波等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按时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医师的 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应注意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反馈 给医师。
感觉异常部位
感觉异常的部位通常与损伤的神经 分布区域相关,可能涉及上肢的多 个部位。
伴随症状
感觉异常可能伴随刺痛、肌肉无力 等症状,影响上肢的正常功能。
02
上肢神经损伤的原因
外力创伤
直接暴力
如车祸、跌落等事故导致的骨折 、关节脱位等,可能损伤神经。
间接暴力
如肌肉拉伤、过度扭曲等,也可 能导致神经受损。
感谢观看
进行准确的诊断。
及时治疗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制定合适 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进行物理治疗
按时服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如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以促 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关 节活动度训练等,以改善肢体功能。
疼痛部位
疼痛的部位通常与损伤的神经分布区 域相关,可能涉及上肢的多个关节和 肌肉群。
麻木
01
02
03
麻木部位
麻木感通常出现在上肢神 经损伤的区域,表现为皮 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麻木程度
麻木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 局部感觉减退到广泛的区
神经损伤吃什么药?权威医生来推荐!

神经损伤吃什么药?权威医生来推荐!
如果出现神经损伤的话,患者需要及时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治疗,现在有很多治疗的方法,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吃药,但患者千万不能盲目乱用药,务必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
一、脑神经损伤包括脑外伤、脑血管硬化(脑溢血、脑血栓)后遗症、脑炎与脑膜炎后遗症、脱髓鞘疾病等脑血管病后遗症。
意见建议:非手术治疗:
(1)脱水药缓解颅内压及神经水肿。
常用20%甘露醇150~2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糖皮质激素治疗保护神经,常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2次。
二、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神经是支配肌肉活动的,可造成其支配肌肉的瘫痪.
指导意见:
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即应用神经营养药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损伤部进行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患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弛.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三、可以去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首先进行检测,进行营养神经治疗,一般最好去当地的三甲医院
指导意见:建议可以到正规的医院挂康复科就诊,进行系统的后期的康复训练,这个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还请老人和家属不要太急躁,慢慢的来。
另外,最为重要的是:遵从当初出院时的医嘱,继续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按时按量的服药治疗,切忌擅自停药,换药,增量,减量等。
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件

定义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结构 或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神经传导 障碍和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运 动障碍。
分类
根据损伤部位和性质可分为神经 失用、轴索断裂、神经断裂等类 型。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包括外伤、压迫、牵拉、缺血、炎症、肿瘤等多种因素。
2024/1/25
危险因素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某些药物、患有糖尿病等基础 疾病等。
2024/1/25
物理治疗
采用电刺激、激光、超声 波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 疼痛、促进神经再生。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 气血运行,促进神经功能 恢复。
12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神经修复术
适用于神经断裂或严重损伤的患 者,通过手术将断裂的神经重新
吻合,恢复神经功能。
2024/1/25
神经移植术
当神经缺损较大时,可采用自体或 异体神经移植,以桥接神经断端。
周围神经损伤ppt课 件
2024/1/25
1
2024/1/25
目录
CONTENTS
•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 周围神经损伤评估 •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原则与策略 •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及处理措
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2
01
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分类
2024/1/25
神经松解术
对于因瘢痕、粘连等导致的神经卡 压,可通过手术松解粘连,解除神 经受压。
13
康复训练与辅助器具应用
运动疗法
根据神经损伤程度和部位,设 计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促进关 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平衡功
能的恢复。
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机制

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机制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神经元可能会遭受损伤,导致神经功能丧失。
了解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机制,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促进神经恢复至关重要。
一、神经元的损伤机制神经元的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创伤、炎症、缺氧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损伤机制:1. 细胞外损伤:当外界刺激强度超过神经元细胞膜的耐受范围时,细胞膜可能受损或破裂,导致细胞内部分子的溢出和功能紊乱。
2.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的氧自由基超过抗氧化能力,导致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受损。
氧自由基的产生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炎症反应、放射线暴露等。
3. 过度兴奋:神经元细胞受到过度电刺激时,钠离子通道过度开放,导致钠离子内流与钾离子外流紊乱,引发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从而导致细胞损伤。
二、神经元的修复机制当神经元受损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的修复机制来尝试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复机制:1. 炎症反应:当神经元受损时,周围的免疫细胞会聚集在受损区域,释放炎症介质来清除细胞垃圾和分解受损组织。
同时,炎症反应还会激活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为修复提供细胞材料。
2. 轴突再生:长轴突的再生是神经元修复的关键步骤。
在损伤后,周围的环境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分子,促进轴突生长锥体的形成。
通过这些生长锥体,神经元可以重新建立与目标细胞的联系。
3. 突触重建:神经元之间的通讯依赖于突触连接。
当神经元受损时,突触可能会断裂或变得无效。
修复机制涉及到突触再生成的过程,包括轴突和突触蛋白的合成和定位。
三、神经元损伤修复的挑战与前景虽然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其修复过程常常面临挑战。
以下是一些挑战:1. 环境因素:损伤周围的环境可能不利于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如瘢痕组织形成、纤维化等。
这些因素会阻止神经元重新建立正常的连接。
2. 神经元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在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周围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而发生的损伤,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导致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神经断裂、神经轴突断裂、神经失用。
具体临床表现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
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
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
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木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木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综合征;(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木,上肢觉得全部丧失,上肢各类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
8.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克不及背伸及外翻,足趾不克不及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觉得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臂丛神经损伤及临床表现

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及临床表现损伤部位损伤神经临床表现C5~6根部损伤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及部分桡神经麻痹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冈上下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三角肌、肱桡肌、旋后肌及部分肱三头肌麻痹C5~7根部损伤(1)麻痹神经同C5~6(2)胸前外侧神经麻痹(1)同C5~6肌肉麻痹范围(2)桡侧腕长、短伸肌及胸大肌麻痹C8~T1根部损伤(1)尺神经麻痹(2)正中神经内侧头麻痹(1)尺侧腕屈肌、环小指指深屈肌及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麻痹(2)掌长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示中指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麻痹,Horner佂(+)C7~8、T1根部损伤(1)正中神经麻痹(2)尺神经麻痹(3)部分桡神经麻痹(1)正中及尺神经支配所有肌肉麻痹(2)指总伸肌肌、拇长伸肌、部分肘伸肌麻痹上干损伤与不含肩胛背神经及胸长神经麻痹的C5~6损伤相同除前锯肌、大小菱形肌外,同C5~6根性损伤肌肉麻痹相同下干损伤与C8~T1根部损伤相同(1)与C8~T1根部损伤肌肉麻痹相同(2)Horner征(-)外侧束损伤(1)肌皮神经麻痹(2)正中神经外侧头麻痹(1)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麻痹(2)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麻痹内侧束损伤(1)尺神经麻痹(2)正中神经内侧头麻痹(1)尺神经支配所有肌肉麻痹(2)除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以外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后束损伤(1)腋神经麻痹(2)桡神经麻痹(3)胸背神经麻痹(4)肩胛下神经麻痹(1)三角肌、小圆肌麻痹(2)伸肘、伸腕、伸指肌麻痹(3)背阔肌麻痹(4)大圆肌、肩胛下肌麻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损伤临床常见疾病
1 、 震荡性神经受累 是指神经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渐短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可
在数小时或一周内恢复的病症。但震荡性神经受累同时合并神经间质轻度的水肿
导致功能性神经损害,其临床症状往往会出现神经损伤后的症状,但各种影像检
查难以确诊,有时在肌电图可以反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多数检查不出神经功能
有问题,临床多见于脑震荡,脊髓震荡。
2 、 休克性神经受累 ,是指神经受到外力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发生麻痹,在一周
到三月左右能自行获得恢复的病症。临床可见于神经直接冲击,神经压迫解除,
炎症侵袭神经并发神经水肿。其致病机理是受累神经得不到良好的供血及营养恢
复神经功能,并导致部分患者功能恢复不佳,神经缺血时间越长,恢复功能越差。
临床多见于脑外伤,脊髓压迫,脊髓炎,周围神经炎,外伤性神经水肿等。
3、 器质性神经损害 是指神经受到外来因素或病理改变导致的神经组织发生变
异失去功能的病理改变。常见于发病突然的外伤性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发
病后受损神经支配区功能迅速障碍。也可见于迟发性神经损害,此神经损伤往往
比较严重,其原理是神经受到损害后治疗缺乏神经供氧(养)不足发生萎缩软化
病变。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血管意外,脑炎、脑水肿,脑缺氧,
脊髓损伤,脊髓肿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炎症后期,脱髓鞘疾病后期,脊髓空
洞,先天性发育不全等。
4、 病理性神经损伤, 此病是由于某种疾病导致神经慢性损害的疾病,发病时
症状多不明现,只有轻微的神经症状,由于诊断失误,往往使本病发病非常严重
时才能确诊,大多为神经器质性损害后就医确诊的,一但确诊病非早期的疾病。
因早期的症状非常近似于不同类型的疾病症状,按其它疾病治疗,越治病情越严
重,最后到大医院就诊使病情确诊的疾病,但此时的病症已非早期。临床多见于,
神经元变性疾病,慢性脱髓鞘疾病(格林巴利),脊椎结核发生在下腰部痛,脊
髓肿瘤,脊髓血管畸形,脊髓炎症侵袭神经继发的缺血性脊髓病变,放射性脊髓
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迟发性神经损害等脑脊髓及周围神经间接或直接受到
损害的疾病。
5、 缺氧缺血性神经损伤 ,本病是一呼吸停止或其它原因导致神经血供不良发
生的神经性缺血性或缺氧性神经水肿所致的神经功能或器质性神经损害,部分患
者治疗及时,恢复后的神经功能良好,但部分神经由于缺血时间过长继发神经缺
血变性导致病情加重。其临床病症多以神经功能不全而出现,多见于,休克,血
管压迫,姿势性神经压迫,麻醉意外或过敏,药物过敏等。
6、功能性神经损伤是指在神经震荡和神经休克恢复后或受到某种原因导致神经
受累所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各种检查都不能诊断,只有症状而不能确诊的疾病,
也就是说受累神经随着时间延长继发缺血性无器质性的病理改变。部分患者肌电
图能检查出神经传导障碍,临床常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损伤,化
学中毒,脊髓休克,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炎,脱髓鞘疾病(格林巴利)早期,运
动神经元或神经元变性早期,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早期等神经中枢损害等。本病
可迟续数年或永久性的不愈。
7、原发性神经损伤是指多为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只有症状无器质性病理,有
时肌电图可以检测出神经受损,但多不太明显,也常见于基因发育不良或基因缺
失。临床早期的病理改变多有亚健康状态,也就是说无障碍性的功能性疾病,也
可以说是未病症状,病理中期则出现类似于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的疾病,常见有脊
髓外系、神经性疼痛,肌肉萎缩,肌肤感觉障碍等。后期则出现神经功能低下,
有部分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不能自调则出现器质性病损,但病发后期,治疗恢复
难度非常之高。
8、 继发性神经损伤 是指原发性神经损伤后再次受到损伤局部的影响继发神经
再度受损的病理改变,多见于脊髓损伤后的血肿升行损伤临阶段的脊髓,脊髓损
伤手搬运不当骨折端神经再次受到挫伤,脑外伤出血不能控制持续出血颅压过高
继发脑神经组织缺血,脊髓炎诊断不明控制治疗失误炎症升行,肌肉注射后的局
部炎症反应。此类的神经损害往往比较严重,既是得到正确的治疗愈后功能恢复
很差。其恢复不佳的原因是原受累神经尚未得到治疗而又继续发展为新的神经损
伤。
9,迟发生神经损伤 是神经受损后得到了正确治疗没坚持治愈,多见于神经损伤
后得到了及早的治疗,功能恢复良好,但治疗不彻底在几周或月甚至几年后所发
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初发时病情往往不严重,随着时间的延长,受累神经缺血过
久原发性受累神经进一步退化发生软化病灶和瘢痕化病灶或炎性侵袭神经发生
的神经脱髓鞘病理改变,临床常见于各种神经受损或受累导致病情加重。故治疗
恢复较为困难。
10、神经性痉挛 。本病多见于脑部神经损伤,高位脊髓损伤,严格的讲伤及神
经在胸12 以上,有时可见于马尾神经损伤局部血肿继发上行引发的临节脊髓损
害。其神经损伤后早期的治疗除尽早的恢复神经解剖生理外、多采用激素疗法和
蛋白疗法保护残存完整的神经,从而消除原发性和继发性炎性水肿与血肿,以保
护受损神经继发缺血坏死,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创造有利的条件。病发后随着
时间的延长,脊髓休克期过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反射弧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不仅肢体功能受影响,而且腹壁、膀胱、血压、肠道和阴茎同时受累,随着时间
长受累神经传导障碍不能对支配区的功能进行自主调节发生不同程度的痉挛,此
后部分患者因其它合并症的的则出现严重的痉挛之症,这种情况表明损伤平面以
下的泌尿系统和护理不当发生的褥疮发生感染等合并症病理改变导致痉挛加重。
有时在受到轻微的剌激后既产生严重的痉挛、并可因严重痉挛继发尿潴留导致肾
积水并发肾盂肾炎。另外脊髓受损后,受损脊髓因得不到良好的血供迟发缺血性
脊髓坏死过程中也可出现痉挛现象。所以:痉挛性截瘫在脊髓损伤后病发原因不
一,甚至部分脊髓受损后各种诊断不能确诊而只有症状的患者在数月或数年后发
生痉挛、此症状多见于迟发生神经损害。本病症多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
肿瘤术后。脊髓损伤,脊髓肿瘤术后,继发性脊髓损伤,迟发性脑、脊髓损害,
脊髓炎、脊髓空洞等器质性神经中枢损害等。
痉挛发生后治疗非常困难,其病理原因是原发性脊髓损坏和受损不全的神经
得不到良好的血供恢复其神经功能对肢体运动及各种功能进行自主调节,有些则
继发缺血性神经坏死导致神经功能永久性不能恢复,严重的影响了神经信号自主
调节和传导并发痉挛性疼痛通过脏器植物神经传到大脑记忆区继发神经记忆性
疼痛—幻肢痛,既是手术切除疼痛肢体,疼痛依然存在。对本病症状的治疗必须
从神经出发进行辩证调理,使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改善才能缓解痉挛并控制
痉挛现度严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