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非织造布(行业试行标准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关于批准197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关于批准197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关于批准197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8.27
•【文号】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
•【施行日期】2009.08.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
(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以下197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2009年8月27日
备注:1.GB/T 5953-1999已被代替完
2.从即日起,废止GB/T 21783-2008塑料毛细管法和偏光显微镜法测定部分结晶聚合物的熔融行为(熔融温度或熔融范围)。

纺织行业标准之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

纺织行业标准之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

FZ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XXXXX-XXXX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征求意见稿)XXXX-XX-X发布XX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XXX 发布FZ/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格式按GB/T1.1-2000≤标准化公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便携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指标参考了HJ/T324-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用滤料》。

本标准:——规范引用文件要求采用最新版本文件——依照相关行业标准部分技术指标以及对应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分类与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条款,其随后说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部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随批次检验抽样计划GB/T 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667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GB/T 4669 机织物幅单位长度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4745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能测定沾水实验GB/T 7689.5 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机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T 12703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T 13767 纺织品内热性能测定方法GB/T 19977 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T 5455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7690.5 增强材料纱线实验方法第五部分:玻璃纤维直径的测定(idt ISO 1888:1996)GB/T 9914.2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idt ISO 1887:1995)GB/T 18374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FT/Z 60003 非织造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FT/Z 60004 非织造布厚度的测定方法FT/Z 60005 非织造布拉伸强力及伸长的测定方法JC/T 768 玻璃纤维过滤布3.术语和定义GB∕T18374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SMS审核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共5篇)

SMS审核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共5篇)

SMS审核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共5篇)第一篇:SMS审核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x x x x 海运有限公司xxxx年度sms审核工作汇报及后续工作计划xxxx年安全管理体系“年度审核”已经完成,现将此次审核工作汇报如下:一、xxxx年安全管理体系年度审核根据x x 海事局审核办对我公司进行“年度审核”的工作安排,xxxx年xx月x--x日,外审组对 x x海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xxxx 年的“年度审核”。

审核组由3人组成,分别是:审核组长兼审核员---x x x ;审核员---x x x ;审核员兼会务---x x x。

审核组一行于x x x x年xx月xx日xx时许,由 x x 乘机经浦东机场到达x x,当晚即进入工作状态。

工作安排如下:x日晚及x日上午查看文件;x日下午及x日上午进行公司岸基的体系活动审核,x日下午召开末次会议。

我公司领导对此次审核十分重视,提前安排了各项迎审工作。

每一体系内工作人员,提前安排了必要的岸基工作,做好了迎审准备。

本次审核应到人数xx人,实到xx人。

审核组根据分工,分别对公司领导层、海务、n办、机务、业务及公司办公室等部门及人员自上次外审后的岸基活动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审核。

活动审核工作于x日中午结束。

下午审核组经过研究讨论,确定了“不符合项”及“存留问题”,并出具“审核报告”。

15:00召开了由审核组主持召开的末次会议,全体体系内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审核组宣读了“审核报告”、“不符合项”及“存留问题”,审核组对公司一年来的体系工作表示认可,给予“年度签注”的意见。

此意见经报 x x 海事局批准并签发相关证书。

x日16:00各类审核工作结束,审核组连夜离开x x 回 x x。

二、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此次审核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第二个五年周期的第二次“年度审核”。

审核的重点在公司岸基管理中的活动是否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审核组通过两天的审核,对我们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如下的整改意见,希望公司能够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体系管理。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标准资料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标准资料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标准资料目录一、非织造布的定义 (3)二、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 (3)2.1干法成网法 (3)2.2 聚合物纺丝成网法 (3)2.3 湿法成网法 (3)三、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 (3)3.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 (3)3.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 (3)3.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 (3)3.4 工业用非织造布 (3)3.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 (3)3.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 (3)四、非织造布的特点 (3)五、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 (4)5.1纤网中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的结构 (4)5.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 (4)5.3纤网由粘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 (4)六、非织造布测试 (4)6.1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 (4)6.2非织造布对纤维原料的基本要求 (4)6.3非织造布的特征指标及测试 (5)6.4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及测试 (6)6.5非织造材料品质指标的测试 (7)6.6非织造布功能性的测试 (9)6.7土工布性能的测试 (10)6.8粘合衬测试必检项目 (10)6.9非织造过滤材料及其测试 (11)6.10测试方法 (12)七、纤网生产方法的鉴别 (14)八、各种加固方法所具备的特点 (16)一、非织造布的定义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针织物、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二、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2.1干法成网法机械加固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熔法、热轧法)2.2 聚合物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闪蒸法2.3 湿法成网法圆网法、斜网法三、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3.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衬布、衬里;服装内外衣;非织造布保暖絮片;3.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卫生巾、尿布;手术衣帽;3.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地毯;室内装饰织物;3.4 工业用非织造布工业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缆布、蓄电池隔板布、碳素毡绝热材料);汽车用非织造布;纺织、造纸用非织造布;3.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路基布、土工布、防雨材料等;3.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丰收布、保温布、护根育秧布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是当前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涉及到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工艺和安全等多个方面。

在建筑工程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混凝土加固、抗震加固、桥梁修复等。

它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结构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工程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文章内容将包括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还将共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指以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质轻、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修复。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可以利用碳纤维片或布对混凝土进行加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可用于桥梁的维修、隧道的加固以及建筑物的防腐保护等方面,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包括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要求、施工的规范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和相关技术标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复合布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复合布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复合布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一、项目概况复合布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纤维材料通过机械或化学处理加以固定,使其成为一体的一种面料,经常在家居、服装、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项目拟建复合布料生产工厂,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纤维材料的提纱、纺纱、织造、复合和后整理等环节。

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复合布料生产工艺对环境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纺纱、织造和后整理等环节。

废水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机物和颜料等污染物,需要经过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

废气中可能含有有机物和VOCs等污染物,需要通过合适的排气系统进行处理。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纺纱工艺中产生的纺辊废料,可通过适当的处理措施进行利用或处置。

2.能源和资源消耗该项目需要大量的电力和水资源,主要用于设备运行和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等需要。

项目应合理规划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3.生态环境影响项目选址在城市工业园区,周边主要为工业、商业等地块,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但需要注意周边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4.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的采取等。

三、环境影响情况预测1.废水排放根据国家排放标准,废水排放需要达到相关规定,包括COD、BOD、SS等污染物的浓度要求。

预计项目每年排放废水量约为XXX吨,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方法。

2.废气排放3.固体废弃物处理纺纱工艺中产生的纺辊废料是主要的固体废弃物,预计每年产生约XXX吨。

可以采取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处置等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复合布料生产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要求。

2.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在选址、布局、设备选型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复合非织造布(行业试行标准

复合非织造布(行业试行标准

复合非织造布(行业试行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丙纶纺粘/熔喷/纺粘复合非织造布(以下简称为SMS)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要求、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纶为主原料的10g/m2—>80g/m2丙纶SMS产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744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GB/T 5453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测定GB/T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FZ/T 60003 非织造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FZ/T 64004 薄型粘合法非织造布FZ/T 60005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3 名词术语GB/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硬块是指熔体滴落导致的硬块.僵丝是指未经牵伸的硬丝条.翻网是指产品在未经加固之前,因被异物挂扯,造成纤维网严重不均匀的现象.折叠微孔: 指的是产品的表面的类似针孔大小的破洞. 对于用做卫生和医疗的产品, 不允许有微孔.气味: 不允许有异常气味.破洞/撕裂/割口: 不允许有任何破洞/撕裂/割口翻网/折叠:小于5cm宽的每千米不得多于10个; 大于5cm宽的,每千米不得多于1个.折皱: 不允许有连续性的死皱.未加固面积: 不允许有超过5个相连压点缺损。

布卷的外观: 应干净、整齐,无烂边、可见疵点.接头: 纸尿裤/片和妇女卫生巾用材,每个布卷的接头数,每1000米不允许超过1个.5 试验方法外观的检验在充足的光线下,用正常的感官检验,且用精度为1mm的直尺或钢尺测量.. 物理性能的检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按FZ/T 60003-1991规定。

断裂强力和伸长的测定按FZ/T 60005-1991规定。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标准,对于该非织造土工布的定义、特点、生产工艺、应用领域以及标准制定过程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解析。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工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土工布以聚酯长丝为主要原料,采用纺粘工艺制成,通过针刺工艺将纤维层间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不织布。

相比于传统织造土工布,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渗透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土体的稳定性、抗冲刷能力和排水性能,因此在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土工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物熔融纺丝、纤维层间结合和针刺固结等环节。

在聚合物熔融纺丝过程中,聚酯长丝通过高温熔融后,通过喷丝头形成连续的纤维流束,并在冷却后形成纤维网。

而在纤维层间结合过程中,通过施加热辊和压辊的作用,使纤维网之间产生相互融合和结合,形成坚固的纤维层,提高土工布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通过针刺固结工艺,利用针刺机将纤维层与纤维层之间形成交叉链接,使土工布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

在土木工程中,该土工布常被用作土壤护坡、土体防护、土体加筋等方面,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在水利工程中,该土工布广泛用于河流和河道的护坡、护岸,以及水土保持、渗滤和防渗等方面。

在环境工程中,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被广泛应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以提高工程的效益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因此,制定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进一步讨论该标准的重要性、制定过程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该土工布的规范化应用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以及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分批规定
每批产品必须是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和规格相同连续生产的产品组成.
6.3 取样规定
每批产品按FZ/T64004-93中的7.3规定, 抽取供物理性能的试样长3m在离卷头1m以上剪取并标定方向, 记录取样日期、生产班组、产品规格.
6.4 检验结果的评定
以技术要求中考核项目的最低一项等级定为该批产品的等级,物理机械性能按批判定,外观质量按卷评等,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者,可加倍抽样试样,进行该项目的复试,以复试最终结果为判定的依据.
6.5 验收规则
6.5.1 生产厂根据品质检验, 在交货1个月内, 收货方应进行验收, 如不验收, 应即按付货方检验结果收货.
6.5.2 验收时,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从该批产品中按交货量的10%随机抽取试样,不得少于2卷.每卷按第6章规定试验,以各卷试验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外观检验从该批产品中按交货量的20%进行复验, 不得少于5卷,在400-600LX照度下,逐卷倒卷检验,如不符合品率超过8%,则该批产品相应降低一个等级.
6.5.3 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可提请仲裁检验机构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 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7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7.1 包装
包装材料采用塑料薄膜或收缩膜。

7.2 标签
标签填写应清楚、整齐, 内容应包括:
制造商名、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号、标准备案号、生产批号、产品规格(平方米克重、幅宽、卷长及颜色等)、理论卷重、卷号、质量等级标志; 标签颜色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7.3 运输
应避光、防水、防潮、防污染、防破损、防挤压, 严禁从高处丢下布卷.
7.4 贮存
贮存时应放于通风、干燥、避光、清洁的仓库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