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PPT课件

合,效益互补。工程措施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 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技是关键。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1、小流域的含义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 小流域是指在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地区,流域面积在5-30平方公里,最大不
超过50平方公里的集水单元。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 规划的基础上,预防、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农业耕作等各项措施,形成有 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达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水土流失防治活动。
4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③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瞭望台
七、全国水土保持成就
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年度变化图(1978-2000年)
丰硕的成果
丰硕的成果
瞭望台
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些典型地区: 宾县、阿城、延寿、尚志
说一说家乡的水土资源优势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保国一校:刘丽(大)
福建省红壤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形成的“白色沙漠”
白沙岗
荒山区
水 土 流 失 淤 积 河 床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1、小流域的含义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念 小流域是指在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地区,流域面积在5-30平方公里,最大不
超过50平方公里的集水单元。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 规划的基础上,预防、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农业耕作等各项措施,形成有 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达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水土流失防治活动。
4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③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瞭望台
七、全国水土保持成就
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年度变化图(1978-2000年)
丰硕的成果
丰硕的成果
瞭望台
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些典型地区: 宾县、阿城、延寿、尚志
说一说家乡的水土资源优势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保国一校:刘丽(大)
福建省红壤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形成的“白色沙漠”
白沙岗
荒山区
水 土 流 失 淤 积 河 床
水土保持简述ppt

水土保持面临的挑战
治理难度大
水土保持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 ,需要克服自然条件、技术水平 、资金投入等多种因素。
社会认知不足
当前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知 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宣传和教 育。
地区差异大
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存在差 异,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 水土保持措施。
提高水土保持的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01
拦挡工程
通过修建拦挡建筑物,如堤坝、拦沙坝等,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土
资源。
02
护坡工程
采用各种护坡工程,如干砌片石护坡、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防止坡
面侵蚀和滑坡。
03
土地整治工程
通过土地整治工程,如梯田、平整土地等,改善水土流失地区的土地
利用条件,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生物措施
1 2
造林种草
通过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增加植被 覆盖,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退化土地修复
针对退化土地,采用各种修复措施,如补播、 施肥、间作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和质量。
3
生态移民
通过生态移民,将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 其他地区,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农业技术措施
改变耕作方式
01
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如免耕、少耕等,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
国际水土保持案例分析
日本综合治理工程
日本在二战后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水土保持、土地改良等措 施,提高了农业生产和防灾能力。
美国田纳西州水土保持项目
美国田纳西州实施了水土保持项目,通过植被恢复、土地利用规划等措施,有效 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05
《水土保持工程学》课件——第二章 坡面集水蓄水工程

第二章 坡面集水保水工程——涝池
一、涝池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以拦蓄地表径流为主而修建的。蓄水量在50~ 1000m3的蓄水工程,称为涝池。 ➢功能:拦蓄地表径流,充分和合理利用自然降雨或泉水, 就近供耕地、经济林果浇灌和人畜饮水需要,减轻水土流 失。 ➢优缺点:技术简单,容易掌握,而且修筑省工,但涝池 的蒸发量大,占地也较多,在干旱面蒸发量太大的地区, 不宜修筑涝池。
1.梅花形
2.排子形水窖群
第二章 坡面集水保水工程——水窖
➢窖址的选择
(1)有足够的水源。 (2)有深厚而坚硬的土层,水窖一般应设在质地均匀 的土层上,以黏性土壤最好,黄土次之。 (3)在石质山区,多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在无泥石流 危害的沟道两侧的不透水基岩上,加上修补,做成水窖。 (4)窖址应便于人蓄用水和灌溉农田。
第二章 坡面集水保水工程——水窖
二、水窖的类型
第二章 坡面集水保水工程——水窖
二、水窖的类型
➢ 竖井式圆弧形混凝土水窖 ➢ 隧洞形浆砌石水
第二章 坡面集水保水工程——水窖
三、水窖的规划与设计
➢水窖的规划原则 1. 在有水源保证的地方,修建水窖以分配(或调节)
用水量,根据地形及用水地点,修建多个水窖,用输 水管(渠)串联或并联运行供水。
五、涝池的布置形式
➢ 平地涝池:修在平地的低凹处,一般是把凹处再挖深些, 将挖出的土培在周围。
➢结合沟头防护:在 沟头附近适当距离处 挖涝池,拦蓄坡面汇 集的地表径流,防止 沟头前进。
第二章 坡面集水保水工程——涝池
五、涝池的布置形式
➢开挖小渠将地下水引入涝池:沟底坡脚常有地下水渗出,给 很多地方造成泥流及滑塌。可在附近挖涝池,并开小渠使地 下水引入涝池,用以灌溉或人蓄饮用,也可避免塌岸。 ➢结合山地灌溉,开挖涝池(长藤结瓜式):在山地渠道上, 沿渠道两旁每隔适当的距离布置一个涝池,涝池与渠道连接 处设立闸 门,将多余的水蓄在池内,雨天蓄水,旱天灌溉。 ➢连环涝池:就是沿水渠修若干个涝池,并联接起来,适应于 地面起伏和道路曲折的地方,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蓄水量 可达10~15m3。
水土保持专题培训ppt课件

•水土保持相关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机构体系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外地经验与案例 •PMD水土保持工作综合评价
•水土保持相关名词解释
1、水土流失:地面上的土壤在外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冻融)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降雨产生
地面径流。
2、水土流失形势: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沟道两侧岸坡及陡峭坡面上,滑
资质)编制完成,并通过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监理由西安黄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隶属黄河水 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具有水土保持监理甲级资质)承担,水土保持监测由四川省水土保 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隶属四川省水利厅)承担。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投资预算,水土保持总投资9471.1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列投资3894.15 万元),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5576.63万元(包括:防治费3345.12万元,补偿费38.65万元,监 测费503.63万元,监理费216万元,其他费1473.23万元)
地形因素(地貌类型: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山峡谷区 风沙区;地面坡度)
植被因素(植被覆盖度)
人类活动(人为)因素:开发建设、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乱伐林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粗放式耕 作方式,人口土地承载能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
高山峡谷区
•水土保持相关名词解释
4、开发建设人为新增水土流失(人为扰动地面 弃土弃渣)
造成水土流失,谁破坏、谁治理、谁管理; 检举、监督、处罚、起诉。 2、“三项制度”:水土保持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 3、“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二费”:治理费、补偿费 5、年检制度 6、有关文件摘要:《水保法》、水利部文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1、编制 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
•水土保持相关名词解释
1、水土流失:地面上的土壤在外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冻融)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降雨产生
地面径流。
2、水土流失形势: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沟道两侧岸坡及陡峭坡面上,滑
资质)编制完成,并通过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监理由西安黄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隶属黄河水 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具有水土保持监理甲级资质)承担,水土保持监测由四川省水土保 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隶属四川省水利厅)承担。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投资预算,水土保持总投资9471.15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已列投资3894.15 万元),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5576.63万元(包括:防治费3345.12万元,补偿费38.65万元,监 测费503.63万元,监理费216万元,其他费1473.23万元)
地形因素(地貌类型: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山峡谷区 风沙区;地面坡度)
植被因素(植被覆盖度)
人类活动(人为)因素:开发建设、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乱伐林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粗放式耕 作方式,人口土地承载能力。
黄土丘陵沟壑区
高山峡谷区
•水土保持相关名词解释
4、开发建设人为新增水土流失(人为扰动地面 弃土弃渣)
造成水土流失,谁破坏、谁治理、谁管理; 检举、监督、处罚、起诉。 2、“三项制度”:水土保持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 3、“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二费”:治理费、补偿费 5、年检制度 6、有关文件摘要:《水保法》、水利部文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1、编制 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课件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土壤侵蚀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植物固土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要点
1 实验器材的准备和使 2 实验步骤的正确操作 3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
用法实验注Fra bibliotek事项1 注意实验器材的安全使用
2 注意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注意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结论
1 总结实验过程与方法 2 分析实验结果 3 得出结论与建议
实验教学反馈
1 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反应与评价
2 改进实验内容和方法的建议
3 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论文和资料的引用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探讨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并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目的
1 掌握水土保持的基本 2 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 3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
理论和方法
效果
分析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模拟降雨实验
2 土壤侵蚀实验
3 植物固土实验
模拟降雨实验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土壤侵蚀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植物固土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要点
1 实验器材的准备和使 2 实验步骤的正确操作 3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
用法实验注Fra bibliotek事项1 注意实验器材的安全使用
2 注意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注意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结论
1 总结实验过程与方法 2 分析实验结果 3 得出结论与建议
实验教学反馈
1 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反应与评价
2 改进实验内容和方法的建议
3 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论文和资料的引用
《水土保持实验方法》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探讨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并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目的
1 掌握水土保持的基本 2 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 3 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
理论和方法
效果
分析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模拟降雨实验
2 土壤侵蚀实验
3 植物固土实验
模拟降雨实验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课件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27
❖ 在丘陵陡坡地区:
❖
8-10米宽的田面,1米的田坎高度是合
适的。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28
❖ 缺点: ❖ 费工,成本高:在15-20度坡修梯田每公
顷420-900工日,约8250-15000元; ❖ 土地利用率低:约64.8%; ❖ 田间作业不便。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29
地面 坡度(°)
5
田坎 高度 (m)
1.0
田坎坡度
质地 粘性土
(°) 70
砂性土
65
1.5
粘性土
65
性土
60
10
1.0
粘性土
70
砂性土
65
1.5
粘性土
65
砂性土
60
15
1.0
粘性土
70
砂性土
65
1.5
粘性土
65
砂性土
60
20
1.5
粘性土
65
砂性土
60
2.0
粘性土
60
砂性土
55
25
1.5
粘性土
65
砂性土
❖
这是山坡防护工程的作用。
❖ 2、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
❖
山沟治理工程的作用。
❖ 3、防止山洪和泥石流危害
❖
山洪导排工程的作用。
❖ 4、拦蓄坡地径流,减轻水土流失
❖
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9
第二节 坡面治理工程规划和设计
❖ 一、规划
❖
1、原则
❖ 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合理配置的原则;
第一节 概述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PPT课件

• 2.4.1气候因素
– 所有的气候因素都对水土流失有相应的影响,其 中降水的影响最大。降水是陆生生物、尤其是人 类生存和繁衍的淡水来源;也是干旱、水力侵蚀 的物质基础,也间接制约着风蚀、重力侵蚀、冻 融侵蚀(包括融雪)的发生和发展,降雨雨滴的击 溅直接产生溅蚀。
– 降水量对水土流失影响的规律不明显。 – 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大。
• 分区原则:各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各分区内造成 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一级分区应具有控 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线型工程应按地貌类型划分 一级防治区;二级及以下按工程布局和功能进行划分; 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 2、沟道治理工程
• 主要布设在干、支、毛沟的沟头及沟床中,包括沟头 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淤地坝工程、山塘水库等小型 蓄水工程、引洪漫地工程、山洪及泥石流排导工程, 以及沟堑水资源利用工程等。
– 3、河流护岸工程
• 是防治山区河道(沟道)、河岸冲刷及塌岸扩张的重 要措施,它分护岸堤及导流堤两类。护岸提起防止山 洪横向侵蚀的作用,导流堤起改变洪水流向排导作用
– 研究表明,雨强动态陡度(tan)愈大则水土流失也
愈严重;雨强动态陡度比>1说明有潜在危险。
• 2.4.2 土壤、地质因素
– 土壤:土壤是母质(或基岩)、气候、地形、生物 和成土年龄的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的综合产物。 由坚实的地壳转变为具有腐殖质化和风化的疏松 表层,形成具有可以满足于植物生长发育条件的 自然综合体。土壤有很多类型,如粘土、壤土、 沙土、石灰质土、水稻土、紫色土等等。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1 前言
1991年颁布、2010年12月25日修订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 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 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 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 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PPT课件

二是污水排放造成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 三是水土流失持续恶化造成耕地减少、河道水库淤积、沙尘 暴肆虐。
19
水土流失带来的径流和泥沙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面源污染物, 而且是有机物、金属、磷酸盐以及其他毒性物质的主要携带者, 会给水体水质带来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为:面源污染是伴随着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而形 成的降雨—径流—侵蚀—水污染负荷输出的过程,即污染物在降 雨所产生的径流冲刷作用下,由径流和泥沙携带,最终达到受纳 水体,进而破坏水生态环境。
最基本任务: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14
实践含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建设工程,以保水保土为中心,综合
采取合理利用土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 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基本内涵
水土保持涉及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林学、草 学、水利学等多专业,涉及到水利、林业、农业、环境、城建、交通和铁 路等多部门,涉及到城乡千家万户各类人群。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群 众性的特点。
围
水生态保护主要通过江河湖库和地下岩层把多元和多余的水
上 源进行地表拦蓄及地下储存,并对水生态环境状况进 行治
区
分
理与恢复,形成地下水资源和地上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和利用。
从狭义上分割,那么进入河道形成水域后的保护属于水生态保
护,进入河道之前的汇流面上属于水土保持。
17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26
(四)实践探索——吉林省西部干旱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以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恢复为引导,以水土保持治理 为护航,做到本源结合是当前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中心。
吉林省西部地区属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不足400 mm, 径流深仅10 mm,但年蒸发量高达900-1000 mm,为生态、 沙漠化、盐渍化的重度和极度脆弱区。而吉林省粮食增产行动 主要来源为中西部地区,如何在保护粮食增产行动基础上搞好 水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是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19
水土流失带来的径流和泥沙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面源污染物, 而且是有机物、金属、磷酸盐以及其他毒性物质的主要携带者, 会给水体水质带来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为:面源污染是伴随着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而形 成的降雨—径流—侵蚀—水污染负荷输出的过程,即污染物在降 雨所产生的径流冲刷作用下,由径流和泥沙携带,最终达到受纳 水体,进而破坏水生态环境。
最基本任务: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14
实践含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建设工程,以保水保土为中心,综合
采取合理利用土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 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基本内涵
水土保持涉及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林学、草 学、水利学等多专业,涉及到水利、林业、农业、环境、城建、交通和铁 路等多部门,涉及到城乡千家万户各类人群。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群 众性的特点。
围
水生态保护主要通过江河湖库和地下岩层把多元和多余的水
上 源进行地表拦蓄及地下储存,并对水生态环境状况进 行治
区
分
理与恢复,形成地下水资源和地上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和利用。
从狭义上分割,那么进入河道形成水域后的保护属于水生态保
护,进入河道之前的汇流面上属于水土保持。
17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26
(四)实践探索——吉林省西部干旱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以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恢复为引导,以水土保持治理 为护航,做到本源结合是当前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中心。
吉林省西部地区属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不足400 mm, 径流深仅10 mm,但年蒸发量高达900-1000 mm,为生态、 沙漠化、盐渍化的重度和极度脆弱区。而吉林省粮食增产行动 主要来源为中西部地区,如何在保护粮食增产行动基础上搞好 水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是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