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_文献综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员工福利和激 励:提高员工 满意度和忠诚 度,降低人员
流失率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互动关系
添加标题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 的影响:通过有效的人力 资源管理,如招聘和培训、 员工发展和激励等,可以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添加标题
组织绩效对人力资源管理 的反作用:良好的组织绩 效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 支持,使企业能够更好地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如提 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
激励和福利: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计划,以及非物质激励措施,如晋升机会、认可 和奖励制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随着科技 的发展,人力资 源管理系统更加 智能化,提高了 管理效率和员工
满意度。
挑战:全球化背 景下,企业需要 面对人才竞争和 跨文化管理的挑 战,同时还需要 应对员工多样性 和灵活性的需求。
薪酬福利:如何设计合理的 薪酬福利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成功案例
谷歌:以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员工满意度和绩效提升 脸书: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鼓励员工自我驱动和创新 华为:重视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打造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阿里巴巴:实施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机遇:数字化转 型为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提供了更 多的数据分析和 预测能力,有助 于企业做出更明
智的决策。
挑战:随着社交媒 体和信息技术的普 及,企业需要更加 注重员工隐私和数 据安全,同时还需 要应对信息过载和 虚假信息的挑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灵活用工和共享经济的兴起
员工福利和健康管理的重要 性
和归纳。
目的:通过对文 献的梳理和分析, 了解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领域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专业:系级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摘要21世纪是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视的资源,人力资源会计也随着不断发展。
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人力资源会计。
第一部分介绍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背景,定义以及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当中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human resources become enterprise resources which attached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As the same time,th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also continue to develop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creation st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describ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relevant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s, including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background, defin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necessity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against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otal, the problems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formulat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measure mod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5)一、人力资源会计概论 (6)(一)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6)(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6)(三)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7)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一)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现状 (9)(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9)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模式及其选择 (12)(一)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 (12)(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模式选择 (13)四、解决我国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对策建议 (16)(一)完善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环境 (16)(二)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明确人力资源成本内涵 (16)(三)转变观念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 (16)(四)明确劳动者权益 (17)(五)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8)(六)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实施范围 (18)结论 (19)注释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前言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历史的见证,它是一种无限开发的资源,创造利润的资源,竞争制胜的资源。
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困境及对策

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困境及对策一、引言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是指集中记录、分析、统计和报告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投入与产出的信息,对组织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行为进行评价,提高人力资源的核算、分析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但是,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发展仍存在困境和问题,如何突破困局?本文以此为题,探讨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困境及对策。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状况1.人力资源会计还不被重视当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更何况人力资源会计。
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员工能够完成公司所给予的任务,那么在何透明度下,以何种方式完成任务都是无关紧要的,这种想法阻碍了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种科学管理工具的发展。
而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开始被重视,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推广。
2.灵活就业与人力资源会计问题此外,随着中国人力资本的市场和灵活就业市场的扩大,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在就业市场也从事着日益广泛的工作。
这些非传统的就业岗位会让人力资源会计系统变得复杂而难以管理,给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带来了额外的复杂性、困难性和财务风险。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困境1.束缚困局人力资源会计系统需要建立在企业财务会计基础之上,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与会计制度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需要优化,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制约了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完善。
比如企业可以自行设计人力资源会计指标,但指标中必须按员工性别、婚姻状况和出生日期等因素标识,这些指标可能会侵犯员工隐私,束缚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2.数据粒度困境人力资源会计与期望目标的关系亦存在紧张的平衡关系。
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对员工绩效进行定量化的评估,但绩效数据的获取是不断变化的,不同部门可能有不同的改进部分,由于绩效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确定粒度,从而使人力资源会计面临数据粒度的困境。
四、建立完善的系统实现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对策1.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快捷管理,提高企业的制度化水平,实现对企业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的精准管理,使人力资源会计真正变为可操作和可见的数据,从而加强组织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应用文-简述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探析

简述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探析'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概述,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期望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我国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这既对界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管界提出了要求。
会计作为经济的重要工具,也应加快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一些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经营管理。
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会计理论界加大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取得一些创新成果,并得到了一定的推行。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里,人们往往把物看得比人重要,为了达到目标,不惜牺牲许多人。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始于美国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这次产业革命也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人力资源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日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日益科学化、系统化、数量化的同时,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提供较为可靠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信息。
现代产业逐步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支柱的第三产业。
资料显示:1948年美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就已超过第一、第二产业之和,达53.9%,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推动,而人力资源则是第三产业增长的引擎。
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加以反映和计量显得尤为重要。
人力资源会计应是对现行传统会计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完全可以沿用现行会计的一些基本假设和程序,但是,基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其核算应在现行会计的基础上有所修正和改进。
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企业研究所的会计学家赫曼森在他1964提出,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2.1基本概念产生阶段(1960~1966年)1960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就职演说《人力资本投资》,精辟地阐述了关于人力资本的观点。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分析摘要:自从人力资源会计诞生以来起,就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和制度设计研究。
然而,研究的成果却并不丰硕,这当中有人力资源本身难以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也有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过程中的缺乏的原因。
文章旨在提醒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缺乏之处,提出相关建议,防止在研究道路上走入研究误区,以促进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研究误区;研究建议自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兴起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并尝试进行相应的会计制度设计。
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困难重重。
现阶段,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研究的论文虽然很多,但是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人力资源的计量及其资本化,人力资源的折旧及其分期,人力资源的权益分派以及人力资源在报表上列示的四大难题。
究其原因是现在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陷入了几个误区,导致研究徘徊不前。
一、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一)混淆宏观和微观视角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中,会计学家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却无视了人力资源在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不同。
在经济学领域和管理学领域提出的人力资源,是基于整个社会经济管理开展中人的创新能力和高知识水平而言的,这其实是个宏观的概念。
而宏观环境下,强调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开展的必要性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但是将宏观层次上的概念和应用引入微观领域并不一定正确。
在宏观层次上,人力资源的结构会自动趋于合理,但在微观层次上,未必如此,对单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供应是无限的,国家就业政策、企业盲目扩张都可能带来超越企业承受能力的人力资源。
如果会计研究者以宏观思维指导微观实践,得出的人力资源越多越好,人力资源质量(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好的结论,无疑是不合实际的。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其实最正确的人力资源应用应该是适宜的'“人”在适宜的“岗位”上,过于强调人力资源质量的观念是错误不正确的。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专业:系级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摘要21世纪是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视的资源,人力资源会计也随着不断发展。
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人力资源会计。
第一部分介绍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背景,定义以及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当中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human resources become enterprise resources which attached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As the same time,th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also continue to develop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creation st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describ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relevant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s, including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background, defin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necessity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against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otal, the problems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formulat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measure mod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5)一、人力资源会计概论 (6)(一)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6)(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6)(三)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7)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一)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现状 (9)(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9)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模式及其选择 (12)(一)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 (12)(二)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模式选择 (13)四、解决我国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对策建议 (16)(一)完善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环境 (16)(二)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明确人力资源成本内涵 (16)(三)转变观念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 (16)(四)明确劳动者权益 (17)(五)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8)(六)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实施范围 (18)结论 (19)注释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前言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历史的见证,它是一种无限开发的资源,创造利润的资源,竞争制胜的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献综述3000字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献综述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组织的竞争力。
本文将综述相关领域的文献,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员工的招募、培训、激励和福利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它涉及到员工选拔、工资和福利、绩效评估等诸多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员工满意度,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3.1 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和利用员工的技能和知识,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关注个体员工,还要注重构建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和沟通渠道。
通过社会资本,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协作效率。
3.3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努力是基于对企业的期望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发展机会,使员工感受到公平和满足,从而促进员工的积极行为和组织效能。
4.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4.1 招募与选拔招募与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招聘策略,吸引有潜力的员工加入,并通过选拔过程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
4.2 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提高员工技能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4.3 激励与奖惩激励与奖惩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福利和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励员工做出更多的贡献。
4.4 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是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的重要方式。
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1958年,怀特•巴克(1958)于《人力资源功能》内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出了自身观点,即“理解、保持、开发、雇用或有效利用以及使这些资源成为工作的一个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最为重视的是公司和员工的利益是否可以一起实现。
加里•德勒斯(1969)在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中增加了询问与实证方法章节,详细讲述了如何让事实以数据形式进行管理与决策[1];赫尔曼(2000)于《绩效管理》内提出:绩效管理是针对个人或者团队绩效进行判断以及评估,并让这部分绩效和团队战略目标达成一致的过程。
如果绩效管理不到位或者方案不佳则会给企业或者个人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2]。
韦恩•卡西欧(2020)将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工具用来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主张对于人才选拔与录用应尊重差异化并且有效利用差异化实现人才在企业工作时满意度提高[3]。
在薪酬与激励方面,William James(1990)通过一系列研究后提出,个体在没有获得激励的时候只能展现出其真实能力的20-30%;可是若获得了适当的激励,那么便能够展现出80-90%。
二者竟然相差50-70%[4]。
Bonnie(1992)研究发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公平的评价体系,如果该体系不够公平,则副作用显然占据主要。
Milne(1992)针对薪酬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认知计划与奖赏能够促进员工与企业的绩效,相比于涨工资来讲,平等、透明的岗位竞争所起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
此外,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员工的激励同样重要[5]。
Beary(2006)指出,在给予心理激励的情况下,会提高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
如何能够创造出让员工和组织双赢的组织环境与工作氛围应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玛汉坦姆普对有关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工作展开了深入探索,最终发现关键影响因素主要为事业发展性(占33.7%)、工作积极性(占30.5%)、工作成就(占比28.7%)和薪酬收入(占比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农业大学
文
献
综
述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220132068 艾克热木江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从1964年至今,国际上对于
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经逐步完善,也有了较好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
研究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几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的分析总结,旨在简
要阐述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发展
引言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新领域的一个分支,基于衡量人自身价值的需要,运
用会计的计量技术应用于衡量人的价值,主要是计量人力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信
息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研究,虽然近些年来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是卓有成
效的,但是在实务上并没有得到运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
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进程
人力资源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十分迅速,进入80年代后由于
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
的发展阶段。然而中国对其的研究则是从80年代开始,主要是对国外的理论研
究进行翻译,理论上的发展极其缓慢,实务上也基本没有得到任何运用。1980
年,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发表文章,成为国内第一个提出要重视人力资源会
计研究的人,告诉我们既要计量人才成本也要注重效益。1986年,陈仁栋翻译出
版了《人力资源会计》,也成为国内首次系统性的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的人。随后,
许多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文章也出现在了报刊上。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我国学者从引进、介绍人力资源会计转为研究为主。但目前而言,不管是理论还
是实务,发展都不容乐观,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
(一)介绍性研究成果较多,创新性研究较少。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但基本都是翻译介绍国外的
研究成果,自己独创的成果少之又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转为研
究为主。而目前面对诸多的问题,仍然没产生多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二)对基本理论研究较多,而如何应用于实践的操作性研究较少。
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引进介绍开始,我国就其理论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到
90年代进行理论研究,也有了不大不小的收获。可是就其在实践中的操作性研
究少之又少,没有运行到实践中,在实务界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三)阐述必要性较多,研究可行性较少。
许多会计理论界的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表示我们必须大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
但在实务界并没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可谓是顾此失彼,在实务界推行人力资源会
计完全不值一提。对于人力资源会计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同
等对待,尤其应该多向人事部门反映多做一些可行性研究。
(四)单兵作战多,群体性研究少。
作为会计新领域的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上的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可是没
有组织的基本没办法在企业中进行实践,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没有企业的参与,
并不能够很好地研究。也正是缺乏群体性的研究而造成人力资源会计在推广应用
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五)渲染传统会计过多,恰当地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较少。
传统的会计只是对企业的有关财务方面的状况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人
力资源则是企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会计新领域的方向,其间存在的经济价值也应
进行有效的计量和报告,以便于如实的反映企业内部有关人力资源价值及变动信
息,从而为管理层的决策服务。当然,报告的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可能是徒劳的,
因为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在于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了多少经济价
值,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很难对其经济价值准确的计量。
三、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的评价及未来展望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
系。同时对其存在的一些比较比较严峻的问题,也已经在前面一部分中一一列示
出来了。根据近几年的论文样本来看,总的来说人力资源会计还是存在以下几个
特点:
第一,目前国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也为今后人力资源会
计的进一步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使其不仅仅是在理论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也
能够在实务界大展拳脚,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界80年代引进人力资源会计
概念至今,人力资源会计已在国内取得较好的发展,不仅是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确
认、计量,还是涉及到会计制度等相关问题上,都提出了新颖的构思和大胆的猜
想。
第二,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鉴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许
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不易纳入现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体系之内,
应采取深化理论研究、成立研究所、推行过程中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并采取开
展试点工作,尽量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国际海事国内,人力资源会计都还处
于理论研究的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只有在有关学者
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摸索,才能让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尽早建成。而我国也只有不
断地吸收国外的有效成果的同时,自己不断地努力创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
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更加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爱萍,程明娥.人力资源会计[M].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程燕.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06)
[4]王惠.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11)
[5]曾向红.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障碍及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6]朱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揭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06)
[7]周拥军.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
[8]林元权.试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10)
[9]易志.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之现状[J].财会月刊,2005(27)
[10]朱晓刚.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