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鸟害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220kV输电线路鸟害综合防治

浅析220kV输电线路鸟害综合防治

浅析220kV输电线路鸟害综合防治摘要:今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逐渐变好,鸟类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大型候鸟。

输电线路所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还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但是输电线路所处的环境往往在高山之中,导致多数鸟类选择输电线路杆塔作为栖息地,迁徙过程中的候鸟也选择输电线路杆塔作为落脚点,使得输电线路鸟害跳闸事故逐年增加。

本文主要就如何防治输电线路鸟害跳闸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害跳闸;防治引言生态环境的逐渐完善,鸟类数量的增多,导致输电线路鸟害跳闸事故逐年增加,如何防治鸟害跳闸成为输电线路运维的重中之重,对输电线路走廊鸟类活动进行统计调查、研究评估可能发生的鸟害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鸟害防治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输电线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输电线路鸟害防治问题。

一、鸟害产生原因从形成机理上分析,可将鸟害故障分为筑巢类、猛禽类、泄粪类、鸟啄绝缘子和其他类五类。

筑巢类:鸟类筑巢的过程中,树枝等筑巢材料脱落导致线路短路、鸟巢吸引其他物种(如蛇)爬杆塔,通过蛇体或其他物体接地短路造成故障。

猛禽类:猛禽在绝缘子串上部横担等危险部位食用小动物时,小动物内脏,血液流出,倾泻在绝缘子上,导致单相接地短路,从而造成跳闸。

泄粪类:一是鸟类在杆塔绝缘子串上部横担上进行排便活动,造成绝缘子严重污染在潮湿环境下而引起线路跳闸;二是体型较大的鸟排便时粪便形成连续的线状型,由于鸟粪的高导电率,直接短接全部或部分绝缘子造成跳闸。

鸟啄绝缘子类:绝缘子特别是复合绝缘子含有大量复合材料,绝缘子的颜色和芳香烃等易吸引某些鸟类啄食,鸟啄绝缘子部位大都发生在未带电运行线路,损坏部位集中在绝缘子上端均压装置附近的伞裙以及护套间,此类与泄粪类不同,主要集中在耐张串和“V”型串,因为这些方便鸟类栖息,啄损情况较为严重。

其他类:除上述类型外其他鸟害,如大型鸟类飞翔或争斗时直接接触导线而造成的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短路。

10kV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10kV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10kV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鸟害故障由鸟类活动引起,而鸟类活动的影响因素多,不确定性大,且鸟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使得鸟类活动的防范措施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

根据电网多年的运行经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线路,并结合经济性、可行性等,已形成了差异化的防鸟措施。

一、鸟害故障特征(一)季节特征季节的变换对鸟类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所以鸟害故障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春季为大部分鸟类的繁殖及觅食季节,鸟类活动频繁程度高于其他季节,因此配电线路春季鸟害故障出现的频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秋季为各种作物的丰收季节,鸟类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因此易产生大量的排便,由此引起的鸟粪闪络也呈高发的特点。

(二)地理特征鸟类种类及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紧密联系,因此鸟害故障与地理环境具有高度相关性。

根据历年电网统计数据,鸟害故障多发生于跨越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的线路区段,一来远离人类活动的干扰,二来这些地区可以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另外,也有较好的天然栖息环境。

(三)电压等级鸟害故障多发生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线路上,由于电压等级较低,绝缘子串长较短,鸟类活动能轻易地引起间隙电场畸变以致发生闪络。

而50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则相对较难发生闪络[1]。

二、鸟害故障原因鸟类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筑巢过程中,鸟叼铁丝等金属飞行穿梭导线和杆塔间,容易引发相间短路故障;鸟类通常采用树枝、羽毛或者金属丝等筑巢,如果遇上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原本绝缘的树枝、羽毛等被雨水打湿,可能出现配电线路相间短路故障,或者搭接横担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因鸟粪在绝缘子上堆积,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容易引起鸟粪污闪绝缘子沿面闪络故障;部分配电线路绝缘导线连接点存在绝缘包缠不严、绝缘护罩脱落等现象,也是造成鸟害故障的重要原因。

三、鸟害防治措施(一)布设防鸟挡板布设防鸟挡板的目的是防止鸟粪沿绝缘子旁边下落,或者避免鸟粪掉落在绝缘子伞裙上,可以避免因鸟粪引起的闪络发生。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必须进行分析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机理分析和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鸟类误飞或停栖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

造成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鸟类迁徙过程中误飞在鸟群的迁徙过程中,有些不慎瞪见的鸟类,为了规避障碍物,往往向高处飞去,结果误飞到输电线路内部,导致了鸟害故障。

2、鸟类停栖在输电线路上有的鸟类喜欢在输电线路构架和电缆上停留和栖息,因为它们认为这样可以远离地面上的掠食者。

但是,由于其体表带电,容易引起线路短路或接地。

3、鸟类飞行不稳定一些鸟类由于飞行不稳定,常常飞到输电线路上,这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鸟害故障情况。

为了防止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措施:1、线路设计上的改进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鸟害故障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例如,可以对输电线路的防护装置或绝缘子的材料和形状进行调整,降低未来鸟害故障的风险。

2、输电线路周边环境改善为了减少鸟类误飞,应该在输电线路周围建造高大的建筑物或者其他高障碍物,以吸引鸟类停留和栖息,从而间接地减少它们误飞到输电线路的可能性。

3、安装鸟害防护系统对于已经建造的输电线路,可考虑在线路周围布置鸟害防护网、超声波呼叫器等设备,以吓走附近鸟类。

此外,管道法可以利用电荷补偿技术实现能够撤销线路上带电物体的电荷,消除带电鸟类的线路变化。

4、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宣传输电线路不仅要建设好,而且必须有合格的操作和监测人员和运营商来安保和监测这些线路。

在操作规程上,应明确防范鸟害故障的措施和执行标准,以提高对鸟害故障的防范和识别能力。

结论在出现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从线路的设计与改进、周边环境的改善、安装鸟害防护系统等多方面出发,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鸟害故障的发生率,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覆盖面广泛,输电线路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输电线路常常面临着鸟害给人民生活和企业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鸟害不仅会导致电网的质量下降,而且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危险。

为了保障电力安全和环境的普遍稳定,必须对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现状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已经有了较多成熟的防护措施,基本分为以下几种:1.使用防护装置传统的方式是在输电线路周围使用各种防鸟网或者弹弓等器材,来防止鸟害的危害。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会导致灾害的扩散,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2.使用噪音检测技术噪音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鸟类产生声音的情况。

在高压输电线路内部安装检测设备,当设备检测到鸟类或其他噪音时,通过电子信号将信息传递出去,相应的防鸟措施会被启动,从而实现防鸟害的目的。

3.利用红外线技术通过安装红外线探头或者红外线喷嘴,当鸟类飞过时,红外线感应器会自动启动,喷洒蜜蜡、喷雾等物质,从而阻止鸟类的驻留和停留。

4.电极氧化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安装电极氧化装置,其能够发挥电极反应的作用,制造一种电场,并对靠近电场的鸟类产生刺激。

通过电极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鸟类停留以及对线路带来的危害。

二、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优缺点从以上技术防鸟害的介绍可以看出不同的技术方式均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其中,最传统的防护装置较为简单,而且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在使用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首先,安装各种防鸟器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成本较为高昂。

其次,由于防护装置的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而对于其他技术,如噪音检测技术、红外线技术以及电极氧化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鸟害的保护,但是也存在着相应的缺点。

噪音检测技术不宜在远程实时监测中使用,因为其成本较高和实时性的问题;而红外线技术、氧化技术等方式都需要首先对线路进行条件优化,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同时,对于鸟类种类的不同也需要不同的设备监测和防范措施,这对制定防范计划带来了一定难度。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飞鸟在输电线路上触电或撞击导致线路发生跳闸、短路等
故障。

具体分析其机理和防治措施如下:
机理:
1. 鸟类触电:鸟类在输电线路上觅食或栖息时,可能会不慎触碰到带电导线,导致
电流通过鸟体致死,同时也会引发线路的短路故障。

2. 鸟类撞击:部分大型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可能误飞进输电线路的禁飞区域,造成与
带电导线的碰撞,导致导线跳闸或线路短路。

防治措施:
1. 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可以有效阻挡鸟类接近带
电线路,降低鸟害故障的发生概率。

常用的鸟害屏蔽装置有倒挂式、螺旋式和环形式等。

2. 安装鸟类警示器:在输电线路附近的杆塔上安装鸟类警示器,通过声音、光线等
方式来吸引鸟类,使其远离线路,减少撞击事故发生。

鸟类警示器可以使用闪光灯、警示
标志等。

3. 密封线路设备:对于一些易受鸟害影响的线路设备,如绝缘子、开关跳闸器等,
可以进行密封处理,避免鸟类造成短路故障。

4. 处理周边环境:及时清理线路附近的杂草和树枝等,以减少鸟类在线路附近停留
的机会。

适当修剪附近树木的树枝,减少鸟类离地高度,降低撞击风险。

5. 增加巡检频率:对易受鸟害影响的线路,增加巡检频率,早发现鸟类骚扰和故障
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线路中断。

鸟害是输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通过合理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安装鸟类警示器、密封线路设备,处理周边环境并增加巡检频率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输电线路鸟害
故障的发生,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鸟类在输电线路上活动或停留,导致电线短路、断路、烧蚀等现象,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世界各国输电线路中发生的鸟害事故日趋增多,成为一大困扰和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

因此,对于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

(一)鸟害故障机理1.鸟类造成的直接短路和接地故障。

当鸟类同时触碰到输电线路上的两个导线或导线与杆塔接触面形成接地时,就会导致电流短路和接地故障,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鸟类造成的线路断路。

当鸟类停留在输电线路上,形成鸟架,会导致导线松弛、振荡和振铃,从而导致线路断路。

3.鸟类造成的电弧烧蚀故障。

当鸟类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停留或通过时,由于鸟类体表积聚了许多离子,会产生电弧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电线烧蚀,进而形成电弧烧蚀故障。

(二)防治措施1.优化输电线路设计。

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应根据鸟类活动规律和行为特点,合理确定线路走向和布置。

采用斜交式布线和欠张越架设计,减少长跨,可以降低鸟害故障的发生率。

2.安装鸟害防护设施。

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鸟害防护器具,如鸟笼、鸟刺、电线挂囊、阻止挂条等,可以有效地避免鸟害故障的发生。

3.配合科学管理控制鸟类数量。

采用防止鸟类筑巢、喂食和必要的鸟类普查等方法,控制鸟类数量。

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避免鸟类与输电线路的冲突,从而减少鸟害故障。

4.加强技术维护。

要定期组织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和维护,对发现的鸟害隐患给予及时处理,及时排除潜在危险。

总之,通过科学的防鸟害技术、合理的线路设计和鸟类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爱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趋扩大,给输电线路造成了极大危害。

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

1鸟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1.1鸟类筑巢
春季鸟类开头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

经实地观看,多是喜鹊、乌鸦、苍鹰等鸟类。

这些鸟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来回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会造成线路故障。

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1.2鸟类飞行
体型较大的鸟类,如黑鹳,其体长1m多,翅膀绽开更大。

体型较大的鸟类或鸟类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1.3鸟粪闪络
鸟类(特殊是猫头鹰的稀屎)污染瓶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络。

鸟站在瓶串上部的横担上向下拉稀屎并沿瓶串下流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故障。

2鸟害故障发生的特征
2.1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经观看,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多在靠近河流、水库、低洼潮湿地带;有较大树
木和一些村庄少、偏僻开阔的庄稼地带。

依据大同地区的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特征如表1所示。

表一鸟害区域分布特征
分布区域
河流
农田
森林
开阔地
平地
沼泽地
其它
分布率(%)
35
15
16。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摘要】输电线路鸟害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会给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了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进行分析和防治的重要性。

然后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鸟害防治策略,包括防止鸟类触碰导线、防止鸟类筑巢在塔身或导线上、提高导线绝缘等级等措施。

结论部分呼吁加强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防范意识,科学有效地应对该故障,以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探讨,有望为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输电线路鸟害故障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防治措施、导线、鸟类、塔身、绝缘等级、防范意识、科学应对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输电线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电能的传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输电线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鸟害故障的威胁。

鸟类在寻找食物、筑巢或休息的过程中常常会误入输电线路区域,导致触碰导线、筑巢在塔身或导线上等行为,进而导致输电线路的故障或短路,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目前,鸟害故障已成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策略,提高输电线路抗鸟害故障能力,已迫在眉睫。

这也是本文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背景之一。

通过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有效地降低鸟害故障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中的内容至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日益严重的问题,对电网运行安全和可靠性造成了较大影响。

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鸟类在导线上筑巢、停留或触碰导线,容易造成导线间短路、接地故障等,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防鸟害分析
摘要:通过鸟类的习性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阐述了输电线路鸟害事故的特点及其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对解决输电线路的鸟害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类;鸟害;事故
1引言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鸟类的种群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就给架设于野外的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据了解,海东地区近几年的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中,有多起是因鸟害而引起的。

2鸟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2.1鸟类筑巢春季鸟类开始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

经实地观察,多是喜鹊、乌鸦、苍鹰等鸟类。

这些鸟口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往返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会造成线路故障。

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2.2鸟类飞行体型较大的鸟类,如黑鹳,其体长1m多,翅膀展开更大。

体型较大的鸟类或鸟类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2.3鸟粪闪络鸟粪污染瓶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
络。

鸟站在瓶串上部的横担上向下拉稀屎并沿瓶串下流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故障。

3鸟害故障发生的特征
3.1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经观察,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多在靠近河流、水库、低洼潮湿地带;有较大树木和一些村庄少、僻静开阔的庄稼地带。

根据海东地区的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主要是在湟水河流域的35Kv、110Kv线路上以及偏远山区的线路上。

3.2鸟害造成闪络的特征鸟落在杆塔横担上或在杆塔附近飞翔时,其排泄物呈流体状并且部分桥接了导体与杆塔之间的绝缘而导致闪络。

鸟害造成闪络多数沿瓷瓶串,约占70;沿空气闪络约占30。

沿瓷瓶串闪络是由于鸟类粪便顺着瓶串造成的单相接地,沿空气闪络多数是由于风吹鸟粪,使鸟粪对过引线或对横担与带电体放电闪络。

另外当鸟粪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在潮湿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闪络。

鸟害故障具有继发性,某处故障会在同一天或相隔几天再次甚至多次发生。

3.3鸟害的顽固性鸟类一旦选择在某基杆塔上筑巢,在一段时间内即便是受到外界较大的干扰也不会轻易离开。

往往检修人员刚刚把杆塔上的鸟巢清除掉,鸟类回过头来又来筑巢, 而且搭建的鸟巢比先前的还要紧密、结实。

4预防鸟害故障的措施
海东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工区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运用多种管理和
技术手段, 积极消除输电线路上的各类鸟害事故。

在鸟害多发的春、冬两季加强了对鸟害区的专项巡视和检查, 要求线路巡视人员在此
期间要经常性地进行动态、交叉的巡视, 带电检修人员要定期开展零值绝缘子检测和登杆( 塔) 检查工作, 如发现线路上有鸟巢、鸟粪或绝缘子劣化等现象, 要不等不靠,立即处理, 从而将线路鸟害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4.1预防鸟害故障的组织措施(1)做好线路鸟害特征区域的界定与划分;(2)依据鸟类活动规律制订可行的反措计划;(3)清扫绝缘子,特别是鸟害活动频繁的地区绝缘子更要多次清扫,以保证绝缘良好;(4)积极开展监察性巡视,掌握绝缘子污染状况,开展状态检修;(5)积极开展防鸟害专项治理活动;(6)防鸟害工作应做到设计、基建、生产统筹考虑,超前预防;(7)增加资金投入,改变传统的防鸟害方法;(8)做到只防鸟害而不杀、不伤鸟,保护鸟类。

4.2防鸟害的技术措施(1)安装惊鸟装置,红色、有反光镜、发出声音;(2)安装风车或翻板、档板、惊鸟旗等;(3)杆塔上捆绑红布条或装有声音的装置;(4)安装防鸟刺装置,可采用GJ-120型钢绞线(19股)装于瓷瓶串上方,并用并沟线夹把钢绞线与横担夹紧,把钢绞线散成球状,使鸟不能在此停落;(5)在杆塔上挂死鸟或悬挂恐怖图形装置,如三维立体牌,反光惊鸟,并有灵活转动的眼睛,起到惊吓鸟类的作用;(6)采用防鸟罩,如大盘径瓷瓶或合成绝缘子罩,装于靠横担第一片悬瓶处,以防止鸟类排泄鸟粪时造成线路故障。

4.3研制新的防鸟害装置如具有声、光的电子驱鸟装置,基
本原理是,当物体突然进入该装置的红外线测试区域内,就自动接通电源发出鸟类惨叫和亮光,起到驱鸟的作用。

5结语
虽然现行的驱鸟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本人在海东公司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工作实际中发现,上述防鸟害办法随着鸟类适应能力的增强,时间一长就习以为常,失去作用。

故各种防鸟害装置、办法应交替使用,方能有效遏制鸟害,达到电网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