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日历
教师教案:如何巧妙运用《日历》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管理?

教师教案:如何巧妙运《日历》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管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学手段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所谓“板书教学”。
“数字化教学”并不是单纯指电子屏幕、电子书籍等教学工具的应用,更多的是指教学活动和管理方式等在数字化平台上的“全新再造”。
其中,利用“日历”的教学管理方式也成为数字教学时代的新优势。
一、日历与教学管理传统的教学计划书是教师管理和控制课堂节奏的重要工具。
但一旦修改,必须重新打印并再次通知学生和家长。
因此,这种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工作量来维护和更新。
而利用日历管理,可以实现动态更新,并且教师和学生的日历同步连接。
因此,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日历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可靠、实现高效精确的管理。
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历中指定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和任务,如第1周“词汇基础梳理”,第2周“交流演讲实践”,第3周“阅读理解反思”等。
学生只需要同步更新日历就可以知道每一周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种方式避免了因为教学方案变更而导致的重新向学生和家长通知的问题。
而对于教学中的安排管理,教师可以在日历中设置提醒和任务,在可以及时记录和跟进教学状态。
例如,在日历中设置每堂课开始前5分钟提醒,这样可以让教师在紧张的备课时间内准时进入教室准备上课;或者设置每个月底对学生的绩效测评任务提醒,可以让教师避免因为繁忙而忘记重大任务的情况。
二、日历与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教师而言,课堂上的时间利用和任务完成质量是非常重要的,c因此在日历中设置各种任务非常有必要。
例如,一节课中的任务划分、任务时间分配、任务完成情况的记录、作业布置等,都可以在日历中快速确认并调整。
同时,在日历中设置每日“学习清单”,学生可以在其中查看当天的任务(如读书、交流、写作文等)并完成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日历”应用中设置“讨论”按钮,可以让学生前期完成课外学习,达到了准确识别任务、时间管理、以及自我管理的效果。
而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来调整时间分配和任务的难易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日历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教师日历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1. 星期一
上午:备课,准备本周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
下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2. 星期二
全天:上课,教授课程内容并进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3. 星期三
上午: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试卷,给学生及时反馈。
下午:参加学校教研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
4. 星期四
上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下午:筹备教学展示活动,准备展示课程成果。
5. 星期五
上午:参加学校教师会议,讨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下午: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6. 星期六
全天:为学生进行补习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7. 星期日
全天:休息,调整心态,为下周的工作做好准备。
《日历上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日历上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日历,了解日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通过日历获取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日历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日历的基本结构2. 日历的功能3.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难点:1. 日历中的规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准备:1. 日历卡片2. 记号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日历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的基本结构,如年份、月份、日期等。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学习日历的功能(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日历可以查看日期、星期、农历等信息。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日历卡片,了解和掌握日历的各项功能。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今天几号?星期几?”,学生运用日历解决。
三、探索日历中的规律(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日历中的规律,如“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每星期的天数相同”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日历卡片,观察和总结日历中的规律。
3.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日历规律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日历规律。
第二课时五、深入学习日历规律(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日历中的更多规律,如“每年春节的日期不同”,“每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日历卡片,观察和总结日历中的更多规律。
3.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日历规律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应用日历知识(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请问后天是星期几?”,“请问下个月有多少天?”等,学生运用日历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日历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日历规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日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日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发现和应用日历中的规律。
教学日历(模板)

课程教学日历(201 ——201 第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教师所在单位:
授课对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务处编印
教学日历填写说明
1.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提要、各种教学环节、方式、课外作业的安排等;
2.实验课要写明实验名称,实验学时数;独立开设的实验课教学日历中还必须写明实验内容;习题课、课堂讨论和其它环节要注明题目和学时数;
3.公共课集体备课的课程,应在教学日历备注栏注明;
4.多名教师上同一班级同一门课程,应在教学日历中标明各个教师所讲授内容;5.国庆节、五一节假期中不应安排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内容处写国庆节或五一放假。
6、学生劳动实践周不应安排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内容处写学生劳动实践周;7.教学日历中课程名称应与教学方案中对应课程名称一致;
8.教学日历一式三份,经教务员、主管教学主任签字后,任课教师留一份,另两份交教师所在系(部)和教务处备案,并由教师所在系(部)及教务处负责检查、归档;
9.教学日历必须认真填写,在每学期第一周内交开课系(部)及教务处备查。
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系(部)主任审查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查。
10、教学执行情况由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情况填写;检查人员每学期检查次数应不低于四次;
教务员签名:主管教学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学日历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学日历
一、关于教学日历
1.教学日历是任课教师基于教学大纲编制的重要教学文档,是任课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参考的重要教学文献之一。
2.编制教学日历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确保预定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内容主要包括:总课时及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其课内课外实验学时分配、教学方式方法、作业安排等。
3.任课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后,应认真编写教学日历,明确教学内容、进程与安排。
教学日历中的教学内容安排要具体、明确,并具有可行性。
二、教学日历管理
1.教学日历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填写成电子文档,发给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审查后上报院(系、部)。
此项工作必须在开课前完成。
2.教学日历由各院(系、部)负责电子文档管理与使用。
各院(系、部)应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教学日历窗口,每学期的教学日历必须于开学后一周内上网,保留期一般为2学年,以方便学生查询与相关部门的使用。
3.教务处教学科负责教学日历电子文档的存档。
各院(系、部)应在将教学日历上网的同时,将本单位教学日历集中发至教务处教学科。
教务处
××年×月×日。
攀枝花学院教师教学日历(精)

攀枝花学院教师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档案管理学
授课班级:04文秘专授课学期:2004-05学年度第二学期授课时间:第一周至第十九周;周二3.4节;周四1.2节
任课教师:杨杰授课地点:1-312;1-410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6年 8月 20日
零
注:1、填写封面“授课时间”时,请注明课程从第几周上到第几周,每周星期几第几节上课。
2、授课章节须注明各章节标题。
3、作业或实验要求写出具体内容。
4、请各位老师认真填写教学日历,将作为合格评估重要材料
1、 2
节
壹
注:1、填写封面“授课时间”时,请注明课程从第几周上到第几周,每周星期几第几节上课。
2、授课章节须注明各章节标题。
3、作业或实验要求写出具体内容。
4、请各位老师认真填写教学日历,将作为合格评估重要材料。
1、 2
节
贰
注:1、填写封面“授课时间”时,请注明课程从第几周上到第几周,每周星期几第几节上课。
2、授课章节须注明各章节标题。
3、作业或实验要求写出具体内容。
4、请各位老师认真填写教学日历,将作为合格评估重要材料。
1、 2
节
叁
注:1、填写封面“授课时间”时,请注明课程从第几周上到第几周,每周星期几第几节上课。
2、授课章节须注明各章节标题。
3、作业或实验要求写出具体内容。
4、请各位老师认真填写教学日历,将作为合格评估重要材料。
1、 2
节
肆
伍。
学校教学日历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日历管理制度一、教学日历管理意义教学日历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具有重要的管理意义。
通过合理的教学日历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学校高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师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教学日历设置原则1. 教学日历合理安排必要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学业的进展。
2. 教学日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避免过分繁重的课程安排。
3. 教学日历要灵活适应不同学科和学年级的特点,充分考虑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4. 教学日历要与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确保教学日程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日历的制定过程教学日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教师、教务处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
制定教学日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学期时间的安排:确定学期的开始时间、放假时间、期中考试时间、期末考试时间等。
2. 教学周数的安排:根据学年计划和教学大纲,确定每学年所需的教学周数。
3. 课程设置的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特点,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
4. 教学进度的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备课时间。
四、教学日历管理流程1. 制定教学日历:教务处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每学期的教学日历,并报学校领导审批。
2. 发布教学日历:学校领导批准后,教务处将教学日历公示在学校网站上,同时通知全体教师和学生。
3. 监督执行:教务处负责监督教师按照教学日历进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4. 调整教学日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疫情等,教务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日历,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五、教学日历管理的优势1. 提高教学效率:合理管理教学日历可以避免教学时间的浪费,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教学日历管理,可以合理安排教室、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
3. 促进教师发展:教学日历管理可以让教师有足够的备课时间和教研时间,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水平。
小学教学备课时间与日历

小学教学备课时间与日历教学备课是小学教师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之一。
合理安排备课时间和合理利用备课日历,对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小学教学备课时间与日历展开讨论,旨在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备课时间的安排备课时间的安排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通常来说,一天中的早晨和晚上是备课的理想时间段。
以下是一些备课时间的建议安排:1. 早晨备课早晨是大脑清醒、思维敏捷的时候,适合进行一些需动脑的备课工作。
在早晨备课时,可以集中精力制定教学计划、各个科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以及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
同时,还可以查找一些教学资源和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 晚上备课晚上是一天当中较为安静的时候,适合进行一些需反思和总结的备课工作。
在晚上备课时,可以回顾一天的教学情况,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具和实验器材,确保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
3. 利用休息时间备课除了早晨和晚上备课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备课工作。
比如午餐时间、课间休息时间等,可以花一些时间整理教案、检查学生作业和布置作业等。
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时间,也能增加备课效率。
二、备课日历的利用备课日历起到了规划备课工作的重要作用。
合理利用备课日历,可以有效分配备课时间,确保备课工作的有序进行。
以下是备课日历的一些使用方法:1. 制定备课计划在备课日历上制定备课计划,明确每天的备课内容和重点。
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备课内容,合理分配备课时间。
同时,备课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调整和变化。
2. 确定备课阶段备课日历可以按照备课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例如资料查找阶段、教学设计阶段、教学评估阶段等。
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要合理,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备课日历上标注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有助于教师进行备课进度的监控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