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妆品工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趋势分析

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趋势分析提示:参考发布《201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参考发布《201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根据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本土化妆品企业从产品功能和用途上来看,化妆品行业细分为护肤品、护发品、彩妆、香水、口腔用品等几大类,其中护肤品、护发品、彩妆的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近年来,护肤品的需求量更是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领先于化妆品行业整体水平。
从国际一线品牌如欧莱雅集团、LVMH 集团、资生堂集团,到国内新兴品牌上海家化、伽蓝集团等,旗下均拥有众多护肤品系列。
护肤品早成为化妆品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带。
目前,我国的化妆品行业绝大份额被外资企业所占据,其次为中外合资品牌,国内的主要的化妆品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数量较少,主要以参股形式存在。
2017年我国化妆品行业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数据来源:数据中心整理一、发展历程被称为“美丽经济”的中国化妆品产业,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化妆品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化妆品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
中国化妆品发展到现在共经历了四个时代:最早的护肤品是直接从动植物或者矿物油里提取成分,比如以前的雪花膏、孢子油,含油脂保湿的护肤品;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前后,进入一个叫“危险化学护肤”时代,流行快速美白、祛斑,但危“肌”四伏;后来进入了天然“草本护肤”。
然而许多打着草本旗号的护肤品仍添加了大量的活性剂、防腐剂等成分。
上海家化的发展历程

上海家化的发展历程
上海家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冯福田创立了上海家化前身香港广生行。
在此后的百年间,上海家化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在初创期(1898年-1990年),上海家化推出了“双妹”品牌,并在上世纪50年代与上海明星香水制造厂、东方化学工业社、中国协记化妆品厂合并为上海明星家用化学品制造厂。
在1960s,公司改名为“上海家用化学品厂”,并陆续推出“友谊”、“雅霜”以及“美加净”等护肤品。
在国际化发展期(2001年-2013年),上海家化经历了国企改革,并挂牌上交所,成为了国内首个成功出海的化妆品品牌。
这一时期,公司推出了“佰草集”、“六神”、“高夫”等品牌,并逐渐在中国市场上建立了领导地位。
在携手电商发展期(2015年-2020年),上海家化与片仔癀、汤美星等企业展开合作,进军新的领域。
同时,公司也注重创新,驱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的来说,上海家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创期、国际化发展期、携手电商发展期等阶段,期间不断创新、变革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美妆日化企业之一。
中国化妆品行业30_年大事记

中国化妆品行业 年大事记1993年·《中国化妆品》杂志正式创刊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内贸易部主管,中国百货纺织品公司和北京天然香妆品研究所主办,被评为双效期刊·雅诗兰黛进入中国内地市场1994年·联合利华收购中华牙膏·丁家宜与庄文阳合作推出“丁家宜”护肤品品牌·上海家化收回曾被美国庄臣集团收购的美加净品牌·解勇创建植物医生品牌·广州立白集团创立1996年·洗发水品牌舒蕾创立·本土品牌“迷奇”商标正式在日本注册,迷奇系列化妆品全面进入日本市场1998年·上海家化推出佰草集品牌·霸王果酸首乌、皂角首乌洗发露面世1995年·全国工商联美容业公会在北京成立·上海牡丹日用化学有限公司组建1997年·重庆奥妮推出首乌洗发露,开创中草药洗护发品类·欧莱雅在上海开办中国总代表处回望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其中,中国化妆品以其特有的朝气与蓬勃的生命力,在30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新兴市场。
2023年,正逢《中国化妆品》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30年来那些影响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大事,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化妆品行业发展脉络,把握行业重大事件,重现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程篇|文|本刊编辑部第一个10年段(1993~2003年)2000年·孙怀庆创建丸美品牌·芬兰化妆品品牌优姿婷进驻中国市场2002年·韩国爱茉莉集团将兰芝、1999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494种化妆品禁用物质、67种限用物质·经全国工商联批准,原“全国工商联美容业公会”正式更名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封帅创办相宜本草品牌·胡兴国创建美肤宝品牌·蔡汝清创建“广州娇兰”,后改名为“娇兰佳人”2001年·上海家化成功上市,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化妆品行业首家A 股上市企业·毛戈平创办了高端彩妆品牌MAOGEPING ·郑春影创立自然堂、美素等多个品牌·唐锡隆创建彩妆品牌卡姿兰·纳爱斯集团成立2003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正式更名为监督管理总局 (SFDA)”统的监管范围·欧莱雅集团收购小护士品牌及销售渠道·侯军呈和方玉友创建珀莱雅品牌·孙来春创建林清轩品牌·玻尿酸护肤品牌颐莲创立2004年·百年国货美妆品牌孔凤春被广东飘影集团收购·欧莱雅集团收购羽西品牌·宝洁成为中央电视台广告史上首个“洋标王”2005年·“雕爷”孟醒创建阿芙品牌·普兰娜成为世界小姐大赛指定护肤品·丝芙兰在上海淮海路开设了第一家品牌集合店·云南白药牙膏面市第二个10年段(2004~2013年)2009年·王国安创立韩后品牌2010年·近100位社会各界朋友倾情题词,同贺《中国化妆品》杂志出版300 期·淘宝第二个“双十一”购物节总成交额规模暴增19 倍至9.36亿元,第一代美妆淘品牌诞生 ·阿道夫品牌在广州创立2011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2年·《进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天猫“双十一”线上总成交额首次破百亿,化妆品线上渠道崛起2013年·美即被欧莱雅集团全资收购,国内面膜市场全年销量猛增至162亿元·伽蓝集团成为亚洲率先通过世界先进航天技术开展空间生物科学研究的化妆品企业2014年·环亚集团推出“无硅油”滋源洗头水·彩妆品牌露华浓与护肤品牌卡尼尔因经营不善退出中国·“蜂花”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曾经被法国科蒂集团收购的丁家宜品牌被创始人回购·驻华使馆联谊会上,百雀羚作为国礼被赠予外国使节·浙江湖州开始建设美妆小镇2007年·《化妆品标识规定管理》《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7 年版)》等法规密集出台·美国强生全资收购北京大宝品牌·德国日化巨头拜尔斯多尔夫公司收购中国洗护发企业丝宝集团旗下丝宝日化 85%的股份2008年·由国药励展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化妆品、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原料展览会在上海召开·佰草集通过欧盟认证,成为中国首个登陆欧洲的化妆品品牌2006年·在《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后,商务部正式批复雅芳成为我国第一家直销企业·崔晓红创立玛丽黛佳,提出艺术彩妆的概念·SK-II 检验出禁用物质铬和钕,引发退货潮第三个10年阶段(2014~2023年)2016年·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化妆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自2016年10月1日起,高档化妆品税率从30%降至15%,普通化妆品不再征收消费税·上海市奉贤区东方美谷成立2018年·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一批国家不良反应检测评价基地名单·中国进口化妆品关税由销售额大增67%·《中国化妆品》杂志社与北京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走进中国维和部队慰问官兵·御家汇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水羊股份)2019年·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一批化妆品检查员名单·丸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上市·首届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启动,并发布化妆品监管App ·《中国化妆品》杂志社发起年度“中国化妆品行业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程英奇创立冰泉牙膏品牌2020年·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话梅、调色师等美妆集合店发展活跃·抖音开启“Dou 2000”计划引入品牌商家,“抖系美妆”发展拉开帷幕·《中国化妆品》杂志社和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主办“致敬最美白衣天使中国化妆品‘爱心壹号’公益行动”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和分类目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理办法》《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南方美谷”正式挂牌·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中国化妆品》杂志社、发起“致敬边关·中国化妆品2022年·《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被称为“科技元年”,本土企业珀莱雅、浙江宜格集团、水羊股份、PMPM、环亚集团等相继官宣了“首席科学家”·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资生堂旗下泊美和Za 姬芮被URUOI 收购·巨子生物、创尔生物、锦波生物、华熙生物、资生堂、丸美、江山聚源、创健医疗、暨源生物等纷纷在胶原蛋白领域布局·《中国化妆品》杂志社策划推出“寻找美妆科技”大型寻访主题活动系列报道2023年·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5月,抖音首次在化妆品销售上超过淘系·日本福岛核电站开始排放核污染水入海,产自日本的食品、化妆品等商品的强烈忧虑·李佳琦直播间“声援”·《中国化妆品》杂志创刊2017年·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和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口红,到现在的各种彩妆产品,化妆品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成为了现代女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历程1、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化妆品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时期。
在古埃及,女性用黑色粉末混合软膏来化妆,用于强调眼睛和嘴唇。
而在中国,古代女性用脂粉来增强自己的美貌。
2、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妆品行业也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
在20世纪初,口红和粉底成为了主流产品。
20世纪50年代,随着护肤品的出现,化妆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如今,化妆品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和全球性的产业。
二、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1、健康护肤品在过去,化妆品行业主要关注卖出产品即可,很少考虑商品的成分和安全性。
然而,卫生监管机构的监管逐渐加强,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安全性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因此,健康护肤品已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消费者更青睐那些天然、安全的产品。
2、数字化与智能化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已经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同样的,化妆品行业也开始推出数字化和智能化产品。
例如,在亚马逊商城上已经有了一个“虚拟试妆”的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来试用产品,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效果。
此外,化妆品行业也在探索智能化化妆工具,例如可以对皮肤进行测试和分析的智能皮肤测试仪、能够根据肤质自动调整配色的智能彩妆盘等。
3、环保化妆品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化妆品行业也不例外。
在过去,许多化妆品包装材料都是非环保材料,例如塑料、玻璃等。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使用可持续材料和环保包装。
在未来,化妆品行业将会朝着更加健康、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需求,化妆品行业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
中国化妆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化妆品业的发展现状作者:文/王理中编辑/倾城来源:《医学美学美容》2000年第03期1.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制和吸收境外投资,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扩大市场销售。
最为典型的是上海家化集团,自改制后企业的经营规模高速增长,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此外,天津日化集团吸收德国威娜公司资本组成我国最早的合资企业;天津丽明工贸合营公司吸收日本奇士美公司资本组成天津奇士美化妆品公司;南京化妆品厂吸收美国资本组建中美合资南京金芭蕾化妆品有限公司;北京丽源公司吸收日本资生堂株式会社和法国汉高公司资本,组建资生堂丽源化妆有限公司和汉高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化妆品厂吸收美国雅芳资本组建广州雅芳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肥皂厂与美国P&G公司组建了广州宝洁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化妆品业的骨干力量。
2.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在各地建立合资企业。
鉴于这些合资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独特的经营策略,在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商机。
比如:美国Procter&Gamder公司、Avon公司、Amway公司、Johnson&Jonson公司、Johnson S.s.公司,法国的Christian Dior 公司、L Oreal公司,日本的K ao公司、Shiseido公司、Koss公司。
这些合资企业的产品品牌有良好的市场信誉,产品增长速度较快,其产值近100亿元。
3.沿海地区化妆品生产增长较快。
广东省生产的化妆品数量几乎占全国总数的1/3,其化妆品企业达1300多家。
而生产总值所占比例更大,仅广州宝洁有限公司1998年的产值就接近60亿元。
此外,安利(中国)公司、雅芳公司、绿丹兰集团、永芳集团、丽斯达公司、雅倩公司、艾琳集团、雅嘉公司、丹芭碧公司都是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化妆品生产企业。
江苏省、上海市近千家化妆品企业中,亿元产值以上的企业20多家。
上海家化集团最具实力,自1998年底与上海日化集团公司合并组建新的公司后,企业形成了新的优势,特别是去年推出的百草集系列产品,在利用中草药和顺应绿色环保潮流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化妆品行业:上海发布化妆品产业规划 行业高质发展可期

本报告导读:上海市发布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有望直接利好上海本土、以及在上海设立产业链分支机构的化妆品公司,同时对国内化妆品产业的长期发展有指导意义。
事件:2021 年7 月30 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药品监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的通知,要求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聚合全球化妆品产业高端要素资源的高能级总部集聚地,并对上海市化妆品研发、生产、检测、品牌打造、数字化制造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发展做出了指导。
点评:投资建议:2021 年1-6 月国内限额以上化妆品实现销售额1917 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超出社零消费总额增速 3.6pct,化妆品板块持续高景气。
上海为“国际时尚之都”,我们认为此次化妆品产业计划的发布,有望直接利好上海本土美妆集团上海家化、上海上美(拟上市)、伽蓝集团、上海百雀羚等,以及在上海设立产业链分支机构的企业,包括贝泰妮(上海设有电商+研发公司)、珀莱雅(控股上海海狮龙、上海仲文电商)、嘉亨家化(上海设有生产基地)等,同时对国内其他地区化妆品产业的长期发展有指导意义。
建议增持:贝泰妮、上海家化、珀莱雅、青松股份、水羊股份、丸美股份、拉芳家化、若羽臣,受益标的:嘉亨家化、奥园美谷、鲁商发展、丽人丽妆等。
设定上海化妆品产业发展目标,有望促进上海本土企业发展。
此次计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3 年,上海市化妆品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化妆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形成年营业收入超过50 亿元的领军企业10 家、20 亿元的优质企业10 家以上。
拥有3-5 个走向国际的领军品牌,培育20 个国内一流经典品牌,孵化一批潮流新锐品牌,上海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这一目标对于各规模梯队的化妆品品牌发展均给出指引,预计将有利于上海本土龙头公司的发展,并且为上海新锐品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对化妆品全产业链发展做出规划,有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进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和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 印度
9.9 8.7
韩国
7.9
美国 全球
3.3 2.6
英国
1.1
巴西
1
德国 0.3 日本-0.08
-1.3 法国 -1.5 意大利
-2
0
2
4
6
8
10
12
2009-2018年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复合增长率
创亚咨询
三、化妆品零售额情况分析
2018年全年全国化妆品零售额达到了2619亿元,同比增加9.6%,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6个 百分点。截止至2019年6月全国化妆品零售额为265亿元,同比增长22.5%。累计方面,2019年上半年全国 化妆品零售额达到146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2%。
美容及个护市场规模:亿美元
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 4880亿美元。
2012-2014年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化妆品市 场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整体增速较低;2015年, 由于欧元区需求持续不振及主要化妆品市场之一巴 西出现大幅经济衰退,全球化妆品规模同比下滑, 降幅达到7.8%;近三年全球经济有所回暖,带动化 妆品消费反弹,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4880亿美 元,同比增长4%。
增长走势
5000
6.00%
4900
5.20% 4880
4.00%
4.10%
4800
2.00%
4700
4685 0.70%
0.00%
4600
4500 4415
4400
4450
-2.00% -4.00%
4300
-6.00%
4200
-7.80%
-8.00%
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

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
化妆品行业是一个以美容、保养和改善肌肤和外貌为目的的消费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外貌和形象重视程度的提高,化妆品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
以下是该行业的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扩大:化妆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各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化妆品市场总额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
2. 品牌竞争激烈:化妆品市场涌现出众多的品牌,各品牌之间展开激烈竞争。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品牌推出新产品、进行营销活动,并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
3.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不仅仅需要基础护肤品和彩妆产品,还追求有机、天然、低敏感、环保等特性的化妆品。
因此,化妆品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电商渠道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化妆品。
电商平台提供了方便的购物体验和更多选择,成为化妆品行业重要的销售渠道。
5. 品牌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品牌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销售渠道。
一些品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亚洲和欧美等地区的销售,实现全球化发展。
总体来说,化妆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消费者对于美容
和保养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化妆品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化妆品工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摘要: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不断膨胀。
对美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大
的需求之一,化妆品工业随即产生。
本文将介绍化妆品工业的产生、发展历程、国内现状和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字:化妆品市场现状品牌现状发展趋势前景
一、化妆品与化妆品工业
化妆品是一类由多种原料以一定的工艺方式配伍而成的(生产制造工艺)用于清洁、美化和保健人们的面容、肌肤及毛发的日常使用的(使用工艺、目的和对象)精细化学品。
其特点是精细化工产品;包括生产制造工艺和使用工艺。
化妆品工业是国家投资比较少,包袱比较轻的行业,同时又是为国家创造高税利,创造大量劳动机会的行业。
二、中国化妆品发展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历史,化妆品的使用与其他古老文明一样, 源远流长。
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 即有“纣烧铅作粉”涂面美容(晋《博物志》),后唐《中华古今注》中也有“起自纣, 以红兰花汁凝成燕脂”等化妆品使用的记载,密陀僧、胡粉等化妆品是当时有名的品种,尤其是胡粉,为皇家后妃使用, 称为宫粉。
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粉黛、胭脂、眉墨、兰膏等各类化妆品。
到了汉朝、三国时期,化妆品的使用就更广泛了。
唐朝以后,化妆品的花色品种日趋增多。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这样的诗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可见当时在宫中化妆品非常流行。
宋朝时期,我国化妆品工业已有所发展。
南宋的杭州,已成为生产化妆品的重要基地。
杭州生产的化妆用脂粉, 被称为“杭粉”, 久负盛名, 到明末清初时更远销日本。
杭粉以浙江渚暨、湖州所产滑石、广东所产铅华为原料, 配以珠兰、玫瑰、蔷薇等多种香料制成。
清道光九年(1830), 扬州的谢宏业创建谢馥春香号,生产香佩、香囊、香板、香味、薰香、棒香及宫粉、水粉、胭脂、桂花油、冰麝头油等品种。
进入20世纪后, 我国的化妆品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1905年, 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用机器生产化妆品的工厂——广生行, 开始生产双妹牌花露水、双妹牌雪花膏和双妹牌香粉。
至此,我国现代化妆品工业拉开序幕。
三、上海化妆品工业发展
1861年,上海老妙香室粉创立,后改为东凤日用化工厂。
1898年,冯福田在广东创立“广生行”,并于1903年在上海成立发行所,即上海家化前身。
双妹重视广告,聘用画家关蕙农绘制月份牌和美女护肤及香水丶化妆品广告,在当时的上海滩受到热捧。
1911年中国化学工业社在上海建立, 该社为上海牙膏厂的前身。
1913上海中华化妆品厂成立, 生产菊霜、发蜡等产品。
到了30~40年代, 又相继建立了上海明星花露水厂、上海家庭工业社等, 使上海的化妆品工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1941 周邦劲在上海创办了明星花露水厂。
后合并为上海家用化妆品厂。
1986 由荷兰和英国投资的上海利华有限公司成立。
1989 由荷兰和英国投资的上海旁氏有限公司成立。
1992 由日本投资的上海花王有限公司成立。
1995 由德国投资方投资建成上海汉高可蒙化妆品有限公司。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化妆品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三资企业的出现,使我国化妆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6年,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已达2702家,上海化妆品企业不胜例举,而后伴随着我国入WTO,上海的化妆品工业面临着强大的挑战,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海化妆品工业迎来新发展。
四、国内市场现状
2009年至2010年一季度,在中国经济稳步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化妆品行业消费继续保持着平稳发展态势,但增速连续放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竞争的深化,一些新兴的消费市场及消费方式正在呈现重要地位并促进行业的升级。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竞争模式和渠道的产品则处于经营困境,化妆品市场悄然发生的变化正促使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数据显示出,近5年来,化妆品行业的增幅均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行业市场基数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化妆品类的增幅开始放缓,出现了一个相对性的低谷,虽然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出现回暖向好的局面,但从2010年前2个月化妆品消费市场的走势看,行业要恢复到前期较高增长水平,尚需时日。
整体而言,化妆品市场的增长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究其原因,由于化妆品属于日常快速消费品,其不仅具有一定刚性消费的特点,而且所占家庭消费比重有限,因此所受经济减速实质性的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中国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多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出口外销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小,因此近年来出口形势的恶化,并不影响整个中国化妆品产业的总体趋势。
五、上海化妆品品牌现状
六、化妆品的发展方向
1、第一代化学化妆品——化学合成物
现代化学工业合成物、石油衍生物合成化妆品,彩妆、功效性化妆品盛行。
2、第二代自然化妆品——易氧化
天然油、动植物油取代矿物油(液态石蜡),“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自然中提取化妆品成分。
天然成分、营养成分、保湿成分。
3、第三代生化化妆品——生物技术
凝胶取代油及乳化剂
1)生物化学成分、小分子、凝胶的开发。
2)以肌肤肌体生理结构为标准。
3)生物技术及作用。
(皮脂膜的维持;DNA的修复;“黑色素”的整治;自由基的抑制)
4、第四代仿生化妆品——仿人体组织结构的成分的化妆品
七、化妆品的发展新趋势
面对宝洁鲸吞德国拜尔斯道夫、欧莱雅并购雅芳等等此起彼伏的收购传闻,行业内嘈杂的讯息和多元化的声音,比起往年则显得积极很多,似乎在向我们暗示着一一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全面复兴和革新繁荣时代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各方资金的投入加大竞争力,
2. 收购、独资、加强研发
3. 外资继续涌入,强占市场
4. 本土企业冲破重围
在本土品牌战线上,2010年有十大民族品牌可谓行业榜样的杰出代表,他们基本上完整勾勒出了2010年中国化妆品本土品牌的发展全貌,客观呈现出了行业竞争的现状和格局,可称之为一一“201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之十美现象”!
现象1:美即的跨越之美
现象2:珀莱雅的自信之美
现象3:丸美的蜕变之美
现象4:美津植秀的破茧之美
现象5:名门闺秀的蝶变之美
现象6:相宜本草的时尚之美
现象7:雅丽洁的各美其美
现象8:玛丽黛佳的灵动之美
现象9:贝丽丝的香幻之美
现象10:诗瑞的绽放之美
八、化妆品行业前景展望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不断膨胀。
对美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大的需求之一,所以化妆品工业的市场潜力极为巨大,化妆品行业的前景极其诱人,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化妆品行业就能开花,其发展速度比任何行业都要快。
化妆品行业其独特优势表现在:安置容量大,扩容潜力大;进入门槛低,增收幅度大;创业成本低,维持收入稳定;产业提升前景好,创新发展空间大。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化妆品行业仅是起步阶段,我国美容消费还有巨大增长空间,这其中必然蕴涵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现国内化妆品企业已处于一个结构调整、功能转型的阶段了。
一些规模小、服务不规范、功能不齐全的化妆品公司将难以竞争生存,已逐步在退出市场。
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专业品牌、服务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大企业。
这一类型的企业以加盟连锁形式的迅猛发展,加上总部基地提供全方位的经营管理支持,以极高的成功率和速度扩张发展着。
而随着这一批大型企业的带动,未来的化妆品行业将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化妆品学》顾利琴;北京商业出版社,2000
2、《功能性化妆品》吴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化妆品工艺学》章苏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化妆品化学》李明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