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
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

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电解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电池、电容器、太阳能电池、LED照明等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解液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定义电解液是指一种能够导电的液体,通常由阳离子、阴离子和溶剂组成。
电解液是电解过程中,起电化学反应作用以产生电流的溶液。
电解液主要应用于电池、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二、分类特点根据电解液的类型和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有机电解液、无机电解液和聚合物电解质三种类型。
有机电解液的特点是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领域。
无机电解液的特点是价格低廉、导电性能好,主要应用于铅酸电池、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
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新型电解液,其优点是安全性高、温度稳定性好、电化学性能优异,正在逐渐取代有机电解液成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主流电解质。
三、产业链电解液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电解液生产和应用三个环节。
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有机溶剂、聚酰亚胺、碳酸酯等;电解液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配方设计、生产加工等;应用环节主要包括电池、电容器、太阳能电池、LED照明等领域。
四、发展历程电解液行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最早应用于铅酸电池领域。
20世纪70年代,锂离子电池的问世使电解液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1世纪以来,锂离子电池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期,电解液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解液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行业政策文件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规划》等,为电解液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环境保障。
六、经济环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国和消费国。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电解液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七、社会环境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将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节能减排,缓解人口老龄化和能源紧张等社会问题,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014年锂电产业分析报告

2014年锂电产业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产业数据统计与分析 (3)1、动力电池方面 (3)2、小型电池 (5)(1)正极材料 (6)(2)负极材料 (7)(3)电解液 (7)(4)隔膜 (7)二、锂电池科研技术 (8)1、正极材料 (8)2、钛酸锂负极材料 (10)三、锂电池主要材料 (12)1、电解液 (12)2、正极材料 (13)四、锂电池生产设备 (15)1、行业概况 (15)2、国产设备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16)五、电芯、PACK和整车使用情况 (18)一、产业数据统计与分析1、动力电池方面2013年全球电动汽车(PHEV、EV)21.4万辆,同比增长78.3%。
2014年预计38.5万辆,同比增长80%。
目前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70万辆。
美国、日本、中国是全球销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其中美国9.6万辆、日本3.2万辆、中国1.76万辆。
三国占比为68%。
2013年美国电动车销量为9.6万辆,其中通用雪佛兰沃蓝达2.3万辆、日产聆风2.26万辆、特斯拉1.9万辆、丰田普锐斯1.2万辆、福特系1.5万辆,前五名厂商合计占比95%。
美国电动车2014年1月5450辆,同比增加19%;2月份7055辆,同比增加30.5%。
预计3月份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25%。
预计2014年美国电动车销量超过20万辆。
在单体电池型号方面,国外主要采用了小电芯产品,其中10Ah 以内的电芯数量超过50%。
国内方面,2013年我国电动汽车(包含PHEV、EV)销量为1.76万辆,同比增长37.9%。
在能源和环保压力下,我国政府正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预计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4万辆,2016年达到16万辆。
对应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将有明显的增加。
目前我国汽车动力锂电大多采用磷酸铁锂路线,但由于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和一致性的限制,未来我国锂电池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发展,三元材料和锰系将会更多的使用。
2014年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

随着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储能电池三大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未来锂电池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锂电池电解液市场潜力巨大。从我们交流情况看,大部分投资者对锂电池行业未来需求前景分歧不大。
降价压力下,国产电解液份额仍将持续提升。数码电池领域,由于韩国厂商大力采购中国原材料,成本优势明显,因此过去几年韩国企业在全球锂电池市场占比快速提升,对日本厂商构成严重挑战。因此,日本电池企业在加速向中国转移产能。未来电动汽车普及仍需要锂电池及其材料进一步降价,成本压力下,我们认为日本企业也将加大中国锂电池材料的采购力度,为中国电解液龙头公司提供难得发展机遇。
2014年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锂电池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四大关键原料之一,对锂电池性能影响重大。
一、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凭借优异性能,锂电池逐渐取代镍氢镍镉等电池,在移动电源领域迅速普及。过去几年全球锂电池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从2003年5.95GWh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33.5GWh,年均增速21.6%。目前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动工具和储能等领域。
提高电压和稳定性是未来发展方向。小型电池领域,强调高能量密度,对电解液而言,提高工作电压以适应更高能量密度要求是未来发展方向。目前电解液电压已经逐渐从4.35伏发展到4.4伏,并逐渐向4.5伏、4.75伏甚至5伏发展,氟代碳酸酯和二腈类添加剂得到广泛应用。大型动力电池领域,常在户外工作,对高低温性能要求较高。由于六氟磷酸锂热稳定性较差,受热易分解,因此需要电解液添加稳定剂提高循环性能。
未来电解液价格将保持稳定。2013年国产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目前售价已经从此前30多万/吨降至8万元/吨左右。该价格水平下,根据我们测算,六氟磷酸锂毛利率仅10-15%,盈利能力较差,价格继续大幅下降的空间已然不大。江苏国泰2013年11月宣布拟终止实施300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电解液价格将保持稳定。
2014年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6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5)1、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5)2、行业政策 (6)二、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发展概况 (8)1、铝电解电容器 (8)2、电极箔 (11)3、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 (12)4、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情况 (13)5、中国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情况 (14)6、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格局 (15)三、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17)1、国际铝电解电容器企业分布 (17)2、大中华区主要铝电解电容器企业简介 (17)(1)万裕科技 (17)(2)立隆电子 (18)(3)江海股份 (18)(4)凯普松(丰宾) (18)(5)东阳光铝 (19)3、大中华区主要铝电解电容器企业数据对比 (19)4、节能照明用铝电解电容器市场情况及主要企业 (19)四、进入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的主要壁垒 (20)1、产品质量与品牌壁垒 (20)2、规模和生产壁垒 (21)3、技术和研发壁垒 (21)4、营销及管理壁垒 (22)五、主要企业格局变化及需求状况 (23)六、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4)1、电极箔是影响行业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 (24)2、专一化产品利润水平较高,通用型产品利润较低 (25)3、利润的未来变动趋势 (25)七、响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6)1、有利因素 (26)(1)下游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巨大 (26)(2)中国正逐渐成为铝电解电容器制造基地 (26)(3)铝电解电容器技术上的难以替代性 (27)(4)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和“节能减排”的政策鼓励 (27)(5)新兴产业兴起拉动电容器市场需求 (28)2、不利因素 (29)(1)原材料价格波动因素 (29)(2)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9)八、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经营模式及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301、行业经营模式 (30)2、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30)3、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30)4、行业的季节性特征 (31)九、电解电容器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1)1、行业技术特点 (31)(1)铝电解电容器 (31)(2)高分子固态铝电解电容器 (32)(3)电极箔 (32)(4)电解液 (33)2、行业技术现状 (34)(1)铝电解电容器 (34)(2)电极箔 (34)3、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35)①耐高温、长寿命、高可靠性 (35)②低ESR、耐大纹波电流 (36)③片式化、小型化 (36)④环保性 (36)⑤电极箔高比容、高电压,电解液低电阻率、高稳定性 (37)十、电解电容器行业上下游发展状况 (37)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的影响 (38)(1)电极箔 (38)(2)电解液 (39)(3)电解纸 (40)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的影响 (40)(1)节能电器、节能灯、LED 领域迎来黄金发展期 (41)(2)消费类电子领域持续增长 (43)(3)电源领域 (45)(4)汽车电子 (45)(5)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46)(6)高分子固态铝电解电容器领域 (47)电极箔为铝电解电容器用关键原材料,电极箔制造根据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属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工业行业中的电子元件材料制造行业之“电容器用铝箔材料”。
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

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电解液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电解液,是指在电池、电容等电化学器件中起电解作用的液体。
通常是指锂电池、钴酸锂电池、动力电池等电池中的液体,其作用是将电离物质转移导电,从而产生电能。
电解液的质量和性能是决定电池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二、分类特点电解液按照聚合物材料的种类或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
其中,有机液态电解质广泛用于动力电池,包括高温型电解质和室温型电解质。
相对而言,固态电解质的应用相对较少。
有机电解液的特点是电导率高、稳定性好、易于制备和处理。
其贮存和使用条件相对简单,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室温固态电解质可以较好地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
但由于其电导率非常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电导率,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另外,电解液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化学稳定性、物理特性、电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方面。
不同种类的电化学器件需要不同的电解液,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来确定电解液的种类和性质。
三、产业链电解液产业的上游材料主要包括盐酸、氢氧化钠和硫酸等基础化学原料,以及有机溶剂、聚合物电解质等特殊材料。
中游有生产电池的自主企业、电感器厂商等,还有各电化学器件电池模组整车厂商。
下游则是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四、发展历程电解液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
当时,电解液主要由日本等国家的少数企业生产,我国还没有生产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电解液行业开始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液态电解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和应用仍需进一步推进。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该文件重点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支持,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引导。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该文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制造、应用、标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
其中固态电解质技术也受到了关注。
3、《节能产业发展规划》该文件对节能领域的技术、产业、政策、标准等进行规划,其中也包括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
2014年电子化学品NMP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电子化学品NMP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系和产业政策情况 (5)
1、行业的监管体制 (5)
2、相关产业政策 (7)
二、行业上下游关系及行业价值链的构成 (10)
1、上游行业情况 (10)
2、下游行业情况 (11)
(1)锂离子电池行业 (12)
(2)高分子材料行业 (15)
三、行业市场规模 (16)
四、行业主要风险 (18)
1、发生安全和环保事故的风险 (18)
2、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的风险 (19)
五、行业竞争状况 (19)
1、山东庆云长信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19)
2、滨州裕能化工有限公司 (20)
3、许昌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
4、濮阳市光明化工有限公司 (20)
5、南京金龙化工厂 (20)
6、四川泸天化 (21)
7、胜利油田东胜星润化工有限公司 (21)
8、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21)
9、浙江联盛化学工业公司 (21)
10、扬中市南扬化工有限公司 (22)
11、泰州延龄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22)
12、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 (22)
13、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22)
14、美国利安德公司 (23)
15、美国ISP公司 (23)
电子化学品领域,也称作电子化工材料行业,横跨新能源与新材料两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行业正处于政策多发期,近些年国务院及多部委接连制定和出台多项重大鼓励举措,使得电子化学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电子化学品是一种专用化学品,就生产工艺属性而言,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就产品用途而言,属于电子材料行业。
锂电池的电解液行业

锂电池的电解液行业目录电解液的构成 (1)电解液组成分析 (3)2.1.电解质 (3)溶剂 (4)添加剂 (6)电解液构成的具体细分行业:溶质锂盐、有机溶剂、添加剂 (6)电解液行业产业链完整图示:上游一一中游一一下游 (9)唠一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解液的构成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原材料之一,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在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锂离子的作用,为锂离子提供一个自由脱嵌的环境,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均有重要影响。
电解液约占动力电池总成本的10%〜15%。
按质量占比划分,电解质锂盐占电解液的比例约10%〜15%,有机溶剂占比约80%,添加剂占比约5%〜10%。
按成本占比划分,一般而言,电解质锂盐占比约45%,有机溶剂占比约25%,添加剂占比约20%,制造费用约10%。
具体的配比要依据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需求来定制。
电解液主要由锂盐、溶剂、添加剂构成。
电解液一般是由高纯度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必要添加剂等在一定条件下,按照特定比例配置而成。
①溶质:主要为锂盐,是锂离子的来源,能够确保电池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有足够的锂离子参与,成本占比最高,质量占比在10%~12%。
锂电池电解液中常用的溶质有六氟磷酸锂(1iPF6)、四氟硼酸锂(1iBF4),以及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11FSD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正极材料高银化发展的趋势,需要更高性能的电解液与之相匹配。
在电解液三大组分中,溶剂的变化不大,提升性能的关键在于锂盐和添加剂。
电解质锂盐决定了电解液的基本理化性能,是电解液成分中对锂电池特性影响最重要的成分,电解质锂盐、添加剂,以及电解液的配方是电解液的核心技术所在。
根据性能要求不同,锂盐可以采用单一种类锂盐、混合锂盐或把另一种锂盐作为添加剂。
2014年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5月目录一、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迎来高速增长 (3)1、消费电子增速放缓,电动交通工具领域增速加快 (3)2、替代铅酸电池带来电动自行车高速增长 (4)3、政策利好频出,新能源汽车将开始加速 (6)二、锂电池竞争格局:集中度高 (9)1、降低成本是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必要前提 (9)2、锂电池行业集中度很高 (10)3、原材料价格降低有利于电池厂家降低成本 (11)三、隔膜:进入主流电池厂商供应链企业将受益 (13)1、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由国外优势企业供给 (13)2、预计国产比例加大,价格降幅较大 (14)3、进入国际主流电池供应链企业将受益 (15)四、电解液:格局初定,强者更强 (16)1、电解液供给较为集中 (16)2、六氟磷酸锂价格降低大幅降低电解液成本 (18)3、国内优势电解液企业高毛利可以维持 (19)五、正极材料: 三元材料比重提高,盈利有望回升 (21)1、供给过剩,产品同质性强、盈利差 (21)2、已经进入到供应链中了,但是采购量容易发生较大变化 (23)3、三元材料占比增加,进步降低成本增强盈利 (24)六、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高,期待新型负极材料开花 (26)1、市场集中度高,价格将小幅走低 (26)2、硅合金和钛酸锂等负极新材料有望大幅提高产品性能 (27)七、主要风险 (28)1、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应用不及预期 (28)2、部分产品售价下滑快于成本带来盈利能力下降 (28)一、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迎来高速增长1、消费电子增速放缓,电动交通工具领域增速加快锂电池下游消费领域主要是3C 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工业&储能三大市场,目前电子3C 产品占大部分。
随着国内手机、平板电脑增速放缓,而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预计动力电池领域的占比会不断提高。
真锂研究预计,3C 领域锂电池的市场需求今后数年内将保持15~20%的年增速,而动力交通工具领域则会保持每年翻番的年增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电解液行业分
析报告
2014年8月
目录
一、我国电解液厂家充分受益于动力锂电高速增长 (3)
1、锂电池动力领域高速增长 (3)
2、国内电池厂家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4)
3、国内电解液厂家迎来发展良机 (5)
二、电解液竞争优势 (7)
1、进入优质客户供应链 (7)
(1)客户产品销量处于爆发期 (7)
(2)客户是国际主流供应商 (8)
2、产业链不断延伸 (10)
(1)自配六氟磷酸锂显著增强产品盈利 (11)
(2)拓展添加剂业务,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12)
三、主要公司简况 (14)
1、新宙邦: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优势进一步凸显 (15)
2、天赐材料:动力电解液优势不断增强 (16)
四、主要风险 (18)
1、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应用不及预期 (18)
2、产品售价下滑快于成本带来盈利能力下降 (18)
一、我国电解液厂家充分受益于动力锂电高速增长
1、锂电池动力领域高速增长
随着锂电电池能量密度的大幅提高和电池价格的大幅下降,锂电池的需求高速增长。
真锂研究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首次突破5000万kwh,2011-2013 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05%。
具体到消费电子、交通动力和工业&储能三个应用比例来看,消费电子占比在不断下降,真锂研究预计到2015 年占比将在15%以下。
发展最快的是交通动力领域,从需求占比来看,从2011 年的10.98%提高到2013年22.22%,从绝对量来看,需求总量从2011 年的
292.54kwh 增长到2013年的1144.34 万kwh,上涨幅度高达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