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治病绝技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
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
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
河图洛书(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
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
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
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
宋初陈抟创“龙图易”。
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
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
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
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图》中载其图。
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
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
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
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
众说不一,尚在继续探求中。
(2)河图,洛书的关系。
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
”(《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敌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
”“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
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
”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
樊正伦:河图洛书与中医

樊正伦:河图洛书与中医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孙思邈先生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意思是如果要做一个高明的医生,而不是一个庸医,那就一定要对《周易》有所了解。
我刚刚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觉得很茫然,就把《周易》翻开了。
《周易》64卦,一个药方也没有,而且语言非常蹇涩,那是1982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
第二次再读是1989年,觉得多少能找到一点感觉了。
90年代再读《周易》,我逐渐体会到了孙思邈说的“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的感觉。
周易的易字,在中国古代,上面是太阳,下面是月亮。
为什么用易字来代表自然界一切变化的规律呢?太阳是阳气之精华,月亮是阴气之精华。
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月亮也一样是“升于东山之上”。
反映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没有停止的时候。
所以“易”的含义首先是“动”—变易。
其次,太阳和月亮不是今天从这儿升起来,明天从那儿升起来,它永远按照一个规律在运动。
周易研究的是规律,有规律就有法则,规律的法则在周易中叫“不易”,即所有运动是按照一个规律来进行的。
第三,简易。
万物太多了,一个一个去分析,永远分析不完。
只有执简驭繁地把握它,才能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搞明白。
《周易》把阴阳这两个看似无形的东西高度地形象化了,用阴阳气的多和少、阴阳气位置的不同来反映气的变化规律。
中医学是以阴阳为基础,研究阴阳运动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孙思邈才提出了“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
” “易”是中华民族认识问题的一个大圈,我们的古代文化,包括医学、伦理学、兵学、农学等所有东方文化,都是在“易”的思维方法的前提下完成的,都是套在这个大圈上的小圈。
如果我们研究具体学问的人,仅仅在小圈里去研究所看到的东西,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你站在《周易》这个大圈上再来看小圈的时候,则能收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效果。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子讲:“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洛九宫推拿法治疗小儿相关疾病的理论探讨及病案分析

河洛九宫推拿法治疗小儿相关疾病的理论探讨及病案分析摘要:介绍张世卿教授应用河洛九宫推拿法治疗小儿相关疾病的理论要点及病案分析。
应用河洛九宫推拿法, 定位取穴准确、掌握理论核心、精晓河图洛书,九宫八卦的性质是重要前提,再结合五脏、五行子母补泻、抑强扶弱等学说,将其综合运用以点揉为主要手法作用于小儿九宫,是河洛九宫推拿法的理论基础。
并对用此理论治疗的3则小儿相关疾病进行了临床实例分析。
关键词:河洛九宫推拿法;张世卿;河图洛书;九宫八卦;推拿导师张世卿教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从事推拿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20余年。
临床上创建了“河洛九宫顺相生腹部推拿法治疗失眠技术”、“河洛九宫腹部推拿法治疗小儿食积、咳嗽技术”等特色治疗方法。
分别在省科委立项和获奖。
其在小儿疾病、脊柱疾病推拿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八卦、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指导的一种小儿治病保健的外治疗法[1]。
本文系统总结河洛九宫推拿法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操作要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典型病例的诊疗经过,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河洛九宫推拿法的由来河洛九宫推拿法是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刘子亮医师(1893~1975)、高清顺教授(1941~)、曹忠刚教授(1938~)等专家根据推拿名老中医创造出的一套“气”、“指”合并的推拿法。
它既有少林(河南少林寺)的刚能及远,又有太极(河南陈家沟)的柔能渗透。
从“河洛九宫指针点穴术”的基础上创新的而来的,由张世卿教授结合20余年临床经验,创新建立并推广应用于临床。
2.依据河图洛书定方向次数河洛九宫推拿法中的河洛即指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从先秦至西汉的典籍有很多记载,首次在《尚书》中出现,即“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郑玄曾注解说:“图出于河,帝王者之所受。
一有洛书二字”。
《周易·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均指出了河图洛书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
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河图洛书及其与中医之关系

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河图洛书及其与中医之关系【简介】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内容】河图,以“一六在下,二七在上,三八居左,四九处右,五十居中”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其图为四方形,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黑白点表示了阴阳;东西南北中四个方位则分别代表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四象则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
【河图洛书的数阵与中医的关系】医易自古相通,不知易无以言医。
这些古训说明易经与中医自古就有千丝万缕难以分割的联系。
易经来源于河洛,中医自然与河洛相通。
中医与河洛的关系其实就是宇宙天体运行、气象变化对人体阴阳平衡、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的关系。
河图洛书中的阵数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起最大作用。
【《河图》、《洛书》数阵排序】河图是以五生数统五应数, 而同处其方, 而道其常数之体, 以揭阴阳之型。
其图以白圈数为奇为阳,黑圈数为偶为阴。
南北则七阳胜六阴, 东西则八阴逊九阳, 中央以十阴倍五阳。
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主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
洛书之数, 五居其中, 五为天地奇偶之交。
一、六在北, 二、七在南, 三、八在东, 四、九在西,五、十居中, 即阴阳五行。
《河图》中数阵55, 是由天数1、3、5、7、9加地数2、4、6、8、10而构成。
其中1、2、3、4是生数, 它与五行之5分别相加, 生出6、7、8、9、10等五位成数。
故《河图》有圆的分布,《洛书》有方的分布, 故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这就是奇偶数排列组合的数术学演化规律。
【奇偶数在中医医学上的应用】河图洛书的五生数和五应数或五奇和四偶五中数的变化,奇偶数的对应,产生了无穷尽的演变,这种奇偶思维模式,也渗透到中医理论中,即用阴阳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药物等等医理,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河图洛书解密《伤寒论》

河图洛书解密《伤寒论》细读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文,说到“余宿尚方术”,可知医圣从医前是一术士或方术爱好者,又根据撰写伤寒杂病论时采用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可知仲景医学理论的主要架构是古代哲学及药学(本书暂不论谈药学)。
纵观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可以明显发现医圣的理论架构的基础就是古代哲学《周易》与《河图洛书》,以及由此为理论架构发展而来的《黄帝内经》、《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周易》主要表现在六经之三阳经和三阴经,以及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
人体分内外,内为阴,对应八卦中的《坤》,三阴分别为《坤》中的上中下三杠阴爻;外为阳,对应八卦中的《乾》,三阳分别对应《乾》中的上中下三阳爻。
自然界天气要下降交于地,地气须上升交于天,阴阳相交,万物生化,这就是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反之万物生机湮灭,形成六十四卦中的《否》卦;人体亦是如此,外气要入内,内气须外出,阳之气要下降交于阴内,阴之气要上升交于阳外。
《河图洛书》主要表现在气的传经日数和六经病欲作、欲解时,及五行的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
从古自今,从未有人把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架构的基础明白的阐述出来,造成后世医者很难读懂和使用《伤寒杂病论》,纵使一些经方大家,也只是临证经验非凡,对《伤寒杂病论》的解读上也是晦涩难懂,似是而非。
我也许与医圣仲景冥冥中有缘,也是“宿尚方术”,从事中医临床近二十年,刚开始从医时遵循学院所教,常多不效,对疾病的认识,从中医上解读不甚了了,往往借助西医知识。
父亲也是一位中医郎中,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运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治病,大多显效,使我静下心来苦苦思索。
当我以对古代哲学的理解去分析《伤寒杂病论》后,发现《伤寒杂病论》其实不难懂,反而很简单明了,所有的疑惑霍然清朗,有“原来如此”的感觉。
现今中医式微,传承、信仰出现大危机,国家在大力扶持中医。
河图洛书(三)

河图洛书(三)先天河图的生化之道,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四象,全靠中土运转。
河图列五方,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在五行呈生生不息排列,阴五行阳五行,都按顺生的顺序排列。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这个河图,是说天地万物滋生演化的意思。
一与六内在的关联,不要看表面的数。
古人把从一到十类比于阴阳,然后在阴阳之中,类比成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六象征北方壬癸之水,二七南方丙丁之火,三八东方甲乙之木,四九西方庚辛之金,五十中央戊己之土。
古人用一到十的数字,表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阶段,数字只是一个表象,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
河图是讲生化之道,洛书是制化之道,都讲天和人,一个偏于阳,一个偏于阴。
怎么看人身的河图生化之道呢?我们人既生于世,靠先天的一点元火,肾中一点元火,是天一生水。
天一,是人身元精元气之根本。
天一生水,然后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样一气流行。
在治病中怎么用这个道理呢?治病的道理,我们生化之气不足的话,可以用四逆汤(甘草、干姜、附子),用大剂量的附子,助先天元气、元火开达。
附子这一点阳热,是一点元精,可以直接深入肾水之中,这是阳五行。
阴五行是什么?就是我们饮食从中焦生化,靠先天元火推动,饮食生化的浊精,靠木气发散,化为营血,奉养心神,滋养全身,然后是化气,通调水道,以后变成二便排泄。
这种阴阳生化之道、脏腑生成的道理,皆在于先天河图的变化。
麻黄开太阳,是河图助生化。
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没这个意思,对有的感冒病例有效,只是佐治。
河图和洛书,讲的是非常大的道理。
丹溪用知柏地黄丸、虎潜丸等方法,苦寒坚阴,有洛书制化的一点道理。
洛书制化,制的是什么?我们人既生以后,七情过用,五欲纷杂,五脏神,精神魂魄意,应该敛藏在五脏里。
现在五脏不能藏,五神会浮荡,神气浮荡以后,本来脏气藏精不足,过度助它生化,藏精反而匮竭。
河图洛书的天机奥秘

河图洛书的天机奥秘河图洛书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周易数术的根基。
其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人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两幅图推演而来的,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河图洛书一直披上神秘的外衣,公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谜,是难以参透的天书文化。
河图洛书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周易数术的根基。
其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人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两幅图推演而来的,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河图洛书一直披上神秘的外衣,公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谜,是难以参透的天书文化。
我们认为:在洛书这九个天地至数在人体的分布管辖范围中,“9”为头,其实,头、喉、颈、脊椎、心脏、小肠都属于“9”的区域;“2”、“4”为肩,还应该包括左右手(从耳至手指的这一线)。
“6”、“8”为左右足,还应该包括从腹股沟到脚趾的这一线;左3右7,中医认为是“左肝右肺”,“3”:为肝、胆、带脉,属于整个躯体的左侧;“7”:为肺、乳腺、带脉,为整个躯体的右侧;“5”居其中,为丹田、黄庭区域,还应该包括肝、肾及六腑;“1”为人体任脉下端(肚脐至生殖器)的这一线,包含生殖系统。
知道了这九个天地至数在人体的“行政区域”,我们再来了解它们的敏感点(相当于首府),运用敏感点治病,立竿见影。
“2”、“4”的敏感点在耳垂,还有手掌月骨之中的粒骨点上,这在数术家医派中叫做“气门”。
“3”、“7”的敏感点在带脉上,胁下左右双侧,这是一个区域,在本派中,素有“带脉通、全身松”之语;“6”、“8”的敏感点在腹股沟中央、血海穴、委中穴及经外奇穴“畅通点”;“9”的敏感点在人中穴与鼻根交界处的鼻根点,施术时多用一手覆头,另一手拇指内侧横向上推至百会穴方向,一紧一松,有醒脑、急救之妙用。
河图洛书与太极之道(二)

河图洛书与太极之道(二)河图洛书与太极之道(二)接上篇:三、洛书的深意与太极拳1洛书的理解我们再来看洛书。
洛书中间的白五,为中道,即本体,即自性,也就是河图中央五十所表示的。
此五在中,而其外围表大用的十,则因一感一应之起用,分布于四正四隅。
河图洛书首先,上九下一,代表一感一应,可以一感九应,也可以九感一应,而其和为十,表示不离其全体。
同理,左三右七,三七表感应,和为十表全体。
一、九、三、七在四正,皆为阳数,故阳得其正,阳以感阳,即表同气相求。
和皆为十,表虽有感应之用,能感所感,不离其全体,也就是表全体大用之意。
右上二与左下八,左上四与右下六,为阴数,在四隅位,故阴亦得其位也。
对角分为二阴数,表感应同时,阴感得阴,有同声相应之意思。
其和皆为十,表全体之大用。
从河图洛书的整体看,河图表四象,有四正而无四隅。
表阴阳未分之时候。
而洛书由四象而分八卦,阴阳分家。
阴隅阳正,各得其位。
故河图之上二、左八、下六、右四。
向右旋转四十五度,得其四隅之位也,则洛书成。
故阴气右旋也,阳虽不动,相对于阴,则左旋也。
由道而德,由体而用,由性而相的过程是:白五和白一成黑六,阳阳和而成阴,右旋。
白五和黑二成白七,阴阳和而成阳,左旋。
白五和黑四成白九,阴阳和而成阳,左旋。
白五和白三成黑八,阳阳和而成阴,右旋。
故中生阴右旋,生阳左旋,或曰左旋为阳,右旋为阴。
所以,洛书是河图变化而来,洛书是动,河图是静。
洛书是用,河图是体。
洛书是相,河图是性。
故河图阴数右旋成洛书,由四正而成四隅。
故有八门,后成八卦。
何以复之?当左旋阴数,或者右旋阳数,以至于阴阳和合,则行河图直入之法。
然后,相性、动静、体用不二,性相、动静、体用不离。
2河图与太极拳的契合在太极拳中,意劲为阳,神气为阴,阳则阴之,故意劲宜右旋。
阴则阳之,故神气宜左旋。
阴阳、阳阴各归其位,则可以合四象,归中土。
行河图之法,直入本体,当下真如。
此时,一点灵明跃出。
故有夺造化之功夫。
就不深谈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图洛书治病绝技(珍品藏)
河图洛书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周易数术的根基。其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
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人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两幅图推演而来的,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
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河图
洛书一直披上神秘的外衣,公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谜,是难以参透的天书文化。
洛书在中华文化史上,仅留下了“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的歌
诀,从未闻有具体疗法产生。
洛书还有疗法?天书文化还能产生出技术?许多文化、中医、易学及道林修行的老前辈看了我在
《武魂》等媒体的论文“神奇玄妙的洛书疗法”,开始不解,后经实践后确实行之有效,纷纷惊喜地
来函询问,并感慨这一炎黄圣学终于保存了下来。此术乃乙亥年我偶遇数术门一前辈相授这一上古奇
技,深觉言简意深、妙趣无穷,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痛苦、不需花费钱财、不用辅助器械,绿色
健康、人人可行、随手可施等诸多优点,假如持之以治病救人,深积功德;用之以学术研究,重振国
医。符合我中华文化人天相应的大统一健康观。在倡导“全民健康”的今天,公开此法,让祖宗圣学
后继有人,也不为罪过。
“天地之至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灵枢》),洛书之象,则是天地至数存在的一种表现形
式。在中医圣典《灵枢-九针》中,曾专门有文字阐述洛书九宫与人体肢体、身形相应的人天全息之
数理。
我们认为:在洛书这九个天地至数在人体的分布管辖范围中,“9”为头,其实,头、喉、颈、
脊椎、心脏、小肠都属于“9”的区域;“2”、“4”为肩,还应该包括左右手(从耳至手指的这一
线)。“6”、“8”为左右足,还应该包括从腹股沟到脚趾的这一线;左3右7,中医认为是“左肝右
肺”,“3”:为肝、胆、带脉,属于整个躯体的左侧;“7”:为肺、乳腺、带脉,为整个躯体的右
侧;“5”居其中,为丹田、黄庭区域,还应该包括肝、肾及六腑;“1”为人体任脉下端(肚脐至生
殖器)的这一线,包含生殖系统。
知道了这九个天地至数在人体的“行政区域”,我们再来了解它们的敏感点(相当于首府),运
用敏感点治病,立竿见影。“2”、“4”的敏感点在耳垂,还有手掌月骨之中的粒骨点上,这在数术
家医派中叫做“气门”。“3”、“7”的敏感点在带脉上,胁下左右双侧,这是一个区域,在本派中,
素有“带脉通、全身松”之语;“6”、“8”的敏感点在腹股沟中央、血海穴、委中穴及经外奇穴“畅
通点”;“9”的敏感点在人中穴与鼻根交界处的鼻根点,施术时多用一手覆头,另一手拇指内侧横
向上推至百会穴方向,一紧一松,有醒脑、急救之妙用。还有就是双耳尖直上约二横指处的头上敏感
点和脊椎临时压痛点。“1”的敏感点在会阴穴;“5”的敏感点在神阙穴。
研究洛书时,我们都会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洛书这样排列的九个数字,其纵、横、斜向相加,
其结果都是“15”。这正与《易纬》中“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的平衡适中思想不谋而合。祖
国哲学认为:人,本秉天地之中和之气而生,万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是由于阴阳二气交感所致,“保
合太和,以利贞”的作用。天地人三才,人与万物在其中,天地阴阳适中,人与万物才能有生,故伏
羲观象画卦,以中和为机要。《素问》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人处于健康状况时,
阴阳曰平;若阴阳绝离,则失去健康、甚至生命。所以,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人体阴阳错乱;
而层出不穷的奇病怪病流行,则是大环境的阴阳失调。所以,平衡阴阳达到适中的状态,是我们修身、
齐家、德行天下的重要指导思想。
古人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又曰“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我们将洛书稍加变化,就
可以推演为世界史和人类学及宗教中的千古之谜万字符,万字符其实跟河图洛书、九宫八卦图有着千
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它有四正、四隅九个交界处,与其说是佛陀胸前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还不如说
是洛书的转化形态。根据本门易君师尊的研究,万字符其实就是北斗星一年四季围绕北极星旋转,直
接投影在大地上的代表天体运行规律的“象形”。
阴阳和合、把握自然就是开悟、就是健康、就是功果。洛书中纵横斜径相加皆得“15”,可见“15”
是一个阴阳平衡、稳定健康的数字。如果阴阳一方失衡,就会发生病变,那么无论是病变数字还是相
关联数字还是洛书方阵的总和,都会发生变动,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其相关部位,来恢复“15”的总和
谐,使病变部位随之调整,病象场消失,从而达到健康。
洛书九宫(实八宫)数列如下:
东宫:3+4+8=15 南宫:9+2+4=15
西宫:7+6+2=15 北宫:1+6+8=15
南北直宫:9+5+1=15 东西直宫:3+5+7=15
西南东北宫:2+5+8=15 东南西北宫:4+5+6=15
临床施治:假如这个时候来了一位左脚扭伤的患者,如何运用洛书疗法进行治疗呢?我们知道:
左脚为“8”,与其相关联的方阵有东宫、北宫、西南东北宫,仅以西南东北宫为例,2+5+8=15,“5”
居中是神阙,“2”为右手这一线,我们让伤者伸出右手,术者痛捏其右手粒骨不放,嘱伤者大胆跺
脚55下,不要怕痛,大胆地跺!等到55下结束,送开手,再让他跺脚看看疗效。也许,就这么两下,
刚才来的时候还得人搀扶着疼痛难忍的伤者,现在可以快步如飞了。
这就是洛书疗法,神奇而又简单,若要全面掌握,须全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