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 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②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 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 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苏军攻克柏林,欧洲战事结束(本目第1段大字、第1
时间:1942年7月,地点:斯大林格勒;情况 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 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 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 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 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 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 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 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 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 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 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意义: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 了苏军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 斯的灭亡。
为什么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因为: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 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 作欧洲第二战场。
四、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①原因:为了加强合作,尽快击败法西斯,商讨 战后的重大问题。
3、意义
(本目第2段大字和《二战期间的世界形势图》)
①实现了全世界和平与正义力量的大联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

走向战争
1938
全面爆发 1939
扩大 1941 反
吞并奥地利
突
慕尼黑阴谋
袭 波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兰
亚洲战场
控苏 法 制德 西 欧战 斯 洲争 同
太盟 平建 洋立 战
争
内容标准:
• 1.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 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 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 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 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请回答:
——《联合国家宣言》
(1)《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什么时候签署的?
答:1942年1月1日。
(2)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二、最后的胜利
1.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概况?地位?
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概况:苏军英勇抵抗,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德
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地位: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
要转折点
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2. 诺曼底登陆的时间?概况?作用?
答: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
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定有何意义?
答: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5.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哪些?时间?意义?
原因:(1)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
猛烈的攻击。 (2)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3)苏联对日宣战。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两次世界大战规模比较
战争持续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一战 4年零3个月 31国 超过15亿 军人3000万 平民1000万 3400多亿美元
二战 6年 61国 17亿 8000万 期中死亡5000万 5万亿美元
二战人员伤亡:
英国:37.5万 法国:60万 美国:40.5万 苏联:2700万人,其中军人870万。 中国:3500万 德国:650万 日本:250万
向苏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俘 获德军2500名军官,包括一名元帅200多名将军.
大 西 洋
诺曼底
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诺曼底登陆
登有增在
陆 18 援 障
万美碍
吨军气
军提球
需供的
品的掩
和船护
5 只下 万和,
辆车奥
车辆马
辆。哈
在到海
奥6岸
马月挤
哈 30 满
在登陆舰的掩护下,步兵们穿者救生衣,在齐胸的水中前进海 滩
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枪决后,横尸街头。
攻克柏林视频
苏军在柏林附近集结了6300辆坦克 苏军攻占德国国会大厦
1964年12月11日出版的一期 美国《生活》 杂志刊载的希特勒自杀时的
现场照片 。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入柏林, 希特勒自杀。
• 29日凌晨1时,希特勒 宣布与等了他12年的爱 娃.布寝室里 双双服毒自杀,并且, 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 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 扣动了扳机。
满目疮痍
灭顶之灾—灭绝犹太人
触目惊心—南京大屠杀
生离死别—诺曼底美军公墓
第4次世界大战,人类将用石头打仗。
——爱因斯坦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而中国正是因为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合作共赢,五年的砥砺奋进,才前所未有 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从高举“合作、共赢”旗帜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商、共建、共享”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得 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点赞。反法西斯国家终于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联合 起来,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 上……”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德国陷入两面夹击
诺曼底登陆
苏德战场
我昨天晚上 做了个梦: “梦见我统 治了地球”
我昨晚也做 了个梦: “梦见我统 治了宇宙”
我昨晚也做了 个梦:“你俩 的任命我都没 批准”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4、看图中人物,这是哪次 会议?结合雅尔塔会议内容, 这三巨头的梦实现了么?谁 是最大的赢家?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3500辆坦 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俘 获德军2500名军官,包括一名元帅200多名将军.
苏军—— 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 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 争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6,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1945.2;解决对德国的处置和对日本作
战的相关事宜
意大利投降: 1943.9
德国投降: 1945.5;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 的侵略气焰。 2、战争初期,由于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 袭击的战术。 3、战争初期,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没有很好地团 结起来,协同合作。
1、背景: 2、时间及标志: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 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 临的挑战。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1、“二战”的影响
1)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 史发展的进程 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3)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4)客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胜利的原因 (1)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世 界人民的相互支持(根本原因) (2)战争的正义性 3、“二战”胜利的启示
3、意义:
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 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加速了 “二战”胜利的进程。
雅尔塔会议(1945.2)
• 参会国:美、英、苏 • 会议内容: ①战后对德国分区占领。 • ②成立联合国。 • ③苏联对日作战。
二战的转折
二战的转折
①中途岛战役(1942.6结束)—太平洋 战场(美VS日) ②阿拉曼战役(1942.10结束)—北非 战场(英VS德意)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2结束)--欧洲 战场(3.2)
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德国进入了 战略防御阶段,苏联进入了战略 反攻阶段,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 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有人说,诺曼底 登陆开辟了欧洲 第二战场。这是 什么意思?
诺曼底登陆
1942.7~1943.2 1944.6~7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2.6
1943.9
1942.7~1943.2
1942.10~11
阿拉曼战役——遏止了法西斯国家在北非的进攻势头
这次战役的代 号叫“捷足行
隆美尔 德陆军元帅
蒙哥马利 英陆军元帅
欧洲战场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 通的枢纽,是接连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具有十 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展壮大。 二战在客观推动了科技的迅速发展。
7、“二战”胜利的根本原 因 (1)正义的力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正义性。 (2)团结的力量。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
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3)人民的力量。世界人民的支持。
8、“二战”的启迪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
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勃兰特下跪赎罪于华沙
东
京
靖
国
神
社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1.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言》发表 D.雅尔塔会议召开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形势的转折 点是
A.中途岛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莫斯科战役 D. 阿拉曼战役
二战的转折 诺曼底登陆:1944.6,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雅尔塔会议
意大利投降:1943.9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德国投降:1945.5.8
日本投降:1945.8
完成下面的表格
1942、1、1
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 署《联合国家宣言》
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
1942—1943
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规模最大,损失惨重: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 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惨重损失。 ➢打倒法西斯,削弱两大国,形成两极体制:二战打倒了德意 日三个法西斯强国,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促使美苏 两极体制的雅尔塔国际格局逐渐形成。 ➢社会主义壮大,殖民体系瓦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使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的突出主题。 ➢引发科技革命,经济趋于国际化:战争末期和战后发生第三 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到广泛发展, 生菜和资本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互相联合依赖 性大大加强。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斯联盟1、形成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矛盾的激化。
2、形成基础: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
3、时间:1942年1月1日4、地点:美国首都华盛顿5、形成标志: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国际反法斯联盟联盟形成的作用:1.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2.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实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3.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并为战后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战争性质发生改变。
从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1.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美国颁布中立法。
2.英法纵容,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3.英法等国家战略思想陈旧,准备不足,指挥失当。
4.欧洲国家各自为战,法西斯国家各个击破。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中途岛海战1942.6——太平洋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欧洲战场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1942.10——北非战场¤为什么德军要进攻斯大林格勒?1.目的是包抄莫斯科,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后征服苏联。
2.斯大林格勒战略地位重要。
希特勒要切断苏联的交通命脉,夺取战略资源,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
三、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影响1.积极: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
2.消极: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确立了战后的世界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实质是美苏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
四、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两面受敌。
五、柏林战役:1945年4月希特勒自杀身亡。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内容: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 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3.作用:
(1)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2)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 (3)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交战双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轴心国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 1.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2.作用: 既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又是二
3.内容:
(1)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 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作用:
(1)积极: 协调了盟国战胜德国法西斯的步伐; 为战后成立联合国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 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五.胜利 1.攻克柏林战役
2.作用: 既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又是二
战的重要转折点
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时间:1944年6月
2.标志:诺曼底登陆 3.作用: 使德军陷入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东西
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四、雅尔塔会议 1.目的: 为了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2.时间:45年2月
(1)时间:1945年4月 (2)投降: 5月8日 (3)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2.日本投降
(1)投降: 1945年8月15日 (2)结束: 1945年9月2日
六.性质: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七.胜利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八.影响:
(1)给人类带来灾难; (2)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 发展进程。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