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宫崎骏动画的主题倾向

合集下载

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

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

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和制作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人性主题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宫崎骏动漫艺术的探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的精髓。

宫崎骏的作品经常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与动物、植物的相互依存。

他将自然描绘得生动而精致,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然而,宫崎骏并不仅仅是让大家欣赏自然的壮丽景色,他深入探索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后果。

在《千与千寻》中,他以神奇的世界和人物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千寻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千寻因为父母的贪婪而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她必须学会勇敢、坚持和关心他人,才能找回自己的父母和重新回到现实世界。

这个故事中融合了对于爱、友谊、勇气和成长的描绘,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除了对自然的探索,宫崎骏的作品还经常涉及到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龙猫》中,他通过两个小女孩的故事,表达了对于家庭和友谊的珍视。

两个女孩在新搬进的农村居住,遇到了一只神奇的龙猫,她们与龙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通过这段友谊,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获得了成长。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童话故事,更是对于真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友谊和相互扶持的强调。

宫崎骏的作品还经常涉及到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在《风之谷》中,他描绘了一个被毁灭性战争威胁的世界,主人公奇面族的公主娜乌希卡在这个世界中扮演了积极拯救的角色。

这个故事中深刻揭示了战争的破坏性和对于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环境。

宫崎骏的作品中还经常体现了对于人性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的思考。

在《天空之城》中,他通过主人公帕兹和希塔亚的爱情故事,探索了人类的欲望与理智之间的对立。

帕兹代表着以科技为代表的现代化追求,而希塔亚则代表着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坚守。

他们之间的冲突和妥协,以及最终的和谐共生,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纠结和尝试。

通过对宫崎骏动漫艺术的探析,我们深入了解了人性的经典阐释。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题叙述与儿童认同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题叙述与儿童认同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题叙述与儿童认同作者:韩奕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4期摘要:宫崎骏所创作的动画电影作品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叙述,同时又走进了儿童的现实情感体验世界。

本文从幼儿文学与儿童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叙述与儿童认同的契合。

关键词:主题叙述;儿童认同;情感体验一、立意深刻的主题叙述宫崎骏所创作的动画电影作品虽然题材各异,但却将梦想、环保、人性、生存这些发人深省的思想相融合。

将其稍加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的几个常见主题如下:第一,關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风光秀丽的画面,这体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宫崎骏的眼中,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是与神同等的,在他的作品《幽灵公主》中,他把山神塑造成巨大的山猪和狼的形象,主宰生命的麒麟神则是无形,与山林同生的。

宫崎骏在他的作品《龙猫》中描述了一个一派祥和、人神同乐的世界。

《风之谷》这部电影便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史诗性作品,最后以小主人公娜乌西卡的舍身成仁消除了一场人与虫之间的战争。

在此作品中他期望带给了世人一些启示:他希望并且相信人类当中会有像娜乌西卡那样智慧、勇敢与爱心兼备的成员,共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平。

第二,则是关于人类救赎的主题。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宫崎骏把拯救人类的重任交给了纯真的孩子。

在《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中出现了人异化为猪的场景,千寻历经千辛万苦将异化的父母从贪婪的饕餮中解救了出来。

在《风之谷》中,人类用自我毁灭的侵略与征服来换取梦想中的财富,贪婪与自私让人类只想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大自然的生态健康,小主人公娜乌西卡是唯一清醒的人,宫崎骏让她负担起寻找人类出路的重任,每一次都是她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去化解突围,当人类自相残杀时,她不得不去说服别人停止厮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去换取和平。

娜乌西卡死了,但是这个世界仍不太平,为了平息自然界的愤怒,她又重新被赋予了生命,在清丽纯净的音乐声中,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过芳草萋萋的童年,仿佛全体人类浴火重生。

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

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

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一、本文概述《人性的经典阐释—宫崎骏动漫艺术探析》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索宫崎骏动漫作品中对于人性的多维度、深层次的描绘与阐释。

作为日本动漫界的巨匠,宫崎骏的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想象力、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更以其对人性、生命、环保等主题的深刻挖掘,赋予了动漫艺术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宫崎骏动漫作品的主题、角色塑造、叙事手法等方面入手,全面解析其如何以动漫为媒介,深刻揭示和阐释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人性在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力量与智慧。

通过对宫崎骏动漫艺术的深入探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魅力所在,更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人性的深刻洞见与启示。

二、宫崎骏动漫作品中的人性主题宫崎骏的动漫作品,如同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样,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经典阐释成为了其创作的一大特色。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震撼力,更在情感和人性上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如同一个窗口,让我们窥见到人性的多元和复杂。

在他的作品中,人性主题贯穿始终,他擅长用寓言和象征的方式,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纯真与复杂。

在《千与千寻》中,千寻在面对陌生的神灵世界时,始终保持着纯真和善良,她的勇敢和坚韧展现了人性的力量。

而与此同时,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如贪婪无度的父母和忘恩负义的汤婆婆,则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自私。

这种对比使得人性的主题更加鲜明。

在《龙猫》中,宫崎骏通过描绘两个小女孩与神奇生物龙猫的友情,展现了人性的纯真和善良。

他告诉我们,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纯真和善良的人性始终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而在《天空之城》中,他则通过描述两个年轻人在寻找传说中的天空之城的过程中,揭示了人性的勇气和智慧。

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展现了人性的坚韧和毅力。

宫崎骏的动漫作品对人性主题的深度挖掘和经典阐释,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在情感和人性上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浅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他以生活的真实感受,通过巧妙的角色设计、丰富的自然意象、夸张的想象与魔幻元素的融合、多元的文化意蕴,创作出带有浓烈的东方人文色彩的动画影片,形成了鲜明艺术特色。

一、丰富朴实的角色塑造人物往往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成功的人物塑造不仅可以推进电影情节,而且更为深化思想主题提供契机。

宫崎骏电影中的主人公可谓是千篇一律,不是几岁的儿童,就是稍长一些的少女,而且外形上无大差别:稍齐的刘海,单纯清澈的眼眸,淡淡的腮红。

但这些普通平实的形象,却在每部电影作品中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性格特色。

如幼稚可人的小梅(《龙猫》)、波妞(《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身上肩负着神圣使命的娜乌西卡(《风之谷》)、桑(《幽灵公主》)、希达(《天空之城》);平凡却勇敢的千寻(《千与千寻》)等,这些女性几乎成为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主导者,而男性角色反成为一种陪衬。

这种与传统观念上男尊女卑的性别定位大相径庭的反常规的独特视角与手法,使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如此,宫崎电影中亦正亦邪的矛盾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电影中有不少反面角色,但他们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凶残、厌恶。

如在多部影片中出现的强盗、海盗,大多平和,小善小恶。

起初,他们会为了某种利益相互追逐、争斗,但在主人公的感染下,逐渐弃恶从善。

《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和《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皆爱财如命,唠唠叨叨,外表看起来邪恶,但最终却流露出善良的本性。

对此,高田勋在《爱的火花》中曾这样评价:“正因为是他,才能针对故事的需要为所设定的人物依序添加特别的构思,赋予她们独特的魅力,即使是坏人角色,在不知不觉间也会渐渐去除邪恶的部分。

”此外,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我们总会发现各种新奇古怪的小配角,这些小配角成为电影人物中的一大亮点。

如《龙猫》里的龙猫和灰尘小精灵、猫状的公交车,《千与千寻》中的煤炭小精灵、《幽灵公主》中的小树精,他们总是在故事中穿插进来,成群成堆的,很多没有人型的肢体,只有圆滚滚的小身躯;没有一句台词,只有一眨一眨的眼睛表露它们的喜怒哀乐,显得活泼又可爱。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宫崎骏是世界动画界最著名的导演和动画制作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度的情感表现而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从宫崎骏的作品创意、细节处理、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他的艺术特色。

首先,宫崎骏的作品创意丰富,常常涉及到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他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并通过对自然中生灵的描绘,传达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大量的自然元素,如鸟类、树木、河流等,这些自然元素材料丰富,鲜活而具象化的描绘使得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其中的情感表达。

其次,宫崎骏在细节处理方面的精益求精也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在作品中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准确,无论是人物形象的表现还是背景的绘制,都展现出高度的细腻度和精确性。

例如在《千与千寻》中,千寻穿越神秘的隧道进入鬼切温泉饭店,宫崎骏通过对细节的刻画,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世界,使得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发展,还能够沉浸在独特的视觉享受中。

宫崎骏的作品还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名。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挣扎。

他对人物的情感细节的描绘非常深刻,通过绘制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等,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信息。

例如在《龙猫》中,宫崎骏通过描绘两个小女孩对于母亲生病的担忧和对大自然的怀疑,展现了内心的纠结和成长过程。

这种情感的细致表达使得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冲突。

宫崎骏的作品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他通过对现实题材的呈现,关注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的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性的探索等问题。

例如在《崖上的波妞》中,宫崎骏通过对人类大规模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的描绘,呼吁保护自然环境并思考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依赖。

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对社会现状和人类行为的批判性思考,在激发观众感情的同时,也引发观众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摘要】动画是一门很高深的幻想艺术,可以将现实不可能看到的事物增添一些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转化为现实,更容易直观表现人们的感情并抒发人们的情感。

宫崎骏用其隐晦的笔法和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一个个奇妙梦幻的世界,并巧妙地运用视听语言赋予画面别样的感观享受。

本文从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影视动画作品入手,从主题特色、风格特色、视听效果特色三个角度来对其影视动画作品进行艺术特色分析。

【关键词】日本;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从1968年的《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到2013年的《起风了》,不难发现,在其不同时期的动画作品中都体现着他独特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艺术观。

并且,还构筑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宫式世界,干净的画面配上时而空灵、时而轻快、时而震撼的音乐,让人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发现、体会、探索并深思其中暗藏的人生哲理。

更值得惊叹的是,他的动画作品大多以坚强且独立的女孩或年轻女性为主角,以她们独特的视角反映不同题材的故事,把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入其中,用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将环保、人生、梦想、生存等要素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一、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主题特色人文主义的深刻体现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宫崎骏的影视动画作品以关注环境、战争、人生、梦想、真情等为主题,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主线展开叙述。

其前期的作品主要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后期的作品主要探讨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主。

《风之谷》、《龙猫》、《千与千寻》等都用人物细致入微的演绎展现她们心中极致的爱。

女性主义的完美诠释宫崎骏在其影视动画作品中善用女性的视角隐晦的去揭示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问题——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环境的污染、战争的伤害等。

很显然,这些主题恰恰是需要全人类甚至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

宫崎骏作品主题倾向解析

宫崎骏作品主题倾向解析

宫崎骏作品主题倾向解析作者:程雨欣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23期摘要:随着现代化社會的高速运转与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化趋势早已不只凸显在经济与贸易领域。

纵观文化产业,动画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全球公认的“动画第一大国”日本更是如此。

宫崎骏,作为日本动画界甚至是世界动画界的“一代宗师”,不仅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俘获了广大粉丝的心,更凭借其美好而深刻的艺术理念及主题倾向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

在宫崎骏的众多作品中,“人性的真善美、追求女性平等、抵制战争崇尚和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几个主题始终贯穿其中。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020 引言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大师、漫画家,其动画作品的影响力巨大,他的作品在世界动画界尤其是亚洲动画界享有盛誉,其别具一格的动画风格与精神内核使这位大师不仅在孩子的世界中广受欢迎,也赢得了青年人的一致认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宫崎动画”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逐渐成为了日本民族新一代的文化骄傲。

宫崎骏动画之所以能引起日本民族文化情感广泛的认同,并且在这个普遍凭借廉价成本制作以戏谑娱乐为主题的动画的行业大环境中屹立不倒,离不开其独特的观影效果,更离不开其深刻的意义内涵。

1 大环境下的漫漫成长路宫崎骏动画的发展历程与其个人成长环境因素、时代环境因素密不可分。

出生于日本东京的他,因为二战爆发需要疏散而举家从东京文京区搬到了鹿泽市和宇都宫市。

其伯父经营着一家军用飞机的配件工厂,父亲则是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因此,幼童时期的宫崎骏便有机会接触到各种飞行器件,这也为他此后动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飞行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而宫崎骏的母亲则是一位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的女性,尽管母亲因体弱多病而经常卧病在床,但母亲隐忍而坚强的形象却也为宫崎骏日后动画创作带来了人物素材,并形成了他动画作品中最伟大的精神核心之一——对女性主义的坚守与尊崇。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怀旧风格探析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怀旧风格探析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怀旧风格探析
宫崎骏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日本动画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他的作品一直以来备受欢迎和赞赏,其中的怀旧风格也深受观众喜爱。

宫崎骏的怀旧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沉浸式的世界观
宫崎骏的电影中往往营造出非常沉浸式的世界观,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幻想世界中。

这种效果通常来源于对细节的精心处理,以及场景、视觉效果和配乐之间的完美协调。

2. 精美的手绘画面
宫崎骏的电影通常使用手绘动画的方式,而不是电脑透明化。

这种方法营造出了非常独特的质感和动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怀旧的气息,让观众感觉自己是在看一部70年代或80年代的经典动画片。

3. 浪漫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宫崎骏的电影通常包含浪漫、梦幻和情感深刻的主题,例如《千与千寻》和《天空之城》。

这些主题和情感是怀旧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让观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岁月。

总之,宫崎骏的怀旧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过去的热爱和追怀。

他的电影常常让人回忆起那些看似简单但却充满了美好记忆的年代,并感慨时光荏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宫崎骏动画的主题倾向【摘要】日本动画对中国青少年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以宫崎骏的作品最为深刻,他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最开始的《风之谷》到后期的《千与千寻》,都反映了宫崎骏的自然观,宫崎骏不同时期的作品,所反映的自然观的侧重点都不同,宫崎骏自然观的形成与世界大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意义也是非常深刻的。

【关键词】人类自然和谐共存救赎日本动画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并迅速风靡,可以说伴随着80年代出生的一代一起成长,这期间日本动画对中国青年的心智和意识形态发展成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宫崎骏的动画。

一、宫崎骏个人及动画风格简介宫崎骏(宫崎骏,Hayao Miyazaki)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

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

宫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绚丽流畅的画面,天马行空的想像,奇思妙想的情节,心动神驰的配乐,狭长萧瑟的神秘甬道,摇曳闪亮的风灯,中西合璧的魔法世界,造型奇特富有个性的神佛灵长。

这就是宫崎俊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如果说时下的动漫多以娱乐性为主的话,宫崎骏的动画片却难得的保持着它的深度。

或许跟宫崎骏的个人经历有关,他的作品多以思考人类生存环境,人类与自然母体的关系,精神层面成长历练的过程等为主题,充满了人文关怀,带有明确的救治动机,在观影的过程中为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清洁和抚慰。

二、宫崎骏动画主题倾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宫崎骏的电影不只是给小孩看的卡通,生活背景影响了宫崎骏动画的主题,他作品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类:一个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则是关于童年和成长的,在这两个主题里他分别在寻找人类与外物、与自身和内心的和谐。

在宫崎骏的早期作品中,主题一般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突出的是关于人类的自身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思考。

(一)人对自然的向往——《风之谷》《风之谷》反映了当代人类社会的问题,可以说本来就是一部以宣传环保主题的作品,作品以女主人公为缩影,慢慢地将自然与人的斗争浮现出来,而最终人与自然达到和谐时,影片的效果就发挥到极致了,在《风之谷》中,娜乌西卡用虫笛召唤王虫,称它们为“乖孩子”。

她掌握了御风术,屡次化解了人与虫族的冲突,先是解救了师父犹巴,其次是贝吉特少年阿斯贝鲁,最后是多鲁美吉亚女皇库夏娜。

这些人都非十恶不赦,在许多方卖弄十分优秀:犹巴擅长剑术、知识渊博,很有正义感。

而阿斯贝鲁作战勇敢,是一名优秀的战士,颇得娜乌西卡好感,在共同的冒险生活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女皇库夏娜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有进取心的领袖,宫崎骏对她也不是一味的贬斥。

对于虫类,宫崎骏无疑是在肯定它们神圣的生存权利,几千年来,虫儿为了有个栖息之所,在保护森林,而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砍伐森林,这不可避免的和虫族发生了冲突。

但人类在砍伐森林的同时,也就在破坏生态平衡,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和污染。

最终会危及自己的生存。

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类在开发大自然的同时就在酝酿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那么,能不能在人类的诗意生存和大自然和谐共处方面找到一个可行的中间道路呢?娜乌西卡苦苦思索,不知如何是好。

在《风之谷》的高潮部分,娜乌西卡忍受着身体的创伤,把幼虫送到愤怒的王虫面前,避免了谷民和库夏娜军队的灭顶之灾。

人类惊骇于虫类可怕地愤怒,侥幸逃脱了大自然的惩罚之后,是否应该重新定位和自然界的关系呢?可能有人会说风之谷有点太个人主义了,缺乏一些纯粹的自然的色彩,其实不然,宫崎骏的功力就在此了,他不仅塑造了一个英雄人物,也把他那种自然观深深融通到整部作品中,具体可以来看看影片中的细节:令人毛骨悚然的腐海之下却是另一番天地,纯洁的沙粒,净化的水滴,还有那些静静耸立的树木,可以说是人类世界的天堂,在这一场景的刻画上,宫崎骏用以上种种意象打造了一个纯粹的自然世界,他让我们想象的是那种在没有人类的干预之下所存在的那种纯粹的自然景观,透过娜乌西卡的眼睛让我们知道了真正自然的美好与伟大,而这些思想就会无声无息地嵌入孩子们的心里,无疑它的教育意义是非常伟大的。

再来看看,与这一相似的情节还有娜乌西卡那间独特的房间,充满自然气息的小空间,与之外充满毒气的世界完全对立,宫崎骏正是通过这一个个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深刻对比来表现他对那种真正自然的向往与崇敬的,而当最后,娜乌西卡阻止了王虫的进攻,与其说是宫崎骏想要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不如说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目的的完美实现,宫崎骏始终认为,如果人类可以齐心协力,像娜乌西卡那样,人性就可以得到解放,而自然也会宽恕人类的从前的错误行径,最终到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那乌西卡眼里,人和虫是平等的,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作用。

王虫其实不像人们所说的是妖精的化身,而是森林的守护者,所以,面对人见人怕的庞然大物,娜乌西卡并没有表现出恐惧,也没有退缩,二是与其沟通,进行了平等的交流,人和虫应该相互认同,共存共荣----这才是娜乌西卡最真实的想法,然而在战争中,人们却不这样认为,库夏娜因为断臂之痛,对虫族恨之入骨,她一心想统一世界,从虫族手中夺回“本属于人类的大地”。

基于人类无休止的扩张欲和报复欲,这似乎也合乎人类的逻辑。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呢?为数不多的“绿洲”又变成了废墟,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人类还没有完成新的建设,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战争。

库夏娜为了打击敌人,战胜虫族,居然还唤醒了曾经放在“七日之火”中将人类文明毁于一旦的怪物。

若不是怪物尚未完全成熟,娜乌西卡即使以自己的身躯挡住王虫,恐怕风之谷将被夷为平地,人类又将面临第二次灭顶之灾。

“从虫族手中夺回大地”,这是库夏娜和贝特人的梦想。

于是他们唤醒了“七日之火”的怪物,贝吉特人将小王虫残忍的挂在空中,引王虫群进攻风之谷。

但是,这种“借刀杀人”的做法不能说明他们的高明,而恰恰说明了他们的无能和卑劣,人类之所以要“从王虫手中夺回大地”,无非是认为自己是高等生物,处处“高人一等”,应该统治世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他们依靠的恰恰不是自己的力量。

和人类相比,被人类所第十的虫族就显得单纯多了,守护森林是它们的使命,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以“温和的蓝色”友好面对世人。

但是,当蓝变成了红,当宽容转变为愤怒,当人类侵犯了巨虫的生命时,战争开始了。

为了打击森林的入侵者,为了替死去的同伴报仇,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它们的进攻完全是由于人类的侵犯。

人类万万也想不到自己认为不祥、千方百计要烧毁的菌类植物森林竟是为了净化大地而生,它们吸入被污染的有毒物,孕育之后释放来的却是纯净的沙粒。

当森林一片一片被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也不断地缩小---看看人类的作为,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人类真的“高人一等”吗?人类真的有理由统治世界吗?人类真的能够“排除异己”吗?消灭了“腐海”,人类真能够无忧无虑了吗?显然,这些并不能让人信服,娜乌西卡的发现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没有“腐海”,没有了森林,没有了虫类,人类也不会走的太远。

人与自然,每次谈到宫崎骏的电影,都会涉及到这一主题,在风之谷中,这个主题尤为明显,在蓝色救世主故事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人和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二)人与自然的疏离——《幽灵公主》在动画影片《幽灵公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主题被发挥到了极致。

这部影片设置的是原始的自然、开化的人类和对自然仍保持崇敬的人类这三方。

原始森林中自幼被白狼领养的少女桑,和执掌生死的生命之神——麒麟神,代表了自然界;铁镇上为了炼铁砍伐森林的以幻姬为首的人们以及朝廷要取麒麟神头颅的人们,代表了与自然对峙的人类一方;而夹在他们中间的,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对自然保持着最后的神性崇拜的虾夷族部落未来的酋长阿席达卡。

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命的本源,少女桑自幼被白狼神养大,已经完全不认同自己的人类身份,而是与森林一方共同抗击着侵略森林的人类。

铁镇上是被人类社会排挤的却在辛勤劳动自力更生的人们,他们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成为砍伐森林的侩子手。

阿席达卡来自保留着原始的绳文文化的虾夷族部落,他是人类却又敬畏自然和神灵,因此他便担负起调和两方矛盾的作用。

然而宫崎骏却设定了幻姬将麒麟神的头颅射落,人类的这一弑神举动象征了人与自然的彻底决裂。

宫崎骏在《幽灵公主》中重新将目光集中在人与自然这个社会焦点上,通过再现人类放弃对自然的敬畏,开始向自然大量掠夺生存资源的历史性时刻,去展开他对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命题的思考。

在《幽灵公主》中,宫崎骏的心理矛盾,主要体现在虾夷族未来酋长阿西达卡这一救世英雄的塑造上,阿西达卡作为人类和森林动物战争的受害者,右手被诅咒。

在麒麟兽森林的探险活动中,清醒的认识到双方争斗的实质是一场生存之争,铁镇上的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砍伐森林和开矿,而这对森林造成了破坏,从而威胁到动物的生存。

人类和动物双方都有生存的权利,但是人类砍伐森林的活动最终是自掘坟墓的行为。

在影片中,尽管人类的活动是必须的,但是却受到谴责和批判。

而森林动物作为受害者,让俺们的报复行动尽管以悲剧收场,但是他们是被迫的,也受到同情。

阿西达卡为了保护本族少女免受魔神之害,刺杀猪神,留下了诅咒疤痕,因此对人和森林诸神的战争有着清醒的认识。

《幽灵公主》是宫崎骏在对自然和人的关系苦苦思索后的作品,是自己也没有答案的宫崎骏,面对这个时代所能看到的唯一希望。

宫崎骏没有指出一个光明的未来,他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和自然难以和谐共处。

《风之谷》和《幽灵公主》可以说是两部具有醒世警钟意味的作品,反映了宫崎骏对人类成长的生态思考,他认为高度发达的都市生活抑制了人类的善良本性,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在他看来:“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只能是滋养人类的森林而不会是九十年代的现代都会。

”所以在宫崎骏的后期作品中有了反现代文明的特征,开始更多的关注儿童的成长,宫崎骏认为儿童是最纯洁的人类,儿童应该顺应人类美好的本性自然地成长,他说:“动画片的题材都是关系到人类的命运问题,比如儿童失去生活兴趣的问题,儿童在我们的消费社会中迷失自我的问题。

”(加注释)这些创作思想在《龙猫》和《千与千寻》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龙猫》“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

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它们的形迹。

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1】这是《龙猫》里爸爸说的话,是宫崎骏幼年时在家乡听到的传说,我想这也是宫崎骏本人的心迹表白吧,年少的他也曾经认真地在小径上等待,在草丛间寻找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