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公园古树复壮保护工作及启示——以济南市中山公园古树复壮保护为例

公园古树复壮保护工作及启示——以济南市中山公园古树复壮保护为例
2中山公园古树的生长现状及原因分析
2.1公园古树的生长现状
2.1.1古柏树长势
近些年来中山公园的古树不同程度开始出现衰弱,而且每年有加重的形式。大部分古树主要表现生长量明显减弱,枝叶稀疏,新叶更新量少,叶色暗有部分枯叶,萌生枝条能力明显减弱。
2.1.2生长环境
公园现存近百株古柏树超过半数位于广场铺装的树穴内,小部分位于绿地边缘或绿地内。
1.2历史文化价值
济南市中山公园始建于1904年的济南商埠开埠时期,是一座百年老园。曾几何时园中松柏青翠,绿树如荫,古柏树数目众多。现存近百株柏树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被誉为泉城四大古树群之一。中山公园几经变迁,从商埠时期的商埠公园到辛亥革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易名中山公园,再到建国后的人民公园,直到改为中山公园,承载里厚重的历史,如今的这些百年古树正诉说着一段段的历史,更是公园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因此公园的古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2.6病虫害侵袭
由于古树树势衰弱,也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近年来每年5月份开始古柏树大面积遭红蜘蛛及柏大蚜虫害,叶片失绿严重,蔓延速度很快,公园都及时进行了多次喷药治理,在6月中旬后虫害基本控制住。
3对衰弱古树采取的复壮及修复措施
3.1复壮和修复措施
中山公园在2010年开始了实验性的古树复壮的技术工作,主要是进行了铺装场地做复壮坑和滴灌竹鲜素两项措施。经两年的观测后,复壮效果较好。于2012年始在局专项资金的扶持下,依据公园现有条件和立地情况开始了大规模中山公园古树复壮工程。
1公园古树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1.1科研价值
古树名木是地球上唯一以生命形态记述人类社会发展轨迹且不可复制的活的历史文物。历经长期气候变化和生境变迁之所以能生存下来,除植物自身生理机制、适应生境能力外,人为因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自然气候变化、地理变迁和人文历史沿革无可替代的铁证,因而它们具有很高科研价值。

古树名木的主要复壮措施

古树名木的主要复壮措施

XIANGCUN KEJI 2016年11期(中)47古树名木的主要复壮措施苗玉慧(漯河市园林管理处,河南漯河462000)[摘要]古树名木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一个鲜活的历史文物,但在较长的生长周期内,大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需要对古树名木及时进行复壮。

本文重点探讨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措施,以期对古树名木能够进行更好的修复。

[关键词]古树名木;复壮技术;修复[中图分类号]S78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32-47-1古树名木主要是指树龄在100a 以上,具有文化和科研价值、珍贵稀有并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1]。

古树名木是祖先留下的一种宝贵遗产,是当代社会比较珍稀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我国的古树名木生存现状比较堪忧,大部分的古树名木急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土壤改良、树洞修补、树体损伤处理、树体加固等。

1增加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公园或者景区的古树名木大多位于铺装区域内,人为活动频繁,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者板结的地面是导致古树名木出现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2]。

因此,需要更换透水通气性好的硬质铺装,可以用烧制的青砖、镂空的铁筛盖、倒梯形砖,带孔的水泥砖、生态砖、网格砖(内植草皮)等。

具体方法为先清除掉原铺装、垫层及地面的杂物,平整场地内的地形,在土面上铺设砂垫层,砂垫层上再铺设透气砖,砖缝用细沙进行填补。

还可以在古树名木根部上方的吸收营养区域打孔挖穴,增加气体交换,还原生长环境的原生态。

还可以埋设通气管,进而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并可作为古树名木的灌溉及施肥设施,如使用直径为10~15cm 的PVC 管作为通气管,在其周身进行打孔,管口有加带孔的铁盖进行封盖,在古树四周均匀进行布点,利用机械或者人工打孔机单独打孔进行竖埋。

2树体损失处理对于古树名木损伤的树干及根系要及时进行处理,活组织要做到促使伤口愈合,死组织要能够预防腐烂,保持应用的景观效果。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实施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实施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实施方案一、古树名木现状分析。

1. 基本情况。

咱先得搞清楚这些古树名木都是些啥样的“老宝贝”。

比如说,这棵老槐树,树干得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估计得有上百年的岁数了。

它就长在村子的老广场旁边,枝繁叶茂的时候像一把超级大伞。

不过现在呢,有些枝桠开始干枯了,叶子也没有以前那么翠绿了。

再看那棵古老的银杏,秋天的时候银杏叶应该像黄金雨一样好看,可现在长得有点没精神,结的果子也比以前少多了。

2. 面临的问题。

这些古树名木面临的问题还真不少。

首先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像老槐树周围新修了水泥路,这树的根都有点“喘不过气”了,雨水渗透不下去,根就像渴得要命却没水喝。

还有病虫害,银杏树上那些虫子就像小恶魔,把树叶咬得千疮百孔的。

另外,有些古树被一些调皮捣蛋的家伙刻字或者乱挂东西,就像给树身上贴了难看的“伤疤”。

二、保护复壮目标。

1. 短期目标(1 2年)咱得让这些古树先把精气神提起来。

短期之内,要把病虫害给控制住,就像给古树请个“医生”,把那些害虫小恶魔都赶跑。

对于那些受伤的树干和树枝,得像给伤员包扎一样,把伤口处理好,让它们不再恶化。

而且,要改善一下古树周围的土壤条件,给树根创造一个舒服点的“家”。

2. 长期目标(3 5年)三、具体保护复壮措施。

# (一)改善生长环境。

1. 土壤改良。

对于古树周围的土壤,就像照顾自己家的小花园一样。

先把周围那些压实的土松一松,就像给土壤做个按摩。

然后施一些特制的有机肥,这肥料就像古树的营养餐,让土壤变得肥沃又松软。

比如说,可以用一些腐熟的堆肥,把它均匀地撒在树的周围,再浅浅地翻进土里。

这样树根就能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啦。

2. 水分管理。

水可是生命之源,古树也不例外。

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给古树浇水。

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得像火炉,那得给古树多浇点水,就像给它喝个够。

但是浇水也不能太猛,得像细雨一样慢慢浇,让水慢慢渗透到土壤里。

到了冬天呢,就得少浇点水,防止树根被冻坏。

而且要注意排水,不能让树根泡在水里,要是积水了,就像把古树的脚泡肿了,那可不行。

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

行, 以期达到绿化与建设 的协调 发展 , 集镇 绿化切忌盲从 攀 比,
要 因地制宜 , 量力而行 , 要有特色 , 独具风格。
荒 山绿 化 : 北 市 增 加 绿 量 的潜 力 在 荒 山 , 山农 民群 众 致 淮 沿
地走 , 栽谁有 ” “ 投资 、 谁 、谁 谁开 发 、 经营 、 收益” 谁 谁 等林业 政
护 古树 、 珍爱 绿 色 成 为人 民 群众 的 自觉 行 动 。
1 . 保护生态环境 古树一般在某一环境生存 了几百年或上千年 ,适应 了当地 的生态环境 , 因此 , 不能随便搬迂 , 也不应在古树周 围修建房屋 、 挖土 、 倾倒垃圾 、 污水等 。
( 上接 第 4 1页) 沟河两岸林业用地丰富 , 立地条件好 , 可营造 II 、 I
策, 调动全社会 办林业 、 全民搞绿化的积极性 。 三要加强指导 , 示 范带动各级林业 、 交通 、 利 、 水 城建 等部门 , 积极搞好技术 服务 ,
富的希望在荒山。 荒山是开展生态建设 , 发展 山区经济 的宝贵土
地 资源 。淮北市对相 山及化家湖石质 山场开展大规模工程造林
绿化 , 已取 得 显 著 成 效 , 授 予 全 省 石 质 山 造 林 绿 化 唯 一 的 先 进 被 市 , 继 续 采 取 以 奖 代补 和无 偿 提 供 石 榴 苗 的扶 持 政 策 , 励 沿 要 鼓
协助指导编制荒 山、 村庄 、 道路 、 沟河 、 集镇绿 化规划 , 采取 以奖
代补 的扶 持政策 , 建立不 同类 型的绿化示 范模式 , 以点促 面, 推 动城乡绿化一体化 , 促进全 市林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

I _ ◆

. ti e- ●r◆ lຫໍສະໝຸດ 4 2责编:薛胜平

名木古树抢救复壮实施方案

名木古树抢救复壮实施方案

名木古树抢救复壮实施方案一、前言。

二、名木古树现状评估。

1. 基本信息收集。

首先呢,我们得像给病人看病先了解病史一样,把这些古树的基本情况摸清楚。

包括树的种类(是银杏那种古老又优雅的,还是松柏那种坚毅不拔的呢)、树龄(大概活了多少年了,这可是岁月的标志啊)、生长位置(是在公园里被大家围观欣赏的,还是在偏僻角落里默默坚守的)。

2. 健康状况检查。

接下来,就是给古树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

看看树干有没有受伤,树皮是不是有剥落或者被害虫咬的痕迹。

树叶呢,是翠绿茂盛还是有点发黄打蔫儿了?根部也要重点查看,是不是有裸露在外的,或者周围的土壤是不是太硬了,不利于树根伸展。

三、抢救复壮目标。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这些生病或者虚弱的古树重新变得强壮起来。

让它们的枝叶重新茂盛得像一把大绿伞,树干也更加坚实,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稳稳地站着,再活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继续给我们讲那些古老的故事。

四、具体抢救复壮措施。

1. 土壤改良。

很多古树的根部土壤可能因为多年的风吹雨打或者周围环境的变化,变得不那么适合它们生长了。

咱们就像给古树改善居住环境一样,给土壤松松土,加点有营养的东西进去,像有机肥之类的。

如果土壤太板结了,就用小铲子小心地把土块敲碎,让树根能够自由呼吸,就像给它们的家通通风一样。

2. 病虫害防治。

那些害虫就像小坏蛋一样,总是想欺负古树。

我们要找出是哪些害虫在捣乱,是毛毛虫在啃树叶,还是小甲虫在钻树干。

针对不同的害虫,我们就用不同的“武器”。

可以用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害虫的天敌(像七星瓢虫吃蚜虫之类的),也可以用一些对古树没有伤害的低毒农药,小心翼翼地把害虫赶跑。

3. 树干修复与保护。

如果树干上有伤口,就像人受伤了要包扎一样,我们要用专门的材料给树干的伤口进行处理。

可以用树木伤口愈合剂,涂抹在伤口上,防止病菌入侵,还能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那些树皮剥落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把剥落的树皮尽量复位,再用东西固定住,就像给古树贴上创可贴一样。

DB36T 962—2017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

DB36T 962—2017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
树木根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伸展所形成的地下区域。
3.4 树冠投影 crown projection 树冠垂直投影所覆盖的地面区域。
3.5 古树名木保护区域 protection area of ancient & famous woody plants
1
DB36/ T962—2017
不小于树冠投影外缘5m的区域。
3.6
复壮 rejuvenation 对衰弱、濒危古树名木所采取的促进生长、增强树势的技术措施。
3.7
养护 maintenance
为保持古树名木正常生长,对其自身及周围环境所采取的保养维护技术措施。
3.8
复壮沟 rejuvenation ditch 为促发新根、改善土壤,在古树根系分布区按一定规格和要求所挖的沟。
9 修剪
9.1 通常情况下,古树名木不做修剪处理。如需进行修剪,应根据树种特性制定修剪实施方案。具体 技术见资料性附录 J。 9.2 体现古树自然风貌、无安全隐患的枯枝可做防腐处理后予以保留。 9.3 有安全隐患的枝条应及时修剪。 9.4 修剪时应力求创伤面最小。直径大于 5cm 的伤口应及时选择适宜的愈合剂或敷料进行处理,并定 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9.5 衰弱的古树名木应及时疏花疏果,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9.6 修剪时应借助脚手架、升降台、高枝油锯等作业器具,严禁徒手攀爬。
3
DB36/ T962—2017
7 树体修复
7.1 古树名木树体皮层或木质部腐朽腐烂,造成主干和枝形成较大空洞时,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 理材料应对树体活组织无害、防腐效果持久稳定并符合环保要求。 7.2 古树名木根部或干基损伤严重时可进行桥接修复。 7.3 树洞原则上不进行填充处理,并通过导管引流、填充木炭等措施保持树洞干燥;也可视情况结合 外围景观进行内支撑。修补材料应能与树洞内壁紧密结合,具有防水性和冷热稳定性,具体技术见资料 性附录 H。

01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

01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

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玉和市园林绿化局保护处俊杰市林业工作总站工程师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古树资源有近300万株,在册的古树绝大多数属于人工栽植的树木,生长100年以后形成古树,多分布在城区和郊区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

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逐渐改变了古树的自然环境,形成一种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生态环境、对古树生长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

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古树长势除一部分生长良好之外,大部分处于衰弱状态,重者出现濒危和死亡。

为了保护好现有古树,各地曾对弱株古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养护和复壮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技术方法。

现就市弱势古树复壮方面的技术介绍如下:一、古树复壮技术的标准古树长期生长在恶劣环境中,树体器官衰弱和损伤,出现外部叶子发黄、枯焦和死亡;枝杈损伤及枯死;树干伤残及腐朽等症状。

按照树体衰弱程度,古树长势衰弱株可分为轻弱株、重弱株、濒危株和死亡株。

当前古树重弱株和濒危株是抢救的重点、应尽早采取复壮技术措施。

如何复壮,必须对古树复壮技术措施有一个判断的标准。

根据树木习性、古树特点和古树衰弱状况,在参考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古树复壮标准如下:(一)古树良好的生存环境技术指标1.无机环境(1)土壤容重:1.2g/cm3~1.3g/cm3(2)土壤总孔隙度;50%~60%(3)土壤自然含水量:10%~18%(4)土壤非毛管孔隙度:>15%(5)光照强度:>80001x(6)气温及土温:10℃~28°C(7)土壤有机质含量:5%-10%(8)土壤有机肥含量:l%~2%(9)土壤矿质养分:気:80ppm至120ppm,五氧化二爷:20ppm-40ppm氧化钾:100ppm~150ppm,微量元素占氮磷钾总量5% (10)土裟溶液浓度0.1%~0.2%(11)土壤酸碱度:pH值6.5~7.5(12)地下障碍物清理,如墙基、路基、旧路面、旧管道等(13)地上废弃物清理,如建筑垃圾、煤渣、木料等(14)废弃建筑物拆除,如废旧设施、仓库、厨房等2、有机环境(1)调整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有利于古树生存(2)虫害已控制及天敌生物增加(3)病菌已控制及有益菌的微生物增多(二)古树器官修复技术指标1、根系吸收器官(1)伤根治愈率达90%以上(2)弱根复壮在50%以上(3)吸收根系量增加1倍以上2、叶子光合器官(1)叶子已清洗消毒(2)叶子由黄转绿达80%以上(3)树冠增加叶量50%以上(4)叶子光合作用提高50%以上3.枝干输导器官(1)伤口清理及消毒,有利于伤口愈合(2)伤口皮层愈合(3)损伤组织已明显恢复(4)枝干输导功能提高30%以上(三)树洞修补技术指标1.洞腐朽木屑清理至隔离层2.洞填充物与树体黏合牢固形成一体3.洞物质含水量小于15%4.洞口边封缝严实,保持在三年以上5.洞口边活组织在一般情况下留在封口外边6.仿真树皮颜色和纹理要与真皮近似(四)树体支撑技术指标1.支撑点、牵引点和角度符合力学原理2.支撑力或牵引力应大于支撑物或牵引物的压力3.减小对支撑树体的伤害4.支撑此牵引设施要与环境相协调二、古树弱势调查及设计古树弱势调查是应用系统法对某地要复壮古树的生长与环境进行的全面调查。

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措施一、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与现状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界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自然的生长过程,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一些古树因为建设活动遭到破坏,一些则因为病虫害、自然老化等原因逐渐衰败。

因此,保护和复壮古树名木,不仅是对自然遗产的尊重,也是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立法保护、建立保护区、实施定期监测和养护等。

但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保护意识不足、资金和技术支持有限、保护措施执行不力等。

二、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的关键技术措施1. 保护规划与立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是保护工作的首要步骤。

规划应包括古树名木的普查、评估、分类和登记,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同时,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和违法处罚,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2. 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直接影响其健康状态。

因此,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清理古树周围的垃圾、杂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调整水分管理,以及恢复古树周围的自然生态。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导致古树名木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定期对古树进行病虫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可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4. 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有助于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应根据古树的生长状况和土壤条件,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确保古树获得充足的养分。

5. 支撑与加固对于生长不稳定或有倾倒风险的古树,需要采取支撑和加固措施。

这可能包括使用支架、绳索或混凝土等材料,以增强古树的稳定性。

6. 修剪与整形适当的修剪和整形可以促进古树的健康生长,去除病弱枝和过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但修剪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对古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