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962—2017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古树名木保护及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市域范围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和复壮的大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2475-2006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NY/T1225-2006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古树ancient woody plant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3.2名木famous woody species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3.3古树群ancient tree population10株以上集中分布的或有一定群落组成关系的古树群体。
3.4古树名木复壮ancient and famous woody plant rejuvenation对生长衰弱或濒危的古树名木所进行的改善生长环境条件,促进生长,以达到恢复生长势的措施。
3.5树冠投影projection of a tree’s crown树冠枝叶外缘向地面垂直投影后形成的区域。
3.6根系分布区distributing district of tree roots树木根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伸展形成的分布区域。
3.7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平衡balance of nutritional element in soil根系分布区域的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平衡关系。
4调查、树龄鉴定、建档和挂牌4.1调查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未挂牌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
古树名木管理与养护标准.精编版

古树名木管理与养护技术标准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management & maintenance of ancientand famous trees前言为了规范古树名木管理、养护和复壮,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结合福建省古树名木生长现状及养护管理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借鉴了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的经验和成果,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分8章,2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定义;3、管理;4、养护;5、复壮;6、防腐、修补与加固;7、支撑;8、景观设计与保护。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 总则....................................................................................................................................................... (1)2 术语 (2)3 管理 (4)3.1 基本规定 (4)3.2 古树名木普查 (5)3.3 防护 (5)4 养护 (7)4.1 日常养护 (7)4.2 有害生物防治 (8)5 复壮 (10)6 防腐、修补与加固 (12)6.1 伤口处理 (12)6.2 防腐处理 (12)6.3 修补处理 (12)6.4 加固措施 (13)7 支撑 (15)8 景观设计与保护 (17)8.1 城市古树景观开发设计原则 (17)8.2 枯树的景观利用与再造 (17)附录A 古树名木普查 (18)附录B 有害生物调查监测记录 (19)1.0.1为了对古树名木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养护和复壮,特制定本标准。
古树名木复壮措施

经济价值
古树名木的木材、果实、树叶等具有很高的经济 价值,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工艺品等。
文化价值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古树名木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密切 相关,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古树名木的现状与问题
资源匮乏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古树 名木数量逐渐减少,资源匮乏。
04
古树名木复壮案例分析
北京故宫古树的复壮案例
• 背景介绍: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拥有众多古树名木,这些树木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故宫 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古树出现了生长衰弱、甚至死亡的情况。为了保护这些珍贵 的文化遗产,故宫采取了一系列复壮措施。
• 详细描述 • 调查与诊断:对故宫内的古树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诊断,了解每棵树的长势、病虫害情况、土壤环境等因素
定期检查
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发现病 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方 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的安全性 。
03
古树名木复壮措施
改善土壤条件
松土
通过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根系生长。
施肥
定期施用有机肥或特定配方的 营养土,补充树木生长所需的
3
加强古树名木的巡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其生长 环境的良好状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分享经验和技术。
引进国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加以应 用和创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名木,为保护这些珍贵植物资源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积极贡献。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1.原则和目的。
古树名木是国家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景观、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应得到重视和保护。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恢复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保持其原有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古树名木枯死、生长不良、枝叶稀疏、病虫害及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衰弱或损伤等情况。
3.技术要求。
(1)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根据古树名木的类型、生长环境、损伤情况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时间、方法、材料等。
(2)剪枝。
剪枝是古树名木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促进树冠生长,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抗风抗震能力和美观度。
但是剪枝要适量,不宜过度,以免影响树体健康和文化价值。
(3)改善土壤环境。
改善土壤环境是古树名木治理的基础措施之一,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体营养吸收能力,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
可以采取适当施肥、保水、排查有害物等措施。
(4)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古树名木生长的主要障碍之一,要及时发现,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树体损害和文化价值的损失。
(5)修复损伤。
针对古树名木的各种损伤情况,要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以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或削弱文化价值。
4.安全要求。
古树名木治理工作时,要考虑到树体的健康和安全,对操作人员、周围环境等也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5.监督管理要求。
古树名木治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加强监督管理,防止违法损害或破坏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确保古树名木的持续保护和传承。
古树复壮养护技术

古树复壮养护技术古树复壮养护技术那些生长百年甚至千年的古树名木是人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自然衰老或死亡,对于古树名木来说,一旦死亡将无法再现,所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关系到我国生物资源和历史遗产保护的双重意义。
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级。
凡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有关文件明确了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单位:“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养护责任人为村级委员会和村民小组”。
“散生在各单位管界内及个人庭院中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和个人保护管理”。
古树名木复壮养护古树因为树龄高、树势衰老,其生理机能下降,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与新根再生的能力下降,树冠枝叶的生长速率也较缓慢,这种情况下,若遇外部环境的不适或剧烈变化,就极易导致古树生长衰弱或死亡。
老树更新复壮,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技术,让原来衰弱的苗木重新恢复正常生长,延缓其衰老进程。
古树名木更新复壮技术的应用是针对那些虽然年老体衰,但仍在其生命极限之内的苗木,对于已经达到正常寿限的古树则无法起到作用。
1、改善土壤,埋条促根许多古树根系范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
应在这些地方填埋适量的树枝、熟土等有机材料,以改善土壤的保水性、通气性以及肥力条件,同时也能起到截根再生复壮的作用。
主要用放射沟埋条法和长沟埋条法。
具体做法是:在树冠投影外侧挖放射状沟4-12条,每条沟长120cm左右,宽为40-70cm,深80cm。
要先在沟内垫放10cm厚的松土,再把截成长40cm枝段的一部分作为营养物质的树枝缚成捆,平铺一层,每捆直径20cm左右,上撒少量松土。
每沟施麻酱淹lkg、尿素50g,同时,为了补充磷肥应放少量动物骨头和贝壳等或拌人适量的饼肥、厩肥、磷肥、尿素及其他微植元素等。
覆土10cm后放第二层树枝捆,最后覆土踏平。
古树名木管理与养护标准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T 13-120-20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号:J*****-****古树名木管理与养护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of management & maintenance of ancientand famous trees2010-02-09 发布 2010-05-01 实施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古树名木管理与养护技术标准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management & maintenance of ancientand famous treesDBJ/T13-120-20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主编单位:福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0年05月01日2010年福州前言为了规范古树名木管理、养护和复壮,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结合福建省古树名木生长现状及养护管理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借鉴了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的经验和成果,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分8章,2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定义;3、管理;4、养护;5、复壮;6、防腐、修补与加固;7、支撑;8、景观设计与保护。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政编码:350001),或福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铜盘丞相路230号,邮编: 350003),以供今后再次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福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炜、张海红、陈志光、刘向国、邹润玲主审人员:林思祖、王亚平审定人员: 兰思仁、赖钟雄、张晓萍、杨晓、黄清平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管理 (4)3.1 基本规定 (4)3.2 古树名木普查 (5)3.3 防护 (5)4 养护 (7)4.1 日常养护 (7)4.2 有害生物防治 (8)5 复壮 (10)6 防腐、修补与加固 (12)6.1 伤口处理 (12)6.2 防腐处理 (12)6.3 修补处理 (12)6.4 加固措施 (13)7 支撑 (15)8 景观设计与保护 (17)8.1 城市古树景观开发设计原则 (17)8.2 枯树的景观利用与再造 (17)附录A 古树名木普查 (18)附录B 有害生物调查监测记录 (19)本规程用词说明 (21)引用标准名录 (22)条文说明 (23)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 (1)2 Terms and Definitions (2)3 Management (4)3.1 Basic regulation (4)3.2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census (5)3.3 Protection (5)4 Maintenance (7)4.1 Daily Maintenance (7)4.2 Pest control operation (8)5 Rejuvenation (10)6 Antisepsis ,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12)6.1 Wound treatment (12)6.2 Antiseptic treatment (12)6.3 Remedial treatment (12)6.4 Reinforcement measure (13)7 Bracing (15)8 Landscape Design and Protection (17)8.1 Urban development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ancient-trees (17)8.2 Whithered tree landscape use and reconstruction (17)Appendix A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Census (18)Explanation of word definition (21)List of reference standard (22)Provision Explanation (23)1 总则1.0.1为了对古树名木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养护和复壮,特制定本标准。
古树名木复壮验收标准

古树名木复壮验收标准
古树名木复壮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树木标准:根据树种、生长环境和生长年限等因素,树干直径、树冠形态、树皮纹理等方面都应达到相应标准。
2. 根系标准:根系发育良好、结构稳定、侵染病虫害较少。
3. 叶面标准:叶面绿色健康、叶片完整、没有病斑虫食等。
4. 营养状况标准:土壤质地肥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养分含量丰富。
5. 病虫害标准:病虫害发生程度较低,药害较少。
6. 安全性标准:安全系数高,无危险倾倒或破坏迹象。
古树名木复壮验收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验收结果应以整体评估结果为准,并应配合检测报告等技术数据进行评估。
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

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古树名木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我国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状况、生长情况,单株古树名木树种、树龄、级别、生长地点、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养护管理等数据和照片资料,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方面价值;为制订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划设计及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条古树名木范畴:一般系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
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西南西北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长的古树名木,不纳入本次普查建档范围。
第四条古树名木的分级及标准:古树分为一、二级,一级古树树龄300年以上,二级古树100-299年。
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第五条普查的主要任务对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状况、生长情况进行普查,全面系统地查清全国古树名木资源分布和生长状况,对古树名木进行建档立案,形成完整的资源档案。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建立全国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体系,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定期报告。
主要工作包括:1.制定全国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2.完成古树名木每木定位和调查;3.完成古树名木每木换牌、挂牌;4.编制古树名木普查技术报告;5.建立基于GIS的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
第六条组织领导古树名木的普查建档工作由各级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
各级绿化委员会要成立古树名木普查领导小组,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其办公室设在同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内,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各部门开展普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树冠投影 crown projection 树冠垂直投影所覆盖的地面区域。
3.5 古树名木保护区域 protection area of ancient & famous woody plants
1
DB36/ T962—2017
不小于树冠投影外缘5m的区域。
3.6
复壮 rejuvenation 对衰弱、濒危古树名木所采取的促进生长、增强树势的技术措施。
3.7
养护 maintenance
为保持古树名木正常生长,对其自身及周围环境所采取的保养维护技术措施。
3.8
复壮沟 rejuvenation ditch 为促发新根、改善土壤,在古树根系分布区按一定规格和要求所挖的沟。
9 修剪
9.1 通常情况下,古树名木不做修剪处理。如需进行修剪,应根据树种特性制定修剪实施方案。具体 技术见资料性附录 J。 9.2 体现古树自然风貌、无安全隐患的枯枝可做防腐处理后予以保留。 9.3 有安全隐患的枝条应及时修剪。 9.4 修剪时应力求创伤面最小。直径大于 5cm 的伤口应及时选择适宜的愈合剂或敷料进行处理,并定 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9.5 衰弱的古树名木应及时疏花疏果,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9.6 修剪时应借助脚手架、升降台、高枝油锯等作业器具,严禁徒手攀爬。
3
DB36/ T962—2017
7 树体修复
7.1 古树名木树体皮层或木质部腐朽腐烂,造成主干和枝形成较大空洞时,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 理材料应对树体活组织无害、防腐效果持久稳定并符合环保要求。 7.2 古树名木根部或干基损伤严重时可进行桥接修复。 7.3 树洞原则上不进行填充处理,并通过导管引流、填充木炭等措施保持树洞干燥;也可视情况结合 外围景观进行内支撑。修补材料应能与树洞内壁紧密结合,具有防水性和冷热稳定性,具体技术见资料 性附录 H。
QX/T 231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古树 ancient woody plants 树龄在100y以上的树木。一级古树树龄在500y以上,二级古树树龄在300y~499y,三级古树树龄在 100y~299y。 3.2 名木 famous woody plants 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3.3 根系分布区 root distribution area
2018 - 01 - 01 实施 发布
DB36/ T962—2017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长环境改善 ....................................................................... 2 5 土肥水管理 ......................................................................... 3 6 有害生物防治 ....................................................................... 3 7 树体修复 ........................................................................... 4 8 树体支撑与加固 ..................................................................... 4 9 修剪 ............................................................................... 4 10 自然灾害防范 ...................................................................... 4 11 巡查与档案管理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标识保护牌.......................................................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围栏保护.........................................................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土壤通气措施.....................................................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防雷设施安装..................................................... 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换土、挖复壮沟.................................................. 10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施肥技术........................................................ 11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有害生物防治.................................................... 12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防腐、树洞处理.................................................. 13 附录 I(资料性附录) 支撑、加固技术.................................................. 14 附录 J(资料性附录) 修剪技术........................................................ 15
II
DB36/ T962—2017
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改善、土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树体修复、树体支撑与加固、 修剪、自然灾害防范、巡查与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古树名木的养护、复壮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
DB36/ T962—2017
前言
本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露,俞东波,杜天真,邓光华,刘玮,季春峰,朱兵,刘强。
8 树体支撑与加固
8.1 树体明显倾斜、中空,或枝、干、根损伤严重时,应采用支撑、拉纤等方法进行加固;枝干出现 劈裂或有断裂隐患时,可采用铁箍、螺纹杆等方法进行加固。具体技术见资料性附录 I。 8.2 根据树体枝干载荷大小确定树体支撑加固材料。材料应经防腐处理,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8.3 树体支撑加固设施与树体接触处应加弹性垫层以保护树皮。
5.2 养分管理
5.2.1 视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进行施肥,可采用穴施、沟施、撒施等方法。土壤施肥位置应轮换。具体 施肥技术见资料性附录 F。 5.2.2 冬季休眠期应以施有机肥为主,生长期应适量追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 5.2.3 古树名木需快速补充养分及微量元素时,可进行叶面施肥。肥料应选用性能稳定、不损伤植株 的种类,也可视需要加入适量生长调节剂。 5.2.4 如有需要,古树名木可在生长季节施适量的外生菌根菌(土)。
5.3 水分管理
5.3.1 根据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求进行水分管理。 5.3.2 根系分布区应有良好的自然排水功能。不能自然排水时应埋设盲沟、渗水井等。大雨后积水应 及时排除,自然排水不畅时可开挖临时排水明沟。 5.3.3 特殊情况下如需浇水,夏季宜早晚进行、冬季宜中午前后进行。
6 有害”原则开展有害生物防治。 6.2 加强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为有效防治有害生物提供准确依据。 6.3 根据古树名木树种、生长状况确定重点防治对象。 6.4 及时清理带病虫的落叶、杂草等,消灭病源、虫源,防止病虫害扩散、蔓延。 6.5 一旦发现危险性检疫有害生物疫情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6.6 有害生物防治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具体防治技术见资料性附录 G。 6.7 生物防治应注意保护和利用病源天敌。 6.7.1 物理防治可视情况采用饵料诱杀、灯光诱杀、潜所诱杀、截止上树、人工捕捉、挖蛹或虫、采 摘卵块虫包、刷除虫或卵、刺杀蛀干害虫、剪除病虫枝等措施。 6.7.2 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对天敌较安全的药剂。使用中不宜随意加大药剂浓度和 连续使用同一药剂。
ICS 65.020.99 B 64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962—2017
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intenance and rejuvenation of ancient & famous woody pl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