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术后护理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一、护理措施
1、控制外出活动,减少病人与病毒的接触,避免细菌侵入;
2、穿戴正确的保护装备,使患者免受外界伤害;
3、及时更换患者术后床单枕头、睡衣;
4、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物品;
5、严格的清洁护理措施,如双手消毒,定期更换护理用品;
6、掌握病人术后体温及搏动,观察术后的病情是否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7、注意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调节;
8、注意术后护理和活动训练,术后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松解和针管作用;
9、监测术后凝血功能,避免发生出血;
10、携带病人护理将近,防止意外状况;
二、观察要点
1、术后及时对残端再造情况进行观察,及时更换植入物表面的衣物和活动装置;
2、注意观察残端再造区是否有炎症的迹象,如肿胀、红肿、出血、疼痛等;
3、术后需要观察被截肢部位感染的情况,如有高温、生疮、脓血表面等;
4、注意观察是否排气;
5、及时更换床单和枕头,并注意观察体表散发物渗液的情况;
6、定期监测肢体血压能否正常;
7、定期观察肢体及关节的活动状况,早期实施微创肢体训练;
8、定期记录残端再造区血糖、耐氧量以及其他检查结果;
9、观察术后病人的康复情况,早期及时开展心理干预,防止术后抑郁等心理病;
10、对肢体肌肉酸痛及体温异常等症状进行观察,及时通知医生。
截肢术后防跌倒护理措施

一、引言截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丧失。
术后患者由于肢体缺失,活动能力受限,容易发生跌倒。
跌倒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
因此,做好截肢术后的防跌倒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截肢术后防跌倒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截肢术后防跌倒的护理措施1. 术前评估(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活动能力、跌倒史、视力、听力等情况。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3)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如厕等。
2. 术后早期护理(1)术后早期,患者肢体感觉尚未恢复,容易发生跌倒。
此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跌倒的迹象。
(2)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等,以恢复肢体功能。
(3)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增强下肢支撑能力。
3. 环境安全(1)病室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积水。
(2)卫生间和浴室应设置防滑垫,地面安装扶手,方便患者行走。
(3)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移除不必要的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
(4)走廊、楼梯等进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患者注意。
4. 日常生活护理(1)指导患者正确穿脱假肢,避免因假肢穿戴不当导致跌倒。
(2)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如厕等,确保患者安全。
(3)患者起床、站立、行走时,应有人搀扶,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
5. 心理护理(1)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了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3)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难关。
6. 饮食护理(1)指导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7. 康复训练(1)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增强下肢支撑能力。
(2)鼓励患者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
医院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

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心理护理】主动热情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向病人讲明截肢的必要性,和不截肢的危害性,截肢后配戴假肢一样正常生活与工作。
帮忙病人调剂好情绪,劝病人正确面对现实,自我放松配合医治。
有幻肢疼痛的病人术前多有精神状态不稳固,或有比较严峻而长期肢体疼痛的病史,截肢后病人不仅仍感觉幻肢的存在,而且感觉幻肢某一局限部位有阵发性猛烈疼痛。
对此类病人要给予耐心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告知病人精神越紧张疼痛越猛烈、越频繁。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或给予暗示疗法,适当应用镇定剂,配合针灸、超声波等医治,减轻病人的痛楚。
关切体贴病人,稳固病人情绪,帮忙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健康教育】截肢后肢体的残缺,使病人很难从心理上同意那个现实,帮忙病人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是超级重要的。
从医学角度反复不断地向病人讲解、说明截肢的必要性和危害性,帮忙病人走出窘境,树立起正确的人一辈子观和审美观,排除自卑心理,正确面对人一辈子。
如病情许诺,上肢截肢病人,术后l~2天可下地活动。
下肢截肢病人,术后2~3天即可练习床上坐起。
5~7天后即可在他人帮忙下,先扶双拐下床站立。
慢慢练习3点步态扶双拐行走,即双拐向前放稳后,再移动健肢,维持双拐与健肢成一等边三角形的稳固位置。
熟练后再练习健侧拄单拐行走,以增加健肢的支撑力,减少患侧的负重力。
活动时刻与行走距离应慢慢延长,严防第一次下地不适应而失重摔倒,致使刀口裂开,增加病人痛楚。
卧床期间仍需制动患肢,并慢慢进行残肢肌肉收上篇临床护理缩练习,尽快减轻残端水肿。
术后2周刀口愈合拆线后,要每日数次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残端,常经常使用手拍打、按摩或由软到硬踩蹬残端,以增进残端软组织收缩,减少残端的灵敏性,为往后安装假肢做好预备。
一样刀口愈合后3~6个月安装正规假肢。
目前国际上提倡膝下截肢病人,手术毕即装配临时假肢,术后第l~2天即可扶双拐,用临时假肢练习行走,使残端部份负重,刀口愈合后换永久性假肢。
截肢术后的康复护理—截肢术后康复护理目标与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正确体位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关 节 活 动 度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肌 力 训 练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复习思考
• 截肢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学习目标
• 掌握截肢后康复护理目标 • 掌握截肢前的康复护理方法
截肢后 康复护理目标
与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目标
尽可能地刺激潜在肢体能 力的恢复。
利用健肢或通过装配假肢 代偿已丧失的肢体功能。
防止截肢对患者身体健康 和心理活动造成的不良影
响。
2 制动
• 穿戴正式假肢前,应先穿戴临时假肢,使残端适应假体接 受腔的感觉,为穿戴正式假肢奠定基础。
• (1)上肢假肢训练:首先训练患者掌握假肢的穿脱,再训练手部抓握 功能,然后进行饮食、修饰、如厕、穿脱衣服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特 别要着重训练健侧上肢,使健侧上肢功能更强,假肢起辅助作用即可。
• (2)下肢假肢训练:首先训练患者掌握假肢的穿脱,再训练站立平衡、 迈步、步行、上下楼梯等功能。特别是双下肢截肢患者,应多训练助行 器配合假肢的使用。
学习目标
• 掌握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截肢后 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后康复护理方法
1 制动
截肢术后的康复护理
• 对小腿截肢和前臂截肢术 后采取更积极的处理方法, 在截肢1周后下地,穿一 种带气囊的临时假肢练习 行走,不必待疼痛消除后 或切口愈合后再开始,这 对残肢定型、防止肌肉萎 缩、早期离床功能训练、 利于假肢的安装、减少幻 肢感等有积极作用。
截肢的护理措施

截肢的护理措施引言截肢是指因疾病或意外导致肢体无法保留,而进行手术切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截肢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影响,还对其心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
因此,截肢后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既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又可以减轻其生活上的困难。
本文将介绍截肢的护理措施,包括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方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截肢后的生活。
伤口护理截肢后的伤口需要特别的护理,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1.保持伤口清洁:每天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分泌物。
2.防止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如碘酒,涂抹在伤口周围,以预防感染。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保持伤口干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摩擦。
康复训练截肢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1.假肢适配:截肢后,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假肢。
假肢适配需要专业的医生或康复师来进行,他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假肢类型。
2.步态训练:假肢使用后,患者需要适应新的步态。
康复师会教授如何正确使用假肢,并进行步态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3.肌肉锻炼:截肢后,患者可以通过肌肉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康复师可以制定适合患者的锻炼计划,并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
4.日常生活训练:康复师还可以教授患者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戴衣物、洗澡、上下楼梯等,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心理疏导截肢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可能会导致压力、抑郁和自卑等负面情绪。
因此,心理疏导在截肢护理中也非常重要。
1.情绪支持:医护人员和家人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应对技巧:心理咨询师可以教授患者一些应对技巧,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以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
3.康复小组:患者可以参加康复小组,与其他截肢患者交流经验,分享心情,互相支持。
截肢术后护理常规

规
天重。幻觉痛的治疗除应用止痛药物外,主要是精 神治疗,与幻肢觉一样,就是正视疾病的存在,放
下负担,解除压力,一般可在1~3月后逐渐减轻或
消失。
精选课件
8
截肢术后护理常规
➢ 加强营养、促进身体的尽快恢复 凡是截肢 的病人,截肢以前大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病 痛消耗,身体消耗较大。截肢术后,为了尽 快帮助病人恢复,应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 如高蛋白、高糖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并应合 理调配,促进身体的尽快恢复
精选课件
5
截
肢
术 后
➢床头备止血带,预防继发性大出血。
护 理
➢及时建立输血,输液静脉通路,保证病人及时有 效的治疗。
常
规 ➢保持截肢残端清洁、干燥、无压迫、预防残端压
伤及感染。
➢确保病人体位的正确摆放,预防残端挛缩。
精选课件
6
截肢术后护理常规
➢指导病人及时进行残肢主动运动和被动运 动,以增强残存肌力。预防各种并发症。
➢ 帮助患者扶拐行走,加强残肢功能锻炼,保 持关 节的正常活动度。做好安 装义肢前的准 备。 ➢做好饮食调护,增加营养,提高病人抵抗 力
精选课件
7
截
肢
术
后 截肢术后的病人,有时可能幻肢觉,甚至还可以
护 产生幻觉痛。在截肢术后总感觉患肢仍然存在,并
理 且依然疼痛。这多见于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病人在截
常 肢前有剧烈痛者。幻觉痛为持续性疼痛,夜间比白
精选课件
9
截
肢
术
后
护 理
保护残肢的卫生:在接受腔内的皮肤,由于压迫、 摩擦、温度变化,容易引起湿疹,皮肤色素沉着, 磨破、溃疡、感染、小水泡、滑囊、过敏性皮炎等。
常 要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有条件可做理疗。每日就寝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以《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为标题,本文旨在阐述一下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在现代的医疗护理中,截肢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不但作用于治疗,还在生活中用于保护残疾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护理准备、手术护理、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观察评估和病情处理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截肢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一、护理准备。
护理准备是护士在截肢手术前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宣教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介绍和宣传,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理检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确定患者是否适宜手术,为患者的手术护理做的准备工作。
同时,护士还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进行病人的血液检查,确定患者的血液类型,为紧急流血时使用输血做准备。
二、手术护理。
手术护理包括护士对患者实施基本护理,操作活动,维持心理状态,为患者准备和管理外科器械,安排患者的术前注射,辅助外科医师完成外科操作,陪伴患者进行手术,以及维护外科洁净度,并逐步准备患者恢复护理。
三、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是指创面的护理,其目的在于促进外科创面的愈合,防止感染,减少疼痛,以及维持肢体正常活动。
包括:清洁创面、滋润消毒、预防淤痂等,以及应用绷带托膝法、悬挂法、网状法等护理技能。
四、观察评估观察评估是护士对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以及对创面的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观察创面有无愈合,颜色是否正常,风湿性关节疼痛的发生等。
同时,护士还要定时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心率、体重等进行评估,并记录下来。
五、病情处理病情处理是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手术后的护理,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观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以加快患者的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和治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维护患者的生理功能,以保护截肢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之,截肢术后护理和观察要点囊括了护理准备、手术护理、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观察评估和病情处理几个方面,是完成手术护理的重要步骤,是保证截肢患者的安全的关键。
护士应该牢记,要积极正确地开展截肢患者的护理及观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较快的恢复。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引言截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外伤、恶性肿瘤或血管疾病等情况导致的肢体不可逆的损伤。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并促进快速康复。
1. 伤口护理截肢术后,伤口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伤口护理的重要步骤: -保持伤口清洁,每日清洗伤口并更换敷料。
- 使用抗菌药膏或消毒液进行伤口清洁。
- 注意伤口周围的皮肤状况,及时处理发炎或感染。
2. 疼痛管理截肢手术后,患者常常面临疼痛问题。
以下是一些缓解疼痛的常见方法: - 使用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吗啡。
- 应用冰敷或热敷帮助缓解疼痛。
- 尝试其他替代疗法,如按摩或针灸。
3. 康复训练截肢手术后,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重获自信和独立性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措施: - 接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和矫正。
- 进行肌肉训练和平衡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学习使用义肢或辅助设备,如拐杖或轮椅。
4. 心理支持截肢术后,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困扰和情绪波动。
以下是一些提供心理支持的常见方法: -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处理情绪问题。
- 参加康复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感受。
- 建立支持体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社区资源。
5. 饮食和营养截肢手术后,饮食和营养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饮食和营养的建议: -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肢体造成的额外负担。
-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6. 安全措施截肢术后,患者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 - 检查义肢或辅助设备的状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 在家中创造安全的环境,包括清理杂物、修复不平整的地面等。
- 学习正确的行动技巧,如上下楼梯或行走时的平衡控制。
7. 社会适应截肢术后,患者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和身体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肢病人护理常规
截肢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
肢体,以挽救病人生命。
一、术前护理
1、急危重病人时应先抢救生命。纠正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缄失衡,防止脏器的病理
损害和功能衰竭。积极控制疾病的发展,改善肌体状况,增加手术的安全度。
2、根据疾病性质,针对选择抗生素。
3、控制和消除潜在疾病。
4、对于长期慢性的消耗性疾病,贫血,恶病质的病人,可给予“三高”饮食。必要时
可给予静脉输血,或静脉营养
5、备皮,有伤口或感染病灶者术前应换药,防止对周围的感染。
二、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全身状况和残端伤口情况,床旁交接班。
2、床旁备止血带、沙袋。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3、了解病人疼痛情况,必要时镇痛、镇静剂。
4、观察残端皮肤有无压痛发红及皮肤刺激等,包扎时骨突出处用棉垫衬护,绷带包扎
不宜过紧,不能在残端近端加压,以免远端缺血,引起疼痛,水肿等。如在残端使用
压力过大,应在数小时侯后放松一次,重新包扎。
5、术后抬高患肢不宜超过两日,使患肢维持在伸展位或功能位。可在两腿间放置一软
枕。
6、伤口愈合后,指导病人每日用中性肥皂清洗残肢,不能浸泡或在残肢上涂冷霜或油 ,
以免软化残肢的皮肤,也不可擦酒精,酒精会使皮肤干裂。
7、给予残端均匀压迫,使残端软组织收缩。还可对残端进行按摩或拍打,用残端蹬踩
等,并涿渐负重,可强化残肢面的韧性及肌肉力量。
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㈠、出血及血肿
1、床旁备止血带合沙袋便于及时止血。
2、术后24~72小时内拔除引流物,拔引流物时可适当压迫周围组织如有大量积血应
延缓取出引流物,应加压包扎。
3、引流物取出后发现残端血肿,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
4、严重出血或血肿反复发生者,需手术探察止血。
㈡、残端感染
1、做好术前准备,治疗纠正容易合并感染的疾病。
2、严格无菌操作,认真止血清创尽可能排除易感因素。
3、术后适当加压包扎,根据术中情况残端留置引流物。
4、及时做药敏实验和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
㈢、残端窦道和溃疡
1、早期加强残端护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注意残端皮肤的摩擦,拍打,提高皮肤
的耐摩耐压。
2、保持残端清洁,注意皮肤护理。
3、皮瓣过长可行切口切除,皮肤糜烂和溃疡者,应针对病因及时去除,按时换药,必
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4、慢性不愈的窦道应采取手术治疗。
㈣、残肢疼痛
1、术后正常疼痛应及时应用镇静剂和镇痛剂。
2、对残端感染,血肿应急时对症治疗,骨质增生,死骨存留者可通过手术切除骨刺,
清楚死骨等治疗。
3、神经痛的关键在术中操作,术后理疗,热敷,按摩,适当变动假肢套筒可避免局部
的压迫与牵拉,均可减轻疼痛。
4、对神经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通过手术切除局部瓣痕组织和神经瘤,使神经断端回
缩致正常的肌肉间隙中。
5、患肢觉和患肢痛:大多数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对已经切除部分的肢体依然存在着
一种虚幻的感觉。①手术前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②心理治疗是
预防患肢痛的有效方法。③病史长者可轻轻扣击其神经残端,也可采用多种理疗,如
热敷,蜡疗等。④顽固性疼痛者除心理,职业治疗外,可行普鲁卡因封闭。
㈤、关节挛缩
1、下肢截肢病人抬高患肢不可超过2天,及时使残肢维持在伸展位或固定于功能位。
2、术后及时应用镇痛药物,解除肌肉痉挛,病注意预防残端感染。
3、膝下截肢术后,病人躺,坐时不要让残肢垂下床缘,长时间处于屈卧位。膝上截肢
术后不要将枕头放在两腿之间,更不要把残肢放在拐杖的手柄上。
4、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始残肢的功能锻炼。鼓励病人勤翻身,每日俯卧2次以上,每次
30分钟以上,俯卧时在腹部及大腿放下一枕;嘱病人用力下压软枕,以增强残肢伸
肌张力。并可在两腿间放置一软枕,残肢向内挤压,以增强内收肌肌力,防止外展痉
缩。
5、对关节轻,中度痉缩可通过强化肌肉运动,增加关节的伸屈和平衡运动,以获得改
善。
6、严重的关节屈曲痉缩需通过楔形石膏和手术治疗。
㈥、残端紧缩
1、残端提高,弹力绷带包扎,不仅能控制水肿,而且脂肪组织缩小,便于日后能紧凑
于假肢臼能,不再发生萎缩。
2、臼状石膏可给残端坚实的压力,更好的控制水肿,裹紧和保护伤口,使残端能萎缩。
㈦残端水肿或萎缩
1、术后提高患肢位置,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注意两日后肢体放平。
2、绷带包扎过紧或不得要领造成的残端水肿,应急时松解,改用弹力绷带包扎。
3、使用石膏绷带和立即性假肢可减轻假端水肿。使用石膏应注意观察,防止松脱。
4、加强残肢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残端水肿。
5、如残端过短或假肢槽不和体时,容易造成局部挤压,影象血液循环,导致残端水肿
近而出现肌肉萎缩,应及时和体假肢,局部按摩,理疗,并加强功能锻炼。
四、正确的功能锻炼
1、鼓励病人早日床上坐起或离床进行残肢运动训练,上肢1~2日后可离床,下肢2~
3日后练习床上坐起,情况好者,5~6天后扶拐下床活动。该阶段主要练习呼吸运动,
健肢的运动,以及残肢近侧部分的肌肉运动。
2、伤口拆线后行残肢肌肉的主动活动 截肢侧关节活动,按摩等。
3、询问病人运动后感觉,如有不适应卧床休息,防止过度运动。
4、如病人害怕疼痛,可在运动前30分钟给予止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