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说客

巧妙复习(2分钟)
用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新课导入(3分钟)
用生活中实际案例引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弓形虫病引起流产、导致胎儿畸形
✓ 弓形虫中医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 寄 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 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 患各种疾病。
✓ 目前唯一确认的最终宿主是猫科动物
互动教学:
和学生一起,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板书出来。并再次强调 重点内容。
课程小结: 布置作业:
1.分类 2.感染途径 3.流行因素 4.预防与控制
寄生虫学分类:吸虫、绦虫、线虫、原虫、节支 按感染来源分类:人源性、动物源性、互源性
食源性 寄生虫:动物食品、植物、污染食品 非食源性寄生虫:媒介动物、水、土、接触 流行因素:人、动物、环境
一
一 、课程整体设计说课 1、课程定位 2、学情分析 3、教材选用 4、教学设计
一
课课程程整整体体说课说程课定课—位———学31情4、分、析教 课教材 程学教选 定材过选用 位用程 教学设计
❖《动物寄生虫病》教学手段:
板书
投影
目的:加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动画展示
多媒体课件
一
课课课程程程整整整体体体说课说说程课定课课—位————学—31情4、4分、、析教 课教教材 程学教学选 定材过过选用 位用程程 教学设计
日常生产管理
诊断、治疗和预防三结合, 建立综合性防治模式。
一
课程整体课说程课定位——学1情、分析课程教定材选位用 教学设计
培养计划
一
课程整体课说程课定位——学1情、分析课程教定材选位用 教学设计
❖《动物寄生虫病 》课程定位:
16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160217 ]课程承担单位[]制定人[ ] 制定日期[2016.06.30]审核人[] 审核日期[2016.07.30]批准人[] 批准日期[2016.08.30]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是畜牧兽医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是基于猪、禽疾病防治工作任务而设置的。
本课程是依据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动物疾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等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的寄生虫病及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等内容,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畜牧养殖业生产与管理及肉品卫生检验与技术监督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任务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与改良等专业基础理论,涉及到的课程有《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畜牧微生物与免疫》、《畜禽繁殖与改良》;后续任务反刍动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畜禽饲料的配合和生产,涉及到的课程有《牛生产学》、《羊生产学》、《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动物传染病学》、《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畜禽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家畜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畜禽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在专业实践中分析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畜禽寄生虫病控制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课程的各个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理解、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①了解兽医寄生虫学的任务、范围及其新进展。
②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
③掌握寄生虫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④掌握重要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所致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免疫特点。
兽医学概论 畜禽寄生虫

防治
猪场应禁止养猫,严格灭鼠,消灭野猫,猪饲 料严防被猫粪污染。发病猪场可用磺胺嘧啶加 甲氧苄胺嘧啶治疗,猪70mg/kg体重,每天2 次口服,连用3~4天。也可用甲氧苄胺嘧啶, 猪10mg/kg体重,混合后内服,每天1次,连 用4天。还可用12%复方磺胺甲氧吡嗪注射液, 猪50~60mg/kg体重,每天肌肉注射1次,连 用4次。病猪场和疫点用磺胺-6-甲氧嘧啶按猪 80mg/kg体重口服,连用7天。
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猪的一种寄生虫病, 表现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皮肤出现红斑、怀孕母 猪可能流产或分娩虚弱仔猪及死胎等症状。本病广泛 流行于人、畜及野生动物中。 本病病原为肉孢子虫科的龚地弓形虫。滋养体呈半月 形香蕉状或梭形、梨形、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钝 圆,核位于中央或稍偏于钝端,多存在于细胞内,也 可以游离在细胞外体液中。
四、畜禽寄生虫病防制措施
(一)体内驱虫 (二)外界环境杀虫 (三)阻断传播途径 (四)提高自身抵抗力 (五)免疫预防
第二节
人畜共患主要寄生虫病
1.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 2.肉孢子虫病 肉孢子虫病 3.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 4.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 5.囊尾蚴病 囊尾蚴病 6.棘球绦虫与棘球蚴病 棘球绦虫与棘球蚴病 7.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
二、畜禽寄生虫病诊断方法 畜禽寄生虫病诊断方法
(一)观察临床症状:消瘦、贫血、黄疸、水 一 观察临床症状:消瘦、贫血、黄疸、 营养不良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症状。 肿、营养不良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症状。 调查流行因素:了解发病情况, (二)调查流行因素:了解发病情况,弄清传 播和流行动态。 播和流行动态。 尸体剖检:观察病理变化,寻找病原体。 (三)尸体剖检:观察病理变化,寻找病原体。 (四)实验室诊断
兽医大意课程寄生虫部分讲稿

寄生虫部分第一讲:总论一、绪论1寄生虫的危害鸡球虫每年给世界养鸡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亿英镑。
线虫和外寄生虫给美国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元2寄生虫学主要内容兽医蠕虫学(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兽医节肢动物学(昆虫学)兽医原虫学等。
3寄生虫及其类型寄生虫(parasite):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寄生(寄生生活,Parasitism):寄生物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一种生活方式。
类型:按发育过程需要寄生的宿主数量可以把寄生虫分为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和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
单宿主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发育过程中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如猪蛔虫。
多宿主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的寄生虫,如肝片吸虫。
4宿主及其类型能被某种寄生虫寄生的动物,叫这种寄生虫的宿主(host)。
如牛皮蝇的宿主是牛。
类型:终末宿主与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 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
如羊是肝片吸虫的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
如淡水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
5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活史(或发育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
感染性阶段(或感染期):在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能使动物机体感染的阶段。
生活史类型直接发育型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的发育史。
间接发育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的发育史。
移行:进入宿主体内的寄生虫从入侵部位,沿一定的路线到达其特定的寄生虫部位的过程。
如猪蛔虫。
二、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控制1诊断原则在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检查,查出虫卵、幼虫或成虫,必要时可进行寄生虫学剖检。
病原体检查是寄生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综合防治3防治措施控制和消灭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畜禽抗病力免疫预防第二讲吸虫学一、绪论(一)吸虫的形态特征1外形:多呈背腹扁平,为叶状、舌状;有的近似圆形或圆柱状,或呈线状。
《小动物疾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小动物疾病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7073115学时/学分:24/1.5一、实验的性质和任务《小动物疾病学》是专门研究和防治小动物疾病的新兴临床学科。
随着社会的开展和进步,人们将小动物视为家庭成员和伴侣,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
近年来,我国小动物开展速度非常快,人们对小动物医院的诊治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当前小动物常发、多发病,以及大量国外小动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上的先进科学知识,教学内容强调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我国国情。
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小动物各种疾病的诊断及防治工作,为小动物的保健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可减轻宠物主人精神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损失;也为高等农业院校本专科生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二、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三、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一小动物保定法L掌握犬的保定法;口套和扎口保定法;了解站立保定法;侧卧保定法;掌握颈圈保定法;体架保定法;学会静脉穿刺保定法。
2.掌握猫的保定法;抓猫保定法;了解布卷裹猫和猫袋保定法;侧卧保定法;掌握扎口保定法;颈圈保定法;学会静脉穿刺保定法。
实验二小动物临床基本检查方法和一般检查1.了解临床基本检查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2.掌握一般检查法,主要包括全身状态的检查;可视黏膜的检查;体温、脉搏、呼吸次数的检查。
3.了解临床基本检查方法的适用范围;学会将临床基本检查方法与临床病例结合起来,依据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掌握不同动物的体温、脉搏、呼吸次数及检查方法。
实验三小动物临床常用治疗技术1.掌握注射法,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2.掌握投药法,经口投药法、直肠投药法;3.掌握采血法,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心脏采血;4. 了解导尿法,公犬、母犬导尿法;公猫、母猫导尿法;5. 了解动脉采血、心脏采血方法,掌握岸脉注射、不同动物的导尿法;6.学会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经口投药法、直肠投药法等方法。
(完整版)动物寄生虫课程标准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3011)一、适用对象适用于高职高专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卫生检验、兽药生产与营销、特种经济养殖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三年制大专、五年制高职高专生。
二、课程性质《动物寄生虫病》是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学科,是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依据我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生源等特点,本课程为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在动物医学等专业目标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城郊型农业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以及爱玩动物的不断增加,动物寄生虫的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三、参考学时施教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8学时,课堂实训16学时。
四、学分3学分五、课程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为从事相关的管理与技术监督工作、畜牧业养殖生产及专门的兽医师工作奠定基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能力。
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使培养能力和业务素质贯彻教学的始终。
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三)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
《宠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

《宠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宠物寄生虫病》是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五年制)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
本课程是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宠物寄生虫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能力,达到初步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定位本门课程定位完全是根据国家执业兽医师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在宠物寄生虫病诊疗方面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的,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树立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从而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要求。
前导课程一般有《宠物解剖生理》、《动物病理》、《动物药理》、《动物微生物》、《宠物疾病诊疗技术》等。
后续课程一般有《宠物医院实务》、《技能鉴定与考证培训》等专业课学习和顶岗实习,是与《宠物内科病》、《宠物外科与产科》等课程并列的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在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基础上,通过学习和领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以宠物医院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国家执业兽医师考试要求为依据,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景,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强调学习过程的连贯性。
教学始终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线,配合讲授必需的理论知识,强化对就业岗位群所需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
2.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宠物寄生虫病的诊疗理论知识解决临床上的宠物疾病,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动物寄生虫病的 认识和防范意识。
04
动物寄生虫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人兽共患病
弓形虫病
弓形虫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寄生虫,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感 染。人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 时可导致脑炎、肺炎等。
钩虫病
钩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可寄生于人体肠道内。人 感染后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消化 道出血和休克。
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寄生虫。人感染后可出 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脾肿大、肝硬化等 疾病。
对畜牧业的影响
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家畜生长缓慢 、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等,给畜
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寄生虫病可引起家畜的免疫抑制 ,使其易感染其他疾病,增加治
疗难度和成本。
寄生虫病可影响家畜的繁殖能力 ,导致流产、死胎和新生畜死亡
防治措施
预防昆虫病的关键是保持动物体表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灭虫和除蚤 。治疗昆虫病主要采用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针对不同类型的昆虫病选 用不同的药物。
原虫病
总结词
原虫病是由原生动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弓形虫病、球虫病等。
详细描述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动物,如直接接触、消化道感染等。感染原虫病的动物可能会出现发 热、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等。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寄生虫病可对野生动物种群造成威胁,影响生态 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寄生虫病可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自然净化能力。
防治寄生虫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 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46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学英文名称:Veterinary Parasit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5。
其中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15。
学分:2.5适用对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化、动物病理、动物临床诊断等基础课作为基础;在教学中与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及产科病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课程密切联系。
课程包含了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是以多种学科为其基础的。
譬如寄生虫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同时也包括病因学、症状学、病理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理药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兽医临床学科。
是研究动物寄生虫病病原(寄生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的科学。
从寄生虫进入动物,建立寄生关系,发展为寄生虫病的流行,以及从寄生虫病流行的压缩、控制到终止流行和长期巩固,都是兽医寄生虫学研究探索的领域。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兽医寄生虫病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动物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病原体形态与识别及检疫要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兽医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兽医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5学时、课堂实验实习15学时,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强调用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方向和手段,掌握动物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的系统理论。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能力。
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使培养能力和业务素质贯彻教学的始终。
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课堂实习中的关键技能项目可在实践技能训练课中进行强化。
动物寄生虫病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动物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
各论按寄生虫的分类系统编排,包括动物蠕虫病学、动物蜘蛛昆虫病学、动物原虫病学等三个方面。
在每个疾病中又分为通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其它寄生虫病三个方面。
大纲中所列疾病均为常发多见的动物寄生虫病。
第一章总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寄生生活的概念、寄生虫及宿主的类型、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原则2.掌握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和流行特点,基本掌握寄生虫病免疫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掌握寄生虫病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掌握寄生虫病防制的基本原则,对动物寄生虫病进行预防、控制。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1.主要内容⑴寄生现象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⑶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对寄生生活的适应⑷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⑴生物间相互关系的类型:自立生活,共生生活,共栖生活,寄生生活及宿主与寄生虫的概念。
⑵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⑶寄生虫的生活史⑷寄生虫的类型: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同宿主寄生虫与异宿主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与固定性寄生虫;外寄生虫与内寄生虫。
⑸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带入其他病原体;毒素作用。
⑹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⑺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全清除、带虫免疫、机体发病。
第二节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1.主要内容⑴寄生虫的分类⑵寄生虫的命名规则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寄生虫分类的基本原则。
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命名。
第三节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1.主要内容⑴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⑵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⑶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⑴概念: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⑵流行病学的内容:感染来源及感染途径;易感宿主;中间宿主与传播媒介;地理分布和季节动态;病程和流行特点;自然疫源地。
⑶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第四节寄生虫的免疫学1.主要内容⑴寄生虫抗原⑵寄生虫的免疫类型⑶寄生虫的免疫逃避⑷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⑸寄生虫免疫的应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⑴寄生虫病免疫反应的概念:⑵免疫的类型: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⑶获得性免疫的效应机制。
⑷寄生虫性变态反应。
⑸免疫逃避:抗原变异,抗原伪装,破坏免疫,部位阻隔。
⑹免疫的实际应用:免疫接种,免疫学诊断。
第五节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1.主要内容⑴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⑵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⑴寄生虫病诊断的基本原则:①流行病学调查。
②临诊检查。
③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
④寄生虫学剖检。
⑤药物诊断。
⑵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①消除感染源:动物驱虫,保虫宿主,加强卫生检验,外界环境除虫。
②阻断传播途径:轮牧,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③提高动物自身的低抗力:全价饲养,饲养卫生,保护幼年动物,免疫接种。
④防治动物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的意义:防止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保证人体健康;保证畜牧业发展和提高畜产品质量;维护动物性食品及畜产品进口的安全及出口信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第二章动物蠕虫病学(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吸虫、线虫、绦虫病的分类;基本掌握其发育史,为预防工作奠定基础;掌握我省流行的人畜共患蠕虫病和政府规定检疫的蠕虫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重点掌握吸虫、绦虫、线虫的病原体形态与识别、检疫要点和检疫后处理,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2.基本掌握棘头虫的一般构造和发育史,掌握猪巨吻棘头虫病的病原体识别、病理变化、检疫要点和预防措施。
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论主要内容⑴蠕虫的形态结构与类群⑵动物蠕虫病的特征第二节动物吸虫病1.主要内容⑴吸虫的形态、发育与分类⑵片形科吸虫病⑶前后盘类吸虫病⑷双腔科吸虫病⑸分体科吸虫病⑹后睾科吸虫病⑺并殖科吸虫病⑻背孔科吸虫病⑼前殖科吸虫病⑽环肠科吸虫病⑾棘口科吸虫病⑿嗜眼科吸虫病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与动物共患吸虫病:肝片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支睾吸虫病、阔盘吸虫病、歧腔吸虫病、日本分体吸虫病、东毕吸虫病。
第三节动物绦虫病1.主要内容⑴绦虫的形态、发育及分类⑵绦虫蚴病⑶裸头科绦虫病⑷戴文科绦虫病⑸膜壳科绦虫病⑹孟氏迭宫绦虫病⑺复孔绦虫病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⑴人与动物共患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牛囊尾蚴病、多头蚴病、棘球蚴病、裂头蚴病。
⑵其它绦虫病:细颈囊尾蚴病、反刍兽绦虫病、禽绦虫病、肉食兽绦虫病第四节动物线虫病1.主要内容⑴人与动物共患线虫病:旋毛虫病⑵其它线虫病:猪蛔虫病、禽蛔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牛羊消化道圆形线虫病、丝虫病、牛羊肺线虫病第五节棘头虫病⑴棘头虫的形态、发育与分类⑵猪棘头虫病⑶鸭棘头虫病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畜共患棘头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一:蠕虫学粪便检查实验二:动物寄生虫病学录象(一)(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分组讨论第三章兽医节肢动物学(一)目的与要求了解昆虫病的分类,基本掌握发育史,为昆虫病预防奠定基础。
掌握蜱螨及昆虫的病原体识别、病理变化、检疫要点和检疫后处理。
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论1.主要内容⑴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发育特征⑵兽医节肢动物的分类⑶兽医节肢动物对畜、禽及经济动物的危害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分类第二节动物蜱、螨病1.主要内容⑴硬蜱病⑵软蜱病⑶疥螨病⑷背肛螨病⑸膝螨病⑹痒螨病⑺足螨病⑻耳痒螨病⑼蠕形螨病⑽禽类的其他螨病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硬蜱、软蜱、疥螨病、痒螨病第三节动物昆虫病1. 主要内容⑴蝇蛆病⑵吸血昆虫⑶蚤⑷虱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牛皮蝇幼虫病、羊狂蝇幼虫病(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三:兽医节肢动物形态观察(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第四章动物原虫病学(一)目的与要求掌握政府规定检疫的鞭毛虫病、梨形虫病和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和诊断;重点掌握其病原体识别、检疫要点和检疫后的处理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论1.主要内容⑴原虫的形态与生物学⑵原虫的生殖方式⑶原虫的分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动物原虫病的内容。
原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分类第二节动物鞭毛虫病1.主要内容⑴伊氏锥虫病⑵组织滴虫病⑶鸽毛滴虫病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⑴鞭毛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类⑵人畜共患鞭毛虫病:利氏曼病⑶其他鞭毛虫病:伊氏锥虫病、毛滴虫病、马媾疫第三节动物梨形虫病⑴巴贝斯虫病⑵泰勒虫病第四节孢子虫病1. 主要内容⑴球虫病⑵隐孢子虫病⑶弓形虫病⑷肉孢子虫病⑸鸡住白细胞虫病⑹鸽血变原虫病⑺卡氏肺孢子虫病⑻新孢子虫病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⑴人畜共患孢子虫病:弓形虫病、住肉孢子虫病⑵其他孢子虫病:鸡球虫病,兔球虫病第五节其他原虫病1. 兔脑原虫病2.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四:原虫虫体形态观察(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第五章各类家养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种家养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类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以及临床常用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二)教学内容综合前几章内容,讲述家养动物(如猪、牛、羊、马属动物、猫、犬及禽等)的主要寄生虫病及各自的流行特征。
(三)实践教学与课后练习实验五:观看录象(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教材杨光友.动物寄生虫病学(第二版).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02参考书目1. 孔繁瑶主编.家畜寄生虫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2. 赵辉元主编.畜禽寄生虫与防制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宁长申主编.畜禽寄生虫病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4. 朱兴全主编.小动物寄生虫病学.广州:广东省科技出版社,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