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兰褐蛋鸡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态研究

合集下载

禽白血病综述及PCR技术探讨

禽白血病综述及PCR技术探讨



操作界面:全中文大屏 幕7寸彩色液晶+触控操 作。 根据不同试验要求编辑 程序,控制温度,运行 操作,还具备试验后紫 外灯杀菌功能。 自设快捷方式。 支持U盘拷贝数据结果。
谢谢大家!
荧光PCR检测结果条件设置(元亨)
阈值设定原则 阈值线设定于刚好超过阴性对照扩增曲线的最高 点。不同仪器可根据仪器噪音情况进行调整。 结果描述及判定 阳性对照CT值≤30并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阴性 对照无CT值并且无特定扩增曲线,视为有效结果。 30<CT≤35并出现特异曲线,需要重新做。若结 果仍为可疑,可判定阳性。 CT值>35时,超过本方法范围,视为阴性。 对于某些未呈现S曲线,但本底较高的样品,视为 阴性。
分为两类产品
1、禽病诊断试剂盒 禽流感试剂盒:通用型、H5亚型、H7亚型、H9 亚型。 新城疫诊断试剂盒。 2、猪病诊断试剂盒 口蹄疫通用型、蓝耳病通用型、高致病性蓝耳 病、猪瘟、猪圆环2型、伪狂犬试剂盒。
1、便携性高
2、操作简单
chanpin
3、反应时间短 4、灵敏度高
5、投入成本低
如何选用适合的检测试剂盒?
用不同滴度的抗原盲测,选出最敏感的。 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试剂盒进行筛选。

荧光PCR的优点
1、灵敏度高 荧光PCR由机器检测扩增物,最少可检出0.1ng 扩增产物。 普通PCR结果由肉眼检测,至少需要100ng产物 才能判定结果。 2、人为污染小 荧光PCR无需开盖,全程使用仪器运作,PCR结 束即可得到结果,避免气溶胶污染造成的假阳 性。 普通PCR需要打开PCR管盖,取出产物进行电泳, 容易污染。 3、效率高,可相对定量 避免电泳和溴化乙锭染色,生物安全度高,荧 光PCR仪出结果速度也更快。另外可以进行定量 分析。

禽白血病病毒自然感染及抗体变化动态规律

禽白血病病毒自然感染及抗体变化动态规律
tm e. b oo a pls we e c l c e r i l d s m e r ole t d fom hec c e o hede e ton ofa i d e g i s IV u gr up t hik nsf rt t c i ntbo i sa a n tA s b o
W ANG n j n,S Ya —u UN io,W ANG n —u M a Ho gj n,H OU h n o g,HU ANG ,W U n, Z o gy n Yi Ya
YU o Du ,L i— a,YANG e u ,CHEN u y n IJn c i Fi e y F — o g,CAO n Ho g
A,B a d J u i g E S k t I XX) n sn LI A i s( DE .At 6 a so g ,we u e iu o a in a n t e e e t n meh d 0d y f e 2 a s d v r si lt sa o h rd t ci t o . s o o
( l g fVeeia yM e iie Col eo tr r dcn ,Chn r ut r l iest ,B in 0 1 3, ia e n ia Ag i lu a v r i c Un y ej g1 0 Chn ) i 9
Absr c : n nd e n it e - a l hiks ofp o e io i e de e e r nd m l e e t d ta t O e hu r d a d ff e n 1 d y d c c r g n t r lne br e r w r a o y s lc e
a a e e ih w i g rng a D um be s Cl c lc t o w a s w e e t k n f o t e c c ns a h ge nd l b l d w t n — i sI N r. oa a o t n s b r a e r m h hike tt e a

新洲区蛋鸡白血病发病情况调查报告

新洲区蛋鸡白血病发病情况调查报告

新洲区蛋鸡白血病发病情况调查报告作者:叶汉珍,熊和发,邢建成,黄红梅,许昕,蔡元福,陈燎原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0年第10期摘要:禽白血病主要以垂直传播为主,发病的特征是呈渐近式发生和持续的低死亡率,目前没有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

病鸡发病后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多种疾病,给鸡群的饲养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影响鸡群的增重和产蛋,针对此种发病特点,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将损失降至最低。

关键词:禽白血病;血管瘤型;骨髓细胞瘤;海兰褐;伊莎粉;土杂蛋鸡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0)10-0021-02武汉市新洲区是闻名省内外的蛋鸡之乡,常年饲养蛋鸡在1 500万只左右,饲养品种主要有海兰褐、海兰灰、依莎粉、依莎褐、京白、绿壳蛋鸡和土杂蛋鸡等,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但是从2008年3月至今相继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白血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新洲区畜牧局及时组织专班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1 发病情况1.1 发病品种目前在我区发生禽白血病的蛋鸡品种主要有依莎粉、海兰褐、土杂蛋鸡,年份不同发生的主要品种不同,2008年主要发病的是依莎粉蛋鸡,2009年主要发病的是海兰褐蛋鸡,2010年主要发病的是海兰褐和土杂蛋鸡。

1.2 发病区域从2008年3月至今,主要发生在我区养鸡密集的三店街、李集街、汪集街、辛冲镇等街镇。

1.3 发病鸡群2008年发病鸡多为从河北、山东等地引进的粉壳蛋鸡;2009年主要是由河北华牧公司和新洲区宏达种鸡场提供的部分海兰褐鸡苗发病;2010年主要是由河北华牧公司和黄陂区新四新种鸡场提供的部分海兰褐鸡苗和新洲区私人孵化房提供的部分土杂蛋鸡发病。

1.4 发病日龄发病最早的在50多日龄就有症状出现,一般在120日龄左右开始发病,随着性成熟和产蛋高峰的来临而逐渐加重,产蛋高峰期也为发病高峰期,直至淘汰。

1.5 发病率和死亡率依莎粉、海兰褐蛋鸡发病率在1%~40%不等,而土杂蛋鸡发病率在3%~20%;死亡率在0.01%~0.30%。

禽白血病的总体分析.doc

禽白血病的总体分析.doc

禽白血病的整体剖析概括:一、病原禽白血病病毒( ALV )属反转录病毒科、 C 型肿瘤病毒属禽白血病 /瘤子病毒君。

依据其对细胞的感染范围、扰乱谱和囊膜抗原构造,可分 A 、BC、D、E、F、G7 个亚群。

同一亚群的病毒能互相扰乱,并有同样的血清中和能力。

A 亚群常有,且与淋巴白血病最亲密有关。

其余亚型群极少见。

禽白血病( AL )形成多种病毒的慢性传染性肿瘤病,它包含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病、肾母细胞瘤、骨石病、血管瘤、瘤子和皮瘤等。

肿瘤发源是限制性和多中心的,由积聚的大淋巴细胞构成,细胞处于原始发育阶段。

该殶毒抵挡力不强,不耐热, 60℃7 分钟可灭活;不耐酸碱,较耐紫外线,耐低温。

二、流行特色自然状况下感染鸡、鹌鹑、鹧鸪等,母鸡比公鸡易感,往常 4~10 月龄的鸡发病多,即在性成熟或马上性成熟的鸡群,呈渐进性发病;不一样品种的鸡其易感性差别很大, AA 鸡和艾维茵鸡易感性高、罗斯鸡、新布罗鸡和京白鸡易感性较低。

本病经接触水平流传,经过蛋垂直流传是主要形式。

感染母鸡经蛋排毒给鸡胚, 18 月龄的蛋鸡排毒率最高,使初生雏鸡感染,让其终生带毒,增添该病的危害性和复杂性。

应激要素有患寄生虫病、饲猜中缺少维生素、管理不良等都可促进本病发生。

冬春多发散。

发病率低,病死率5~6%。

三、主要症状淋巴细胞白因病:潜藏期长达14~30 周。

常见此型,性成熟期发病多。

表现为一般症状,如冠苍白、皱缩或发绀,减食,消瘦,虚弱,打打盹,卧伏,腹部膨大,按压可摸到肿大的肝,多衰竭残废。

成红细胞白血病:分增生型和贫血型两种。

增生型鸡冠菜苍白或发绀,消瘦,疲倦,腹泻,多个毛囊出血,血液中红细胞增加,病程几日至数月;贫血型鸡冠淡黄色或白色,虚弱,无力,贫血显然,病程较短。

成髓细胞白血病:症状与成红细胞白血病相像,病程较长。

骨髓细胞病:骨髓上常有骨髓细胞增生形成肿瘤,表现鸡头部出现异样崛起,胸骨和肋骨也有崛起,病程较长。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净化措施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净化措施

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3.06.066A L是由A LV引起的一种致瘤性疾病,可引起家禽产能下降和生长迟缓。

此外,A LV还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增加对其他微生物感染的易感性,以及接种其他疾病疫苗遭遇失败的风险,会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A LV主要通过感染胚胎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鸡或污染物水平传播。

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来预防或控制A L。

因此,在临床上,最有效方法是区分和根除鸡群中的A LV感染个体。

1病原学A LV是逆转录病毒科α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 N A病毒,其基因组长度约7.2kb。

A LV基因组的前病毒D N A排列为5’LTR-l eader-gag-pol-env-3’LTR。

LTR是非结构基因,gag、pol和env是结构基因,gag和pol基因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相对保守,而env基因变异较大。

gag基因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其中包括核心蛋白(p27)和外壳蛋白(p19),这些蛋白质是组成病毒粒子的关键成分,p27与病毒R N A 相结合形成病毒粒子的核心,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心蛋白,分子量约为27kD 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A L诊断的常用蛋白之一。

但是p27蛋白检测不能区分不同亚型的A LV。

p19则构成了病毒粒子的外壳,帮助病毒粒子组装和稳定,以便病毒能够进入宿主细胞并进行复制。

pol编码逆转录酶和整合酶;env编码gp37跨膜蛋白和gp85表面蛋白,其主要作用是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和进入,表面糖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gp85和gp37。

gp85蛋白是A LV外壳蛋白的主要成分,它位于病毒粒子表面并能够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gp85蛋白的N端部分包含了一个高度可变的区域,称为决定性病毒特异性抗原(vi r al s peci f i c ant i gen det er m i nant s,V SA s),这个区域决定了不同亚型之间的抗原差异。

山东省种鸡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山东省种鸡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山东省种鸡场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文│邢林林 李玉杰 徐聪 姜秀云 陈静(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李佳璇(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禽类的多种传染性肿瘤疾病的统称,在我国禽类养殖场中广泛流行,给家禽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其宿主范围以及各病毒之间的干扰情况,ALV分为A、B、C、D、E和J等亚群,其中常见的外源性病毒是ALV-A和ALV-B,ALV-J最早是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从英国的商品肉鸡中分离出来的,也是商品鸡群中最常分离到的病毒。

外源性ALV主要有两种传播方式:经蛋的垂直传播以及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水平传播,在流行病学上垂直传播是禽白血病主要传播方式,并能产生免疫耐受,接着排毒并通过种蛋产生垂直传播。

自2008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全国禽白血病净化项目,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将禽白血病列为重点净化疫病,经过多年的实施,ALV 发病率明显降低,ALV感染得到有效控制,J亚群尤为明显。

然而,Yawen Zhang等通过对吉林省、辽宁省、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以及其他省份的采样发现,2018年以来山东8个养殖场均出现ALV感染。

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的ALV抗原检测试剂盒,对山东省内7个种禽场的ALV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ALV的阳性率、感染程度等,探讨山东省ALV净化情况,为制定禽白血病的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一、材料与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对山东省内7个种禽场进行血清及蛋清的随机抽检,抽样不小于以下方式计算数量,具体根据养殖场现况调整。

种鸡群抗体检测采样数量:采集血清。

生产公鸡存栏100只以下,100%采样;生产公鸡100只以上,按照发现疫情公式计算(置信度95%,预期流行率3%),将采样数量按照存栏比例分配到不同栋舍后随机抽样;其他鸡只按照发现疫情公式计算采样数量(置信度95%,预期流行率3%),将采样数量按照存栏比例分配到不同群体和栋舍后随机抽样。

江西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Ac t a Ag r i c u h u r a e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J i a n g x i e n s i s
李海琴 , 刘林秀 , 季华员 , 等. 江西地方 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 J ]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 0 1 5 , 3 7 ( 2 ) : 3 1 4 - 3 1 7
查 。结果显示江西几个地方品种鸡 A L V的感染相 当严重 , 迫切需要净化 。但不 同品种鸡的 P 2 7抗原的检出率与
A L V — J 抗体 的检 出率有一定差异。P 2 7抗原阳性率最高的为 J X D F 4品种鸡 ( 3 6 . 6 7 %) , 其 次为 J X D F 5 、 J X D F 1 、 J X —
种鸡场之间的 A L V — J 感染率差异较大。试验结果 为各种鸡场开展净化工作提供 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 地方 品种鸡 ; 禽白血病病毒 ; J - 亚群 ; 感染 ; 净化 中图分 类号 : ¥ 8 5 8 . 3 1 5 -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2 2 8 6 ( 2 0 1 5 ) 0 2 - 0 3 1 4 - 4 0
D F 3 、 J X D F 6 、 J X D F 2品种鸡 。与 P 2 7 抗原 检出情况 类似 , J X D F 4 、 J X D F 5的 A L V- J 抗体 阳性率 相对较 高 , 分别 为 1 5 %、 3 0 %, 而其他 4个地方品种 的鸡群 A L V — J 抗体阳性率 相对 较低 ( 耋1 0 %) 。调 查还显示 , 同一 品种 鸡在不 同
江 西地 方 品种 鸡 禽 自血病 病 毒感 染 状 况 的 研 究

肉种鸡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混合感染的初步诊断

肉种鸡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混合感染的初步诊断肉种鸡禽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是两种常见的家禽传染病,可以在禽类养殖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肉种鸡同时感染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时,会导致传染病的病情更加复杂和严重。

肉种鸡禽白血病是由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物、空气、污染的环境或母体传给下一代禽类。

感染禽类的年龄越小,感染率就越高,且幼禽比成年禽更易感染。

白血病病毒感染后,禽类会展示出体重下降、生长迟缓、羽毛不整、贫血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严重的病例甚至导致死亡。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家禽的消化道。

感染禽类的途径包括消化道接触感染物、呼吸道接触感染物、以及子代从母鸡母体传染。

马立克氏病的典型症状是腹泻、消化不良、生长迟缓和脱水等。

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导致高死亡率。

当肉种鸡同时感染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时,由于两种病毒的作用,禽类可能出现更多复杂的症状和严重的损害。

饲养场经常发现体重下降、生长迟缓、毛色暗淡、腹泻、贫血和高死亡率等问题,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由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共同引起的。

1. 临床症状观察:观察鸡群是否出现体重下降、生长迟缓、羽毛不整、贫血、腹泻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的表现。

同时还应注意是否有高死亡率的情况。

2.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初步确定鸡群是否被感染。

可以采集禽类的血液、组织或粪便样品进行病毒检测。

白血病病毒可以通过PCR技术检测,而马立克氏病病毒可以通过病毒分离或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3. 病理学检测:对死亡禽类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是否有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的典型病变,如肿瘤、炎症和组织损害等。

肉种鸡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的混合感染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学检测等方式进行初步诊断。

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有助于保护饲养场的禽类养殖健康和经济效益。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柴家前;王贵强;孙淑红;郭慧君;崔治中【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年(卷),期】2009(30)1【摘要】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于1988年首先发现于英国,随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崔治中等在1999年也分离到了该病原,并对该分离株做了致病性试验。

除了引起肿瘤外,最近还发现雏鸡感染ALA-J后,其生长性能低于未感染的肉鸡。

自该病出现以来,已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

【总页数】3页(P40-42)【作者】柴家前;王贵强;孙淑红;郭慧君;崔治中【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5.3【相关文献】1.东北地区野生鸟类J亚群禽白血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部分基因组序列分析 [J], 李德龙;高玉龙;曾祥伟;杨波;刘婉思;高奇;秦立廷;高宏雷;王笑梅2.不同地区海兰褐蛋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gp85基因的分子演化分析 [J], 代阳;杨其峰;王波;刘绍琼;王秀臻;柴家前;崔治中;孙淑红3.东北地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J], 刘超男;高玉龙;景龙;高宏雷;祁小乐;潘伟;王笑梅4.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J], 尹念春5.我国东北地区野生鸟类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env基因序列分析 [J], 杨波;高玉龙;高宏雷;秦立廷;刘婉思;李德龙;高奇;曾祥伟;王笑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j亚群鸡白血病的论述

J亚群鸡白血病是一种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鸡的疾病,这种病毒主要影响鸡群的免疫系统,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下面是对J亚群鸡白血病的详细论述。

一、病原学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是一种具有复杂生命周期的病毒。

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血液、内脏器官、泄殖腔和卵清中,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方式在鸡群中扩散。

二、临床症状
J亚群鸡白血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贫血、消瘦、腹泻、产蛋量下降和免疫抑制。

受感染的鸡还可能出现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和瘫痪。

随着病情的恶化,鸡的死亡率会逐渐上升。

三、病理变化
J亚群鸡白血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免疫器官的损害,如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萎缩和淋巴瘤病变。

此外,受感染的鸡还可能出现骨髓细胞瘤、成红细胞瘤和成髓细胞瘤等肿瘤。

四、诊断和防治
J亚群鸡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病原学检测。

为了预防和控制J 亚群鸡白血病,首先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提高鸡的免疫力。

其次,要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淘汰病鸡。

最后,可以使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总之,J亚群鸡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禽类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这种疾病对养鸡业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 染 状态 的研究 ,及 时 了解AL V在 该鸡 群 中 的流行 现
状 , 并 提 供 了 可行 性 方 案 , 从 而 避 免 了生 产 中造 成 更 大 的经济损失。 直 接 取 卵 白用 E IA 试 剂 盒检 测 p 7抗 原 ,阳 性 率 LS 2 为 l%(/o, 说 明 该海 兰 褐 蛋 鸡 群 存在 AL 的 感染 , O 55 ) 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2 1)90 0 -2 0 713 (0 00 -0 60 23 卵白P 7 - 2 抗原 与 卵黄AL .、A VAB 体的相 关性 VJ L - 抗
比较 结果 卵 白P 7 2 抗原与卵黄AL, 、A VAB 僻 、J L - 抗体检测 -
I 卵黄 中AL -与AL . B抗体检测 分别取5 份蛋黄 . 4 VJ vA 0
( 与卵 白抗原检测种蛋编号一一对应) ,进行1 0 倍稀释,用 :0 5 E IA LS 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A J J 抗体、A V A 抗体。 L-B 2 结果 21 卵白中AL p 7L . V 2  ̄ 原检 测结果 E IA检测 结果见附 LS
- +


+ _ +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蛋 . 某海兰褐 蛋鸡群的鸡蛋5 枚 ,编号l.0 。 0 撑5 #
P7 2 、AL -与 A VA VJ L - B的 E IA试 剂 LS
望 生

注 :’ 5# l~ 0 未列 入 的样 品 中,P 7 原与AL - B、A VJ 体全 2抗 VA L -抗 部 为阴性 。
中图分类号 :¥ 5 .1 88 3
禽 白血 病 是 由禽 C型 反 转 录 病毒 群 禽 白血病 病 毒
( V  ̄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 ,主 要是 淋巴细 AL ) I
胞性 白血病 。根据病毒 囊膜蛋 白与 病毒 的宿 主特 异性相
关 的g 8 蛋 白抗 原 性 不 同 ,A V主要 分 为 A J1个 亚 群 , p5 L - 0 其 中只 有 A、B、C、D、E 亚 群 能感 染 鸡 ,J B亚 群 和J 、A 病 毒 为 临 床 上 常 见 的 外源 性病 毒 ,E 群 为 极 普 遍 的 致 瘤 亚 性 的 内源 性 病 毒 。 到 目前 为 止 ,我 国 白羽 肉鸡 群 AL V感
塑 (+ 2 . 夔 堡- . + .

- +
+ . + -
2 5 %~ %。 本研 究拟 采 用 E IA方 法 检 测 卵 白D 7 原 与 卵 LS 2抗
黄AL .、AL - B抗体 ,以实现对 该海兰褐 蛋鸡群A V vJ VA L 感染状态 的研究。
但 不 能 区分 内 外 源 AL V:E IA 检 测 卵 黄 中 AL -、 LS V J AL - B 抗 体 ,阳 性 率 分 别 为 1%(/0、2 %(05 ) VA 2 65 ) 0 1/0 。 结 果 显 示 , 该海 兰 褐 蛋 鸡群 中感 染 的 A V 有 AB 亚 群 , L
1 E IA试 剂 盒 . 2 LS
3 讨论
由AL V引起 的 肿 瘤 疾 病 , 感 染 率 高 ,是 危 害 养 鸡 业 的 主 要 疾 病 之 一 。 该 研 究 通 过 对 该 海 兰 褐 蛋 鸡 群 的AL V
盒 ,均来 自I E X。 D X 1 卵白 中AL 2 抗原检 测 分别取5 枚鸡 蛋卵 白,直 . 3 Vp7 0 接用E IA LS 试剂盒检 ̄AL p 7 J U V 抗原 。 2
结果 比较显示 ,大部分AL V抗体阳性的样- 一 十 7 一 . 十 品中P 一抗原阴 2 性 ,但个  ̄ A V J与AB ) J a L (. . 抗体 阳性鸡 同时表现AL V抗 原
阳 性 。 4# 存 在 AL - 5既 VAB抗 体 同 时 也 存-在 -V感- - AL+ + 染; +
明,AL 感染在鸡体内存在复杂性 。 V
附表 号 卵 白中P 7 2 抗原 与卵 黄中A V抗体 的阳性检 测结 果 L
榔榔
编 卵自
(2 抗 原)AL - L -B P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VJ VA A
塑 箜 编号 卵白 + 重f 2
(2抗 原)AL - L - B P7 VJ V A A
5 、4 # 4 同时存 在AL -与AL . B抗 体 ;1# 2 存在 VJ VA 9 、4#
+ 十 A V J A VAB抗 体 , 也 存 在 AL L -与 L - V感 染 。 一 . +果 表 检 结 + + 测
染 已经得 到控制 ,但黄羽 肉鸡群 、海兰褐 蛋群 以及不 同 地方品系鸡群中均已经存在AL V感染【 。 】 2 1年7 0 0 月,山东某海兰褐蛋鸡群疑禽 白血病病毒感 染 ,随机 取5 枚 鸡 蛋送 检 。该鸡 群2 周 龄 的产 蛋率 仅 0 6 8 % , 未 出 现 产 蛋 高 峰 , 自2 0 0周 龄 始 , 每 天 死 亡
山东畜牧瞢 医
2 1 年 3 00 l
某海 兰褐 蛋鸡群禽 白血病病毒 的感染状态研究
孟凡娜
摘要
胡蒙蒙
崔 宁 孙玮玮
孙淑红木 ( 山东农业大学 泰安 211 ) 708
本研 究通 过对5 枚种蛋 中卵白P 7 O 2 抗原与AL ( V J V AL -、AL . ) vA 抗体的E IA检测 实现 了对该海 兰褐蛋鸡群的 LS
AL V感染状态调查。收集该鸡群的5 枚鸡蛋,分别采用针对P 7 0 2 抗原 与AL -、A VAB V J L - 抗体的E IA试验盒 ,取鸡蛋卵 LS 白直接S" ̄2 抗原,取 卵黄 ̄ A VJ 2 r p7 f , L -、AL - B J VA 抗体 。结果显示,5 枚鸡蛋卵 白中p 7 O 2 抗原 阳性 率达到 l%(o o,AL - O 1/ ) 5 V J 、A A 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 1%(/0、2 %(05 ) B 2 65 ) 0 1/0。本研究表明 ,该蛋 鸡群存在外源性AL 感染。 v 关键 词 海 兰褐蛋鸡 禽 白血 病病毒 感染状 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