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改造
利用FA506型细纱机改造多功能快速纺纱小样机

利用FA506型细纱机改造多功能快速纺纱小样机
刘梅城
【期刊名称】《棉纺织技术》
【年(卷),期】2015(43)1
【摘要】探讨将FA506型细纱机改造成多功能快速纺纱小样机的方法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安装了JC-SF型竹节纱装置以纺制竹节纱;采用齿轮传动导丝辊的包芯纱纺纱装置,实现了包芯纱的纺制;采用四罗拉加集聚网格圈的集聚纺装置对细纱机进行改造,满足了加工集聚纱的要求;进行了粗纱架和喂入喇叭口的改造,实现了赛络纱的纺制;安装了专用纱管支架,实现了捻线功能.实践结果表明:应用改造后的纺纱小样机纺制OE汉麻/棉55/45 59 tex×2股线、JC 18.5 tex赛络集聚纱,成纱质量稳定,可满足打样要求.认为:改造后的纺纱小样机品种适应性强,品种翻改迅速,占地面积小,且降低了能耗,能够适应纺纱企业打样的要求.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刘梅城
【作者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3.23+1
【相关文献】
1.FA506型细纱机空心罗拉紧密纺改造效果分析 [J], 朱预坤;苏旭中;谢春萍;蒋仕培;王进生
2.FA506型细纱机实施赛络纺改造的实践 [J], 苏旭中;徐耀林;谢春萍;吴登鹏;马英洁
3.FA506型细纱机结构特征及纺纱实践 [J], 夏昭
4.FA506型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关键技术分析 [J], 吴丛俊;卞克玉
5.FA506型细纱机纺粗毛纱的改造 [J], 杨俊芳;赵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纱机资料

1 绪论从手工纺纱向机器纺纱发展开始于18世纪。
英国产业革命后,1769年出现了利用水力拖动的翼锭细纱机,1779年S.克朗普顿根据手工纺车原理发明了走锭细纱机,这是早期的两种细纱机。
1825年R.罗伯茨又将走锭细纱机改进为自动作用的走锭细纱机,这种型式的机器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828年出现了帽锭细纱机。
同年,J.索普创造了环锭细纱机,当时钢丝圈是由纺纱工用手工弯制而成的。
1830年以后,才开始正式制造钢丝圈。
环锭细纱机可连续作用,而且纺纱速度较高,因而逐渐被广泛采用,代替了绝大部分走锭细纱机,成为现代应用最多的一种。
1950年以来,中国生产的纺织机器,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几次革新。
革新的重点放在主要机种的关键部件上。
例如到70年代为止,先后对棉纺细纱机锭子进行了两次重大的革新:第一次把平面摩擦锭子改为轴承锭子;第二次又改为分离式高速锭子。
在此基础上,棉纺细纱机的锭速由不到1万转/分提高到1.5万转/分左右。
同时对梳棉机、并条机和粗纱机也进行了改造:梳棉机(见梳理机)采取了高速措施,推广应用了金属针布;并条机改进了牵伸机构,加快了速度;粗纱机由过去二程式改造成单程式。
这些改革的综合效果是棉纱折合标准单位产量从18公斤/千锭小时普遍提高到40公斤/千锭小时左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毛纺织行业中,旧的帽锭、翼锭、走锭等细纱机都由新造的环锭细纱机代替,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率。
而且由于淘汰了复杂机种,更加便于管理。
麻纺、绢纺的细纱机也依次作了相应的改革,制造出适用于这些行业的新型环锭细纱机。
针梳机、精梳机等也几次进行了革新。
针织台车采用了多路进线,提高了生产率。
缫丝厂中劳动强度较高的坐缫车已为立缫车所代替,而且部分地采用了自动缫丝机。
1.1 国产细纱机的发展国内细纱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第一代细纱机:1291、1292、1293。
1954年,大批量生产,1291、1301型,E=14~20。
逻辑智能继电器在FA503型细纱机上的改造实践

电器 控 制 电路 实施 了全 面 的 改进 。结 果 解 决 了 F 5 3 纱机 原 来 电器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得 产 品 A 0细 使
质量 提 高 了档 次 并 赢得 了 生产 厂 家 的好 评 。现 在 , 改 造 的F 5 3 经 A 0 细纱 机 在 功 能 、 量 、 能 、 质 性 可靠性 等方 面 与改 造前 相 比有 了大 幅度 的提 高 , 同时还 实现 了该 机数 字 化监 控 。为 此 , 这项 老 机
转 换  ̄4 高 速 ) J lY( 运行 , 间可调 。 时
数 器 、个 计数 比较器 等功 能 , 8 完全 能 满 足一 般 的
c 络 纱 自动 加 油一 次 ,加 油 H 1可 调 。 .每 7. ," q d 满 纱 或 中途 落纱 时 , 据 用 户选 择 的 “ . 根 三
维普资讯
逻 辑 智 能 继 电器 在 F 5 3 细 纱 机 上 的 改造 实践 A 0型
管红 进
( 国人 民解放 军第40 - - 浙 江舟 山 3 60 ) 中 86 ̄J - 100 [ 要】本 文 简述 了施 耐德 电气公 司Z l oi系列智 能逻 辑 继 电器 的功 能 , 摘 eoL g i c 并利 用它 改造 了F 0型棉 纺环锭 细 纱机 。 A53 实践 证 明 : 该控 制 系统线路 简单 、 工作 可 靠并 兼有 自诊 断
关 、 电机 3 主 Y和4 Y主接 触 器 、 领 板升 降 中 问继 钢
电器 ) 的作用 与 原线 路相 同。
( ) 系统 的 自动化 功 能不 变 。 3原 要 求如 下 :
JA G UT X IE 江苏 IN S E TL 纺织
@
维普资讯
江阴华方:“电锭”带来环锭纺细纱机变革

江阴华方在今年的纺机展上推出了全电子细纱机,其中‘电锭’是环锭纺细纱机的最大亮点,未来也将带来环锭纺细纱机的变革。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奕宏向记者介绍:电锭带来的好处是节能、降噪、使车间温度大幅度下降,以及锭差很小,对后续染色环节将带来很大帮助,同时减少了保全保养的工作量。
所有这些都将为细纱机老车间的改造升级带来很大的变革提升。
很多纺织企业都看好电锭未来的发展,也希望华方能够尽快将电锭推向市场。
“两年一次的纺机展,大家都非常关注高速高效的智能化产品,能够减少用工的产品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对于小类别细分领域来说,华方的优质品质一直受到客户的关注和欢迎。
接下来华方将继续站在客户的角度,解决客户的痛点难点,开发适合客户的产品。
”织造设备HF928R 高速自动分条整经机适应于任何短纤维纱或长丝进行的分条整经;主要特点是大滚筒转反向卷绕,有效地改善纱线的喂纱成形,并充分利用整经台下方的平整辊来保证纱线层的平整度,倒轴时根据不同的工艺,提供多种穿纱方式,减少了中间过渡罗拉的摩擦;倒轴张力进行分段控制,张力控制更稳定;配备自动测量位移系统及自动条带张力控制。
HFGA158 分批整经机适用于棉、麻、化纤及混纺纤维等产品的直接整经。
采用全套进口液压元器件控制压纱辊压力及制动力,为高效高质量的生产及产品提供保证。
用于松式整经时,喂纱罗拉配有伺服电机及激光系统,确保经轴达到客户的使用工艺,并配有伺服控制的上下轴系统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松式经轴。
纺纱设备HFJ 系列紧密纺装置·四罗拉紧密纺装置,输出罗拉积极传动,稳定性高;·输出罗拉可选用伺服系统单独驱动,根据纺纱工艺需求灵活调整输出罗拉和前罗拉牵伸比;·工艺片异型管紧密纺和紧密赛络纺品种切换方便,投资使用成本低;·负压风机采用一级能效电机和风机,并用变频控制技术,有效的降低能耗;·负压系统选配自动刮棉装置和负压在线监控系统,确保纺纱过程负压稳定。
紧密赛络纺装置在国产细纱机的改造建议及工艺探讨

摇架压力要求较高;3输出胶辊直径 比前上胶辊 ()
稍大, 两个胶 辊之 间通过 中间齿轮传 动 , 对不 同 且
纤维存在不同的牵伸 比, 机构复杂;4 配有不同 () 狭槽长度和倾斜角度的吸管,适纺不同原料 的纱 支 ;5 负压 控制 系 统采 用分 单元 控 制技 术 , 2 () 每 4 锭为一组 , 每组 由一个吸风机提供负压 , 负压吸风 单 元 的风速集 中调节控 制 ,保证 每个 吸风单元 的
2 国 内紧密赛 络 纺纱装 置的研 制现 状及 性 能对 比
从 2 0 年起 ,国内对 紧密纺 的研究就 已经起 00
步, 现在 紧密赛络 纺结构 形式尽管 有多种 形式 , 但 主要还是 集 中在 气流集 聚装置上 ,而气流 集聚装
置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仿绪森式 ,一种是仿丰 田 式。 它们的集聚原理相同, 都是在原来的细纱牵伸
系统前加 一个气 动集 聚区 ,采用 网格 圈将 凝 聚须 条送 至加 捻 点 , 因此 , 它们 的集 聚效 果也 差 不 多 ,
所不 同的 只是 日常 消耗 和维 护管理 的复杂性 大相
径庭 。
1 紧 密 赛 络 纺 改 善 毛 羽 、 强 力 机 理
分 析
传统 的环锭纺尽 管 自诞 生 以来 一直保 持着纱 线 生 产 的统 治 地 位 ,但 其 存 在 着 不 可 克 服 的 弱
维普资讯
紧密赛络纺装置在 国产细纱机的改造建议及工艺探讨
王 亚芳
( 南通 市 中等专 业 学校 南通 260 ) 20 1
[ 要】 摘 紧密 赛络 纺是 紧密 纺和赛 络 纺相 结合 的 一种 组合 纺 纱 法 。本 文 通过 两种 紧密 赛络装 置 的成 纱质 量及 器材 消耗 的对 比分 析 ,对 国产 细纱机 紧密赛 络 纺 改造3 试验对 比分析 。 231质量对 比( 。. 见表 1 )
棉纺设备改纺花式纱线的生产实践

只 2锭 , 有 5 约占半 台细纱 机的面积 , 设备投资高 、
且运转 锭数 少 、 运转 成 本 高 用 普通 细纱 机 改制 一 台花式 捻 线 机 , 价格 在 千 元 以下 . 台 46锭 , 当 每 1 可 作7 ~8台正 规 的花 式 捻 绂 机 使 用 , 不 纺 花 式 线 当 时 , 将 部分零 件还 原 , 只要 即可纺制 普通 纱 ,不 足 的 是 有 的花式 线用改 制 的花 式 捻线机 纺需 两次加捻 才 能完成 , 而空 心锭 花捻机 可一 次捻 成
四 、 论 总
造 编 程系统可 以逐 步推 广 , 以便成倍 提高 工作 效 率 3 为提高 产 品 自动 化 水 平 和 适 应 新 型 织 机 高 . 速运 转 的要求 , 着手将 国 内提花机朝 先进 化 , 应 电子 化, 高速 化方 面发 展 。 目前 国内只有适 应 3 0r n 0 / mi 以下 的机械 提花机 , 采用 木 质纹 纸 设 计 、 孔 , 且 打 翻 改一 种 复杂花纹 织 物 需 近一 个 月 时 间 , 无论 从 质 量 还是从 效率看 , 都无 法适 应市场 的需 要 , 通过 上述 国 外电子 提花机 的性 能分 析 , 以看 出高速 电子 提 花 可
机 的优点 在 于 : 一是 车速 高 , 可适 应 2 0 5 / n 5 ~8 0 r mi
纵观 国外 高速 电 子 提花 机 制造 商 不 断追 求 、 不
断创新 的成果 ,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 我们必须有 自
己的创 新 产品 因 此 引 进 国外 先进 技 术 、 发 国 内 开
1 8
由三股及 以上的纱线捻合而成, 其特征是纱线外观
呈 线 圈状或 螺旋 状 , 如珠 圈线 、 例 圈圈线 、 圈线 、 花 小 辫线、 螺旋 花线 、 珠线 等 珍
浅谈A513型细纱机的技术改造

纱 机 进 行 了 技 术 改 造 ,改 造 的方 案 如 下 : 一 是 对
原 机型 的牵 伸装 置进 行重 点改造 ,以提高 牵伸 装
1 改 造 前 A5 3型 细 纱 机 的 工 艺 设 1
备 状 况
A l 5 3型 细 纱 机 是 由 国 营 上 海 第 二 纺 织 机 械 厂 于 17 9 8年 生 产 制 造 ,该 机 主 要 适 用 于 6 5mm
成 纱 的 质 量难 以 达 到 要 求 ,主 要 表 现 在 :成 纱 条 干 C 值 高 ,粗 细 节 多 ,细纱 断 头 多 。 V
性 ,从 而 消 除 了 罗 拉 的 弯 曲 和 扭 振 现 象 ,且 罗 拉
中 心 距 大 为 缩 小 ,有利 于控 制 纤 维 提 高 成 纱 质
左 右 的 中 长 纤 维 纺 纱 ,其 前 后 罗 拉 直 径 均 为 3 O
置 的 精 度 ;二 是 拓 展 原 机 型 的捻 度 范 围 ;三 是 采
用新 型钢领钢丝 圈 。 2 1 牵伸 装 置 的 改 造 .
为 了使 改 造 后 的 细 纱 机 能 够 适 纺 纤 维 长 度 为
为 10 .4— 1 4 .9倍 ,从 而 总 牵 伸 倍 数 相 应 提 高 ,
更适应 纺高支纱 。
改 造后 的规格
4 0以下 、4— 5 5— 6 1 1 5 5
7 O
46 1
适纺纤 维长 度 ( mm)
锭距 ( m m )
7 0
46 1 4 5
锭数 ( / ) 锭 台 钢领 ( m) m 适纺 特数 ( x t) e
始 ,我 厂 对 短 麻 纺 的 5 0 0 0锭 A5 3型 细 纱 机 进 行 1
用细纱机改制花式线机

① 升高 整 机 6 m, 装过 渡 件 , 高 龙 筋 8 0m 加 升 0
m 为 出线 光 面 罗拉 和槽 筒 的安 装 打 开 安 装 空 间 m, 和 纱 线成 型 空 间 。
Ab t a t T i a e nr d c s a e y fe e to i D i h u e s a d vc fc t n h ig e y r fsr -p n. n ay si rn i ls sr c : h s p p r ito u e n n w t p o l cr n c BO whc s d a e ie o ut g t e sn l a n o i s u a d a l s t p ic p e e i e n e s s u tr s a d d f r n e [ c a ia t c u e i e e c s wi me h c BOD. d ti k b t lj e irBO . r n h n l n a b n s ta s a b t D j e
可将 企业 闲置 的 旧 细 纱 机 改 制 为 花 式 线 机 ,
满 足各 种 新颖 花 式线 的纺 制 。 花 式线 的生 产 方 式 多种 多 样 , 文 主要 介 绍 本
靠 中空 锭完 成 的 纺 织 改 进 。 花 式 线 实 纺 支 数 低 ,
在细 纱 机上 可 直 接 成 形 。 改 制 时 , 细 纱 机 牵 伸 原
1 设 备 改 造 的 思 路
面芯 线 喂 入 罗拉 。芯线 的喂入 和 纱线 的输 出速 度 是超 喂 的 主要 组 成部 分 。 ④ 去 掉原 车 环 锭 , 龙 筋 反过 来 安 装 , 直 接 把 或 在 龙筋 上 加 装 1 i ×10ml×10m 0m l 0 i l l 0 m的大 型 角 钢 , 为安装 中空 锭 和 出线 光 面 罗 拉 取 得 了直 角 平 面 。反装 龙 筋 的 目的是 为 了使 龙筋 的安 装 宽 幅 减 小, 利 于中空 锭接近 细纱 机罗 拉外 经垂 直线 。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F控制不是必选的,可以选用矢量控制变频器,也可以选用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器啊。
V/F控制的缺点,主要是由两个:第一,是开环控制方式;第二,是低频扭矩比较小,对于大惯量的负载,可能造成启动困难,甚至是启动不了。
现在风机水泵类负载,一般还是倾向于使用V/F变频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风机水泵类负载,对于变频器的要求是比较低:第一,风机水泵之类属于轻载,对低频扭矩不是很关心;第二,风机水泵的控制是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恒压、恒静压之类的控制,即使不用闭环控制,也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第三,相对于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器来讲,V/F的变频器在价格上还是有优势的。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价格的快速上涨,纺织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需求日益加强。
一些纺织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常问我们有没有简单易行的降耗方法?本期一线交流专栏,我们聚焦细纱工序,从细纱机吸棉风机、细纱机节能锭带、细纱机水冷电机等角度出发,介绍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西北二棉责任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锦虹纺织有限公司等一线企业的成功经验。
细纱机主传动目前仍沿用三角带传动,传动效率仅为0.96。
而改用高强度平皮带,传动效率可达0.98以上,节电2%以上,而且由於高强度平皮带厚薄均匀,噪声显着低於三角带传动。
以ABS塑料滚盘代替以镀锡薄钢板冲压而成的全属滚盘,重量节省达1/3以上,试验证明节电1%。
如采用更轻的工程塑料,还可节电,但还需考虑其耐磨性、冲击韧性,以提高塑料滚盘的使用寿命。
一般纺织厂对锭带张力的大小不太重视,为防止锭子打滑,锭带张力设置往往偏大,其实这是不经济的做法。
合理的锭带张力要根据卷装大小和所纺支数、锭速、锭子型式、锭盘直径、锭子油粘度等因素决定,选用合适的锭带张力,对降低能耗会起积极作用。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主要受细纱断头的约束,而细纱断头是细纱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也是细纱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主要障碍,直接影响到细纱的质量、产量及生产效率。
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的提高受到纺纱气圈张力的牵制,气圈张力变化又受气圈角速度、卷绕半径、气圈高度等因素影响,细纱断头的主要原因就是气圈张力值瞬时超过纱线的抱合强力值造成的,减少断头率是提高细纱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目前国内使用的环锭细纱机大部分是恒锭速的,这类细纱机在纺纱时根据细纱的不同品种,事先通过选用不同直径的皮带盘来确定锭子的转速,不能在纺纱运转过程中实现对锭子转速的动态控制。
锭子在恒速运转时,若选用锭速较高时,纱线所受张力大于其所能承受的张力时会产生很多的断头,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使消耗增大。
若选用锭速较低时,虽然断头率较低,但产量又会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只能选用一个折中的锭速作为“最佳工艺速度”,即在中纱时保证产量的同时又要兼顾到小纱和大纱时的断头率。
即使选择了这样的“最佳工艺速度”,仍然存在着小纱、大纱时断头较多,中纱时又损失了产量。
细纱纺纱过程中,在纺纱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纱线在纺纱的不同阶段所受张力也不同,其中一落纱中小纱时张力最大,大纱次之,中纱最小。
如果能够根据一落纱中各阶段的张力变化规律实现锭子转速的自动调整(变锭速),尽可能地保证纺纱各阶段的张力恒定,将一落纱过程中的张力曲线矫正为恒张力曲线,就可以同时做到小纱、大纱阶段基本无断头,中纱阶段又可以提高纺纱速度的目的,使产量、质量同步提高,这对实现优质高产,降低损耗和减轻挡车工劳动强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细纱纺纱时张力与锭子速度的关系,即当锭速增大时纺纱张力随着增大,且锭子速度越高,纺纱张力增加值就越大的变化规律,通过调整锭速来控制张力,就可以使纺纱过程的张力变化近似于恒定。
即在小纱纱线张力大时使用较低的锭速;小纱上升时纱线张力渐小适时增快锭速;中纱纱线张力小时使用较高的锭速;大纱开始时纱线张力渐大减慢锭速;快到满管位置时又使用较低的锭速,同时在空筒管开车生头时纱线张力波动大,采用适宜接头的低速运行。
这样就可以实现细纱机在纺纱运转过程中的变锭速控制,使纱线在各个阶段所受张力趋于恒定,从而降低断头率,提高细纱产量和质量。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就是将一落纱的时间总时长分为三个时段(小纱、中纱和大纱时段),就是将在原来的“最佳工艺锭速”下恒锭速纺纱时,从始纺开始到基本不出现断头的时间称为小纱时段(小纱时段一般占一落纱总时长的5%~15%);从中纱过后又出现断头到满管结束时称为大纱时段(大纱时段一般占一落纱总时长的5%~10%)。
再根据纱线在纺纱各时段张力允许的速度下,设置小纱和大纱时的降速范围及中纱时的升速范围,将“最佳工艺锭速”作为调速控制器的设置锭速,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实现纺纱过程的变锭速控制,也就是纺纱过程中的恒张力控制。
FA500-M1多功能控制器也允许使用一落纱缠绕的纱线总长度和小纱、大纱时段所占长度与一落纱总长度的比值替代三时段参数,称为三区段参数。
安装FA500-M1多功能控制器的细纱机,在小纱和大纱时可以降低5%~10%的速度(目的是降低断头率),在中纱时根据细纱机的车况提高5%~15%的速度(目的是在不断头的情况下提高产量),而中纱的长度约占一落纱总时长的8 0%,这样可使纺纱的整体速度提高了10%左右,细纱产量也就提高了10%左右。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变频器对主电机转速进行动态调整,可实现细纱机的软起动及无级变速,在提高成纱质量的同时,也延长了设备及电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电动机起动时对电网的冲击,提高了功率因数。
系统还可以自动检测电机的空载参数和负载转矩变化,实时调整电机的空载电流和工作电压,提高了电机的运行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细纱机普遍存在的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节电率根据细纱机的车况和纺纱工况一般可在3%-10%之间。
使用变频器还可以对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保护。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在启停细纱机和变锭速运行时,锭速的变化都是渐变的,彻底消除了电机启动时对细纱机传动、牵伸、缠绕等运动部件的机械冲击,延长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保全维修工时和停车时间,降低了细纱机的维护成本。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的安装接线简单,不对细纱机原来的控制电路做任何改动,保留并使用细纱机原有的全部功能。
安装该多功能调速控制器后,打开控制器的控制开关,通过触摸屏可以很方便的输入变锭速控制需要的工艺参数,挡车工仍按以前的操作方法并使用原来的操作按钮进行操作,控制器就可以按照变锭速的方法控制细纱机运转,实现恒张力控制;关闭该控制器的控制开关,细纱机仍使用原来的控制电路按恒锭速的方法控制细纱机运转。
通过选择控制器的控制方式,也可使用控制器按恒锭速的方法控制细纱机运行。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控制细纱机变锭速运行时,停车关机或突然停电时工艺曲线依然保存在控制器中,并可自动记忆停车或停电时的工艺速度及运行时间等数据,在重新开机或恢复供电后,继续开车可软起动到达停车或停电时的工艺点,并继续完成余下的工艺曲线。
改变纺纱品种时,只需通过触摸屏输入新的工艺参数并选择该工艺,即可改变纺纱工艺曲线。
该控制器可以保存40个细纱机变锭速控制的工艺曲线,可随时选出使用。
工艺输入和选用及工艺人员设定的与工艺有关的参数可以锁定,必须使用密码才能操作,有效地避免了意外改动而影响在纺纱的工艺参数和纺纱质量。
系统还设有各班组、管理和全局等密码,便于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通过触摸屏可以显示牵伸、喂入速度和锭子当前转速,当前所处的纺纱时段(小纱、中纱、大纱等)和纱管成型进度,当前使用的工艺编号和生产班组等信息。
可以记录各班组的机台使用效率和班组当班的产量,累积各班组的开机时间、纺纱长度和重量。
还对机台上的在纺纱单独计量长度和重量,可以实现不落纱交接班,提高了细纱机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以后工序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带来好处。
二、现环锭细纱机特点及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主要受细纱断头的约束,而细纱断头又是细纱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也是细纱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主要障碍,直接影响到细纱的质量、产量及生产效率。
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的提高受到纺纱气圈的牵制,气圈张力变化又受气圈角度速度、卷绕半径、气圈高度等因素影响,细纱断头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气圈张力值瞬时超过纱线的抱合强力值造成的,减少断头率是提高细纱质量和产量主要的关键。
原有的细纱机控制电路多采用双速电机,启动和接生头时采用低速,纺纱时采用高速,在意落纱的纺纱过程中不能改变纺纱速度,因此只能选用一个折中的锭速作为工艺速度,即在中时时保证产量同时又要兼顾大小纱时的断头率,所以仍然存在着小纱、大纱时断头较多的问题,着纱时又损失了较多的产量。
在启动时因为速度变化大对机台产生冲击,即降低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又影响了细纱机纺高支纱能力。
三、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细纱纺纱过程中,在纺纱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纱线在纺纱的不同阶段所受张力也不同,其中一落纱中小纱时张力最大、大纱次之、中纱最小。
我们根据这一特点通过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能够根据一落实中各个阶段的张力变化规律实现锭子速度的自动调整(变锭速),尽可能地保证纺纱各阶段的张力恒定,将一落纱过程中的张力曲线矫正为恒张力曲线,就可以同时做到小纱、大纱阶段基本无断头,中纱阶段又可以提高纺纱速度的目的,使产量、质量同步提高,这对实现优质高产,降低损耗和减少挡车工劳动强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细纱纺纱时张力与锭速的关系,即当锭速增大时纺纱张力随着增大,且锭子速度越高,纺纱张力增加值就越大的变化规律,通过调整锭速来控制张力,就可以使纺纱过程的张力近似于恒定。
即在小纱时线张力的适用较低的锭速;小纱上升时纱线张力渐小时适用增快锭速;中纱时线张力小使用较高的锭速;大纱开始时纱线线张力逐渐变大减慢锭速;快到满管位置时有使用较低的锭速,同时在空筒管开车接生头时纱线张力波动大,采用适宜接生头的最佳低速运行。
这样通过控制器的系统程序,完成整个纺纱过程中平滑的无缓冲的变锭速控制,使各个阶段所受张力趋于恒定,从而阶段断头率、达到节能提高细纱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四、产品功能及特点;★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可以使原细纱机功能和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达或超越最国内新型细纱机,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恒张力状态,大幅度提高纱支的质量,从而提高产成品的价格,提高企业效益。
★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功能,利用控制器的触摸屏可以方便的输入输入纺织工艺等参数,并可以储存40组纺纱工艺。
可以通过触摸屏观察细纱机主轴、罗拉、实际运转功率、工艺曲线、锭子的实际转速和线速度等参数。
★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后,可实现细纱机的软启动及软停车,减少了棉纱的张力冲击,降低了细纱机断头率,提高了细纱机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落花回纺,全过程保持纱线的张力恒定,减少毛羽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