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地理地质与环境

合集下载

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

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

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自然特征和地理要素,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气候、土壤等。

而自然灾害则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性、破坏性的不可预测的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征会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规模和影响程度。

1. 山脉及地震山脉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质现象,地球上存在着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山脉的存在常常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指地壳发生短暂的摇动或震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质构造活动。

大部分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尤其是在山脉的存在下更容易产生地震。

2. 河流及洪水河流是地理环境中常见的地质要素,它们通过长期的冲刷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形成了山谷、河谷等地形。

不同的地质环境会导致河流的形态和性质各异。

在特定的季节或气候条件下,河流可能会发生洪水。

洪水是指河流水位突然上涨,超出河道容量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灾害。

地理环境中的地势、降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洪水的发生。

3. 气候与台风气候是地理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地球大气长期平均状态的总和。

气候与自然灾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台风。

台风是一种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强烈旋转性气旋,由海洋水蒸汽形成,并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因素如海洋温度、湿度、环流等将影响台风的形成、发展和路径。

4. 土壤及滑坡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地质要素之一,它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并作为营养和水分的储存器。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自然灾害的响应有所不同。

例如,在降雨较多的地区,坡度较大的土地容易发生滑坡。

滑坡是指坡面土壤失稳而发生滑动或流动的现象。

地理环境中的土壤类型、坡度和降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滑坡的发生。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地质要素如山脉、河流、气候和土壤等都会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了解地理环境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灾害,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晋中市灵石县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晋中市灵石县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晋中市灵石县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DD市CC县位于XX省中部,DD市南端,东倚太岳山,以沁源为邻,北与介休、孝义毗邻,南靠霍州市、汾西,西与交口、汾西两县交界。

地理座标为东经111°20′-112°,北纬36°40′-37°。

全县总面积1206km2,总人口25.6万,全县管辖6镇6乡,598个自然村。

CC县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本项目厂址位于XX省DD市CC县BB乡AA村XX公司厂区内,站区中心地理坐标为:N36.********°,E111.********°。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二、地形、地貌及地质1、地形CC县地处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两大断陷盆地之间的隆起带,全县地形起伏较大,高低悬殊。

县境东部的霍山区,地形较高,霍山主峰牛角鞍,海拔2566.6m;花石崖,海拔2523.6m,为县内最高点。

西部属DD山,县境边界为中华山,海拔1355m,为西部最高点。

中部为汾河谷地,汾河从桑平峪村流入CC,海拔740m;在石桥下流出CC境内,海拔580m,为DD市最低点。

纵观全县地形,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宽缓槽型地形。

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长期以来风雨洪流冲刷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土石山地。

2、地貌CC地处构造隆起带,地层出露齐全,地质构造发育,使得全县地貌形态复杂。

各地地貌形态特征分述如下:侵蚀构造地貌:侵蚀构造地貌仅包括侵蚀断块单斜中山,分布于县境东部的霍山区,主要由变质岩类及小面积碳酸盐类、碎屑盐类组成。

构造以单斜为主,多南北向断层及北东东向断层,属构造运动强烈抬升区。

海拔一般为1300~2500m,相对高差400~1000m。

区内雨量丰沛,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山高、谷深、坡陡、脊尖,盖层分布区常见单面山。

侵蚀堆积地貌:本地貌仅包括侵蚀强烈的梁峁状黄土塬地,分布于霍山以西广大地区。

地理中的地貌与地质灾害

地理中的地貌与地质灾害

地理中的地貌与地质灾害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与地质灾害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地理中的地貌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一、地貌的形成与地质灾害地貌的形成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地质因素是地貌形成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地质构造、岩性差异、地下水体的侵蚀等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例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山脉、河谷等地形特征形成。

同时,地质条件也决定了某些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地质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貌密切相关。

比如,山体滑坡往往发生在山脚部位、河流附近或陡坡地区,这些地形特征与地貌密切相关。

同时,地震活动也对地貌产生影响,地震可以改变地表形态,形成新的地貌特征。

二、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地貌形态会决定地质灾害的类型、程度和范围。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地貌类型与地质灾害的关系:1. 山地与地震:山地是地震活动的高发区,这与山地地貌的形态特征密切相关。

山脉和山间盆地的断层分布使得地震易于发生。

地质构造和山地地貌的破碎性也使山地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 河流与洪水:河流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地貌类型之一,而洪水则是与河流相关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河流地貌的形态特征决定了水流的流速和冲击力,使得洪水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增加。

3. 海岸与海岸侵蚀:海岸地貌的形态特征与海洋的侵蚀作用有着密切关系。

海浪冲刷和风化作用会导致海岸线后退、海岸侵蚀,这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4. 高原与风沙灾害:高原地貌的形成与气候等因素有关,高原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条件造就了其易发生风沙灾害的特点。

风沙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三、地貌与地质灾害的防范地貌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地貌成为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要依据。

在地区规划和土地利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貌的特点,合理布局建设,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什么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什么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什么简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一门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该专业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特征、演变规律以及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

学习该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地质学和生态学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科内容1.自然地理学:学习地球系统、地貌学、土壤学和气候学等自然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球自然环境的特征、演化和相互关系,理解地球上地形地貌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地球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资源环境学:研究资源的分布、利用和管理,以及环境的质量评价、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等内容。

深入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系统。

3.地质学基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岩石的分类和地质力学基础,学习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学习地质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成和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基础。

4.生态学基础: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深入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和评估生态系统破坏和修复的方法,为资源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就业方向1.环境保护与监测:在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环境规划部门等单位从事环境状况评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等工作。

负责监测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方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在能源公司、矿产公司、水利部门等单位从事自然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

负责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规划,制定资源利用方案,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在城市规划部门、农业发展局、土地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

负责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整治工作。

林地的地质与地理特征

林地的地质与地理特征

林地的地质与地理特征林地是指被树木覆盖的土地,包括森林、林草混交地以及某些灌木地和竹林。

林地的地质与地理特征对于林地的形成、分布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地形、土壤等方面探讨林地的特征。

一、地质特征地质条件是林地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岩性特征等。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的构造形态,包括断层、褶皱和岩石塑性变形等。

在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易形成山地和峡谷,这些地区石质多为硬质,不易侵蚀,树木的生长条件优越。

而在平坦地区,土壤深厚,水源较为丰富,适宜森林的发展。

不同岩石类型和岩性特征也对林地的分布和类型产生影响。

例如,花岗岩质地壤肥沃、孔隙度大,适宜树木的生长,故花岗岩地区多为森林分布。

而石灰岩质地壤石碱性高,不利于树木的生长,故石灰岩地区多以草地和灌木地为主。

二、地理特征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和水文等要素。

地形对林地的分布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山地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和高山地形,水土流失较大,常常形成坡地滑坡等地质灾害。

但山地地形又为林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如气温适宜、日照时间充足、水分供应充足等。

平原地区地理平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

然而,一些河流、湿地和沼泽等地理要素为林木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例如,亚马逊河流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

气候是林木生长的关键要素之一,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

气温的变化范围和季节差异对不同树种的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而热带雨林则分布在热带地区,由于气温稳定,降水充足,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水文条件是林地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资源的供给对林木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山地地形多河流众多,水源丰富,为森林提供了水分的保障。

而干燥地区由于水文条件限制,森林覆盖率低。

三、土壤特征土壤是林木生长的基础,对林地的分布和类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地质美学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谈地质美学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科 技论 坛
・一 7 ・
谈地质 美学 与地理勘 察院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地质美学是美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类别, 主要研究的是地质环境中的地质景观的美学价值、 地质景观的类型和本质, 以及审
美对象与地质 景观 的关 系等 。根据地质遗迹的种类和不 同的景观特征 , 我 们可 以将 地质 美分为不 同的种类 , 以此来更好地研 究地质 美本 身, 以及地质 美之所 以美的根本原 因。 关键词 : 地质 ; 美学; 地质环境 ; 关系 地质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原生地质环境 , 或第一地质环境 解译才能识别 , 如岩石圈板块构造 ; 小 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 , 需要借 主要是 由各种 内外力地质作用造成 , 并在各种 内外 力地质作用影响 助于光学显微 镜或 电子显微镜 才能观察到 , 如矿物晶粒变形 、 晶格
下发生改变。 地质作用的突变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危害, 如地震、 的位错等。不论是气势磅礴的大规模的构造运动 , 还是微妙 的矿 物 火 山喷发等。在地质环境 的基 础上 , 地理环境就是在诸 多因素的影 晶粒变形 , 都不禁让人感 叹大 自然 的无穷动力 , 这种地质美 学 的展 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 的。 现, 便是运动之美。 1地质环境的功能 美 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 州交 界处 的波纹状 的岩石带 , 是一片经 1 . 1提供地质遗址 . 过l 9 亿 年地质作用 , 由沙丘演变成 的岩石结构。 如果前往需要徒步 地质环境主要是指 固体地球表层地质体 的组成 、 结构和各类地 穿越 4 . 8 1 k n 崎岖不平的山地 , i 翻越高达 3 5 0 m的岩石地带 。当你攀 质作用 与现象 给人类 所提供 的环 境 , 同时 , 也 为人类提供 了宝贵 的 登过一座岩石 顶部 , 会看到一组 新的岩石波纹 , 颜色较前者更深 , 结 不可再生的地质 自然遗产 , 即地质遗迹 。 包括旅游中的山水 名胜 、 自 构更 为宏 大。波纹岩是 由花 岗岩构成 的, 其经过亿 万年大 自然的洗 然风光等 自然遗迹 ,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 中 , 礼, 将波浪岩表面刻画成凹陷的形状 。波 浪岩 表面的线条是 由于含 人类 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 开发 利用 地质环境 、 地质 资源的遗 迹 有碳 和氢 的雨水 冲刷 , 带走表面 的化学物质 , 同时产生化学作用 , 在 以及地 质灾 害遗 迹等。 波浪岩表 面形成黑色 、 灰色 、 红色 、 咖啡色 和土黄色 的条纹 。波纹岩 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 因、 自 然属性 等可分为标准地质剖面 , 如 的附近还有原住 民遗留下来的史前壁画 , 画中似鸟似兽 的生物代表 中国最古老的岩石——辽宁鞍山自家坟花岗岩; 著名古生物化石遗 原住 民传说里的人物还有守护神。 址, 如北京周 1 2 1 店北京猿人遗址 ; 地质构造形迹 , 如横贯我 国中部 的 巨型水晶洞拥有地球 上最 大的天然水 晶 , 位于墨西哥南部奇瓦 商丹缝 合带 ; 典型地质 与地貌景观 , 如安徽 黄山奇峰 ; 特大型矿 床 , 瓦沙漠 , 奈加 山脉下 3 5 0 m处 的银 与锌矿 内。洞 内高耸着壮 观的 晶 如世界上最大 的稀土矿床—— 内蒙古 白云鄂博 ;地质灾 害遗迹 , 如 体 , 有如松树 , 长度超 过 7 m。 晶体 清澈 , 多面 , 由于含有硒元 素 , 呈现 辽宁大 连金石滩 震旦系 一 寒 武系地层 中的地震遗迹 。我 国地 域辽 出半透明的金黄和银 白色 , 令人 惊叹叫绝 。由于淹没在矿物质丰富 阔, 地理条件复杂, 地质构造形式多样, 地质遗迹丰富多彩, 是世界 的水 当中, 水 晶长得很快 。这些水的温度稳定 , 通常保持在 5 8 %左 上种类 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 有 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云南 的石林 、 右, 在此温度下 , 无水石膏与水结合生成石膏 , 长期 积累从 而形成 了 安徽 的黄山 、 广东 的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 , 都 以其独具 的特色 。 在世 洞穴中的水 晶。 界 上享 有盛名。 j 景 观遗迹 , 是地球表 面最直观 、 最丰富多变 的地质遗迹 。 其 中高 1 . 2维持环境平衡 山之雄姿 , 江河之奔腾 , 溶洞之神秘 , 瀑布之飒爽 , 湖泊之柔美 , 溪水 地质环境是地球环境 系统 的一个组成部 分 , 而地球环境 系统是 之欢 畅……无不 向人们展示了奇丽多姿 的地质之美。 指 围绕人类 的地球各种 自 然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的整体 , 其概念 的本 地质灾害遗迹 , 地质灾害是指地质作用( 自然的、 人为 的或综合 质是把地球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 , 各个 自 然要素在其 中相互 的) 使地质环 境产生突发 的或渐进的破坏 , 并造成人类生命 财产损 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因此, 地球环境系 失 的现象或事件 。 我国地质 和地理环境复杂 , 气候条件时空差异 大 , 统具有整体性 、 相关 性 、 有序性 、 动态性 和开放性等基本属性。 地质灾害种类多 、 分布广 、 危 害大 , 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地质环境作为地球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 与其他环境互相 之一 , 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 地面塌 陷 、 地 面沉 降 、 地裂缝等种类 的地 影响 , 互相依存 , 共 同维持着整个地球环境系统的和谐统一 。 质灾害十分频繁。 灾 害过后 , 原有的地形地貌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 有 2地质环境是地质之 美的承载基础 的残缺不全 , 有 的支零 破碎 , 从 而形成一种新 的地质 之美一残 缺之 地质环境 为人类提供 了多姿多彩 , 千变万 化的地质遗 迹 , 每一 美 。 种地质遗迹都向世人展现 了其独特的地质美感 。 如此繁多的地质之美 , 都体现在地质遗迹之 中。 而这些 , 都是由 地质剖面遗迹 , 又称地质断面遗迹 , 是沿某一方 向, 显 示地表或 地质环境提供 的 , 所以说 , 地质环境是地质美 的承载基础。 定 深度 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 或推断 ) 切 面。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3 地质之美是地 质环境 的外在表现 各种 地质 剖面都是 地质历史 时期 自然 环境 变化留下来的证据 , 因此 地质美作为美学家族的一个特殊的种类 , 是 由地质学 与美学相 这 些地质剖 面都是揭示地 质历史时期地 壳变迁和生物演 化奥秘 的 耦合而生 。美 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 、 社会性 、 形象性以及可愉悦 性。 把钥匙 , 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 自然遗产 。根据地壳上所保 留的各 地质美具有其他形式的美的共 同属性 , 但 同时更多 的表现在于它 的 种地质事件记 录 , 来解释当前的各 种地质地貌现象 。地质剖 面以其 多样性 。 科学精密 的记 录方式 ,向人们展现 了 自然界亿 万年的浩变与沧桑。 地质美 的千变万化 , 都基于地质环境 的包容之 中。无论是巍峨 这种 时空 的变迁 与延续 , 正是地质剖面遗迹所展示 的独特 的地质美 耸立 的崇 山峻岭 , 峰峰相连 的延绵群 山, 还是川流不息 的江河湖海 , 历史之美 。 壮丽优美的峡谷瀑布, 都是由亿万年的地质环境变迁和千百次的地 古生 物化石遗址 ,是 指地球上 的生 物在漫长 的地质演 化过程 质构造运动所形 成的。而地质美 , 正是人们对于地质环境 的直接感 中, 所经历 的变迁 与进化 , 保 留下来的化石遗址 , 它见证了地球上的 官认识。因此 , 我们可以说 , 地质美是地质环境 的外在表现。 生命 体所经历的漫长又复杂的进 化过 程。 孕育 、 产生 、 发展 、 强大 、 衰 参考文献 老、 死亡 ……周而复始 , 生生不息 。这便是神秘又强大 的生命之美 。 [ 1 ] 朱裕生 , 等. 地质 美学【 M 】 . 北京 : 地质 出版社 , 1 9 9 7 . 地质 构造形迹 , 是地壳 中的岩层地壳运动 的作用发生 变形 与变 【 2 儆 汉明 , 等. 地质 学【 M 】 . 北京 : 地质 出版社 , 2 0 1 0 . 位 而遗 留下来 的形 态。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 分的 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 和面貌特征 的总称 。地 质构造的规模 , 大 的 上千千米 , 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 的

2021年河北省邢台市和县新桥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河北省邢台市和县新桥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河北省邢台市和县新桥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关于该地地理现象描述正确地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降水受西风影响大C.河流可能有凌汛D.自然植被为草原27.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造D.水稻加工参考答案:BC略2. 读下图,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该季节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北半球昼短夜长C.天山的雪线上升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参考答案:B3. 下图为2016年中国香港1月21日-28日天气状况的变化示意图。

完成23~24题。

23.影响香港21-24日期间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24.下列日期,夜间大气保温作用最弱的是A.27日B.26日 C.25日 D.24日参考答案:BC4. 据报道,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

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人口不足6万人。

当地居民14日为这座“垂死”城市举行“葬礼”。

据此回答14~15题。

14.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冰川融化 B.全球气候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15.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A.禁止使用氟氯烃 B.减缓工业化进程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参考答案:14.D 15.C5.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

回答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参考答案:B6. 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 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A. 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B. 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C. 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D. 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5. 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A. 地形与大气环流B. 纬度与大气环流C. 纬度与地形D. 人类活动参考答案:4. B5. A本题组以入秋时间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和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地质遗迹与古地理环境重建

地质遗迹与古地理环境重建

地质遗迹与古地理环境重建在古代地球上,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遗迹。

这些地质遗迹是地球上过去的地理环境和生命演化的见证,对于了解地球的演变历程和古代生态系统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质遗迹,我们可以重建出古代的地理环境,揭示出地球生命的繁盛和消亡足迹。

地质遗迹是地球上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痕迹,它包括了化石、岩石和地貌等方面的记录。

其中,最常见的地质遗迹是化石。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存,它们在地层中保存下来,成为了研究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的重要材料。

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物种分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例如,恐龙化石的发现揭示了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古代动物巨兽,而叶绿体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植物的进化过程。

除了化石,岩石也是地质遗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岩石的种类和组成可以反映出当时地球的物质环境和地质过程。

例如,熔岩是岩浆从地下喷出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火山活动的时期。

而沉积岩是由河流、海洋和湖泊中的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岩石,它可以记录古代水体的存在和演变。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还原出古代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揭示出其中的演变过程。

在古地理环境重建的过程中,地质遗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质遗迹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地球的气候、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例如,通过研究冰川的遗迹,可以了解到古代地球上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通过研究大陆漂移的证据,可以了解到古代地球上的板块构造和地壳变动;通过研究火山岩和火山灰的分布,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火山活动和喷发频率。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预测未来的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地理环境的重建不仅仅是对地球历史的研究,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通过了解古代的地理环境,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从而对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影响。

例如,研究古代河流的变迁可以揭示出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轨迹;研究古代湖泊的消失可以了解到古代文明的衰落和灭绝原因;研究古代海岸线的变化可以揭示出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地质与环境 一、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市地处省中南部,位于东经113º45′~115º50′、北纬36º45′~37º48′之间(东西38477982~38661472 , 南北4068868~4185402)。西靠太行山与接壤,东以卫运河为界与毗邻,北与、两市搭界,南与市相连。东西长约185km,南北宽约80km,其状略呈马鞍形,面积12456km2。我市地形由西至东可分为中、低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

临城内丘

邢台市沙河市南和平乡

广宗

威县临西

清河

南宫市巨鹿

新河宁晋柏乡隆尧

任县

邢台市地形分布图

册井郝庄石家栏

太子井火石岗南赛低山区

丘陵区

平 原 区中、 1、中、低山区: 以500m等高线与丘陵为界,位于市西部,区域面积1923.8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相当于整个县的面积。山脉呈北北东走向,海拔高程一般为500~1000m之间,切割深度大于200m,属低山。只分布在省界附近,最高山峰达1822m,位于近邻省界的县和邱县交界处不老青山。山脉连绵,河流蜿蜒,自西向东横截山地,形成峡谷,谷壁陡立。 2、丘陵区: 依据地形起伏(切割深度)大小,人为以100m等高线与平原为界进行划分。丘陵区位于市中西部,区域面积1621.2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3%,海拔高程100~500m,相对高差小于200m。地形起伏,岗丘遍布,沿河两岸布有带状和裙状一、二级阶地,冲沟较发育,水土流失严重。丘陵与平原间地形变化急骤,没有明显的缓冲地段。 3、平原区: 位于市东部,主要位于京广铁路以东区域,面积为8911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2%。 滏阳河以西,面积3977km2,一般海拔高度在75~40m之间,坡度为1/400~1/1000。靠近山麓部分的平原坡度较大,流水切割作用明显,河流阶地发育;中腰地带坡度渐缓,侵蚀变轻;平原的前缘地势平缓开阔,和两大碟形洼地——大陆泽、宁晋泊相连。 滏阳河以东,面积4934km2,主要受古黄河与海河水系长期泛滥淤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在35~24m之间,坡度约为1/10000。由于历史上受黄河、漳河等河流决口、改道、泛滥冲淤重叠切割的影响,地貌形态十分复杂,古河床和沙丘岗坡呈带形分布,中间形成许多封闭洼地。如:宁晋、隆尧的小南海、巨鹿的吕寨洼、平乡的田禾洼、临西的水坡洼及清河的南坡洼等。 (二)河流水系 我市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区域共有行洪排沥河道(不包括界河卫运河)20条。山丘区和山前平原区,自北向南分布有汪洋沟、洨河、北沙河、午河、泜河、阳河、小马河、白马河、牛尾河、七里~顺水河、沙河~南澧河、北澧河、沙洺河、留垒河、滏阳河共15条大小河流,分别汇入大陆泽和宁晋泊。这些河道除留垒河外,均发源于西部山区,上游支沟源头繁多,流域形状多呈扇形,且多为季节性河道,平时基流很少,甚至干涸,汛期洪水暴发,河水陡涨陡落,历时很短。因源短流急,洪水汇集较快,各河进入平原后,坡度变缓,泥沙淤积,河道宽浅,深槽狭小。中部平原区,自西向东分布有小漳河、老漳河~滏东排河、西沙河、索泸河、老沙河-清凉共5条大小河流,统以排沥为主。河流总趋势为西南~东北,流入市(见表1、见图1)。

市主要河流概况 表1 河 名 发 源 本 区 起 止 地 点 本 区 河 长 (km) 本区流 域面积 (km2)

汪 洋 沟 蒿城北席沟 宁晋北枣村-宁晋东曹庄 54.0 411.0 洨 河 获鹿五峰山 宁晋边村~宁晋小河口 26.5 37.9 北 沙 河 临城蝎子沟 柏乡三十里铺~宁晋小马 15.5 196 午 河 赞皇大石门 柏乡赵家庄~宁晋徐家河 26.0 643 泜 河 临城三峰山 临城水库~宁晋曹台 72.0 945 李 阳 河 内邱柳林 内邱北岭水库~隆尧西良 16.0 285 小 马 河 内邱神头 内邱马河水库~任县刘屯 28.0 238 白 马 河 邢台戈寨 邢台县东青山~任县邢家湾 48.0 571 牛 尾 河 邢台火石岗 邢台市南小汪~任县南留寨 37.0 246 七里—顺水河 邢台县西后峪 邢台东川水库~任县永福庄 70.0 593 沙河-南澧河 内邱北沟 朱庄水库~任县环水村 102.0 1948 北 澧 河 任县环水村 任县环水村~宁晋小河口 41.3 221 沙 洺 河 武安摩天岭 南和丁庄桥~任县环水村 35.0 673 留 垒 河 邯郸永年洼 南和张村~任县环水村 35.1 176 滏 阳 河 邯郸峰峰矿区 平乡县东闫庄-新河县车张砖 120.5 766 小 漳 河 鸡泽旧城营 平乡周庄~宁晋孙家口 66.8 429 老漳河--滏东排河 曲周东水町 平乡林儿桥~新河挽庄闸 89.8 1249

西 沙 河 威县高庙 威县高庙~新河台家庄 76.5 661 索 泸 河 威县南仓庄 威县南仓庄~南宫沙里寨 29.0 603 老沙河-清凉江 邯郸广平后固寨 威县南革厂~南宫市张稳 69.0 1468

临城库水

午河

滏西

滏东

排河

滏阳

滏阳

临城新河

宁晋

柏乡

邢台市水系分布图

南北沙

洨河

沟 大陆泽、宁晋泊是1963年洪水后规划的两大滞洪区,统称中游洼淀滞洪区。大陆泽设计蓄水量6.96亿方;宁晋泊设计蓄水量22.3亿方。 二、地层、构造、岩浆岩 (一)地层 1、片麻岩区 在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的为片麻岩类,主要分布在县、沙河市、邱县、临城县西部山区,为一套太古---元古时期形成的变质岩石,片麻岩类岩石是经过多期构造和变质作用形成的,形成时代大约在20~30亿年。岩石多呈灰色、深灰色、近地表多风化。根据地层发展史,西部片麻岩地层可划分为①太古界赞皇群放甲铺组、石城组、红鹤组、石家栏组,②元古界甘河群南寺掌组、南寺组。 在片麻岩区多形成可供开发的矿产主要有:铁矿、菱镁矿、铜、硫铁矿、重晶石、长石、石榴石、建筑装饰板材等,近几年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发展较快,贫铁矿等多种矿都已开发利用,主要矿种铁矿分布在沙河市蝉房一带,县西河口,城计头、龙泉寺、安北、宋家庄,邱县杏树台、桃园,临城县石窝铺等地,大多为露天开采,另邱、临城西部建筑装饰用板材也逐渐形成规模化开采,在本区已形成为一个主要产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东北各地,年产值可达上亿元,为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章村煤矿 邢台煤矿 邢东煤矿 东庞煤矿 2、石英砂岩区 地区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片麻岩之上,位于山区的东西两侧,西部多分布于与接壤地带,东部多分布在沙河市朱庄、王湖,县西黄村、皇寺,临城北新村等地。为细小砂砾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多呈红色和白色,形成时代约为15~17亿年,晚于片麻岩形成。根据地层发展史,可将砂岩地层划分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常洲沟组,串岭沟组。 该类岩石达到工业利用指标的可做为矿产利用,该类岩石的成分主要为SiO2,现大多数做为玻璃原料已被使用,其它还可用做水泥添加料,部分形成薄板状的还可做为建筑装饰板材。现该类岩石有的已被开发利用,例如:沙河市绿水池一带砂岩,县西黄村皇寺砂岩等。 另外,该类砂岩带在地区大多地方形成陡岩峭壁,形成自然风景,给旅游业带来了很大商机,现有的砂岩地带被开发为旅游区,例如:沙河市西部的王湖,县的大峡谷、九龙峡等,近邻北部赞皇嶂石岩,给当地带来很大的效益。 依据本辖区砂岩地带地形的特点,水土不易保持,发展林果业难度也较大。 3、灰岩区 多分布于本辖区的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沙河市、县、临城县,在邱县、隆尧县也有少量的分布。根据灰岩地层形成阶段,可将灰岩地层划分为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 夏组、崮山组、长山组、风山组。奥系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磁县组、峰峰组。为海相~浅海相化学沉积,由多种类灰岩组成,灰岩区的灰岩形成时代约为4.5-6亿年,晚于砂岩形成。 灰岩区的岩石可做为矿产使用,工业利用主要用做制造水泥,还可用作炼钢熔剂、建筑石料(石子、荒料、砌石)等,现有灰岩分布的各县区都有开发。 另外,在该灰岩区有的地方沉积形成石膏矿产,例如:县喉咽、北尚汪、郭村、临城的两口,隆尧的东山南等地,现大多数都已开发。 根据灰岩形成特点,有时形成溶洞,形成大的溶洞可做为开发旅游用,例如:临城县的崆山白云洞(石洞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县天梯山,灰岩地貌有时亦形成自然景观也可开发为旅游景点。 在灰岩地区,也可形成铁矿。灰岩受燕山期(距今0.7-1.96亿年)岩浆岩侵入,往往在接触带形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铁矿,比如沙河地区的邯邢式铁矿,形成该类型的铁矿往往大而富(王窑铁矿、西石门铁矿、西泉铁矿、綦村铁矿等) 4、松散层(砂层、土层)分布区 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大面积覆盖,由粘性土和砂、砂砾石等组成,形成于300万年至今。其中质量好的黄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