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分析杨春峰
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10%~15%。
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被称为”现代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病灶局部反复出血和缓慢吸收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实质性瘢痕结节或形成囊肿;与中医癥瘕病理基础同。
常见临床表现是继发性渐进性加重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异常;与中医痛经、月经过多同。
西医除了根治性手术外,尚无一种理想的根治方法,西医采取的激素多采取激素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和保守性手术均由较高的复发率,5年累计复发率为40%。
因此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观察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4例,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4例均为就诊我院妇产科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治疗规范》诊断标准,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予以剔除:①子宫发育不良或是存在严重畸形者;②全身存在严重感染者;③存在恶性疾病者。
74例患者年龄在28~49岁,平均年龄在35.5岁,病程2个月~5年。
1.2方法根据患者体质因素,不但要辨其寒热虚实,还要辨气病、血病、新病、久病。
施治遵循”谨守病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2.1气滞血瘀患者素多抑郁,每于经前1~2d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痛不适,经量或多或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除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选方以膈下逐瘀汤及香棱丸方加减。
1.2.2寒凝胞中多因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或经水临行贪食生冷,内伤于寒,或过于贪凉,或生活于湿地,冷寒湿之邪重浊凝滞,客于冲任、胞中与经血搏结,致使经血凝滞不畅;故于经前1~2d或经期小腹冷瞳,得热则凝滞稍减缓解,经色不鲜有块,或畏冷身寒,苔白腻,脉沉紧,均为寒湿內闭,气滞血瘀之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疗效分析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c o m b i n e d t h e r a p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DI NG Ya /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Gy n a e c o l o g y a n d Ob s t e t ic r s ,Wu J i n g Z o n g Du i Ho s p i t a l o f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5 0 7,
・
中医中药 ・
2 0 1 3 年 2 月 第 2 O 卷 第 4 身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5 0 例疗效分析
丁 雅 莉
武警 广 东总 队 医院妇 产 科 , 广 东广州
5 1 0 5 0 7
【 摘 要】目的 探 讨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子 宫 内膜 异位 症 的 临 床疗 效 。 方法 将 1 0 0例 患者 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 组 , 对 照 组术 后 给予 孕三 烯 酮治 疗 , 观 察 组在 对 照组 的基 础 上 口服 补 肾活 血解 毒 方 治疗 , 比较 两 组 患 者 的治 疗效 果 、 血清 C A1 2 5、 性 激 素血 清睾 酮 ( T ) 、 黄体 生 成 素 ( L H) 的水 平 、 妊娠率 、 复 发率 。 结 果 观察 组 有 效率 、 妊娠 率 显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子宫内膜在子宫外生长,可引起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其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强调整体调理,通络活血,调理气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作用的草药。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经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则是对于病情进展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的必要选择,如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内异位病灶等。
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激素疗法、口服避孕药等,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缓解相关症状;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切除病灶,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较为严重且伴有严重症状的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优势在于综合利用中西医疗法的长处,既能够从根本上调理机体,改善体质,又能够针对具体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同时西医药可以通过激素、手术等方式控制病情,共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整体调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避免手术对机体的损伤。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与疗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有效性评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有效性评析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1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
M组药物治疗采用米非司酮,Z组药物治疗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FSH、E2、内膜厚度、TIMP-1的差异。
结果:Z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M 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P>0.05;治疗前两组FSH、E2、内膜厚度、TIMP-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Z组FSH、E2、内膜厚度、TIMP-1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FSH、E2、内膜厚度、TIMP-1,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临床有效性【 abstract 】 objective:drug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re analyzed.Methods:in July 2015 - January 2017 endometriosis patients,4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M group of drug treatment with mifepristone,Z group in left acetylene connaught progesterone intrauterine sustained-release drug treatment 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Adverse reaction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FSH,E2,lining thicknes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MP - 1.Results: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Z group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M group,P < 0.05;Two groups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mild,P > 0.05;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FSH,E2,lining thickness and TIMP - 1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Z group after treatment of FSH,E2,lining thickness,improve amplitude is larger and TIMP - 1 P < 0.05).Conclusion:endometriosis in left acetylene connaught progesterone intrauterine treatment effect is exact,slow-release system can better improve the FSH,E2,lining thickness and TIMP - 1,no obvious side effects,safe and effective,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 endometriosis.Drug therapy;Clinical effectiveness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较为普遍的疾病,临床可表现处盆腔疼痛、白带异常以及不孕等,病程长,具有持续发展和恶变倾向。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分析作者:张微卢建军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14期[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目前该病复发机制仍不明确,因其较高的复发率已成为较棘手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痛经情况、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术后处理、术后生育方式,总结多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该病复发的关系,为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案,以期减少患者的EMs复发率,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危因素,复发[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201-021885年,YonRecklinghausen第一次提出并命名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
EMs是育龄期妇女中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女性的15%,但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但患者术后仍有较高复发率。
1复发相关因素1.1年龄因素据大多数文献所说,年龄是EMs复发的保护性因素,手术时的年龄与痛经复发有显著性关联。
Ems的发病年龄一般为12~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8岁左右。
年龄越小,病变发现及早,临床症状较轻,治疗反应较好,复发率也相应较低。
但综合看来年龄对复发的影响是混合性的,有学者指出32岁是影响复发的关键年龄,对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则认为40岁是影响复发的关键转折点。
1.2术前痛经情况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ESHRE)指南指出:育龄期妇女出现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排便痛等症状时,仍建议其考虑是否为EMS发病。
EMS患者大多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当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病灶位于宫骶韧带、或浸润,封闭直肠子宫陷凹时还可引起深部性交痛。
伴有盆腔炎症、痛经、后穹窿触痛结节的患者盆腔粘连较严重,术中无法完全清除病灶导致高复发率,残留病灶在保留的卵巢分泌甾体激素的作用下再次复发。
48例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治疗分析

48例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7-06-05T13:46:01.0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8期作者:王楠孟胜楠[导读]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48例,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
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后,48例患者中显效22例,占45.83%,有效24例,50.00%,无效2例,4.17%,总有效率为95.83%。
结论:使用药物方法及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表现;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45-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指有活性内膜细胞种植于子宫内膜之外的位置而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1]。
因内膜细胞本应生长于子宫腔内,但因子宫腔通过输卵管和盆腔相通,因此使内膜细胞可以经由输卵管进入到盆腔内进行异位性生长。
子宫内膜异位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女性身上,在青春期前不会发病,在绝经后异位的病灶可以逐渐的萎缩退化。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48例,患者年龄21至46岁,平均(34.4±6.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B 超及磁共振成像(MRI)检验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
1.2 治疗方法1.2.1假孕治疗:患者可以通过服用各类的避孕药来到达诱发假孕的可能,相对而言,使用地索高诺酮150μg与乙炔雌二醇20μg的去氧孕稀,以及孕二烯酮75μg与炔雌醇30μg的敏定偶,此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发生突破性的出血可能性相对较小,并且其不容易导致患者的体重上升,二组药物都具有十分强烈的生物活性的能力与孕激素的受体相结合能力[2]。
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评判其疗效。
结果:60例患者治愈48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
术后复发1例。
结论:临床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属于良性病变,但其具备浸润生长、局部种植、远处转移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不断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1],引起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EMT在适龄妇女中发病率达10%。
71%~87%的EMT患者伴有慢性下腹痛的症状,具有慢性下腹痛症状患者半数以上确诊为EMT[2]。
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其中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法达到根治效果,极难达到治疗的预期目标,而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较好临床效果。
我科于2013年2月~2015年8月共收治60例该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 例患者,年龄26~55岁,平均43.5岁;婚育史:其中已婚53例(已婚不孕者10例)未婚7例,;EMT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育龄妇女,不孕、继发性痛经或慢性下腹痛,盆腔检查触及触痛性的结节或者囊性的包快。
临床分期:按Ingersoll于2007年在Acosta分类法的基础上修改的五期分法[3],即0~Ⅳ期:Ⅰ期5例、Ⅱ期34例、Ⅲ期17例、Ⅳ期4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破坏或切除异位内膜病灶,保留卵巢组织,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②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是指将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予以切除,保留一侧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维持患者的卵巢功能;③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子宫内膜病灶全部予以切除和清除。
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以及有无生育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及效果分析目的研究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90例。
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90例患者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应用达菲林,对照组应用孕三烯酮。
分析两组疗效,并行VRS评分比较。
结果观察组痛经缓解率为93.33%,对照组为82.22%。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VRS评分为(0.27±0.08)分,对照组为(3.01±0.29)分。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达菲林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可促进患者痛经症状的快速改善,应用价值颇高。
标签:达菲林;药物治疗;疗效分析;子宫内膜异位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我院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收录时间为:2012年8月~2015年6月。
90例患者入院后,均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
随机分组90例患者:观察与对照,每组45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在27~45岁,平均(35.1±4.23)岁。
对照组年龄在28~47岁,平均(35.4±2.61)岁。
两组在临床表现以及年龄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观察组应用达菲林[1]:取达菲林药物,3.75mg,经皮下注射方式给药。
此后,以28d为间隔周期,再次给予患者等剂量的达菲林药物。
连续用药3次。
②对照组应用孕三烯酮:给予本组患者孕三烯酮药物,2.5mg。
经口服用。
2次/w。
连续服用3~6个月(视患者病情而定)。
1.3临床观察指标采取”VRS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痛经情况进行评分,详细如下:①0分:无痛经;②1分:轻度痛经,且已经影响到了工作效率;③2分:中度痛经,需卧床休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④3分:重度痛经,需卧床休养,无工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分析杨春峰
发表时间:2018-05-02T13:37:02.3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31期作者:杨春峰
[导读]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杨春峰
林甸县医院黑龙江大庆市 1663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4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2组手术均能彻底切除病灶,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状况良好,不良反应少,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能显著提升患者医疗质量,治疗效果稳定,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进行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
Clinical analysis of endometriosis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Methods:84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laparotomy. The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postoperative condition was good,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less,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the first expiratory time,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P <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vaginal endometriosi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laparotomy.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stabilize the treatment effect. It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endometriosis;laparoscopic surgery;clinical treatment
前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近年来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症,这种病症主要由于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内膜以外的部位。
在组织学上,这种异位症不仅只有内膜的病变,还有内膜兼间质的环绕,在功能上也存在着雌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的情况。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该病可能导致患者不孕不育,降低其生活质量,更有甚者还能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本次研究针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
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9±2.1)岁。
其中60例经产妇,24例初产妇。
两组病例均符合诊断要求,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病例各项信息经过统计学处理,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麻醉方案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案于患者下腹部正中做一纵向切口,用直视方式考虑患者生育要求和实际病变情况进行处理。
观察组患者与肚脐上方取一横向小切口,处理后将腹腔镜探头置入患者体内观察病变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开口选择术式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总天数等,进行详细对比。
并定期随访,调研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并与术前进行比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数据按例表示。
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长55.62±5.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0.22±3.5ml,住院总天数平均6.22±1.1日。
术后治疗效果显著,且预后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的有41例,占97.61%。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长90.35±5.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15±4.5ml,住院总天数平均8.3±1.1日。
术后预后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的有37例,占88.1%。
根据上述数据,观察组手术消耗时长,住院总天数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出院后调研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以往临床方面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保守治疗两种方式。
由于保守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并不能根除病根,采取此种治疗方式常常会出现易复发、疗效差的问题。
因此,实际临床时我们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即为手术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通过物理性完全切除病灶,从而从根本上起到防止复发、恢复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过去,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常常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案。
由于手术创口较大,恢复较为缓慢,恢复过程中患者痛苦程度较高,且恢复过程中较易感染,术后患者满意程度普遍较差。
而本次研究中我们所采用的腹腔镜手术方案则改善了这种情况。
与传统方案不同,该方案通过采用腹腔镜间接观察患者体内的方法,成功替代了传统的大切口直接目测,并通过这种方式将原本近10厘米的切口缩减为两个2-3厘米的小型切口。
随着切口长度的缩短,整个手术过程对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损伤有了显著的降低,并大幅度降低了术后伤口感染的几率。
腹腔镜手术松解输卵管、卵巢等组织粘连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与此同时,患者的疼痛感也大大减轻,有助于患者保持一个良
好的心态接受恢复治疗。
不仅如此,采用微创手术方案的治疗费用也远低于传统手术方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不同于以往,随着如今技术的进步,如今的许多医院都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行此种类型的手术。
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已不再是限制这类手术广泛推行的门槛。
因此,推行使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即将成为今后临床治疗的一大重要趋势。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不难看出,相较传统开腹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因此,这种手术方案值得我们进一步在基层医疗设施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蒙莉.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的应用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0):1326-1328.
[2]倪阳.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9):18-19.
[3]黄海燕.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076-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