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数控技术在机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数控技术在机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数控技术在机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数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它的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

随着高端制造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些传统的机械加工设施已经完全被数控产品所替代,数控技术已经大幅度加快了产品的新老替换的速度。

因此,加工制造行业对生产产品的精准度又提出了新的生产要求。

就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现状、特点及在加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数控技术在机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控;技术;机床;加工1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的现状1.1 数控机床技术向精密、高效、柔性、集成的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提升机械制造业水平的需求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

近年来,各工业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投入生产使用的精密机床日益增多。

这些精密机床主要是指:座标磨床、高精度丝杆车床、螺纹磨床、齿轮磨床、座标镗床、高精度滚齿机、高精度长刻线机和高精度圆刻线机等。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加速推进数控技术将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基于高速、复合、智能、环保的数控机床发展的技术平台,已成为发展数控机床产业的关键技术。

从生产上看,成本、质量、生产率和产量、交货期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4个要素,采用传统的非数控生产方式只有达到一定阈值的大批量的规模生产才能取得上述4个方面的统一。

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以生产为中心,企业为主导的卖方市场已转向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用户为主导的买方市场,产品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且产品经济寿命大大缩短,这首先将形成以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方式为主流的生产环境。

1.2 数控机床技术开发成果显著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有了很大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工艺装备。

数控是现代机床的核心技术传统的机床延伸了人的体力,成为工作母机,而数控技术赋予机床一个大脑,使机床变得越来越“聪明”。

机床直线驱动装置的创新

机床直线驱动装置的创新

D S IG N N WS []丝杠螺母机构是最古老的机械传动副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手轮或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相比齿轮齿条等其它相同用途的传动副,丝杠螺母传动副具有驱动力矩放大和自锁特性,因此自从机床出现以来,就广泛用于驱动机床的各种移动部件,以实现刀具或工件的进给运动。

早期数控加工机床的配置、技术规格、操作方式、工艺要求等均沿袭传统机床,只是利用计算机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代替手轮或电机的旋转运动,机床驱动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然而,由于传统的丝杠螺母副是滑动摩擦副,传动效率低下、改变运动方向时存在间隙等缺点就明显地暴露出来,成为数控机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需要创造新一代的、高效和高精度的直线驱动装置来满足数控机床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要求。

丝杠驱动的创新目前最主流的数控机床直线驱动装置是滚珠丝杠螺母传动副加伺服电机。

滚珠丝杠副由丝杠、螺母和滚珠组成,丝杠的旋转运动通过滚珠与螺母的接触,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

由于滚动摩擦的摩擦阻力很小,驱动同样部件所需的动力仅为滑动丝杠副的1/3。

滚动丝杠在传动效率高的同时,在高进给速度、高荷载下的发热量也大大降低。

除了摩擦阻力小以外,滚珠丝杠副无背隙、无爬行的特性一举解决了数控机床提高加工精度的障碍。

滚珠丝杠副由于是利用滚珠运动,所以启动力矩极小,不会出现滑动摩擦副那样的爬行现象,当滚珠丝杠副预紧后,由于预紧力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负值,不单是可以消除背隙,丝杠传动副的刚性也得到提高。

直线电机驱动近年,面对数控机床发展上更高切削速度、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工艺范围这三种趋势,机床直线驱动装置的创新基于滚珠丝杠副的机床驱动方式开始不能完全满足机床高性能的需要,机床设计师开始寻找新的驱动方式。

直线电机驱动是最有潜力取代滚珠丝杠的新驱动模式,有赖于上世纪80年代末永磁材料、功率器件、控制技术及传感技术发展,直线伺服电机的性能不断提高,成本日益下降,为在机床上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直线电机原理

直线电机原理
• 导轨:支撑动子并引导其运动
直线电机的分类与特点
直线电机的分类
• 扁平型直线电机
• 圆柱型直线电机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 电磁感应直线电机
各类直线电机的特点
• 扁平型直线电机:结构紧凑,适用于短行程、高速运动
• 圆柱型直线电机:适用于长行程、高推力运动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效率高,适用于高速、高精度运动
• 加速度可达2g以上
高精度
• 定位精度可达±0.1μm
•达数百牛顿
• 可连续提供恒定推力
直线电机的优点

结构简单
• 无需中间转换装置,减少机械损耗
• 体积小,重量轻

高效率
• 能量转换效率高,可达**90%**以上
• 发热量低,散热效果好
⌛️
高响应
直线电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与前景
应用实例
应用前景
• 医疗器械:X射线机、心电图机等
• 拓展直线电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太阳能设备:太阳能跟踪系统
• 提高直线电机性能,降低成本
• 汽车制造:发动机、座椅调节器等
• 促进直线电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05
直线电机的应用实例与分析
直线电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应用实例
应用分析
• 工作台驱动
• 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
• 主轴驱动
• 减小机床体积,降低成本
• 刀库驱动
直线电机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应用实例
• 机器人手臂驱动
• 输送系统驱动
• 装配设备驱动
应用分析
• 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

直线电机运用

直线电机运用

直线电机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这类应用场合比较多;二是作为长期连续运行的驱动电机;三是应用在需要短时间、短距离内提供巨大的直线运动能的装置中。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稳定增长,证明直线电机可以放心的使用。

本期讨论直线电机的运用Linear motor:直线伺服电机应用昆山佳德锐自动化系统销售中心 交流论坛: www.hilife.me工业之美什么是直线电机特点1.什么是直线电机 直线电动机(或称线性马达)(Linear motor)是电动机的一种,其原理与传统的电动机不同,直线电机是直接把输入电力转化为线性动能,与传统的扭力及旋转动能不同。

直线电机又分为低加速及高加速两大类,当中低加速直线电机适用于磁悬浮列车及其他地面交通工具,而高加速直线电机能把物件在短时间内加至极高速度,适用于粒子加速器、制造武器等。

2.直线电机是如何工作的下面简单介绍直线电机类型和他们与旋转电机的不同,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U型槽式和管式。

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有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相,直线电机用HALL换相的相序和相电流。

直线电机经常简单描述为旋转电机被展平,而工作原理相同。

动子(forcer,rotor)是用环氧材料把线圈压缩在一起制成的,而且磁轨是把磁铁(通常是高能量的稀土磁铁)固定在钢上.电机的动子包括线圈绕组,霍尔元件电路板,电热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和电子接口。

在旋转电机中,动子和定子需要旋转轴承支撑动子以保证相对运动部分的气隙(airgap)。

同样的,直线电机需要直线导轨来保持动子在磁轨产生的磁场中的位置。

和旋转伺服电机的编码器安装在轴上反馈位置一样,直线电机需要反馈直线位置的反馈装置--直线编码器,它可以直接测量负载的位置从而提高负载的位置精度。

3.直线电机分类管状直线电机圆柱形动磁体直线电机的磁路与动磁执行器相似。

区别在于线圈可以复制以增加行程。

典型的线圈绕组是三相组成的,使用霍尔装置实现无刷换相。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3000字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3000字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 )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发展历史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加工设备。

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PC+CNC智能数控系统,即以PC机为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在PC机上安装NC软件系统,此种方式系统维护方便,易于实现网络化制造。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永磁式直线无刷直流电动机在数控机床上精控定位的设计

永磁式直线无刷直流电动机在数控机床上精控定位的设计
上述数据对于其他直线 电动机及旋转 电动 饥都无法达到 。 并且运行速度 也很 高 , 一般速度可达几米/ 秒。
图 3 永磁直线无刷直流电动机双负反馈控制框图
( 3 ) 高刚度 。 直 线无刷 直流 电动机 是动子 与机械 负载直 接连 参 考 文献 1 ] 唐 任远. 现代永磁 电机理论与设计[ M ] . 北京: 机械 工业 出版社, 接, 电机 与负载之 间刚性很 强。 刚度要 比滚珠丝杆 传动 的刚度高 [ 1 9 9 7 . 5 ~1 0 倍。 2 3 蒋朝霞. 直线 电机在数控车床上的应用[ J ] . 电机 与控制应用, 2 0 0 7 . ( 4 履 行平稳性好、 定位精度高。 直线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定子和动 [
数控 加 工 经历 了6 0 多年 的 发 展 , 已成 为应 用 于 当代 各 个 制造 领 子采用无铁心或有铁心两种 , 两者均可消除齿槽效应, 电机运行很平 域 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 数控加工的最 大特征有两点 : 一是可 以 稳 。 若 采 用 反馈 闭环 控 制 系统 , 定 位 精度 更 高 , 可 达 No . 5 “ m以 下 。 极大地提 高精 度 , 包括 加工质量精度 及加工时间误差精度。 ( 5 ) 维护方便 、 可靠、 耐用性好 。 直线无刷直流 电动机不存在摩 擦接触 , 因此维护方便 、 可靠、 耐用性好 。 1 永 磁直 线无 捌直 流 电动机 的 工作原 理
数 控 技 术
永磁式直线无刷直流 电动机在数控机床上精控定位的设计
任 黎 明
( 唐d 4  ̄J , k 技 术 学院机 电工程 系 河 北唐 山 0 6 4 0 0 2 )
摘要: 介 绍 了永磁 式 直线无刷 直流 电动机 的原理 与特点 , 并设计 了它在 数控机床 上精 控定位 的框 图, 然后 采R ] P MAC 克服 电机不足 , 来 实现 数 控机床 工作 台的精控 定位 。 关键词 : 永磁 式直线 无刷 直流 电动 机 数控机床 精 控定 位 双反馈 中图分 类号: I . M3 5 9 . 4 T G 6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4 — 0 0 3 6 0 1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详细描述
刚度是指数控机床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进给 传动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高刚度的数控机 床能够减小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提 高加工质量。
速度与加速度
总结词
速度与加速度是衡量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动态性能的指标。
详细描述
速度与加速度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 进给传动系统能够达到的最大移动速度和加 速度。高速度和高加速度的数控机床能够缩
更换磨损件
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 换,保证进给传动系统的 正常运行。
调整参数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进 给传动系统的参数进行调 整,优化其性能。
常见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诊断与排除
噪音异常
温度过高
检查进给传动系统是否有异常噪音, 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轴承或齿轮。
检测进给传动系统的温度,如温度过 高,需检查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03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分 类
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
总结词
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是数控机床中最常用的进给传动方式之一,具有高精度、 高刚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实现工作台的进给运动。 其优点在于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稳定、使用寿命长,且具有较高的刚度,能 够满足大多数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需求。
运行抖动
观察进给传动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有 抖动现象,需检查传动轴是否松动或 损坏。
06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未 来发展
高精度化
总结词
随着制造业对产品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需要实现更高程度的 精度控制。
详细描述
高精度化是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高 性能的传动元件和精密加工技术,可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加工

【最全PPT】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最全PPT】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主要应用场合:
▪ 一是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这类应用场合比较多; ▪ 其次是作为长期连续运行的驱动电机; ▪ 三是应用在需要短时间、短距离内提供巨大的直线运动能的装置中。
▪ 直线电机可以在几秒钟内把一架几千公斤重的直升飞机拉到每小时几百公 里的速度,它在真空中运行时,其时速可达几千上万公里。
海关承担着大量物品的进出分拣,过去也和邮政分拣相类似,现在有些海关,如国内深圳海关就采用了由浙江大学提供直线电机驱动 的物流分拣线,使用效果很好。 高速响应 由于系统中直接取消了一些响应时间常数较大的机械传动件(如丝杠等),使整个闭环控制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大大提高,反 应异常灵敏快捷。 运动动安静、噪音低 由于取消了传动丝杠等部件的机械摩擦,且导轨又可采用滚动导轨或磁垫悬浮导轨(无机械接触),其运动时噪 音将大大降低。 直线电机和传统的旋转电机+滚珠丝杠运动系统的比较
直线电机的结构可以看作是将一台旋转电机沿径向 剖开,并将电机的圆周展开成直线而形成的。其中 定子相当于直线电机的初级,转子相当于直线电机 的次级,当初级通入电流后,在初次级之间的气隙 中产生行波磁场,在行波磁场与次级永磁体的作用 下产生驱动力,从而实现运动部件的直线运动。 近 几年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直线电机技术 应用于数控机床直线运动驱动系统中,代替传统的 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副驱动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直线电机和传统的旋转电机+滚珠丝杠运动系统的比较
▪ 在机床进给系统中,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与原旋转电机传动的最 大区别是取消了从电机到工作台(拖板)之间的机械传动环节,把机 床进给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因而这种传动方式又被称为"零传动"。 正是由于这种"零传动"方式,带来了原旋转电机驱动方式无法达到的性 能指标和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1期2X(J6年3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NANTONGVOCAITONAL&ETCHNICALSH理护INGCOLLEGEVol.5N

o

1

Mar20(拓

直线电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蒋惹,庄丽阳,唐通鸣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6

0

7)

摘要:文章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发展,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技术,并就其特点和优势作了论述最后介绍了直线电机在数拉机床中的应用实例关键词:直线电机;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二TG币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91(20()6)01刁038一04

直线电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惠斯登制作的并不成功的略现雏形的直线电机,其后的160多年

中直线电机经历了探索实验、开发应用和使用商品化三个时期。1971年至今,直线电机终于进入独立应用的时期,各类直线电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制成了许多有实

用价值的装置和产品,例如直线电机驱动的钢管输送机、运煤机、各种电动门、电动窗等。利用直线电机驱

动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己超过sokmh/,接近了航空飞行的速度.我国直线电机的研究和应用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目前主要成果有工厂行车、电磁锤、冲压

机等。我国直线电机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推广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

,

国内不少研究单位已注意到这一点l[]。1直线电机在数控机床上应用的现状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零件的加工质量而发展的高速和超高速加工现已成为机床发展的一个重大

趋势,一个反应灵敏、高速、轻便的驱动系统,速度要提高到40~50n州inin以上。传统的“旋转电机+滚珠丝杠”的传动形式所能达到的最高进给速度为30耐mjn,加速度仅为3创扩。直线电机驱动工作台,其速度是

传统传动方式的30倍,加速度是传统传动方式的10倍,最大可达109;刚度提高了7倍;直线电机直接驱

动的工作台无反向工作死区;由于电机惯量小,所以由其构成的直线伺服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频率响应。1993年,德国ZxCen一O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直线电机驱动的工作台HSC一240型高速加工中

心,机床主轴最高速达到240(犯r/inin,最大进给速度为60n岁inin,加速度达到19,当进给速度为20r对min时,其轮廓精度可达.0004n刀n。19%年开始,日本相继研制成功采用直线电机的卧式加工中心、高速机床、超高速小型加工中心、超精密镜面加工机床、高速成形机床等1[]。我国浙江大学研制了一种由直线电机驱动的冲压机,浙江大学生产工程研究所设计了用圆筒型直线电机驱动的并联机构坐标测量机l2J。2001年南京四开公司推出了自行开发的采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的数控直线电机车床,2003年第8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了北京电院高技术股份公司推出的vsl250

直线电机取得的加工中心,该机床主轴最高转速达1500r/min。

2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

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如图1所示。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

收稿日期

:

2的5se04-肠

作者简介:蒋葱(1947一)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第期蒋惹庄丽阳等:直线电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在实际应用时,将初级和次级制造成不同的长度,以保证在所需行程范围内初级与次级之间的祸合保持不变。直线电机可以是短初级长次级,也可以是长初级短次级。考虑到制造成本、

运行费用,目前一般均采用短初级长次级。

定千(初级〕转子(次级〕

目日以/

曰日

a)i台径向剖开

b〕把回周展成直线

图1直线电机的转变过程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旋转电动机相似。以直线感应电动机为例:当初级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便在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次级在行波磁场切割下,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磁场相

作用就产生电磁推力。如果初级固定,则次级在推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反之,则初级做直线运动

3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技术

一个直线电机应用系统不仅要有性能良好的直线电机,还必须具有能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实现技术与经济要求的控制系统。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与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线电机的控制方法越来越多。对直

线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控制技术,二是现代控制技术,三是智能控制技术。

传统的控制技术如PID反馈控制、解祸控制等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PD〕控制蕴涵动态控制过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而且配置几乎为最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系统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为了提高控制效果,往往采用解祸控制和矢量控制技术

在对象模型确定、不变化且是线性的以及操作条件、运行环境是确定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传统控制技术是简单有效的。但是在高精度微进给的高性能场合,就必须考虑对象结构与参数的变化。各种非线性的

影响,运行环境的改变及环境干扰等时变和不确定因素,才能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现代控制技术在

直线伺服电机控制的研究中引起了高度重视。常用控制方法有: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及智能控制。近年来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也被引入直线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中。目前主

要是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PID、H`控制等现有的成熟的控制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侧。4直线电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实例

41活塞车削数控系

采用直线电机的直线运动机构由于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的特点,已成功地应用于异型截面工件的

CNC车削和磨削加工中。针对产量最大的非圆截面零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非圆切削研究中心开发了基

于直线电机的高频响大行程数控进给单元。当用于数控活塞机床时,工作台尺寸为600mmx20rnln,行程

100~,最大推力为16N0,最大加速度可达139。由于直线电机动子和工作台己固定在一起,所以只能采

用闭环控制,图2所示为该单元的控制系统简图。这是一个双闭环系统,内环是速度环,外环是位置环。采用高精度光栅尺作为位置检测元件。定位精度取决于光栅的分辨率,系统的机械误差可以由反馈消除,获

得较高的精度4[]。,干扰

输入位置调节蔽而寻一不森蔽阂

一丁矿丽仁沪

微分一—一一一一一`几兰坠

图2直线电机位置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X()6年

.42采用直线电机的开放式数控系

采用PC机与开放式可编程运功控制器构成数控系统,这种系统以通用微机及Windows为平台,以CP机上的标准插件形式的运动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实现了数控系统的开

基于直线电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如图3所示。该系统采用在PC机的扩展槽中插入

运动控制卡的方案组成,系统由PC机、运动控制卡、伺服驱动器、直线电机、数控工作台等部分组成。数控工作台由直线电机驱动,伺服控制和机床逻辑控制均由运动控制器完成,运动控制器可编程,以运动子程

序的方式解释执行数控程序(G代码等,支持用户扩展)。运动控制卡型号为PCI一8132。

}电源{

!cP机卜了刁cPl运动控制卡卜刊驱动电路卜刊直线电机

工作台

图3基于直线电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原理图当今的工业控制技术中PCI总线渐渐地取代了ISA总线,成为主流总线形式,它有很多优点,如即插即用(PhigandlPva)、中断共享等。PCI总线具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这就保证了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

可靠

性高:传送数据速率高(132MBs/或264Nlbs/);PCI总线与CPU无关,与时钟频率无关,适用于各种平台

,

支持多处理器和并行工作;Pcl总线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通过cP-lPCI桥路,可进行多级扩展。Pcl总线

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目前PC机上最先进、最通用的一种总线。PCI一8132是具有PCI接口的2轴运

动控制卡。它能产生高频脉冲驱动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控制2个轴的电机运动,实现直线和圆弧插补。在数控加工中,提供位置反馈。系统软件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该软件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由用户输入输出界面、预处理模块等组成。用户输入输出界面实现用户的输入、系统的输出。用户输入的主要功能是让用户输入数控代码,发出控制命令,进行系统的参数配置,生成数控机床零件加工程序(G代码指令)。预处理模块读取G代码指

令后,通过编译生成能够让cPl一8132运动控制卡运行的程序,从而驱动直线电机,完成直线或圆弧插补。

读取G代码的过程是首先进行参数的设定,然后读取G代码,该程序流程如

:

开始

两轴运动指令圆弧运动指令Y轴运动指令

延时

结束

图4读取G代码程序流程图(下转第7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