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课程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花艺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东方式插花艺术简介

学生专业班级园林施工10级(04)班

学生姓名(学号)李惟安 ******** 授课教师张俊叶

完成时间 2011年5月28日

2011年5月28日

东方式插花艺术简介

【摘要】:插花主要是借用花材的组合与造型而展现装饰美的一种表现形式.。插花可以分为式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两大流派。本文中,主要介绍一下东方式插花的发展,特点等情况。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东方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同时,东方插花体现一种东方人的艺术性格,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

【关键词】:东方式插花艺术中国日本

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主要有中国式的和中国式传入日本后

所形成的日本式插花

一、中国式插花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

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中国式插花,历史悠久。人们爱花,人们爱花,插花

以自娱,继而用作佛教供花,后来才逐渐扩展到装饰领域,由此而发展成一门艺

术。它与我国的哲学、文学、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

格。

1、中国式插花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

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

们的祖先就把美丽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

花卉纹饰不仅可以从陶器上看到,在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

有了文字记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维

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即芍药)。”这是描写男女青年为表达相互爱慕

之情;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插花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

形成的。人们先出于爱美,折取野花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菊花须插满头

归","插了梅花便过年",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这是插花艺术的雏形。后来才

渐渐发展到以鲜花和果品供神。南北朝时期《南史》中记有:"晋安王子懋,字云昌,(齐)武帝第七子也,……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形式。就这样,插花在佛教仪式中沿习,在民间中逐渐发展。

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有了极大发展,插花艺术也不例外,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

唐代是中国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自然,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不再局限于民间的采取闲花野草随便装点,也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插花已进入宫廷,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象,从中可以窥见插花在唐代宫廷以成一种风气。当时文化兴盛,绘画、诗词文学已发展到一个为后世所瞩目的阶段。文人雅士喜爱作画、吟诗、赏花。文人插花便是在这时开始的。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艺术风格也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不仅是瓷或铜的瓶、盘,而且扩展到竹筒、漆器,还有吊挂和壁挂。总之,追求自然情趣,朴实简洁,清新活泼,随意洒脱。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锦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每年春盛时节,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挂上横幅“锦洞天”。当时还出现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器具,既能做容器,又能插花。

到了宋代,插花更为流行,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都时兴插花,如杨万里有"青瓷瓶插紫薇花"的诗句。这时民间已有插花盛会习俗,有了制作插花用的花瓶的专业,也有了插花养护方面的理论,如《分门琐碎录》中说牡丹、芍药等先烧枝断处后插瓶,若花现萎便再剪后浸于深水中,则色鲜如初。当时由于写意山水画,工笔花鸟画的影响作用。插花从构图到技法上都有了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作为借鉴,特别是文人插花,已从写实的技法发展到写意的技法。中国的插花艺术

直到现在也是以唐宋以来的插花风格为基础的。

明代至清代,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已从一般的娱乐性质走向学术性质,渐渐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出现了不少造诣颇深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工于插花艺术,不少是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界的佼佼者,故其理论也是与诸艺术是互相渗透的,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袁宏道的《瓶史》、张德谦的《瓶花谱》、文震亨的《长物志》、沈复的《浮生六记》等。其中袁宏道的《瓶史》最为后世所推崇,它代表了中国的文人插花,是现存最早的插花论著,它从选择花材、插花器皿、插法、花的养护,以及到如何评赏等都作了论述,此书在日本的一些插花刊物里也时有被引用。此外,《遵生八笺》、《浮生六记》等,对插花的造型也是论述得十分生动和详尽的。这些插花理论的问世,为中国的插花艺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插花艺术沿习到近代,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很多大城市纷纷成立了研究插花艺术的团体,掀起了插花艺术的交流热潮,有的派员到国外去吸收外国插花艺术的精髓。城市里的花店星罗棋布,流动的摊档更是数不胜数。广州每年的迎春花市更是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真是"花潮人潮十里长,嫣红姹紫竞登场",可见人们喜爱插花的程度。中国现代的插花艺术不但继承了传统的风格,而且吸收了国外不少新的手法,是传统的插花艺术更具现代风采。

2、中国式插花的特点

我国人民崇尚自然,因此传统的中国式插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生动,色彩自然,与中国的园林、盆景艺术一样,是大自然的缩影。它采取自然界中优美生动的材料:花枝、草木、果实等,甚至连干枯的树头、树根、树叶、石头等都可以利用进行加工,赋予其再生的意义,使之富于画意又不露人工斧痕,富有装饰美而又不失自然风韵,它取材较为简洁,一叶一枝都具有高度概括力,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平和、雅淡的野趣,渐渐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而西式的插花则以明显的几何图形造型,与浓烈的色彩结合,强调了装饰性,强调了人为地因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的插花艺术也同样地具有中国画的这一艺术特点,是以表现大自然为形式,再通过作者情意的安排,以含蓄或表露的表现手法,使之产生一种与形式统一,又超乎形式的意境。插花的意境可以引人入胜,启迪人思索,实有清聚一束而意存深远之妙。中国的插花是与插花用的器皿、几架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