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用学概述

合集下载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其他文化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行
社交沟通的知识领域,特别是在多文化的背景下,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旨在帮助提高多元文化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的核心理念是,不同的文化中的人们有着不同
的社会习俗,以及不同的文化规范,因此,当他们沟通时,他们就会
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和习俗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对方所说的话的
理解。

因此,人们应该了解多元文化下的语言使用模式,以便更好地
与他人交流。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研究和探讨了应付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际沟通
如何采用合理、真实和有效的方式来发挥作用。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研
究了许多基本的概念,如文化信念、言语习惯、言谈的礼仪、谈话、
对话和讨论的方法等,以及不同文化中语言的使用。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还关注细节,如不同文化的言语表达,以及如
何认知和接受不同文化的概念。

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正在使
用的语言和文化,以便并在交流中获得更好的理解。

最后,跨文化社交语用学的宗旨是帮助人类了解和接受多元文化,以便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模式。

跨文化社交也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在实
际的社会活动中,沟通的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至关重要,从而改变研
究者们对沟通的看法,形成一个更加平等和共融的社会。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跨文化社交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不同的文化框架下如何发挥作用的一门学科。

它强调语言表达如何受到发言者个人文化背景、社会文化结构以及本国和他国社会现实之间系统性关系的影响。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应用于任何一种语言,以及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文化活动。

它还被用于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语言的交互,以及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上障碍和沟通不畅的原因,比如政治、社会、宗教等。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涉及习俗、言论和语言的交互使用,以及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

它还聚焦于对外学习者、移民以及双重文化人士如何使用语言去开展跨文化交流,以及在不同文化下实现良好的沟通。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强调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重要联系,以及它们在沟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

此外,它还涉及语言理论、文化理论、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以及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出现误解的重要性。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的实践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行,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表现。

这包括在给定的文化环境中使用语言的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活动。

它致力于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沟通中有何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实现良好的沟通。

另外,它也提供有关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途径,以及提高沟通能力的建议。

总而言之,跨文化社交语用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是研究语言沟通、文化差异和不同社会的交流方式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不同文化下的交流,以及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并获得成功。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旨在理解每种文化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相互影响,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成功率。

《2024年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范文

《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宣翻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跨文化语用学作为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学科,为外宣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语用学视角出发,探讨外宣翻译的策略,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跨文化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跨文化语用学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规则。

它强调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因素,以实现有效沟通。

这一理论对于外宣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和目标语的差异,从而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三、外宣翻译的特点与挑战外宣翻译是指将本国的信息、宣传材料等翻译成外语,向国外传播。

其特点主要包括信息量大、涉及领域广、目标受众多元等。

在外宣翻译中,译者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文化差异、语言习惯、政治敏感性等问题。

这些挑战要求译者具备跨文化语用学的理论知识,以便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四、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一)文化适应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采用文化适应策略,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这包括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例如,在翻译中可以运用归化法,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受众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二)语义转换策略语义转换策略是指根据目标语的语义特点进行翻译的策略。

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语义内涵,并根据目标语的语义特点进行适当的转换。

这有助于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性。

(三)情感传递策略情感传递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和语气。

外宣翻译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传达本国的立场和态度。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的情感色彩和语气,并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将其传递给目标受众。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是指研究指向不同文化背景者之间的社会交流
行为和相关的语言表现。

它是一门对人际特质及其相关话语表现的综
合研究,重点关注意义的传递和理解,以及跨文化交往中存在的文化
差异。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
融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并更好地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沟通交流。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社会语言行为、情境模式
以及文化信念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和分析。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涵
盖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涉及如何理解
和表达认知过程所产生的言语形态;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关系里的语
言使用,以及语言表达对于社会关系建构的作用;文化语言学则关注
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行为和相关的文化假设。

跨文化社交语用学具有很多具体的研究内容。

其中包括交际语用学、社会情景分析、说话社会活动、国际国内政治话语行为及文化偏
见等。

此外,跨文化社交语用学也可以用来检视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
历史事实,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沟通交流,进而生成更
加有效的文化框架。

总之,跨文化社交语用学是一门复杂而又有用的研究领域,它将
被用来提升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的贴切度和有效性。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
新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与当地人民沟通交流,提高外语使用能力,更
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建立良好的文化关系,积累更丰富的社会经验。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

避免文化价值观冲突的策 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
05
用策略
尊重对方文化价值观
在交际中避免对对方文化的 贬低或冒犯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价值观差异
学习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方式,以体现对对方文化的
尊重
培养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

运用合适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
了解目标文化的语言规则和表达 方式

01
添加章节标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
02
用学概述
语用学定义及研究内容
语用学定义: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关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和使用。
研究内容: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各种现象,包括言外之意、文化背景、社会规 范等,以揭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的 差异,以促进有效的沟通。
社交规范差异
文化背景: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社 交规范存在差异
语言习惯:不同 语言习惯下的社 交规范存在差异
社交礼仪:不同 社交礼仪下的社 交规范存在差异
价值观:不同价 值观下的社交规 范存在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
04
用失误
语言使用不当
词汇选择不当: 使用不恰当的词 汇或表达方式
语法错误:违反 语法规则或表达 习惯
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用礼貌、委婉、含蓄等语用策 略
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基本礼仪和 规范
遵循社交规范和礼仪
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习 惯
避免使用冒犯性或敏感性 的语言
遵循适当的社交距离和身 体语言
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空 间

跨文化语用学ppt

跨文化语用学ppt

Classification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Blum-Kulka(1989 )
Speech act Pragmatics 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Social-culture pragmatics 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 Contrast pragmatics 对比语用研究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
Pragmatics across culture
Outline
Definition of Pragmatics Definition of Culture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1.Definition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2.Classification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3.Research Methods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4.Equivalence of cross-culture Pragmatics
Cooperation and conversation
Much of current pragmatic thinking is based on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However, many criticisms have been uttered of it, oft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not everybody is willing, able or obliged to cooperate. The discussion on the so-called universality of cooperation often focuses on the phenomena of conversation. When it comes to actual conversation, the assumption is again that people across cultures will obey certain rules of collaboration in order to make conversation happen and have the flow of talk to progress as smoothly as possible

语用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语用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语用学概论知识点总结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

语用学主要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研究语言的使用方式、用语者的意图和言语行为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涉及到很多细节和差异,语用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一、语用学的基本概念1. 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重要方式。

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就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和理解。

2. 语用言语行为语用言语行为是指用语者在言语行为中所包含的具体交际目的和意图。

通过语用学研究,可以揭示用语者的意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言语行为。

3. 语境的重要性语用学强调语境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重要性。

语境包括语境的环境、参与者的身份、前后文的内容等多个方面,对语言的使用产生着重要影响。

4. 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是指言语中不直接表达的含义和信息,它可能依赖于语境、用语者的意图等多种因素。

二、语用学的研究内容1. 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是指语用者在语言交际中的能力,包括语言的适应能力、交际策略的运用等方面。

语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言交际的效果和质量。

2. 言语行为的分类言语行为可以根据其所包含的交际目的和意图而分类,如陈述、疑问、命令、祝愿等。

3. 言语行为与语用规则语用规则是指语言交际中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如礼貌用语、语用禁忌等。

语用规则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4. 言语行为的承受能力言语行为的承受能力是指用语者对言语行为的接受程度和态度。

不同的文化和人群对于言语行为的承受能力可能有所不同。

三、语用学的相关理论1. 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强调言语行为的目的和意图,将言语行为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

2. 言语行为的演化理论言语行为的演化理论是指言语行为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语言交际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和规则,言语行为的演化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规律。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难以避免。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用学差异对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语用学概述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规范的学科,旨在探究语言的真正含义、对话者交流情境、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展现等方面。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不同言语行为的意义、语音、语调、语速、体态语以及面部表情等各个方面。

二、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跨文化交际是指两个或更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习俗、信仰和价值观等,不同语言间的语用学规律也会存在不同。

比如,中国人用“您好”代表敬意,而在欧美国家,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也是一种表达尊重的方式。

传统的中文交际中常用的“你吃了吗?”,在英语中就具有十分实际的含义,而无需转述“你吃了吗?”中所包含的问候与关切。

三、语用学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语用学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与文化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细微差别,往往会导致误解和沟通失败。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流双方需要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到不同的含义和意图,避免因为语用学差异而导致的沟通困难。

例如,英语中的感谢语「Thank you!」在日语中则是「Arigatou gozaimasu!」在中国人看来,很难理解为什么日语里含有尊敬语的感谢表达要用得如此频繁,而在美国人看来,如果翻译成英文的话,就显得过于严肃。

这种差异如若无法理解,便会让交流双方的态度和情感产生误读,从而影响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

四、当心陷入语用学的“语言陷阱”语用学中的错误理解和“文化陷阱”,以及由此产生的误解和偏见,也被称为“语言陷阱”。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中西方公司业务洽谈时,中方谈判人员常能听出对方口中略带兴奋地“我们很有信心且相信自己的实力”。

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西方商人理解为对方“现在还没有办法接受我们的条件,但我们不太害怕”的口语运用符合他们的文化特点,从而误判了中方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7
言语行为 的语 用研究( ec c rg t s;社会一文化 的 s ehat amai ) p p c
语 用研究 (o i-utr rg t s ; 比语用研究 (o t sc cl apamai ) 对 o ul c cnr -
at e pa ma c ) sv rg f s ;语 际语 言 的语 用 研 究 (nelnu g i i itr g a e a
声 的语言 出版成为一门新 的学科一 跨文化交 际学的建立
的标志 。 跨文化交 际学的研究重点是具有不同文 化背景 的人
们在各类交 际活动 中涉及有关文化的种种 问题 。2 O世纪 7 0 以来 , 随着语 用学 的兴起和发展 , 语用交际中的跨文化 问题
引起 了语 用学研究者的重视 。 人们注意到语 用学 的提 出与分
是否这些理论可 以涵盖所有语言 的语用 , 同文化背景 的语 不 言是 否有 不 同的语 用原则和语 用策 略?这 些新的思考问题 促使语言学家不得不转移到跨文化语 用的研究 。 正是在上述
语言学研究的总的趋势 下 ,跨文 化语 用学应运而生 了。

跨文 化语 用学 的学科 特征
随着全球化交 流的 日益密 切和 语言学 的发展 ,人 们对
用规则等作为分析的表层 , 文化蕴含和文化背景作为分析 的
pama c ) 言语行为 的语 用研究 “ rg  ̄ s 。 主要涉及人们 在跨文 化交 际中能 否用第 二语 言正确地表 达或理解 该语言 的言语
中图分类号 :H 3 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2 9( 0 1 3 们7— 2 6 3 2 1 2 1 )0 一 7 0
2 0世纪 8 0年代以来 ,语用学研究有 了新 的发展 ,开辟 了不少新领域 。 中,跨文化语用学便是其中最 引入注 目的 其
析都是西 方语言学家对西方语言 的观察和研究得来 的, 如言 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原则对西 方语言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的, 但
为不 同语种、 同国家之 间的语用主体 ; 不 也就某种语言现象
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 。 因此同其他语言 学的分支相比 ,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有几 大特征 : 一是语言研
跨文化语 用学的产 生是建 立在语用学理论 的发 展基础 上, 其雏形是对比语言学。随着这种对 比的广度和深度的增 加 ,新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得以传播和应 用。15 9 7年 跨 文化 的语言 学 一 书的出版标志着对 比语言学发展 到新 阶 段。 比语言学研究 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两种语言表层形态的 对 对 比,而深入到表 层背后的深层 内涵 ,注重其意义和功能及
究 的宏观视野 , 将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 ; 二是语言研究 的动
态观 , 语言置于 运用的过程 中; 将 三是语言研究的对 比方法 , 将不同语种之间的交际问题 加以分析 比较 。 些特征使得跨 这
文化语用学研究丰富多彩、 复杂多变 ,同时充满活力 、 极具
价值 。
文化 系统 的比较。15 99年 ,美 国人类学家霍 尔的著作 无
介绍了跨文化语用学。此外,王建华I,曾文雄[也撰文对 4 1
跨文化语 用学 的研究 内容进行 了阐释。本文在 此基础上 , 就 跨文化语用学 的学科性质 , 兴起和发展 , 研究内容者使用 同以母语) 进行语用交 际, 这时的交际参与者多

跨 文化语 用学 研究 的形成
三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由于对跨文化 语用学 的定义 存在不 同的解释 ,因此 , 不同 的学者 就跨文化语 用学研究 的主 要 内容也有不 同的认
识。
根据布鲁姆【 5 的观点 , 等人 跨文化语用学包括 四个方面:
收稿 日期 : 0 0 0 O 2 1 —1 —2 修回 日期 : O 0 2 2 2 1 —1 —0 作者简介 :刘娜 (9 1 ,女 ,四川彭州人 ,讲 师 , 1 8 一) 硕士 ,主要研究方 向为英语 语言 学,英语教学 。
新领域之一 。 跨文化语用学是在语用学和对 比语言学研究的 基础上 , 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 眼于不 同语 着 言 的表层形态、 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 等的比较 , 深入到语言
的深层文化内涵 ,关注 动态 语用 中的文化差异 、语 用主体 的语用策略等等 , 体现 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中国的跨 文 化语 用学研究在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 ,目前处于 初始 阶段 , 要是对 西方学者 的理论 、 主 观点和方法的翻译和介 绍 或分析 跨文化交 际中的语 用问题 ,如何 自然 ,何兆熊[分 J 2 1 别在其专著 语 用学与英语 学习>、 新编语 用学概要 中 )
语言的研究已不仅仅局 限于语言本体 了, 而是拓宽了语言研
究的领 域 , 从一元到多元 ,从微观到宏观 ,从个体性到系统 性, 从纯语言 形式到 实际使 用中的话语 。 在这种情况下诞生 的跨文化语 用学 , 是在对 比语言学和语 用学研究基础上的拓 展 ,主要研究不 同文化背景 的人进行交际的种种语用问题。 它通常是指交 际一方或双方使用非母语 ( 或不同国家 、民族
跨文化语用 学概述
刘 娜
( 三峡 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万州 4 4 0 ) 重庆 0 0 0
摘 要: 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学科, 其形成是不同文化下的人类交际的结果, 该文对跨文化语用学的
兴起 和发展 ,学科性质 、研 究方法和 内容等进行梳理和概述。
关键词 :跨文化 ;语用学;布鲁姆 ;交际;语言 学
第 3卷 第3 2 期
2 1 年 3月 0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u n l fHu a i e st f ce c n g n e i g o r a n n Un v ri o in ea dEn i e r o y S n
、 1 2 No 3 ,. . b3 Ma ,0 1 r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