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江坝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生态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文化生态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文化生态发展调研报告引言旅游业是世界上增长最迅猛、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使旅游业进一步扩展,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交流。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在旅游中寻求不同文化、风土人情、历史与美景的感受。

因此,旅游文化生态发展成为了数字时代新的重点。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究当前旅游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中国的旅游文化生态发展迅速,旅游资源和景点的数量不断增多,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节将对文化生态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1. 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足之处在于,很多旅游景区只是单纯的展示,缺乏解说和体验的深度。

同时,中国旅游业的开发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世界级旅游景点如西双版纳、张家界等地的设施及服务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 旅游消费质量与服务旅游景点的管理和维护往往是最基本、也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景区游客量特别大时,众多游客往往会因为互相挤压、噪音过大等问题而感到不适,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旅游服务也需要更加完善,旅游从业者应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积极为游客提供服务。

3. 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因此,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但是,当前一些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仍存在问题。

旅游业从业人员需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发展,并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保护和管理。

第二部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建议1. 创新旅游文化产品在现代旅游时代,如何创新旅游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关键。

因此,旅游业需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旅游产品,例如文化旅游、农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以更好地吸引游客并提升旅游消费质量。

2.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对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旅游业长远发展息息相关。

浅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浅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浅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张忠华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05(30)1
【摘要】云南丽江拉市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173个重要湿地之一,主要以高原湿地、野生动物和湿地植物群落为保护对象,保护区面积6 523hm2.水域、沼泽、草地皆备,是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湿地植物较为丰富的保护区.在分析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与现阶段旅游发展现状的反差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宣传、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今后开发对策.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张忠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大理,6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S788.2
【相关文献】
1.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丽江拉市海为例 [J], 李宏岳
2.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措施 [J], 赵玉堂
3.拟建中的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初探 [J], 王德斌
4.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水生植被调查与分析 [J], 胡圆圆;林萍;肖德荣;袁华;刘朝蓬
5.高原湿地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村寨民生研究——以丽江拉市海为例 [J], 黎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悖论及破解

云南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悖论及破解

云南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悖论及破解冯芸(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 深入分析了怒江水电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难悖论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怒江水能资源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怒江水电开发;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悖论及破解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34-15188-02Pa ra do x b e tw e e n th e E c on om ic D e v e lo pm en t an d E c o lo g ic a l Pro te c tio n in th e H y dro pow e r D e v e lo pm e n t o f Nu jian g R iv e r o f Y un n a n Pro v in c e an d Its D e c la s s ific a tio nFENG Yun (S ch oo l o f S ocia l S cien ce s ,K u nm in g U n iv er sity o f S cien ce an d E n g in ee rin g ,K u nm in g ,Y u nn an 650224)A b s tra c t T h e typ ica lity and pa rticu la r ity o f tw o -d ifficu lt pa radox be tw eenth e econ om ic deve lopm en t and en v ironm en t pro te ction inth e h ydropow e r de-ve lopm en t o f N u jian g R ive r w ere deep ly an a ly zed .B ased onstudy i n gth e re la tion sh ip be tw eenth e econ om ic deve lopm en t an d en v ironm en t p ro tection,so m e cou n te rm ea su re s an d su gg estion s for rea lizin g th e dou b le w in s o f econ o m ic deve lopm en t an d en v ironm en t pro te ctioninth e w a te r en e rg y resou rce exp lo ita tion o f N u jian g R iv er un de r th e prem ise o f p ro tection w e re u t fo rw ard.K e y w o rd s H ydyopow e r dev e lopm en t o f N u jian g R ive r ;E con om ic dev e lopm en t ;E co lo g ica l pro te ction ;P a radox an d its de class ifica tion作者简介 冯芸(1972-),女,云南昆明人,讲师,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初探

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初探

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初探
木艳春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15(9)12
【摘要】作为享誉全球的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多种景观资源保护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围绕滇金丝猴保护构建一个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基于此,阐述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指出白马雪山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健康长期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白马雪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总页数】3页(P124-126)
【作者】木艳春
【作者单位】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德钦674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泛北部湾生态旅游的法律保护问题初探——以崇左市生态旅游为例
2.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调整初探——以蔡阳村生态旅游开发为例
4.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松茸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初探
5.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摘要...................................................................................(2)关键词................................................................................(2)前言.. (2)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体系开发背景及趋势 (3)(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体系 (3)(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及方法 (4)(三).生态旅游规划开发所产生区域影响 (5)二.云南生态旅游及开发 (6)(一)云南生态旅游的现状 (6)(二)云南生态资源及生态资源的规划开发 (6)三。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弊端及解决措施...........................(9)(一)、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弊端. (9)(二)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解决措施 (10)四。

总论 (11)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洪发春([1**********])管理学院08级旅游管理摘要: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云南省吧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之一进行重点发展,旅游业正逐渐称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生态旅游资源是云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云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特色突出、本底卓绝,对于云南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机遇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劣势和挑战。

云南生态旅游业应立足区域旅游发展大格局,贯彻“向面倾斜、沿线开发、重点发展、全面保护”的战略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开发中进行保护,重点在于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的原则进行开发,促进云南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并进一步优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体系,从而扩大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良好的区域影响。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区域影响;保护云南地处我国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均可出入境,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禹真
【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5)002
【摘要】生态旅游是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梵净山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对其生态容量进行评估,认为梵净山生态旅游前景良好.
【总页数】4页(P52-54,58)
【作者】禹真
【作者单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贵州,铜仁,55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F592.99
【相关文献】
1.旅游发展背景下梵净山生态保护的路径研究 [J], 张新昌;孙凤娟
2.梵净山佛教文化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J], 龙文勇;赵辉
3.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浅谈 [J], 禹真
4.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Mitt.)Nog.群落生态环境特征初探 [J], 陈功锡;李菁;陈军;朱杰英;陈建荣;刘应迪
5.社区参与对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启示 [J], 李玉伟;黄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石屏县龙韵养生谷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云南石屏县龙韵养生谷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云南石屏县龙韵养生谷生态旅游发展初探面对传统旅游形式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冲击,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形式。

生态旅游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力求达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云南石屏龙韵养生谷生态旅游项目,是一个以林下生态经济开发为宗旨,集森林、温泉、木屋、山珍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综合体。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比可知,龙韵养生谷在依托野生菌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已逐?u探索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健康之路。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生态旅游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最先提出了生态旅游一词。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于1993年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要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最优化地利用自然资源,从而提高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整体功能,实现和谐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

[1][2]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过了四十多个年头的发展历程。

其中,位于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的英国、法国、瑞士,非洲的肯尼亚、南非,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及东北亚的日本,目前都已经成为发展生态旅游极具代表性的国家。

与此同时,由于生态旅游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潜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不断积极完善其生态旅游布局,或者已经逐步加入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行列之中。

据统计,日益丰富的生态旅游形式与产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4000亿美元的收入。

相比大众旅游而言,其80%的消费都贡献给了机场航班、酒店、旅行社及其他国际公司,而生态旅游的消费基本都发生在旅游当地,因而提供生态旅游的社区能直接获得约95%的收益。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对象,已经从原来的原生态自然风景,逐步过渡到旅游开发者参与开发的半人工生态景观。

保旅产办发20073号

保旅产办发20073号

保旅产办发〔2007〕3号2007年上半年省政府滇西边境旅游现场会确定项目落实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滇西边境旅游现场会议精神,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大旅游项目责任分解的通知》(保政发…2006‟175号)要求,现将2007年上半年省政府滇西边境旅游现场会确定项目落实情况通报如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腾冲机场建设。

工程总投资4.3316亿元。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1959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45.25%。

其中:投资4707万元,完成征地1883亩;机场飞行区土石方回填碾压增加实验段工程完成投资4104万元;机场公路完成投资4100万元,与热海路的共用段工程已完成投入使用,其余路段路基工程已完成黑碎层铺筑;其它完成投资6688万元,进行了其它配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2、三条主干公路的建设改造。

(1)保腾高速公路。

保腾高速公路。

项目概算总投资42亿元,由省公路投资公司投资建设。

省发改委于2006年12月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现正在进行设计招标,预计年底可开工建设部分工程。

腾密公路境外段。

全长96公里,概算总投资5.8亿元。

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2007年4月完工,4月26日举行通车庆典,累计完成投资44000万元,其中07年完成9000万元。

目前正在进行坍方清理和缺陷工程修复。

(2)保山—龙陵—芒市—瑞丽的高速公路。

总长228公里,其中:保山—龙陵段78公里,总投资554431万元,进展顺利,2006年底累计完成402076万元,2007年1~6月份完成42956万元;龙陵—瑞丽段总长150公里,现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3)腾冲—梁河—盈江—陇川的公路。

全长163千米,概算总投资19.8亿元,该路已纳入全省交通总体规划,将于今年年10月底前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3、通往重要景点的旅游专线公路。

(1)百花岭景区公路。

其中岗党-百花岭-金厂河三级公路改建工程23公里,总投资2750万元,2007年计划安排省预算内资金92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潞江坝旅游及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摘要:潞江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以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和潞江坝亚热带风、多彩的民族风情、滇西抗战文化、知青垦荒文化等资源为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潞江坝及潞江旅游资源情况,指出潞江坝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并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潞江坝 生态旅游 资源 高黎贡山 一、 潞江坝简介 云南保山潞江坝,这个被人们誉为与太阳相拥吻的地方,位于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中,横断山脉滇西纵谷两端,由怒江河谷的一组冲积扇和高黎贡山,怒江山麓低海拔台地构成。 一曲《富饶美丽的潞江坝》唱热了一片土地,唱热了几代人的心扉。人们形容潞江坝的富足是:“头顶香蕉,脚踩菠萝,跌下去还能抓到一把花生”。这里江面宽阔,江水平静,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炎热,是种植热经作物的天然温室,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二、 潞江坝旅游资源情况 1、高黎贡山自然公园 高黎贡山自然公园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隆阳区管理所赧亢管理站辖区的生物走廊带内。行政区域与潞江镇赧亢村委会相邻,距镇政府所在地40公里,离新保腾公路不到200米,走进迷人的高黎贡山,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植物千姿百态,现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A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它与“东方第一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一道以其独特的立体型多样性气候,被世人称颂。高黎贡山最高海拔为3570米,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已知的高等植物有4300多种,花卉观赏植物600多种,药用植物1077多种,动物1425多种,其中有秃杉、桫椤、大树杜鹃王、云南红豆杉等60多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以及黑鹿、云豹、白眉长臂猿等8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是科普研究、探险旅游的最佳圣地。是潞江旅游小镇重点开发景区之一。 2、曼海千亩咖啡观光园 曼海千亩咖啡观光园位于320国道怒江“曼海大桥”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站在园中可以俯看潞江坝全景,怒江风光尽收眼底。 1997年,云南省政府决定:由云南大学120公司牵头,建立热带经济作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这个示范园集咖啡、芒果、胡椒、喷灌、滴灌、绿化于一体,形成4000亩全国一流农业生态景观。到此一游,不仅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农业科研成果,而且还可以观赏“富饶美丽的潞江坝”的山水风光! 3、芒旦傣族风情园 芒旦傣族风情园位于潞江镇芒旦村委会弄幕组,距镇政府7公里。景区内由大白塔、奘房、“龙上天”大榕树、凤尾竹园等景点构成。大白塔也称大佛塔,掩隐在碧绿的榕树和翠竹之中。不远处的奘房、蓄水池、环水渠、弹石道等设施将其包容。远远看去,静卧于绿阴中的白塔,像一个超风脱俗的隐者,屏声殂气地聆听着周围被柔风拂动的竹树声。这里供奉着滇西最大的汉白玉佛像。白塔代表着潞江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的凸现。当地傣族同胞信仰小乘佛教,每月的初一、十五,周围村寨的善男信女们便来虔诚地朝拜,或祈祷清吉平安,或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白塔象征着吉祥,象征着平安,象征着勤劳和善良,每一次的朝拜,都酿造出一种“平以脱俗,静以养心”的浓郁的宗教气氛。 白塔旁的榕树、凤尾竹枝叶茂密,景色宜人。该风景区是旅游、休闲、观光的最佳景点之一。 4、全国农业观光示范园 全国农业观光示范园位于小平田集镇远期规划区域内,距镇政府约1公里,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热经所),该所创建于1951年4月,以咖啡及芒果、龙眼、荔枝等热带水果为研究重点,开展热带经济作物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同时开展以咖啡初深加工及热带作物种苗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所以来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被保山市科技局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被保山市旅游局确定为热带农业观光景点,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观光示范园”。 全园占地面积1820亩,建有热带农业科技观光园、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热带作物种苗繁育基地以及专家楼、游泳池、垂钓区等配套齐全的科研设施,已成为我省“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热带作物科研、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该园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拥有2000多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宝地,更是国内外宾客旅游、科考、度假、会议、商务活动的理想之所。 5、赧浒白龙潭风景区 赧浒白龙潭风景区位于潞江镇莫卡村委会,为傣族世居自然村落,距省道六(库)东(风桥)线1公里左右,距镇政府4公里,也是潞江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风景区内有一宽约丈余的溶洞,大股清澈甘甜的泉水从洞中不断喷出,翻涌,集成一泓能照出人影的水潭,潭边有两座傣家寺庙,供奉着一尊出自民间匠人之手的龙王塑像,每年傣历5月和11月当地一些群众都要到此“赶摆”,烧香拜佛,祈求全家平安,五谷丰登,潭后有一山丘、据说以前是野象出没地方,元代石制的象槽至今犹存,故名“象槽山”。 赧浒白龙潭风等区将按三A级风景区以上标准建设开发,现已引进保山城康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景区进行开发,投资5000多万元,现已完成500多亩土地的征用工作,效果图、平面图也已完成。《赧浒白龙潭景区旅游开发实施方案》已通过评审,并已于2008年4月11日开工建设,景区内将建有三星级宾馆一座,占地10亩水景区一处,200亩热带水果采摘品尝区,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土司别院等基础设施。 6、丙闷榕树奇林景区 丙闷榕树奇林,位于潞江镇丙闷村委会。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它由大叶榕树、椿树、千年芒果树、攀枝花林、风尾竹园等组成,是潞江镇辖区内保护得最完整的“坝中森林”。景区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古榕树群,特别是攀枝花花开时节,火红的攀枝花与翠绿的榕树交相辉映,相争斗艳、灿如云霞。 该风景区现已由隆阳区旅游开发公司投资198万元开发建设,占地50亩,景区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景区内的舞台、祭祀台、水池、游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其它配套设施正加紧建设中。 7、摆老塘变色温泉 摆老塘变色温泉,位于潞江镇芒柳村委会西侧的高黎贡山腹地,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那里森林密布,气雾弥漫,风景优美,近似天堂。是人们旅游观光、洗浴的好地方。 摆老塘温泉,由两个大池和多个小塘组成泉群,其水温有高有低,最高水温达摄氏92℃。温泉在一天中,会随着天气、时间的变化、而变幻出透明、乳白、粉红、天蓝、墨绿等多种颜色,吸引着人们去观赏它精彩的“魔术”表演。 温泉附近有一陡峭的崖壁,巨大的瀑布从80米高处奔泻而下,极为壮观。温泉四周森林环抱,凉气袭人,使人产生很多神秘的联想。因而,当地人把摆老塘温泉视为“圣泉”,是潞江镇下一步打造徒步探险、山地越野运动、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潞江坝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奇特的气候特征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时候触动心灵的风景不是游人如织的景区,也不在于声名远扬的名胜古迹,有山有水便是心灵的福地。潞江坝的神韵在于“一山”、“一江”、“一坝”。这里神奇的自然景观会让你流连忘返,满山的葱郁在江水的欢歌中轻歌曼舞,两面的山拥抱着水,一江的水滋润着山,哺育着整个坝区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畜。 三、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20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砍伐森林、破坏草原、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旅游者渴望有一个绿色的旅游环境。在世界各国绿色消费浪潮的推动下,生态旅游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应时而生。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强调旅游对象的保护、社区群众的参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处于欣赏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⑴生态旅游是在保护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旅游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保护自然资源。 ⑵生态旅游是一种持续的旅游,在设计生态旅游活动时,必须考虑其在生态、 社会 、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⑶旅游活动的内容应包含对当地社区和游客开展生物多样性、环境教育 。 ⑷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并分享旅游带来的收益。 由于生态旅游充分考虑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因此其一经提出就得到各国旅游组织的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相较而言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资源丰富、独特,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四、生态旅游开发的几个原则 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结合高黎贡山的实际为例,在生态旅游开发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保护原则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资源和环境基础上来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前题是保护。高黎贡山作为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和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是重中之重。这里需要明白的是,保护区发展 旅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增加保护区收入、促进当地社区发展的手段。不能为旅游而发展旅游,发展旅游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自然保护工作。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一是要科学规划,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只能在实验区进行,不能在核心区开展。保护区旅游规划所设计的项目要有利于保护目标和功能的实现,旅游线路、活动强度、游客人数等设计都应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二是按规划分步实施,保护区的开发应坚持条件成熟一点开发一点,不成熟就先保护起来,不盲目上马,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