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地铁屏蔽门运营中的故障处理

地铁屏蔽门运营中的故障处理地铁屏蔽门作为地铁站的重要设施,起到了安全、便利乘客的作用。
在日常运营中,屏蔽门也会出现各种故障,给地铁运营和乘客出行带来不便。
地铁屏蔽门的故障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屏蔽门故障的原因、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故障预防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屏蔽门故障的原因1. 设备老化:屏蔽门作为地铁重要设施,长期使用后,其各种零部件都会发生磨损和老化,导致故障频发。
2. 人为破坏:一些不文明乘客会用力撞击屏蔽门,导致屏蔽门受损而故障。
3. 外部环境:受到恶劣天气、污染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屏蔽门出现故障。
4. 设备缺陷:制造企业在生产屏蔽门时可能存在一些设计或者生产上的缺陷,导致屏蔽门故障率增加。
二、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1. 屏蔽门无法关闭:这是屏蔽门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是由于门体卡死、机械零部件故障、电路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首先要确认屏蔽门的紧急按钮是否已经按下,如果已经按下,需要先解除紧急状态;其次可以尝试手动拉动屏蔽门,检查是否有异物阻碍门体关闭;检查屏蔽门的电路是否正常,如果电路异常,需要及时维修。
处理方法:首先需要检查门体密封条是否完好,如有损坏需要及时更换;其次检查屏蔽门的机械零部件是否受损,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4. 屏蔽门速度过慢或过快:屏蔽门的运行速度过慢或者过快都会影响乘客的正常出行。
处理方法:首先需要检查屏蔽门的电机是否正常,如果电机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其次需要调整屏蔽门的运行参数,使其达到正常的运行速度。
5. 其他故障:屏蔽门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的故障,比如传感器故障、控制系统故障等,这些故障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三、故障预防为了降低屏蔽门故障率,预防故障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屏蔽门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
2. 加强设备保护:增加屏蔽门的防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和外部环境对设备的影响。
4. 提高设备质量:选购高质量的屏蔽门设备,减少由于设备缺陷引起的故障。
屏蔽门对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影响及分析

Ke r s f igpafr re o r, e est, n e e t ains s m, itnv n ywo d : xn lt m s e nd o sn c si t n l ni t t ps e t i o c y u v l o y e o
0 加装屏蔽 门系统 的必要性
安 全及 可靠 性还未 能验证且屏蔽 门 系统 投资较 高 , 因 此 一 号线采用 了开闭式通风空调 系统 。广州地铁一号 线 全线 白 19 9 9年投 入运 营以来 , 由于车站的热环境条
降低 了环控系统的运营能耗 。屏蔽 r系统 的设 置可 以 J
有效 防止 乘客有 意或无 意跌 入轨 道 , 减小 噪声 及 活塞 风对站 台候车乘客 的影 响 , 改善 了乘客候 车环境 的舒 适度 , 为轨道交通实现 无人驾驶 奠定 了技术 基础 。 目
地铁屏蔽 门系统属 于车站设备 系统 之一 , 蔽 门 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规 划时 , 在东南 亚各轨道交通 系统 中, 只有新加坡地铁 系统采用屏蔽¨技术,同时 南于投入使用年 限较短 , 其
系统安装 在站台边缘 , 站 台公共 区与隧道 轨行 区完 将
全屏蔽 ,减少站 台 区与轨行 区之 间冷热气流 的交换 ,
风 系统设计正常和事故运行方案 , 通过模拟计算 和分析 比较得 出 , 每个 车站两端 的活 塞风 井与出站端隧道连 只要
通, 原车站隧道的轨顶和站台下回风系统改造成为排风系统 , 就可以满足正常运行和事故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 : 加装屏蔽 门 必要性 隧道通风系统 活塞风井
Th I fuence and Anal si at or e n l y s ofPl f m Scr en Door o t e e s t h Desi gn of TunnelVent l i i at on Sys em t
浅谈屏蔽门系统的适用性及发展前景

门窗专栏Doors&Windows摘才会打开2根据屏蔽门系统的分类及特点(下转第14页)Doors &Windows均反射率T &R /%采用中频孪生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低辐射薄膜可经受后低辐射薄膜的研究重点应是不断提高可见光透过率]C.Schaefer,G.&suer,J.Szczyrbowski,Low emissivity coatings on architectural glass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R.J.Martin-Palma,L.Vazquez,J.M.Martinez-Duart,Silver-based low-emissivity coatings for architectural windows:Opt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J.Szczyrbowski,G.Brauer,M.Ruske,New low emissivity coating based on TwinMag sputtered TiO and Si .Thin Solid Films,]E.Ando,M.Miyazaki,Moisture resistance of the low-emissivity coatings with a layer structure of Al-doped ZnO/Ag/Al-doped ZnO .Thin Solid Films,]E.Ando,M.Miyazaki,Durability of doped zinc oxide/silver/doped zinc oxide low emissivity coatings in humid environment Thin Solid Films,环控系统不尽相同屏蔽门系统是轨道交通机电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率注胶还要保持面层干燥塑钢门窗以它的优势已经在建设工程施工中被广泛的应以使用者人为上出现的问题等作出准确的门窗设计(5):98~131.(上接第9页)(上接第11页)门窗专栏。
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摘要: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作为保障乘客安全、提高地铁运营效率的关键设备,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人为操作失误等多种原因,屏蔽门控制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还可能对地铁运营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的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确保地铁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故障;处理一、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故障1.1 机械故障在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故障中,机械故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类故障通常与设备的物理结构、运动部件以及连接件有关。
例如,屏蔽门的滑动轨道可能因为长时间使用而磨损,导致门体无法顺畅滑动;或者门的锁定机构可能因为松动或老化而失效,使得门无法紧密关闭。
比如部分一线城市地铁系统中,机械故障占屏蔽门控制器总故障率的30%。
其中,轨道磨损和锁定机构失效是最主要的故障原因。
这些故障不仅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还可能对地铁运营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1.2 电气故障电气故障作为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的主要故障类型之一,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电气故障通常包括电源故障、控制回路故障、传感器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屏蔽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以电源故障为例,其可能是由于供电线路老化、接触不良或短路等原因导致。
一旦发生电源故障,屏蔽门控制器将失去动力,无法正常工作。
又比如,控制回路故障是电气故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控制回路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传感器信号,控制屏蔽门的开启和关闭。
当控制回路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导致屏蔽门无法响应指令或误动作。
1.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在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器故障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由于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或故意破坏等原因,人为因素往往成为导致屏蔽门控制器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乘客在进出站台时不注意与屏蔽门的距离,可能导致撞击到屏蔽门,进而引发机械故障。
屏蔽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屏蔽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中,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
对乘客安全、车站环境、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在相应的不断提高。
屏蔽门系统正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这些需要而产生的。
屏蔽门系统是设置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的一种安全装置。
它将列车与车站站台候车区域隔离开来,在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可自动开启和关闭,为乘客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本文从屏蔽门系统的基本定义和构造开场,首先在文章的第一局部对屏蔽门系统进展了介绍,包括屏蔽门系统的定义、类型和门体构造。
接下来,文章在第二局部介绍了屏蔽门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模式。
通过一系列概念和分类的介绍,使读者对屏蔽门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
文章的第四局部对屏蔽门系统以后的应用前景进展了展望和分析。
最后,我们还通过分析,对屏蔽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地下轨道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应用;安全刖B据悉徐州市将于2015年开场着手修建地下铁道,然而地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各个方面,是城市重要的有机组成局部,同时也能提升徐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能够减少能耗和对城市的污染,改善城市环境;作为一种准点、安全的交通方式,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更好的为居民出行提供便捷的服务;作为一项重大根基设施建设,能够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开展,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抓好地铁工程建设,要认真做到“七个要〃:一要安全。
最重要的是施工安全。
目前地铁施工保持了零轻伤、零死亡、零质量工程事故、工程验收合格率100%的好成绩,要研究保持好这个成绩。
要了解并吸取外地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教训,深入研究,加强教育,防止类似安全事故;相关部门要履行好对地铁工程安全监管的职责。
快捷舒适、占用土地资源少、客运量大、能耗量小、污染度低、安全性能高等,这一新兴交通方式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屏蔽门故障的处理

屏蔽门故障的处理电梯门的故障处理是服务业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服务过程中出现常见故障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屏蔽门故障,正确、及时的处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处理屏蔽门故障的步骤1、检查屏蔽门的电源:首先需要检查屏蔽门的电源是否正常,要确保屏蔽门电源线没有短路,电压也是适当的,检查完毕后,将屏蔽门供电器插头插回电源插座,关闭屏蔽门,然后打开屏蔽门,检查屏蔽门是否动作正常。
2、更换屏蔽门安全传感器:如果屏蔽门在安全传感器范围外,屏蔽门将会自动关闭,造成故障,因此,可以更换安全传感器,确保安全传感器的准确性。
3、检查屏蔽门机械部件:更换安全传感器后,再检查屏蔽门机械部件,例如轴承、驱动销等。
如果有问题,要及时更换,及时更换老化的机械部件。
4、检查屏蔽门电路:可以拆下屏蔽门控制器,使用多用途测试仪检查电路,检查控制器电路或电路板是否损坏,若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控制器电路或电路板,以此解决屏蔽门故障。
5、检查屏蔽门控制器:检查屏蔽门控制器是否有问题,可以拆下控制器,将其连接到适当的电源,然后打开屏蔽门,看看开关性能是否正常,若不正常要及时更换有效控制器。
1、服务人员要具备常识:服务人员在处理屏蔽门故障时,应该具备一定的电、机械等方面的常识,以便对故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更换。
2、必须安装专业仪器:处理屏蔽门故障时,服务人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查和调试,以此确保屏蔽门电源正常,防止发生故障。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在处理屏蔽门故障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以免发生意外及损坏仪器的情况。
4、更换零部件时要确保原装:在更换屏蔽门零部件时,一定要确保更换的是原装零部件,以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正确和及时处理屏蔽门故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屏蔽门出现故障而给用户带来不便,同时也保护设备和用户安全,服务人员处理屏蔽门故障时,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和准则,仔细检查屏蔽门供电、对机械部件和电路板进行更换以及更换控制器,完成及时和准确的屏蔽门故障处理。
第1章 环控系统

• • • • • • • • • • • • 第一章 环控系统 第二章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第三章 自动扶梯 第四章 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 第五章 站台屏蔽门系统 第六章 乘客信息和导向标识 第七章 自动灭火系统 第八章 火灾报警系统 第九章 给排水系统 第十章 出入口控制系统 第十一章 车站行车技术设备 第十二章 通信系统与设备
4) 对车站内各种设备管理用房分别按工艺和功能要求提供空调或通风换气, 公共区排风系统兼容排烟。
1.1环控系统概述
2.环控系统的组成 (1).风系统 风系统指空调、通风系统,包括空调机、风机、风阀与风管路(风道)设 备,可分为隧道通风系统、空调大系统和空调小系统。
1.1环控系统概述
1.1环控系统概述
组合式空调箱由若干处理段组成, 例如新风段、混合段,加热段, 过滤段,表冷段,加湿段,等功 能段组成,送风量可达到十万风 量。
组合式空调箱
1.1环控系统概述
图1-5 车站空调通风系统
1.1环控系统概述
图1-6 车站典型断面气流流程
1.1环控系统概述
图1-7 隧道风机加射流风机布置方案
1.1环控系统概述
是地铁供电网络中全方位的服务功能,承担了除给电动车组供电以外给 所有低压负荷提供电能的重要任务,保证所有动力照明设备配电的安全、 可靠、有效、经济。(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及工作方式)
第五章
站台屏蔽门系统:屏蔽门是指在月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
轨道月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幕墙上电动门供乘 客上下列车。 屏蔽门主要目的是保证乘客人身安全。并节约能源,防止
3)活塞风的影响。
4)存在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新、回风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 5)车站、列车上客流密集,当发生事故尤其是火灾事故时,救援和安全疏 散难度大,必须考虑有效的应对措施。 6)风亭是地下车站和区间空调通风设备集中对外的通风口,风亭出口噪声 不容忽视。
浅谈地铁屏蔽门控制UPS系统的优化

内置式维护旁路 ( 手动 ) 开关 , 旁路开关 自 动切换时间 ≤3 ms ; ( 5 ) U P S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 , 如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 、过热保 护及输入 浪 涌抑制功能 ; ( 6 ) U P S系统具备蓄 电池管理功能 :
车环境 , 提高 了地铁的服务水平 。在我 国轨 道交通建设中 。 广州地铁 2 号线是 国内首次 引入屏蔽门系统 , 并在实 际应用 中取得 了良 好 的经济 、 社会效益的地铁线路。 目 前 已建 成的地铁线路有些正在筹备加装屏蔽 门 ( 或 安全 门 )系统 ( 如广州一号线 ) , 新 建线路
关 键词 : 沈 阳地 铁 ;地 铁 屏 蔽 门 ;控 制 L I P S系统 ;充 电模 块
引言 地铁屏 蔽 门系统是 一个典 型 的机 电一 体化产品, 其沿站 台边缘布置 , 将车站站 台与 行车隧道区域 隔离开 , 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 统的运行能耗 。同时减少 了列车运行噪音和 活塞风对 车站 的影响 , 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 生意外 事故 ,为乘客提供 了舒适 、安全 的候
二 、控制 U P S系统的最初设计原理 及 各项 功能指 标
控制 U P S 系统采用在线式双转换技术 、 I G B T整流器 、E M C B级滤波器; 并配备液晶 显示屏 。以简体 中文菜单方式显示设备 的技 术 参数 ; 并 配置 内置式 输入, 输 出隔离 变压
器。
三 、控制 U P S 系统在 使用 中 出现 的 问题 : 1 . 控制 U P S 系统在频繁停送 电、电压不 稳 时等恶劣工况时 , 在重新送 电瞬间 , 造成 充 电模块烧毁 ,同时 电源输人总开关过 流保
护跳 闸。
造 成输入 总开关 的跳 闸的罪魁祸首 。 六 、控制 U P S系统优 化措施 : 1 . 对 控制 U P S 系统 的充电模块 的电容容 量由原 2 3 5 微法加大至 4 7 0 微法 。同时选用 耐温值 为 1 0 5 度( 原为 8 5 度) 、 耐压值 为 9 0 0 伏 ( 原为 8 0 0 伏 )的电容器件 。 2 . 在控制 U P S系统输入端安装 限流电 阻, 这个 电阻在常温下有较大 的电阻值 ,能 够减 弱送 电瞬间 因电容充 电而引起 的冲击 电流对充电模 块的影 响,随着电流 的通过 。 限流电阻 自身温度升高 ,阻值降低 , 此后就 不在影 响电路 的工作 。 但在断 电后 , 滤波电 容上存储 的电能已经被用掉后 , 如果这时突 然来电则会重新对 电容充电 ,此时限流 电阻 还没有恢复到保 护状态 ,因此仍会产生很大 的冲击电流 ,这也是 此措施的弊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摘要:谈及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提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同一区间两辆列车同时运行时,产生的活塞风叠加,影响屏蔽门的关闭;在现有设备基础上,通过增加拓宽风路来减缓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压力,减少故障的产生,实现列车的准点出站。
关键词:地铁;列车;屏蔽门;活塞风
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线路采用站台屏蔽门设置,将列车与站台候车隔离开来,防止乘客有意或无意跌入轨道,也可以阻断区间隧道与站台候车区域之间的空气流通,降低区间隧道热负荷对车站候车环境的影响,节约车站环控系统的运营成本。
由于屏蔽门对气流的阻隔作用,列车的活塞效应显著增强,列车的气压荷载也随之增加[1],加之通风系统的影响和地铁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活塞风引起的交变压力荷载显著增大,同一区间两辆列车同向行驶,活塞风量叠加,对屏蔽门的在机械受力特性受到影响,使屏蔽门出现故障。
因此,笔者根据工程经验估计,由于经验不同,各处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提出相关优化解决方案。
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总长30.9公里,从起点到终点站35分钟,共11个站,假设区间开行23趟列车,晚点3辆列车,列车停车时间1分钟,屏蔽门的故障处理时间为1分钟。
那么乘客的旅途速度、列车的正点率、列车的晚点率将会如何?乘客旅途速度=线路运营长度÷单程时间。
列车正点率=(实际开行列数-晚点列数)÷实际开行列数×100%。
列车晚点率=晚点列数÷实际开行列数×100%。
T=∑(T每个中间站的停站时间+T每个区间的运行时间)+T两端终点站时间。
得出:乘客旅途速度为32.56公里/时,正点率为86%,晚点率为13.04%。
从列车的晚点率出发找问题,最终发现屏蔽门的多次故障增加了列车的停站时间,延误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正线列车数不断的增加,通过行车调整方式同一区出现两趟列运行,前方列车停稳后,自动联动屏蔽门开启,屏蔽门开启过程中后方列车继续推进,达到安全距离后停车,后方列车产生的活塞风推进加大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压力,超过屏蔽门机械特性范围,产生故障,影响列车的正常关门动车。
实践证明每一趟列车因屏蔽门故障多停1分钟,一班次列车经过11个站,因屏蔽门故障导致的延误在660秒,在处理屏蔽门时出现人员操作意外的,列车将会出现5分钟以上的晚点,影响列车正点率以及增加列车晚点率。
从数据上统计,加开列车前与加开后的故障对比,从4月班次加开开始,屏蔽门故障件数明显增多,如下表:
表1调整前屏蔽门故障件数
班次正常运行
班次增加运行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故障数
28
21
30
88
87
95
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采用隧道风机变频技术,隧道风机在高频高速时排风量为60m3/s,按正常单个区间运行一趟列车来计算,假设列车前进进站时速度40km/h,由列车进站时活塞的风量,由计算公式[2]得:Q=V.A,V=7.84m/s,A=21.2m2,列车进站产生的风量为:Q=7.84m/sX21.2m2=166.2m3/s。
列车进站前,一部分风量从活塞风井排出,部分风量被推往前方隧道进入排风风道由隧道风机排出,剩余风量在屏蔽门开启时流向站台。
当加后方加开列车在前车后50m 停车时,产生的前方向前风速约7.01m/s,产生的风量约为148.61m3/s。
前方风量与后方进站产生的风量叠加,影响了屏蔽门的正常关闭,从而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进出站时间。
笔者从节电耗能方面上考虑,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方案1:从屏蔽门角度考虑,增大屏蔽门电机的输出,提高加速门体的关闭速度。
方案2:从机械辅助排风角度考虑,增加隧道风机的开启数量,提高可排风量,减少活塞风对门体的影响。
方案3:从气流力学原理考虑,利用风阀的调整,增加活塞风的排风路径,达到对屏蔽门的减压。
方案实施结果:
方案1:增加屏蔽门电机输出功率,提高加速门体的关闭速度。
利用电机输出功率来提高对滑动门的关闭力度。
此方案实施后,电机输出功率的加大,会严重影响屏蔽门的电机的性能和寿命,不利于屏蔽门电机的长期使用。
方案2:增加隧道风机的开启数量,提高可排风量,减少对屏蔽门的影响。
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采用功率90KW变频隧道风机,流量60m3/s,上、下行线开两台隧道风机排风时可以满足,因隧道风机属大功率设备,产生的能耗也非常大,增加隧道风机开启数量,设备动力用电量增加一倍,不利于节能环保。
方案3:利用风阀的调整,增加活塞风的排风路径,达到对屏蔽门的减压。
通过调整上、下行线之间的联通风阀,实行上行、下行线风路互通,达到分流效果,降低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从而减少风阻对隧道风机的影响,既能达到降低屏蔽的影响,又能节能环保。
图1联通阀开启的风路走向
三个方案相比较,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采用第三个方案,利用风阀的调整,增加活塞风的排风路径,达到对屏蔽门的减压。
调整前:列车到达前方车站,列车前进产生的活塞一部分由隧道风机及活塞风井处排除,另一部分由屏蔽门开启后泄压排至站台,后方列车行驶,推进活塞风加大活塞风速,前后风量叠加,导致前方列车离站关闭屏蔽门时受到的风压压力大于屏蔽门关门的应力,产生屏蔽门电机过载故障。
调整后:联通风阀调整后,开设另一排风路径,风路分流减压,部分活塞风由上行线通过风道进入下行线,通过迂回风道时衰减被排除,少量风进入下行线,被下行线隧道风机排除。
整个过程主要通过联通风道增加排风路径,缓解风速,减少活塞风压,最终降低风压对屏蔽门的影响。
7月实施结果,屏蔽门故障件数明显下降,如下表:
表2调整后屏蔽门故障件数
班次正常运行
班次加开运行
调整设备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故障数
28
21
30
88
87
95
31
(1)实践得出三个方案都能解决活塞风对屏蔽门关门的影响,从节能降耗考虑,寻求最优化的解决方法,增加活塞风通风路径降低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更有效,更能体现现代地铁设计的理念。
屏蔽门故障率下降300%,屏蔽门没有发生同时多个屏蔽门报故障的现象,列车准点率提升。
(2)在未来车站设计时,考虑单端双活塞风井的建设,减少活塞风压对车站的影响。
(3)在联通风阀调整后,当隧道发生火灾时,该隧道的烟气流组织?该联
通风阀是否能随火灾时,按照火灾模式的设定执行,取决于监控系统的程序设置。
系统设置火灾模式拥有最高权限,当发生火灾时,系统发送执行火灾模式指令,联通风阀按照预定火灾模式自动关闭,火灾模式正常执行。
以上为笔者在实践实施过程中得出的见解,目的想让大家了解可以通过不同方式降低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不当之处望大家指出。
参考文献:
[1]杨伟超,彭立敏,施成华等.地铁活塞风作用下屏蔽门的气动特性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30(2):5
[2]沈翔.地下铁道活塞风特性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4.
[3]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