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
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维护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三甲医院手术室38名护士为调查对象,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
结果手术室护士在躯体化、焦虑、敌对性和偏执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
结论本院手术室护士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应关注护士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病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SCL—90[中图分类号] R15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84-01手术室是医院内重要技术及仪器装备部门,也是外科诊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围手术期的护理、专科手术配合、危重症急救等护理工作。
手术室护士不仅具有业务面广,技术性高,无菌操作严格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健康身体、敏捷的反应能力和组织能力【1】。
这样就给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护士的心理上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压力,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旨在了解本院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医院开展该特定人群的心理评估和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我院手术室护士38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9~41岁,平均23.1±9.4 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测量工具采用汪向东编写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项目,分为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一个附加因子。
评定方法采用5分制,即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分别计为1~5分【2-3】。
2 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比较在4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常模相比存在差异,其中在躯体化、焦虑、敌对性和偏执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
见表1。
3 讨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在4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常模相比存在差异,其中在躯体化、焦虑、敌对性和偏执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心理健康维护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心理健康维护作者:谭双运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29期【关键词】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手术室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088-01手术室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压力源:怕出医疗事故、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职业暴露性大及待遇低等。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与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有关,针对不同压力源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维护护士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1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1.1 担心差错事故发生的压力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使广大医务人员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责任。
在手术室工作中,由于手术患者的老龄化及低龄化越来越严重,手术术式日益更新和仪器设备的日趋复杂,使手术护理出现意外的概率不断增加,也更容易引发法律纠纷,这对手术室护士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1.2 人际关系的压力在手术室护理中,由于手术类别繁多,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护士每天要配合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手术习惯的医生和麻醉师工作,如果临床医生及手术麻醉师与护士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则很容易造成医护关系紧张[1]。
因此,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以及同其他相关科室之间的关系都成为产生压力的来源。
1.3 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造成的压力手术室工作繁忙,节奏紧张,护士在工作中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导致手术室护士极易发生颈椎病;长期站立工作,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经常延误进食时间,加上精神高度紧张,易导致胃炎、胃溃疡。
这些都会成为手术室护士产生压力的来源。
1.4 职业暴露的压力麻醉过程中使用的气体和挥发性液体全麻药,手术室进行病理标本浸泡时使用的福尔马林,低温消毒的环氧乙烷气体,手术中使用的X线机或CB机释放的射线,手术当中使用的高频电刀,骨科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常用骨水泥与溶解剂混合,锐利器械、针头易造成损伤等这些对人体都有一定的伤害,这也对她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自我调节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自我调节以下是为您起草的一份关于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自我调节的协议:合同主体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手术室护士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医疗机构代表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标的1、本协议旨在对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自我调节方案,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其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权利义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1 有权获得乙方提供的关于心理压力分析和自我调节的培训与指导。
111 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的自我调节方案进行实践,并获得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112 有义务如实向乙方反馈自身心理压力的状况和自我调节的效果。
113 有义务积极参与乙方组织的心理压力分析活动,并配合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114 有义务遵守本协议约定的自我调节方案的要求和流程,不得擅自更改或中断。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2 有权对甲方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自我调节方案。
121 有权监督甲方对自我调节方案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122 有义务为甲方提供专业的心理压力分析和自我调节的培训课程、资料和指导。
123 有义务为甲方创造有利于自我调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轻工作强度等。
124 有义务对甲方的个人信息和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第三方。
违约责任1、若甲方未如实反馈心理压力状况或未按照自我调节方案执行,导致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加重,甲方应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2、若乙方未按照本协议约定为甲方提供培训、指导和支持,导致甲方无法有效进行自我调节,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重新为甲方提供服务、补偿甲方因此遭受的损失等。
3、若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中关于保密义务的约定,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自我调节

秀 的护 理 人 才 。 参 考 文 献
[ ]吴素清 , 1 黄春霞, 黄荔 红, 个性化 I 等. 临床带 教模 式新初 探.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4,9 2 :2 . 2 0 3 ( ) 14
并做 出鉴定 , 使高护生对手术室T作有一个 全面的整体化 的
了解 , 有利 于其综 合素质 的提 高 J 。实 习结束 时 , 采取小 型 座谈会或个别交谈 的方 式 , 征求实 习生 的意 见, 对带教 老 并 师进行评价 , 包括 教师素 质 、 知识水平 、 临床实 践 、 带教方 法 和态度 。了解护生的要求及带教 中存 在的 问题 , 不断改进 带
才 行 。 。
4 一 切 源 于健 康 的 体 魄
手术室的丁作量大 , 机动性强 , 加班 的机率 比较 多 , 留给 自己支配的空 余时 间相 对较 少 , 有些 时候 下班 时 问也 不 固 定 , 多本应该属于业余的时间却总要 留给T作 岗位 。作 为 很
一
手术 室T 作常 需要 长时 间站 立 , 易引起 下肢 静脉 曲 容 张; 手术时 间无规律 , 长时间空腹 T作可致低 m糖 、 胃肠 功能 紊乱等 ; 洗手护士在配合手术 时 , 经常上身前倾 , 颈部偏转 角 度大 , 长时间处于该 被动 的相对 固定 的状 态 , 容易诱 发颈 椎 病; 而在搬运患者或重物时 , 若用 力不当或 防护措 施不及时 ,
手术室是科学性 、 专业性很 强的地方 , 涉及 的科 目较 多 , 知识面较广 , 不但要掌握护理专业 的理论 知识 与专 业的护理
技 巧 , 需 护 理 工 作人 员具 备 相 关 科 室 各 种 不 同手 术 的 相 关 还
促进m液回流 ! 平时要加 强体 育锻炼 , 提高身体 素质 , 尤其是 药加强颈部和腰 部 、 背部 的运 动 , 作 时要加 强 自我 保护 意 操 识 ; 当的改善丁作条件 , 适 妥善安排作息时间 。 5 自我定位正确 。 并顾及他人的利益 和感受 5 1 慎独精神 手术室 单独 操作 的机会 较多 , . 因此 必须具 备 良好的职业道 德 , 在无 人监 管 的情 况 下坚 持护 理道 德信 念, 做到有人在 、 人在一 个样 ; 无 日班 夜班 一个样 ; 小手 术 大
手术室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手术室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摘要:手术室人员作为医院中最重要的职业群体之一,其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手术室人员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常见表现、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研究表明,手术室人员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成因在于工作、个人、组织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以帮助手术室人员更好地应对职业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手术室人员;职业压力;心理健康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它的工作涉及到医生、护士等多个职业群体。
但是,手术室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手术室人员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影响手术室人员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手术室人员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常见表现(一)职业压力的常见表现(1)情绪波动:手术室人员可能会感到情绪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
有时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或沮丧,而有时则可能会感到烦躁或易怒。
[1](2)疲劳感:手术室人员可能会感到长时间的工作导致疲劳感,尤其是在工作时间过长或是连续工作多天后。
(3)睡眠问题:手术室人员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而失眠或睡眠不足,这可能会导致精神疲劳和身体疲惫。
(4)身体不适:手术室人员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例如头痛、背痛、肌肉疼痛等。
(5)认知能力下降:长期的职业压力可能会导致手术室人员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影响其工作表现。
(二)心理健康状况的常见表现(1)焦虑和抑郁:长期的职业压力可能会导致手术室人员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2)压力反应:手术室人员可能会出现压力反应,例如疑虑、恐惧、逃避等。
(3)心理疲劳:手术室人员可能会出现心理疲劳,这表现为对工作的不耐烦、无动于衷或是缺乏动力。
(4)自我负面评价:手术室人员可能会因为职业压力而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例如觉得自己不够出色、不够聪明等。
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一说到“手术治疗”,很多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会产生严重的抵触和恐惧心理,特别是部分患者听到要采用手术治疗,过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各项指标产生异常现象,对手术治疗的开展和进行产生了阻碍。
为消除患者出现的抵触或者恐惧心理,作为手术室护士应注重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抵触和恐惧心理,在治疗中积极配合。
只要具备良好的态度并积极地配合,就能够保障手术成功率提升大半。
下面我们聊聊手术室如何做好患者心理护理?1、让患者了解关于手术治疗的各项事宜很多患者与家属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或者抵触心理,主要是因为不了解手术相关事宜,因此在手术前需要手术室护士前往病房与患者沟通,使得患者了解关于手术治疗的各项事宜。
例如在交流中需要对患者的病史、病情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并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相关的治疗必要性。
如治疗中为什么要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优势是什么?治疗中需要如何配合?治疗的效果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在此过程中能够使得患者及家属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在手术治疗中也能够积极配合。
2、结合患者情况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干预具体来说,手术治疗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部分患者也会因此产生消极心理,其间需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疾病的性质以及手术实施的必要性。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应对患者近期的身心状况进行分析,在掌握患者身心状况的基础上要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心慌、气短或其他的不适状况,及时进行干预引导。
部分患者的心理情绪表露不明显,手术室护士需要在此过程中从侧面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心理护理。
另外。
在手术护理中可能会产生意外现象,因此在心理护理中也需要关注安抚工作落实,使得患者以及家属能够对手术治疗有正确的认识,用以保障术中的治疗有效性。
3、重视术中各项治疗注意事项沟通交流在术中,手术室护士应告知患者麻醉的体位配合以及麻醉对手术成功的影响,并在术中与患者聊天,转移患者注意力的同时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更好配合完成术中各项操作。
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护理心理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对患者进行手术是医治患者一些重大疾病的必要手段,但在确定要进行手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样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病人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影响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的医疗效果和术后的恢复效果。
因此,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理护士,必须要掌握有关的心理护理知识,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时刻关注,并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力求让病人达到最好的手术医疗效果,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一、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应当对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为每个手术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文化背景、经历状况都不同,那么可能出现的手术心理也各不相同。
因此手术室护士了解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一般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多愁、忧郁和渴求。
根据数据统计,在手术进行前,至少有九成的患者会对将要进行的手术感到恐惧和紧张,容易胡思乱想,考虑很多事情,甚至还会出现失眠睡不着的情况。
其中有些农村手术患者,会有医疗费用承担不起的顾虑,还会考虑医生是否认真给自己做手术。
这些情况体现在反复和医生询问手术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成功几率等,心里也无比渴望给自己做手术的医生非常有经验,想从中获得一点心理慰藉和安慰。
显然这种紧张、忧郁和渴求是患者内心恐惧手术的表现,这种情绪不利于患者接受手术以及术后的恢复。
第二类是抑制心理。
抑制心理大多发生在年纪比较大的患者或者大型手术中,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手术没有正确的认识,把手术环境想的过于冰冷和可怕,对手术中用的手术刀、血和各种工具产生抵触心理。
在他们手术前的构想中,手术室无疑是个可怕、令人恐惧的地方,以至于他们在手术前会出现呆滞、反应变迟缓或者经常若有所。
于此同时,身体方面也会出现肢体活动不灵活、出虚汗、身体有时会颤抖的情况。
第三类是激动心理。
这类心理主要是患者对手术怀有的恐惧害怕心理达到最大值,已经没有办法再忍受,就会自我释放,如在推入手术室的路途中,突然大声哭泣流泪,或者喊叫。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心理护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引用于临床,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一定程度的压力,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解除思想顾虑,树立对手术的勇气和信心。
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笔者就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术前分析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由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病情、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每一位患者心理活动和所呈现的特征亦不同,因此,访视前应具体分析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1.1 紧张、恐惧心理麻醉、手术对大部分患者来说都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患者把麻醉、手术想象的很恐怖,担心手术、麻醉意外,害怕疼痛等紧张、恐惧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心率加快;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全身发冷、四肢冰凉、发抖等症状。
紧张、恐惧心理状态多为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环境,术后疼痛、死亡的担心惧怕,以及对医生、护士技术水平缺乏信任感所引起的。
1.2 焦虑心理焦虑是患者手术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患者产生较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
过分的紧张和焦虑可使患者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当反应过分强烈时,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以及手术后身体的恢复[1]。
焦虑心理常见于患者医学知识缺乏,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病情、过分担心,对手术缺乏心理准备,没有充足的时间选择手术时机和接受手术有关知识的教育,对麻醉、手术有关的问题认知能力差,或经济方面原因所致。
1.3 抑郁、绝望心理某些手术因病情需要或为挽救患者生命必须摘除某些器官、截肢、改造某些器官的功能,如乳腺癌患者行乳房切除术、直肠癌行肠造瘘术等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抑郁、悲观,甚至绝望心理。
抑郁、绝望心理常见于病情严重或已知患癌症的患者,主要是对治疗失去信心。
2 心理护理方法2.1 术前访视术前1d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参加术前评估,认真阅读病例,了解患者病情,术前各项准备完善情况,与责任护士、主管医生交流,了解患者当前所呈现的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