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分析_有色金属行业现状

合集下载

2023年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金属制品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包括了多个子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一、行业市场规模概述金属制品行业作为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其市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2019年,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和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4.42万亿元、1.4万亿元和7685亿元。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二、市场规模分析1. 钢铁行业市场规模钢铁行业是金属制品行业的核心子行业之一,其市场规模占据了金属制品行业的大部分比例。

2019年,我国钢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42万亿元,同比增长7.8%。

在经历了2015年到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之后,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未来几年,钢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 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9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铜消费量达到了13.94万吨,同比增长5.8%;全国铝消费量达到了3.79万吨,同比增长8.1%。

未来几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增长,并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3.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金属制品行业是指能够进行加工、制造和加工部件装配的金属制品企业。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在整个金属制品行业中占有较小的比例,但也在不断扩大。

2019年,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7685亿元,同比增长13.7%。

未来几年,金属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增长,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金属制品行业前景广阔。

三、市场前景分析金属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金属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分析报告

金属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分析报告

金属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金属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产业链、政策环境等,都在影响着金属行业的格局。

本文将从行业发展现状、市场格局、企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金属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进行分析。

一、行业发展情况以我国为例,2019年,国内钢铁行业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市场供需状况得到改善。

特别是加大对乱象整治力度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钢铁生产保持平稳。

而在铝、铜等其他金属领域,我国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钢材累计产量达到7.25亿吨,同比增长8.4%;累计出口4064.8万吨,同比下降1.9%。

二、市场格局从国际市场来看,金属行业的市场竞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中度,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全球五大钢铁公司占据了全球钢铁行业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韩国POSCO、日本JFE、德国西门子、美国US Steel和波兰ArcelorMittal等全球领先的大型企业占据了全球钢材市场份额的70%左右。

此外,中国钢铁企业如宝钢、武钢、鞍钢、沙钢等也在全球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在国内市场,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一些小型企业退出市场,大型钢企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规模层面,从2019年市场份额排名来看,宝钢集团、武汉钢铁集团、鞍钢集团等居前三甲;在产业集群层面,珠三角等中小型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也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企业竞争力在竞争时代,企业竞争力成为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金属行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产品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以钢铁行业为例,随着行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有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宝钢集团、武钢集团等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进智能制造,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

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有色金属冶炼市场1.1 发展背景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是指有色金属原料经过提炼和精炼等工艺过程后,生产出各种精细冶金产品的市场。

有色金属冶炼一般分为铝、铜、镍、锌、铅等几大类别。

1.2 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项目的推进,有色金属冶炼市场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总产值超过100亿人民币。

1.3 市场竞争有色金属冶炼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企业间技术水平、产能规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

国内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限制,竞争力相对较弱。

2.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市场2.1 发展背景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市场是指将有色金属板、带、管等产品进行压延加工,制成各种板材、带材、管材等金属制品的市场。

2.2 市场规模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市场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国内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大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市场份额较高。

2.3 市场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对于金属制品品质的不断提高,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市场对高性能、高精度的产品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新兴行业对特殊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为市场增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 市场发展趋势3.1 环保要求提高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保压力。

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整顿和淘汰。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环保设备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2 技术创新驱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新材料的开发以及生产过程的优化,将成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的发展方向。

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钢、铝以外的所有金属,包括铜、锌、铅、锡、镍、钴、锑、汞、银、金等。

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需要考虑到其应用领域、国内外市场情况、生产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

一、应用领域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金属制品、化学、电子、电器、冶金等众多领域,如铜用于电线、管道、车辆等制造;锌用于镀锌、铸造、防腐等方面;铅用于化工、光电、电子等领域;锡用于电子、食品包装等方面。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有色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二、国内外市场情况中国是有色金属的生产大国,全球最大的铜、铝、锌、铅消费国,是影响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产业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这表明未来几年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有色金属生产企业也面临着降本增效、提高质量等问题。

三、技术进步技术是推动产业进步的重要动力,各有色金属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结构等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新型铜加工技术、高效节能冶炼技术、高精度电解技术等技术的应用,都能够推动行业向着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政策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未来几年,相关政策的制定将会推动一些有色金属产品的发展,如新能源轿车等领域对于锂、钴等金属的需求持续增加。

同时,政策对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也会限制一些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和开发,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或生产方式将会受到惩罚。

总的来说,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前景是积极的,各有色金属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向着合规、绿色、高效等方向发展。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产业概述有色金属产业是指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各种有色金属的产业。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和钢之外的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钨、钼等。

这些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抗腐蚀等特性,是现代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二、行业分析1.市场份额根据商务部数据,2019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销售收入约为9.94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2%。

其中铜、铝、铅、锌等占据市场份额比较大的有色金属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77万亿元、2.7万亿元、1906亿元、1216亿元。

2.主要问题有色金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采矿技术落后,有色金属储量有限。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储量总量较大,但金属品位较低,部分储量难以开发。

解决方法:引进国外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

(2)高能耗、高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

矿山开采和冶炼属于重污染行业,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解决方法:加强环保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

(3)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不稳定。

有色金属产业收到市场需求、供给、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市场价格难以预测,波动较大。

解决方法:建立先进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预警与调控。

3.发展前景有色金属产业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战略性产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市场需求也将稳步增长。

三、案例分析以铜产业为例,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做出分析。

1.行业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和最大的铜精炼生产国。

我国铜生产量逐年增加,自然形成了产业链,以及从上游的原矿加工、生产、中游的铜精炼加工、下游的电线电缆、车用线束、水管、发动机等成品生产。

2.现状分析铜产业过去几年一直面临着环保、火灾等风险,整体发展情况不够稳定。

受疫情影响导致产量下降,但随着环保趋严,环保投入加大,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整合,打击不法企业,使得铜产业整体上趋向健康。

金属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金属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金属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金属行业是指以金属为原料进行加工和生产的产业领域,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矿山等多个细分领域。

本报告主要针对金属行业整体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

1.1 行业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金属行业总产值达到约2.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金属行业产值占比超过30%。

1.2 产业链结构金属行业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

在金属行业中,原材料占据重要地位,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对整个行业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行业分析2.1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金属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能和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产能不断提升,并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同时,中国市场对高端特种钢需求的不断增加也推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

2.2 有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行业主要包括铜、铝、镍、锌等种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家,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家电、建筑和新能源等领域对铜和铝的需求持续增长。

在产业升级方面,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也在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

2.3 矿山行业矿山行业是金属行业的原材料供应主体,其开采情况直接关系到金属行业的生产能力。

中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铁矿石、铜矿石和铝土矿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推进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三、市场竞争分析3.1 市场主要参与者金属行业市场存在着众多的参与者,包括大型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巨头、矿山公司以及中小型加工企业等。

其中,中国的钢铁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2 市场需求与供应市场需求是金属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主要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金属产品在建筑、交通、能源和机械等领域的需求呈现稳步增长。

供应方面,金属行业要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产品的质量。

四、市场发展趋势4.1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金属行业将逐渐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有色类行业概况了解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现状

有色类行业概况了解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现状

有色类行业概况了解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现状有色类行业概况:了解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现状有色类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行业,包括铝、铜、铅、锌、镍、锡、钨等多种金属。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色金属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

本文将通过全面分析,介绍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现状。

一、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总体概况全球有色金属市场不断增长,主要受益于建设项目的增加、市场需求的提升以及国际贸易的增长。

据国际有色金属工业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and Metals)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产量较2018年增长了2%。

同时,有色金属的市场价格也呈现出波动上涨的趋势。

二、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主要特点1. 供需关系持续改善:近年来,全球有色金属市场供需关系出现明显改善,这主要归因于国内外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2.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的竞争。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3. 绿色可持续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也受到环保问题的制约。

为适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色金属企业开始加大环保投入,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三、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加快,有色金属行业正向着高精尖、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例如,新型冶炼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多元化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

不仅在传统产业中需求稳定增长,而且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 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机遇: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的巨大机遇。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中国的有色金属行业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全球贸易摩擦、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金融市场波动对有色金属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有色金属行业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需求分析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色金属行业在中国市场上的需求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铜、铝、锌等金属在电力、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此外,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有色金属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

三、供给能力分析四、技术进步和创新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加剧,有色金属行业也在迎来技术升级的机遇。

新的金属材料、冶炼技术和加工工艺的应用,能够提升有色金属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绿色环保方面,有色金属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以满足社会的环保需求。

五、政策环境分析中国政府对于有色金属行业给予了较多的政策支持。

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发展,并提供税收减免和财政资金支持等措施。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环境监管力度,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竞争格局分析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市场。

国内企业在资源储备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品牌建设方面相对弱势。

国际大型企业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未来,国内有色金属企业需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七、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有色金属行业将继续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此外,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也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因此,有色金属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挑战。

综上所述,虽然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竞争压力,但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分析_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影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信用质量的核心要素包括矿山供给、下游需求、宏观经济、环保及产业政策等,影响行业内企业信用风险核心要素包括公司规模、原材料保障度、成本控制能力、环保及技术投入及资金成本等。

有色金属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观察期内主要下游需求中电网投资、汽车产量均开始下滑,房地产行业受调控影响存在较大弱化压力,家电行业以存量更新为主,中长期内有色金属下游需求增长承压。

受国内矿山治理整顿、中美贸易摩擦及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除金属镍外,2019年以来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震荡下行。

行业效益方面,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呈现分化,行业资产负债率有所提升。

有色金属行业环保及产业政策趋严短期内推动业内企业运营成本上升,但中长期来看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

受益于产量增长,2019年有色金属样本企业预期营业收入继续保持增长,盈利情况随行业景气度变化有所回落。

有色金属行业收现能力较强,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较好,受去杠杆因素影响,行业资本性投资有所放缓、筹资性现金流呈净流出,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微幅下降。

受益于债券市场回暖,2019年前三季度共有34家主体完成债券发行(其中7家仅发行超短期融资券),较上年增加3家;发行债券规模1,622.53亿元,同比增长29.00%。

已发债企业主体信用等级绝大多数为AA级及以上。

利差方面,发债主体发行利差仍遵循随信用等级提升而下降的规律,前三季度发行利差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减,主要受债券市场整体发行利率整体下降的影响。

2019年以来,行业内3家发债主体信用等级向上迁移、5家发债主体信用等级向下迁移,其中2家发债主体发生债券违约。

展望2020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争端影响持续,有色金属下游需求仍将呈现弱势,矿端金属供给整体预计仍为紧平衡格局,行业环保及产业政策趋严常态化,中短期内有色行业信用质量呈弱稳定。

一、行业基本面有色金属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观察期内主要下游需求中电网投资、汽车产量均开始下滑,房地产行业受调控影响存在较大弱化压力,家电行业以存量更新为主,中长期内有色金属下游需求增长承压。

受国内矿山治理整顿、中美贸易摩擦及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除金属镍外,2019年以来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震荡下行。

行业效益方面,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呈现分化,行业资产负债率有所提升。

有色金属行业下游主要为房地产、电力、家电、汽车等行业,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2012 年以来,我国铜铝铅锌四种基本金属产量和消费量全部位居全球第一,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

但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较为稀缺,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资源,资源保障程度处于很低水平,有色金属价格主要受全球范围内供需状况决定,行业运营风险具备全球性特征。

且伴随前期有色金属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冶炼环节存在大规模低效产能投入,过剩产能亟待清理,加上我国在下游精深加工、军工及航空等领域高附加值产品进口替代能力较弱,行业“中间大、两头小”的产业链格局问题仍较为突出。

此外,稀土等部分品种存在资源过度无序开发,资源无效利用问题,能耗较高,环境污染等问题仍较为严重。

2018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各下游细分行业需求继续分化。

电力方面,随着骨干网大规模投资的结束,近年来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呈疲软下滑趋势,2016-2018年投资额分别为5,431.49亿元、5,339.00亿元和5,373.00亿元,2019年1-9月,电网基本建设投资为2,953.00亿元,同比减少12.50%。

房地产方面,2016-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10.26万亿元、10.98万亿元和12.0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7.0%和9.5%,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分别为16.69亿平方米、17.87亿平方米和20.93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8.1%、7.0%和17.2%;2019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9.8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分别为16.57亿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8.6%。

汽车方面,汽车产量由增速下滑变为产量下滑,2018年和2019年1-9月汽车产量分别为2,796.80万辆和1,808.70万辆,分别同比减少3.8%和12.0%。

家电方面,2018年我国空调产量20,486.00万台,同比增长10.0%,增速较去年下降16.4个百分点;2019年1-9月空调产量为17,005.40万台,同比增长6.4%。

总体来看,电网投资、汽车产量均开始下滑,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持续,房地产行业需求也存在较大弱化压力,家电行业以存量更新为主、增长空间有限,中长期内有色金属下游需求增长承压。

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为5,283.20万吨、5,377.80万吨、5,687.90万吨和4,346.6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5%、3.0%、6.0%和4.50%,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宏观经济增长水平。

分品种看,精炼铜产量在铜冶炼产能扩张的带动下保持增长,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精炼铜产量分别为843.63万吨、888.90万吨、902.90万吨和698.6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5.95%、7.70%、8.00%和6.40%,国内精铜市场总体仍呈现供应略过剩格局。

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原铝产量分别为3,187.32万吨、3,227.00万吨、3580.00万吨和2,637.0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28%、1.60%、7.40%和1.10%,其中2018年增速相对较快主要是受置换产能投产影响。

近年来在再生铅补充下,铅产量保持增长,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铅产量分别为466.54万吨、471.60万吨、511.30万吨和438.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0%、9.70%、9.80%和17.40%。

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锌产量分别为627.35万吨、622.00万吨、568.10万吨和458.3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6%、-0.70%、-3.20%和9.50%,受锌价持续低迷影响,2015年末开始行业内企业控制产量,2019年1-9月产量增长主要受加工费的上涨的激励。

国内外镍铁产能对电解镍形成替代,近年来我国精镍产量呈下降趋势,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分别为21.99万吨、20.26万吨、18.00万吨和14.17万吨。

受锡矿供需双疲影响,我国精炼锡产量呈下滑趋势,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分别为18.27万吨、18.22万吨、17.77万吨和14.11万吨。

作为大宗商品,有色金属的价格主要受全球经济增速及矿山资源开发供给状况影响。

2018年以来,受国内矿山治理整顿、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需求不旺等多重因素影响,除镍价外,主要工业金属价格高位震荡回落,全年铜、铅现货均价分别为50,594元/吨、19,06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1%、4.2%,涨幅同比回落26个、22个百分点,铝、锌现货均价分别为14,201元/吨、23,399元/吨,同比下降1.5%、2.0%;2019年1-9月,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47,735元/吨、13,866元/吨、16,831元/吨、20,778元/吨,同比下跌6.3%、3.2%、12.3%、12.8%。

2019年镍价涨幅超过50%,主要受印尼提前禁止镍矿出口政策的影响。

2019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政策继续深化,有色金属行业环保及安全生产监管趋严,部分矿山因安全隐患、生产成本上升等原因停产,有色金属行业结构实现进一步整合,尤其是上游资源端企业集中度提升。

从行业企业数量来看,截至2019年10月末,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单位数分别为1,261个和7,091个,较上年末分别减少195家和增加149家。

受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回落的影响,行业效益明显下滑。

2018年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855亿元,比上年下降6.1%,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419.80亿元,增长0.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1,397.10亿元,下降9.0%。

2019年1-10月,有色金属采选业实现实现利润总额236亿元,同比减少23.60%;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15.60亿元,同比增长8.1%。

财务杠杆方面,受行业景气度回落影响,2018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率有所提升,2019年9月末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压延加工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84%和64.48%。

(一)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其他一些优良性质,国内铜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家电、汽车、房地产等领域,应用占比达80%以上。

整体来看,2019年铜下游需求中,电力建设增长乏力、房地产企业资金面趋于紧张、家电汽车消费疲软,短期内改善概率不大,铜需求缺乏有力支撑。

供给方面,自2011年开始铜价不断下行,全球铜矿资本性支出呈下滑态势,加之最大铜矿供给地智利罢工潮影响,铜矿供给偏紧,2016-2018年铜精矿产量分别为2,010万吨、2,000万吨和2,100万吨;受《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实施的影响,国内再生铜陷入负增长,近三年废铜进口量分别为334.81万吨、355.72万吨和241.29万吨。

另一方面,我国铜冶炼行业不断发展壮大,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速6.0%、7.7%和8.0%和6.4%,铜冶炼加工供给较为充足。

受矿端罢工事件频发与铜冶炼产能扩张所累,2019年现货铜精矿加工费下滑至多年低位,8月铜精矿月度现货TC均价报54.5美元/吨,创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

受矿端供应收紧叠加需求萎靡影响,2018年以来精炼铜价格依旧承压,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价格在4.60万元/吨至5.47万元/吨区间震荡。

(二)铝国内铝主要应用领域为建筑、交通运输、电力设备、耐用品、机械装备和包装材料等,随着房地产增长趋缓,未来新能源汽车用铝有望是铝需求增长点。

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电解铝实现去产能,但氧化铝仍处于相对扩张中,加之下游需求不振,国内铝产能仍呈供过于求态势。

产量方面,近年来部分电解铝生产企业正在进行产能置换,将高成本地区产能置换至低成本地区,铝产品低价竞争淘汰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供给侧有所改善,2019年以来电解铝产量保持小幅增长。

库存方面,2017年供给侧改革预期促使电解铝生产商加速生产,而需求端未明显增长,促使2018年3月国内电解铝库存达到历史高点,至2019年3月之后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新增产能投产低于预期,国内库存持续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