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整体安装系统.
重磅!明阳智能MySE5.5MW海上风机批量安装首战告捷!(附现场吊装图集)

重磅!明阳智能MySE5.5MW海上风机批量安装首战告捷!(附现场吊装图集)广东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新寮岛及外罗以东近海区域,是广东省首个
5MW级以上大兆瓦海上风电工程。
项目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采用36台明阳智能MySE5.5MW
半直驱海上机组。
近日,外罗项目首台机组吊装成功,标志着明阳智能MySE5.5-7.0MW平台机型正式进入批量化
交付安装阶段。
作为国家示范工程项目和广东省首个5MW级以上大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外罗项
目的顺利实施对推动广东省及我国东南沿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外罗项目首台机组吊装的机位点位于离岸10海里(约18.52公里)以外的海域,这要求现场
作业人员必须系统性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做好应对预案。
基于珠海桂山以及福建兴
化湾海上项目吊装的经验,明阳智能制定了一套完整海上解决方案,并将其成功应用在了本次
吊装中,最终把这次大型复杂吊装工程顺利地控制在五天以内。
明阳海上工程团队穿梭忙碌的身影及交流、讨论的画面被一一记录,他们以顽强坚韧的战斗
力、不辱使命的表现诠释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也诠释了星辰大海般的伟大征途!。
自升式海上风机安装平台桩腿升降系统设计

自升式海上风机安装平台桩腿升降系统设计作者:唐蔚平裘继承薛雷刚来源:《广东造船》2014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自升式平台桩腿升降系统形式,分析海上风机安装平台的特点,优先选择和设计一种适用风电安装平台使用的升降系统。
关键词:海上风机安装;自升式;升降系统中图分类号:TK89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海上风电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从欧洲起步,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则相对较晚,直到2007年,我国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才建成发电,随后发展速度也十分缓慢。
但随着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的明确,特别是国家能源局最新规划的出台:到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30 MW。
海上风电工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2 自升式平台桩腿升降系统形式自升式平台桩腿升降系统,用于桩腿插入海底并支撑起平台离开海平面一定高度,进行各种作业。
其主要形式有液压顶升式和齿轮齿条式。
2.1 液压顶升式液压顶升式桩腿升降装置,由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确保桩腿能够克服泥土、砂石等带来的阻力和升降平台自身的重力,将桩腿插入(拔离)海床以及升降整个平台。
平台桩腿在工作过程中需运行平稳,无卡死现象;插桩(拔桩)过程中,液压执行机构需满足一定节距的行程要求;系统设计为自锁式桩腿液压升降系统,在各种工作及非工作状态下,系统可实现自锁;通过操作计算机或中央控制台,完成平台的升降作业。
2.2 齿轮齿条式齿轮齿条式桩腿升降装置,由动力驱动系统、动力传递系统(主要包括齿轮齿条及相应的减速机构)和平台升降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该系统是在平台适当位置的桩腿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齿条,并对应在每根齿条上安装几个小齿轮,齿条及其对应的小齿轮数量根据所要求的举升能力和平台总体要求加以确定。
动力通过桩边马达驱动齿轮减速箱,然后传递给与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从而带动平台的升降。
齿轮齿条式升降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升降速度快、操作简单和易对井位。
3 国外自升式平台桩腿升降系统简介3.1 英国“Resolution”安装船由英国五月花能源公司设计、我国山海关造船厂承建的“果敢”号安装船,是第一艘专为海上风电场基础施工及风力发电机安装而建造的海洋工程船。
2024年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分析

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对环保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而海上风电安装船作为海上风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迎来市场需求的增长。
本文将对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2. 市场发展趋势2.1 国际市场随着欧洲等地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运营,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在国际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已成为海上风电安装船的主要市场。
此外,北美和亚洲地区也开始逐渐崛起,并在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2.2 国内市场随着中国政府加大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支持力度,国内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对安装船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3. 市场需求分析3.1 技术要求海上风电安装船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适应复杂海况和不同规模的风电设施安装需求。
船舶的动力系统、操作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需要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3.2 船舶规模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其安装能力和效率。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规模的扩大,对大型安装船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小型安装船在进行巡航、维护和紧急修理等方面具备优势。
3.3 经济性考虑海上风电安装船的经济性对于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船舶的造价、维护成本、作业效率等因素都会影响着投资者的选择。
因此,提高船舶的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是增加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
4. 市场前景展望根据市场需求的分析和预测,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项目的不断推进和投资的增加,对安装船的需求将持续上升。
国内市场也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为安装船制造商和投资者带来更多商机。
5. 结论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技术要求、船舶规模和经济性是市场需求的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全球和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的不断发展,安装船市场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及系泊系统设计导则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及系泊系统设计导则以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及系泊系统设计导则为标题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在海洋中,海上风电机组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风能利用形式。
相较于陆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机组具有更稳定的风能资源、更大的发电潜力和更少的环境影响。
在海上风电机组中,漂浮式风电机组由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及系泊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1.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设计导则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设计是确保机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首先,基础设计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包括海浪、风力和潮流等因素。
基础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抵抗海浪和风力的冲击。
同时,基础结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以应对海水的腐蚀。
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机组的安装和维护便利性。
基础结构应该能够支持机组的安装和维护,同时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施供人员操作。
基础设计还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过大的影响。
2.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系泊系统设计导则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系泊系统是确保机组稳定性和位置控制的核心。
首先,系泊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风力和海流对机组的影响。
系泊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刚性和强度,以抵抗外力的作用。
同时,系泊系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伸缩性,以应对海浪和风力的变化。
系泊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机组的位置控制。
通过合理的系泊设计,可以实现对机组位置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机组始终处于最佳的发电位置。
系泊系统设计还应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泊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应对异常情况的发生。
同时,系泊系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以确保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及系泊系统设计是确保机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到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机组的安装维护便利性,系泊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风力和海流的影响以及机组的位置控制和安全可靠性。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课件

能源安全
海上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 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 源安全性。
经济发展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可以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就 业率,同时为政府带来税 收收入。
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结构类型
单桩基础
单桩基础由一个大型桩柱 和上部结构组成,通过桩 柱将机组重量传递到海底 地基。
导管架基础
导管架基础由一个或多个 导管架组成,上面安装有 叶片和机舱等设备。
疲劳分析
考虑到海上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承受的疲劳载荷 ,对关键部位进行疲劳分析和优化。
结构设计的优化
材料选择
选择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的材料,提高基础结构的性能和耐久 性。
构造优化
通过优化基础结构的构造方式,提高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细节处理
对关键部位进行细节处理,如加强筋、倒角等,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安装质量控制
验收质量控制
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和监督,确 保安装精度和质量。
在验收时,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估,确保基 础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定位精度问题
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导致安装 困难。解决方案是使用高精度的GPS等定位设备,提高定 位精度。
支撑架稳定性问题
浮体基础
浮体基础由浮体和锚链组 成,通过锚链将机组固定 在指定位置。
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结构材料
高强度钢材
用于制造桩柱、导管架和锚链 等结构件。
铝合金
用于制造叶片和其他轻量化部件。
复合材料
用于制造机舱罩、导流罩等部件, 具有轻量化和抗腐蚀等优点。
02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 计
结构设计原则
安全性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应能够承 受极端自然环境和地震等自然灾 害的影响,确保结构安全性和稳
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流程

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流程:
①前期准备:完成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获得官方审批与海域使用权。
②选址勘察:详尽海底地形、地质与海洋气象调查,评估风能潜力。
③设计规划:定制风机排列、海上升压站布局,完成详细设计。
④基础建设:海上打桩,构建风机基础及海上升压站平台。
⑤设备制造:风电机组、变压器等关键部件生产与测试。
⑥海上运输:利用专业船只将大型组件运输至安装地点。
⑦风机安装:海上吊装风力发电机,精准对接组装。
⑧海缆敷设:铺设海底电缆,连接风机与升压站及陆上电网。
⑨升压站建设:完成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确保电力转换与传输。
⑩系统调试:全面系统测试,包括单机与整体运行效能验证。
⑪并网验收:通过电网公司验收,实现并网发电。
⑫运维管理:建立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与故障快速响应。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第五章详解

5.1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5.1.3 半潜式基础
半潜式基础通过位于海面位置的浮箱 来保证风电机组在水中的稳定,再通 过辐射式不知的悬链线来保证风电机 组的位置。 半潜式基础的浮箱平面尺寸较大,高 度较小,依靠浮箱半潜于水中提供浮 力支撑,浮箱平面尺寸足够大,以保 证风电机组抗倾稳定性。
可分为Spar式、张力腿式和半潜式三种结构型式。 5.1.1 Spar式基础 Spar式基础的上部主体是一个大直径、大吃 水的具有规则外形的浮式柱状结构,主体中 有一个硬舱,位于壳体的上部,用来提供平 台的浮力。中间部分是储存舱,在平台建造 时,底部为平衡稳定舱。 当平台已经系泊并准备开始生产时,这些舱 则转化为固定压载舱,用于吃水控制。中部 由系泊索呈悬链线状锚泊于海底。系泊索由 海底桩链、锚链和钢缆组成。锚所承受的上 拔荷载由打桩或负压法安装的吸力式沉箱来 承担。
5.1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张力腿式基础
张力腿式基础是利用绷紧状态下的锚索产生 的拉力与平台的剩余浮力相平衡的。
张力腿式基础也是采用锚泊定位的,但与一 般半潜式平台不同,其所用锚索绷紧成直线, 不是悬垂曲线,钢索的下端与水底不是相切 的,而是几乎垂直的。用的是桩锚(即打入 水底的桩为锚)或重力式锚(重块)等,不 是一般容易起放的抓锚。
5.2 浮式基础的一般构造及设计要点
锚链系统
锚固系统的弹性程度取决于锚链的重量和预紧力,得到最佳的预紧力
并选取相应的锚链规格,应按不同组合进行模型试验,记录相应峰值,
然后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最大链力Fmax 。 最大链力确定后,可以计算出所需锚链的长度;对于搁置于水平海底
上的锚链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安装方法及技术研究

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安装方法及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在近海浅水区域和潮间地区的大规模开发,近海区域可开发利用的风电资源逐渐减少,海上风电必将向深远海发展。
在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及山东等附近海域离岸10海里外水深可达20~60m[1],重力式、大直径单桩及高桩承台基础等在基础重量、施工成本及施工难度等方面均不适用大容量风电机组安装,而强度高、重量轻、受海流作用变形小的导管架基础是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开发以及海上其他资源开发领域应用最为成熟的结构方式,在未来的深远海海洋资源开发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以福建海域某海上风电项目为例,对导管架在深远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的施工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电力设备安装引言对于整个海上风电场的建设而言,风电机组基础建设无疑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其建设好坏关系着整座风电场的运营。
但由于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风电机组基础的施工技术相对薄弱,并且在当前“抢装潮”的大背景下,风电机组基础的施工资源将非常紧张,因此,设计合理的施工设备配备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广东省某海上风电场项目为例,对风电机组基础的施工设备配备方案进行了相关设计与研究。
1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布置形式我国东部海域风能资源丰富,在浅海地区建立风力发电厂,是充分利用自然清洁能源的重要体现形式。
海上风电充分利用了海洋风能作为动力能源,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海缆将电能输送到陆地电网中,最终并入电网运行。
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是将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能通过集电线路进行汇集、升压,并将电能输送到陆地电网的模块装置,它既是海上风电场的控制中心,又是海上风电场的应急避难场所。
目前升压站平台多采用钢结构形式布置,平台通过4根导管架固定到桩基上,利用海上工作平台的建造经验,将电力设备分层布置在平台上部。
平台在布置方式上除了需考虑设备运行需求外,还要兼顾安全性和应急疏散能力,普遍采用4层甲板、3层布置的方式,采用无人值守的运检方式,因此不用考虑布置运检人员的长期生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