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 郁 症 现 状 研 究
抑郁症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目标探讨

发抑郁更使症状加重和 复杂化, 影响躯体疾病 的康复 。不论抑
郁促 发 躯体 疾病 , 是躯 体疾 病诱 发 抑郁 症, 还 二者 都扮 演 了
“ ”和 “ ”的 角 色 。 因 果
13 诊 断方面 . 西医诊断方面, 国精神病学会 1 5 美 9 2年制定 《 断与统计 诊
手册・ 精神障碍》 1 (S -I , 19 第 版 D M ) 至 9 4年推出第 4版 (S 一 D M
中医诊断按照 1 8 9 1年中国中西 医结合 学会精神 卫生 专业
委员会制定的 “ 精神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执行 。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有多种 。 按脏腑辨证分型有 : 肝 气郁结、肝郁痰阻、肝郁血瘀 、肝郁脾虚、肝胆气虚 、肝 肾阴 虚、心脾两虚 、脾 肾阳虚 、心肺阴虚、痰火郁胆等证 ;按气血 阴阳辨证分型有: 机郁滞、气郁化火 、 气 气滞痰阻、气滞血瘀、 气血两虚、阴虚 内热、阳气不足 、气 阴两虚等证 型。有人 为调 查抑 郁症常见 中医证候类型, 编制抑郁症常见 中医证候类 型专 家问卷, 向全 国范 围内选 出的 12位 专家 发放 问卷 调查, 0 以 0 5% 上的专家认为:肝郁 气滞、肝郁痰阻 、肝郁血瘀、肝郁脾虚、 心脾 两虚证是抑郁 症的备选常见证型 。有人对 1 7 7例抑郁 9 症患者中医不同证候构成 比分析, 结果抑郁 症证型多达 1 2种, 按构 成 比大小, 为肝 郁气滞 、肝郁脾虚 、肝郁痰 阻、心脾两 认 虚是抑郁 症的常见证型 。
标, 深入研 究抑郁症的防治, 对人类社会及家庭有 重大意义 。
1 国 内外 研 究 现 状
1 1 病 因研 究 .
抑郁症病 因复杂, 与遗传 、生物化学 、社会、心理、文化 等多种 因素有关 。 有关抑 郁症情感性障碍 的遗传方式研究 国外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的10个前兆

抑郁症表现的起人先们为认心病要还心药医后来,学家发现科抑郁,的症形还成有物生学的因,原科学实验已证经实抑症的发郁与生脑内神递经5-羟质色胺的缺有少,还关有科家认为学抑郁症是内儿脑酚胺缺乏茶致所,管这尽一学还不能完说全解释抑症郁,但从床治疗上临以得可到验,证因此抑郁,的症产生生物学病因.有一抑郁症的义定抑郁症由各种原是因引的以抑郁起为主症要的一状组境障碍心或感情障性,碍一组以抑是心境郁我体验为中心的自床症临群状或态状。
郁是抑一种不愉快的境心体。
所谓抑验心郁境是在指段一较长时间内体验所到的优占势位的地一抑郁情种绪或郁心抑情原。
发抑性郁症的念概指是发前无病其他精神病疾及临各床科病疾抑郁症。
的抑郁症作发的特性症状征持久的绪情抑或情郁绪低这种情绪抑落低落郁通常持续二周要上,以是郁抑境心的重表现要,特性征状。
症与常正人遇遭挫所产生的情绪抑折郁低有所不同。
落正常人情绪的郁抑特点?有客不观的生良活件事在存在这生活事件刺激,后之产生情低绪,落用生活事件性可以解释其情质低绪的落生。
发(就是这么回事,上专课)(业)2情绪低落持时间续般一短暂如,数时小天。
(3)数情绪低落抑郁不是?天天如此,更是时时不刻刻此如4。
)家经人亲朋友安慰劝好解抑情绪可以好转郁(5)。
变换境环,外出如旅,游逛公或园遇到高兴事,之以冲可淡愉快不的情心,或心情高兴使起来。
随或生事活的件消而失绪情转。
好()6 一随时般的迁间,不移之情绪也快益日淡。
化7()般一不影工作生响学活和习交。
(社8 )无抑症发作的其郁他状,如认知症碍,躯障体碍等。
障抑郁症情绪抑郁特点的以在身可顺境处无,客观良不生事件作用活的况情发生,令下家人亲友百不思其解,甚得病至自人己找也出原因不感到莫名,妙其心情不好,情绪低就落?(经。
)常2(有些抑郁症)情发作之前绪,可以社有会心生理事活发生件,这但生活种件与其抑郁之事生并发明无的因果关显系并。
不且生活因件事的除而消绪情好。
转()情3绪低落抑,郁往往持续数周,数,月不治经可长达年余或疗年数。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摘要:抑郁症长期以来作为全球性主要的精神问题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提升,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本文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叙述,并为抑郁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新途径。
关键词:抑郁症、治疗方法、发病机制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综合征,以心境低落,萎靡不振为主要特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抑郁症会对人们的免疫以及消化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甚至造成损伤,而且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愈难等发病特点,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抑郁症已经成为现代化会的一种常见的高发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即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疾病的第二高发性疾病,抑郁症的发病率已经逐年升高,抑郁症截至目前患病率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占据发达国家患病率第一位。
由于越来越高的发病率,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对其抑郁症的研究,抑郁症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研究。
1.抑郁症的流行病学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摧残,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都有过抑郁症的体验,也有一小部分人从始至终都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大约3亿4千万抑郁症患者,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占据中国总人口比例的1.86%,根据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自杀的行为的发生概率为28%-63%,其中有25%的自杀未遂,15%最终自杀死亡,抑郁症患者的死亡概率较高,至少是普通人的数倍,据统计由于这类心里健康疾病致残的人数将位居第二位,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也使得人们对抑郁症越来越重视。
我国临床研究证实,抑郁症是导致自杀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将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给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现将与其有关的发病机制、近年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抑郁症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的行为学研究

·认知及相关问题·抑郁症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的行为学研究王帅王艳郁姜能志王锡臻孙宏伟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2.07.006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GSF10226)作者单位:261053潍坊,潍坊医学院心理系(王帅、王艳郁、姜能志、孙宏伟),影像医学系(王锡臻)通信作者:孙宏伟,Email:sunhw@wfmc.edu.cn【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情况。
方法应用心理学试验软件E prime对30名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年龄、性别、教育等方面与患者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反应抑制的行为学试验。
试验为视觉的Go/NoGo范式,分为普通任务、对高兴情绪的反应抑制任务和对悲伤情绪的反应抑制任务三种。
要求被试在看到Go刺激时按键,看到NoGo刺激时不按键。
比较被试执行每组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结果(1)在执行对高兴情绪的反应抑制任务时,研究组对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0.85±0.12)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0.75±0.15),对No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0.91±0.63)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0.95±0.05);(2)在执行普通的反应抑制任务时,研究组对No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0.95±0.04)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0.97±0.03)。
(3)无论在执行哪种任务时,两组被试的反应时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对悲伤情绪刺激的识别倾向更高,对反应抑制任务的执行能力更低,这可能是抑郁症患者长期情绪低落并且生活、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
【关键词】抑郁症;反应抑制;对照研究BehavioralstudyontheabilityofresponseinhibitionofdepressionWANGShuai,WANGYan yu,JIANGNeng zhi,WANGXi zhen,SUNHong wei.DepartmentofPsychology,WeifangMedicalUniversity,Weifang26105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bilityofresponseinhibitionofdepression.Methods30depressedpatients(depressiongroup)and30healthysubjects(controlgroup)wererecruitedinthisstudy.Thetwogroupswereage,genderandeducationmatched.AllthesubjectsperformedthreevisualGo/NogotasksusingE prime.ThethreeGo/NogotaskswereHappyNogoTask(HNT),NormalTask(NT)andSadNogoTask(SNT).ThetwogroupswereinstructedtopressabuttonasquicklyandcorrectlyaspossiblewhentheGotrialswerepresented,butnottoresponsewhentheNogotrialswerepresented.Ineachtask,thedifferencesofaccuracy(ACC)andresponseTime(RT)between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1)InHNT,duringGotrials,ACCofdepressiongroup(0.85±0.12)was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0.75±0.15)(P<0.05);duringNogotrials,ACCofdepressiongroup(0.91±0.63)was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0.95±0.05)(P<0.05).(2)InNT,Dur ingNogotrials,ACCofdepressiongroup(0.95±0.04)was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0.97±0.03)(P<0.05).(3)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RTbetweenthetwogroupsinanytrails(P>0.05).Conclu sionComparedwithcontrolgroup,depressedpatientshaveamuchhigherrecognizeinclinetothestimulusofsademotionandalowerabilitytocompletenormalresponseinhibitiontask.Thisisanewwaytoexplainthedepres sionpathogenesismechanisms.【Keywords】Depression;Responseinhibition;Controlstudy我国目前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已有超过2600万人患抑郁症[1]。
浅谈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当然 各家对抑郁症 的认识不 同,辨证分型也各不相 同。按 五脏分型:李杰 将抑郁症分为 5种类 型:肝气郁 结、痰浊 内
蕴 、 瘀 血 遏 阻 、 心 脾 两 虚 、肝 肾 古今对抑郁症认识 情况 1 1 古代文献对抑郁症 病因病机 的认识 . 早在 《 灵枢 ・ 口问》
关键 词 :中医药 疗法 ;抑 郁症 ;综 述
di 036/in17-7 9 0 01. 5 o:1.99 s. 227 . 1 . 1 js 6 2 46
文章 编 号 :17—79 (00 1-2 40 6 227 2 1 )-40 1—2
抑 郁 症 是 一 种 症 状 复 杂 多 样 的 常 见 心 理 疾 病 和 情 感 性 心 理 障 碍 ,主 要表 现 为情 绪 低 落 ,兴 趣 减 低 ,悲 观 ,思 维 迟 缓 ,
肾阴虚型与其他 型;沈渔砘 主编的第 三版 《 精神病学》中将抑
郁 症 分 为 肝郁 脾 虚 型 、 血 瘀 滞 型 、 脾 两 虚 型 、 肾阳 虚 型 、 肝 心 脾 肝 肾 阴虚 型和 。 肝 郁 ,冲 任 失 调 。 肾虚
缺乏主动性, 白责 白罪等,严重 的甚至有 自杀倾 向。中国传 统 医学中没有 关于抑郁症 的专 门记载 ,对此病相关论述散见于历
呻 为现 远 教 厦 代程育
I CHNE EME I NEMODE DIAN DU I S DCI I  ̄ S CE E T oN OFCHN ̄ I
第 8 1 第 4期 总第 9 期 4 21 00年 O 7月 ・ 下半 月刊
究其原 因,一是手术 室护理人员工作时 间长 ,压力大,无暇总
针对抑郁症病 因病机 的不 同认识 ,其治疗上亦各不相同。 2 1 治则 《 . 临证 指南医案 ・ 》所载 的病例 ,均属情志之 郁 郁,治则涉及疏肝理气、苦辛通肝 、平肝息风、清心泻火 、健
近年来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证候研究概述

就 中医病名 而 言 , 多数文 献 都 将抑 郁症 与 中医 大 的郁 证直 接对 应 ¨ , 此 当然也 有 不 同看 法 。 曲氏 “J对 结合古代文献及临床研究 , 从文献记载和I床症状、 缶 病 因病 机 等方面 论述 抑郁症 与郁证 的差异 及共性 。认 为 中医“ 证” 身含 有两层 含义 , 郁 本 一为 以病 机而立病 名 , 二 为情 志之病 , 中医有关 抑郁症 的描述 只见于后者 , 而 且 有关 抑郁症 的描 述也 在多种 中 医病名 的症状群 中出 现 , 此抑郁 症与 郁证 二 者 不 是简 单 的等 同关 系 。并 因 提 出抑 郁症 中医辨 证应 以虚证 为纲 , 临床观 察 , 结合 以 益 肾补 虚 为 大法 治 疗 抑 郁 症 , 得 了较 好 的疗 效 [ 取 5。 5 ] 有 一些 研究 者指 出 , 中医学虽无 抑郁症 病名 , 关论 但相 述却分散在许多古代 医籍 的“ 郁证” “ 、癫证” “ 、脏躁” 、 “ 合 病” 百 等篇 章 中, 并对 郁 证 的两个 不 同概念 进 行 了
差 。 因此 天然 药物 和 中药 复 方受 到 了人 们 的关 注 , 关 于抑郁 症 的 中医药 治疗 和实验 研究 日益 增多 。笔者选 杨 氏 明确提 出“ 抑郁 症 系肝 ” 兼 及脾 胃 , 期 多实 , , 初 久 病兼虚 。基本病 机 为肝 气郁 结 , 穿疾 病 始 终 。并 划 贯
基 金项 目: 黑龙江省中医药 中西 医结合重点科研项 目(o57 * 2o3 )
作者简介 : 安春平 (90一) 医学博士 , 师 , 17 , 讲 现主要从 事医学心理 学 的研究工作。
收 稿 日期 ;06—0 —2 20 9 8
气虚型【J包 氏提出肝气虚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 , 加, 补 肝气 法为其治 疗 的重 要 方法 , 临床 应用 滑 伯 仁 的补 肝 散( 山茱萸 、 当归、 五味子、 山药 、 黄芪 、 川芎 、 木瓜 、 熟地 黄、 白术 、 活 、 独 酸枣仁 ) 为基 本 方 , 收效 显著 …J 。马 氏 认 为肝郁气滞 在郁 证发 病 中居 首 位 , 郁证 之 初 以气滞 为主 , 继发 血瘀 、 火郁 、 痰结 、 食滞 等 , 经久 不愈 , 由实转 虚, 随其影 响 的 脏腑 及 耗 损 气 血 阴 阳的 不 同 , 形 成 而 心、 、 、 脾 肝 肾亏 虚的不 同病 变 。因此 , 中医治疗 抑郁证 也 多从 疏肝理气 、 清肝泻 火 、 化痰 开郁 、 益心脾 、 补 滋养 肝 肾等 方面着手 3。 陈 氏等认 为抑郁症病 在心 ( ) , 脑 肝 涉及五脏 , 以肝 气郁结 为 主 , 多 虚少 。实 为气 郁 、 实 痰湿 、 热 、 阻 , 火 络 虚为气 阴不足、 血亏 , 少见阳虚 , 在心肝多实 , 在脾肾偏 虚。常见 6 , 证 依次为肝气郁结 、 心神不宁, 心脾两虚、 湿浊 中阻 , 心肝 气郁 、 浊 阻滞 , 肝 气郁 、 络 不 和 , 痰 心 经 心肾两亏 、 气滞络痹和心肝气郁、 化热扰神i [] i 1 。黄 E2 氏等根据中医“ 脑主神明” 理论 , 结合西医学对抑郁症 的认 识 , 出抑郁症病 机核 心在 于五官七 窍郁 闭 、 提 神机 不运 , 临床应 重视醒 脑开 窍 、 解郁 运 机治法 的运用 [] t。 3
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

R e e r h St t he D r s d i he Tr a m e fAf e tve s a c a us oft ug U e n t e t nt o f c i
D io de sDi e s s s r r s a e
X UE Zha . a , n xi PENG a Li ng
【 摘要 】 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 ( 又称单 向情感精神障碍 ) 和躁郁症 ( 双相情感精神障碍)是最为常见 的精 ,
神 疾 病 , 发 病 率 高 、 发 率 高 , 会 危 害严 重 。 目前 临 床上 治疗 单 向情感 精神 障碍 的主 要 药物 是 以氟 西 汀 、 其 复 社 度
罗 西汀 为 代 表 的 5 羟 色胺 选 择 性再 摄 取 抑 制剂 (eoo i. eicru tk hbtr, S I) 5 羟色 胺 / 一 srtnns cf pa ei ii s S R s和 一 p i e n o 去
甲 肾上 腺 素 双重 再 摄取 抑 制 剂 (eoo i/oe iehied a ru tk hbtrS R s。治疗 双 相 情感 精 神 障 srtnnn rpn p r u lepaei ii ,N I) n n o 碍 的药 物 主 要 有碳 酸 锂 、 戊 酸 钠 和 卡马 西 平 等 。 目前 , 于 这 些 药物 的机 制研 究 主 要 有 以下 几 方 面 : S R s 丙 关 ① SI
【 S R T 1 f c v i r esicu igdp es n(l n w su ioa e rsin AB T AC Af t eds d r n ldn e rsi as k o na np l d pes ) ei o o o r o
抑郁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R) 抑 郁 症 的诊 断 主要 描 述 为 情 绪 低 落 , 趣 索 对 兴
然, 愉悦 消失 持续 至少两 周 , 饮食 、 睡眠 、 重和 思维 的 体 改变 , 力减退 , 精 自罪 自责 , 复出现 的 自杀 念头 , 反 常伴 随社 会 功能 的减 退 。抑 郁症 通 常会 反 复 发作 ,5 的 1% 抑郁 症 患者有 自杀行 为 , 5 在 5岁 以上 的患 者 中病 死率
与无焦 虑症状 的抑 郁 显著 关 联 , 而低 水 平血 浆 叶 酸 和 维生素 B 与其 不相关 联 。 Lws e i等 研究 了英 国女性 心 脏 健 康研 究 中心 的 34 8位 女性 , 67 / 7 对 7 C T多态 性 进 行 了基 因分 型 ; 同 时对这 个 S P以往 研 究 所 发 表 的研 究 数 据 进 行 了 荟 N
【 文章编号】 10 — 2 12 1 ) 0 — 0 8 0 09 7 0 (02 一 1 0 6 — 4
萃分析得到 O R值为 13 , .6 提示 叶酸或其诱导物与抑
郁 症患 病风 险有关 。
根 据世 界卫 生 组 织 关 于 抑 郁 症 的诊 断 标 准 (C ID
一
1 )抑 郁发 作 不 包 括 发 生 于双 相 情 感 障碍 中 的抑 O,
在 两组 样 本 中 F B 5基 因 中 的 S P位 点 和抑 郁 症 的 KP N
反 复 发作 以及对 抗 抑郁 药 的 反应 之 间存 在 显 著 关 联 ,
F B5 K P 是热休克蛋 白, 分子量 9 k , 0 D 是一种糖皮质激 素受体 调 节 因子 。
当把 4 毒 蕈 碱 型 乙酰 胆 碱 受体 M 2基 因 C R 2 卫 星标 记 的连锁 ; 生 活事 件 作 为 协变 量 进 一 步分 H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现状研究一、前言: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
它包括多种症状与体征,其中躯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自尊、有自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有自杀自伤[3]想法等。
虽然抑郁症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导致抑郁症,如产前抑郁、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以及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抑郁症。
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其家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
因此对于抑郁症现状与治疗方式研究,对保证人们健康,正常,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物质、精神)有重大意义。
二、现状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位居第二,因此,应该重视抑郁症的治疗。
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
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
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了3种。
三、基本症状抑郁症最基本的症状为:悲伤,焦虑,兴趣缺乏(通常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患者看来都是没有愉快感),失眠(早醒),食欲下降,过度自责,精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每天情绪波动,其中早上感觉最糟是本病特点。
抑郁心境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特征,轻者自卑、心情不佳、自觉身体疲倦、力不从心、回避社交活。
重者情绪低沉、有自杀倾向闭门独居、甚至连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心理行为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及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表现。
其中,睡眠障碍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的症状。
四、治疗方法1 、心理干预方法1.1 工娱治疗除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联合采用辅助治疗方法会使疗效事半功倍,工娱治疗就起着显著作用。
工娱治疗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患者很快融人集体活动中,从而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常用的工娱治疗有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牌、跑步等,如果患者不喜欢这些活动,还可以让患者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
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使患者消耗大量的体力,对改善夜间睡眠也有相当的作用。
然而,不要让患者参加过于激烈的活动,如蹦极、跳伞等,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1.2 音乐治疗可以让患者在休闲时间多欣赏一些轻快、和谐、柔和的音乐,让患者的情感融入音乐的情境中,受到音乐情境感染,保持愉快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患者的心理状况就不会维持在较低落的状态。
采用音乐治疗过程中,不要让患者听一些悲伤的音乐或慷慨激昂的音乐,以免情绪发生大幅度的波动,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1.3 写健康日志指导患者通过写Et志的形式记下一天发生的事和感受,这既是发泄情绪的一种形式,护士也可以通过日志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从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后疾病复发概率。
1.4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是为了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饮食、疾病转归以及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了解疾病的注意事项,避免生活中引发疾病的一些不良因素,让患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除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也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同样的健康宣教,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才会让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心。
1.5 定期召开座谈会可以将同是抑郁症的患者召集起来,定期召开座谈会,让患者自由表达心里的想法和感受,以产生共鸣,然后彼此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彼此开导。
护士也可以参加,给予患者一些合理的建议。
在患者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中,产生思想碰撞,获得内心感悟,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行为、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
1.6 有效心理沟通 [4]护士要经常下病房,与患者面对面地进行有效心理沟通,特别是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更是强调这点,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倾听患者的烦恼。
在此过程中要尊重患者,不可中途打断患者的话语,不可对患者的偏激行为强行纠正,必须以非语言动作予以鼓励和温暖,然后再找适当的时机开导患者,将患者引入正轨。
抑郁症患者长时间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忧郁环境中,在自己封闭的黑暗空间里担心、怕事、处处往坏处想。
因此,护理人员要友善对待患者,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让患者有回家的感觉,总之,就是让患者敞开心扉。
这样,可使治疗过程得到患者的配合。
与患者交谈时,语速要缓慢,态度和蔼,着重问题,明确指导。
对于患者住院期间碰到的困难要主动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患者的每一次接触都具有心理护理的意义,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纽带。
心理干预可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因为抑郁症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药量过多、过少都容易引起疾病复发;对于自伤、自杀行为的患者,更要采用心理治疗,使患者走出阴霾;密切监护,除24小时专人陪护外,护士加强巡视,定期安全检查,特别是晚夜班时,以上这些都是支持性的心理干预。
还有就是认知行为干预,通过了解病因,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不同方式的心理疏导,改变固有的认知思维模式,分析“症结”的性质,用比较现实的认知取代原先不良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动性,减少抑郁情绪。
2、药物治疗法抑郁症患者由于缺乏对自身症状的自知力,往往拒绝服药,每次发药时,等患者服完药后能离开,防止患者私存药物,引导患者把病情好转与治疗联系起来,使其领悟到治疗带来的好处,可进一步提高服药依从性,坚持长期合理的服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不可随意增减药物,特殊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不能中途停服,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
治疗药物以氟西汀、帕罗西汀为佳。
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症的主要药物,能有效缓解抑郁心境以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为60%—80%。
根据国内外经验,急性期推荐使用新型抗抑郁药。
新型抗抑郁药种类较多,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阻滞剂,如文拉法辛、度罗西汀,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再摄取抑制剂,如米氮平、贯叶连翘类植物提取物等。
此外,抗精神病药和其他药物也可用于特殊类型的抑郁症病人。
同时,在整个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贯彻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治疗应努力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24 h不应该离人,督促并协助患者料理好个人生活,最好是亲属,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患者自伤。
注意室内环境的布置,应安静、舒适、阳光充足、颜色调和,利于提高患者的情绪,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让患者有一定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一定量的户外活动,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卧。
4、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既要注意营养,又要保持食物的清淡。
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品,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少吃糖类、淀粉食物。
便秘是抑郁患者常出现的肠胃系统方面的问题,选择患者喜欢的食物且富含纤维;少量多餐等都是可取的措施。
若患者坚持不吃,或体重减轻,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喂食、鼻饲、静脉输液等,以维持适当的水分及营养。
若水分、活动仍无法解决便秘的问题,则给予缓泄剂或灌肠,解除患者便秘痛苦。
5、其他手段新兴的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等方法,可以增强抗抑郁药的疗效。
另外,倘若抗抑郁药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时,改良电痉挛治疗可作为重要的手段。
缓解后不能马上停药,在与病人和家属交谈时,医生还要特别注意讲清楚一件事: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生化、生理异常有关,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药物治疗在开始的2-4周,一般没有显著的疗效,这与疾病本身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特殊性有关。
此时,千万不能治疗改换,因为疗效将在之后逐渐显现。
抑郁症的治疗目标是全面康复,而不是症状部分缓解后就停止治疗。
病人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然要继续服药一定时间,具体情况要根据医生的指导。
同时,医生还要建议病人多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生活丰富多样,这些可以对防止复发起积极的作用。
只要大家都抱定社会不抛弃、自己不放弃的原则,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抑郁症!五、展望实施心理护理可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细节,使其对治疗有安全感,消除焦虑。
但关键在于患者自身,患者应该自觉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健康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学会适当的自我调节,只有使自己能够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在现今压力重重社会中,提高了生活质量更好的、更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1] 张宏如.学生抑郁心理的认知分析J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7期,54~56[2]黄希庭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 邢利芳.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64-5[4] 刘金珠.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第19期[5] 任显峰,程荣玉,颜淑环.心理社会因素在抑郁症发生中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1):30—31.[6] 高成阁,王赞利,陈策.采用NE0一PI—R对不同类型精神障碍患者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4):403—407.[7] 马伟娜,徐华.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E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