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共27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导学课件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进 入新时 代导学 课件PPT 【完美 课件】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 探究与分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烦。要看到,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 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要看到,我国社会主 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 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 个过程,对社会主义这个在中国只实践了几十年的新事物,我们的认识和把握还非常有 限。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 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发挥历史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进 入新时 代导学 课件PPT 【完美 课件】
总结: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的进程。层面的阶级矛盾、经济层面的主要矛盾等矛盾都是社 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在不同的阶段,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矛盾。新时代也不例外,我们在取得成 就的同时,仍然面临着新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也是 社会主要矛盾的地位。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相当严重。
这种不平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自然原因,还有发展过程中策略选择的人为原因。
当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发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给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十分明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诉求与现实社会生产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个“发展很不平衡”(十六大报告)已经成为导致当前主要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的基本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差异较大,先天的差异导致在适应改革和把握发展机遇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随着优势地方经济的迅速起飞,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呈“马太效应”式的急速放大。
有些地方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另一些地方则连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
在中国社会我们几乎能够同时看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种形态并存的奇特的历史景观。
据统计,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之多,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显示:全国共分七档。
除了位居第一档的香港和澳门不具有可比性外,第二档的上海(5,350元/月)、深圳(5,280元/月)、温州(5,020元/月)、北京5,000元/月),要比第七档的兰州(1,500元/月)、银川(1,100元/月)、西宁(1,000元/月)高出3-4倍。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作者:张艳红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0年第01期[摘要]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党中央在精准把握国内基本国情与世情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目标指向。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仅制约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许,更影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因此准确解读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关理论问题,并探寻其应对策略,对于中国共产党谋划新篇章、规划新征程、取得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1-0025-0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1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但现实层面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因素。
因此,理性认识并探索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它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发展不平衡存在的主要依据发展的不平衡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领域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吸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提出并实施一系列非均衡发展战略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设立沿海经济特区,采取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等,这些政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地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各领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中央党校教授解读: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

中央党校教授解读: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那么,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内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迈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变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发展阶段干什么事。
“发展起来后”的中国不是说不需要发展了,而是需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记者:1956年党的八大就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何会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辛鸣: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要注重两点: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二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准确、不到位会极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损害社会发展进步。
之前提出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大背景下。
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是科学准确、积极有为的。
根据对应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一矛盾我们可以称为“发展起来前”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A、落后的社会生产B、不全面不充分的发展C、不平衡不具体的发展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标准答案: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旧有的生产关系与飞跃的生产力之间不相适应即是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智能社会已然来临。
消费者成为创造智能化的主体力量,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消费者的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休闲时间和消费款构成了智能化的“三要素”,已成为一种全新的超级生产资料。
表现在:一是消费者的智能手机是覆盖全球的、免费的、超级基础设施;二是消费者的休闲时间是互联网的水电气,是人工智能的启蒙老师;三是消费者的消费(佣金)是互联网平台的利润和资本。
但现在依然沿用工业社会的分配规则,消费者拥有的超级生产资料的名义所有权与实质支配权分离,消费者创造的巨大价值的一部分被记入少数科技公司名下,一部分以免费共享的方式闲置。
绝对贫困消除之后相对贫困差距加大,这也是全球经济问题、债务问题、货币问题、贸易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中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
消费者即全民,承认消费者的价值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股权共享承认消费者的贡献,建设全民与中国制造联合持股的公共网络,让公共网络的股权价值成为全民和中国制造的新增基础资产和信任纽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解

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解在这个时代,说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简直就像在吃一碗混合的炒饭,有时候你吃到的是鸡肉,有时候却是青菜,偶尔还可能冒出一颗豆子。
生活中不就是这样吗?有些地方繁荣得跟火锅一样热闹,别的地方却冷冷清清,像是没电的冰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大城市,灯红酒绿,商业区人潮涌动,那叫一个热闹。
而偏偏一些偏远地区,除了几棵树和一条小路,简直就像是时间停滞了一样。
这样的差距,让人感到无奈,也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想想那些繁华的城市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业活动如火如荼,似乎一切都在飞速发展。
可是,反过来看那些乡村,恍如隔世,有的甚至连网络都没法稳定连接。
你说这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吗?虽然大家都在努力奔向更好的生活,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搭上这趟快车。
就像考试一样,有些同学考得高分,有些同学却总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公平吗?发展不平衡就像是一场看似公平的比赛,结果却总是有人跌出赛道。
你瞧,那些繁荣的城市,教育、医疗、交通,样样都在走在前面,根本不用担心。
可是乡村呢?教育资源匮乏,医生不够,甚至连一条好路都难以修通,真的是让人心疼。
想要让他们的生活也能像城市那样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不然就像在水中行走,总是前进不了多远。
说到底,这种发展不平衡,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人们的生活质量,心里也会越来越焦虑。
我们经常说要实现共同富裕,可是,怎么才能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呢?这就得看我们有没有那股韧劲,愿不愿意去帮助那些落后的地区。
就像是大家一起做饭,只有把每个人的食材都准备好,才能做出一桌丰盛的菜肴。
可偏偏有些地方的“菜”总是少了一些,要怎么调味呢?的扶持、投资的引导,这些都是关键的调味料。
还有就是,大家的观念得跟上,不能总是盯着眼前的小利益,要放眼长远,想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创新。
现在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小镇也开始借助新科技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浅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浅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作者:宗敏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4期摘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本文通过分别分析社会矛盾的内涵,得出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矛盾解决矛盾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92-02十九大的召开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阶段性的主要矛盾也不断随之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已经对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进行了阐释,在当时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生产力间的矛盾,在此之后党的各大会议中都沿用这个社会矛盾进行阐述。
社会矛盾的变化也反映出了我国新时代发展的特征。
一、“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人类的需要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政治三个层次;物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首先是满足最基本的衣着、食物、住所、出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
人们的需求总是与某些社会条件密切相关。
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需求,没有必要与特定的条件分离。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在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供给方面已得到相应的满足,物质方面也逐步呈现出多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人们对子女教育、家庭医疗、自我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也更加重视。
因而,我国现如今的社会主要矛盾依旧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难以满足这一需要之间的矛盾。
而今,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转型为“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对党组织和国家提出的最新要求,它的内容相对更加广泛,首先是客观硬需求,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其次是软需求,这是在客观硬需求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及幸福感、社会环境的安全和自我获得尊重等。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概述 •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解决措
施 •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案例分
析 •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未来展
望
01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指的是各国之间 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产业布 局、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革和开放政策 ,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提高 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
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取得显著进展,改善了投资环境 和民生条件。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01
经济周期波动
信息化程度越高,信息传递越快,经济运行效率越高。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技术进步的关键,缺乏高素质人才可能制约经济发展。
人口因素
1 2
人口数量与结构
人口数量和结构对市场需求、劳动力供应和经济 增长有重要影响。
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决定了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影响经济 发展潜力。
3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影响劳动生产率和人口质量,对经济发 展有间接影响。
02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历史原因
殖民地历史
许多国家曾是殖民地,长期受到宗主国的剥削和控制,导致经济 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
战争影响
历史上多次战争对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
资源分配不均
世界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些国家 则资源匮乏,这影响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