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雪-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分析
2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2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大多数患者以骨痛、贫血为首发症状;②临床分期多为Ⅲ期(62.9%),分型以IgG为主(48.2%);③大多有肾功能损害,55.6%的患者可见M一蛋白,多数血尿β2—MG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x线检查发现溶骨性破坏占48.1%,误诊率18.5%。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容易误诊。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10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
直到1889年经Kahler详细报告病例后,多发性骨髓瘤才普遍为人们所了解和承认。
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好发于中老年,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本病误诊率很高,患者可因发热、尿改变、腰腿痛被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肾炎、骨病而延误病情[1]。
在诊治中应予足够重视。
骨质破坏是MM最常见的并发症,该类患者存在骨骼影象学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现对我院近几年多发性骨髓瘤(MM)25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7例患者均为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的MM患者。
本组MM患者发病年龄35~81岁,平均57.9±12.8岁,小于50岁发病5例(18.5%);其中,男17例(63.0%),女10例(37.0%),男:女=1.78:1。
临床主要首发症状:骨痛13例(48.1%),其中腰痛8例、肋骨痛3例、骨关节痛2例、骨折1例(摔倒),贫血7例(25.9%),头晕、乏力4例(14.8%),肾病2例(7.4%),发热1例(3.7%)。
临床分期:按照Durie—Salmon分期系统,I a期1例(3.7%),Ⅱa期4例(14.8%),Ⅱb期5例(18.5%),Ⅲa期7例(25.9%),Ⅲb期10例(37.0%)(b为伴有肾功能不全,a为不伴有)。
多发性骨髓瘤124例初诊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124例初诊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李敏燕;周凡;刘景华【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年(卷),期】2013(0)7【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各治疗方案的疗效,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
结果 (1)124例MM患者中,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61.13±11.32)岁,首诊临床表现以骨骼疼痛、头晕乏力为主,分型以IgG型(50.8%)最多。
(2)DS(Durie-Salmon)分期中,Ⅲ期占101例(81.5%);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中,Ⅲ期占76例(61.3%)。
(3)治疗以VADT、M2、MP等化疗方案为主,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后行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3例患者达到未完全缓解(NCR)或CR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并加用双磷酸盐、沙利度胺、促红细胞生成素,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 MM患者就诊时多处于Ⅲ期;国内MM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但完全缓解率低,适合化疗并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3页(P711-713)【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疗效【作者】李敏燕;周凡;刘景华【作者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辽宁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1【相关文献】1.初诊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J], 张云蔚;高素君;刘晓亮;谭业辉;刘秋菊;苏龙;杜雅哲;李薇2.初诊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 [J], 张津京;李艳3.初诊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J], 付庆华; 夏冰; 杨洪亮; 许雯; 赵海丰; 于泳; 赵智刚; 王亚非; 王晓芳4.伴髓外病变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J], 王静;张丽娜;史青林;屈晓燕;陈丽娟;李建勇;张闰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FISH检测结果与疗效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J], 郭孟怡;高攀科;李敬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5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资料分析.pptx

IgA型患者预后差,考虑与该组患者年龄较 大(平均年龄64.5±10.8岁),就诊时 93.3%(14/15)为Ⅲ期有关。
2019-11-7
谢谢你的关注
17
结论
MM好发于老年男性
IgG型为最常见的类型,其次为轻链型和 IgA型
硼替佐米组初治治疗OR最高,其对总存活 时间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该方案对复 发患者和存在髓外病变的患者的有效率也 高于其他四组
100.0
8
预后因素分析
β 2-MG: 12例(正常): 1.0
57.2±9.3月
0.8
C u m S u rviva l
41例(1-3倍): 0.6
47.2±3.9月 0.4
32例(>3倍):
31.3±6.3月
0.2
P=0.049
0.0 0.0
2019-11-7
S u rviva l F u n c tio n s
23例升高: 27.1±5.3月
P=0.033
2019-11-7
C u m S u rviva l
0.8 0.6 0.4 0.2 0.0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存活时间(月)
谢谢你的关注
LDH
升高 正常 升高-ce ns ore d 正常-ce ns ore d
10
预后因素分析
2019-11-7
谢谢你的关注
20
谢 谢大家!
2019-11-7
谢谢你的关注
21
2019-11-7
谢谢你的关注
14
讨论
复发患者:硼替佐米组CR(33.3%)和OR (55.6%)均高于其他组,但是无统计学差 异,考虑与病例数少有关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PPT演示课件

治疗缓解。
02
神经毒性
神经毒性是CAR-T细胞治疗的另一种常见副作用,表现为头痛、意识模
糊、癫痫发作等症状。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
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03
感染
由于CAR-T细胞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受损,因此感染是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感染的发生率因患者个体差异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 系统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手段如 化疗、放疗等虽然能够缓解病情 ,但复发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 生存质量。
难治性强
复发后的多发性骨髓瘤往往对传 统治疗手段产生抵抗,使得治疗 难度加大,患者预后不佳。
个体化差异大
不同患者的多发性骨髓瘤在生物 学特性、基因突变等方面存在很 大差异,导致治疗效果和预后差 异显著。
制备过程与质量控制
制备过程
CAR-T细胞的制备包括从患者外周血中 分离T细胞、基因转导CAR、细胞扩增和 质量控制等步骤。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 控制操作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
VS
质量控制
CAR-T细胞的质量控制包括细胞数量、活 性、纯度、无菌性、内毒素、支原体等方 面的检测。同时,还需要对CAR表达水平 、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释放等进行评估, 以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
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结果将为CAR-T细胞治疗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有望为这类患者带 来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疗效预测因素
46例伴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46例伴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伴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肾脏病理、临床特征和预后,为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线索。
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行肾脏穿刺活检的MM患者,共46例。
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将46例患者分为三组:管型肾病组(24例)、淀粉样变组(15例)、其他类型组(7例)。
回顾性分析三组肾脏病理类型的MM患者的肾脏病理、临床特征和预后。
结果DS分期结果显示,管型肾病组中0%分布于Ⅰ期、29.2%(7/24)分布于Ⅱ期、70.8%(17/24)分布于Ⅲ期,9.1%(4/24)分布于亚型A、90.9%(20/24)分布于亚型B;淀粉样变组中53.3%(8/15)分布于I期、20%(3/24)分布于Ⅱ期、26.7%(4/24)分布于Ⅲ期,60%(9/15)分布于亚型A、40%(6/15)分布于亚型B;其他类型组中28.6%(2/15)分布于I期、0%分布于Ⅱ期、71.4%(5/7)分布于Ⅲ期,42.9%(3/7)分布于亚型A,57.1%(4/7)分布于亚型B;三组间在分期和亚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型肾病组VS淀粉样组,P<0.05;管型肾病组VS其他类型组,P<0.05)。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显示,管型肾病组75%(18/24)未检测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轻链型,相较于淀粉样变组、其他类型组主要为Ig G型,分别为73.3%(11/15)、71.4%(5/7)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管型肾病组血清白蛋白为38.8±6.1g/L,肾淀粉样变组为21.5±3.8g/L,其他类型组为29.7±6.2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尿蛋白蛋白定量结果显示,管型肾病组3.3(1.3-5.0)g/d,淀粉样变7.5(2.7-11)g/d,其他类型组2.9(1.2-8.8)g/d,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型肾病组VS淀粉样变组,P<0.05)。
以肾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3例分析

以肾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3例分析
李涛;刘文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8(8)18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衰竭RF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7年收治的初发MM 13例以RF为首发症状的MM 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3例以RF为首发症状的初治MM患者起病往往比较隐匿,特别是中老年原因不明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出现早,与肾功能衰竭程度不成比例;超声肾脏未缩小,应首先排除MM。
经过骨髓穿刺细胞学及免疫、生化检查确诊。
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RF发生率高,部分RF患者是由于MM所引起,应行骨髓穿刺,尽早确诊、治疗。
【总页数】2页(P4510-4511)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肾功能不全/诊断
【作者】李涛;刘文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肾内科;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304
【相关文献】
1.138例不同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回顾性分析 [J], 张东梅;吕菁君;魏捷;叶璐;谢吐秀
2.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例分析 [J], 孔育姗;胡科勋;田科;王卫忠
3.以骨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25例临床分析 [J], 冬梅;付晓霞;武剑;韩杏梅;金淑霞;金阿荣;李丽梅
4.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常规结果分析 [J], 张军;张启科;李青芬;魏小芳;冯友繁
5.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七例分析 [J], 赵彩芳;胡慧仙;陈丽;王丽莉;魏斌;徐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克隆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分析

隆 轻链 型 MM 的 诊 断 。轻 链 型 MM 因骨 髓 瘤 细 胞 产 生 重 链
的能 力 被 封 闭 或 被 选 择 性 抑 制 、 链 和 轻 链 合 成 的 比例 失 衡 重
并 有 异 常 浆 细胞 ( 髓 瘤 细 胞 ) 或 组 织 活 检 证 实 为 浆 细 胞 瘤 ; 骨 , () 中出现 多克 隆 I 2尿 g轻 链 ( 周 蛋 白 B neJn spoe , 本 e c—o e rti n B P ;3 无其 他 原 因 的溶 骨 病 变 或 广 泛 性 骨 质 疏 松 。该 患 者 J )() 的 体 征 及 辅 助 检 查 结 果 满 足 MM 的诊 断 条 件 , 断 为 多 发 性 诊 骨 髓 瘤 , 克 隆 轻 链 型 (S 多 IS分 期 Ⅱ期 ) 慢 性 肾 衰 竭 ( K , C D5
白 。游 离 的 本周 蛋 白 被 肾 小 管 吸 收 后 沉 积 在 上 皮 细 胞 胞 质 】
内 , 生 溶 酶 体 , 肾 小 管 细 胞 变 性 、 张 、 塞 产 生 不 同 程 度 产 使 扩 阻 的肾 功 能 损 害 【 。此 外 骨 髓 瘤 细 胞 分 泌 大 量 的破 骨 细 胞 活 化
期 ) 。
等 , 明显 多 于重 链 , 常 免疫 球 蛋 白合 成 减 少 , 血 免 疫 球 、 正 致 蛋 白降 低 。大 量 轻链 分 泌 入 血 后 , 其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小 ( 2 5 因 2 . ×1 。 , 自肾 脏 排 出 , 现 高 单 克 隆 轻 链 蛋 白尿 , 本 周 蛋 0)可 出 即
p oei i ai tS wi lpe mylma J .Ci h rs n p t n t mut l s e h i e o [ ] l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