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诗传全集读后感

合集下载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2)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2)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2)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篇三“住在布达拉宫时,我是僧人仓央嘉措;游荡在拉萨的街头,我是荡子宕桑旺波。

”——题记一世佛陀,世世佛陀。

用佛法普度众人,却独独救不了自己。

万人景仰又如何?我只要轰轰轰烈烈的爱情;位高权重亦如何?我只要属于自己的自由。

__的身份,注定了他的爱情不被世俗理解,也注定了他的自由要用生命换取。

仓央嘉措总是被人仰望着。

他是__,是活佛,是人们希望的缔造者。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藏民们满腔期待地望着他,怕他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__。

从十五岁那年开始,他的人生就已经注定,无法改变,哪里还敢祈求藏民们羞于启齿的爱情?对任何女子的爱慕和思念,都是世俗不能接受的,无论这份爱情多么纯洁。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情由心生,有时只是惊鸿一瞥,此生便万劫不复。

这一生,只是一场宿命的缘,从起点到终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注定的灰飞烟灭,却被纷繁的嚣尘搅扰,来过,爱过,痛过,才算是到这世间走了一遭。

此情此景皆如梦,心动且意动,便要苦苦追寻这不解宿命的缘。

“虽已是人在高处不胜寒,但依然愿意拱手河山讨你欢”,何况这还是我不曾艳羡的地位,我宁愿放弃这一切,天涯海角,过树穿花;渔舟唱晚,幽帘棋罢;执子之手,锦瑟韶华。

他是世人尊敬的__,可是,没人知道,当她膜拜着他的尊贵的时候,他却在心底深处膜拜着她的美丽。

这是一段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

开始于舞台上的惊鸿一瞥,无论是云卓仙女,还是赤美滚登的妻子,她都是舞台上最美的女子,亦是仓央嘉措心中最美的女子。

“风啊,从哪里吹来?风啊,从家乡吹来。

我童年相爱的女伴啊,风儿把她吹来。

”他爱上了她。

毫无征兆,也无需理由,这就是爱。

可是他的身份,世人又怎会容下这对苦情人?他被关进了布达拉宫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窗口已被砖封死,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就这样,一场华丽的邂逅,一段静默的收场。

若人生只如初见,又何必承受相思别离之苦?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皆苦。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繁琐的事务所困扰,心灵被各种杂音所包围,很少有时间去静心思考,去感受内心深处的情感。

然而,当我翻开《仓央嘉措诗集》时,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山谷中,心灵得以放飞。

仓央嘉措,一个生活在17世纪的西藏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在他的诗集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美,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

他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层次的震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在读《仓央嘉措诗集》时,我被他那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所感染。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纯粹美,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让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让我重新认识生命的可贵。

在《仓央嘉措诗集》中,我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美,一种纯粹的喜悦,一种纯粹的自由。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自我的力量,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一种超越生命的意义。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一切的存在,一种超越一切的智慧,一种超越一切的爱。

在读完《仓央嘉措诗集》后,我深深地被他那种超然的境界所感动。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一切的存在,一种超越一切的智慧,一种超越一切的爱。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自我的力量,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一种超越生命的意义。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繁琐的事务所困扰,心灵被各种杂音所包围,很少有时间去静心思考,去感受内心深处的情感。

然而,当我翻开《仓央嘉措诗集》时,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山谷中,心灵得以放飞。

感谢仓央嘉措,让我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在壮阔的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繁华的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前几年买了几本关于诗人的系列丛书,真不巧,唯独关于仓央嘉措的这本没看完。

这次趁着去西藏的当儿,这本书跟着我到西藏游了一圈,结果还是没看完,回来居家隔离的这几天,我终于“快马加鞭”将它看完了。

仓央嘉措原本叫阿旺嘉措,一个出生在错那农奴家庭的孩子。

原本他可以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放牧高歌、与心爱的人结婚生子,可他偏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的生命就注定不同凡响。

不过,以他的天赋和性格,他是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好活佛的。

可惜,造化弄人,在他还是“阿旺”的时候,他和卓玛已经暗生情愫,那时候,他还只有八岁,他可能不知道在他小小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怎样的种子。

“佛卿两不负”终究是没办法达成的。

用悲悯的眼光看世界,我们会觉得仓央嘉措是可怜的,他的人生是悲剧的。

他虽然是雪域最大的王,可却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他在布达拉宫的每一天都被第巴桑杰嘉措控制。

他有一个从小就陪伴他的好朋友——塔坚乃,最后塔坚乃被第巴桑杰嘉措割下头颅。

他一生最爱的两个女人也深受其害,初恋达瓦卓玛被第巴安排嫁往蒙古,情人仁增旺姆也被人迫害。

他的人生有好的开始,却没有完满的结局,这是世人对仓央嘉措的怜悯。

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仓央嘉措又是多么的单纯和豁达,他的人生又是多么的深刻而纯粹。

仓央有着明亮清澈的眼睛,高挑偏瘦的身材,还有着温柔又清亮的声音,这样英俊多情的才子,哪个姑娘不心动?他是卓玛心中最爱的“阿旺哥哥”,她是阿旺心中有着强巴佛般美丽眼睛的姑娘,所以他会任性地说:“我不要当活佛,我要娶我心爱的姑娘。

”爱时付出十分真情,日夜思念,一首又一首情诗尤如泉涌。

当他无奈地将心爱的拉孜藏刀转还给卓玛时,他的心也跟着飘远了。

佛总会眷顾这个多情的才子,他在小酒馆遇到了他的“救世度母”仁增旺姆,她是一个能仓央嘉措诗篇的女子,从此每当夜幕降临都能在小酒馆的角落看到两人亲密无间的身影。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以为这本书是收集仓央嘉措诗歌的,谁知是讲述了仓央嘉措生平。

了解了一下仓央嘉措这个人。

读完之后,心中五味杂陈。

我越来越发现,现在读完书的感觉,不像以前那样对错分明、非黑即白了,里面多种情绪错综复杂,竟一时说不上来准确的感受。

仓央嘉措,该怎样评论呢?多情,善良,同时又软弱,无能(很喜欢他的诗歌,极其不情愿用这两个贬义词。

在当时的政治、宗教体制下,好像一般人没有权势、没有家族支撑很难抗争)。

他本是个普通的孩子,拥有凡人的家庭、凡人的友情和爱情,可是却被认定是“活佛转世”的灵童。

在权力与自由面前,任何人都难逃权力的.枷锁。

但被动的接受这些权力,是悲剧源头。

他本与卓玛青梅竹马,却因是灵童被硬生生拆散;在酒馆遇到美丽动人的拉则,不料却是个贪钱不念爱的俗气女子;再到最后的仁增旺姆,他们住在彼此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如若是普通人,这便是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结合,以“过上了幸福生活”作为结束语了。

然而,他的身份造就了他的悲剧。

他也曾想“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最终不能实现。

面对桑吉嘉措的控制,他也想挣脱,但终究是势单力薄,或者说他压根就不屑于对权力的争夺(书中对此描写甚少,不能妄下结论)。

他想摆脱这种束缚,他向往自由,于是他在面对爱人时,勇敢的去追求,他甚至蓄起了长发,在拉萨街头流连,潇洒于人间。

但是这种反抗却是多么苍白无力。

读完这本书,总有一种隐隐的伤痛,是惋惜?是悲悯?还是对制度的愤懑?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亦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让我说,他做王是被动,但感情却是发自内心。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情种,或许正是因为用情至深,才会有流传千古的情诗。

每一段认真的爱情,都值得被尊重!。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象牙塔里的自由心灵——读《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有感小鱼洞九年制学校卢兰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自由,一种无拘无束的心灵释放,情感的宣泄。

对生活在尘世中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屑、一种飘渺的生存体会。

他们在自由中去追寻、去索取、去满足,一颗无法填满的心。

我们拥有自由,却无法拥有自由的灵魂。

仓央嘉措却是相反,他没有自由却拥有自由的灵魂。

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拉着心爱的姑娘在草地上嬉戏、打闹,他们放飞着自己、歌唱着自己,与天空为伍、与大地做伴。

他在这里成长,也把心灵放在了这里,放在了心爱姑娘的身上。

然而,命运无常,就如他的诗里所写的“若不能常常想到无常,想到死亡,虽有绝顶的聪明,照理说也和呆子一样。

”人生的福祸相依。

告别养育自己的大草原,心爱的姑娘,走进不属于自己的佛门。

顶着一个受世人景仰活佛光环,活在佛经的世界,没有自由,有的只是象牙塔的束缚、禁锢。

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一个自由的身、一颗自由的灵魂。

布达拉宫的深处,传出的不是诵读佛经的声音而是一首首发自内心的情诗,告诉世人他的想要的是自由,是世间的感情,而不是在佛的世界里参悟。

二十岁,在他即将接受比丘戒的仪式上,他反抗了、争取了,他要还俗,要废除掉以前受过的戒,他要做一个凡人,游荡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醉酒于心爱的姑娘。

也许自由真的太昂贵,昂贵的他负担不起,看似触手可及又好似远在天边,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由是一种奢侈品。

在自由的世界里无从找寻仓央嘉措的痕迹,在灵魂的世界里他用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情诗让他的足迹遍布天涯海角。

既然没有自由,那就要创造自由。

在诗的世界云游四海、在爱的世界里找回自己。

身在象牙塔,心在人世间。

二十五个春夏秋冬,十年的心灵禁锢,一生匆匆然,漫长而又短暂。

仓央嘉措把自己的灵魂放在他的每一首诗中,留给后人,把自己缺失的自由让世人帮着找寻。

人生何处悲,无疑爱与自由。

仓央嘉措诗集优秀读后感想心得

仓央嘉措诗集优秀读后感想心得

仓央嘉措诗集优秀读后感想心得仓央嘉措诗集优秀读后感想心得仓央这个人因为接触过很多人民群众,所以他有丰富的实践。

读了仓央嘉措诗集后,你都有样的感想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推荐了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篇一在苍央嘉措这个六世达赖的情诗里来回踱步,‘玛吉阿米’是什么样的女子?让这个静坐佛塔间的情诗王子所深深的依恋,能在他的内心深处伫立,永远无法摆脱。

能在他的笔端间来回出现自如的就这位女子,用的能耐深深打动一个达赖的身心?或许是貌若天仙的神奇般女子,也或许是温柔似水的缠绵女孩。

能触动仓央嘉措的情感神经,兴许这女子就有仙女下凡般美貌,深深打动了仓央嘉措的。

也许给这个在布达拉宫的佛塔间的情诗王子灌了迷惑汤,让他对这位美若雪莲的女子,所吸引。

每每作诗的终端都是这个女子情感依恋。

就如一池泉水里清澈的诱惑。

让苍炎嘉措这个情诗王子身不由己将你依恋,多么明净的恋,多么纯真的情丝,在这一瞬都记挂在佛塔间转动的经筒里。

这样的思念流露在老人跪拜匍匐长路的双手合十之间。

如果我能将自己轮回到和这位情诗王子六世达赖的年代,又犹如我是玛吉阿米的话,我会感觉自己躺在一弯静如水的情感里,那里没有波涛海浪,也没有风吹草动的担心,就这样永远将自己的情感与嘉措紧紧相连,当你转动经筒的时候我会知道那是你思念我的方式,我会站在咱们相约的渡口守望你的身影。

当我想你,我会不顾一切取得和你联络的方式,将我的柔情融化你饥渴的情感,唤醒你情爱的初衷给人于欢乐及快乐,那也就是我的梦想。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篇二春节时,在一个朋友家的书房里看到一本《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随手翻了几页,便被其中神秘的藏域色彩和浪漫的诗人情怀所吸引。

正好友人也刚阅读完毕,便顺便拿回家用三天的时间看完了全书,又用一周的时间反复把书中主人公的诗词细细回味,油然而生想坐在油灯下和诗人隔空对话的强列愿望。

一个多情的少年,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在开满格桑花的草原上,和他的心上人依偎而坐,幻想着他们美好的未来。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阅读完《仓央嘉措诗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不仅展示了仓央嘉措的诗歌才华,更深入地揭示了他作为一位活佛、一个普通人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仓央嘉措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情感、独特的韵律和生动的意象,深深地打动了我。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自由、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每一首都仿佛是他灵魂的呐喊,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仓央嘉措的人生经历。

他本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却被认定为“转世灵童”,被迫卷入政治与宗教的漩涡。

他渴望自由,追求真挚的爱情,但这些都与他作为活佛的身份和责任发生了冲突。

他的挣扎、他的无奈、他的痛苦,都通过这本书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深感同情和惋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被仓央嘉措的诗歌才华所折服,更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他善良、多情、而又软弱,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却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让人深感敬佩。

总的来说,《仓央嘉措诗传》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仓央嘉措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活佛,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权力与情感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在追求自由与承担责任之间,我们该如何平衡?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仓央嘉措,也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

而仓央嘉措的人生经历和诗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我读《仓央嘉措诗传》今天,我终于草草看完了《仓央嘉措诗传》。

我不大会看书,虽是草草也用了很久的时间。

但即使用了久的时间,也没有很好地领略文章的精髓,只是对于仓央嘉措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罢了。

喜欢仓央嘉措,准确地说对这个六世达赖感兴趣,源于电影《非诚勿扰2》,在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上女儿的诵读。

那几行简简单单的诗句也让我颇费心思才得以基本背会。

当时,初闻诗句,定位为情诗,有着幽幽的思念,有着怅然的失落,更有着深深的牵挂和眷恋。

还有悠扬深情又幽怨的片尾曲,都是深深吸引我眼球的焦点。

随后,看了好几本关于西藏的书籍,书中,无一例外都谈到他——仓央嘉措,还有他的传说和情诗。

于是乎,我认定了那些传说中的故事,这个年轻的达赖多情且倜傥,多才亦多情。

一时间,凡看到仓央嘉措这些字眼儿就会分外关注,以至于买回这本《仓央嘉措诗传》。

“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接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或许因为这离奇的综合,让人不免多了一些猜测和臆想。

等看罢书籍,我多了理性的思考。

仓央嘉措并非传说中的那样“耽于酒色,不守清规”,更多的,我觉得他是当时风云变幻的西藏政局的牺牲品。

蒙藏的冲突、拉藏汗与第巴达赖的权利争夺,还有当时的清王朝和藏蒙的种种纠葛,或许当时的康熙王正希望有这样一个达赖牺牲自我保全藏地的稳定局面。

审时度势,对政治、对佛教均有着自己独到见解而又无法施展自我报复的达赖来说,也更加认识到牺牲自我是最大的奉献了。

我为仓央嘉措鸣不平,也钦佩他的才学。

可是,当直到我翻阅这本书,我才知道那流传极广极富盛名的:“那一夜,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那一瞬……”竟不是出自仓央嘉措之手,而是一首歌词,名为《信徒》。

那背了又背的“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也无法从诗传中找到。

相反的,我看到是一个有些犹豫,却更加深刻的仓央嘉措。

素来不喜欢诗歌的我,还是不经意间记住了几句,就像“我被俗世隐瞒,转身时又被自己绊倒。

从莫须有的罪名起步,形色简单,心术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读后感
一天,在网上查东西时,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样一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让我住进你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深深让人流连,无法自拔。

于是,在网上搜索才知道,这是康熙年间,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仓央嘉措所写。

了解了这位诗人后,更是对他崇拜。

仓央嘉措,不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他从小资质聪颖,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

然而,贵为西藏之王的他,又怎能像平凡人那般随心而活呢?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即使是生命和爱情,也要在自由面前低头,可见自由的珍贵,而仓央嘉措正是这种爱自由之人。

作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厌烦了别人强加给他的身份,因为这个身份,束缚了他追寻自由的权利。

他抗争过,
流连于拉萨街头的酒家,夜宿于宫外女子之家,写下无数细腻缠绵的诗歌......结果如何呢?直到觊觎西藏政权的蒙
古拉藏汗正式向康熙帝提出废黜“假活佛”之前,仓央嘉措的那些抗争,也只是为世间徒增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已;直到拉藏汗的手下闯进布达拉宫之前,他一直是那个不自由的六世达赖。

他就是仓央嘉措,他是身份尊贵的六世达赖,也是西藏最浪漫的情歌诗人。

两个矛盾的身份,让他成为佛教的“异类”,世间“最美的情郎”,一个只有25岁的青年。

看了《仓央嘉措诗传全集》,深深的体会到,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多么美妙的诗句啊,茶余饭后,倒上一杯茶,拿起他的诗集,一个人慢慢的品,慢慢的看。

你可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因他的诗而感悟过,因他的诗而感动过,因他的诗而感知过。

世界万物因爱而美,宇宙众生因情而动,我的爱在领悟中飞,他的诗是我梦的寄托,是心灵的诠释......
仓央嘉措,你留人间多少爱,又迎浮世千重变。

我大爱他的文字,爱他诗里的深意,爱他的佛法普渡,是缘是劫,一切随心。

他的文字有灵性,有内涵,有我这凡人无法企及
的顿悟和高度!布达拉宫里的王,俗世里的诗人,幻化的只是外相,心中的压抑无处可吐露。

本是红尘一砂砾,卷入政治非本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任雨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