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经济发展状况

澳门经济发展状况
澳门经济发展状况

澳门经济发展状况

失业率下降

澳门特区失业率自2003年4季度跌至6%以下后,2004年1月份再度下降至5.4%,这是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的最低纪录。此后连续两个季度,失业率都处在4年来的最低水平。

特区统计暨普查局官员说,澳门特区自2003年11月到2004年1月份的失业率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就业不足率为1.9%,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统计还显示,1月份的劳动人口估计为22.2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21万人,失业人口为1.2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61.7%,较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另外,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失业人数约1000人,占总失业人口的8.7%。

因此,2004年全年的劳动市场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往年。据统计,就业情况好转的行业包括运输仓储业、通讯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酒店业和饮食业等,制造业则相对滞后。

4亿元失业培训成果显著

澳门特区政府为失业人士推出的免费并发放津贴的4亿澳门元培训计划,实施一年多来,进展顺利,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承担培训任务的有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和澳门旅游学院。

澳门大学在这项培训计划中共提供300个名额,对高中

和大学毕业的失业人士或待业人士进行技能培训。该校所有培训课程均为期一年,现已全部结束,在300名入读学员中,有127人已找到工作。

澳门旅游学院共开办了两期42个班的旅游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课程,招收了1232名学员。两期课程也已全部结束,截至今年10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第一期60%的学员已经找到了工作。

澳门理工学院承担了2500人的培训任务,该校的培训课程还在进行之中,两期学员将于明年2月和8月结业。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表示,在两期课程结束后,还将继续开办免收学费但不发津贴的培训班,以提高澳门劳动人口的素质。

依据澳门特区2002财政年度的施政方针,特区政府为“刺激经济、助民解困”,动用4亿元澳门币,向没有完成中学学业的失业人士、有志投身服务行业的人士和尚在待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供4000个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名额,使他们提升文化水平和就业、转业的竞争力,具备较佳条件进入就业市场。

户均月收入提高

澳门回归以来的首次住户收支调查表明,澳门住户的每月总收入超过20.6亿澳门元(下同),较回归前的1998/99年度实质上升6.1%;户均月收入约15000元,较1998/99

年度实质增长8.8%。

在澳门住户的各项收入来源中,以“工资及薪金”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总数60.2%。年均收入超过24万元或以上的住户比重为23.1%,较1998/99年度上升2.2个百分点;年均收入少于48000元的住户也较1998/99年度增加1.4个百分点,为12.2%。调查显示澳门的住户收入呈两极增长趋势。

另外,澳门住户的每月总消费开支超过14.8亿元,较1998/99年实质增长为8.8%;每月户平均消费开支为11026元,较1998/99年度的11471元实质升3.6%。

在住户的消费结构中,以“食物及非酒精饮品”、“住屋及燃料”两类开支所占的比重较大,分别占总消费开支的27.5%和20.5%,分别较1998/99年度下降0.9和5.9个百分点。消费开支比重增加的大类有“教育”、“康乐文化”及“运输”类。

此外,澳门住户每月外地消费开支超过8600万元,户均约640元。消费地点以内地为主,占澳门住户外地消费总支出的70.1%。

本次住户收支调查是由澳门特区统计暨普查局主持的,样本数量为5070个分布于澳门各处的居住单位。据统计,目前澳门共有13.43万个住户,其中10.67万户(79.5%)居住于私人住宅,2.75万户(20.5%)居住于经济房屋及社会房屋。住户平均成员人数由1998/99年度的3.03人上升至2002/

03年度的3.18人。

外劳最低工资制正在研究中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表示,“同工同酬”已在《就业政策及劳工权利纲要法》明确规定,为了进一步在法律层面体现外劳与本地工人“同工同酬”的原则,澳门特区在修订“输入外劳法规”时,将继续硏究引入外劳最低工资制的可行性。澳门特区政府将秉承外劳只作为补充本地人力资源不足的法律大原则,在此法律框架下审愼考虑外劳配额申请。

在法定“同工同酬”的原则下,雇主不会单纯为请外劳而炒本地工人,即使本地人在素质上稍有不足,也不构成大量输入外劳的合理理由。财政司司长表示,澳门现行劳工政策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澳门旅游业发展

澳门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是澳门的支拄产业,也是澳门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 业在澳门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对澳门旅游业的特征及 发展前景作一些分析,供参考。 一、澳门旅游业的特征及其在澳门经济中的功能(一)特征1.对香 港的依靠性较强。澳门旅游业对香港依靠性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来澳门游客的交通依靠香港。 澳门虽然一直处在自由港的地位,商业和贸易也曾有过十分发达的时期,但因为地域小、水位浅,葡萄牙政府又未给予澳门以充足的重视,使澳门一直没有深水港和国际机场,澳门和世界各国始终不能直接发 展航空和海运联系。多年来,来澳门的游客多经香港,离开澳门的游 客也须经香港返回世界各地,1994年澳门共接待游客800万人,其中 从香港入境的就达640万左右,约占入境游客总数的81%,这说明澳 门旅游业对香港在交通上处于严重的依靠地位,自1978年大陆开放以来,虽然从大陆入境的游客有所增加,但当前究竟还是少数。二是来 澳门旅游的绝大多数是香港游客。1994年从香港入境的640万游客中,有81%是香港游客,其它地区或国家的游客只占19。除香港游客外, 日本游客也比较多,约占澳门外地游客总数的38%,欧洲游客占16%,东南亚游客占15%,台湾游客占10%,美国游客占8,韩国游客占5%,大洋洲游客占3,大陆游客占1%,其它国籍游客占4%。 由此说明,香港游客的增减对澳门旅游业有致命的影响。2、博彩业 占有主导地位。澳门的旅游业是在博彩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在澳门,既有造型别致、建筑宏伟、专供赌博的葡京娱乐场,也有在豪华酒店 内开设的赌场。在澳门的各赌博娱乐场内,均装有国际一流的各种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并配有严密的保安系统。为配合博彩业,澳门各娱乐场四周开设有众多的当铺,在澳门当铺典押的客户可在香 港取回典押品。在来澳门的游客中,有22.3%是专门为赌而来的,虽然有45.1%的游客是为度假而来,但他们中的绝绝大多数是为一睹赌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澳门产业现状初步整理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看澳门产业发展对策 澳门位于广东境内珠江和西江三角洲的南端,范围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个部分,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 一、澳门产业发展现状 澳门的产业结构有其独特的特征:第一产业微不足道,农渔业地位微弱;第二产业薄弱,工业中主要以纺织成衣业为主;第三产业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旅游博彩业在澳门经济中举足轻重。2008年尽管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博彩税收入仍超过140亿澳门元,同比增长31%。目前,出口加工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业和建筑房地产业构成澳门经济的四大产业支柱。 (一)博彩旅游业 澳门的博彩业一直举足轻重,是澳门经济中最具特色的产业。其历史可追溯到150年前的鸦片战争。1847年,澳葡政府鉴于当时香港作为自由港的崛起,澳门转口贸易的衰落,宣布赌博合法化,将赌业列为一种特殊的合法商业贸易。自此,澳门赌业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初,澳门传统的赌业开始向旅游博彩业转化。目前,澳门博彩旅游业已形成了以博彩业为核心,包括游览观光业、酒店业、饮食业、娱乐业以及旅客运输业、珠宝金饰业等多元化的行业架构。长期以来,博彩旅游业一直是澳门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每年吸引了数百万旅客前来博彩、消费、观光。2008年,来澳旅客达到2700万人次,创历史纪录。近年来,博彩旅游业在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到1997年已占45%,实际上成为澳门经济的半壁江山。 此外,博彩旅游业还是澳门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93-1997年博彩税在直接税中所占比重一直高达75%以上,博彩税收入达到64.03亿澳门元,在澳门政府一般收入中所占比重从45.1%上升到59.5%,其中1995年达到61.1%。可以说,博彩税对维持政府运作和公共投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澳门的这种经济结构特点在世界现代城市中,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现象。 (二)出口加工业 澳门出口加工业从17世纪初铸造铜炮和制造帆船开始,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发展缓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神香、炮竹、火柴并成为澳门出口加工业的主体。现代出口加工业则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推动了澳门整体经济的起飞。不过,澳门出口加工业存在种种先天不足,它基本上是香港制造业的延伸,与香港相比,它的行业结构更加单一,企业规模更加小,生产技术与设备也相对落后,而出口市场则依赖欧美。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广东珠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开放,香港厂商将制造业大规模内移,澳门出口加工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增长放缓,到90年代更步入衰退,呈现整体规模收缩的态势。 (三)建筑房地产业 建筑房地产业或地产建筑业,在澳门也称“建筑置业”。澳门地产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澳门房地产业才真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澳门房地产业进入了巅峰状态。然而,随着地价、楼价狂升,房地产业盲目发展,楼宇已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和实际购买能力。目前,房地产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楼房闲置,资金大量积压(数百亿澳门元)。 (四)金融业 澳门现代金融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澳门政府颁布了《银行银号管制条例》,一些历史悠久的华资银号纷纷注册为银行,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澳门。目前,澳门金融业是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带一路对澳门未来的经济影响

目录 前言 (2) 摘要 (2) 一、澳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优势 (3) 二、澳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关键机遇 (4) 三、澳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主要挑战 (5) 结论 (5) 參考文獻: (6)

一帶一路對澳門未來的經濟影響 前言 自2013年以来,中央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其内涵就是结合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通过加快西部省份发展步伐和利用西部地区古代丝绸之路与欧洲通商的理念,打造现代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整个“一带一路”地域涉及我国境内的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西北六省、东北三省、西南三省、沿海五省和内陆一市)和沿线六十五个国家:东亚一国、东盟十国、西亚十八国、南亚八国、中亚五国、独联体七国和中东欧十六国。 近年来,内地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初正式运作),参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成立境内自由贸易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与多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及展开不同规模的跨国基础设施投资(如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等),都是为了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落实。 显而易见,“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内地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它将推动内地经济自加入WTO后另一次更具规模的全球化生产分工,其重要性及影响完全可以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政策相提并论。内地通过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分配和生产消费中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开放让外商带来资金、技术和直接投资,使得内地逐步变成一个庞大的成熟经济体且积累了大量财富。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更大的国际分工将有助于内地持续产业升级,诱发中高速增长。同时,通过参与开发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利于内地部分产业转移并争取产业升级的合理有序空间,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铺路。对博彩业一业独大的澳门经济来说,“一带一路”很可能为澳门未来的经济带来一次极为难得的发展和转型机遇。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基础设施、货物贸易、金融、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这为澳门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将有效推动澳门经济转型和多元化发展。但同时,深度的开放也将为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忽略的挑战。澳门只有将自身优势和“一带一路”战略有机结合,探索符合自身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路径,才能很好的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去,促进澳门未来经济多元化发展。 关键字:“一带一路”,澳门,优势,机遇,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内容摘要: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政府依据本国国情适时适度调节本国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增加,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令我们国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就业与失业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于中国的国情和处在国际日新月异环境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还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一点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预测防范这些隐患,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口多。再加上过去中国发展经济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这样的做法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另外再加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不难发现在社会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有的地方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人生健康。如云南就有一个小村庄就因为当地工厂乱排放工业废弃物而污染当地水源,导致全村大部分居民里患癌症,成为“癌症村”。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就业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澳门的建筑地产业历史及现状

澳门的建筑地产业历史及现状 建筑地产业是澳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澳门商品交易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在澳门四大支柱产业中,房地产建筑业排列第三,仅次于工业制造业和旅游博彩业,1997年占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10%左右。 澳门的绝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澳门半岛上,当地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万多人,高居世界第一位。人多地 1 / 14

少,使土地成为澳门十分紧缺而又宝贵的资源。从1987 年起,澳门政府每年以公开拍卖的形式批出30多公顷土地,每次均以高出底价数倍的价钱卖出。1992年,澳门政府从卖地收益以及从物业交易中征收的税款接近30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约40%。1993年后,澳门半岛基本上已无现成的土地供应,新的土地来源只能依靠填海造地和收购旧住宅区进行重建。数十年来,澳门的建筑地产业几经起伏,成为澳门经济的寒暑表。60年代,西方经济特别是 2 / 14

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澳门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澳门人均收入水平也出现较大提高;再加上70年代后期,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外资纷纷流入澳门市场刺激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这期间大批内地移民获准来澳定居,使澳门人口增多。这些都为当时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供求氛围,引发澳门建筑地产业的急速发展。在这第一个蓬勃发展期,土地供应和交易的数量超过了以往20多年的总和。1980年的楼价较1979年大约上升了52%, 3 / 14

高质量的物业升幅更达60%以上,地价则跳升1至3倍。 好景不长,到了1981年下半年,由于受西方经济不景气、银行利息高以及香港房地产业转淡等因素影响,澳门建筑地产业因而从高峰滑落。经过了1981年至1984年的低潮,1985年下半年澳门建筑地产业重趋活跃,并于1986年开始进入第二个高潮。然而,新地盘的不断增加,楼价的飚升,对物业的实际承接力造成相当压力,到80年代未,空置住宅单位估计已达6000至8000个,供求呈现不平衡。 4 / 1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年平均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我们希望经济增长率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呈减缓趋势,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与经济稳定的“稳定器”。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与贸易衰退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中国和印度避免了这种情形。 虽然我国在稳步发展中,但是也存在了不少问题。首先,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安抚好失业人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失业,国家大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结构改革成本,购买社会稳定。其次,“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

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则必需提高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有可能富裕农民。 我国有着很强的发展前景,首先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又有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最终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投资与消费关系应当逐步得到合理调整,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影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居民消费的空间。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第三,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鲜明标志。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

澳门经济发展状况

澳门经济发展状况 失业率下降 澳门特区失业率自2003年4季度跌至6%以下后,2004年1月份再度下降至5.4%,这是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的最低纪录。此后连续两个季度,失业率都处在4年来的最低水平。 特区统计暨普查局官员说,澳门特区自2003年11月到2004年1月份的失业率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就业不足率为1.9%,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统计还显示,1月份的劳动人口估计为22.2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21万人,失业人口为1.2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61.7%,较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另外,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失业人数约1000人,占总失业人口的8.7%。 因此,2004年全年的劳动市场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往年。据统计,就业情况好转的行业包括运输仓储业、通讯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酒店业和饮食业等,制造业则相对滞后。 4亿元失业培训成果显著 澳门特区政府为失业人士推出的免费并发放津贴的4亿澳门元培训计划,实施一年多来,进展顺利,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承担培训任务的有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和澳门旅游学院。 澳门大学在这项培训计划中共提供300个名额,对高中

和大学毕业的失业人士或待业人士进行技能培训。该校所有培训课程均为期一年,现已全部结束,在300名入读学员中,有127人已找到工作。 澳门旅游学院共开办了两期42个班的旅游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课程,招收了1232名学员。两期课程也已全部结束,截至今年10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第一期60%的学员已经找到了工作。 澳门理工学院承担了2500人的培训任务,该校的培训课程还在进行之中,两期学员将于明年2月和8月结业。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表示,在两期课程结束后,还将继续开办免收学费但不发津贴的培训班,以提高澳门劳动人口的素质。 依据澳门特区2002财政年度的施政方针,特区政府为“刺激经济、助民解困”,动用4亿元澳门币,向没有完成中学学业的失业人士、有志投身服务行业的人士和尚在待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供4000个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名额,使他们提升文化水平和就业、转业的竞争力,具备较佳条件进入就业市场。 户均月收入提高 澳门回归以来的首次住户收支调查表明,澳门住户的每月总收入超过20.6亿澳门元(下同),较回归前的1998/99年度实质上升6.1%;户均月收入约15000元,较1998/99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1 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2 经济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状况:1956~1978年。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波动之剧烈在世界经济史上罕见。这个阶段包括1956~1958、1958~1966、1966~1970、1970~1973、1973~1975、1975~1978年等6个周期。22年中6个周期,平均每个周期3.7年。 在这6个周期中,有3个属于经济增长绝对下降的古典周期,即1958~1966年周期,1966~1970年周期,1975~1978年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1960、1961、1962、1967、1968、1976年等6年均属负增长。各个周期的波幅很大,分别达到17.5个百分点,46.7个百分点,30.5个百分点,5.4 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14.4个百分点。各周期内平均增长率,即波位分别是13.25%,3.975%,7.225%,6.1%,4.7%,5.6%,各个周期的波位相差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波动的剧烈。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状况是:波动周期短,波动幅度大,波位低。波动类型属大起大落型。 3 经济增长质量: 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很差。 这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1952年~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0.32%,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5.3 %。(注:郭庆、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第30页。)。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30.15%、7.15%。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0.16%。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7%。(注: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年~1978年平均增长3.4%。其中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2.6%。1966~1978年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1.5% 国民经济的另一重要部门——农业,由于人口的膨胀,土地资源的紧缺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按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 8%,年均每年下降0.2%。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全社会每个就业人口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2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34%。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差还表现为经济效益低下。每100 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1957~1978年为19元。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一五”时期(1953~1957)为32元,“二五”时期(1958~1962)只有0.9元,“三五”时期(1966~1970)22. 4 元,“四五”时期(1971~1975)为15.8元。平均每增加100元的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五”时期为312元,1957~1978年则为526元。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益看,资金使用效果也不大相同。如每吨标准煤所生产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1 086元,“二五”、1963~1965年、“三五”、“四五”、“五五”、“六五”各个时期分别为504元、695元、737 元、579元、547元、767元。它们在504元至767元之间,远远低于1957 年以前的时期,也低于1978年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固定资产形成率、交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料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总是要在悲剧发生过后才来组织立法,这就加大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2经济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状况:1956~1978年。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 波动之激烈在世界经济史上稀罕。这个阶段包括1956~1958、1958~1966、1966~1970、1970~1973、1973~1975、1975~1978年等6个周期。22年中6个周期,平衡每个周期年。 在这6个周期中,有3个属于经济增长绝对下降的古典周期,即1958~1966年周期,1966~1970年周期,1975~1978年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1960、1961、1962、1967、1968、1976年等6年均属负增长。各个周期的波幅很大,分别达到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各周期内平衡增长率,即波位分别 是%,%,%,%,%,%,各个周期的波位相差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波动的激烈。 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状况是:波动周期短,波动幅度大,波位低。波动类型属大起大落型。 3经济增长质量: 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很差。

这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1952年~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注:郭庆、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第30页。)。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 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注: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年~1978年平衡增长%。其中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 1966~1978年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 国民经济的另一严重部门——农业,由于人口的膨胀,土地资源的匮乏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按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 8%,年均每年下降%。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全社会每个就业人口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2美元,仅为世界平衡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衡水平的34%。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差还表现为经济效益低下。每100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1957~1978年为19元。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一五”时期(1953~1957)为32元,“二五”时期(1958~1962)只有元,“三五”时期(1966~1970)22. 4元,“四五”时期(1971~1975)为元。平衡每增加100元的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五”时期为312元,1957~1978年则为526元。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益看,资金使用效果也不大相同。 如每吨标准煤所生产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1 086元,“二五”、1963~1965年、“三五”、“四五”、“五五”、“六五”各个时期分别为504元、695元、737元、579元、547元、767元。它们在504元至767元之间,远远低于1957年以前的时期,也低于1978年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固定资产形成率、交付使用率、投资回收期受到很大影响。大量的产品积压,不少产品质量低微。1957~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约为%(以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一)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一)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年度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除2007),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504亿元,比2002年底底5784亿元多13720亿元,四年年均增速高达35.55%。出口贸易总额为17604亿美元,与1978年外贸出口相比增加了80倍。世界排名由2002年底第6位跃升至第3位。外汇储备达到10066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底发动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0332.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跃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至2006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2002年至2006年,粮食平均年产量为46774.5万吨。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2003年至2006年财政收入年增长为19.7%,由2002年的18903.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8760.2亿元。能源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油,电等的“瓶颈”制约也得到明显的缓解,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11.3%,在2004年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发电量年增长14.7%,新增发电机装机容量9744万千瓦,电力紧张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铁路营业里程由17.19万公里增加到34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增加到4.5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以上的各项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回顾改革的历程,我们能够从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转变为目前的应有尽有,基本满足十三亿人口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创造了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计划体制模式,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经营决策权下方到企业,农民等生产经营的主体,由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独立作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盈亏责任。国家计划管理的产品,由最高时的100种减少到只对少数关系到国际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品,实行一定的战略储备,彻底取消了过去一贯沿用的计划分配模式。这一个重大的决策极大的调动了经济主题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02~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03元增加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年增长9.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3387元,比2002年增长了44.9%,年增长6.2%。人民的就业规模日益扩大。从2002~2006年,全国城乡就业人员从73470万增加到76400万,增加了2660万,年均增加665万人。使2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4.3%的较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加强,全国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了1.9亿。比2002年增长了27.3%。2003年以来,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2005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9岁,比2002年提高了2岁。 1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